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粤语

香港剧香港1987

主演:吕良伟,戚美珍,吴镇宇

导演:伍润泉

 剧照

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1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2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3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4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5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6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13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14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15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16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17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18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19郑成功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18

详细剧情

  武侠剧集《郑成功》 讲述了历史人物郑成功起兵抗清的生平事迹。内容不乏你死我活的战阵锋,难分难解的儿女私事。

 长篇影评

 1 ) 几处让我印象较深的细节

1 福建古建老宅作为拍摄场地 比复原搭建的更具有文化质感。

2 薛良在仙霞关处用琵琶大曲《十面埋伏》来提醒郑成功李卫已经设下了鸿门宴。

3 清军凝视万人折时,郑夫人扔掉兵器把万人折拿回来而数位清兵并没阻拦击杀。

4 明朝遗民在金门军士与荷兰船队遭遇战中受伤时救治伤兵的气概和炮台下停放的十数个棺材(这是我看电影多年第一次见这样的细节,如果制作方在大手一些 更好的表现军民同仇敌忾的骨气会更完美)

5 应该是受限于成本,所以战争场面都不会太久,但是最后攻入荷兰城堡时的战斗放在国内外都可以算是上作,尤其是登墙战的场面。

6 冲锋船上的大铁钉,这种在三国演义中就出现过的东西在国内的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中依然罕见。

7 薛良在何斌回福建时候被扣押在水牢里,足见剧本是比较扎实的,不然对反派的刻画必然如同抗日神剧里一般平面化,低智化。

8 郑成功的蟒服有做旧处理吧?最后和荷兰人签协议的时候蟒服看起来有半旧的质感,给人感觉是好好保存了十几年的衣服。

9 盖大印的一个仰拍镜头,应该是盖在玻璃上拍摄的吧?视觉冲击挺大的。

10 导演安排了爱新觉罗玄烨在郑成功出兵的时候和群臣讨论的镜头。

11 钱谦益此人只闻名不见面,他投降了代表晚明士族的落败和明王朝武力虽然尚存但是精神上早已屈服于满清。

综述,我认为《英雄郑成功》算得上是制作精良剧本扎实的作品,如果手脚大一点,再多花点工夫去拍一下明民亡国后的情感还有荷兰鬼子在台湾的所为,已经对郑成功的刻画不要太过刻意的话,那段历史如果还能再次成片,真的就是一部史诗级的战争片了。

 2 ) 海上马车夫首尝败绩

收复台湾,泽被后世啊,直接导致外敌入侵延缓了两百多年。有几点要说说,一是那个台湾民主国的蓝底老虎旗帜,历史上确实是那样的,电影基本还原了历史。二是关于那个万民请命表,清军就那么看着那个女的一把夺走了,太轻松了吧,想不明白导演怎么搞的。三是如果想了解我们不太熟悉的台湾,可以顺序看,纪录片《过台湾》描写1945年之前的台湾历史,然后纪录片《台湾1945》这个时间刚好接上过台湾的,电影《英雄郑成功》,电影《赛德克巴莱》,电影《台湾1895》,最后买一套原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写的《台湾通史》。这样下来,台湾历史过往就基本清楚了,起码不会人云亦云了。最后说一句,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我们叫它台湾省!

 3 ) 电影『英雄郑成功』

2018/4/27/22.41 小时候就觉得这片子很好看,但那时候并不知道郑成功母亲是日本人,所以那时候也并不觉得这个女演员有什么不同。 这段歌曲哪里寻得 琵琶传信 小时候只是看热闹,完全不知这其中的家国情怀啊。今天朝韩首脑举行历史性会见。 赵文卓红袍中袖这件衣服十几年了,画面还记得很清楚 郑成功带兵打台湾时睡着了

 4 ) 《英雄郑成功》

电影前半部分,赵文卓把“忠孝不能两全”演出来了,郑芝龙和郑成功在南明朝廷上的反差也很细节地体现了海盗风和儒家风,可以说前半部分基本符合史实,也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中华文化中,气节尤为重要,也很让人感动。每个时代都有英雄和小人,虽然时代在变,一些行为和习俗在演变,有些行为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但自古以来英雄和君子都是有个人操守的。

康熙皇帝对对手郑成功的评价是很高的,加入清朝朝廷片段也侧面体现了明君作风。

但战争部分略显仓促,以致于没有体现出这场战争的艰难,当时的荷兰,海上马车夫,加上荷兰城堡,也是有一定实力的,不至于拿人质威胁。

关于电影角色,薛良这个女性角色有点多余?好像零几年张文卓和蒋勤勤经常合作,感觉是给电影强行配个女主。何斌这个的角色有待评价。

 5 ) 赵文卓塑造最成功的英雄角色

第一次看这电影是六七岁的样子,家里面有一台天线接受信号的电视机,CCTV6频道放了这部片子,那时候也看不懂这种主旋律电影,也没有什么历史知识,就记得我爸在哪混肴历史问道我说:你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一共几次吗?我随便答道两次。然后他来一句你给我记住了一共收复了七次😂。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累计。才知道他是把大明永乐时期的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事件给搞混了,还当历史知识教给我😂。赵文卓主演话说是挺合适,长相方面就给人一身正气,这种民族英雄的角色非他莫属,尤其是需要身穿明朝军服的将军,要不前两年的《荡寇风云》中的戚继光一角也不会找上他了,其实赵文卓作为90年代就出道的动作演员,一直不温不火,和吴京一样欠缺一个机会,不过吴京的大红大紫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而赵文卓不是一个可以自己成就自己的人,做人方面又太过正直。就像张国荣当年说的一样一身正气不适合在娱乐圈混,时至今日一直没有功成名,希望以后有人能拉他一把,别可惜了这么一位中国为数不多的功夫明星,片子中表现的民族气节,忠君报国,为民谋福的精神我看的是慷慨激昂。就是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历史查清楚把时间线弄错了明明应该出现的是顺治,可偏偏出现了康熙,成为了整部片子最大的败笔,这可能就是在豆瓣评分不高的主要原因。其次画质画风都进入新世纪了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水平,声音方面也处理的不好有些杂音,带着政治色彩有那么一点的违背历史原貌,不过能理解也能接受,毕竟公开的不能有民族分裂思想,剧中有两个场景通过联想还挺有笑点,电影开头赵文卓饰演的郑成功打败了一群要求百姓剃发的清军,他眼神坚定拔剑架在清军头领脖子上说:"你记住,我们绝不剃发"。两年后他就主演了清宫剧《御前四宝》中的康熙。😂还有电影结尾的一段戏,攻打荷兰人占领台湾建立的城堡,兵临城下时女一号蒋勤勤饰演的薛良被荷兰人要挟于城墙上,然后逼迫郑成功退兵,最后女主跳下城楼,郑成功下令开炮。这一段剧情貌似三年后的《亮剑》好像学了过去。还成就了一句经典台词"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6 ) 书剑回忆录

   不得不沮丧地说,参加工作以后,我的英雄情结便歇菜多年了。前两天看电影频道放映《雷锋》、《张思德》都没能唤醒这一伟大情操,今晚看完吴子牛的《英雄郑成功》,总算滋长了些油然而生的英雄情愫。那可不,郑成功撑的是收复台湾的民族大旗,打的是荷兰鬼子(遥指当年,望KEMA同仁勿以为恨),算得上是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大英雄了。这符合民心所向,顺应当前发展趋势,说不得,要顶一下。
    老谋子说,举凡男人,打小都会在心底深处埋下点英雄主义存货,话音一落扭头便开始了《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歇斯底里厮杀,说是实践儿时梦想。马云更是打小便研习武术,发着高烧做着大侠的白日梦。待他有了阿里巴巴,也就有了进一步玩大儿时那点张狂劲的充足资本。首先是员工名字,一律以金庸小说中的一干牛鬼蛇神的名号相称,小马哥以风清扬自封,算得上是金庸武侠世界里的一哥了,据说僧多粥少,好名字不是人人想要就有,你叫田伯光、士兵甲没人跟你抢,但郭靖令狐冲乔峰那可都是大腕,得通过注册审批,名符其实,能者居之;其次是部门名称,什么光明顶、侠客岛、冰火岛,尽落草啸聚一帮绿林。
    以上两位算得上是玩儿乐有所成的会家子了。搁我这可就没折腾出什么大气候。亏得我爷爷还是当年称雄乡里的一代武学宗师呢,我也没接下个衣钵。
    记得小时候约莫两三岁时,我最为体弱,一跤跌倒,大人来扶,咔嚓一声,胳膊脱臼了。我至今还在琢磨这事呢,要么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搀扶之时不自觉运用了内力操了一招举火撩天、釜底抽薪什么的(咱这不是武学世家嘛,个个身怀绝技的,那些灌水的、潜水的、看帖不回的,可不要撞我手上,嘿嘿…),要千锤百炼我这块武学奇才,日后好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和谐社会。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中了化骨绵掌之类的歹毒法儿,为父辈们行侠仗义得罪江湖买了单。
    打三岁到十岁,我便一直随同族兄族弟们紧密地团结在以爷爷为中心的武学班子之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最终没有能够成为一代豪侠。用波士顿咨询工具分析,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战略目标的缺失。你看谁谁谁,人家哪个不是一身血海深仇,咬牙切齿要雪恨的。最重要的是,由于学校的蛊惑,我们一帮人等也就转练第七套人民广播体操去了,说是与世界接轨,不得不说这可是武学界的重大损失啊。另外尤为可惜的是,我们那个村子也没啥奇山异水的,所以一直没有机会错进一什么洞误踩一什么机关巧得一什么秘笈之类的。
    所以,谁叫咱生不逢乱世,走不入歧途呢。一呱呱坠地就赶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学前听奶奶讲了些《山海经》的故事,小学看了两本小说《哪吒闹海》和《水浒传》,害我超级模仿秀了不少神经病。比如学哪吒光着脚丫子踩着火轮子差点没落残;学戴宗在上学的路上腿上绑沙袋经常迟到没少挨老师的臭骂,到后来《哪吒闹海》、《水浒传》被校长给缴了差点没惹我恶向胆边生抄了圆月弯刀手刃了校长,“有心入夥时,把一个投名状来”。上了中学以后,识得字多了成了有文化的人了,便经常性地托父亲去乡文化馆借了一些《说岳通俗演义》、《薛刚反唐》、《杨家将》、《呼延庆挂帅》、《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现在想来,那真是儿时暑假里最为快活的事情了,据说现在的孩子喜欢在网上看另一群孩子写的魔幻小说,我没有体验过,但我始终认为,当年的那种纯阅读的快感,象儿时的童贞,永远要不回来的。后来,我在家里的米缸口上发现了16开的插图本射雕英雄传,那是相当的着迷,为此香花毒草的也没少看全庸、金庸新等同志的假冒伪劣作品。
    恍恍惚惚,短暂而又难忘的少年时光就象我那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已削制的木剑一般(学董卓,佩剑上课,很酷!),在无数次往返于上学的途中与玩伴们无数次的切磋中,断了、短了、没了。到了大学,是个扮深沉的年代。都知识青年了还看武侠总认为不靠谱,于是泡图书馆整了一大堆叔本华弗洛伊德老庄李杜鲁迅罗素王小波费孝通等古今中外深而又深的著作啃了又啃,这一伟大转型宣告了我长达二十余年浪漫英雄主义大虾岁月的彻底终结。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别了,我那山高水长的书剑生活。

 短评

继续小成本......

3分钟前
  • 啼幽
  • 还行

吴子牛…主旋律,台词教科书…

8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较差

2020年3月18日,看过电影《英雄郑成功》。所不能接受的——女性(薛良)最终还是成为了牺牲品。

13分钟前
  • 亲爱的鑫鑫
  • 力荐

清朝招降郑芝龙也不过是看中掌握南明军队,投降过去没了军队,还能有什么价值,只有死路一条。可惜薛良一心想重归台湾生活,却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

14分钟前
  • 云中雨阳
  • 推荐

看着那大鼻孔想了半天,原来是赵文卓。打戏还不错吧,比现在商业电影的一些好多了-_-||或者是我觉得把对方抽死的打架才是真的打

19分钟前
  • elimu
  • 还行

大英雄,国姓爷,赵文卓蒋勤勤。好似风云。

21分钟前
  • 欺霜傲雪
  • 还行

CCTV-6放的,顺便看了看,画面不像2000年的,到像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

24分钟前
  • YLS
  • 还行

当蒋勤勤从城墙上跳下去的时候,没由来的觉得头皮发麻····

25分钟前
  • decidels
  • 还行

死太早了 否则估计小朝廷就成了

28分钟前
  • Fal Conde
  • 推荐

充斥着臆想出的精致但浪费时间的古装画面。演的太干涩勉强,剧情既程式化,又有种生拉硬扯的感觉

33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较差

电影里清朝皇帝说什么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我大清收复台湾,还给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赏赐,实际上这完全是意淫出来的,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概念,只有华夷之辨。历史上的满清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不仅没帮什么忙,甚至第二年还勾结荷兰人打下了厦门和金门。

36分钟前
  • 豆瓣酱
  • 还行

电影频道的时光= =

38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质量上乘的片子,曾获第七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蒋勤勤也凭借其饰演的薛良一角荣获第2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提名。说句题外话,但凡跟赵文卓合作,蒋勤勤总是逃不过狗带的命运。

39分钟前
  • Delia
  • 力荐

这部电影是看了赵文卓的戚继光之后,重温了一次他的郑成功,很喜欢其宏大的战争场面,夏天作战时也都穿得很清凉,不像有些战争片一年四季都一样,看的时候竟然没发现,赵云的演员也在里面

44分钟前
  • 𓃹𓆟𓆉𓅪
  • 力荐

蒋勤勤演的很卖力,还有一段沐浴戏,赵文卓造型很适合郑成功

47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其实赵文卓就是我心中在再难寻的民族英雄形象,整体历史风味不错,但许多处尤其女性角色处理上严肃不够。战争场面更是一塌糊涂,可惜了这么大阵仗碰上吴子牛这种蹩脚导演。可惜了只有97分钟的国姓爷。

52分钟前
  • 光影一路同行
  • 推荐

当时对赵的印象是为什么这个男的嘴这么大……

53分钟前
  • 吉布提
  • 力荐

当年你还在遥想千禧年的到来,如今已过15年之久,电影艺术也随之改变,就像在讲述一个很老离我们很远的故事

56分钟前
  • 云图
  • 还行

吴子牛的东西啊,难怪。赵文卓太弱

60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所谓的主旋律影片,意外地感动到我。卓叔扮演的一代儒将,风神如玉,出手不凡,感人至深。

1小时前
  • AF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