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1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2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3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4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5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6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13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14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15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16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17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18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19打扰伯格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9

详细剧情

  他是大师中的大师,经典中的经典。 镜头跟随麦可汉内克、阿利安卓、克莱尔德尼等当代名导的脚步,深入法罗岛探访柏格曼故居,解开大师创作之谜。为何如此多名导深受柏格曼启发?他的作品有何独特魅力?本片空前集结世界影坛之光分享柏格曼初体验,佐以经典片花与珍贵花絮,为观众层层剥开这位以通俗剧起家的影像工作者,如何蜕变成光影思想家的心灵秘境。

 长篇影评

 1 ) 人人都会来这一句,但是死不等人

当地人一直保护伯格曼,不向外,透露他的居住所,直到2007年伯格曼去世之后。

伯格曼终其一生每天看三部电影。

1952年是伯格曼多产的一年,也是他享誉世界的一年。伍迪艾伦《莫妮卡的一天》是为了裸体镜头,他也不例外镜头他也不例外。伯格曼的电影大部分都在罗马天主教禁片名单中。伯格曼觉得性爱很有趣儿。

1955年,伯格曼与女演员相爱。票房惨败患上癌症。面前他有两条路,一条是自杀,一条是写喜剧,他写了《夏夜的微笑》。

他屋里放着一个宜家的大沙发,跟我家的同款。

安德森说他的喜剧有一种书面的笑感。

在拍很沉重的场景的时候,如《第七封印》中的死神,大家都在笑,因为太戏剧化了,没当回事。 他拍腻了喜剧就去拍了《第7封印》。

他身体不适,在医院休养了两个月,构思了《野草莓》。

拉斯冯提尔谈及了技术与电影的关系。他说一开始博格曼的摄影机能大得吓人,要两个男人才能搬动,因此一切都要设计好,不能搬来搬去的瞎尝试。

他的作品存在一些先于基督教的东西,源自于不一样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这些东西被基督教遮掩,但又不完全遮掩。这两种力量在影片中互相摩擦。

《处女泉》改编自瑞典民歌《陶尔的女儿在等待》

伯格曼喜欢在家具上乱涂乱画。

李安的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他14岁的时候放弃了基督教,我怀疑自己为何要这样做。然后他看到了《处女泉》

斯科塞斯:在《沉默》中,为了体现人们无法沟通沟通不畅,伯格曼有意减去了对一些对白。有人说影片讲述上帝的沉默以及在冷酷的世界里人们无法沟通。

伯格曼书柜中有一排都是讲关于他自己的。

伯格曼说《假面》拯救了他。

柏格曼当纳粹前会去跳舞,他有一个拐杖。

婚姻生活上映半年后,瑞典的离婚率提升了50%。

70年代伯格曼因为逃税被逮捕。

伍迪艾伦说自己做梦梦到到了片场,不知道把摄影机放在哪里。

演员都说伯格曼是很好的人,能让他们感觉到轻松。

看得出伍迪艾伦真的很喜欢伯格曼。

 2 ) 他们在法罗岛说过的话

1973年底,我18岁。那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天,也可以说是我醍醐灌顶的一天。那时候,台湾大概只能看到一部伯格曼的电影。七十年代初,我和我的朋友在电影院放映室,看了那部电影,我连看了两遍,整个人无法动弹,仿佛我的童真被这个人夺走了,我没看懂,只是被震撼了。我在台湾长大,从没看过这样的内容,只知道学习,是个乖小孩,不会去想任何花花世界,只是好好做功课,上大学,不过,我大学考试失败了。我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她每个星期天都带我去教堂,我每天祷告四次,直到我十四岁,我放弃了。疑惑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是我的成长背景。后来我看了《处女泉》,之前我从没看过艺术电影,可以想象当时所受到的冲击力,我是呆若木鸡,我不知道什么触动了我,我以前没想过人可以去质疑信仰,我还记得片尾结束前的那个镜头,直到今天还深深地影响着我。

「李安」

………………

关于电影,我发现有两件事,大家不明白。第一,电影跟创意无关。因为创意遍地都是,并不稀罕,根本不存在什么新的创意。电影跟执行有关。电影是一种实现。它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点,电影的重点在于,特别是看电影,看这部电影的你是谁,你多大,你身在哪里。「这里面有太多体验」

「约翰.兰迪斯」

………………

有些房间让人感觉非常孤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空着的缘故,还是说他在世时就是这种感觉。也许他喜欢孤独,还是说他能从孤独中找到力量。……不知道他是否是为了接受孤独的命运而让自己更孤独?

「丹尼尔.埃斯皮诺萨」

………………

我看了伯格曼所有的影片,我想他自己都未必能做到,我看过他拍的广告,所有一切,一分钟都没落下。

最让我难受的是,他跟汤玛斯.凡提柏格关系密切。这太奇怪了,凡提柏格只看过伯格曼的一部电影,也就是《芬妮与亚历山大》,但是突然之间他升格成“能跟伯格曼电话聊天的人”。我都没跟伯格曼通过电话,该死的。

我不知道写过多少封致敬信给他了,我写给伯格曼的信没得到一封回信。

所以我厌倦了,心想,我受够了。

但后来我又重看了一遍《野草莓》,当时我在特罗尔海坦市拍电影,我写信给他说:该死的,这部电影太好了。

我已经不在乎他回不回信了,当然,他还是没有回信。

我也不会每封信都回。最后你还是会受够了。

现在他已经去世了,你得说:伯格曼,去你的!我现在55岁,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他不想跟我有任何关联,那算了。我也会忘了伯格曼。

伯格曼就像我跟我父亲的关系一样。我爸在我18岁的时候去世,他也不是我真正的父亲,我有好多话,想在他活着的时候跟他说。

让我生气的是,那混蛋本可以说:来法罗岛吧,我们聊一个小时。

他完全可以做到。但他没有,我很生气。

但是,我真的很爱他。

他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拉斯.冯.提尔」

 3 ) 小粉丝李安与他的男神伯格曼

文/麻赢心 1974年,18岁的李安(根据维基百科,应该是20岁,不过李安自己在采访时说是18岁,就是18岁吧)第一次在台湾偶然看到伯格曼的《处女泉》,那是他第一次看艺术电影,整个人呆住,李安形容“那次经验就像是被夺走了童贞”,那是一部如此安静又如此暴力的电影,触及了人的复杂性和信仰,片子失去女儿的父亲痛苦地追问:上帝,你在哪儿?如果你存在,你为何允许世上有这样多的不幸发生? 上帝仿佛不存在,片中父亲只能自己为女儿复仇,然而影片最后,少女死去的地方流出泉水,好像某种神迹。伯格曼对信仰的探索没有得到答案,但是这追问的力量使18岁的李安久久无法平静。 观看了《处女泉》后,李安立刻做的事情是,坐在原地,再看一遍。在从事电影之前,李安的人生是有挫败感的,高考两次落榜,勉勉强强考上了专科,对于做高中校长的父亲来说,好像家里出了个不争气的小孩。 直至李安拍了好几部电影后,父亲还在对他说:“该回來教书了吧,做点正经事。”父子关系也是李安电影的一个母题,哪怕拍绿巨人,拍3D老虎,里面都是与父亲的对峙和沟通。说远了,简而言之,李安来自一个很传统的家庭,父亲是士大夫观念,母亲是受洗的基督徒,在他十几岁时,每周跟着母亲上教会,每天祷告好几次,直到觉得这件事没有意义。因此李安和伯格曼最初的共鸣是,原来信仰是可以被质疑的,“伯格曼电影里的东西可以直接到达我。” 《处女泉》使李安下定决心投身电影(事实证明跟着偶像走是没错的,李安后来多次傲娇地说,自己是个做什么都不灵光的人,但一到了片场,无论他的职位是什么,最后大家都听他的)。看《处女泉》五年之后,李安终于如愿跑去美国读戏剧。 2006年,情绪处于低谷的李安经朋友引荐,得到伯格曼的允许去他避世的法罗岛与他会面,这是一个很大的殊荣,怎么说呢,伯格曼这个人不爱会客,之前头号追随者拉斯·冯·提尔曾多次写信求见,完全没有得到回复,后来干脆“因爱生恨”,把吐槽伯格曼变成人生一大爱好。拉斯·冯·提尔这个妙人,我们可以有空专门再聊,基本就是过着夹杂着疯狂和彪悍的人生。 说回小粉丝李安与伯格曼的那次见面,李安当时正在筹备《色戒》,内心有很多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挣扎,在一年后的金马奖颁奖礼上,李安说《色戒》是他“累世的孽障”,他不得不拍,否则内心无法安宁。而整个拍摄过程李安几近崩溃,梁朝伟甚至劝导演“我们只是露个皮肉,你要保重”。因而在那个时候,李安觉得唯一能够寻求安慰(其实也就是求抱抱啦)的人就是他电影上的启蒙者伯格曼,李安称那次拜访为“朝圣之旅”,给了他力量完成《色戒》。 在那次短暂的交谈中,伯格曼问李安如何和演员工作,李安说:“有时我很憎恨自己,因为我把他们撕裂,只是为了看见我自己。我把他们撕成两半,杀死他们,以求将深处的东西暴露出来。” 而伯格曼对李安说: “你要爱你的演员。” (话说伯格曼是真的爱演员,据不负责统计,他可能睡过他所有的女主角,这点经他的头号粉丝伍迪艾伦证实过,他的另一个黑粉拉斯·冯·提尔说他到晚年还是很好色,伤了心的粉丝真是最可怕的敌人呐!) 不过拉斯·冯·提尔是真的非常爱伯格曼,他说伯格曼对他来说就像父亲,对于李安应该也有同样的意义。李安后来回忆,眼前这个人,三十多年前用他的《处女泉》将自己的纯真带走,终于在这么多年后,给了自己一个带有母性的拥抱。所以我们看见照片中,已功成名就的李安像个小孩一样伏在伯格曼肩上哭泣,令人动容。 《处女泉》奠定了李安看待电影的眼光,伯格曼让他明白,最好的电影是什么样子,一部电影让人哭让人笑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追问。电影无法得到答案,但必须提出问题。李安说伯格曼对他来说是男神(原话是God,在多种考虑后,我觉得翻成男神也没什么不行的,反正小粉丝李安已哭得那个样子),他不敢去模仿,然而在后来的工作中,他总是不由自主地使用伯格曼在《处女泉》中使用的镜头摆位:当一个人深思时,从他的身后拍摄他,而不是正面。这变成了一个习惯。 2007年,伯格曼去世,追随者1号伍迪艾伦正在西班牙开工,事后撰文回忆,哀伤地写道,“我只希望伯格曼走的时候,如他自己所愿,是个晴天。”而万里之外,得知消息的李安一度停工。 2011年,李安拍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片中少年一次次追问:上帝,你在哪里?这可能和致敬无关,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李安以这种方式再度拥抱了伯格曼。

 4 ) 无声胜有声

在看纪录片之前,我不认识伯格曼,在看纪录片之后,我仍旧对他很陌生。 纪录片《打扰伯格曼》豆瓣评分8.6分 镜头跟随多为导演来了解这位大师中的大师,经典中的经典。“因为电影的语言就是你所感受的东西。因为对白是明确的,它没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对白给出了限制,给出了上限,当无声不语时,一切皆有可能,它的深度深不见底,它向四面八方延伸”我想这是电影的独特魅力之处,它不像阅读,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中人物的言谈举止、情节跌宕,在无形中给我构造一个有形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任其我们挖掘(好像《楚门的世界》)。

无声胜有声

《婚姻生活》离婚率上升了百分之50,他利用一对普通的瑞典夫妇,他改变了整个国家

1976年因逃税问题逃亡德国,果然每个明星导演都会逃税

第七封印

 5 ) 20190824观影有感

看到很多导演和演员因为一个人被联系在一起的感觉很神奇,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好都是共通的,侧面反映伯格曼确实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导演。本人确实一部伯格曼都没看过,闻名先看了这部纪录片,感觉像一部作品导读,其实没有很实质的分析,就是每个受访者的感受的分享,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绝对不算上乘佳作,对于我这个从没看过伯格曼电影的人来说,他们的介绍也没能让我产生很大的兴趣,这更像是一部致敬电影,每一个受访者在分享感受的同时都在讲述伯格曼给他们的电影制作带来的思考,论述他的不可替代性,可以感受到从工作到生活,伯格曼都是一位让人心存敬畏的长者。我觉得之所以好多人说张艺谋的采访部分假大空,是因为其他的受访者把伯格曼当成领路人,当成父亲,但张艺谋把他当成同行,所以显得不够真诚。

希望后面可以观看伯格曼的大作,再回顾这部纪录片真正的价值。

 6 ) 最后五分钟值得等待

开始的时候是为了Wes Anderson去的,然而可惜韦斯少爷在片中露面也不过一分钟。虽然纪录片卡司很强大,但在并不认识太多导演的情况下,其实会觉得有些无聊。 “看,这是伯格曼的保险丝盒" “看,这是伯格曼的跳舞杖” so what?? 然而最后的五分钟弥补了所有的等待。被傲娇的拉斯冯提尔圈粉,被他最后的告白感动。我看了他所有的电影,给他写了不计其数的信,但他一封都没有回过。但我真的爱他,他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个蠢家伙。 最后伯格曼和李安的两张旧照片也真让人感动。哪怕李安已经是享誉国际的知名导演了,在偶像年前,也还是像个孩子一样。 我还算是个喜欢看纪录片的人,喜欢的大概就是这份真实吧。

 短评

拉斯·冯·提尔才是傲娇真爱。挑剔伯格曼的作品,吐槽他的隐居生活,抱怨他不回自己的信,嫉妒他跟别人合作,最后说,现在他死了,我也应该放下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爱他的。还有一直在结巴的红袜韦斯少爷好可爱。结尾彩蛋温特博格和李安的部分温暖到不行。有这样的导演和这样的电影,可真好。

4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拉斯疯黑出了高端粉,张艺谋粉得像高端黑,配乐和李安的照片杀伤力太强。

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张艺谋、北野武、罗伯特德尼罗纯粹是凑数的

9分钟前
  • Mr.D
  • 推荐

张艺谋全程瞎逼逼,神特么烦,就该把他剪掉

12分钟前
  • 月夜
  • 推荐

马丁斯科塞斯的笑声真是real魔性,他长得好像up里的老爷爷

13分钟前
  • hikari
  • 力荐

碟架发现黄带艾曼纽,lars von trier毫无节操粉黑一体。。老谋子只会假大空,Claire Denis估计是见鬼了= =钢琴教师被打了四个叉,哈内克拿着合了个影2333(节目组请问你们下次打算袭击谁老家?

17分钟前
  • 犯怵中的嫌疑喵
  • 还行

有趣:拉斯冯提尔,科波拉,约翰兰迪斯,老马(笑得太魔性)学究:哈内克,雷德利,伍迪其他如李安,韦斯,冈萨雷斯等单纯分在迷弟一栏。至于张艺谋,真的不是去打广告的吗?

21分钟前
  • 判官
  • 力荐

阵容可怕的大导们的朝圣之旅和写给他们导师的致敬词,也是步调轻柔略感伤的伯格曼简史。亚里桑德罗出境明显多,大概是因为他最显虔诚。大导们个个都是性情中人呀冯提尔更是萌cry了小红袜韦斯安德森也是。看不懂某些片不用害羞他们也是,看虎胆龙威也很正常伯格曼都看

23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拉斯冯提尔和李安是真爱粉,众多导演出镜确实难得。去逝者家乱翻,果然是打扰,有位女导演就压力太大出来了,只有美国人约翰兰迪斯能没心没肺地大笑,他说“喜爱的电影依托于观影体验故不能重看”倒颇有道理。

24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众大牌粉畅谈偶像,崇敬赞美之语满溢,在多数正襟危坐的访谈之间,冯提尔不愧疯子美誉,由爱生恨的另类解读让人耳目一新;回想起九年前初看《野草莓》之目瞪口呆状,我也由衷感叹一句“愿作老伯门下走狗”。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最后简直怕拉斯冯提尔哭出来

2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冯提尔和李安是伯粉里的头两把交椅,而张艺谋显然是伪粉乔装混入

31分钟前
  • #烧光光#
  • 还行

连着四天拍片之间休息和晚上收工的时候断断续续看完。张艺谋说的那些都什么玩意儿放在其他大导演身上也都成立还一脸媚笑。就不如北野武无聊得紧。和拉斯冯提尔的一顿怨念咒骂来的有个性。当然伍迪艾伦说的最到位。韦斯安德森说的最结巴但是穿得最有型。克莱尔丹尼斯真能装。

34分钟前
  • 好样的
  • 推荐

看到各处的挣扎,看到相同的妥协,幸而电影无解。

36分钟前
  • 黑狗成
  • 力荐

对张艺谋笼统又空虚的套话空话恶心到极致,所以专门把张的几段敷衍话受访视频片段专门剪了出来。你大方承认自己只看过《野草莓》怎么了,说那些关乎人类命运的空话你不难受么?真心替你脸红。😨

41分钟前
  • 每天都有坏消息
  • 推荐

那么多大导演小心翼翼的,像小粉丝一样到法罗岛朝圣,实在太有趣了。男导演都是朝圣的心情,女导演也不意外,但是Claire Denis在他房间里呆不下去了,非常值得深究,是不是女性特有的直觉,让她感受到了什么,可惜的是本片女导演并没有深究下去,颇为遗憾。

44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举个伯格曼巨大影响力的例子,《婚姻生活》半年内让瑞典的离婚率增加了50%。众多导演对伯格曼作品的不同解读,还有对他离群索居的生活的猜测,让人对伯格曼以及电影有更丰富的认识。可惜片中张艺谋说的基本都是套话空话。

45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张艺谋真是个“第五代”,张口就是什么“普遍人性”“整个人类”“世界级影响”,太low了啊呸!

49分钟前
  • S/Z
  • 力荐

在一堆导演谈一位导演的片子中,这片做的挺不错的,组织的很好,每段也都挺有意思。然而疯提尔部分实在是太抢镜了,大显自己的傲娇属性。(然后片尾彩蛋的温特伯格部分和李安的照片继续给小冯造成伤害) 7.9分★★★★

53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众人追忆伯格曼:斯科特:我看了伯格曼所有的电影。伍迪艾伦:我完全入迷。李安:我的童贞被这个人夺走了。老马:...蛤蛤蛤蛤呃嘿嘿嘿嘿呃...哈内克:我的电影只打了4颗星。北野武:我高中时看了《处女之泉》,因为我以为那是色情电影。冯提尔:我看了他的所有电影!我给他写了好多信他一封都不回我再也不理他了!可是那个谁只看了一部他最烂的电影他们就可以通话!我很生气,但我真的很爱他!

58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