特朗勃2015

剧情片美国2015

主演:布莱恩·科兰斯顿,戴安·琳恩,海伦·米伦,路易·C·K,艾丽·范宁,约翰·古德曼,迈克尔·斯图巴,艾伦·图代克,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迪恩·奥戈曼,罗杰·巴特,大卫·詹姆斯·艾略特,丹·巴克达尔,马克·哈雷利克

导演:杰伊·罗奇

播放地址

 剧照

特朗勃2015 剧照 NO.1特朗勃2015 剧照 NO.2特朗勃2015 剧照 NO.3特朗勃2015 剧照 NO.4特朗勃2015 剧照 NO.5特朗勃2015 剧照 NO.6特朗勃2015 剧照 NO.13特朗勃2015 剧照 NO.14特朗勃2015 剧照 NO.15特朗勃2015 剧照 NO.16特朗勃2015 剧照 NO.17特朗勃2015 剧照 NO.18特朗勃2015 剧照 NO.19特朗勃201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20

详细剧情

  好莱坞著名编剧达尔顿·特朗勃的传记片。  特朗勃上世纪30年代进入好莱坞当编剧,奉献过《罗马假日》、《出埃及记》、《斯巴达克斯》、《约翰尼上战场》等经典作品。在荣誉背后,特朗勃的职业生涯实际上非常坎坷,他在40年代末遭到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的迫害,被米高梅于1950年解雇,并蹲了大牢。出狱后他被政府列进黑名单,一度无法工作,特朗勃就借用他人名字创作剧本。他曾凭借《罗马假日》与《勇敢的人》夺下两座最佳编剧的小金人,但当时剧本的作者署的都不是他的名字。直到1960年,特朗勃才走出迫害,他的编剧才华才得以重见天日。

 长篇影评

 1 ) 美国人是怎么看共产主义者的

特朗勃(Trumbo)这个翻译不好。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单《罗马假日》的编剧这一项,就已经意义非凡。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知道罗马假日不难,知道赫本更不难,知道威廉·惠勒很难,知道特朗勃就更加难了。
因为他甚至没有用真名领奖。作为一个共产主义分子(Communists),在冷战时期的美国,他被列入黑名单(blacklist),只有B级片公司敢用他。后来慢慢用假名也写出了名堂,特朗勃这个名字才最终被奥斯卡承认,补发了《罗马假日》的奥斯卡奖。

故事情节大概就是这样。其实可以更加简单点:一个共产主义者被列入黑名单,但是还是写的太好,黑名单也就名存实亡了。
这个故事若不是个真实的故事,恐怕影院里一般的观众都得睡着。剩下一半的观众看见布莱恩·科兰斯顿(Bryan Cranston,中国影迷俗称“老白”)带上圆帽,弦乐响起,会突然被《绝命毒师》的回忆惊醒。
既然说到这了,就先说说老白的演技。

老白是个好演员,但他不是个演技派。
他是每一个男人最爱的男人:看起来羸弱、衰老、缓慢,但眼睛只要微微一缩,你就看得到他的硬气。中国男人尤其喜欢这种硬朗,我们的文化不喜欢肌肉,不喜欢拌嘴,不喜欢逞能。我们要的是“温酒斩华雄“,不说关羽如何英勇,只说这盏酒的功夫。
老白就是这样一个东方哲学的人,所以他能演的角色,也得是这种细节里能见乾坤的人。

然而特朗勃不是这么一个人。他是个天才。
不像《绝命毒师》里的老白,虽然也在化学方面极有天赋,但在任何一个其他方面,他都是一个你会嫌弃的中年男人,肚皮比在湘江旁边喝酒的蛮哥还大。
总而言之,老白演他,不够有魅力。
你感受不到一个游走在黑名单边缘还能够拿奥斯卡奖的天才。
你只感受到又一个重压之下反弹的凡人。但话又说回来,老白在演凡人这方面,一如既往的精彩。

共产主义这档子事,现在说起来已经很是老套。
我们新闻法律课上教授问:
“如果你要形容一个人,哪一个词在1960年代是诽谤而现在不是?哪一个在1980年代不是诽谤而现在是?哪一个在本世纪初是诽谤而最近不是?”
在1960年代,你说一个人是共产主义分子(注意不是共产党,不需要你入党,沾边都不行),你就可以告他诽谤你了。因为如果你不告,后果就跟电影里的特朗勃一样,游泳池里灌满了死尸。
至于80年代,你说一个人是黑鬼,黑人是没有权利告你的。现在怕是想都不敢想。
至于最近,这个词是同性恋,一个中性、不带预设立场的词。

所以很多观众在看《特朗勃》时,可能觉得没有代入感,尤其是中国人,还会觉得怪怪的,毕竟我们有三亿党员,说是共产党要坐牢,怕是心理上很难拐弯。
但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太正常了。坐我后面那个美国人,电影的每一个包袱,斯大林的,胡志明的,他都咯咯笑。

说一个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美国人对共产主义者的看法。
我们课上说商业报道,说到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对美国经济的正面作用,包括雇佣美国当地人、引进技术移民、振兴地产业等等。
这时一个美国女同学对我说:你可以报道一下,这些人是不是共产党。
我一下子愣住了,我问她:共产党不共产党的,跟跨国投资有什么关系。
她也楞了一下,补充说道: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觉得共产党的人来美国投资,太奇怪了。
我又愣了一下,进而质疑: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在民主党的大本营加州,一个共和党的商人是不是会被记者抓着报道?
她愣了最后一下,悻悻然地说:没任何意思了。
我差点拍案而起,问她说没意思是几个意思。当然后来我们也就意思意思算了,确实没什么意思。

说起来,这部电影还告诉我们,电影这个产业从来都跟政治紧密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当钱和政治都躺在床上聊骚电影工作者时,还是钱显得波圆腿索。
所以中国电影产业的春天什么时候来,还得取决于钱这玩意儿它什么时候再开放一点。
允许更多的外资进入,允许更多的热钱涌入,甚至允许更多的烂片、B级片在市场里面滥竽充数。这样很快,可怜无辜的汤唯们不需要匿名的天赋,也可以视黑名单如无物。

当然这并不是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这只是一个共产主义环境下发的牢骚罢了。
主义不主义的,从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像电影里一样,电影工作者不论吸多少烟,无论浴缸里的水有多么浑浊,无论外人如何瞧不起——
都不能丢了文艺的心啊。

 2 ) 2016我最喜欢的电影

动物眼里只有好坏,人是什么时候进化出对错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得多。我想对错是为了让蛤蟆们找到同样喜欢天鹅的蛤蟆而存在的。同样这个世界也有喜欢鸡、喜欢鸭的蛤蟆。蛤蟆和平相处,不扰彼此。那些因为对错对别人辱骂又或者伤害的人,是否想过,原来我们,也许只是自然的错误。在这世间,只为了找对的人。

 3 ) 他是激进者与富豪的完美结合,他是斗士与牧师的一体两面

任何一部人物传记无外乎,关于,他是谁?他怎样地经历了什么?

达尔顿·特朗勃,当然,他是一个作家。然而,要从严肃文学类型方面来考虑,达尔顿·特朗勃该归为那一类作家?这是个难题。相较于小说家(《约翰尼上战场》)、剧作家(《小城大盗》),编剧无疑是他丰功伟绩之所在。他不仅是美国电影编剧中职业生涯持续时间最长的,而且奉献过大量经典作品:《罗马假日》《出埃及记》《斯巴达克斯》《约翰尼上战场》《巴比龙》《孤独是勇敢的》《东京上空三十秒》等经典作品……然而,他的成就不仅如此。某些层面上来说,他最吸引人的反倒不是他的作品,至少对于我来说,他更像是一个精神典范——坚韧、独立、持之以恒,尖锐又宽厚、正义且智慧。如果说和平年代的英雄人物,在我心中,特朗勃算得上一位。

特朗勃出身于美国贫困家庭,曾当过面包坊工人、私酒贩子。特朗勃初时理想是做个小说家,但因大萧条时期经济每况愈下,1930年代,他凭借创作才华进入好莱坞编剧行列。1940年代末,因遭到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的迫害,他被判入狱。出狱后,他被政府列进黑名单,一纸行业禁入令让他无法工作。此后,在长达十余年,特朗勃借用他人名字创作剧本,并凭借《罗马假日》与《勇敢的人》夺下两座编剧小金人,但奖杯上署的都不是他的名字。直到1960年,在当年最轰动的影片《出埃及记》的大屏幕上,特朗勃的名字才得以重见天日。而影片着重讲述的正是他用智慧、才华、毅力向黑名单宣战,取得自己编剧事业的丰碑,并为黑名单上的同行正名的这一段传奇的人生历程。

说到背景,就是二十世纪50年代的美国盛行的麦卡锡主义。简而言之,就是以约瑟夫·麦卡锡为首的一派美国国内反共、极右的人,使用不公正断言和调查方式——对疑似共产党人,特别是持异议者和批评者进行打击、诽谤。其影响波及到了美国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包括娱乐业。如果娱乐业从业人员被认为是共产党或对共产主义表示过赞许、同情,参与参与有社会主义背景出于自由主义或人道主义的政治活动,或者拒绝协助调查共产党活动的人,都可能被列入黑名单。而特朗勃就在第一批黑名单上的十人之一。

正如编剧人生并不是特朗勃规划的,政治人生也是同样。尽管年轻时的穷滋味,让他成为一个激进分子,但1920年代,他从科罗拉多州出来时,还是个思想模糊不清的平民主义者。进入电影业后特朗勃的个人际遇好转,他也不拒绝财富与享乐,但他从未忘记他是谁、他有过怎样的经历,住着拥有游泳池的别墅,他依旧看得见制片厂门口的贫困。特朗勃一直以来是工人权力的拥护者,他于1943年成为了一名党员,但冷战对美国民主党产生了怀疑,之后他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

自然有不少其他共产主义者会质疑这个时髦、好动、爱交际、浑身贵族气质男人的政治纯粹性和与非美调查委员会斗争的决心。正如影片中的尼基对特朗勃的不理解一样,“自我认识你那天,你就表现出一个彻彻底底地激进分子,但你过着富裕的生活,我不觉得你会愿意牺牲这一切。”而特朗勃这样回答,“我鄙视殉道者,也不会为注定失败的事奋斗,我不愿意失去这一切,但是,我愿意拿这一切冒险,这就是激进分子和富豪的完美结合。”

事实上,好莱坞有整整一代人作家,导演,演员甚至几个制片人,跟特朗勃一样,遵从自己的信仰,走向了左派,他们都是有钱人,人们称他们为游泳池共产党。后来,他们中有好几百人被列入黑名单。非美调查委员会要的无非几个名字,以及友好合作的姿态。但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宁可放弃“游泳池”,也不愿意告发他人,只为保留尊严和道义。只有少数人与他们合作,比如影片中的演员埃迪,而且公平地说,他们也并不都是出于保住财产,只是从阴险敌人手缝中求一丝生机。

特朗勃的政治纯粹性在与非美调查委员会的交手中被证明——他是坚持自己激进主义分子的立场以至于坐牢的人,他是把责任看作本质上道德使命的人。而他的斗争手腕绝不是单纯的自我牺牲、意气用事而已。“激进分子用耶稣的纯洁去战斗,富豪用撒旦的狡猾去战胜。”特朗勃正是这样做的。因为黑名单阻碍了他接到工作,他便以别人的名字、假名写剧本,无论题材品类,以为迎合电影公司、娱乐市场、赚取报酬。那一时期,他做了巨量的剧本,他自称为手艺人。他还尽可能把工作交给像他一样奋战在黑市上的编剧。

打破黑名单成了特朗勃的一个执念。特朗勃认定,那么多的剧本,都是黑名单上的作家以假名、教名写出来的,不管怎样,这个事实会让黑名单本身变成一个笑话。事情的确是那样发展的。“你永远都没法判断20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是谁写的。”之所以说,特朗勃打破了黑名单,不只是因为他的名字第一个出现在银幕上,而是他领导了这场战斗。他用制片人和导演公司老板最能懂的语言——金钱——有力而信服地向他们证明,继续执行黑名单不再符合他们的利益。而特朗勃对钱的正常喜爱与擅长赚钱也是确保他战胜黑名单的法宝。

而工作上的顽强斗争和锐意进取精神,不光帮特朗勃渡过了出狱后的难关,即便是获得编剧小金人后,他依旧保持着积极地态度。“我一生中从来没有不工作的时候”。泡在浴缸里,一手掐烟,一手敲电脑,已经成了特朗勃的经典形象。影片中表现了因为过度投入工作,特朗勃一度与妻女关系紧张的情节,而爱让他们彼此理解,重新紧密相连。特朗勃肺癌化疗期间仍心系工作,他这样对记者说,“如果手术不成功,那么我活的日子就相当有限了。因此,要是有人来找我,给我一大笔钱,让我写剧本,我就接下来,因为可以给我的妻子留下更多的钱,因为那是分内之事。”就问你感动不感动。

拉回影片,在结尾处展现了特朗勃在1970年3月13日电影编剧协会授予他桂冠奖(旨在颁发给“多年来提升了电影的文学性,对编剧职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协会成员”)时,关于黑名单及其影响的发言。一个人,好不容易挨过了黑名单,麦卡锡时代那些年仍就留在好莱坞,靠着电影黑市勉强过着影子般的生活,回首往昔,他会作何感想,他是否会解释些什么、追讨些什么、控诉些什么……不,他都没有。他说:“黑暗岁月里只有受害者。”这一次,他又以牧师一样的给予了宽恕。

 4 ) 论《特朗勃》——自由与束缚

244年前的一个议会大堂里,一个中年男人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并在结尾处抛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金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既“不自由,毋宁死!”,随后,如雷鸣般的掌声贯彻在大堂的每一处;贯彻在北美的每一寸土地上,贯彻在每个美国人的心中。不久,一个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至此诞生,它自称的代名词为:自由。

自由似乎是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纵观人类浩瀚的历史,我们都能找到追求自由的影子,在此过程中,无数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生命。究竟什么是自由?凭什么自由可以使人付出一切呢?

若想搞清自由,或许我们应该先认识与自由相对的词语:束缚。关于束缚,可能每个人对此并不陌生,因为束缚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我们,仅从电影中,我们就能简单明了的看清特朗勃受束缚于何处,而这种束缚确是建立在其信仰之上,进一步来讲,特朗勃的信仰自由被束缚剥夺,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来,束缚是一种对相对(乃各方面)自由的打压,而这种自由的存在也是因一种利害关系而存在的,简而言之,某类自由相对意义上破坏了反对这种自由者的利益,因此这种自由便遭到了不种程度上的打压。

那么这种束缚是否具有一致性呢?

《特朗勃》剧照

举两个例子:一是电影中的美国政府将特朗勃拉入黑名单,并禁止他的任何剧本步入影坛,仅因为他在那个年代信仰gc主义;二是某國zf全面清除氵去车仑工力,并将其任何活动都列入禁止的名单中。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两者束缚之间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综上所述,自由既是一种个人的、自主的、合乎公共秩序的,却又是一种松散的、毫无逻辑的、非法的存在。与此同时,关于束缚的应用,也需遵循客观存在而定义。

至此,我想引用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来为自由做最终的解释:“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而这种法律正如同束缚那些非同公共秩序的自由的定义一样,应为现代社会相对最为客观的存在。

回归前言与电影,美国即使在强调自由的前提下,却也在冷战期间通过非法的手段对信仰gc主义的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这种信仰,数万人因此失去工作,妻离子散,遭受全社会的歧视,最终走向自杀的道路。这明显是与其精神冲突,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特朗勃以永不妥协的精神努力的追逐自由——信仰gc主义的自由。

特朗勃本人

那么这也侧面回答了自由为何会令人们付出一切代价。

时至今日,社会上仍充斥着大大小小不公的束缚与各种违反法律的自由,无论是种族上的、个人权利上的、藏匿在方方面面上的,请守护住那最后一丝理性,再去推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

 5 ) 怀疑一切事,相信一切人——北美新片《特朗勃》漫谈

每个人问我,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里,最喜欢哪部影片,我都答《特朗勃》。时值影片上映二刷,有些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好。因为它已是一部足够好的人物传记片。相比今年的《黑色弥撒》《黑道传奇》,虽然题材不同,不可类比,但是这部《特朗勃》真的更加耐看。 <图片5> 打字节奏的贯穿 影片从特朗勃人生中,提取的第一要素就是“打字机”。无论是宣传海报、剧情穿插、原声配乐,他除了一半时间在浴缸里写作之外,大部分时间就坐在写字台上,用两个食指飞快的敲击各种型号的打字机,就连入狱期间也不例外。电影开篇,就在他不停的敲击伴奏下,罗列了他在1940年以前的成名作,搭配同样快节奏的钢琴原声《Eighy Words a Minute》——每分钟80个字,这是特朗勃的打字速度。 两撇胡子的倔老头 老白饰演的特朗勃,乍一看外形上近乎100%还原,尤其是在发型和胡须的掩盖下,人们更加忘记了装束背后的演员相貌,而是直接过度到真实的人物形象。而令角色更加神似的,是老白绘声绘色的模仿了真人特朗勃的吐字方式和说话语气。如果去看早期的采访片段,听声音,就会发现,很多单词的发音,是老白特意靠拢演绎的。 <图片1> 人物外形和神情都相似了,剩下的就要看剧本的功力了。编剧John McNamara参考了Bruce Cook的人物传记原著《Dalton Trumbo》,集合了大量当年的真实事件和影像素材。令影片观感厚重、丰富之余,还有着大量的精彩对白。导演:杰伊·罗奇把这些政治讽刺、黑色幽默的部分,掌控的张弛有度,时常令人浅笑回味。 特朗勃一生的故事复杂且沉重,却又感动人心。影片跟随他的事业高峰——签署了三年的好莱坞高薪合约、到拒绝HUAC(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审问、失业打官司、进监狱、到重回好莱坞匿名创作、直到黑名单被打破。阶段太多,如连锁反应一样不断推进,每个桥段都无法过多的展开。但是影片将人物的主线,放在了友情——好莱坞十人党,还有亲情——特朗勃如何守护家人的过程里。

面对有着共同理想,却并不喜欢他的朋友,特朗勃是慷慨的。当自己匿名找到了工作,他也希望其他失业的同伴可以有工作、有钱赚。就像他开解大女儿一样,当你看到班里的同学没有午饭吃,你会怎么做,是告诉他们去份工作?还是分享自己的那一份?女儿可爱的认为,自己会遗传父亲的共产党身份,而父亲却说,我并不是讨厌这个国家,而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更好。他除了更有才华、生活更富裕之外,与其它的同伴一样,只是希望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特朗勃于1943年加入美国共产党,本意是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对抗当时的法西斯主义,他并不太关心什么是马克思。——摘自豆瓣人物) 不断创作的一生 难得的是,影片中演绎了《罗马假日》和《勇敢的人》两部名作的创作背景,特朗勃失业后被起诉,高额的律师费用,没有收入的现状,都令他深深的担忧家人的生活。败诉后的他回到家,看着窗外妻子和三个孩子在院子里打乒乓球。他默默的拉上了窗帘,开始写自己的剧本。目的非常明确,写个好剧本,然后卖掉它,赚钱。这样的创作单纯有力,不拖沓,不纠结。令人想起当年《教父》作者,也是欠了一屁股债,如果没有这部作品的预付稿费,估计就要死翘翘了,才奋力完成了这部历久弥新的黑帮家族故事。这样的爱情题材、犯罪题材,永远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当然,众所周知,人们对于《罗马假日》也有争议,影片中也有呼应,但有趣的是,作者在创作时,可没想过要成为艺术家、得奥斯卡。特朗勃考虑的是故事本身的魅力,无论署谁的名字,都可以卖钱就好。试想一下,如今很多作品,如果拿掉作者的名字,观众还会不会买单?在那个人们逐渐离不开大荧幕的年代,剧作者们单纯的创作,更能显现出他们的才华。

而《勇敢的人》是特朗勃在出狱后,也是匿名撰写的,他的同伴质问他,在无数商业烂俗剧本的背后,他还是否有灵感与激情。特朗勃陷入沉默,他说在墨西哥驻扎时,当战争胜利,所有人都在欢呼,只有一个小男孩儿在那里哭泣,这是他的心病。而当他经历与家人的争吵与和解后,他写出了这部《勇敢的人》——关于一个小男孩儿的故事。他对制作公司的老板说,这个剧本有个大问题,老板问:“拍摄它很贵?”,特朗勃答:“不是,更加严重,这是个很好的故事。”,于是特朗勃心中衡量的“好”,令他再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影片中老白抽烟、嗑药、喝酒、熬夜,开挂一样的七天完成百页的剧本,每天创作十八个小时,他始终被烟雾环绕,要不就是躲进浴缸,被洗澡水围绕。就是个疯狂创作的老头,失去了朋友的理解,冷落了家人的相处,但是每个人都尊敬他、崇拜他,甚至想成为他。他一度叫嚣,自己只有战友和敌人,这么多年,只剩下战斗。直到他与大女儿的谅解和告白,讲出了每个人的心声。天才从来都是固执的,不好相处的,以前是,以后也是。如果去看真实特朗勃的采访记录,本人更加的厉害一些,老白算是柔和版了。

影片在倔强人物的背后,穿插的是幽默自嘲的智慧。大量的对白,去阐述特朗勃的想法,直接的、间接的都有。他说自己可以牺牲一切,不能失去家人。他说这个时代下,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牺牲者,即便他被列入黑名单很多年,但他不想伤害任何人,他只是希望,如果有一天拿回奥斯卡奖杯,会送把它给大女儿,那个帮《罗马假日》改名字的女孩儿。而这些金像奖的背后,隐藏着那些默默无闻的,同伴们的牺牲与付出。 那个空荡的桌子上,立着奥斯卡奖杯,两个人推来推去的情节,非常戏剧性。后续柯克.道格拉斯和奥托.普雷明格陆续找他撰写《斯巴达克斯》和《出埃及记》,特朗勃的名字才终于出现在了大荧幕的结尾字幕里,使得黑名单被撤销,随后在美国编剧工会复职。这样传统时间线上的叙事,主创们却丝毫没有令影片沉闷,对那个好莱坞不光彩的时代,对美国人过激的立场,对那些自欺欺人的角色,影片通过特朗勃的言语和行动来瓦解一切,就像他说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那件他们都不允许我们做的事情——继续撰写剧本,就是反击。虽然他没有说出来,但相信他的内心坚定的认为,这样做是用的,是终将被认可的,也是唯一走出困境的办法。

这部作品本身,依然会令人纠结,到底是人物故事足够震撼,还很影片的拍摄角度令其更加动人的疑问,但前思后想,处理的两相恰当,叙述方式没有令故事沉闷,就是好的制作。更何况导演和编剧还做到了幽默机智、温馨励志。其中可以看到,特朗勃从一个好的小说作者,到巅峰的编剧生涯,他从不抗拒创作,无论是什么样的类型片,在他心中有把好剧本的尺子,而不是用电影去教化主义思想,电影就是电影,不是宣传信仰的手段。外星人也可以跟农场女孩儿谈恋爱,单纯浪漫。人说常常伟大的作品,都是订件。亦如早期的油画作品也不例外,但是无数的订件累积,让创作者不断的磨练技艺。特朗勃总能看到冗长的剧本里的好故事,向下一个经典作品进发。 影片有一幕令人难忘的剪影,1951年入狱11个月的特朗勃,终于被释放,在背后的探照灯下,他走向监狱大门,一个并不高挑的身材,却如松柏般站立。他还是那个带着帽子,打着领结,拎着皮箱的特朗勃——像斯巴达克斯一样,不接受被当作奴隶一样对待,一个人对抗全世界。他选择了:怀疑一切事,相信一切人,从不后悔。多么可敬又可爱的好莱坞共产主义战士~ <图片3> 2015年12月12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6 ) 轻松看电影,不想与政治有关

谁曾想罗马假日和赫本成就的背后有这么一个曲折隐匿的情节,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娱乐都是政治的延伸,但是作为正常人来说,我们只想搞笑一下电影好不好,只想轻松快乐啊,并不想掺和政治啊。。。😂😂😂当然,一个美国社会眼中的共产主义是怎样,也可以从中管中窥豹啦。另,为结尾演讲加一颗星。

 短评

在好莱坞反共黑幕下,一位左派作家用笔做武器,对封杀和迫害说不。电影拍得四平八稳,但传奇性先声夺人,谁能想到《罗马假日》背后还有着这样的故事!海伦奶奶演的反派让人不寒而栗,老白给小李子又上了一课:老戏骨们靠得住。

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极少部分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命运。当那座迷墙和铁幕被打破,当雾霾和黑暗退去时,我们始终能够坚守着那份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也许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大的力量。

9分钟前
  • 诱导师
  • 推荐

好看。。。

11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罗马假日编剧的传记片,耐看。

14分钟前
  • 大师兄学长
  • 力荐

比想象中的好看

17分钟前
  • 瑶一瑶
  • 推荐

oh great

20分钟前
  • 踢地哥
  • 力荐

影片很好的展示出了特朗勃的幽默感及遭受的一系列磨难与挣扎。

24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很好的传记电影

25分钟前
  • 最美的时光
  • 推荐

这种性质的人物传记能排出令人热血的感觉,只能说这帮人的功力还是挺牛的。

29分钟前
  • 林皮雅
  • 力荐

里面的故事很典型,但是整体串联出来略牵强

34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推荐

剧情还是不错的

39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很棒的傳記電影!還好他的才華沒有被埋沒得以被世人得知

43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流于表象,年代感的营造几乎都是通过资料影像表现出来的,差点变成一部好莱坞近代史略,多亏演员全力救场;爱德华·罗宾逊听证会那场戏简直就是二流美剧水准,当然这肯定不是斯图巴的问题。

4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直到1960年,特朗勃才走出迫害,他的编剧才华才得以重见天日

49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剧情一般 但演员演技弥补了这一点

52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还行

好传奇的人生,是苦难也是辉煌。

56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推荐

他写作的时候嘴里永远叼着一根架着烟嘴的烟,旁边永远有一杯威士忌。两次奥斯卡颁奖礼直播,他和家人坐在客厅里,当念出他写的作品获得最佳剧本的时候,全家都欢呼了,虽然不是他的名字。

58分钟前
  • Naive Response
  • 力荐

一部很好的传记,在看这个影片之前对特朗勃一无所知,然而对他的作品却是非常熟悉,原来有着这样坎坷的经历。老白演得很好,希望将来有机会折桂奥斯卡。

1小时前
  • 月下独酌
  • 推荐

作为讲编剧的片这片的编剧好棒啊,人物事件时代都好有层次,每个小角色都有自己的arc。左派家庭观这么强好反讽(但真的现在每个传记电影都要美丽心灵么)。一直对那个时代的片场很好奇,这片借Trumbo一个人就讲得淋漓尽致。安静又现实的英雄主义好有魅力。老白奥斯卡!(好像说晚了)

1小时前
  • bayer04
  • 力荐

向过往的人物致敬

1小时前
  • nothi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