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窦文涛,马未都,蒋方舟,柯蓝,梁文道,陈晓卿,袁硕,许子东,马家辉,何冰,梅毅,阎焰,丁学良,孟广美,杨强,周轶君,李小牧,马伊琍,潘采夫

导演:苏雷

 剧照

圆桌派第二季 剧照 NO.1圆桌派第二季 剧照 NO.2圆桌派第二季 剧照 NO.3圆桌派第二季 剧照 NO.4圆桌派第二季 剧照 NO.5圆桌派第二季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6-08 04:33

详细剧情

  《圆桌派》是由著名媒体人、文化名嘴窦文涛携手优酷“看理想”打造的全新“活色生香”聊天真人秀节目,延续不“装”的窦式主持风格,神侃包罗万象的话题,立足网络,开启全新的“谈论+互动”节目模式,场景多变,嘉宾流动。

 长篇影评

 1 ) 印象很深刻的几集

【女德】

宋末社会秩序崩坏,企图用女性约束来重构家庭观,维持社会问低谷,于是有了贞节牌坊。

奢侈品、大牌包和圈禁女性的黑色长袍并无二致,都足以让女性失去自由。

“男所不欲,勿施于女”

【品味】

是圈层共识的产物,是特定圈层为了和其他全层区分身份而营造的差异化。

人通过品牌、外在物品来标识和彰显自己的身份。

【适应】

人如果一直呆在舒适区,舒适区只会越来越小,最后退化回到婴儿时期。

【点餐】

菜单上的大图要翻过去,发现小字潜伏菜。看看各桌都有的菜准没错。问服务员新进的菜也可。

菜单上菜的名字越长,唯一性越明确,越会勾起食客好奇。

【吸猫】

把猫咪当成人看待,这是上厕所被猫咪看会觉得不舒服、以及给猫咪买衣服的原因。

猫咪因为没有表情,所以人会一厢情愿赋予自己的解读给猫咪。

【掌控】

人被异化,变成流水线上的螺丝钉,看不到工作的全貌就没有任何成就感可言。

那就专注过程吧,别太在意结果。

或者把工作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去享受生活,但是工作时间被拉长直接侵入生活。

当然,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是广告轰炸的结果。

除了“坚强”应对似乎别无他法。

【马伊琍】成熟

两个人之间能量是流动的,有话题的,就不会分开。

女性最好的年龄在40岁,此时阅历已经足够丰富。

 2 ) 是否应该踏出舒适区

看了圆桌派最新一期的访谈,嘉宾是何冰老师。挺喜欢何冰老师的大宋提刑官。拿过两届话剧梅花奖的何冰老师是个老戏骨,演技杠杠的,人也很朴实,穿个衬衫就来了,一点没有明星架子。何冰说他街上不会被认出来。何冰老师很健谈,很开朗,也很真诚。
 这期讨论了一个问题,人是否应该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何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在这个鲜肉当道的时代,作为演员的自己,是否会被淘汰?何冰说演员靠接戏的电话吃饭,现在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邀约少了。何冰是老一辈的演员,踏踏实实演戏,演一个人物就全情投入,但是拍个时尚杂志的照片,就觉得别别扭扭放不开。不是明星,不会扮演自己。窦文涛提到了自己走红毯,拍宣传片的尴尬,提到自己以前觉得羞耻的东西,现在变成了荣耀和骄傲,那么自己是不是应该适应这个时代?窦文涛说和徐静蕾一起当综艺节目的评委,被导演嫌弃太平淡,不激动。
时代在变化,每个人可能都要抛开自己的偏见,去主动适应这个时代。何冰讲到以前很多老话剧演员嫌弃电视剧,但是好几个老演员最后被人知道的角色还是电视剧里的。何冰说他开始接真人秀了。他觉得别人说的一句话很对,再牛逼的作家写的也不过是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自己已经五十岁,可以尝试踏出舒适区,做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情了。为何冰老师点赞。顺便问下您要上哪个真人秀啊?

 3 ) 个人笔记

出身:放纵性情对于占用公共资源的不害羞 决策权是痛苦的 心眼好的人管理不了人 一无所有求人不怕 交换资源求人怕 高级马屁是心里有别人智商 拍到真善美的境界 老汤香味不停分解 烟茶辣带刺激性的食物都会上瘾 香臭不二 下棋不能为了好处而下 是养性 生活不能太盛 把不想干的事当做一种诚意 男人两大爱好 拉良家妇女下水 劝风尘女子从良 做脱网金鳞 仁者爱人 因为认知的局限伤害了但咱要求进步一定反省 男德女德一个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演员演的是算式 答案留给观众算出来 看戏的目的是模拟做个游戏,我们生活中太残酷了,太不好面对这事了,我们假装吧,好让观众得到看戏的营养 何冰那两期好喜欢 演戏也找束缚找绳索 找到了反而自由了 有抓手了 书法要熟后生 画要熟外熟 掌握了这个程式又跳脱了束缚 电影电视是请你来看我的梦 话剧是我们一起来做梦 众生心 意外达到不讨好观众无欲无求的状态 演戏一样能入道 靠力气吃饭不丢人→靠丢人吃饭还费力气 时代在变化荣辱观在变化 宜朴不宜巧,但需大巧之朴。梦里明明有六趣,醒来觉后无大千。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男不养猫女不养狗,男根和老鼠差不多大 有的人习惯于认死理,要把什么事情都闹清楚,闹清楚了,钱倒不是太重要。问题就在于事情不要闹清楚 体面场面情面 一个人的心胸是委屈撑大的 抓住了他的面子就像揪住了他的辫子,他的身子就跟着你走 骗子骗骗子 家人面前更得装 在这个意义上装功德无量 人类的文明本质上是装出来的 不装就成动物了 真心也是一种情境 不安全感是一种提气的 时间是你的主观感觉 旅行让你体验更多时间感觉变慢了 拉长了寿命 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呜呜呜好想旅行

 4 ) 小笔记

EP01出身:公共话语空间的不害羞原来还和出身、家教有关。出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约束形成各种各样的人,但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还是要有个理想。早日退休~

EP02离谱:“预设别人蠢就是蠢的表现”“好奇心和职业好奇心是不一样的”谁都有不靠谱的时候。

EP03恭维:拍马屁拍的好也是需要才华和“心中有他人”的

看看不同的人怎么聊天,开阔自己的视野

 5 ) 第一集 出身

窦:柯蓝典型的出身影响成名。你们呢?

蒋:我出身普通。

马:我出身富贵。

窦:地域脾气是有的。

柯:那个年代,出身差距没那么明显。

马:出身分两方面,环境和基因。

蒋:老炮是不是基因带出来的?

马:老炮精神是做事不计成本。

柯:非说出身的话,家庭教育老有影响了。

窦:能看出人的出身的例子。

柯:还是教育!

马:我们那个年代门第是重新洗牌的。

窦:马爷祖辈那不叫寒门,我这才叫,羡慕着北京人。

蒋:门第高者自带不害羞气质。

柯:总说自己寒门,其实你心气老高了。

马:出身好,成就总出不来,还是得靠自己。

窦:出身低逼出来的勤奋。

蒋:猛人与贵族的互利。

窦:出身低者有自卑感。

蒋:有。

柯:别这么想!

马:没什么纯北京土著。

窦:出身还是有影响。

柯:反正我没受影响。

窦:我们出身低的人,都没法选择受不受影响。

柯:可是你的成就高!

窦:我不强调出身之影响了,你也别那么强调自我吧。

柯:不,我就要强调!

窦:你这么轴,恰是你的出身影响的。

柯:你怎么知道是出身影响的,我觉得就是每个人不同的自我!

窦:还是问方舟吧,你的理想?

蒋:写东西。

窦:看吧,是出身影响的。

马:理想不轻谈。

蒋:文涛老师如今会不会自卑?

窦:没自卑。希望富足安稳。

 6 ) 从《锵锵三人行》到《圆桌派》

锵锵伦敦特辑,嘉宾是许子东和傅晓田

第一次看到凤凰卫视,我已经上高中。对于我这样的土鳖少年来说,这个台看上去时尚时尚最时尚,电视剧都是日本的,广告都是英文的,主持人说话嗲嗲的。这时候突然看到一个操着标准普通话的小哥,带着哈利波特式的圆眼镜,声音柔和、嬉皮笑脸,既不同于平翘舌不分的港台播音员,也不同于字正腔圆、一脸崇高的央视播音员,堪称是主持播音界的一股清流。这哥们就是窦文涛。 1998年,窦文涛开始主持一档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以下简称锵锵),恐怕连他自己也想不到,锵锵能够成为中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节目之一,到明年,20年了。那时候年少轻狂的我还对这类清汤寡水的节目不感兴趣,模糊的印象就是深夜播出,请两个嘉宾,围绕热点话题瞎聊。 开始系统看锵锵还是在工作之后,自己成了评论员,也就对媒体的各种评论类节目关心起来。节目每周一到周五夜里11点上线,倒也符合我夜班编辑的作息时间。久而久之,看锵锵变成了生活习惯,这种长时间的陪伴会让人产生那种真正属于朋友间的情感依赖,窦文涛和那些嘉宾成了相交已久的老友,记得有一期,在锵锵的节目上,梁文道过了40岁的生日,我就像真的参加了道长的生日派对。 我知道,很多人并不太看得上锵锵,这档节目很明显能够看出来没有前期的准备,主要靠嘉宾们临场发挥。而嘉宾们往往也并不太能够聊出什么深度来。但这可能恰恰是锵锵吸引人的地方,它让你只需要带一点点脑子就好,既有助于休息,又不至于浪费时间。而如果对一档谈话节目有太高的期待,这本身就是强求。这就像有人看不上《晓说》或者《罗辑思维》,实在是他们苛求了。这些节目不是课堂,而是谈资。 比内容更有趣的其实是节目里的人。他们各具特色,并且随着参加节目次数的不断增多,渐渐去掉了伪装,展示出更多的自我。嘉宾和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观众不是尊重他们,而是喜欢他们。 比如一心向佛的梁文道,其实是个低调奢华的闷骚男,顶在鼻梁上的小圆眼镜来自日本的“八郎谨制”,窦文涛透露,道长还是山本耀司的忠实粉丝。

梁文道

再比如一派儒雅的马家辉,一开口全是黄段子。他自曝家丑,说他爸爸听说北京的天上人间被查封了嚎啕大哭,因为他还没去过。他还有个嗜赌的妈妈,想靠裸贷借钱打麻将。当年我品尝《江湖有事》和《爱恋无声》,无论如何想不到下蛋的鸡是如此豪放,真是闻名不如见面。看锵锵和《圆桌派》,听马家辉开黄腔是一大乐事。

马家辉

最神奇的一位嘉宾是李小牧,身份是歌舞伎町案内人,翻译过来就是皮条客。作为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大佬,李小牧本人却斯斯文文,甚至有点娘。但小牧绝对纯爷们,婚就结了六回。当然后三回的新娘是同一个人,这段感情想来颇为壮阔。 李小牧在日本生活多年,但直到2015年才获得日本国籍。两个月后,李小牧竞选他那个地区议员,当地华人、黑帮分子、失足妇女都是他的票仓,但还是太过仓促,没有当选。小牧的口才不如前两位,但他本身就是个传奇。

李小牧

而这档节目真正的灵魂,还是窦文涛。窦文涛是那种中国罕见的主持人,就像我前面说的,他既不像央视主持人那样正襟危坐,也不像台湾主持人那样彻底的娱乐化,颇有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意思。最难得的是,他有一种幽默感和自嘲精神,在嘉宾面前,他揣着明白装糊涂,谦虚得一塌糊涂。窦文涛的幽默,又是很高级的那种,比如有一期锵锵,好像是美女嘉宾傅晓田要去哪里高就了,窦文涛深情地凝视了美女一会,说:晓田儿,苟富贵勿相忘。还有《圆桌派》的一期,嘉宾正聊得兴起,窦文涛不得不打断,插播广告,广告结束之后,窦文涛说:这下咱们有钱了,文道老师继续。 《圆桌派》可以说是锵锵的网络版升级版,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升级的地方就是嘉宾多了一个,这也促成了历史性的一刻:窦文涛、梁文道、许子东、马家辉四大天王第一次在节目中聚首。网友们喜大普奔。

注意弹幕

《圆桌派》和锵锵最大的不同在于,视频上有弹幕了。这其实挺尴尬的,观众喜欢谁讨厌谁都毫不掩饰。比如《圆桌派》第一次请孟广美,她刚一开口,弹幕就跟上来了:广美你住嘴!不知道嘉宾们回家看不看弹幕,看的话有些嘉宾估计就不太好意思上节目了。 《圆桌派》扩军,更多的嘉宾参与进来,新的颜值担当是蒋方舟,而新的观众宠儿则是何冰和陈晓卿,真的是太受欢迎了。蒋方舟有点女版窦文涛的意思,特别具有自嘲精神和奉献精神,经常把自己的糗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而且隐约间,她还流露出一种反女权的态度,她不介意告诉别人她喜欢能打架的男生,喜欢约会时主动买单的男生。有一回节目请来了徐静蕾,大谈特谈了一番女性的独立自主。老徐看着蒋方舟,颇有点怒其不争。不过对比而言,老徐有点面目可憎。

蒋方舟

最给力的还是何冰和陈晓卿,他们向观众展示了什么叫专业人士。一谈到演戏和美食,两个人都浑身放光,那种状态不是用专业所能形容的,应该叫虔诚。陈晓卿的老师告诫他,不要说到美食就咽口水。

陈晓卿

从流量上来看,《圆桌派》取得了锵锵比不了的成功,当然这成功得益于锵锵将近20年的积累,让窦文涛的节目从一个不温不火的午夜节目变成了如今的网红。我觉得这种关注度的跃升,和社会发展正相关。当年的《锵锵三人行》,面对的是香港和海外华人地区的中产阶层,是他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彼时的内地,人们还没有心境去收看这样清淡的节目。而今天的内地,尤其是使用互联网的观众,恰恰处于和20年前香港观众一样的生活状态,正好成了《圆桌派》的受众。 《圆桌派》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标签,插在中产阶级身上,跟那些看明星娱乐综艺节目的观众做个区分,矮大紧老师的《晓说》和罗胖的《得到》都是这样的标签。这没有什么可褒贬的,这就是市场需求的细分。当然这样的节目开始走红,也意味着阶级的分层从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层面。就像《得到》里的专栏作家万维刚所言:如今已经到了谈资比名牌包更值钱的年代了。

 短评

就是聊天儿摆龙门阵,舒服就行,即兴散漫,别太较真。要是看理想F4窦文涛梁文道陈丹青马世芳能聊一期就好了,毕竟有生之年的窦许梁马都实现了!(高考这期涛哥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是主持界祁同伟。陈晓卿何冰的几期满分!)

8分钟前
  • 小江湖骗子林羽竹
  • 力荐

看了第一集谈出身的,就是不喜欢柯蓝了,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共同语言的基础,也谈不出什么有深度的东西。这样嘉宾就显得很重要了。适合茶余饭后无聊了时看吧,对我来说接档奇葩说也是个不错的存在。

11分钟前
  • 路基
  • 推荐

方舟可以有,就是别每集都来,更喜欢老腊肉如马家辉,梁文道,许子东,马未都,潘采夫。。。我觉着节目组不必刻意寻找新面孔,老腊肉每集都有新料撩,这才是文涛节目的最大吸引力。

14分钟前
  • 悄悄一线光
  • 力荐

何冰那两期简直绝了!!!

19分钟前
  • 月夜刺死燕尾蝶
  • 推荐

何冰竟然可以说到让梁文道沉默~真有趣~

23分钟前
  • zhuzicat
  • 力荐

如果能不请柯蓝、马伊琍、孟广美这些就好了

28分钟前
  • 呼噜噜
  • 推荐

窦文涛说很多人说他装傻装无知,他说装无知总比装有知强。窦文涛活的很透彻了。

30分钟前
  • Joices
  • 还行

一般人扛不住三次夸赞。今夜全世界你最孤独。想在枫林渡口拉马蹄琴。看一个女人的年龄,都不用看她正面,看侧面就行了,少女都是单薄瘦削的。舒适区是会变的。不进则退,老躲着你会退成婴儿。再伟大的作家也只是书写片面,人生是来体验的。生活是由细节构成的。心胸是由委屈撑大的。

31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何冰那期100星

32分钟前
  • 耶✌️
  • 力荐

陈晓卿陈导,真的,我觉得,吃货做到这般境界,也不枉来世间走一遭了。

3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方舟别老捂嘴了!

39分钟前
  • 随无涯
  • 力荐

讨厌柯蓝

42分钟前
  • juuno
  • 力荐

出身决定性格,性格改变出身。比晓说和奇葩说的节目形态好太多了。又平时又真切,想藏都藏不住。

4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聊天氛围轻松,常有惊人之语,窦文涛永远一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样子。

49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第一期是柯蓝,吵就算了,还蛮横,《人民的名义》简直就是本色演出,脑子也不好用。我现在特别讨厌智商不高的人,蒋方舟小女孩也好、掉书袋也罢,还是聪明,智商高,柯蓝智商拉比低,还把马未都跟她放一期,头疼。

52分钟前
  • 大师兄
  • 力荐

何冰一期,简直是聊high了呀!太完美了。

54分钟前
  • mary
  • 力荐

一定一定要看何冰那两集。

56分钟前
  • 你以为你谁啊
  • 力荐

如何评价窦文涛的聊天风格:俺怂,咱俗,我和广大人民群众拥抱在一起。梁文道的聊天风格:从学术的角度来严肃地分析这个世俗的问题。许子东的聊天风格:不好说的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马家辉的聊天风格:社会我马哥,泡妞话题多。马未都的聊天风格:老炮儿,一言不合就开车。

1小时前
  • 包大人
  • 力荐

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化类节目,只有文涛做得了!

1小时前
  • 马扎罗
  • 力荐

对话的基础不同,所以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对话又必须从自我出发,这就使得每个观点都是成立的,这是语言的悖论,导致对话的虚无。我们的对话永远循环在对话根基的坍塌与建立之间。

1小时前
  • 什么啊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