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

剧情片美国2015

主演:马克·鲁弗洛,迈克尔·基顿,瑞秋·麦克亚当斯,列维·施瑞博尔,约翰·斯拉特里,布莱恩·达西·詹姆斯,斯坦利·图齐,比利·克鲁德普,保罗·吉尔福伊尔,杰米·谢尔丹,兰·卡琉,尼尔·哈夫,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迈克尔·康特里曼

导演:汤姆·麦卡锡

播放地址

 剧照

聚焦2015 剧照 NO.1聚焦2015 剧照 NO.2聚焦2015 剧照 NO.3聚焦2015 剧照 NO.4聚焦2015 剧照 NO.5聚焦2015 剧照 NO.6聚焦2015 剧照 NO.13聚焦2015 剧照 NO.14聚焦2015 剧照 NO.15聚焦2015 剧照 NO.16聚焦2015 剧照 NO.17聚焦2015 剧照 NO.18聚焦2015 剧照 NO.19聚焦201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01

详细剧情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专栏,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聚焦"栏目的编辑,栏目拥有一个独立的调查小组,组员包括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迈克尔(马克·鲁弗洛饰),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当马蒂·巴伦(列维·施瑞博尔饰)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他开始指派罗宾森和他的团队,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不仅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罗宾森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教会内的,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

 长篇影评

 1 ) 《聚焦》真相背后:奥斯卡、大新闻以及媒体的自我修养



文/鬼脚七


    2015十足是电影的小年,无论是对于好莱坞还是世界电影来说都是如此,只不过,小年并不是没有优秀的作品问世,而或许只是在说,没有足够多让人惊喜的“意外”出现。稳重温吞的传记片、大场面的科幻片、轻巧自然的爱情片,大多是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套路,但是旧瓶总能酿出新酒,更何况旧瓶酿出的新酒往往更多一份韵味,《聚焦》正是这样的代表。
    作为又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聚焦》讲述的是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小组收集证据,调查报告波士顿地区一系列神父性侵儿童案件的过程。典型的新闻自由对抗社会权威的故事路线,事实上,《聚焦》不是那种让中国观众一眼看上去会被吸引的类型,这并不仅是因为这个讲述媒体揭露社会阴暗的故事在国人看来几乎就是美国版的《焦点访谈》,同时也是因为影片所讲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和对于整个教会制度的反思在我们的现实中看来多少有点隔靴搔痒的距离感。但是观影过程中我们的感受却恰恰相反,即便不甚了解美国的教会体系,我们也会理解调查小组面临的重重压力;即使并不是教徒,我们也可以体会那些纯真的儿童被尊敬的神父伤害后会留下怎样的疤痕;即使没有从事过记者或者编辑的工作,我们也能看到主人公在追查真相下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这些正是《聚焦》的精彩之处,它来自具体的现实,却传达出普世的情感。在用影像再次揭露当年的丑闻、展现新闻背后默默工作的英雄之外,《聚焦》几乎同时成为了改编真实事件的社会敏感题材电影的新范本。这部饱满沉稳,不露锋芒却力道十足的影片成为奥斯卡的热门影片之一毫不奇怪,何况无论结果如何,《聚焦》都已经和它的“前辈”《总统班底》一样,成为对于新闻自由和媒体力量的最好阐释。

媒体的自我修养
    影片的故事开始于《波士顿环球报》迎来了新的主编马蒂·巴伦,新官上任,马蒂就建议“聚焦”小组重新开始调查此前已经报道过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子,因为在外表冷静沉稳的马蒂看来,“这个案件还没有结束”。于是,“聚焦”小组的四位记者就开始重新扫去这件尘封案件的灰尘,重新开始调查这起案件背后的更深真相。
    结果当然是惊人的,涉案神父从几个到几十个,民间的受害人团体,法庭解封的重要证据,“大家都知道却秘而不宣的真相”,来自宗教界朋友的劝阻,直到最后那片举世震惊的报道最终发出。《聚焦》在这个过程当中无疑展示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的坚韧力量,对于标榜着“自由”的美国社会来说,舆论的自由自然是重要的一环,你可以报道政府的丑闻,你可以批评官场的腐败,你可以指责公众人物的失态,但是挑战教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聚焦”四人组挑战的不仅是一个两个作奸犯科的神父,而是包庇维护这些有污点的神父的整个教会制度。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当年的报道刊登之后引起了如此巨大的反响,也不难理解影片在整个过程当中所采用的冷静朴实的手法所带来的耳目一新的表现力。
    《聚焦》是常见的正反善恶对抗的叙事套路,但是却是不常见的不刻意渲染紧张感和冲突对立关系的作品。影片中没有挖掘真相要经历的冒险历程,没有被教会威胁和打击,没有反派人物的暗中破坏,甚至都没有太多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情感转变,影片只是克制简单、按部就班地展示着这帮记者们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用舆论之力和权势抗衡。与其说在故事当中对抗的双方是正义与邪恶,还不如说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的坚持与随波逐流的放任。《聚焦》成了对于记者职业和新闻责任的一次礼赞——现实或许就是如此,没有冲锋陷阵的壮烈和戏剧化,而只有琐碎的细小工作,但是对于追寻真相的新闻界而言,正是在这样一步步的琐事当中,累集起了改变现状的力量。还不仅如此,《聚焦》颂扬着新闻自由的勇气和韧性,同时也并没有神化这些总会有所疏忽的凡人。随着调查的推进,“聚焦”小组发现当年之所以将这个报道草草结束,没有继续追查,最大的责任人不是别人,而正是他们自己。各方面的资料、进一步的证据,甚至更多涉案神父的名单,都曾寄到报社,但是却被轻易忽视,无人理会。“聚焦”的组长罗比在影片结尾处站出来反省自己的失职,这是《聚焦》在主题上最大的亮点,它并没有神化勇士,也没有盲目地赞扬他们的行为。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中,我们的得以看到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一念生一念死,或许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不知道何处某人的命运。在全片绷紧的神经刚刚松懈下来的时候,导演冷不防地再让观众们惊出一身冷汗,是的,还没有结束,不仅仅是那个主教并没有收到应有的制裁,反而讽刺般地被调回到更高级别的教堂,世界范围内还有更多类似的事情还在发生;同时还是因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和人性的懈怠之间的斗争还远没有结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影片结尾处随着报道刊登,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电话在与之前那些材料被忽视的对比中,成为振奋人心的力量。
    反过来看,“聚焦”为什么要执着地扑在这个早已结案的调查上,难道正如罗比那位给神父辩护过的律师朋友所说的,只是新主编为了给自己增添一点知名度而将“聚焦”当做工具,然后就拍屁股走人?这确实是个问题,对于“聚焦”小组里在波士顿土生土长的几个人来说,挑战当地教会带来的后遗症或许远在他们预料之外,追寻真理的勇者往往会落得众叛亲离。影片并没有交待报道刊登之后几个人生活有什么具体的变化。但是组员之一萨莎的祖母是虔诚的教徒,影片在结尾惊魂一瞥地展现了她一边阅读报纸一边满眼落寞的画面,萨莎守在一边,却无能为力。是啊,真理和情感的冲突是如此可怕,如此让人身不得以。即使这样,他们也要去做,哪怕开罪朋友,伤害亲人,他们仍然要去做,其中的理由早在一开始就已经由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马蒂说了出来:“报道这样的新闻,才是我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如此简单和直接,调查真相并公之于众,这似乎正是一个记者的无需选择的本能。影片并未振臂高呼地喊出这样的口号,却明明白白展示出这样的价值判断。多年之后,《聚焦》或许会出现在高校新闻专业的课堂上,这部影片在尽可能的意义上教科书般阐释着“何为记者”以及“如何做记者”的问题。

纸媒时代的克制挽歌
    《聚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部古典的影片,这种观感一部分来自影片平静的叙事风格,一部分来自不追求戏剧化的节奏,但是更多的,或许来自这个故事本身饱含的,对于传统纸媒的怀缅之情。
    这种感情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报社日常工作的展现和表达上,在整个调查过程当中,“聚焦”小组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采访当事人、收集资料、筛查新闻,影片不厌其烦地展示着这个重复单调的过程,大量剪成小块保存的剪报,堆积如山的文件,成本的笔记,一遍遍的电话联系,让人几乎怀疑这样的工作离真正的案件核心还有多远。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是调查小组发现了地区神父的任职名录,从中发现有过性侵行为的神父都被教会以各种借口调离了原来的教区,而到新的教区任职的细节。面对卷帙浩繁的资料,要从中找出那些有过违法行为的神父,无异于大海捞针。影片的主人公们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从名录当中筛选出频繁调职的神父,再反过来求证核实。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势单力薄的四名组员和隐藏在几大本人名目录中的违法神父之间的无形较量正是经由这些平淡无奇的乏味资料来视觉化呈现的,在这里,传统媒体,或者更准确地说,纸媒的形式力量显然远超越了现代化的媒体形式。对于资料的倚重或许在当代的新媒体行业当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远不如我们在《聚焦》所展示的庞大资料库当中看到的那样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震撼,我们既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美国报界对于过往资料的仔细保存和归纳程度,也可以感受到影片中的几个主人公古朴的媒体人精神。影片对如今已被视为夕阳行业的传统媒体的敬意和缅怀,并没有转化成示弱者的扭捏感慨,而是在展现它的力量、勇气和坚韧。这场毫不卑微的缅怀,不仅投射在利用白纸黑字揭露强权的故事本身上,也同时投射在在这场斗争当中身体力行的每个参与者身上。“聚焦”小组当中最为出彩的人物或许是马克·鲁弗洛饰演的迈克,这个热血冲动却干净十足的记者始终背着一个硕大的公文包,穿行在法庭、受害者和资料库之间,生活简单到几乎空白。这种纯粹的热情带有强烈的怀旧意味,这种人物多少会让我们联想起《编舟记》中相似的职业精神。或许不同正在于,《编舟记》所采用的日式温暖笔触感慨的独坐寒窗的图书编辑那份清苦和坚韧,而《聚焦》在调查小组的成员们身上挖掘的,是平凡枯燥的日常工作之下隐藏的无限激情。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聚焦》,我们会发现影片在惊世骇俗的故事本身和简单朴素的风格所试图展现的职业精神之间所实现的微妙平衡是多么难得。即使我们早已知道这个故事来自真实事件,早已知道一切罪恶最终都会昭告天下,但是当涉案神父从报道中的个案,到受害者团体统计中的13个,到民间研究者预估的90个,直到“聚焦”小组最终确定名单时电脑荧幕上显示的87个。调查小组用愚公移山般的方式从旧纸堆和涉案人员的口中还原出了被教会掩盖和隐藏的真相,这个过程当然远不如动作片中深入虎穴去盗取一份重要文件更加刺激,也不如法庭片中当庭对峙正面交锋唇枪舌战来的精彩。但是《聚焦》对传统媒体的回顾之情恰恰在于,在最朴实无华的动作当中,所有人的努力坚持、对于涉案神父的愤懑、保护孩子们的责任、坚持真理的执着,都凝聚成了一叠薄薄的报纸。这一实体化的物件,在影片结尾处被分发到波士顿的每家每户。教会的反应我们从电影当中无法直接看到,所有的反响和震撼都被隐藏在片尾字幕升起的黑暗当中,但是这一沓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被视为落后的印刷品,却远比电脑屏幕上的的一篇更能激起我们内心所动。在这个以无言的宣告和揭露来结束全片的故事当中,《聚焦》完成了对于传统媒体的最高礼赞:它远离喧嚣,远离人们的关注中心,远离时髦和潮流,但是它始终做着它本质的工作——监督和拷问这世界。

奥斯卡之路
    有着真实故事背景的作品更容易在奥斯卡有所斩获似乎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去年的《万物理论》《模仿游戏》来自名人经历,2014年的《为奴十二载》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改编自小人物的生存故事,再往前的《林肯》和《逃离德黑兰》展现的是更广大的美国和世界历史。每年的奥斯卡,总会有几部真实事件改编类作品出现在候选名单当中,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这些或者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或者取材于美国社会新闻的影片早已在观众们走进影院之间就已经享受着此前的真实事件和新闻报道不断积累的“成果”。《聚焦》也是如此,面对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义愤填膺的观众们早就在连篇累牍的报道当中看清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他们在买票走进影院的同时,或许就已经在心目中预设好了再次揭露教会黑暗的戏码,从而与影片的主人公们站在了同一条阵线上。
    凭空而来的认同对于影片本身当然是再好不过的条件,而《聚焦》也幸运地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乱了阵脚。影片明智地避开重述案件,而将重点放在那篇著名的报道出路之前的幕后工作之上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将案件的焦点——神父隐藏在叙事背后,不仅给与了影片更多空间去展现真正的主要人物记者们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粗暴的价值判断和戾气十足的指责。显然,神父的所作所为理应值得鞭挞,但是这并不是影片要做的事。《聚焦》陈述了揭露真相的过程本身,而对于真相持何种态度,就交给了观众自己选择——要相信,观众们比我们想象中更有洞察力和善恶心,远不需要被指导和带领。事实上,这种对于结果的不予置评并不是创作者回避问题的选择,而恰恰相反,在太多类似的影片当中,影片将强烈的判断植入到影片当中,将一纸影像化檄文呈现在影院的银幕上。这样的选择当然远说不上错,只不过在《聚焦》当中,冷静克制的态度最终赋予了影片更厚重的质感。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涉及宗教、儿童、法律公平等敏感话题的真实案件当中,如何客观诚恳地展现真相,如何不沦为玩弄噱头揭人疮疤的闹剧,是比披露真相正价重要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在影片中看到调查小组成员一遍遍过滤可疑人员的名单,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受害者可能面临的终生阴影,同时还有无数教徒的信仰和感情。当第一份名单出炉之后,主编马蒂坚持暂不发表,而要继续寻找能彻底驳倒主教的决定性证据,这无疑是在对受害者负责;而当最终发表之前,小组组长罗比则带着名单再次请求那位为神父辩护过的律师确认,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对公正负责。正义的含义不仅在于惩戒罪恶,同时也在于保护无辜。《聚焦》的冷静语调与导演托马斯·麦卡锡谨慎的价值表达共同成就了影片的不俗品质,在缺乏视觉刺激和紧张情节的《聚焦》当中,正是这种沉稳和克制带来了位列奥斯卡提名队列却不输于任何一部大片的独特气质。
    说回到奥斯卡,《聚焦》身负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多个提名,而在此前的几个前哨战奖项中,《聚焦》也反复被提名这个几个奖项。反观今年提名最佳影片的8部作品,无论是媒体还是学院,普遍看好的大热门影片包括《聚焦》《大空头》和《荒野猎人》,而后两部作品一部缺乏《聚焦》所秉持的厚重人文情怀,另一部几乎就是为小李子量身打造的影帝冲奥片,《聚焦》一度在博彩公司的赔率榜上被一直看好也并不是毫无道理。对于身兼演员、编剧、导演多重身份的麦卡锡来说,收获职业生涯当中第一个奥斯卡奖杯似乎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至于这个奖杯究竟会不会是最佳导演,乃至最佳影片,《聚焦》还有足以让人期待的理由。

聚焦背后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在此前也曾导演过几部影片,但是大多数轻松诙谐的小格局喜剧作品。在选中《波士顿环球报》的这一系列报道作为改编对象之后,麦卡锡则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为了使影片展现出温和冷静的风格,和编剧合作改出了无数版草稿,还回顾和重历了“聚焦”小组当年所查阅过大量资料,影片结尾处调查小组突然发现自己曾经遗漏的爆料信息,正是麦卡锡在翻阅以往剪报的过程发现的。他将这个细节加入到影片当中,罗比的自责成为提升影片主题的一大亮点。而影片的几位主要演员,更是从原型人物身上“榨取”了每一滴可供表演的资源,迈克尔·基顿直接搬到了“聚焦”小组的组长罗比家附近住下,不断地研究对方的讲话视频和录音,于是在第一次与罗比见面时,就已经能以惟妙惟肖的模仿让罗比吃惊不小;而马克·鲁法诺甚至拿着剧本来到迈克面前,请他一字一句读一遍台词,自己再以此模仿。很难说《聚焦》创作团队上下这种“笨方法”值得被其他电影人借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当中,这部既无好莱坞模式、没有动作戏、没有爱情和性、没有大场面,也没有响当当有一线票房号召力的影片成为了一部上佳的作品。无论是资历尚浅的托马斯·麦卡锡,还是从超级英雄片场华丽转身的这群演员们,在戏里戏外反复给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好捷径,或许就是保持初心的执着和坚定。
    《聚焦》在颁奖季的走红再次将新闻工作和记者职业推向了观众们焦点的中心,巧合的是,2015年同样有另外一部表现新闻工作者经历的影片上映。然而,这部同样是力图揭示被隐藏起来的隐秘故事的《真相》中的主人公玛丽·梅普斯则成了一个反例。她在2004年将矛头指向了正在谋求总统连任的小布什,指出他在服役期间享受特殊待遇,然而事实证明梅普斯所以来的材料却是伪造的。两相对照之下,我们不难理解“聚焦”小组的故事之所以震撼人心的重点,并不在于他们敢于挑战权威,而在于他们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挑战更有意义和价值。《聚焦》所塑造的这群复杂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得影片可以跻身史上最经典的新闻题材的作品之列,从颇具有悬疑色彩的《总统班底》到揭露烟草公司真相的《惊爆内幕》,再到英雄主义情怀的《新闻编辑室》,银幕上的记者们指摘过总统的丑闻,曝光过商业大亨的阴谋,有过充满倾向性的电视剧集,《聚焦》确实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形式,故事直指的是全美国人心目中的宗教信仰,但是态度上确实任何一部类似作品中都不曾见过的克制和谨慎,甚至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也许我们会说,在这些媒体曝光阴谋的影片当中,昔日单纯甜蜜的美国梦早已经荡然无存,影片中的美国现实千疮百孔,但是也正是在这些影片当中,电影人们在伤痕累累的现实当中制造出新的牛仔,《聚焦》成为了这其中的一环,它在《总统班底》《惊爆内幕》这些经典作品之后,继续塑造着媒体时代的孤胆英雄。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奥斯卡欠两部影片的奖杯,终将会给出的原因。


原载时光网(http://news.mtime.com/2016/02/23/1552645.html

 2 ) 一桩事先张扬的性侵案

《聚焦》无疑是2016年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热门和黑马,由众多好莱坞一线演员加盟。该片取材自一篇《波士顿环球报》针对天主教会内部教父娈童案的长期报道,这篇新闻曾赢得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该电影在2015年冬季举行的各类电影节中横扫各大奖项,在威尼斯影展和多伦多影展荣获炸裂好评。在第73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公布前,《聚焦》已连续拿下美国工会、评论家、评论协会、独立精神、在线影评人、电影学会以及芝加哥、洛杉矶、波士顿、纽约、哥谭、华盛顿等影评人协会的年度最佳影片奖。目前《聚焦》凭借高达97%的烂番茄新鲜度,有80%+可能拿下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电影开始于一个深夜发生在警局的纠纷调解。臭名昭著的神父盖根,曾对一个家庭中七个男孩实施长期性侵,剩余一个因为是女孩而幸免于难。在90年代中期,盖根长期累积的罪行再也无法掩盖,针对他性侵的诉讼高达134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篇小专栏针对盖根的84个未了诉讼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引起了新上任的主编马蒂·拜伦的注意,他决定让聚焦小组对此报道背后的事实进行深挖。
<图片1>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没有卖弄性地在电影中布置悬念或制造噱头,也没有利用这桩丑闻中受害者们任何的伤疤和隐私来吸引关注度,相反,充满自信又低调简速的叙事手法,凌厉无缝、一气呵成的高超剪辑为这部电影赢得尊重和独具能量;以接近纪实文学的清晰骨干携带起整个故事累累脉络,掌控好了多名人物表演之间的平衡,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和微妙联系,一步步带领观众,不知疲倦地走向终点。节奏紧张严密,叙事冷静完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这部电影崇尚讲故事的简洁高效,却依然成功地把对每个人物的细描、情绪上的捕捉安置进了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中,展现了使用电影语言和镜头暗示的上乘功夫。导演麦卡锡曾是《权力的游戏》的编剧和导演之一,精确丰富的台词和行为设计使我们得以领略每个出场人物他们的身世背景、性格特点与选择;引领起一场精彩纷呈又深厚迷人的群戏:

如果说新上任的总编马蒂给聚焦小组设立了调查性侵案的目标,那“聚焦”组长罗比森在波士顿地区的深厚人脉,在新闻行业的资深地位、丰富工作经验则确保了这一目标顺利实现。电影从黑夜里“私了”神父盖根性侵男童案的黑暗隐晦场景,切至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办公室那明亮宽敞的工作间内;封闭的神权包裹着如此寒心的冬夜,而环球报的工作室却充满欢声笑语。对比的意味不言而喻。聚焦的一线记者迈克出场就是个“爱打听”,他接连向参加完欢送聚会的罗比森询问报社情况,有着喜欢刨根问底的行事方式和敏锐的嗅觉直觉。总编马蒂言简意赅,他“犹太裔出身”和“不结婚”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他在波士顿传统上流社交圈中特立独行、油盐不进的形象,也为他不受干扰、持续推进性侵案调查提供可能。

电影开始没多久,每个人物的特点、特长、性格和人际关系互动均已速写完毕,这部电影在故事性上的高能概括性和强劲的表达能力令人折服。影片并没有刻意使用正面手法去衬托新闻人们的形象,是他们本身的言行,逐渐证实了自我。

电影叙事线是新闻调查线的还原:定目标—挖掘细节—验证消息来源。“聚焦”报道组最开始以为这只是个案和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发现,事件扩大到单单波士顿教区就有249名教父,多年中涉嫌性侵1000余名受害者,而红衣主教劳尔和教会却屡屡私下赔偿受害者、调离涉事教父,掩盖这些罪行。不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的全世界天主教会内部,都在频繁上演着这种暴行。教会娈童、利用神权性侵弱势家庭似乎成为惯例和规律;而针对男孩实施的性侵也并非出于性向原因,只因为这些教父看准男孩受到性侵后耻辱感更强,更倾向沉默/而不是说出真相。这则新闻在格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延伸至对性虐待精神病理的分析,上升到足以撼动天主教会体制。它不仅将质问神权,也将质问那些选择忘记真相、为施害者帮凶的人们,那些自认为是正义和公平代言人的人:警察、律师和新闻工作者们和教会领袖。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聚焦”调查小组屡次接触的受害者们、证人、线人,还是教会雇佣受理此案的律师,他们都在重复一句话:“我十年前就向你们报社寄过二十名性侵教父名单!为什么不回去翻翻你们报社的剪报?”——曾为教会调解的前代理律师埃里克·麦克里希;“我上诉过多次,把故事告诉了报社,却为此差点被吊销律师执照”——受害人代理律师米切尔·盖瑞比迪恩;“我一直在不停向你们写信!你们却一无所知?! ”——性侵互助会“SNAP(折断)”的领袖,也是受害人之一的菲尔;“罗比森,你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这件事!过去几十年你干什么了?!”——罗比森的球友、关键线人和教会律师吉姆·沙利文。

其实在2002年前,不止波士顿环球报一家报社对神父性侵案进行过断断续续、心不在焉的表面报导,这意味着,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受害人、心存良知的律师和线人曝出消息和不断努力争取媒体注意,但波士顿封闭顽固的天主教信仰环境、人际关系稠密复杂的传统社交圈让人们选择忽视和遗忘、明哲保身。这使教会性侵儿童肆无忌惮、愈演愈烈。有些家庭父亲和儿子均遭受性侵;有些教父自己被性侵,长大后性侵儿童,不幸成为神殿里重复上演的轮回。盲从和包庇不能维护这个集体,而只能制造了更多失语的悲剧、集体的沉坠,信念的崩溃;沉默不能维护信仰,却纵容了信仰内部腐朽,放任神权体内/恶魔们的诞生和胡作非为。这部电影的演绎方式就像人们承认真相的过程,事实在影片一开始就毫无掩盖地呈现在人眼前,但人们却要经过很长时间去跳出思维桎梏与从众习性、鼓起勇气认可它的存在和危险。值得玩味的是,信奉天主教的女法官斯威尼最终裁决解封和公开了一部分关键性的保密文件,这些文件不仅指出教会性侵/确凿存在,也明指红衣主教的帮凶作为,为整个事件浮出水面,坐实了证据。

《聚焦》既有《虐童疑云》、《不良教育》,《熔炉》中性虐脆弱儿童的类似故事;又有着《总统班底》、《对话尼克松》、《惊爆内幕》中新闻人挑战权势的勇气和纪实新闻气质。从一桩丑闻扩展到对制度的批判——强大清晰的叙事能力、层层推进、严密工整、毫不煽情,完美还原了一场新闻媒体人对真相和正义的探索与征途,多方人等在这件事上的良心和助力,彻底将这起“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陋”搬上银幕,这部电影不但揭露了天主教丑闻的根源,极权体制内部的溃烂与阴暗,也直指人性深处的冷漠、趋利避害的本能与集体盲目性。

2002年一年,“聚焦”小组针对此案发表了600余篇报道,报道持续至今;2003年神父盖根被捕入狱,次年被狱友殴打致死狱中;2002年红衣主教劳尔被迫卸任波士顿教区职务,返回梵蒂冈。2015年圣诞前夕,《聚焦》上映,收获了北美地区、美国、甚至波士顿本地电影院里如雷贯耳的好评与掌声。我们敬佩敢于说出真相的人、黑夜中敢于点灯/追索光明的人;那些逆流而上、真正为人类生活谋求福祉、支撑弱者的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感受罪恶披着宗教的外衣,如此强大和隐蔽;但也能体会善良的坚韧不屈。一点一滴的善良和正义感汇集起来,最终击败了暴行。信仰本质上其实并非对一个神、一种教义的崇拜,而是对人和世界的相信;信任我们能克服自身的局限,能够超越私欲,可以拯救自我与他人。引用电影中天主教会内部精神病理专家、证人之一理查德·赛普的话:“教会由人建立,它终将随时间流逝;而我的信仰将永留心中”。(署名党阿飞,原创影评,严禁抄袭或转载,违者必究!)
<图片2>

 3 ) 笔录现实的杰作——Spotlight 观后感

好的电影需要时间和感情的沉淀,而Spotlight正是这样一部片子。

IMDB上这部片子的评分一直在8.5以上,在好片并不多的2015算是一枝独秀了。作为一部基于现实的电影,本片的呈现竟然让我想起了刚刚看完的卡波特的《冷血》,不禁感叹好的影视文学作品往往也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虽然文学与影视有时候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脱胎于真实的作品却往往能让你在欣赏完之后在心灵上受到更深的震撼:哦,原来这个在生活中也真真切切发生着。进一步的思考:生活中又有多少在发生的事情被世人忽略了呢?城市建立在地上,但有多少阴谋狡诈是在地下完成,有多少鲜血流向没人看见的地方,有多少不公在时刻欺压着弱者的同时大众们却在听着领袖们激动人心的演讲?

整部电影看下来,并没有几个典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那种穷街串巷生死时速传递消息的激动人心的场景,也没有可有可无为了制造噱头生硬插入的激情戏,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场景转换:围绕着再普通不过BG的办公楼(也就是一座平房,此处用的俯拍视角更显得建筑的不起眼),进而在律师事务所、法院、小咖啡馆、住所之间转换。两个主要负责采访的记者(一男一女)各司其职:男的去探索法庭记录卷宗,女的找上了其中的受害者进行访谈记录。镜头在spotlight的几个职员和他们的上司之间切换:我们可以看到Keaton饰演的上司在碧绿无垠高尔夫球场,在玻璃幕墙的高大雄伟的办公楼,在几个Boss之间如何斡旋;可以看到Ruffalo作为一个工作狂的形象,如何让工作占据自己的生活——简陋的公寓里,镜头只给到了一张放着永远不曾关上的笔记本电脑和几个啤酒瓶的办公桌,甚至晚饭都是上司从单位里拿来的剩下的披萨;也可以看到女记者在采访Gay说自己幼年遭受的经历时,颤抖的记下笔录不愿遗漏任何细节……

千辛万苦的报导到了最后的时候也濒临胎死腹中的命运,于是有了Ruffalo那段慷慨陈词的对着Keaton的咆哮,有了Keaton圣诞夜拜访老友索取签名的执着,也有老友在颜面与良心面前的最后一次挣扎与情感的最终释放。当最后的运送报纸的卡车一辆辆驶出,女记者的奶奶颤抖的手打开新一天的报纸,内心波澜起伏;Keaton与Ruffalo在公司门口的停车场相视无言了几秒,然后一起走入那个再不起眼不过的BG的平房办公楼,却看到了自己小小的spotlight办公室已经挤满了人忙着接电话,作为观影人的我也长舒一口气。最后的字幕写的是那个叫Law(这名字也是讽刺至极)的主教引咎辞职,随后过了段时间又在罗马恢复职位。

文字没有感情,但是幕后的真实的艰辛却让我们看到,要想揭露隐藏在圣洁之后的罪恶,扳倒满口圣人言却做着小人行径的居高位者,需要克服多少的困难。Spotlight是这样一部电影,用虚构的真实,写实的手法,不厌其烦的讲述了一个获得普利策奖的报道从发芽到开花的全部过程。洗去铅华,还原质朴的拍摄初衷,没有任何的特技渲染,亦没有任何的说教,就像一个淡定的广播员,不着色彩的朗读着今天的新闻一样。而观者,却在这不刻意营造的平淡中,深深受到震撼:时代的大潮中,究竟有多少潜行的罪恶细流?作为普通的社会一员,我们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去揭露罪恶,又有多大的勇气直面现实?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献血。

问问自己,恐怕我还只是个懦夫。

 4 ) 看的全身发冷

“fucking ninety priests”

这个数据出来的时候我跟Ben的反应是一样的. 看之前我当然搜了豆瓣看了影评介绍, 对娈童案大概也知道个一二, 但是跟着电影看到这块儿的时候还是不禁全身起了鸡皮疙瘩. are u fucking kidding me? 当然, 在影片结尾就更是感到全身发冷. 打出的字里说, 波士顿一共有249名牧师被指控, 然后就是一份有此类情况出现的城市名单, 满满一屏幕, 先是美国城市, 然后慢慢到了全世界.

片子对娈童案本身的描述非常到位. 有几个地方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是sacha采访一个曾被侵犯过并且在那时候就知道自己是gay的男孩儿时, 他说, 你知道吗那是第一次我作为gay的身份被认可, 还是被一个神父认可. 多可悲啊, 神父特意挑选那些贫困的, 家里各种问题的, 或者同性恋, 就是因为他们不会轻易说出来, 而这竟然成为这个男孩儿在那时候聊以慰籍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就是那个非常直率的牧师, 非常坦诚的承认了自己干的事情, 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 那一瞬间我觉得他们真是不要脸到家了, 居然把这种事情看作再正常不过, 没什么的事情. 但是他转而说, 因为自己不认为那个是rape, 他知道什么是rape, 因为他以前就被强奸过. 那一刻整个故事就深入到了另一个层次, 一个循环. 还有robby发现自己高中就有一个牧师侵犯过孩子, 而那个孩子还是自己的同学时, 他去了学校. 校长和当时的一些同学显然都知道这些事情, 但是他们不做声. 于是robby说, 牧师当时可是hocky的教练啊, 我只是庆幸他没有选择你我. 这些细节影片都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但是给观影者都留下了许多可思考的东西. 另外影片快结束, 大家开始全力以赴写稿子时, 背景音乐居然是唱诗班的孩子们唱圣诞歌曲. 非常讽刺, 也非常悲凉.

但是我觉得这个片子做的最好的其实是对新闻界本身的一些反思. 其实片子并没有涉及娈童案本身特别多, 当然所涉及的部分都很震撼, 但是故事本身是很白描似的对于这个报道过程本身的记录。很多非常真实的描述, 比如说911之后所有人都必须停下手中的活儿去报道这个, 然后“抢独家”这件事情也一直是他们很看重的. 然后我感觉最悲伤的是, snap的头头跟他们说, 几年前我就把这一箱子关于受害者的信息寄给过你们, 但是你们根本没有理. 合作的律师总是不肯透露信息, 最后被逼急了才说, 案发后一年我就把我知道的牧师名单都寄给你们了, 但是你们忽略了. 影片的高潮, robby的律师好友被质问了很多次后把robby赶出家, 随后又追了出来, 在名单上划出了自己辩护过的那些, 然后说

what took you so long?

每个人都知道这些事情发生, 但是没有人采取行动, 就算是新闻人, 也没有采取行动. 所以我很同意之前的一片影评, 记者也是普通人, 也做着普通人会做的决定. 揭晓这个事情最难的并不是实际的过程, 而是说服自己的去做. 教会的力量固然大, 阻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如果记者自己心里没有质疑, 就没有问题.

另外电影的人物刻画也非常好. 不刻意, 非常自然, 比如说心上任的主编就是有那么一些格格不入但是非常坚定的人, 指出来问题不在于每个牧师, 而是整个体制, 整个系统, 也是因为他整件事情才真正被重视起来. 绿巨人演的Mike也是非常棒, 说话的时候歪着头眼睛一大一小, 看着访问者手里一直飞快的写着, 非常到位的人物塑造. michael keaton就更不用说了, 从鸟人的时候就很喜欢他.

总之真的是一部好片子...嗯嗯

 5 ) 《聚焦》Spotlight:美国的新闻、政治与艺术的统一

1970年代,波士顿地区第一起神父虐童案被爆出。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了一份七十人神父的名单,这份名单上的天主教神父均为有实可查的猥亵儿童施害者。整份名单上实际有八十七人,占到整个波士顿天主教区牧师的6%。 2002年后,这一报道在世界各地发酵,民众终于认识到这不是几个神父的害群之马,而是整个天主教会的精神病现象,从而掀起了对宗教、对人性的反省和拷问。

从第一起虐童到大规模报道,中间隔了三十年。《环球报》的四人调查小组名为“聚焦”,而电影正是根据“聚焦”小组调查此事的真实事件改编,成为今年奥斯卡的大热提名。

影片基本是白描的手法,平铺直叙,从新来的报社CEO要求小组调查这一案件开始,层层推进,剥茧抽丝,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没有惊心动魄的镜头,也没有狗血的情节,却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当他们最早从一个受害人那里知道波士顿有13个这样的神父时;当他们找到精神病学家,听到他的观点说“13个太少了,我的观点是90个”时;当他们走到地下室的档案库,逐字逐条地翻当年神父被调离的目录时;当他们找到了97个可疑名单时;当瑞秋找到一个神父像承认自己去了趟超市一样承认自己猥亵了男孩时;当迈克尔·基顿饰演的记者终于获得他的线人朋友的认可,在最终70人的名单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时;这些镜头并非车祸、死人等中国电影惯用的鲜血淋漓,甚至没有耸人听闻的音乐,却在观众的心上划了一刀又一刀;这是受害人心里最深的伤痕,记者悲悯情怀和做“对的事情”的庄严。最后列维·施瑞博尔作为报社领导说的“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我们成为记者的原因”,是本剧的点题,也把电影的主题升华到了人性的高度。

拍此类政治、新闻题材电影,全世界估计没有国家能出美国其右。从《水门事件》始,编剧和导演对大环境下的新闻事件观察入微、信手拈来,工整细致,细节打动人心。看完之后深深感慨,中国五十年内是拍不出这种电影了;一个是缺乏社会环境的根基,另一个人是缺乏社会精英层面在艺术和政治上的统一。中国也有好电影,但都是继承古代文人抒情风格的,比如《霸王别姬》、《小城之春》,文人情怀太重,而政治诉求不足。

全剧中有两个地方我觉得最动人。第一个是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记者心情不好,把洗碗机弄坏了,此时另一个记者来找她,两人在门廊上默默地抽烟。同事之间发泄着只有彼此才懂的心情,一个人说,觉得自己对宗教的信仰全部毁了,心里有什么东西碎了一样;另一个人则说自己再也不想去教堂了。观众这才知道,记者也是事件中的受害者,观察得越深,就对自己信仰拷问越重。电影之前的伏笔,是这些人都是本地人,对故土、对教区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任和信仰,如今这一事件的深究把他们的信仰全打碎了。观众可以看到记者的内心,而不是仅仅把他们作为客观呈现的载体。

另一个神来之笔是最后马克·鲁弗洛终于拿到尘封的卷宗时,飞奔进出租车打车回报社的镜头。那些被教会势力封印的材料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这些材料是直接指证红衣主教劳尔包庇神父罪行的最有力证据。而此时镜头并未直接给马克·鲁弗洛,而是打在飞奔的出租车上,背景音则是马克·鲁弗洛给报社领导在手机中念出的一封封受害者给主教的来信。这些信件字字血泪,而观众的心也仿佛和马克·鲁弗洛一样飞了起来,恨不能立时就把这些证据公之于众。

《聚焦》无疑是奥斯卡钟爱的电影,有政治,还有左的政治;有客观立场,又有春秋笔法;还有一大票戏骨们极其精彩的群戏。据说演员为了演好戏里的角色,都对原型的性格、说话风格和行事方式做足了研究。马克·鲁弗洛、迈克尔·基顿、瑞秋·麦克亚当斯、列维·施瑞博尔都把不同记者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值得奥斯卡的提名;演员下的功夫之足,让我都差点没认出来这些演员谁是谁。

 6 ) 即使拿下了两座小金人,也不足以衡量这部电影的分量

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而又渴望被铭记的。 于是乎,自打人类学会记录那一天起,各种“说故事”的职业便始终印刻在漫长历史图景里。朝廷史官、民间说书人、小说家,以及今天的相声演员、新闻记者还有电影人,都可以算是“说故事的人”。 可是问题在于,现在的他们似乎都不怎么好好说故事了。撕逼站队、歌功颂德、吸引眼球,这些好像都比认真说故事重要。也是,有了铁饭碗和金钱袋,谁还在乎那些“故事”呢。 还真有。

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发表了一系列揭露波士顿地区天主教会“娈童”丑闻的报道,引起了全球震惊。背后“聚焦”报道小组,花费了近2年的时间调查取证。 2003年,该系列报道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而这个奖项,是普利策最有分量的一个奖项。 2015年,电影《聚焦》在北美上映。导演托马斯·麦卡锡用12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当年那一段真实的故事。 2016年,《聚焦》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4年斗转星移,两队人马因为同一个故事,得到了业界的最高赞誉。

迈克尔·基顿与人物原型Walter V. Robinson,
马克·鲁法洛与人物原型Michael Rezendes,后者
瑞秋·麦克亚当斯与她扮演的人物原型Sacha Pfeiffe

先来说说电影。 与大部分不断营造戏剧冲突、通过配乐烘托氛围的电影不同,托马斯·麦卡锡讲故事的方式冷静到近乎“冷淡”。全片镜头平稳扎实,多用中景、近景,连特写镜头的使用都十分谨慎。和大多数纪录片一样,导演采用了最真实、最日常的观察视角来呈现故事,毕竟,真实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 但真实和日常绝不意味着普通,导演对于构图和画面的控制,细节的追求,令人惊叹。比如说,在用于交待环境的远景中,永远都有一座若隐若现的教堂。

座落在城市各处的教堂,一如无处不在的教会力量。 斯坦利·图奇饰演的“维权律师”加拉贝迪安(Mitchell Garabedian)在与马克·鲁法格饰演的迈克·雷泽恩德斯的一次对话中,直接点明了这一点。

此外,配乐的风格同样也十分克制,好几处关键剧情中,甚至没有配乐。再加上精准的对白设计,清晰的人物关系呈现,层层递进的叙事方式,整部电影可以算得上一部几乎无可挑剔。 不过,这些都是讲故事的技巧。 更具震撼力的,永远是故事本身。 一群记者揭了教会这么大一个疤,其中经历的艰难和阻碍可想而知。天主教会在波士顿地区,甚至在整个美国影响力之大,绝不容小觑。 简单来说,罗马天主教徒占到了美国总人口的24%,而波士顿地区又是天主教重镇,教徒比例高达45%。说个不相关的数据,目前中国的“组织成员”,只有全体公民的7%不到。 如果不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在时刻敲打,恐怕没有人能够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完成这项任务。这是记者对基本职业操守的坚持。 影片中还有几处情节,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当报道小组意识到吉欧根案绝非个例之时,他们决定通过反向追查的方式,找出“因病”或因其他“非常规因素”而调任或离任的神父。当时大部分的资料仅有纸质记录,因此小组成员只能采用“尺读”的方式进行排查。

于是图书馆、地铁站、咖啡厅、厨房,都成为了是他们秉灯夜读的场所。

一字一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这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持。 当迈克费劲周折拿到了证据,证明红衣主教伯纳德·劳早在20年前就对神父娈童的事实知情,却选择视而不见之时,与组长沃特尔·罗宾森在是否抢先报道该事实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这一时刻,长时间积累的情感终于无法压抑。

这也是全片情感色彩最为浓烈的一段。 这里所爆发出来的,不仅仅是对竞争对手可能抢先报道的担忧,更是在发现了如此骇人证据面前的愤怒,甚至惊恐。 记者从来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但是,在人性之外,记者更需要冷静和理性。 说出故事,不过是投下了一颗石子。泛起涟漪,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新闻行业沉浸了几十年的罗比显然深谙这一点。想要揭露教会的罪行,需要的不仅仅是单个的案例,而是一个体系。 最后的事实也证明了,罗比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经验再丰富的记者,也曾有忽略线索的时候。就在发稿一周前的一次全体会议上,人们才发现,原来早在1993年,代理过众多“神父娈童案”的律师麦克利什就给报社寄送过一份20人的名单,而当年作为都市版负责人的罗比,却选择了忽略这份名单。 报社主编本·布莱德利扭过头问,“是你吧?你当年负责都市版。” 罗比回答道,“是的,是我。”

一句话,说出的是面对自己,面对过去错误的勇气。 一周后的凌晨,成千上万份报纸印刷出来,罗比坐在自己的车里,看着送报车鱼贯而出,此时他心中究竟是平静亦或是汹涌,情感之复杂我无法想像。毕竟,这个一场景,整整迟来了八年。

接下来的一幕,也是我是我喜欢的一幕。 报道正式面试的前一夜,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莎夏·菲佛皱着眉头,神情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奶奶。而带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认认真真读着样刊的奶奶,是一辈子虔诚的天主教徒。背景里,是依然亮着彩灯的圣诞树。

文章还没看完,奶奶缓缓抬起头,用颤抖的声音说,“莎夏,能帮我倒杯水吗?” 短短几秒的画面和一句台词中,一篇报道,能给整个社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怎样巨大甚至毁灭性的冲击,已经淋漓尽致。 类似这样打动人心的细节,在电影里无处不在。 真实、坚持和勇气,在电影和现实里遥远地呼应着。 ... 既然电影说的是新闻报道,那就趁机再多说几句。 在我曾求学的人大新闻学院,素来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调侃: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畜牲使。的确,在传媒行业,不论国内国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又穷又苦又累。更糟糕的是,有时甚至不得不接触很多有悖于自身价值认同的内容。 再加上近年来传统新闻业支离破碎,新媒体行业鱼龙混杂,连段子手们都禁不住调侃:如果记者的女儿报考新闻专业,一定会被打断两条腿,如果是儿子,三条腿都打断(雾)。 而且,同学们之间也常常自嘲,后悔当年入错了行。 可是,当被真正问起,是否后悔进入新闻学院学习时,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曾经是一名记者。他说: “新闻职业要求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新闻工作环境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将新闻工作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职业中不断进步。阿尔维托·耶拉斯·卡马戈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两次当选哥伦比亚总统,但他甚至没有高中毕业。” 不管将来是否真正从事新闻职业,学习新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人成为更好的公民,甚至成为更好的人。不仅是多角度多立场的思维方式,冷静客观看待问题的视角,都是一位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今年号称“互联网内容创业元年”,放眼看去,四下的确是一副盛世景象。微博网红、直播博主,谁都可以成为“说故事的人”;不论是鸡汤、毒鸡汤还是热点八卦,都是吸引大众的眼球的“好故事”。KPI的压力,流量的诱惑,还有历年来记者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遭受的污名,媒体环境的窘迫,更是让不少新闻学子们羞于承认、甚至放弃曾经的新闻理想。 于是守护正义的成本越来越高,好像若是开口立下豪言,便是虚妄,而坚持信念和理想,仿佛也与守旧、笨拙再也脱不开干系。很多时候,在朋友圈里转发一篇文章,已经是能付出的最大努力。 这简直是一场可怕的逆向淘汰。 也正因如此,此时此刻《聚焦》的出现和获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意义非常。 它是一个提醒,更是一次警醒。 毕竟,人类的天性总是善忘的。 所以,当人们走出影院准备上厕所之际,或是从电脑面前起身倒水喝的时候,能唤起心中的一丝真诚、坚持和勇气,那么我想,说故事的人和故事里的人所怀的最大期望,也就达成了。

 短评

完成度很高,剧本好,节奏好,表演好,调度好,啥都好,独缺惊喜。

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这个时代,宗教似乎变得越来越虚伪愚蠢,自由媒体的力量却无孔不入!作为一部披露天主教性丑闻传记片把控着类似惊悚片的速度节奏,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严密工整,完美还原了一场媒体人的报道征途。如此优秀剧本下一众大牌的群戏互动更是精彩异常!【这完全就是冲着奥斯卡来的嘛~

7分钟前
  • 推荐

事件的真实性震撼人心!对系统的拷问,对记者工作的刻画(比较更戏剧性的Newsroom),对事件进展本身的关注而不是沉溺于廉价的抒情,对几位主要记者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有节制的描绘,都为此类社会传记剧情片的最高标准做出了表率。不断询问something bigger,我想这该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责任。

11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高三那年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新闻理想填报了志愿,现在我在党委宣传部写新闻稿。

16分钟前
  • 小白兔🐰
  • 力荐

有点像“撞车”,都是群戏电影,每个人都有精湛发挥。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电影最成功的是将亵童和性向做出切割,指出这是教会这一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组织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恶,看完会让人失去对宗教的所有敬畏。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各方面都很稳重,碍于太政治和工整,题材也不新鲜,赞赏却不心水。这样的震撼更多来自真实事件本身,作为电影其实没有到8.9分这么好,更像是给纪录片习惯打高分一样。

2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唯冷峻克制的表达,更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2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30分钟前
  • Zou Sir
  • 推荐

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原报道曾获普利策奖,电影也如厚重的纪实文学,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基顿、鲁弗洛不动声色展露极高表演水准,麦克亚当斯状态也不错,片很有奥斯卡相。基顿在办公室尽头接电话一声喂聚焦,收尾太棒

3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国内记者看来更像是一曲纸媒悲歌,近年国内调查新闻环境每况愈下,传统名牌报纸、电视调查栏目纷纷衰落,不仅仅是舆论环境持续收紧,未被政治打败的,也被资本击垮了。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部屠龙之技的鸡血片。

35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紧张精彩的行业片,节奏也不错,而且该煽情的时候也有煽情。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奥斯卡最佳影片你好!(从第一篇的影评开始我就预测它拿奖,非常值得!)

45分钟前
  • 常在我心
  • 力荐

movies that make you want to make movies

46分钟前
  • 瓦铃铛
  • 力荐

摒除所有抓马和猎奇,以极度冷静克制的表述抵消偏见和煽情,暗中积聚能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如一篇扎实负责的新闻报导,将判断和情绪的释放留给观众,坚持写实的态度令人敬佩。结尾字幕更鼓励关注调查记者并请受害者发声,报道结束而思考不止,这不正是新闻的意义所在吗?

49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整部电影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陈述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寻找证据,解决难点。冷静又条理清晰,据说对真实的记者办公和生活环境还原得也很贴切(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当然为了保持这种基调,新闻本身的故事性就被削弱了,记者本身的性格也无法深刻塑造

5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没有猪队友,没有渣Boss,没有性生活。不得不说美国梦真的可以洗脑,每每洗毕都感觉自己也香喷喷的。

55分钟前
  • 内个死猴子
  • 推荐

本来想打四星。然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题材让韩国人拍…”不由得虎躯一震,赶紧改成五星。

57分钟前
  • 卢十四
  • 力荐

作为一个前记者,看完这种电影真是感慨万千啊……如果不能坚持新闻理想,倒也不必把选择悲情化。做记者本身就要有一点理想主义才行,因为是你主动选择了那个桅杆上的瞭望哨作为岗位。只可惜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现实完全是拧巴的……电影本身非常棒!尤其是演员的集体表演!

59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住在波士顿看这片感觉真是……全场白人老头老太最后鼓掌认真得不行。BP强力选手水平

1小时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推荐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最大热门,不仅三观正,片子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片子的拍法和这群新闻人很像,客观冷静理性,干净利落不煽情,剧本是非常传统的类型片叙事套路,既扎实又踏实,剧组的团队精神就像精彩的群戏表演,没有任何主创抢风头,凝聚到一起却力量十足,让人敬畏。★★★★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