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2015

剧情片英国2015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  鲁妮·玛拉  凯尔·钱德勒  杰克·莱西  莎拉·保罗森  约翰·马加罗  科里·迈克尔·史密斯  凯文·克劳利  凯瑞·布朗斯汀  

导演:托德·海因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卡罗尔2015 剧照 NO.1卡罗尔2015 剧照 NO.2卡罗尔2015 剧照 NO.3卡罗尔2015 剧照 NO.4卡罗尔2015 剧照 NO.5卡罗尔2015 剧照 NO.6卡罗尔2015 剧照 NO.13卡罗尔2015 剧照 NO.14卡罗尔2015 剧照 NO.15卡罗尔2015 剧照 NO.16卡罗尔2015 剧照 NO.17卡罗尔2015 剧照 NO.18卡罗尔2015 剧照 NO.19卡罗尔201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23

详细剧情

  50年代的美国,年轻女子特芮丝(鲁妮·玛拉 饰)在纽约百货公司担任售货员,但心中向往的却是摄影师工作。某日,一位美丽优雅的金发贵妇卡罗尔(凯特·布兰切特 饰)来到百货公司购买圣诞节礼物,结果和特芮丝一见投缘。两人相识后特芮丝得知原来卡罗尔有一个女儿,而且正和丈夫哈吉(凯尔·钱德勒 饰)办理离婚手续。通过书信来往、约会相处以及公路旅行,特芮丝和卡罗尔发现彼此就是自己的真爱,然而在当时社会这是不被允许的。特芮丝的男友认为她只是一时迷惑,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中让她一无所有。考验两位女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社会压力下她们能否坚守内心、不计代价的把感情路走到底?  《卡罗尔》是美国著名独立导演托德·海恩斯的新作,入围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电影根据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在1952年匿名发表的中篇女同小说《盐的代价》改编,由于题材敏感,最初出版社还拒绝发行。之所以叫“盐的代价”,因为在17世纪“盐”还有另一个意思表示女性的情欲。而在本书中它隐喻了女主们的处境:没有爱情就像没有盐的肉;那么为了这份爱,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长篇影评

 1 ) 如果你也曾那样望着一个她

没办法不写点关于Carol的东西就过完这一天,太多情绪,超出了我的控制力。 今天是连续看了两场,第一场结束后我走到快到出口的地方,又返回去,买票,再入场。 有太多理由推荐这部电影,如果作为女人的你,也曾那样望着另一个女人,那么你可能会在漆黑的影院里完全止不住眼泪,就像我今天那样。 片子从头至尾都是Therese的视角,也就是鲁尼玛拉扮演的这个小女孩儿,对Carol的凝视和爱。Therese从柜台后面,桌子对面,相机镜头里,玻璃窗内,副驾驶的位置,还有最后隔着几乎全是男性的人群,她就那么望着她,用最清澈的目光,凝望着,眼睛都不眨一下,痴痴地,就像海报上那样。看着她在一个糟糕的生活中挣扎,渴望伸出手去帮她,却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就如同第一次与她一起吃饭,她根本不知道该点什么。 从始至终,Carol都是绝对的女神,是只要看着她,心就会彻底满足,再无他求。她开心,你就也会咧开嘴;她痛苦,你就会难过得哭出来,不停地用手背擦鼻子。她对你笑,你就觉得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开出一朵花;她从你的生活中走开,你觉得自己再也不想多说话,再也不会彻底开心地笑了。 当发现她们被监听,Carol可能面临巨大的麻烦,Therese绝望地对Carol说,“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你,该怎么对你说No,我搞不清楚状况,是我搞砸了一切。” 然后Carol就停下车,探过身子捧着她的脑袋,安慰她。这时候的玛拉很难过地哭着,鼻子红红的,委屈得像一个小女孩儿。她在是怨自己的无能为力,不能帮她,还让她陷入了麻烦。她是愿意为她做任何事,但事实上她只能看着她,很近,也很远。没有什么比这更绝望的了。 然而最后,当Therese终于第一次对Carol说了No,却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她就控制不住自己而直奔她所在的餐厅。她要看着她,越过重重人群;那些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们,全部沦为虚化的、不重要的背景。片子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凯特布兰切特的中景。Carol看着对面匆匆跑来的,红着鼻头,胸脯一起一伏的小姑娘,嘴角微微翘起,并非是胜利的骄傲,而是温柔的、幸福的。她知道,她始终是她的。她永远也学不会对她说No。 Therese是幸运的,我觉想自己是太羡慕她,才止不住哗哗的眼泪。Carol并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女神,这个女人对她是十分温柔的。这是会放下一切对她说love的女人,而且似乎是只对她。她会记得她小小的抱怨,没有合适拍照的相机,那么圣诞节就送一台给她,再配上半箱子胶卷。她的小姑娘想拍她,好,那就让你拍吧,我就坐在那静静地看着你,微笑着,还略有些害羞。她还会问她的小女孩儿,你脑子里在想什么。还总是会安慰她,你知道这不是你的错!她会吻她,会认真地欣赏她,真诚地赞美她。会为她年轻的生命以及长长的未来考虑;也会控制不住想她,写信约她见面,甚至租下一间两人住的公寓。她理解她,感激她,欣赏她,爱她的小女孩儿。这种感觉很难形容,既不是母亲对女儿,亦不是姐妹之间,更不是普通同性好友。这种感情只能是爱情,一个比姐姐年长,比母亲年轻的女人,对一个纯真的女孩儿的爱情。她爱你的美丽,爱你的青春,爱你对她的爱。 片子里为数不多的男性角色,麻木,狭隘,自私,冲动,甚至暴力。恰到好处地反衬出几位女性的细腻,冷静,纯真。在一个女人爱着另一个女人的世界里,的确是不需要这样的男性的。他们在两位主角面前,毫无任何竞争力。 他们的欲望、力量、以及狡诈的小聪明,都显得那样愚蠢和渺小。片子里所有男性的魅力值加在一起,还不及凯特布兰切特那件被Therese抱在胸口深深闻着的蓝色毛衣。 ------------------------------------------------------11.29的分割线------------------------------------------------------------ 昨晚一晚没睡好,脑子里全是两位女神相互对视的影像,早上起来就决定要再写点什么,想写一些演员和表演方面让我印象深刻的东西。因为今天的自己已经理性很多了,可以清醒地分析自己为什么被这部片子打动了。也可以开始学习这部神作了。从演员到表演再到服化道灯光音乐以及导演、镜头。 今天其实还是Thanksgiving假期,只不过是最后一天。Thanksgiving结束就是圣诞,所以满街满眼都是那种红红甜甜的节日装扮。下午去看了一部音乐剧,狄更斯的《圣诞颂歌》,英文名叫<A Christmas Carol>.Carol, Carol...又是Carol。是啊,Carol本来就有颂歌、赞美诗的意思。不知道当初Particia Highsmith写下这个作为一个女人的欲望客体的女人名字时候,是否想过这个词本身的含义。 回来继续看YouTube上关于电影的采访,其中有一段是凯特布兰切特对Carol这个形象的描述, 原文是‘I think Carol in a way is, hum, she is someone with an incredible sense of pride and intelligent and sensitive and aware enough to know the way, the world works, and she doesn't fit within that world. But I think she thinks she has found a way to operate, that is intensely lonely, I think.’ (自译:我认为卡罗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极其自信、聪明且敏感的人,她对她生活的世界有着足够的认知,并且知道自己并不适合那里。不过我认为她找到了一种她自己的生存方式,那就是绝对的孤独。) 我觉得这段话很值得玩味。喜欢凯特的人很容易会把前一半的描述和女王本人对号入座,只不过女王大人似乎看起来很适合这个世界,而且并不孤独。不过她本人真实的想法又有谁知道呢,她可是这个世界上顶尖级别的演员啊。 选择凯特布兰切特来扮演Carol的Casting Director, 我给你一百个赞!这个星球上我找不到第二个能像她那样,拥有把极致的优雅与略有些神经质的脆弱完美地揉捏在一个人的性格里的才华。Carol是Blue Jasmine的更迷人版,她的深情充满了成熟的风韵,也更让爱她的人心疼。 片子里Carol对Therese的爱的表达,与Therese的是有些不一样的。接着引用凯特女王的原文:Carol's thoughts of Love, Cate: 'Carol, you know ,she's had a child, she's been in a relationship, she's been out of a relationship, she's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women, I mean she's had many many experiences that Therese simply by the product of her age and on her own environment that hasn't been through. So I think that Carol thinks it's, you know, if I fall head on into this, I'm gonna be falling in a different way, than, you know, a girl who is much younger than me. Because when you falling in love for the second time, but perhaps more profound the second time, you know what you‘re risking, and therefore you know what you're endanger of losing. And I think that, there's a kind of melancholy of wastefulness, a different sense of apprehension that Therese just doesn't have or understand, but perhaps by the end of the film, she understands that loss, and which makes the potential of their love in the future, I think, even richer.' **必须要在此感叹一下女王的强大语言功夫,十分精确优美。语法正确连贯,发音醇厚,简直堪称是最佳的听译材料! (自译:卡罗尔这个女人,她有孩子,她与人交往过,分开过,她爱过女人,我的意思是,她有着很多很多Therese作为一个年轻女孩儿以及受困于其生活环境而所完全没有经历过的阅历。所以我认为,Carol会觉得如果我一头栽进这段爱情关系,我要用另一种方式来经历它,一种不同于一个年轻女孩儿的方式。因为如果你是第二次经历爱情,并且知道或许这次的爱来得更为深沉,你就会知道你是在冒着多大的风险,你也会因此明了你多么可能会再次体验失去。所以我认为,对于Carol来说,那是一种感到有些伤感的,浪费的感觉。一种Therese完全无法理解,或者说是直到电影最后才慢慢理解的忧惧感。这一点上Therese的成长,我认为会使她们未来的关系更加醇美丰厚。)**能看懂原文的还是别看我的翻译了,当心破坏了女王大人的优雅。 以上是我认为凯特的精华回答,也是她对这个角色的认知。她很多表演,都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解之上的,那么好,让我来回忆一下她是如何用奥斯卡影后级别的表演来诠释这些理性抽象的表述。 【今晚先写到这吧。。明天一大早还有seminar,希望明晚我有空接着写】 -----------------------------------------------------11.30日的分割线---------------------------------------------------------- 今天才周一,我就跟一朋友约好周日去三刷。我对这片儿绝对是真爱!以后再遇到Variety这种网站需要回答你最喜欢的电影作为注册问题时,我终于不用选择困难了。 说到Variety,刚顺手查了一下Carol。预算为一千一百万,拍摄日期是14年3月12-5月12。我真的想说,这么少的Budget以及这么短的拍摄周期,就是在用事实来告诉我们,导演以及整个剧组有多牛。真正厉害的剧本和制作,绝不是拖着长战线不停地烧钱的。 扯远了,说回女王的演技。 Therese为什么爱上卡罗尔并不难表现,凯特女王就只要站在你面前,带着岁月留下的优雅、智慧,以及神秘和忧郁,她甚至不用看着你,请问谁能拒绝??!反正我是不能,所以我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Therese的瞬间沦陷。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儿,人生阅历和爱情经验加一起也没多少,看见这样一个周身散发着成熟魅力的女人,自然就会被一下子吸引。因为她是那么美,并且潜意识里,你希望自己的未来成为她那个样子。你爱她,再简单不过了,就像是爱自己。 但Carol怎么爱上的Therese就比较难以表现了。在原著里,Carol始终是作为一个影像存在,是一个透过Therese爱的视角投射出来的影像,并没有实质性的心理活动描写。但作为改编电影,编剧和导演选择了让两个女性的视角平分秋色。当然我们要感谢这样的改编,不然女王的戏份可就要少很多啦。。 既然电影要让Carol展现她的生活,她的矛盾,她的爱,简言之就是她的美丽与哀愁,Cate就必须给这个人物形象赋予自己的理解,也就是填上原著形象没有的“肉”,于是也就出现了上文我摘录的女王对这个人物的自述。 女王是Patricia Highsmith的忠粉,所以扮演她笔下的人物应该是非常兴奋的一件事。 印象最深最深始终不能忘记的一个段落是Carol乘坐出租车去参加一个类似庭外和解的会议,与她的丈夫解决女儿的抚养权问题。这一段由两个场景构成,一个是出租车上,当绝望的Carol正准备以牺牲她与Therese的关系来留住女儿的抚养权,她看到了街道对面一身暗红色衣裙,快步穿过马路的,一个更加坚强、自信。成熟且美丽的Therese,那一个瞬间,Carol不自觉地把头探向车玻璃,目不转睛地看着Therese,眼睛里满满的全是喜爱、想念、爱、矛盾与留恋。就这不到三秒的一眼,就足以让人流出眼泪。让一个母亲在爱情和女儿之间做选择,怕是这世上最残酷的命题之一吧。女王的演技在此处大爆表:先是眼神定格,再是迅速探过身子,眼珠缓缓随着Therese移动,脸上是猝不及防的惊异和迷恋。对比之前两人一起时候,Carol始终是自信优雅迷人的,那时候的她对Therese的小心思了如指掌,包括明知她在拍她而潇洒地甩甩头发。而此时的Carol,是一个被自己亲手丢掉的爱情击碎的女人,她几乎赤裸地暴露在了自己的爱人面前。她以为自己可以凭借阅历的优势轻松地全身而退,然而在看到Therese的一瞬间,她彻底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沦陷。失去彼此让她们两败俱伤。 有趣的是,Therese此时呈现出的是一个绝佳的状态。她的年龄的活力和性格上的坚韧让她以最快的速度修复好自己,藏起伤口,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加成熟魅力。也正是她的这种坚强的成长,给了Carol正视自己欲望的勇气,让她做出了那个在50年代几乎可以毁掉她全部生活的决定——放弃女儿,承认对Thererse的爱。她此刻甚至不确定Therese是否还愿意回来。这个决定是她为自己而做的,不论结果如何,都要坦荡地面对自己。 两人的关系从此刻走向倒置。Therese从最开始的一味迷恋听从Carol的小女孩儿,成长为了让Carol依恋,甚至带领Carol成长的一个成熟的女人。此后的Carol怕是再没有离开她的勇气了。谁能够拒绝这样一个精灵一般美丽坚强独立的小女人呢。在她的成长中,Carol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她的身上也开始有了Carol的影子。 此后的Carol对她丈夫的那段陈述,也十分精彩。只是我一直都沉浸在上一个镜头里拔不出来。那段陈述我认为是女王所擅长的表演:一个脆弱敏感,绝望伤心的女人最后的陈情。就如同大表姐表达愤怒的痛苦一样,每个影后都有那么几个一眼就能认出来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表演。 在两个场景的衔接处是Carol的两秒左右一个背影,坚定,忧伤。我喜欢这样的剪接。

 2 ) 令人怦然心动的爱情

看过Carol两周了,我依然会想,女人间的恋情果真都像电影里那样美吗?一定不是的。《穆赫兰道》里的恋情有许多是痛苦。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的恋情也许是美的,但更多的大概是毁灭性?其实我并没有看过Blue is the warmest colour,虽然我爱Lea Seydoux。

所以Carol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描绘女性间恋情的电影。个人感觉Carol似乎是好莱坞大银幕上第一部以正面笔触认真描绘女性间恋情的电影,在这一点上,它具有不可忽略的历史地位。

纵然它的历史地位已不可超越,要命的是它还拍得这么美。Carol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它的美令我落泪令我震颤。

然而我并没有经历过女人间的爱情,凭什么被打动至此呢?对此我们只能说,爱情就是爱情,无论当事人是谁。爱情永远有令人心颤的力量。

我爱Todd Haynes勾画的那个50年代的世界,也是冬天,也是临近圣诞节(studio把上映档期安排得多巧妙),百货商店里的灯光闪耀着,Terese站在柜台后面,戴着圣诞老人的红帽子,沉静却似乎带着几分哀愁。我们随着她的目光看去,Carol立在玩具火车边。那是一见钟情吗?后来我一直在想。想象中怦然心动的爱情似乎就是这样子的。

两位女演员都太出色了,而我爱此片中的Rooney Mara胜于Cate Blanchett。Terese是个让人猜不透的令人着迷的姑娘。她冷静,自知,似乎在安然地等待,然而内心一定是澎湃如火山般的。Terese应该是个涉世未深的姑娘,但她的涉世未深也是让人琢磨的。She is her own person。她初次去Carol家里作客,却默默地在厨房里准备茶点,她简约的话语背后全是对Carol安静的依恋。她为什么爱她?回头想想Cate Blanchett的Carol。我最爱她的波澜不惊,她的经验和从容,还有她似乎潜在的疯狂(看到结尾发现其实并没有)。她的生活正驶向最莫测的未来:离婚,失去对女儿的抚养权,然而她永远举止优雅,妆容精致。似乎她已见过人性和生活中最艰深的角落,然而这些不足以击倒她,却成为她魅力的一部分。她开车来接Terese,对前来送行的Richard说,“Terese对你评价很高”。傻小子听罢只管高兴去了(你爱的姑娘就和女士谈恋爱去了哟呵呵)。更让人难忘的是电影开头(即临近结尾)餐厅的那一幕,一位Terese的熟人冒失地破坏了两人最珍贵的一刻,而且见鬼了,这熟人又是位傻小子。Carol温婉地笑着和傻小子问好,从容地起身告辞,临别时在Terese肩上一按。然而我们看见Terese的神情,便知道这肩上的一按非同寻常。Terese在颤抖呢,心中全是排山倒海的感情。

本片的叙事是实实在在的,自然,举重若轻。那些安安静静的试探承载了多少暗底下的波涛汹涌呵,这便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力。她们的相互吸引是那样明显,让人感到空气简直要被电穿了,所以当Terese毫无犹豫地答应与Carol一起离开纽约,我们作为观众只感到欢欣鼓舞。还有那个关键的新年前夜,Terese轻声低吟说“take me to bed”,我觉得这真是近年来好莱坞银幕上最性感的时刻,比James Bond出场的相似场面性感一千倍。

除了对两人的感情描绘,本片还有三点值得一提。其一,它对生活和人的复杂性没有遮掩,而全是亮给我们看。Carol是复杂的,Terese是复杂的,其他人物如Carol的丈夫,Carol之前的恋人,追Terese的男孩子们(Richard,在《纽约时报》办公室里吻她的男生)各个立体可信。其二,复杂的女性成了电影的真正主角。我们看到的是她们的心理和行为如何推动故事的进展。她们的形象是鲜活丰满的。而相对的,男性角色在本片中全是陪衬,不但是陪衬,而且甚至是和女性角色对立的,给女性们设置障碍的绊脚石:Carol的丈夫和Terese的追求者Richard自不用提,长相creepy的私家侦探面目可憎,尤其在餐厅里高声叫Terese打断二人会面的男人,观众一定觉得他可恨极了。我猜这大概反应出原作者Patricia Highsmith对男性的态度(她也是女同性恋),而且也反映出50年代男女的社会地位差异。试想:如果Terese的男性熟人朋友看到Terese在餐厅里与一位男士共进晚餐,他敢不敢冒失地高声叫她的名字?当然不敢。第三,本片把浪漫和悬疑的气氛揉合得极好。悬疑主要来自我们对Carol会做出的行为的猜测。她看上去似乎像是会做出疯狂事情的女子,然而看到最后我们发现并没有。我猜这也是原作者的功劳,The Talented Mr Ripley有同样的氛围。而Carol会给我们这样的联想大概和Cate Blanchett在Blue Jasmine中的表演有关。

最后不得不说,音乐真好极了。原声配乐是Carter Burwell的杰作。音乐主题由钢琴引出,带着不安和寻觅,随后加入单簧管,孤寂,憧憬和欲望揉合进来,到后来,旋律稍稍奔放起来,美得令人感动。女性的爱情也应该这样绽放。此外配乐里用了大量50年代的名曲,crooners的轻歌曼舞,为电影氛围增色许多。本片的音乐总监是Randall Poster,从Rushmore到Grand Budapest Hotel的Wes Anderson电影音乐都是他帮着选的。我真想知道他的record collection是啥样。

 3 ) 卡罗尔———托德海因斯的意淫

看了十遍,不吐不快。

在冲奥加题材加导演加编剧的多重保险下,虽然白天看了8个小时视频都快吐了,回到家后还是打开卡罗尔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我用了一个星期,大概看了十遍,从手机小屏幕渣画质,到大荧幕,所有能看的设备几乎都试了一遍,耐下性子,平心静气的看。看什么——看这个片子有什么可以看的!!!

别笑,真的。

然而至今,我都没找到看点。用某人的话就是:不抓人的戏不是好戏。那么,卡罗尔不是一部好戏。

近乎两个小时的剪辑,缓慢的叙事,无非是讲了《多金少妇爱上我》的故事,又名《少妇的自白—同性情人和孩子之间的抉择》,好了,Fin. 别的没了。

特芮丝和卡罗尔的故事基本上是脱离了社会背景而存在的,虽然卡罗尔的丈夫一直在纠缠,然而卡罗尔的丈夫一踢就倒的特质实在是让人出戏,整个事情是脱离了社会现实而存在的。女同小说和电影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脱离现实,一不小心就成了矫情狭窄的玛丽苏个人幻想,一句从美艳御姐口中说出的“我离婚了,孩子归对方,在麦迪逊大道有个大房间,你想来住吗”隔五秒“我爱你”,任何一个弯掉的妹子都会扑上去吧,如果这个情节换成郭敬明来拍,估计又会被骂惨了。当然这事儿得赖原著海史密斯这个意淫狂。我想,如果换成迪士尼来改编成动画电影或许比真人电影要好很多。

私以为,电影的意义在于引起观众的思考或者共鸣,然而这部电影很难引起观众的反映。(当然,纯粹看演员颜值的粉丝除外)我实在看不懂导演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卡罗尔从头到尾的貂皮大衣和特丽莎显眼的花色帽子象征意义微乎其微,他们真的是“道具”啊!除此之外,从头到尾复古的滤镜,几乎多此一举的倒叙,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两位女主的对视每一次的差别也特别小。恕我视听课和电影理论课没有学好,实在看不出东西来。我竭力把自己武装成一个迷妹,然而无济于事,是的,女王的大红唇和傲人的曲线也救不了这部电影。

天鹅绒金矿的时候,托德海因斯选对了题材,他用他的视觉才华柔和传记奉献给我们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

然而这一次,我只想说:海因斯你在你视觉美学的海洋中过足了瘾,可是,你把观众当什么?

——————————————————————————————————————————
有的豆友提出,他被这部电影的细腻所打动,如果是这样,我推荐李宋喜一的同性题材作品《夜间飞行》来感受一下细腻感情的影像化表达。

----------------------------------------------------------------------------------------------------------------------

诸位看官,如果你觉得这篇评论没用的话,能留言告诉我你为什么觉得这部电影优秀吗?只是想了解一下,谢谢!------2.25更新:大家怎么不说说你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呢?要做一个和这部电影有关的项目,所以请各位留言觉得我说得不对的看官,能在表达你的不满时顺便说说你觉得这部电影究竟哪里优秀吗?一个一个发豆油或者回复不过来呀!在此谢谢大家了!------3.19更新:作业已提交,引用了大家的部分观点,再次谢谢大家的留言!

评论第二页电梯//movie.douban.com/review/7713428/?start=100#comments

 4 ) An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

《卡罗尔》无疑是我今年看过的最美的电影。电影摄影的每一帧都如此考究细腻:倒影的车窗,相机的胶片,人物的每一个表情,都细致入微。开场的长镜头,伴随着一个男子穿过纽约街巷,把我带到了Therese和Carol重逢的桌前。两人欲说还休,正经历着最难的抉择,却被这个陌生男人冒昧打断。Therese随之搭车离开,车窗上倒映着Therese的脸以及纽约的夜色和灯火,回忆从此缓缓展开。

在电影如诗般的语言中,《卡罗尔》的故事娓娓道来。Todd Haynes的导演才华再一次在《卡罗尔》中得到体现,他似乎总能对女性的感情有着精准的捕捉,从《远离天堂》里Cathy Whitaker(Julianne Moore饰)和黑人园丁的跨阶级的爱情,到《幻世浮生》里Mildred Pierce(Kate Winslet饰)和女儿情人之间的伦理悲剧,Todd Haynes的叙事和选角都让人惊叹。《卡罗尔》的美,不仅体现在摄影的复古优美,配乐的切合动人,叙事的流畅自如上,更重要的是两位女主的选择。Cate Blanchett的女王气质贴合Carol的优雅和自信,她穿着毛皮大衣,身上散发着令人着迷的香水气息(Cate也在代言阿玛尼的香水),从容的微卷的金发和原著《盐的代价》中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电影中Cate饰演的Carol在和丈夫在调解庭内的一幕戏,让人对Cate的演技再次膜拜。她在短短两分钟内爆发出的退让的恳求、逞强的尊严以及同归于尽的威胁,瞬间为她争取了今年年底各种大奖的提名:别忘了她刚借《蓝色茉莉》拿到奥斯卡影后。而Rooney Mara一点也不输给Cate,她把一个19岁的年轻忐忑,情窦初开,既慌乱又勇敢的Therese演活了。《盐的代价》里故事的叙述都是靠Therese第三人称的视角完成的,所以Therese的感情变化其实是撑起剧情起承转合的主线。Rooney做到了,从Therese第一眼在Frankenberg百货看到Carol起的一见倾心,到之后她为爱情沉醉痴迷又为突变惊愕慌乱,以及最终她追逐梦想终在Times任职时像鲜花一样绽放美丽,她的表演如此真实,无不向观众证明她的戛纳获奖实至名归。她或许会是明年奥斯卡最有力的获奖冲击者。

电影《卡罗尔》对原著《盐的代价》有少许改编,电影很巧妙地将原著中Therese的爱好从舞台设计改成摄影,无疑对Therese对Carol的暗恋般的心情有更好地体现。而在Frankenberg初遇的那双“遗落”的手套,相对原著中Therese直接寄上贺卡问候,显得更顺理成章,算是一个神来之笔吧。

电影中我记忆最深的一句台词是Carol初次约Therese出来,对她说的一句话,她说:What a strange girl you are, flung out of space. 你真是一个奇怪的女孩,像是个天外来客。这句话很难直译,仿佛Carol在说Therese像是个外星人,又或指Therese经常思维飘忽神游物外的特质。之后Carol和Therese公路旅行,在她们的一场性爱戏中,Carol又对Therese说,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 你像是从宇宙中飞来的我的天使。我觉得,这应该是全片中Carol除了“I love you”之外,最发自内心的表白。

在Indiewire对导演Todd Haynes和两位女主的采访中Cate说道,我深深记得那句台词,电影试图展现那个时代女人之间的距离,这距离就像是男人们主宰着的运行轨道之间的时空,她(Therese)缺少和人的联系,时而错过一些人,当她终于和Carol相遇,她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Todd则说,正如Cate所说,这宇宙指的是未知的恋爱的概率,你身处其中却全然不知是否对方也和你有一样的感觉,这应该是对“flung out of space"的最好的定义:你对你想了解的人的无法预知。这也恰好是两个主人公性格中无法预测的部分。

我很庆幸Haynes拍了这部电影,因为《盐的代价》作为一本女同性恋作家写的女同性恋文学作品,应该交由一个有把握完成她的人来拍,这才不枉作者Patricia Highsmith在书出版后40年后才承认创作。和《天才雷普利》 以及《火车怪客》的惊悚相比,《盐的代价》更需要的是勇敢,一份敢于追求真爱的勇气。在两年前《阿黛尔的生活》大放异彩之后,这部《卡罗尔》虽少了令人咋舌的真实的性爱,少了轰轰烈烈敢爱敢恨的现代爱情,却多了彼时生活在“同性恋矫正”高压下人们追求真爱的勇气,虽不完美,却格外精美。倘若她能在这半个多世纪过后,这“同志仍需努力”的,同志群体依然需要争取平等的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些勇气,或者哪怕只是让大家更多的了解到女同这个群体,或者更而甚之,只是让人们看到爱情的不同的可能性,我们都应该满足。谁也不能预知谁会是你宇宙中的下一个天使,跟随内心或许才是找到出路的唯一途径。

只因心中有对方,黑夜无需再漫长。总有一天,你会在宇宙洪荒和滚滚红尘中驻足凝眸,转身看见你的天使。她眉眼弯弯,言笑晏晏,似乎看穿了命运和羁绊,只为了这一刹那的相逢。唯有星辰不负夜,愿你遇见,你生命中的温柔。


据说写影评的人好多都有相似的经历:http://www.douban.com/note/127456246/

 5 ) 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平庸之作

这片之前一片溢美之词,连烂番茄都有95的好评率,作为我最期待的圣诞精选,看完却有点失望到摸不到头脑。 我还是打了推荐分的,国内没有机会上大块银幕看,只能委屈一下画质,大概少了一大半的摄影分,这当然得怪我这个观众。但,大面积参考Edward Hopper风格的画面,音乐专辑精心考量,两位演员的演技被拿出来大书特书,我依旧很难把它归为一部好电影。 当所有人都在极口称赞拿了戛纳影后的Rooney Mara,和Kate Blanchett 的表演如何好,这两人之间依旧很难说有什么火花,正是因为如此,才见到两位优秀演员的技巧而已。演技这种东西,水盖不住石头,才会水落石出。 这题材又机巧,前10年就有《断背山》珠玉在前,只是贴个“同性”标签,把gay换成les, 两部影片也是立判高下。我们何曾在《断背山》里见过Carol丈夫这样刻板单薄的异性角色?只有两位女性做主角没有问题,可突然间,所有男性角色都面目刻板化,恶棍化,愚蠢化又是为什么?我们同情过断背山中恩尼斯的太太,但我们却很难同情Carol的丈夫,这个面目模糊的角色,痛心都痛心不起来。 再说主角,就算在那个女王T都得戴尖锥胸罩的年代没法不结婚,但是,家庭这条线对Carol这样好歹也得算个双的人,意味着什么呢?男人欢欢喜喜地娶了老婆生了孩子,最后发现是骗婚呢?还是婚后性向觉醒?不管哪样,除了和丈夫抢孩子,再看不到家庭对女王攻的任何意义,她是怎样踏入婚姻,又是怎样决心离婚的,我们一概没有线索。我们只知她追起小妹纸倒是非常来势汹汹,明知在离婚争夺抚养权的关头,还带着心上人出走,一秒变拉拉公路片。 真的,有一句常说的废话在检验同性标签的电影时却有用,“如果她是个男人呢?” 家庭的权重整条线都弱到只剩下抢孩子,这太单薄了。花了那么多功夫来交代两人的眼神交错,就加几句好台词刻画一下人物深度也不会怎样吧。 Therese 这边也是一样,从第一眼在百货公司见到Carol,就开始了没有任何铺垫地神魂颠倒。我明白所有纯爱片的基石,都是“一见钟情”,但,纵然是《阿黛尔的生活》里那种“这个妹妹我见过”的一见惊心,之前也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讲阿黛尔的性向选择和动摇。可Therese 明明就是有个固定男友的铁直,而编剧没有肯花一丁点儿力气去挖掘这个人物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一部以角色成长为重的影片中,真让人惊异。编剧直接罔顾人物心理建设,就这样霸道地套上“爱能掰坏一切”的设定,我作为一介观众,只能紧锁眉头,丢下三个大字“我不信!”。 当然我信不信都不妨碍广大观众眼泪哗哗地看两人眉目传情。这也没办法,在故事的外部冲突和人际关系几乎全部建立不起来的情况下,我们只好看两个女人你侬我侬地喂甜豆儿了。但是这个片儿连床单都滚得及其不合我意!所谓银幕上的les, 无限柔光,无限温柔,无限(男性眼中)的女性性欲就是这样地轻柔美好,女王攻还涂着美美的指甲油留着长指甲温柔地摸摸小妹子,同时还注意小心地避开了不要露点,并且借位轻轻蜻蜓点水亲了几下,随后镜头一转就带入一片虚空。你不说我还以为我在看98年的《Gia》!2015年了,一个主流的同性片的情欲观还是那么陈腐。 不看床戏也罢,看完仿佛谎言的床戏简直想点“差评”。 大概我对金发霸道的中产大美女实在没有感觉的关系。好莱坞仿佛不管怎么拍,都拈轻怕重,带着清教徒的口味和资本规划过的良好,一切都在完善的工业体系里被打磨得发光发亮,演技是一流的,但化学反应是缺失的;摄影是一流的,但Hopper式的孤寂是没有的;故事本身是可以展现一些东西的,但单薄得只剩下常卖常畅销的“纯爱”款蛋糕。像是一款,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平庸之作。

 6 ) 《卡罗尔》观后感——电影VS原著

【详细剧透】(改了很多遍,每次重温又加了新的东西,逻辑可能有些混乱,希望大家原谅)

   10月27日,我独自飞到了阿德莱德,看了《卡罗尔》最后一场电影节的点映。平息了一晚上激动的心情,整理了一下思绪,想把此刻的感受留下来一点。

1.关于电影对原著的修改

    电影对于原著的修改大部分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比如 Therese的职业从舞台设计师变成了摄影师;Therese第一次跟Carol产生联系,不再是因为傻乎乎地寄了贺卡过去,而是因为Carol把手套忘在了柜台;而Therese和 Carol互换的圣诞礼物,也从昂贵的手包 /刻着Therese 姓名首字母的旅行箱,变成了更有情调的唱片 /相机(及无数胶卷)。这些在某种程度了弥补的原著中对于两人感情线索描述的缺失。

    然而关于改动的地方,不满的在于滑铁卢告白段,基本全部删掉,原著中 Carol淡定而温柔的那句“ Don’t you know I love you? ” 多么经典,以及第二天早上那种欣喜的久久拥抱,全都没有了。只保留了床戏的那一句, ”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 。
   在私人侦探的那个部分, Carol没有书里的那种勇敢坚定赌一把试试的决心,只有慌乱和不知所措。最后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时候,Carol并非只因为Therese而放弃,而更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放弃,把母亲的身份放大了不少,而减弱了那份她勇敢追求“非凡”爱情的勇气。这些算是比较不满意的地方。

    说起滑铁卢告白这一段,因为最喜欢原著中的这段,反复读了很多遍,一直以为会原样保留在电影中,所以看到 Waterloo的路标出现的时候,心里就激动的不行。可惜的是这一段并没有保留下来。两个人在滑铁卢时是新年夜,互诉了一下因为有彼此陪伴就不孤独之类的鸡汤话之后,凯特就把浴衣带子解开,然后低头吻了 Therese。吻之前那呼之欲出的暧昧情欲非常抓人,吻得那一刻我深吸了一口气。虽然床戏很美很动人,但我更喜欢原著中那种更加克制的表达。
    原著中的 Therese在那一天困得不行了,仿佛马上就要睡着还一直睡眼惺忪地看着 Carol,看着看着感情就堆积到了喉咙口,一张嘴,就倾泻而出了。那样的自然而然,让我非常感动。而 Carol更是沉默而淡然的继续收拾着行李,收好后,走过来按着Therese的肩膀,给了她一个吻,“仿佛他们已吻过了千百遍”(Then she kissed Therese on the lips, as if they had kissed a thousand times before),然后Carol说,你难道不知道我也爱你么?
  而且第二天早上,电影中的 Therese从床上醒来,看到立在床前的 Carol问她这是哪里,Carol说这里是滑铁卢,然后表示,(竟然是滑铁卢,)这是个多糟糕的事儿啊,大笑。这里也更喜欢原著中的情节,第二天早上, Therese买了份报纸回来,看到在浴室中的Carol,于是把她从头到脚地认真看了一遍,有种很美梦成真的欣喜感。而Carol只是紧紧地把她搂进怀里,两个人深深地拥抱,“就像她们再也不会分开”。

  书中,跟侦探对峙之后Carol本来铁了心决定跟Therese继续旅行下去,但后来迫于无奈先回去解决抚养权的问题,承诺了会回来找Therese。而Therese一个人逗留在她们分别的地方打工,跟Carol保持通话、通信,等待Carol。电影受篇幅所限,Carol直接不辞而别地回去了,剩下老朋友(兼旧情人)Abby善后,只留下了一封信,有点儿“渣”地说,你寻找问题的答案,只因为你还小。总有一天你会长大,寻找到新的幸福,到那时,我希望你想象我也在那里祝福着你。但我们不能再联络了....诸如此类,说的很冷静而有距离感,显得既不真诚也不深情,只是一些漂亮的话。书中描写道,正是这种与距离感的冷静,深深地刺伤了Therese。
  但是反而是这样快速的转折,让我们看到了整部影片中一直没有说出“I love you”的Therese的深情。一下从幸福的高空摔到了现实冰冷的地上,Therese就像主心骨瞬间被抽走一样,整个人狼狈不堪、失魂落魄。坐着坐着车就跑到寒风中去呕吐不止,一个人坐在床上恍恍惚惚,对着电话默默呢喃很多遍 I miss you,在暗房冲洗着Carol的照片看的出神……

    书中的Therese是比较主动的,虽然一直是Carol在约她出去吃饭,邀请她去旅行,但是Therese在感情上是毫无保留的,但凡是Carol邀约,绝不拒绝,毫无保留地赞美Carol,表达自己对于能见到她的欣喜,甚至主动地说了那句我爱你。但是影片中的Therese则是显得比较弱势的一方,基本上是一味地接受Carol。书中的Carol是表现得比较淡然的,以致于Carol刚开始邀请Therese旅行的时候,T直接拒绝了,因为她觉得Carol只是出于礼貌地询问她而已。而电影中Carol基本上一出场,语气神态中就带着一股挑逗的感觉(可能也是阶级导致的习惯性放电?),从始至终她对Therese都是很主动而强势的。而从Harge对Carol一开始的指控来看,他都能感觉到Carol一开始把这个售货小姐带回家,就心怀不轨了。

    关于性爱的部分。书中的Therese和男朋友Richard有过几段性爱,但是都不太愉快,所以让Therese觉得这感觉很不对(直到跟Carol滚了床单才觉得“没有比这更对”),而Carol一开始则是鼓励T去多加尝试。但是在电影中,从T和Richard的对话中,暗示出了T还没有跟Richard发生过肉体上的关系。所以Therese是将她最美好的一夜留给了Carol,并阻止了想去关灯的Carol,说“我想能看着你”。无论是在书中还是电影里,Therese都是一个很用力在感受的人,比起跟Carol聊天,她更喜欢沉默地感受、记忆着此刻的那种感觉和心情,即使是床上的这一刻也不例外。

    影片将本来是在滑铁卢应该说出的“I love you”放到了最后,似乎能感觉到导演的用意,大概是让本来还拒绝同居的Therese突然的回心转意显得更有说服力些。因为Therese本身是拒绝的,大概是报复Carol之前对她的放弃,然而在听到Carol终于说了那句我爱你之后,便开始一直魂不守舍,最终去寻找Carol。屏气凝神的对视,太美了。

2.关于电影本身
    
    除去对原著的感情,单看电影,感觉最深的就是美。
    配乐,色调,拍摄手法,无不透着一股复古而简约的气息。故事也是主次分明,基本都在拍摄两个女人,剩下的诸如前男友、旧情人、侦探律师还有女儿的戏份都精简到了极致,甚至Therese全剧都没有跟Carol的女儿互动过。
    
    看电影前最期待的是沉默的戏份。因为书中Carol和Therese在表白之前,对话是比较少的,基本都是Carol在讲,而Therese则在飘飘乎神游,感受和幻想关于Carol的一切。采访时候鲁妮说这些沉默其实是很重要的,所以电影里都有所保留,虽然话语不多,但其实是暗流汹涌,推动着两个人的关系的。所以,一直很好奇电影会怎样处理这些沉默的戏份。
    看完后觉得,在第一次Carol接Therese去她家的那一段沉默,处理得非常美。直接把Carol说的话和一切别的噪音切到了次要的音轨上了,就像来自另一个世界般遥远,而主要的轨道在播放着缓慢却欢快的音乐,镜头停留在望向窗外的Therese的脸上,带着甜蜜的笑意,在重新感受这个世界。

    二刷之后,有一幕在第一次看时没有特别留意,这次却格外触动:在他们被侦探发现之后,Therese把枪扔掉往回走,却看到Carol已经在电话亭跟Abby亲密地讲电话倾诉,她那时的眼神特别的失落而无助。我想Therese一直很想参与到Carol的生活当中,想帮她分担,想为她在寒风中买香烟,希望能够改变她失去领养权的问题,但她什么也做不了,当出现大事时,Carol第一个求助的依然是旧情人Abby——她无法成为Carol的依靠,所以这一切是不是仅仅是一场露水之缘。在她们第一次吃完饭,她见到Carol上了Abby的车就开始放声大笑,那笑是Therese没见过的,那一刻她就已经怅然若失了。
    这时,又觉得海因斯将那句“I love you”放在影片最后是一个很巧妙的安排,因为Carol之前没有表达过这份感情,所以Therese在Carol不辞而别后一定是对她怀疑的,她没法去相信Carol对她的感情是爱,而不止是那脆弱时期的精神和肉体的排遣。所以最后两人约见时,Therese的眼神从未有过地咄咄逼人,那眼神里有拷问,有愤怒,有幽怨,也不服输,不愿意和Carol对视的时候败下阵来。而这场势均力敌的对视,在Carol说出我爱你后,慢慢地倒塌了,Therese的眼神又变得惊讶,犹豫,无措,可还没来得急犹豫出一个结果,这一切就被打断了——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这一刻一定是万分揪心的。
   
    虽然对于电影对原著的改编,以及对布兰切特的表演,都有点小小的失望。但是对电影本身,却是无比满意的,那种美感营造的非常好,以至于我看着看着就不自觉地笑,觉得很满足。最棒的大概就是音乐了,在还没上映前,听着流出来的配乐就觉得已经要哭了。那种感觉啊,又甜蜜又心酸。

    叙事手法上,采用的是倒叙,先拍的是久别重逢的两人,然而才引入的故事本身。这个地方,一开始不是特别懂他的用意,后来被科普到实际上首位两段机位不同,也算暗藏玄机,而开头看似平淡的吃饭场景在结尾处方揭示出原来暗波汹涌。据说这个开头在致敬《相见恨晚》,由第三人的视角来进入故事。二刷之后我也感觉到,观众让第三人慢慢领进这个只属于两个人的故事,感觉很美妙,而在Therese坐上车,突然忆起第一次见到Carol的场景,更是让人一开始就被丰沛的感情所冲击,猝不及防,又紧张万分。

3.关于演员

    看完书的时候,就觉得布兰切特简直就是Carol从书里走了出来。成熟,优雅,神秘,连对外貌的描述都一样:金色微卷的头发,眼角的皱纹,灰色而极具洞察力的瞳孔,还有充满秘密的声线。
    所以,一开始我觉得无论如何凯特都不会是让我失望的那一个,但是结果却是有些失望的。布兰切特对Carol的诠释,或者说海因斯对Carol的诠释,在我看来有点过了。我心目中的 Carol是温柔而坚定,自信但又内敛的,但电影里的 Carol却带着一股咄咄逼人和漫不经心。在玩具店的谈话,用脚推着箱子给Therese送礼物等等场景,都有一些挑逗的意味在里面;即使是最后邀请同居后说出的那句“I love you”,都不是我想要的感觉,因为语气不像是思念牵挂,更像是一种拿出最后筹码孤注一掷的决绝,还带着一点小小的自信。
    但通过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的解释,又觉得布兰切特或者说导演本人大概也是对书中的Carol有了另外的一种理解吧。粘贴一下小站君的评语:“因为鲁尼演得很柔软,所以布兰切特就要演得很张扬吧,这种迎合型表演其实也是导演追求的效果。那种高高在上的端的感觉就像是赋予她的坚强外壳,让她可以面对外面世界的蜚短流长。只有在 Therese面前你能感觉到她的柔化(但依然还会维持 apperance)。最后一个镜头就非常明显,在上流晚宴中她和一堆男人交谈自若神采飞扬,可是和 Therese一个对视整个人立刻沉静了。”
    也许本身不是凯特演技的问题,只是我心中的Carol并没能跟她想演出来的Carol所重合吧。不过,像和律师对峙,和女儿告别,以及失神落魄的那几场戏,还是很精彩的,在《蓝色茉莉》中就挑战过落难贵妇的凯特,对于这些大概早已驾轻就熟。
    
<图片2>

     凯特最精彩的表演,就是分手后在车上看到了蜕变后的Therese的那种表情,怀念,惊喜,心痛,很多复杂的感情,都交织在那充满了秘密的灰色瞳孔里。她目光里那种不着痕迹的找寻,终于让她最后放弃抚养权和勇敢追回Therese的转变有迹可循。

    我心中的Carol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想没有比下面这张图片能更好地说明了:温柔、从容、内敛。对我来说,也许布兰切特本人比海因斯的Carol,更像Carol吧。

<图片4>

    最想说的是鲁妮·玛拉,她的表演相当精彩,堪称惊艳。毫无疑问应该是明年奥斯卡影后。我相信每一个在十几岁的时候深深暗恋过一次的人,都能在她的表演中获得共鸣。不管是紧张而甜蜜的羞涩,还是失望无助的哭泣,都相当的引人怀想。几次玛拉的那种痴汉表情,都逗笑了电影院里的人,十分可爱,又让人心疼不已。
    
    一开始我觉得凯特像是Carol从书里走出来,但看完了电影,觉得真正从书里走出来的,其实是Therese。从第一次看见Carol那种被吸引的样子,到一起吃饭时候略显局促的小动作,包括船戏时候的紧张期待,被Carol抛弃时候的失魂落魄,被最后被告白时候的恍惚……等等等等,都把一个19岁少女的复杂而青涩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1>

    想起鲁尼·玛拉曾用颤抖的声音说,13岁时候看了《伊丽莎白》就爱上了布兰切特,排队买票看她的电影,也正因为她走上了演艺之路。30岁的现在终于和自己的偶像一起拍戏了,我想拍戏的时候她是真的爱上了布兰切特,才能把那些心情那些眼神表现得那么真实,她一定也想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所以才能勾起我们对青春岁月的怀想。

    暗恋的感觉太久远,但全部都被鲁妮的表演唤醒了,于是我对鲁妮除了欣赏,也多了一份感激。之前流出Therese偷偷拍Carol的那段clip时,就有一个朋友豆邮我,说她看了这一小段就感动的要落泪的,还说,但凡你也曾这么痴汉地看过一个人,就一定能懂的。我觉得期待着这部电影的豆友们应该都有过这么一段感情吧,所以,我相信大家都能从鲁妮的表演中收获那种感动。


观影后记

    从小站君那里得知阿德莱德电影节正在放映《卡罗尔》之后,心里激动地不行,经过了短暂的犹豫,就订了机票去成为全球首批观影者了。
    适逢期末,身上压着好几个论文没写,又花了不小一笔钱,还一通舟车劳顿。可在看完电影之后,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片尾曲响起来的那一刹那,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毕竟是期待了这么久的电影呀,去之前我就在想,即使正片只是把预告连放20遍,我也依然会觉得欣喜与感动。出了电影院,已经晚上11点多,在几乎没有人的街道上边走边跳,一直在傻呵呵地笑。
    从来没有这样期待过一部电影,从来没有干过这么疯的事,也从来没有这样满足过。冷静下来想,其实影片有很多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可是就连这不满意的地方,都让我觉得是完美中必备的小小遗憾。
    
    睡了一觉醒来,我跑到阿德莱德市中心的公园里,突然想起来很多年前曾经看过的一篇小说,叫《边缘》,觉得跟《卡罗尔》给我的感觉略有相似,忍不住找出来坐在公园里默默地又读了一遍,依然收获了当年的那种感动。抬起头来已经下午四点了,看着阿德莱德一尘不染的天空,心里好多种心情,说不清楚,但最多的还是幸福。

    现在我正在阿德莱德的机场等待回家的飞机,觉得活着真好啊。希望我的飞机能平安落地。



——————————————2.5日更新番外————————————————
(一月底跟我彼时的女朋友老李又一起看了一遍,然后写了一篇《老李完美解读<卡罗尔>中的卡罗尔》,让老李从一个御姐的角度给大家解读一下卡罗尔。原文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538544979/

     下面,为大家转述一下老李是怎样完美地解读了《卡罗尔》中的卡罗尔:

1.卡罗尔为什么喜欢Therese

     一直以来我就感觉,在两个人第一次吃饭的时候,卡罗尔就已经开始喜欢Therese了,但却不懂为何。老李说,当卡罗尔问她:周末要不要来我家看我时,小芮干脆地回答出了yes的那一刻,她心中就在想,好一个奇怪的女孩,而此时卡罗尔的台词也是:you are such a strange girl.看看,这样巧妙的重合下大概藏着一份共同的心思。老李说,从一开始就感觉Therese就是一个很随意、没什么态度的人,吃饭都不知道点什么菜,交着一个说不清喜欢或不喜欢的男朋友,似乎对什么都没有特别喜欢,也没有特别讨厌。就是这样一个人,周末叫她去一个乡下小别墅玩,明明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却干脆地一口答应下来了,还带着开心的笑,让人觉得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啊,搞不清她究竟在想什么,究竟喜欢什么。
      老李说,卡罗尔邀请她的时候,一开始也只是随口说说,但是说出口的一瞬间,又有一点在意这邀请的答复,明明举到嘴边要喝的酒,突然就悬在那里,再得到一个爽快而愉悦的答复后,便觉得真是个有趣的女孩,和自己见过的任何人都不同。
      关于二人感情的描述,最让老李觉得精彩的戏份,竟然是两人在私人旅店和还没暴露身份的侦探聊天的那场戏。那时侦探表达出了想搭她们车的意愿,而二人却不太愿意理他,所以Therese就开始带点玩笑性质地捉弄他:“我也要去芝加哥,我知道一条路能节省两小时车程”,“那我们能停在那里买个杂志么?”,“我这里就有杂志,《国家地理》…”,“那《大众摄影》呢”……就这样见招拆招的对话,展现出了一个似乎没有态度的Therese又聪明,又有点顽皮的古灵精怪的一面。这个场景下,明明两个人没有直接的交流,却因为一致的心情产生出了一种“合伙”的状态,于是卡罗尔在这种默契中欣赏着Therese的古灵精怪,一定是十分喜爱她的。
    我问老李,可是Therese根本给不了Carol任何实质上的帮助,Carol为何喜欢她。老李说她根本不需要,她本来就是习惯坚强的女性,并不需要别人来为她解决问题,但Therese的出现给了她一种温暖,甚至只要Therese多问她两句,就已经是一种安慰了。
    而Therese本身也是一个细致体贴的人。在发现皮箱中的枪之后,马上选择了卸掉里面的子弹,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去问Carol,你在我身边感到害怕么?虽然Carol在开枪后发现没有子弹,有惊诧和泄气,但是日后回想,却又定会感谢Therese,如果开了枪,性质就变了,甚至连争夺抚养权的资格都没有了。

2.Carol有多喜欢Therese

    非常喜欢,非常珍视。
    在第一次Therese从Carol家哭着回来之后,Carol就给她打了电话,除了抱歉自己的态度外,还对她说,如果有什么问题,就问吧,please。那一刻开始,Carol就是需要Therese的了。而在还没有问出口的时候,Carol就挂掉了电话,我一直不太懂为什么,现在老李为我解答了疑惑。
    因为从那时候起,Carol就将她看做一个特殊的人了,她愿意好好地听她提问,也想仔细地讲述给她,而在那个环境下,房东太太的牢骚,男人们归家的嘈杂声,都让那个环境不适合这样的对话,如果说出了什么,Therese又没有听清,或者被打断,那就太破坏这特殊的氛围了。所以Carol选择了挂断电话。

    老李说,Therese就像是她生命中开出的一朵花,给了她太多的快乐。无论是多么坚强的女人,在被剥夺抚养权后都会崩溃,而在这样崩溃的心境下,Carol都愿意开着车带她去玩,给她化化妆,喷喷香水,还能一起开心地笑,完全忘却了烦恼的样子,甚至还能有闲情地去跟她接接吻,做做爱,都无比的美好和放松。

    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其实才是Carol对她最深情的告白,而最后那句我爱你,根本不是Carol这样的人会先、说出口的,老李说,Carol之所以说,不是因为她想要说,而是因为她知道Therese需要听。

   老李说,她太明白Carol有多么需要Therese了,所以看最后一幕的时候她无比的揪心。在最后的酒店分别后,两个人明明都有些心不在焉,而Therese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心不在焉,但Carol却仍要强撑着继续谈笑风生。而当Therese终于出现,四目对视时,老李说她怕极了,她生怕Therese反悔了然后转身走开,因为她知道Carol多么需要她站在那里。

3. 其他
    跟大多数人疑惑卡罗尔为什么喜欢Therese不同,老李一开始反而觉得Carol才是不值得喜欢的那一个。在法庭对峙那一场戏之前,她只觉得卡罗尔是打炮的不二之选,而当她在法庭上用颤抖的声音做出那番陈述时,她才觉得她终于是一个值得爱的人了,终于选择了坚持作自己的选择,选择了不去做丑恶的人。

    老李说,最让她难过的,是Carol在街上看到Therese后久久的凝视,她说Therese一定想不到她曾经被这样久久地看着过,想想,觉得难过又幸福。看电影时,我一直都想着Therese是怎样久久地凝视Carol,想着每一个久久凝视过的人都会懂她,却忘记了自己也曾被久久地凝视过。我想我也被老李这样深深地凝视过,觉得难过,又觉得幸福。



————————照例上一些资源——————
千呼万唤的资源:大家请去微博找@凯特布兰切特中文站 他会随时更新资源+补档的。之前我发的资源已经被封了Q.Q

———————————15.10.29———————
双语字幕预告: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888067/
B站版Clips: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351476/ (两段Clips初次吃饭+偷拍,以及饭制视频,一丢丢船戏)
11.13更新四段新clip: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214878/index_1.html (买礼物+问名字+问生活+Carol和前夫吵架) 其实还有两段新的(Abby+聊离婚),但没那么喜欢所以懒的弄了> <
豆友的翻译——表白段的翻译:http://book.douban.com/review/7202263/ (最后一句应该是指T思绪总是飘在外太空/她就像天外来客般独特,而不是飞向天际)
更多翻译:http://tieba.baidu.com/p/3444046748
全书翻译:http://tieba.baidu.com/p/4150147306

Middleburg Film Festival交响演奏版配乐(感动哭,原声专辑Q4发布,指日可待了):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165216/

原声专辑已发布,下载地址(原声+画册):http://pan.baidu.com/s/1kTpRs8n (来源@QAF中文站)

观影前写的一篇零零碎碎的关于原著细节和一些花絮的内容:http://www.douban.com/note/521007505/ (含资源,持续更新中)

————————————————————————————————————————
我自己的暗恋经历《我曾在机场等一艘船》:http://www.douban.com/note/524328474/

 短评

直男恋爱教学篇 送相机请附带胶卷好嘛

6分钟前
  • Born2Die
  • 推荐

★★★★★★★★★★★★★★★★★★★★★★★★★★★★★★★★★★★★★★★★★★★★★★★★★★★★★★★★★★★★★★★★★★★★★★★★★★★★★★★★★★★★★★★★★★★★★★★★★★★★★★★★★★★★★★★★★★★★★★★★★★★★★★★★★★★★★★★★★★★★

9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结尾的时候我窒息了。凯特的表演令我略有失望,可鲁尼·玛拉...凡是深深暗恋过一次的人,都能在她的表演中得到共鸣。克制,复古,充满感情。我被感动和幸福久久地包围。

14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力荐

面对爱情面对自我时作出勇敢抉择的两个女人,如化骨绵掌般温柔克制而坚定有力,这部电影亦如此。最后那段情感力量喷薄而出,完全没有抵抗力直接飙泪。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我离婚了,孩子归对方,在麦迪逊大道有个大房间,你想来住吗”隔五秒“我爱你” #什么妹子把不到

21分钟前
  • 黄小米
  • 推荐

就没人同情她老公么?此男痴汉一个。爱的不比二位女主浅,却成了这场胜却人间无数颜值的恋情的炮灰。我们只是看见了当时的自己而已。

22分钟前
  • message
  • 推荐

讲一个女人向另一个女人学习如何驾驭女性美,女性魅力、穿着品味和言行举止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卡罗尔开启了一个懵懂少女的这扇门,少女爱上的就像理想中的自己。眼神流转,拍的情绪上张力十足,两人的感情关系里充满着不确定感,前后两人的视角上也有一个微妙的转换,并没有被震撼到。★★★★

2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比《断背山》差了五个《阿黛尔的生活》,就酱紫

25分钟前
  • 吖欣
  • 还行

最后那段凝视,鲁妮的眼神和表情变化所展现出来的演技已经完全够资格拿奥斯卡了,更别说在整部电影里的精湛发挥。她的表演润物细无声,完全不着痕迹 。就像高手出招,看似轻巧,但其实招招毙命,没有一拳是打歪的。她真是棒的匪夷所思

29分钟前
  • 蒂莫西
  • 力荐

不用再加“同性”的限定语,这就是今年最美的爱情电影。托德·海因斯的镜头从头到尾都是两位女性,只是两位女性,其他一切仿佛都不重要了。这是最轻小的格局,也是最汹涌的情欲,光对视就能让人落泪,因为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两人为了对方,此身愿作万矢的。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Carol是渣攻,这眼神我见识过。一旦爱上这人你就没整没治没救了,这事我经历过。

34分钟前
  • 浅野忠信
  • 还行

重看依然感动,并发现了更多细节。当结尾,特芮丝终于决定走向卡罗尔的时候,真是美好又激动哇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其实就是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很美,但美不代表好,凯特角色的缺乏脆弱性让她有些失真,鲁妮玛拉传情传神。演员,氛围,摄影,音乐,美术是加分项,但绝不是决定因素。它们只是定义了影片的基调。

42分钟前
  • 世界已夷为碎片
  • 还行

NYFF现场,有天朝迷妹提问道Cate你知不知道全中国的妹子都为你弯了,全场哄笑。当然啦这个提问meant to be a joke,出乎我意料的是Cate居然依旧认真的回答了下去。她认为,导演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完美描绘了一个fall in love的故事才让Carol这个角色给观众带来爱情的感觉。

47分钟前
  • 郁弗
  • 力荐

已经闻到拿奖的气息了

49分钟前
  • momo
  • 推荐

请一定去看这部电影。它满足了我对御姐的所有幻想。我跪着出了电影院。

54分钟前
  • 麦麦小茶
  • 力荐

鲁尼玛拉是个被低估的演员,她拥有如此美的样貌,不需要这样好的演技,有这样好的演技,不需要拥有如此美的容颜。

59分钟前
  • llllllllllll
  • 力荐

只因心中有对方,黑夜无需再漫长。总有一天,你会在宇宙洪荒和滚滚红尘中驻足凝眸,转身看见你的天使。她眉眼弯弯,言笑晏晏,似乎看穿了命运和羁绊,只为了这一刹那的相逢。唯有星辰不负夜,愿你遇见,你生命中的温柔。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戛纳主竞赛单元目前最好看的一部。Todd Haynes这种奔着Sirk路子拍的Melodrma都挺棒的,反倒特别反感他的那些摇滚题材。Cate Blanchett太厉害了,感觉只要光听她的声音,直的弯的全世界都会被她收走。PS,补看了一遍,发觉其实上次每个场景都没落下,就是脑子一片苍茫,太他妈可怕了。

1小时前
  • 皮革业
  • 推荐

凯特女王的I-wanna-fuck-you eyes 和鲁尼的fuck-me eyes 让这部霸总爱情故事各种赏心悦目,平地升仙。

1小时前
  • 大蒂茎蕾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