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

战争片英国2002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斯蒂芬·瑞,弗兰西丝卡·安妮丝

导演:Howard Davies

播放地址

 剧照

哥本哈根 剧照 NO.1哥本哈根 剧照 NO.2哥本哈根 剧照 NO.3哥本哈根 剧照 NO.4哥本哈根 剧照 NO.5哥本哈根 剧照 NO.6哥本哈根 剧照 NO.13哥本哈根 剧照 NO.14哥本哈根 剧照 NO.15哥本哈根 剧照 NO.16哥本哈根 剧照 NO.17哥本哈根 剧照 NO.18哥本哈根 剧照 NO.19哥本哈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01

详细剧情

A television adaption of Michael Frayn's celebrated and award-winning stage play about the meeting between physicists Niels Bohr and Werner Heisenberg in 1941 Copenhagen. At this time the young Heisenberg was leading a faltering German reseach program into nuclear energy, while the middle-aged and apparently isolated Bohr was in contact with allied agents, and still held a posi...

 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其实这就和莎士比亚戏剧是一样的,不论真实的历史人物究竟怎样,他笔下的人物单独看是立得住、值得琢磨的(当然我还是很讨厌这种为了政治目的抹黑一个人的行为)。

BBC这个话剧电影让我深受感动,我不喜欢曹天元科普书里说话剧作者福来恩是“押宝押错了”,因为这部戏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表明一个人有多么伟大,而是抨击了将科学用于政治的丑恶,旗帜鲜明地表示科学确实无国界——为了全人类不论是哪个国家都不该造原子弹,通过理想化海森堡来树立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应有的样子。毕竟过去已经过去了,将来的人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才最重要,然而可惜的是在原子弹研发这件事上科学家们的重点是站边,战后在海森堡究竟是不是圣人这个问题上他们还是站边。

很喜欢电影最后一段旁白,说未来人类多半会毁灭在自己手上,到时候尘归尘土归土,知识也就没有了意义。准备找中英对照版看一看原剧本。

2021.9.9

 2 ) 专业点,这是布莱希特

第一次接触这类的戏剧,看是中国版的,小剧场演出,主要使用语言的表现力。很考验演员。

印象深的除了深刻严肃的主题,再有就是情节的安排。反复反复的去说明一个情节,通过对方和自我两种角度,细致的反映每个人的处境和立场。这应该是这类戏剧想要使用的所谓“离间手法”的目的,多角度多角色的展现一个主题和人物。这种反复在深刻主题的笼罩下,并没有显得罗嗦,反而一层一层每每揭示出一些新鲜和出人意料的理解。并且编剧也善于使用悬念,在不断颠覆观者所得出结论的同时,让情节完美的契合,于情于理都能够说服人,的确是匠心独运。

往往中国的话剧,能涉猎到的最深刻的主题,往往是民族感情、社会民生。但是揭示关乎人类,关乎没有国家界限,没有文化差异的人本身的思考和讨论,却甚少。想到战争,往往中国人总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度上去考虑和归置感情,所以说,还缺少一些广大和普世的东西在。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之间的冲突是这部戏剧的中心。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我们都属于某个家庭,属于某个国家,属于某个民族。而人是不能没有感情的,人之为人而不是机器,有回忆经历存在,是有感恩之心存在。我们的感情自然而然的归属于一个集体。所以爱国主义一直并强烈的存在着。人道主义近乎人的本能,人生来就有着同情怜悯的能力,能够想他人之所想,能够相互理解,并产生共鸣。

有趣的是,战争把人放置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使得着两种伟大正当的主义,出现了冲突和矛盾。想要保护自己的国家,也不想帮助自己的国家伤害别国的人民。让那些头戴光环受到无限崇敬的科学家们,左右为难。科学与人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为什么要做研究,除了成就自己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科学的最终目的,造福还是摧毁。这其中,有关“核武器”的震撼力冲击力,仍然让我们这些已经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被深深的触动。戏剧中间,插播的那些核爆炸时造成的毁灭性的景象,更加深刻的诠释了人物的感情和矛盾,非常有感染力。

据说原剧本有四万余字,戏剧毕竟有感官接受的限制,删减了很多,有些可惜。向原剧作者,一位思考着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的人致敬。

 3 ) 一点点感想

短评写不下,找了很久英国版资源都没找到,于是在b站看了国话版,先看了梁国庆老师的版本,因为背景音太大很多台词没听清但后面依旧很震撼,后来又看了非鱼剧社版,重点是台词,我只能说无可挑剔,我想后续再仔细研究台词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虽然起初也是一头雾水,觉得一边说台词一边念旁白很奇怪,但之后渐渐被代替入进去,海森堡的纠结却又坚定、小心翼翼却也痛苦一览无余,玻尔对于海森堡的到来看似随性却又满怀预设,近乎等待着海森堡说出那句话,作为物理学家,从道义上来说是否能够从事开发利用原子能的研究?他在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的时候,玻尔还是放弃了他,如果有如果他当时愿意听他说下去而不是仅凭预设,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当然这也只是后来人们的揣测,那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他们两人知道而已。 “我是你的敌人,也是你的客人;我是人类的危险,也是你的朋友;我是粒子又是波。对普世众生,我们有应尽的道义,但永远无法调和的是,对同胞、邻居、朋友、家庭、孩子,我们还有应尽的责任。”

 4 ) 伟大的灵魂

Our children and our children's children preserved, just possibly by that one short moment in Copenhagen.By some of event that will never quite be located or defined. By that final core of uncertainty at the heart of things.

 5 ) 灵魂会见 无处摆渡 ——观《哥本哈根》有感

历史之所以有“不确定性”,是由于人无穷尽的“求知欲”,通俗说,就是“窥视”秘密的欲望。“欲望”是人类得以延续进化的支点,从生存法则,到自然规律,再到宇宙轨迹,甚至还要突破人类的终极话题——“死亡”。试想,当几亿年后,假如人类抛却肉体,以灵魂会见,会是一番什么模样。《哥本哈根》便是以三个“亡灵”的对话、表演进行猜测,试图重现1941年海森堡回到哥本哈根与其导师波尔会见的场景,找寻二人关系破裂及导致人类性灾难的原子弹的生成及失败的原因。

(德)维尔纳·海森堡与(丹)尼尔斯·波尔是荣获诺贝尔奖的两位卓绝的欧洲物理学家,二人相差16岁,在物理学讲座上交锋而结识,成为父与子式的忘年之交。波尔接待了这位来自战争废墟的失意的德国青年,但乳燕投林,海森堡终回故国。1941年,德国攻占丹麦,集结物理资深人士研究原子弹,海森堡作为德国犹太人,由于其物理学家身份而得以幸存。被物理学界称为“父亲”的波尔,当时正带领研究组成员发现了反应堆的“裂变”现象,而海森堡这时被国家监视着去会见这位“父亲”式的朋友,其目的和动机为何?会见之后关系破裂的原因又是什么?波尔为何与同盟国英国合作研制成原子弹?真的因为海森堡忽略验算而导致德国放弃研制原子弹吗?那些被投掷原子弹而国破家亡的人类悲剧真的归咎于原子弹的制造吗?

费莱恩对收集的历史资料、对自己的猜测都进行了反复的解构,打破了传统话剧的主线结构和戏剧化情节,以云里雾绕的“不确定性”来试图展现战争中国别之交下会见的极致人性。“不确定性”作为艺术手法,在于人物视角多元重现,时间空间凌乱重叠,叙事结构颠倒重复,精神内核抽象破碎。此外,整个话剧都将物理审美化、通俗化,它不再是一门专业硬性的学科,而变成彰显人性和心灵的载体。影片的整体架构是一间空房子和三双眼睛,一双眼睛就有自己和他者的三种猜测,因此会见有九种猜测。而猜测的背后,却又存在着包括我们在内的无数双眼睛。就像在一个不知时空的神秘宇宙中,每双眼睛都是一颗“粒子”,照耀了哪颗,而又隐匿了哪颗,都无法测量。

对历史的探究就是一种“量不准”法则,谁都无法断定“粒子”在时刻中的位置和状态。这一刻海森堡说他认定是因为没做临界质量公式而导致研发失败,而当时那一刻呢?是计算的疏忽还是道义的隐现?既然他提出了“量不准理论”,那就表明他比任何人都要理解“认定”的荒谬。而当一个人从未“认定”什么,那他又是如何存在的呢?

战争与原子弹、死亡与生存、证明与阐释,都不是数学或物理化学等领域单纯的“求知欲”造成的,而是由“人性”共同推动发生的。九种猜测,就对应着九种人性。到底哪一种促使海森堡会见波尔,又是哪一种导致海森堡研制失败?

猜测一,海森堡向玻尔请教核裂变课题,践行德国“用理论物理杀人”的计划。这是最直接最理性的现实分析,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国别身份决定战争立场。在这种情形下,海森堡的一切行为动作都带上了政治倾向。

猜测二,海森堡邀请波尔及其他权威朋友参加德国驻丹麦大使馆的社交活动,初衷是帮助友人,却无奈适得其反得到友人的讥讽。猜测三,海森堡慰问波尔的处境,回忆二人旧交的点滴。以上两种猜测,都出于国别友人成为战争敌人之后的情感猜测,人人都会经历从亲密到敌对的关系状态,这种复杂、无奈、两难、揪心的处境,让一切语言行为变得荒诞且又矫情无力。

猜测四,海森堡和玻尔在散步中就裂变相关的物理理论产生严重分歧。这是每个学科领域都常见的现象,老师与学生因为观念分歧而反目成仇,如荣格和弗洛伊德。这时,真理的欲望让物理学科成为神一般的存在,辩论是夺取这一精神载体的唯一方式,一旦争辩失衡,就证明虚无的存在,只有天平断裂,才不会出现虚无。

猜测五,海森堡想向玻尔询问:“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猜测六,海森堡想让两国及盟国的物理权威达成共识,向各国政府告知核武器研制所耗费的巨额资源以及几乎为零的成功率,避免悲剧的发生。这两种猜测,是站在道德的角度,试图赋予读者以保持人性的良知。

猜测七,海森堡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何在1941年来哥本哈根。猜测八,海森堡之所以在1941年来哥本哈根,根本就是来向玻尔炫耀他的功成名就。这两种猜测递进式地指向人性的弱点,炫耀可以是无意识中的冲动,也可以是刻意而为之。在权威面前证明自身的权威,无疑是人类臣服于权利之下的通病。

以上八种猜测,都是从人为的意向出发,加起来也不足以全面地解释会见——破裂——失败这一连锁事件的发生。历史记载,德国放弃制造原子弹的直接原因是海森堡忽略计算扩散率导致研制可能性降低20倍。但是,这一如此微不足道的计算成为失败的节点,是过于自负,还是人为失误?到底是谁在安排指导这一切。没有上帝,只有历史。因此,第九种猜测,就是没有猜测。

人们可以预知死亡,但不能体验死亡。死亡只能由活人述说,正如鲁迅《死后》中的死亡体验,也只是一种阐述。当你试图从历史(权利)的缝隙中寻找发生事件的原因时,就会发现,一切精密逻辑的推理,即使有当事人的回忆,甚至是拿着会议交谈的录音作求证,都并非是无懈可击的,而是充满了新的疑虑。人是存在着的人,但不仅是海德格尔所追求的人行动的当下性,而是充满了历史、时间、社会的存在感。人类是历史的,历史是人类的。恐惧、窥视、嫉妒、炫耀等一切欲望,都是战争和悲剧的根源,它们相对且永恒地存在着。因此,这部戏剧并非是向观众或读者传达某种或多种历史的猜测做结,那些都是迂回的、虚构的。最直观且震撼的莫属于原子弹爆炸的片段,一反激烈的辩论而缓慢的呈现,给予人思考历史(战争)、思考人性(悲剧)、思考自身的余地。

当灵魂会见而无处摆渡,理解人性的和解便开始了。

 6 ) 戏剧家不靠谱,物理学家更甚

当我走进深圳会堂已略显陈旧的大厅,我已很久没有这样兴奋过。无疑,《哥本哈根》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经典,它没有我们常有的焦虑,没有我们习见的恶搞,也不像我们总是纠结在日常的困境之中。它优美,规整,严肃,沉痛,从上个世纪走来,讨论的却是永恒。
  
《哥》剧的主题很简明:二战期间,量子物理的两大巨擘海森堡和玻尔曾有过一次短暂的会见,这次会见就在哥本哈根。在那短短的十分钟的交谈之后,世界像一本放在窗台上的书,被狂风连着吹过了数十页: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广岛长崎成为原子弹的牺牲品;二战结束;海森堡面临为虎作伥的指责;苏联研究出第一颗原子弹——全球进入了以核军备为表现形式的冷战时代。
  
这条精彩的链式反应从十分钟会谈开始。那十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作为纳粹德国的科学家,海森堡是敏感的,令人起疑的,可他也是玻尔的爱徒,测不准原理中显微镜的分辨率推导都是由玻尔代劳。他们的友谊和恩情无人能比,他们的猜忌和误解也与日俱增。已经没有人知道真相了,当事人都已经死去,也几乎没有只言片语存留,于是迈克•弗雷恩虚拟了一场死后的对话:纯白的空间,纯白的衣服,纯白的家具,纯白的写字板……灵魂间的对话被纯粹的布景具象化,玻尔夫妇和海森堡的鬼魂在无所遁逃的白色中向观众显形。他们会见的场景被反复重现,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被反复解读——玻尔总是善意的,像典型的小国国民,挣扎在恐惧和自尊之间;海森堡无法撇清自己为纳粹效劳的原罪,可又怀着惊人而大胆的设想和使命;玛格丽特更像是作者自己的化身,饶舌,尖刻,不停地对谈话进行预判和挑剔。在缺少观测者的情况下,那次对谈的波函数是耗散的,种种可能性层出不穷地涌现;而当一个观测角度被选取,对谈的真相就象握在手中的沙子一样从指缝中流走。这正是令迈克•弗雷恩,以及无数观众感到兴奋的东西:历史事件和物理定律,在这场戏剧里形成了完美的对应和统一。
  
不过,当我看完这场戏剧,“僭越”两个字,不由自主地从我脑中浮现出来。这是戏剧对理论物理的僭越,也是物理学家对世界政治的僭越。首先,历史事件和物理定律的对称固然令人兴奋,但却难免牵强。与其将那次对谈扯得“既量子物理又存在主义”,倒不如说只是个最普通的博弈论案例:无论是同盟国还是核心国,研发核武(即背叛对方)都将是自己的占优抉择。当然,如果双方能协议放弃核武计划,的确能达到群体的帕累托最优……然而这可是战争时期!如果群体的帕累托最优能够加以考虑,还要打仗干什么?团体认同感正是许多非理性行为的根源,而民族国家又是团体认同感中最流行也最强烈的一种。所以玻尔才会委屈地嚷嚷“别把我们小国当擦鞋布”,海森堡也会捂着胸大喊“非正义国家也是我的祖国”,如果说物理学家们能因为单纯可爱而逃脱“经济理性人”假设的诅咒,还有一张民族国家的天罗地网在等着他们呢!就算海森堡的“光拿钱不干活”计划能得到玻尔的认可,玻尔就有把握说服费米和奥本海默吗?最后必然还是以一地鸡毛收场,只是广岛和长崎可能换成了慕尼黑和莱比锡,那戏剧化的“十分钟”也会变成很多个五十分钟乃至三个半小时。迈克•弗雷恩,“你用一副想象的牌,把我们都蒙了!”
  
戏剧家对历史事件的物理学解读固然靠不住,物理学家对世界政治的僭越倒也不是他拍脑袋想出来的。曼哈顿计划的主持者奥本海默曾在联合国大会上痛心疾首地忏悔:“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可杜鲁门听说后却气得破口大骂:“是我下令投的,和他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再齐声朗诵一下海森堡的台词,“在这个存活着20 亿人口的世界上,我是一个背负着无法承载的重任的人。”这是何等的浪漫主义,在这一刻,物理学家是世界的中心,虽然在这个白色空间之外,依然尘归尘,土归土,政治的归政治,物理的归物理,人类的归人类。

2008-10
  

 短评

感谢b站上海契诃夫后援会

9分钟前
  • 张脑三
  • 推荐

一个用许多年把信写了又写最终也没寄出去,一个用尽余生去等待回应……以为有糖结果全是刀子,刀刀见血,心碎一地。港真,好久好久没这样全身心地爱着一个CP了,爱得我燃尽激情,爱得我心力交瘁,爱得我热泪盈眶。

10分钟前
  • 萝卜见光die
  • 力荐

三人戏非常精彩!海森堡说他没有计算铀235的扩散率(后果深远,比如德国没有造出原子弹),因为他assumed不值得做,波尔说,assumed?你从来不assume,你是海森堡,你计算一切。真真鸡皮疙瘩都看出来了。打牌、物理学定理、蘑菇云在那座城市升起、你为什么要来哥本哈根……一切皆为uncertainty。007不打架,犟嘴的样子更适合他。

15分钟前
  • 小是小非
  • 推荐

演员演技非常好。数次动容。

17分钟前
  • 然一
  • 推荐

太精彩了 尤其是后半段通过玛格丽特 将三个死去的人对往事的回忆 对1941年谜之会面的重构 变成了一场灵魂层面的“”量子实验” 台词精彩到爆炸 最终并没有等来导演揭秘海森堡真正的来访目的 却看完了一场真诚与猜忌 温情与冷酷 科学与政治 人性善恶 言语真假 内心的平静与波澜的冲撞 有时间一定要收藏一个蓝光版

20分钟前
  • Dublin苍穹下
  • 力荐

uncertainty principal 往事随风。

24分钟前
  • SHI NE
  • 力荐

好多镜头好棒的呀,特别主观,还好不是像把话剧录下来了而已。。。

25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戏剧感依然非常浓。剧本没得说。回忆反复重演的手法层层深入,从各角度推敲海森堡的动机。历史发展一半因为人物的性格,一半因为事件的偶然。两位男演员都好棒。stephen rea的Bohr好迷人。

26分钟前
  • 苗儿
  • 力荐

不愧是话剧改的,台词写得真好,用那么浪漫那么诗意的话去描述测不准原理和量子力学。电影化处理也很好,最后一次会面,镜头一直如电子一般围绕着三个人做旋转,表现出每个人心态上的孤独和难以理解对方。结构上通过三次重演那场谈话,每一次都更加深入人物内心。丹尼尔·克雷格演的海森堡太帅了!

31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B站真是个好地方。再看这一版,觉得还是用英语说出那些富有哲理的科学词汇才动听。到底是你的无能,还是你的善意,使得纳粹没有研制出原子弹;而我,虽然参与到奥本海默团队,但我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到底是我的无能,还是我的善意。如果是我俩的无能,那么哥本哈根学派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虚妄;如果是我俩的善意,那么1941年的那次相会,我们的交谈使我们都在这个人类最恐怖的武器上无所建树。当然,此后核爆炸的成功产生了间接上的世界和平,是我们两个物理学家无法预测的。ps,考虑到原剧二十世纪末上演,花样年华的还原现场是否借鉴了它?ps,诺兰的新片是关于奥本海默的,有了信条的走得太远的教训,这部未来的硬科幻太值得期待啦!

35分钟前
  • 裴楷
  • 推荐

BBC版。对照电影的空间转换,有助于对原剧本的结构进行深入理解,尤其是戏剧节拍的变化。表演自不必说,光看特写已经很精彩,前置的迈克弗雷恩访谈也很有营养。但是,电影版删去了剧作结尾的两段抒情独白,非常遗憾。没有玻尔与海森堡的这两段独白,《哥本哈根》就是不完整的。

36分钟前
  • Y2K-nostalgia
  • 推荐

提到玻尔打牌打到海森堡质疑数学概率,笑翻,牌也算不准,电子也测不准😂

41分钟前
  • 王大力
  • 力荐

了解了二战期间世界上最顶尖的大脑都在想什么之后,就会觉得,决定二战结果的不是哪场战役,而正是这些大脑——奥本海默、海森堡、图灵……「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43分钟前
  • 276088996649
  • 推荐

15年前的老剧了,三人行思录,永恒的思辨与不确定,看的第四部话剧。居然是科学背后的反思,借历史公案来讽刺人类。北京与上海还是中国的两大文化中心,哎!

48分钟前
  • 张星翰
  • 力荐

十分想看电影版,话剧版十分!

50分钟前
  • jojo『浊水是魔鬼纠结者…』
  • 力荐

看的是话剧,太经典了,在此记录一下。感觉有萨特《禁闭》的设计影子

51分钟前
  • Mike·Lee
  • 力荐

BBC电视版。迈克·弗雷恩1998年写完话剧剧本,原版百老汇作品于2000年4月11日在皇家剧院开演,共演出326场,并获得2000年托尼奖最佳剧目奖。剧本被用作电影版的剧本基础。对照国话版,BBC版保留了更多物理讨论,这其实增强了海波情感关系的拷问,进而让不确定性更永恒。

56分钟前
  • 丛二
  • 推荐

以前真没认真想过假如被纳粹德国先倒腾出了原子弹会怎样。细思极恐啊!

1小时前
  • 天使天天
  • 推荐

艰难啃完生肉,导演很机敏地将话剧中的mind flow以摄影机在人物间游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客厅中三人对着镜子去剖析对方言辞的机位调度极为巧妙,可以说是把话剧的独白加上了电影的视觉张力。最大的硬伤和亮点是剧本对这种ambiguity的adoption,感兴趣历史的人只在此中收获了困惑,但转念一想如果历史研究本身也并不定论,这种剧本处理不失为一种有趣。

1小时前
  • ToriAmos
  • 力荐

本圈同人巨制的感觉。DC果然还是适合这类角色。

1小时前
  • 真红羽莲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