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零年

剧情片意大利1948

主演:Edmund  Moeschke  Ernst  Pittschau  Ingetraud  Hinze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

播放地址

 剧照

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2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3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4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5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6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3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4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5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6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7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8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19德意志零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9:06

详细剧情

影片主要讲述战争给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使人民陷入饥饿贫困,还是儿童的心理产生畸形。影片中的主角是个儿童,他把他那卧床不起、患有心脏病的父亲毒死,因为他认为父亲对社会豪无用处。事后,他又因内心不安而自杀。影片表面上把这个儿童产生杀父和自杀的心理归咎于一个老师的教育错误,实际上则是在揭露德国的纳粹主义,认为他们才是这一切罪恶的根源。

 长篇影评

 1 ) 现实主义不等于糙(《德意志零年》1948)

《德意志零年》(Germania anno zero)在故事片里算短的——我看的这个版本是74分钟——故事情节相对简单。意大利人跑到德国拍电影,到底能拍多深实在值得怀疑,但可以看出来,虽然片子绝非史诗巨作,但罗西里尼在处理上还是很精致的。

开头一大段字幕是烦人的道德说教:“道德以及基督教的慈爱精神,应当永远成为人类生活的基础。”别理这些,看下去吧,罗西里尼的布局和剪裁可以说细致入微。现实主义电影最怕的就是糙,贾樟柯的片子有不少地方就糙——当然贾大师的《站台》是现实主义精品,而且许多被称为现实主义派的中国导演像宁瀛、王超连现实的脉都摸不准呢。

一开始,12岁的埃德蒙特就出现在墓地,为了50克人造黄油挖墓穴,但因为他不足15岁,连挣这份钱的资格都没有。挖墓穴预示着自杀结局,死亡气息悄悄蔓延,将男孩推向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父亲生病、哥哥懦弱、姐姐遭人闲话、房东冷酷无情、到黑市被大人强买东西、初识的女孩为了食物鬼混、被昔日的老师当作赚钱工具,男孩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因为听信老师的一番混帐话毒死自己的父亲。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埃德蒙特希望破灭走向死亡的那段戏。他告诉老师已经按其所说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没想到老师斥责了他,原来老师并不真的相信他自己所说的“生存竞争”哲学。埃德蒙特绝望了。走到街上,几个孩子在踢球,他走近踢了两脚,孩子们拿球离开。作为一个弑父者,他已经不被当作孩子了。他一边走一边玩跳格子的游戏,仿佛要留住天真。爬上断壁残垣,看见父亲的灵柩被卡车运走。人生彻底要毁灭了,他在倾斜的钢柱上最后玩了一次滑梯,与童年告别,然后纵身跳下。埃德蒙特在二次大战的战火中逃生,却在德意志重生的废墟中死去。

《德意志零年》也有生硬的地方。一是埃德蒙特给美国兵卖希特勒的讲话录音,希特勒说,“德意志的将来是无限光明的”,导演将镜头转向废墟,希特勒激昂的声音在回响。另一个是埃德蒙特走向死亡的时候,罗西里尼插进了教堂的风琴音乐和镜头。太刻意了,削弱了影片的力量。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影子王国 http://buckzhao.blogspot.com/

 2 ) 残酷来源于现实

罗西里尼不愧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三巨头之一,德意志零年这一部电影看了之后,令我毛骨悚然而又唏嘘不已。

令我惊惧的点在于战争带给儿童的不可磨灭的伤害。埃德蒙是一个特别的儿童电影主角,他和大部分电影中无忧无虑的儿童不一样,他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他的童年充满了磨难。影片从开头至结尾,埃德蒙在不断地经受各种困难,从挖墓穴的工作被辞退,围观看马被赶走,家里的粮食不够,父亲卧病在床,哥哥是在逃战犯,他的生活充满着各种问题。作为一个孩子,他无从依靠,还要承受着撑起摇摇欲坠的家庭的压力。

同时,他又有着儿童特有的直接简单天真的思维,所以他才会愿意帮老师去黑市倒卖希特勒的录音带,他也愿意继续听从老师的教诲。也正是对老师的话的偏执误解,导致了最终他杀死父亲,又走向自杀的悲惨结局。

罗西里尼选择从孩子的视角入手是非常巧妙的,每个家庭都有孩子,社会的未来也是孩子,从战争带给一个孩子的影响,就能看到战争整个社会以及社会未来长期的影响。

埃德蒙的悲惨人生,放大去看就是整个德国的悲哀。虽然德国是纳粹法西斯的根据地,但是无论是法西斯国家还是同盟国,战争带给人民的伤痛是一致的。

 3 ) 悲剧的诞生

影片最开始,1948年的柏林,整个城市被炸平,满目废墟,男孩在做掘墓人的工作,被人举报说是不满法定工作年龄,丢了工作,镜头顺着残破的柏林街道来到男孩家,哥哥曾经参加过纳粹,不敢出去工作,在家中白吃,父亲也重病再床,姐姐无奈晚上只能出去陪酒,男孩为了帮忙解决家庭困境只能出去再去找事情做,帮房东卖秤,结果被一个商人强买强卖换来两个罐头,遇到以前的老师海林,因为生计被迫帮老师卖希特勒的录音碟,感觉他老师和住在那里的人都有恋童,娈童倾向,手总是在他脸上乱摸,身体上的侵犯也暗示他正在对男孩进行精神上的误导。

父亲一当面指责大儿子软弱,不敢出去工作,是家庭的负担,一方便抱怨自己因为生重病同样也是家里的负担,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倾诉给海林老师,诉说自己的困惑,老师向他传达了物竞天择,效率最大化,功用化的纳粹观点,现实也如此,家里没有粮食配额,有能力工作的哥哥不敢工作,敢工作的父亲又没能力工作,仅靠一个女人姐姐,出卖身体,靠弟弟年仅13岁的孩子在外面做童工维持。为在外面换食物,晚回家了,结果还被爸爸责备打耳光受委屈。

爸爸抱怨自己想死掉,男孩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听了老师传输的纳粹理论,给爸爸下了毒,爸爸喝下毒药以后,回忆起在医院伙食是多么的好,生活多么美好,他爱一家人,虽然嘴上说想死给家人减轻负担,可是心里又多么想活着。还亲了男孩,被警察抓去的哥哥也回来了,当局哥哥没有因为是纳粹而抓他去坐牢,他可以工作了,以后家庭不会再有负担,可是毒已经下了。

气愤的男孩去找林海师质问,老师惊讶,反悔地责问,阿,我只是说说概念和理念,你怎么真下毒。男孩深感被老师欺骗了。他只是一个被洗脑,帮老师跑腿倒货的工具,(老师这个形象暗示象征着纳粹时期的宣传部),男孩听带着抑郁,愤怒离开了那里。

他在马路上漫无目的的走着,不知何处是终点,一群小孩在踢球,他上去与他们一起踢球,但是那群小孩不愿和他玩,童心短存而飘逝,一同那些离他而去的小孩。他爬上了残破的高楼,在楼上看到父亲的棺材被抬出来,他懊悔至极,最好再当一下小孩吧,他顺着倾斜的钢筋房梁当滑梯,玩耍了一下,纵身从楼上跳下,与自己的信念,与自己的生命告别。

尸体深扎在被炮火轰炸断墙残桓里,杀死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扭曲他的灵魂,如周围的被轰塌的建筑一般,成为纳粹的炮灰。

片名叫德意志零年,我猜是新的德意志从零开始的意思吧。

 4 ) 《德意志零年》:从战败者角度的反战电影

电影《德意志零年》主要讲述战争给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使人民陷入饥饿贫困,还使得儿童的心理产生畸形。电影中的主角是个儿童,他把他那卧床不起、患有心脏病的父亲毒死,因为他认为父亲对社会豪无用处。事后,他又因内心不安而自杀。电影表面上把这个儿童产生杀父和自杀的心理归咎于一个老师的教育错误,实际上则是在揭露德国的纳粹主义,认为他们才是这一切罪恶的根源。

在讲电影之前或许可以先聊一聊战争,战争实际上就是把一种社会矛盾转移激化的结果,通过战争让社会矛盾磨灭或者转移推迟,但战争是最残酷的手段。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或者是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战争,包括今天依旧还在持续的俄乌战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战争都是毁灭性的灾难,而且这些人实际上在战争的作用就像是象棋里的兵卒,真正的将帅实际上很少受到最毁灭的打击,这个世界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最惨的无论如何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对于政府当权者来说,他们其实很难真正的理解底层普通人的苦难,特别在战争面前,那些冲在最前线的士兵的生命变得十分的轻贱,而远在后方指挥这场战争的领导者则依然过着滋润的日子。在这之前我看过今年新拍的电影《西线无战事》,前方士兵在拼命,后方的指挥官却是依然在安然的生活着,甚至于在后方的平民百姓也是平静的生活着,真正死去的只是在前线的士兵,这就是战争最残酷的地方。战争有时候真的就只是当权者的游戏一样,士兵不过是他们的棋子,失去其中一些或者得到一些他都根本不会在乎,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在前线的士兵会如此拼命,这点我觉得很恐怖,战争机器面前或许个体真的变得无法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打个并不恰当的比喻,战争甚至有点像是最大的传销组织,被人洗脑战争的好处。战争有好处吗?对于普通人来讲战争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什么所谓的好处,有的只是死亡,只是悲痛,而且战争不止对受到侵犯的国家人民受到伤害,发起战争的国家人民同样深受其害,在任何战争里,就没有什么赢家,战争是一场双输的局面。

许多的反战电影都是无限扩大发起战争者的罪恶,然后描述被迫害者的悲惨以及勇敢等等,但是电影《德意志零年》则是从战争结束后的德国出发,这样的德国也是一个十分悲惨的国家,或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是他们活该,这是他们应当承受的结果,但我无法认同这样的理念。虽然德国是战争的发起者,有很多的民众也在参与,更多的是领导者私欲等,我始终相信即便是发起战争的国家人民里也有善良的人,另外还有一些无知的人,他们对于这个国家是否发起战争没有任何作用也不发表任何意见,只要战争的火焰不燃烧到自己的头上的那天他们就依然平静安稳的过日子,这样的人依然也是深受战争的伤害。电影《德意志零年》从战争发起者以及战败国的角度来反对战争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我们该指责的是那些挑起战争的人,那些为了私欲去发起战争的人,参与战争的更多士兵实际上是愚昧的或者说是被战争机器裹挟着的,这样的人需要的是武装他们的头脑,让他们知道战争的罪恶。

在电影里战败后的德国到处都是废墟一片,房屋都是些断壁残垣,人民失业,吃不饱穿不暖,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人有钱,财富依然被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饿死的活不下去的依然只是普通人,多么讽刺啊,战争的时候死的是普通人,战争后受到伤害的依然是普通人,底层普通人永远是受害者。不过电影《德意志零年》并不是简单的从战后的失业、人民生活困苦等方面来表现,同时还更加深入的描述了人们的心里状况,这是个心理十分扭曲的时代,战争的创伤带来了心理的扭曲,孩子弑父这样的情况都已经出现,虽然最后孩子也为自己的自责而死去了,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孩子的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战争带来的创伤。总的来说,战争类型的电影的意义永远不是宣扬战争,而是反对战争,我们观者在看电影的时候也应该如此,要永远记住战争永远是我们反对的东西,战争没有正义可言。

 5 ) 物竞天择

罗西里尼现实主义三部曲第三部。将故事放在了战后的德国。主角男孩因为被举报年龄太小而失去了掘墓工的工作。因为战争摧毁了无数房屋住宅,男孩不得不和父亲,哥哥,姐姐四人被政府安排在一个中年男人的家里寄宿。父亲病重卧床无法工作,哥哥由于身份敏感不敢外出工作只能在家啃老。姐姐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不得不在晚上去风月场所陪酒,为此也遭到了房东的鄙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年幼的男孩不得不继续寻找工作。他在街头遇见了曾经的老师,老师交给了他在曾经的集中营废墟旁贩卖希特勒音像制品的活。显然这是对战后纳粹残余势力的影射。男孩赚到了200元,老师给了他10元。男孩替房东把人体秤拿到街头上买,要价300元。结果被精明的路人用两个肉罐头打发了,回去被房东责骂时,房东提到了男孩一家寄生在自己家吸血,尤其他们的父亲整天卧床咳嗽不干活,还不如去死……这是影片第一次出现父亲应该死的讯息。

父亲的病情变得严重不得不住院,在医院里父亲因自己拖累家人而自责。由于经济窘迫,父亲决定出院。但家里已经穷的没有食物。男孩找到老师帮忙,老师却用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理论明示成为负担的父亲死了也许更好。显然,这只是老师打发男孩的推脱之词,可单纯的男孩听了进去。就这样,男孩将医院偷来的毒药混入了父亲的茶水里,将父亲毒死了。面对父亲的尸体,房东嫌弃的要求赶快处理掉,而一旁围观的人却讨论着将父亲尸体身上的衣物占为己有。在贫穷面前,人性不堪一击。

此时哥哥在警局登记了身份后获得了自由,他可以开始找工作赚钱了。但父亲已死,男孩在自我怀疑和悔恨中找到了老师,告诉老师自己的弑父行为并怪罪到老师身上。老师立刻与他撇清关系。在深深的负罪感和绝望的情绪下,男孩在废弃的烂尾楼上纵身一跃结束了生命。

 6 ) 现实主义对戏剧性的兼容

被巴赞称为现实主义典范的罗西里尼电影,实际上配乐、剧情甚至剪辑都是十分戏剧性的,这也暗示出戏剧性和现实性兼容的可能性。1.再次想起《饲养乌鸦》这部片子,同样的毒杀和弑父,卡洛斯有意使用巧合性情节和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避免了伦理上的困境,而罗西里尼则几乎没有省略地再现了下毒成功的全过程,这一举动既是打破贫困生活的残酷循环,又是使人通向地狱的创伤之核心。对于创伤核心的直接展示,不回避的伦理拷问,正是这样无感情的客观表象真正向道不明的真实和现实敞开。 2.影片的剪辑节奏很快,运动致使摄影机的存在感也很强,戏剧性配乐更加重了电影性的存在(而非纪实性),或许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渊源于战时新闻摄影的缘故。但它奇特地继承了新闻摄影的现场感和真实性,这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环境、道具细节、影像质感、角色细节、演员的无传记性等等。

 短评

三部曲中最喜欢的一部。二战后的德国,道德的负担压在无穷无尽的废墟上,人们在饥饿与疑惑中度日,但心底的荒凉,即便是所谓懂事的孩子也被吞噬。越是纯真的残忍,越是悲凉,太不是滋味。四星半。@资料馆

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太致郁了,整个基调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同样聚焦贫困底层的视角,大背景是德国战败的残垣断壁,一片萧瑟。极端匮乏导致的悲剧,所有人都在一种无奈、压抑且沉重的底色中苟且,一个13岁男孩在控诉无门后通往了自我崩溃毁灭之路。在纳粹语境里(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者(病怏怏的父亲)只能被(工具小男孩)淘汰掉,正如里面老师说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社会“规律”。单纯说男孩走极端是不公平的,我更愿意理解为时代的悲哀,换做谁都是无可奈何。卖唱片试希特勒的演讲镜头剪切街上废墟真是神来之笔。8.5

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四星半. 作为始终被是本身牵连在场的此是,人的形象永远为全部是者所关联;因此,现实主义作品势必首先要将环境归为人的环境,才能将人还原为环境中的人. 罗西里尼的三部曲不断简化故事情节而持续增加场景内的随机因素和生活化的无关细节,以人的自然属性消解角色的隐喻功能;本作中实在的诸人物乃是(双关意义上的)临时演员(Extras),亦即"多余的人"――而影片对设计痕迹和先行概念的去除越是彻底,或曰越使人显现为人本身,这功用主义视角下的"多余"也就越发显出荒谬来;结尾的游荡则明白地面向现代电影,朝着真实的无意义,一路走向1960年的安东尼奥尼.

10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比起意大利,战后德国的社会问题恐怕更加严重,除了化作废墟的城市,衰退的经济,纳粹主义仍然像梦魇一样缠绕在德国人民心中。那些镜头看上去冰冷甚至触目惊心,战争摧毁的不只是物质家园,更是心灵净土。

12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推荐

新现实主义是典型的“写实>写意”型影像,也同时由于其性质,导致电影的立意(即电影所揭露的)远超其本身的质量。如何使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拍出这样的电影?答案就是将Film Noir式的创作理念轻微作者化,快速将「问题」抛出并省略大部分「过程」,以便让电影达到最高的叙事效率。我认为本片的创作理念仍需进行二次审视:人物是否被目的化?如果是,那么人物是否成为了导演的“提线木偶”?我想说的是,假设在如此小体量的故事中仍能看到不少充满目的性和控制欲的情节/细节,那么不仅导演是需要反思的,同时连电影本身也会顺带失去一切观看价值。《德意志零点》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然而当后半段Rossellini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用小男主的「漫游」片段加以改善时,一切都已经为时过晚,同时也显得苍白无力。

17分钟前
  • kis
  • 还行

#A#新现实主义的另一面-独特的观察点、真实的德国废墟,元首的演讲如幽灵一般飘荡在上空(真是昭然若揭);弑父、告解、成人的同时发生比任何残酷的战争场景都更惊人,而弑父后不被接纳的独自游荡(同时也是孩子心性最少的流露)也比任何控诉都更有力(尤其是背对教堂走开和玩具手枪);不安的配乐游走全片,一场事先宣扬的悲剧。

20分钟前
  • マツハラ
  • 力荐

第一反应不是好看、真实,而是珍贵:这是一种只有实景拍摄才能带来的震撼,这种粗糙的、满目疮痍的质感是绝对生造不出来的。换言之,观众观看的不再是电影,而是赤裸裸的“存在”。因此,与其说罗西里尼是电影的造梦者,不如说他是噩梦的记录者。后半部分孩子在倾圮的城市景观中游走,甚至已经超出了新现实主义的范畴:那种内心的、纠结的、非理性的冲动和游走,是多么现代、多么安东尼奥尼啊。而这绝不是一种风格;它是一种深深植根在战争废墟中的、关于人的巨大的危机。

23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最黑暗的罗西里尼,战后的柏林支离破碎,而纳粹主义的阴魂不散是一切的开端,播撒者不是士兵,而是教师与收音机。最后半小时震撼调度,黑暗程度甚至比《偷自行车的人》更甚,急躁而有力的镜头跟随孩子无意义的自我反省,随着他在柏林街头四处游走,最后消失在废墟之中。

27分钟前
  • TWY
  • 推荐

回到把“不如去死”挂在嘴上的年代,满眼都是废墟,希特勒的演讲在废墟中响起,哥哥的迷惑:“以前是国家社会党人,现在成了纳粹”;每个人都对埃德蒙说他父亲该死,大人们递来了刀子,却不承担责任和后果…“他现在自由了”,弑父是决裂和成全,然后呢?除了死者,谁得到了解脱?埃德蒙却更迷茫,在街上乱走,街道如此空旷,却无处可去…片尾的坠落,他选择成为废墟的一部分,另一种意义上的“成为最后一代”

31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三。人民生活困顿,少年心理扭曲,在其老师错误的引导下杀父最后自杀。“通货膨胀带走了我的财产,希特勒带走了我的孩子。”,其实是在批判纳粹。

36分钟前
  • lcsun
  • 推荐

以小见大标榜的现实主义,通货膨胀的恐慌比法西斯更厉害。

39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3.5。感覺是Rossellini過渡到心理寫實主義的一個習作,試著採取更長的時延,更具流動性(焦慮感?)的攝影機運動,在一座徒存斷垣殘壁的城市裡(像與時間賽跑搶拍,對現實的類新聞性捕捉與反應想到《三峽好人》,只是沒搞火箭升空),捕捉一個更不容易被預測的人物——容易將任何「灼人秘密」放大成負能量黑洞的脆弱兒童心靈——因此讓片長要長不長?老師一角:同性戀與納粹之連結的刻板印象。末段獨走時聽見的教堂鐘聲,佇立的路人,《幸福的拉札洛》。弱者應死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意識形態,男孩想幫助家庭減輕負擔之「善念」。收尾的獨行很好,是那種足以寫入電影現代性之發展節點的好(下啟Antonioni),充滿非理性衝動、無法輕易邏輯化、讓觀者措手不及又隱隱共感。 末段特別糊,是拍攝時就故意用粗顆?還是原始膠卷不良?

44分钟前
  • HurryShit
  • 推荐

重看一遍,好震撼。感觉罗西里尼拍柏林比拍罗马拍得还要好啊,当然胜过同时期任何一部德国电影。看到片末的St. Matthäus教堂时,几乎要哭出来(这个教堂的建筑师是Schinkel学派的Friedrich August Stüler,于战后修复,位于今天的Kulturforum,Mies的国家美术馆新馆之后)……

46分钟前
  • Spring
  • 力荐

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终篇。以儿童悲剧传递反战反纳粹思想。剪辑连贯,运动长镜流畅,战后百姓残酷艰辛的生存环境令人唏嘘不已。宣言弱肉强食却心口不一的老师正是受纳粹思想荼毒的不自觉民众的代表。希特勒回魂般的演讲,小男孩在槽钢上最后一次玩滑梯,纵身跃下,上升镜头呈现废墟同开篇。(8.5/10)

4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CC版,德语原音,意语版开头有一段“中心思想思想”。此片意大利味道主要来自音乐。纳粹恋童,少年虽然做了可怕的事情但是一是为了生存二是仍然是个孩子。运动镜头很流畅。新现实主义名作,环境着实地在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卖唱片的时候废墟里忽然响起希特勒的演讲,那一分钟真是神来之笔。

4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跟着罗西里尼的镜头走观战后真实的柏林,一片废墟。开场就在面对用电超标的问题,「断电」除了是对生活物质贫瘠艰辛的直接描写外,也是喻指光明未至阴影仍在。断壁残垣中响起希特勒的回魂之声,听得人毛骨悚然,更可怕的是纳粹的幽灵真的得到了召唤,还附身于纯洁良善少年。教堂的福音从天而降,悲悯的俯视这片苦难的土地。

52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8分。真是好沉重的片子。战争对战败国而言,除了物质及肉体上的损失外,延续更久的,往往是精神上的失落感。当原有捍卫的,保护的,崇拜的一切都失去的时候,人总是要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当管风琴想起,人们凝望着已成废墟的教堂,那一刻,仿佛就是永恒。。。

53分钟前
  • Riobluemoon
  • 力荐

罗西里尼展示了俄狄浦斯情结在极端情况(战后萧条)下的合理性,而孩子弑父以后的游荡与疏离表现在影像上具有无限的魅力。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在配乐,孩子给父亲喂毒那一段还以为是在看好莱坞的神经喜剧。

58分钟前
  • 深邃
  • 推荐

1946年8月罗西里尼九岁的儿子猝然离世,几近崩溃的罗西里尼将所有的悲痛都融化在了这部德意志零年中,在小主人公的身上似乎就能看到罗西里尼儿子的影子。战争不管是对受害国还是发起国伤害都是深重的而战争对孩子的伤害更是重中之重。罗西里尼曾经说不相信上帝但是为何他的电影中处处有上帝的影子呢?

1小时前
  • 秦诺诺
  • 推荐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到整个观影过程,我都处在overwhelming的状态:因为完全废墟的柏林太壮烈壮观壮...美...The City of Ruin, Ruin in The Hearts...本片的废墟可以和The Third Man和Grey Gardens比较阅读。埃孟德快让姐姐抱抱555...都是那个老师(指代什么肯定又要在阅读材料中被大力讨论了)的错555...

1小时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