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

战争片美国1998

主演:汤姆·汉克斯 / 汤姆·塞兹摩尔 / 爱德华·伯恩斯 / 巴里·佩珀 / 亚当·戈德堡 /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剧照

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1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2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3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4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5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6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13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14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15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16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17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18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19拯救大兵瑞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0:16

详细剧情

 瑞恩(马特•达蒙 Matt Damon饰 )是二战期间的美国伞兵,被困在了敌人后方。更不幸的是,他的三个兄弟全部在战争中死亡,如果他也遇难,家中的老母亲将无依无靠。  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知道了这个情况,毅然决定组织一个小分队前往救援,其中包括米勒上尉(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 )和翻译厄本(杰里米.戴维斯 Jererry Davies饰)。然而,敌方危险重重,他们一路上随时与死亡打交道。他们非常怀疑,到底值不值得冒着八个人的生命危险,去搭救一个人。  大家一路辗转寻找瑞恩,对于这次搭救

 长篇影评

 1 ) 最真实的二战史诗--《拯救大兵瑞恩》

文:十一月的雨

和身边的大多数朋友不太一样,我不太喜欢战争题材的电影。说的直接点,以前基本上对此不太感冒。经常搞不懂为什么一提起有关战争题材的作品他们总会兴趣倍增滔滔不绝。

这部影片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也是从它开始,我慢慢的懂得了从战争片中发掘人性。

最初吸引我去看这部影片的原因自然是它人人称赞的口碑,虽然它与98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却赢得无论影评人还是观众的一致好评,二战老兵看完本片后称之为有史以来最真实和震撼的反映二战的影片。

于是,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开始了这一次特殊的观影历程。

当影片结束时,我的胸口添堵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厚实。这不仅仅是看过一部好片的充实和快感,中间夹杂着思考,震撼,余音绕梁,发人深省。

曾听人说过在战争中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最内在的人性。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大难临头各自飞。想想确实是这样。习惯了和平安逸生活的人们早已经体会不到战争时期的那种恐慌和危机感,自然也不会花太多心思去探求战争状态中人性的善恶。

但是,当它赤裸裸的以一种触目惊心的直观方式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

还好,斯皮尔伯格始终是一个怀着童心的老男孩,一个能拍出《E?T》这么温情的童话的人不可能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的,即使作为犹太人的他的那部惊世的《辛德勒的名单》讲的仍然是一个人的救赎,结局仍然给人以希望,即便是那个内心挣扎的纳粹军官最后还是放走了他喜欢但却极力抗拒的犹太女佣。所以,怀揣着天真的他能够还原战争的惨烈,能够刻画战争中种种人性,但他永远不会像库布里克那样对世界的刻画绝望得让你不敢直视。他始终会在激烈的焦灼和痛苦的抉择后给你以希望,让你对人生有所感激,让你对生命有所珍惜。

正如这部影片的主题,八个人去救一个人,这样的事在真正的战场上可能不会发生。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去执行,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老体衰的母亲经历所有的儿子都丧命于战争的噩耗。这种饱含人性的虚构其实早以打动人们的内心,让我们不会再去过多的苛求它是否符合历史等林林总总的问题。这便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化有形为无形,变虚幻为真实。

我不想在对开头的20分钟的震撼的诺曼底登陆的枪林弹雨做过多的描述了。大家已经做过太多的褒奖和评述,而且我知道,无论我用什么样的文字努力去还原,较之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语言来说,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还记得米勒中尉刚到岸上时候的那一怔和那一个片刻的周围的死寂无声,摇晃的眩晕的他的眼神环顾着四周惨烈情景。已经不能用惊愕来描述了,脑海中可能是一片空白――无法接受!!前一刻的还在平静中的他们此时竟然来到了地狱!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场景,因为在那时我第一次把自己置身于战场上去身临其境的感觉周围的血肉横飞。开头的这场登陆戏让我想起了《盗火线》里的那场警匪对峙,同样的真实迅速把观众拉入其中的氛围。紧迫的节奏感染了所有的人。

看过本片的人可能会更多的关注那个百发百中的狙击手和他每次出击前的那个招牌性的动作:亲吻一下胸前的十字架。确实很让人神往,可这是斯氏对战争的神话描述,对战争传奇的放大,所以他最后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人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改变战争结果的。
还记得最先牺牲的那个士兵吗?为了救一个毫不相识的小女孩而中枪身亡,而在之前他丝毫都没有考虑过值不值得的问题,在他看来,这可能近乎一种本能,善意的本能,即使代价是生命。

还记得他们放走的那个德国人吗?最后反过来被他所杀时那种凄迷的眼神到底想说什么呢?这就是战争,没有所谓的仁慈吗?

恐怕人人都会在那个士兵躲在楼梯上害怕的哭泣,而他的战友已经快被敌人杀死的时候而近乎愤怒了吧!再我们眼里,他懦弱的近乎无耻,在他自己看来,他可能也会痛恨自己吧,因为直到这样的危难时刻,我们和他自己,才同时如此清晰的通彻了他的内心。
这便是战争了,有卑鄙也有崇高,有懦弱也有果敢,强烈的对比才能更深刻的彰显人性。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那些平日里隐藏在安逸之下的最深层的东西,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果面对战争之时,会有怎么的表现呢?这是一个很让你恐惧的问题,因为有时候我会发现自己竟然会感到底气不足!

瑞恩,这个八条命换来的年轻士兵,并没有令我们感到失望。正义勇敢的他的内心也在经历着痛苦和挣扎。不单单是失去兄弟的痛苦,还有对为了救他回去而牺牲的几个士兵的愧疚和感激。他无法去扭转什么,因为大家已经为他做了能做的一切,不计任何代价。他所做的,不是立刻转移撤退以保全自己,而是留下来和这群热血男儿共同作战。这不是鲁莽,而是一种高于生命的责任。他所能做的,是在以后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提醒自己好好的活着,活的有意义,不单为自己,还为了活在他心中的八个忠魂。这将是贯穿他一生的动力。直到他头发花白的时候,仍然会为这些动力和自己的坚持激动的热泪盈眶。

最后,当米勒中尉无力的躺在那,一枪一枪的射向敌人的坦克的时候,我从他即将熄灭的眼睛里,甚至看不到一丝的绝望。直到最后的一刻他都在坚持,这种坚持往往能创造奇迹。

轰隆震天的坦克爆炸声和上空呼啸而过的飞机,是一个昭示希望的开始。

其实奇迹不光是电影中才有的神话,就好像《肖申克的救赎》里告诉我们的一样: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了希望。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奇迹了。
           ――作于2005.5.3

我的博客:http://www.mtime.com/my/mxl117

 2 ) 《拯救大兵瑞恩》:史上最佳战争片之一

《拯救大兵瑞恩》 推荐指数:★★★★★

摘要:经典的二战题材,经典的救援情节作为电影的主要冲突,经典的美国主旋律电影也是经典的史诗级战争类型影片,于1998年上映,采用基本的回忆式叙事手法讲述了二战中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尽管电影拍摄年代较早,叙事手法平淡无奇,但电影细节非常接近真实历史,战争场面逼真震撼人心,故事情节也十分感人,但其间难免也有些血腥,不建议接受程度较弱的女性观看。

影片采用了老套的回忆式叙事手法,影片的开始镜头从天空中飘扬的星条旗开始,落到地面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步履蹒跚一步一步的走向烈士公墓,从他湿润的眼眶中时间回到了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登陆诺曼底的一天。

诺曼底登陆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之一,影片刚开场便是二十分钟漫长、惨烈又令人窒息的战争场面,这是电影史上对战争场面非常逼真和经典的描写,诺曼底登陆参战人数有多多,战役就有多惨烈,刚开篇就这样一个高潮真的让人看完了之后久久不能平复的进入到下面的剧情。

对于剧情不做太多的梳理,尽我所能的发掘一些细节。

医疗兵韦德在登陆乱战中救人时,也被子弹打中了一枪,他的水壶先流出的是清水,后流出的是红色的血水,非常真实的体现了战场的惨烈。

这个地方,两个已经投降的德军被美国士兵借口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便打死了,于是着急的从他们身上搜集战利品,但其实这两个士兵是捷克人,说的是捷克语“别杀我,我不是德国人,我是捷克人”。二战中德国占领了大量东欧国家,许多被占领的东欧国家都被迫替德军服役。

每到一个国家就用罐头盒收集那个地方的泥土,说明中士霍瓦特已经是参加过1942年北非登陆战役,1943年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战和1944年法国诺曼底登陆三场重大战役的老兵了。

厄本手忙脚乱的收拾行李的时候,第一次拿的头盔是缴获的德军钢盔,带上出去简直送死。

瑞恩母亲家里门口这个镜头右下侧摆放的是四个儿子的合照。影片开头在墓地时美国国旗镜头之后是法国国旗,所以照片前摆放的国旗应该也是四个儿子前往作战的法国,而不是荷兰国旗,从形状上看也是竖着的。

这里天上飞的是一二战期间广为使用的防空气球,这个场景非常的贴近历史真实的诺曼底。

卡帕佐临死时从胸口掏出事前就写好的家信,因为被血染湿了所以希望战友抄下来帮他寄出去,卡帕佐死后卫生兵韦德帮他抄了下来并带在了身上,之后韦德在第二场战役中死去之后上尉米勒就带在了身上,最后米勒也死了,瑞宾就将那封信带在了身上。这封信贯穿全片,真的是谁带谁死。

韦德死时,大家在往他的伤口上撒磺胺粉,这是片中唯一一次出现磺胺粉。磺胺粉是二战时著名的抗生素,每个士兵的急救包里都会配有磺胺粉,但伤口面积较大流血较多时,撒磺胺粉的作用微乎其微,影片中医疗兵在拯救伤员时,大多使用的都是止血钳和纱布先进行止血,而医疗兵韦德受伤时,不懂医疗的士兵们只能按照作战手册上写的拼命的撒磺胺粉和注射吗啡了。

本片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犹太人,也是描写二战屠杀犹太人著名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在本片中角色梅利西的设定就是犹太人美籍士兵,他在片头登陆时当卡帕佐递给他的希特勒青年团小刀之后开玩笑说现在变成了犹太面包刀,之后便失声痛哭。

片中当他看到大批德国俘虏时,便上前展示自己的六角星标志,告诉他们我是犹太人,我是犹太人。六角星标志是众所周知的犹太人标志,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处,墓地中都有六角星的犹太人墓碑。

老年瑞恩连同家人刚好是八个人,也是当初拯救瑞恩小队的人数。

厄本的臂章,职称叫做五级技术军官,基本上也就是个新兵蛋子,没端过枪杀过人。一路上懦弱的表现也让观众又爱又恨,充满争议,但这就是未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们真实的表现。最后躲在一边的厄本亲眼看见曾经自己劝上尉米勒放走的德国战俘又回到了德国军队中开枪杀死了上尉米勒,之后厄本俘虏了几个德国士兵时,那个德国战俘企图叫厄本的名字,之后厄本犹豫了几秒后一枪打死了他,脸上没有畏惧,只有坚毅。上尉米勒在当兵前也是个叫英语作文的教师,那时候人们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就是个老师,但成为了军人后之前的职业却成了一个秘密,他每杀过的一个人都让他感觉离家更遥远,他想家时会想起他的妻子戴着他的旧手套修建玫瑰花从,他害怕怕他回家时妻子已经不再认识他,是战争将斯文的教师改变成了出色的上尉,也是战争将厄本这样的普通人改变成杀人的机器,战争就如是的改变着人们。

上尉米勒临死前嘱咐瑞恩“earn this,earn it”(别辜负这些),之后的余生瑞恩都背负着这句话活着,他在墓碑前老泪纵横的让妻子对他说他是个好人,对他说他这辈子没白活,他每天都会想起上尉米勒的这句话,他每天都尽力将自己的人生活到最好,只希望这些足够没有辜负当年三位士兵牺牲拯救他。

仿佛也在对和平年代的我们说,earn this,earn it.

至于瑞恩在二战后改名杰森.伯恩加入中情局并留下了一笔遗产,后来摆脱了仇敌的追杀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前往火星执行任务又被拯救了一次,就是后话了。

说不准卡帕佐也是假死,留下了一封家信后改名多米尼克去洛杉矶每天飙车度日了。

最后题外安利一下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小哥哥Barry Pepper饰演的狙击手。他长得很帅,有一点点轻狂自大认为上帝赐给了他打仗的宝贵天分如果把他放到希特勒旁边战争就结束了,知道被坦克瞄准临死前只想着让队友赶紧趴下躲好,他开枪前喜欢亲吻十字架和虔诚的念着誓词,让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角色。

Be not there far from me,Oh Lord.

别远离我,天主

Oh my God,I trust in Thee.

我的上帝,我相信你

Let me not be ashamed.Let not my enemies triumph over me.

别让我蒙羞,别让我的敌人战胜我

Blessed be the Lord my strength,which teaches my hands to war and my fingers to fight.

天主赐我力量,教我的手打仗,教我的手指作战

My goodness and my fortress.My high tower and deliverer.My shield and he in whom I trust.

我的上帝,我的堡垒,我的高塔和救星。我的盾牌,我的依靠。


原文发于我的个人公众号:草莓与巧克力(ID:MeetBryan)

不定期更新影评、摄影作品等,欢迎来找我玩~

 3 ) 堪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今早比平时早醒了两个钟头,便再也睡不着,脑子里满是关于昨晚看的《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一幕幕场景,炮弹、子弹到处开花,所到之处血肉飞。闭上眼睛就是这些。我还在努力回忆最后那场保卫战中美国兵到底有几个人,最后还剩几个等等诸如此类的细节。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看此片。若干年前,片子刚出来的时候看了个枪片,印象十分模糊,因为画面始终是黑糊糊的,征尘满面的外国人的脸全都一样,所以也闹不清谁是谁。但还是有几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门廊下瘫软了的老母亲,眼看着坦克炮口对向自己的狙击手的瞪大的眼睛,汤姆·汉克斯颓然地靠坐在坦克旁边,用手枪向坦克射击,最后坦克居然叫他打爆炸了(当然,昨晚看第二遍时我才看明白,坦克并不是被他炸掉的,而是被飞机轰炸的。)

    人性+英雄气概好像是这类美国片子的主要表现意图。这部片子另外还格外渲染了战争残酷的真实,要不然怎么会用那么长的时间去表现登陆一段。每次看这种大场面的时候都很佩服导演的功力:收放自如,既能让你看到全景,又能看到其中个体的活动。观众和影片的距离感就是这样消弭的吧。比如登陆前,表现大家的紧张,就各有不同:有的亲吻十字架,有的手在无意识地抖。登陆时枪林弹雨中的各色人等:有炸断了手臂的到处找自己胳膊,然后找到了断臂拿在手里不知所措;汤姆·汉克斯拖着一个受伤的战友,一个炸弹过后,他拖起那个人继续跑,其实观众都看见那人只剩半截了,可影片中的汤姆·汉克斯跑了半天才发现;受了重伤的伤员躺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叫妈妈;一颗子弹打在了一个士兵的钢盔上,正当这个士兵摘下钢盔惊魂未定时,另一颗子弹把他的头打碎了……这些细节,每个其实只有几秒钟,却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看到了战争,并且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据说曾有人批评影片过于血腥。嗯,我承认,这几乎是我看到的最具真实感和细节感的战争场面,确实血腥到不忍目睹。但是,战争不就是由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哀乐与生死组成的吗。导演只是真实地呈现了而已。这种触动与震撼,会让我们意识到战争的不人道和和平的可贵。这应该是导演的初衷吧。

    看影片时,我一度非常厌恶那个小翻译。因为他的懦弱,本来可以救那个和德国兵扭打的战友,那个战友也就可以不必死。当他看到那个德国人走下楼来的时候,他居然举起手要投降的样子。我恨不得冲进屏幕扇他两个耳光。但是,影片完了之后再想一想,这才是真的战争吧。不是每个人都像汤姆·汉克斯演的那个上尉一样,能很快地转换角色,变成一个真正的军人。什么性格的人都会有,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也不同,有的人很难克服自己的恐惧感。我这样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又怎能指责别人呢?

    总之,这是一部好电影。中国要是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可以用来做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4 ) 怎么躲得过命运的安排?

如果可以,我想给7颗星。听各色各样的歌,耳里回旋的赫然还是激烈的枪战声,汤姆-汉克斯那张刚毅的脸似乎就在眼前,啊,拯救大兵瑞恩实在太好看了。

美国人拍的大片就是好看。场面够宏大真实,渲染人与人之间情感也很真实,不像国内一些片子,英雄要去完成英雄行为时,非得来一番矫情的表白或者让我想笑的生离死别,恶心到了极点。好吧,我就是赤裸裸的崇洋媚外。我就是特乐意被资本主义大毒草腐蚀,我对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好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说不出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看了这部电影的原因,事实上一直都知道,一直都想看,居然拖到今天,好吧,就当我舍不得看好了。就如看到某些文字,字字珠玑生怕看了一行就少了一行那样的遗憾吧?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最最棒的战争片了。人性的高贵、善恶纠结、国仇家恨、兄弟情感、男人间友谊、承诺、永远的怀念,杂糅这么多吸引人的元素,呈现的方式就是惨烈的战争场面,并无过多渲染,而影片依然好看得惊人。将近三个小时,我这样的猴子屁股,没有对于时长太长的抱怨。

二等兵瑞恩的三个兄长都战死沙场,于是军方高层觉得不能让其母承受更多的丧子之痛,务必要保证瑞恩的安全。于是成立了以汤姆汉克斯为首的特别拯救分队,穿越德军兵力密集的地带,进行拯救。而围绕这个拯救任务,也引发了许多疑惑,为什么瑞恩的生命就比其他人的生命重要,为什么牺牲其他士兵营救他,就是非做不可的事呢?

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吧?正如天灾人祸时,我们的号称最可爱的人-军人总是出现在第一线,常常为了营救灾民,就会造成军人的牺牲。这,对于军人的家属来说,又是多么的残忍。我一直很为这个问题而困惑。如果为了营救一些生命,就必须牺牲一些生命,而众生平等是不是就是彻底的骗局一场?

可是,总有一些营救是不得不进行的。不能理解成谁的生命凌驾于谁的生命之上。比如失去三个兄长的瑞恩,政府对他的营救,恰恰体现了军方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能让老母亲彻底崩溃。可是,这对于营救他的特别分队每一个队员来说,又是多么不公平啊?

唯一的希望就在于这个瑞恩是一个值得他人牺牲生命去营救的人。索性马特达蒙饰演的瑞恩没有让战友、观众失望。彼时还带着青涩的他简直可爱死了,年轻的脸上还带着稚嫩,他的勇敢、执着,特有感染力,比起“心灵捕手”的数学天才,我更喜欢这个重情重义的他。

最后的最后,瑞恩得到拯救,回到了家乡。平安过了一辈子。片头和结尾都是年迈的他来到战友的墓前,缅怀。白发苍苍的他对着米勒上校的那个军礼,很是动容。他留着眼泪问自己的妻子,自己是不是一个good man?妻子捧着他的脸肯定他是,老脸方才有点释然。哇,这一幕太棒了。我确信瑞恩一辈子过得并不甚安宁,他一定常常想起为了营救自己而牺牲的战友吧?

这对于活着的他,何尝不是残忍的事呢?任何有感知的人,如果清楚知道为了成全自己的活,造成了那么多人的死,都无法安然吧?况且他一直是那么重情的人。

唉,好吧,或者最残忍的,就是命运的安排了。

看完该片,对军人有许多好感。国难当头时,他们毫无退路,只能挡在前方,用血肉之躯乃至生命完成对国家的捍卫。

最可悲的应该是被政府用于一己之私的军队吧?他们用性命捍卫的,甚至就是让人唾弃的一些物事,人。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很多时候,不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从来不相信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每个人手心里的鬼话。

总有那么些时候,无论怎样,都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的。

啊,我太强大了,终于成功地从战争片扯到宿命上了。我确实是一枚华丽丽的神经病。

原谅我吧,amen。

 5 ) 细节与人性——真实战争的再现

面对成百上千的十字架,触摸每个名字,每个人都会想到这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拯救大兵瑞恩》的开头就预示着人性主题的分量。在老瑞恩悲情的眼神中回荡着逝去的一幕幕残酷的真实的而又感人的场景。立足战争的残酷性,无意颂扬我方或打击敌对一方,这正是被褪去了正义光环战争场景的张力所致。这是注定了无法用调侃、讽刺或幽默来冲淡的浓浓悲情,这些都浓缩在了瑞恩动容的一瞬间,并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无法消散。

我佩服将本片呈现出来的幕后工作者,欣赏出演本片的演员们,惊叹为何会有如此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和丰富到难以言表的神态。不禁自问,我们是不是已经过于习惯讲出一句提纲挈领的话,而忘记这话背后的诸多历史事实了呢?诚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我们是否有权利忘记在残酷战争的每一场战役上的那些曾经生而为人的生命了呢?当战争被仅仅以战役的形式浓缩在军用地图的沙盘上时,或者被定格在历史教科书的图表中时,我们是不是该问问自己是否患了健忘症?

上一个瞬间,还在经历晕船而呕吐的士兵,还面带疲惫的士兵,还在亲吻十字架的士兵,还有右手微颤强饮一口酒的士兵,在下一个瞬间就被子弹夺走了生命。子弹穿入海水,仍然击中落水的战士,沁出殷红色的血,一个个生命转瞬即逝。攻击敌人的同时还在拯救同伴,拖拽着的战士转眼就被炮火轰成了残肢。这让我相信此时死神必定已经到来,阴森森地注视着这里。就在这弹雨之中,随军的牧师仍然伏到每个死者身旁,为他祈祷,相信上帝的光芒会引领着他们的灵魂进入天堂。让我知道这绝不是开例会和大喊口号似的信仰方式可以比拟的。医生们快速判断着士兵病情进行救治,但仍然只能看着刚刚止血的人又无情的离开了我们。这就是真实的战争,这就是提纲挈领的话语背后的千万细节。《拯救大兵瑞恩》给了我们充分体会战争细节的机会。

人性是战争中不灭的主题。当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带领他的部下去寻找瑞恩时,他只是履行了军人的天职。搜寻的人员不知道瑞恩是谁,长得什么样,他们希望瑞恩最好别是个孬种。因为他们为此已经损失了两个弟兄。让我们一再反思的不只是瑞恩值不值得他们如此做?而是生命权是否有轻重之分?将军和普通士兵相比,瑞恩和营救队员相比。前者是否理应得到后者的牺牲和保护?生命权是否有轻重之分?战俘和同袍之士是否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权呢?杀敌和杀俘走的如此之近,这轻轻跨越一步的罪恶每个人是否都能够承担的起?秋风扫落叶似的对敌态度,是否在塑造了铁血硬汉的同时也会掉了他残存的人性呢?显然汤姆汉克斯不是这样一个硬汉。当他说出自己竟曾是个英文老师时,我心中的结一下子混乱得无法打开了。尤其是他说出,“当谈论到我曾经的职业时,人们通常会指着我说,显而易见啊。而现在似乎并不是那样了。”这种无奈的改变侵润着他的心灵,使他无力、让他彷徨、总之没有让他成为一个硬汉,他仍有人性和博爱之灵魂。在损失了同伴后的,他男子汉似的痛哭了好一阵。人性还是占了上风,他始终没有办法下令杀死已经投降的德国士兵。

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和平之于战争的意义也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来。巷战开始前,平静安详的气氛和战场的突兀,急剧地对立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瑞恩讲起了他四兄弟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翻译厄本放着德文的歌,并给大家慢慢地译出歌词。让我们不禁幻想到,如果这时放下枪,立刻便会回到和平。但敌军的坦克已经开来,惨烈的战斗即将展开。这时我们知道结果已经不太重要了。我们会注意到以坦克中德军指挥官为首的敌军们,在脑海中只留下了模糊化处理过的人物形象,那是没有面目的形象。那是我们不愿意去认定为人的形象。无论谁死谁活,这都是一场屠杀。

可以挖掘的细节还有很多。为何已经举手投降的德军士兵在阵前仍会被美军杀掉?“我以为他举手说,我刚去过厕所呢。”为何汤姆汉克斯不愿坦言自己的职业?为何翻译厄本背着弹夹提着枪却在楼梯上痛哭。为何杀死了小胡子的德军,却没有理睬厄本的存在,只是侧身离开了现场?等待我们的问号还有很多。更加巨大的问号还漂浮在我们上方,究竟为什么会有战争?

 6 ) 战争的残酷

几年看过的片子了,说实话,一直对外国的这种战争片有抗拒,毕竟这是别国的战争!不过《拯救美国大兵瑞恩》这部片子算是不错的了,还原了二战的真实情况,战争的无情和残酷!

为什么要拯救瑞恩呢?其实拯救的不只是瑞恩,而是那个国家!这家人三个男人在战场牺牲了,然而瑞恩又被困在了敌后方!指挥部拜访了他的家人,表达对这个家庭的敬重,也承诺要把瑞恩救出来。这就组织了8人的救援队伍!然而结果是成功救出了瑞恩,这只小分队全部阵亡!用8人性命换一人值吗?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

很喜欢里面的米勒队长,领导力,反应力都是值得称赞的,难忘最后牺牲那一幕!这部片子有个最大的魅力就是前一秒让你哭得稀里哗啦,后一秒又让人哈哈大笑!

 短评

比血战钢锯岭高出10个段位。其实剧本还是很工整的,有些匠气的痕迹,但是节奏快慢的间歇拿捏的特别好,剧本台词超棒,细节对于人物形象的凸显到位。没有说教,没有煽情,只有人物与情节的推进,好电影。最爱战争前那段休息时刻,生死关头前的平静祥和,惨烈前的美好,最令人心碎。

10分钟前
  • 烬。
  • 力荐

其实电影非常的棒,但是道理和萤火虫之墓地一样.因为实在太真实,让人难受.看到一半就缩到了角落里,再也不想看下去.

13分钟前
  • 寂地
  • 还行

战争电影No1,美利坚精神输出大片。

17分钟前
  • 魏无忌
  • 力荐

厄本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懦弱,非常懦弱,还有一种可笑的浪漫和无知的善良。他才是你我他,对战争的残酷抱有一种可耻的畏惧,并对其有好心的幻想。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战争就是你死我活,战争是考验勇气的时刻,而非善心。胆小的也许能活下来,但在战争中,你已经输了。而那些死了的勇士,他们才是胜利者

19分钟前
  • 容安
  • 推荐

那些近乎白描式的战役刻画,真实而震撼;米勒中尉不由自主颤抖的手,是那时每个如棋子般无法控制自己命运战士的写照;在更高层面上的人性与伦理的探讨,其实已经无关紧要。

2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其实……我并不赞同这部片子所宣扬的精神……

22分钟前
  • 霍尔顿狐狸振作
  • 推荐

我也想问,凭啥要用八个人去救一个人,战争本来就是无情的,你们怕他母亲无依无靠,当时为啥要把人家里四个全部征走??

25分钟前
  • 盖萝夕
  • 较差

场面恢宏。曾经和老公探讨过,为什么付出那样的代价去营救一个人,是否值得!这和中国所宣扬的价值观有些相反。集体和个人,谁更重要?他说,米国这样做,是让每个上战场的士兵知道,他们永远不会被抛弃!对比冯小刚的集结号,看完心里堵得慌!

26分钟前
  • 垂緌饮清露
  • 力荐

我心目中的永恒经典。不知道集结号借用了他多少情节。反正不少。

31分钟前
  • .Aмаиdα.
  • 力荐

如果没有办法想起他什么样子,就试着想想和他共渡的时光。

32分钟前
  • Yanisk
  • 力荐

为什么看中国战争片就感觉high得不行真想打一仗,看外国战争片就觉得战争真可怕和平多好啊。。。。再不在吃饭的时候看战争片了,太胸闷了。

34分钟前
  • L.
  • 推荐

看到结尾Hanks无力地对着迎面驶来的坦克,内奔……

3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不宣扬战争的战争片,才是真正优秀的战争片。

4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让我感动得哭了.

42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每场战争都是一幕荒诞剧

47分钟前
  • Little Punk
  • 推荐

小狙太冷静了,太帅了!

49分钟前
  • 边边
  • 推荐

1.为啥要让四兄弟全上战场,政府在征兵的时候怎么不体现你的关怀?2.都已经全上战场了这时候来假慈悲派人去救,好像这就是对人的关怀,伪善得令人作呕。3.让八个人冒死救一个人,那八个人的命就能随便牺牲?可见生命在本片里并不被关怀。4.战争的意义在于惩恶,不谈惩恶光谈人性,就是驯服工具

54分钟前
  • 罗眷眷
  • 很差

有一個小細節我很喜歡...將要下雨的時候..鏡頭給了湖水,葉子..水滴一滴一滴地落在湖水上,,之後變得密集..就好像槍林彈雨前的感覺,,,好佩服皮爾斯伯格對電影的構思和湯姆漢克斯的演技,,一部偉大的作品!

57分钟前
  • ###疼
  • 力荐

值不值得,什么又叫值得。

1小时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真正意义的大导大片,开场的抢滩和结尾的瑞梅尔血战机位控制臻入神技,牛逼的主次特写像一位幸存的二战联盟老兵啐着唾沫在回忆戎马。瑞梅尔的残破桥头,米勒上尉的身后是无尽残阳,他的面前是这个略显荒谬任务的完结,他的面前也是詹姆斯瑞恩的明天。

1小时前
  • Obtso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