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热的马鞍

喜剧片美国1974

主演:克力文·李托  吉恩·怀尔德  斯利姆·佩金斯  哈维·科曼  玛德莲·卡恩  梅尔·布鲁克斯  

导演:梅尔·布鲁克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1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2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3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4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5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6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13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14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15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16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17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18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19灼热的马鞍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1

详细剧情

  荒凉的美国西部,一条铁路正在修建中,由于铁路将穿过石脊镇,预感当地地价将大幅上涨的政客海德利(哈维•科曼 Harvey Korman 饰)计划将镇上居民尽数驱逐。居民方面担忧遭袭,寄希望于州政府为他们派遣一位强力的警长,岂料海德利背后运作,使州长任命史上首位黑人警长巴特(克力文•李托 Cleavon Little 饰)保卫石脊镇。巴特原是一名筑路工人,因殴打工程监工被处以死刑,谁知在被行刑前夕命运居然全然逆转,逃过一命的巴特并不能轻松,他还要面对石脊镇居民的白眼和海德利一方的匪徒,在镇上的昔日神枪手吉姆(吉恩•怀尔德 Gene Wilder 饰)帮助下,巴特连续挫败海德利的人手,但是真正的硬仗还在等待着他……

 长篇影评

 1 ) 荒唐的种族主义

尽管本片也许算不上是梅尔·布鲁克斯的巅峰之作-制片人们还是大为震惊,反应强烈-影片融合了超现实主义、闹剧,以及粗俗内容(这点在当时堪称创举),《灼热的马鞍》无疑是他最具影响力的影片。抛开它那并无新奇之处的背景设置(古老的西部),以及它给观众带来的1970年代的印象(有关种族和性的低俗笑话)不论,它如今仍然是这位了不起的1950年代喜剧编剧相对出色的作品之一。 虽说布鲁克斯向马克思兄弟的滑稽喜剧和活宝三人组所作的致敬众所周知,然而《灼热的马鞍》也大大地借鉴了早期的《疯狂杂志》(MadMagazine)中那些疯狂的、滑稽模仿式的、旁征博引的幽默。布鲁克斯的电影沿袭了这一传统-片中有这样一些无声滑稽表演:三K党成员和纳粹党人争相参加1870年代的一场处私刑的活动,牛群身上刷有YES和NO字样,从其他影片中引用的台词(“你要为伦道夫·斯考特做事!”)-将其首次纳入到电影当中。本片由此对祖克兄弟和他们的效仿者产生了影响,继而开创了一种电影类型(结尾还有一些蒙提·派森[Monty Python]的表演,与《圣杯》[Holy Grail]的结尾如出一辙)。 《灼热的马鞍》一片的创作本意也许是想从《正午》(High Noon)-片引申开来,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但本片的特色远不止是滑稽模仿。虽说布鲁克斯日后的其他作品,仅仅满足于充当某一特定影片单纯的模仿品,但《灼热的马鞍》却加入了多种其他层次的趣味,其中最明显的要数这一变动:本片中的警长是个黑人。理查德·利特尔(Cleavon Little,本片是他事业生涯的顶峰,五十三岁那年他患结肠癌去世,令人难过)取代普赖尔(Richard Pryor)担任巴特(Bart)警长的角色,出现这一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片公司相信,普赖尔的毒瘾很重;吉恩·怀尔德以克制的表演,颇为出色地为他充当了配角。片中带“n”的词(译注:指对黑人的蔑称“黑鬼”一词)比比皆是,其泛滥程度足以令对当代说唱乐唱片并不熟悉的观众感到担忧,但其实这很好笑。虽说《灼热的马鞍》算不上是什么有关种族问题的政治立场影片,不过它那搞笑的措辞方式和对白人偏见的嘲弄,让种族歧视这一想法本身都显得荒唐可笑。

 2 ) 无厘头

还是在读书的时候了,没事成天潜MOP,经常对着屏幕爆笑,很怀念那种感觉,互联网BT文化的源头。当然,现在的MOP是不去了,过多的小P孩将原本的味道弄得面目全非。
猫扑的精彩大都由作者和回帖的人共同创造,而且回帖者往往是精彩的主角。一个毫无意义的贴子,经过回帖之手,往往妙趣横生,丰富多彩。
一直对所谓“无厘头”这个名称不是很感冒,倒是“BT”这俩字母深得我心。“BT并不是简单的变态,跳跃性思维才可称做真正的BT。”这个MOP经典诠释,对最热的“无厘头”电影周星星同学之类,最是恰当。
回头说这部《灼热的马鞍》,叫好声不少,推崇其为无厘头始祖的说法也深入不少人心中,据说老美对此片的热度相当于我们对《大话西游》的推崇了。我忘了通过什么途径知道这片的了,看了之后,感觉甚是一般,结构松散,笑点远没有想象中的质量——毕竟是70年代的电影了。
片子块结束的那10分钟倒是给我留下了些好印象,煞有介事的电影,没想到镜头一拉远,霍霍,真搞。

(2010-05-10首发百度http://hi.baidu.com/leeyzh/item/6e1c46d2660caa1fd68ed065

 3 ) 搞笑力作

很久以前就听朋友说过这个片子,找了很久才找到。搞笑的桥段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多,倒是还是有很多地方让人捧腹。特别是结尾的时候,让人无语,我只能说出人意料。

 4 ) 想到一点说一点

这部上古无厘头虽然没有现在发展度更高的搞笑技术,却充满了各种传世的经典恶搞元素,更重要的是有着现在好莱坞根本不敢有的禁忌。美国已经失去了这种文化上的自信力。80年代不愧是最好的年代,从这70年代的先驱作品就可见一番。

遗憾的是由于处在同类型影片的早期,从现在的眼光看来很多时候很沉闷要耐心等待高能桥段出现,不如看更早的《虎口脱险》或者卓别林电影这样的经典喜剧,这样的喜剧方式确实是更经得住时间的打磨。

我们现在看这样的老片,感觉非常像《回到未来》里男主弹了50年代的经典,直接把作者本人的亲戚镇住,让所有听众疯狂。然而当主角越弹越high,一直弹到80年代,听众却傻住了,接受不了。我们就像80年代穿越来的,看惯了周星驰,但是“50年代”的人可能追捧的就是这样的无厘头,还接受不了后来的。

但是我依然觉得现在美国屎尿屁真的垃圾。笑话首先要打破受众预期,这是基础运作原理,然后需要想象引人发笑让人回味挖掘深度。现在美国屎尿屁第一步都难做到,然后就开始平铺直述地开始拉屎,真的是垃圾。

另外走个题,看早期无厘头和看《猫和老鼠》爽快度上的巨大差异就可以看出将漫画式夸张融入电影绝对是个好东西。当然二次元和三次元很不一样,融入得好很重要。

 5 ) 收藏梅尔布鲁克斯之灼热的马鞍

收藏梅尔布鲁克斯之灼热马鞍作为梅尔代表作算是戏仿类电影先锋之一,可谓将无厘头发挥极致,片中小笑料俯仰皆是,甚至看到《猫和老鼠》的影子,但不知为何吃豆子放屁的场景会成为影史上最搞笑片段之一?最后由西部跨度到影棚的剧情更是令人意外万分,星爷的电影中不乏有从中借桥嫌疑。花絮里收录了电影的原型TV短剧《黑巴特》值得一看~

 6 ) 论尺度,曾经的好莱坞永不止步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好莱坞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输出的影视团体中,好莱坞是最能打的之一。为什么好莱坞会受到影迷观众们的认可,原因很简单,好莱坞在商业电影领域一直以来都能跻身前沿。甚至可以说它是商业电影的风向标。很多影片正因为好莱坞的理念最终才能成为经典。

然而并没有什么影视团体是可以时刻保持常青树的姿态的,当资本不断地涌入之后,留给好莱坞的未来越来越窄,影迷观众们的意见也就越来越多。可见,曾几何时创新能力极强的好莱坞,最近十年正在接受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资本将好莱坞拉下神坛,然而之前的好莱坞确实是好莱坞,确实是一个对于创新十分敏感的影视团体。为什么这么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就是很好的证明。

《灼热的马鞍》是一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趁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风起云涌,全球范围内掀起来的创新高潮影响之下的好莱坞并没有例外。对于影视创作它一点也没有拉下。《灼热的马鞍》作为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好莱坞曾几何时的经营理念。关于影视创新而言,好莱坞之前也是不遑多让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出乎意料的颠覆。

《灼热的马鞍》带给大家的是曾经美国西部的淘金热,那个时候的黑人没有任何的权力,完全被当做底层劳动奴隶对待,当白人的资本团体想要通过一条铁路换取更多的收益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小镇。将小镇的居民驱逐可以使得白人资本团体的获益最大化,小镇居民们不得已请求上级派遣一个警长来对抗入侵。最终,这个重担落在了一个黑人身上。

原来的老公摇身一变成为了威风凛凛的警长,在凭借着一个神枪手的加持下,这个警长带领着原本不相信自己的小镇居民联手抗击了入侵。最终,小镇居民们接纳了这个黑人警长,民众们想要留下他继续守卫小镇,而他却选择了浪迹天涯。

这是一个原本可以拍成《绿皮书》一样政治正确的故事的故事,然而本片却用一种戏谑的手法为我们展现出来了一出荒诞的喜剧。作为一出喜剧,本片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制造矛盾的点,并且在这些点上面毫不避讳,甚至是和盘托出当代我们认为是政治不正确的内容。作为喜剧,本片消解了一切可以被当作对立点的矛盾,这就是本片的可爱之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本片中的政治身份是黑人和白人以及华工。这在美国淘金热时期,除了白人之外,这两种族裔的人是没有任何的权益而言的。黑人和华工是被当做奴隶对待的,而那个时候的白人可以肆意的对于这两种人进行殴打设置是杀戮。在当时的大环境背景下,这本就是一个不平等的开始,然而本片却选取了这个矛盾进行消解。

一个被当作奴隶即将要处死的黑人劳工被救下,然而死里逃生的他却依旧免不了被当作炮灰的命运。原本两个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选取了这个身份卑微的人作为交换和试探。然而谁也没想到他却能爆发出来一般人没有的力量。原本被戏谑处理的黑人警长,一下子用能力抹平了自己的身份障碍。这是一个现代好莱坞作品中不多见的设定。

我们看多了好莱坞电影之后,就会发现很多黑人角色最终的升华是依赖于一个白人的帮助多一些的,自我完成升华的影视作品很少见,然而本片却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虽然片中还有一个白人神枪手来助力,但是那个神枪手基本上属于一个工具人,对于整个剧情的走向是没有影响力的。

在这之外,本片中的结局再一次为我们证明了什么叫做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当现代好莱坞影视业逐渐的在剧情上形成一种批量审美之后,我们所能预知的结局也就越来越多了。很多电影的故事情节看上去千差万别,实际上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局,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我们现代的很多创作者们大都遵循他的叙事逻辑,因此,最终导致好莱坞作品越来越没有新意。因为类似的结局看多了之后,观众们大概率是会预知到的。

然而本片却用一种冲出荧幕的方式来消解了这种可以预判的结局,这一点算是创造性的颠覆了。在结尾处我们看到了本片创作者对于好莱坞经典场景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彻底的打破了观众与荧幕的界限,这种打破对于当今好莱坞创作者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他们无法预知这种打破会不会来来高票房收益。因此,当创造性还存在于某一个行业的时候,我们应该庆幸。

……

你好,再见

 短评

1.13G BD中英双字1280高清.rmvb

5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主演写的Mel Brooks和 Gene Wilder,结果看完发现戏份不足,有点失望

6分钟前
  • xxuxx
  • 还行

很廉价的政治正确片

8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我觉得布鲁克斯是王晶的榜样;最后玩嗨了,镜头拉远+串场子创意特别后现代,当然,还有不曾停歇的恶搞。。。;“慌什么?现在是1874年,你可以告她(海蒂·玛拉)侵权”

11分钟前
  • 发不沾霓
  • 还行

正午决战石碑镇,关山乱渡好来污,原野群侠蜡枪头,马上双雄换汽车

13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黑人探长混不吝,神枪快手来助力,猛男妓女都服气,黑白无间共协力,共同杀敌多带劲,玩嗨跳脱成闹剧,片场混战戏中戏,好歌好曲好旋律,欢乐结局逍遥去,老子说的真押韵。

18分钟前
  • 之晨
  • 力荐

Mel Brooks的恶搞电影又一低谷之作,结尾部分,过往的西部和当今的好莱坞片场串联大混战,让“无厘头”盖棺定论。老美imdb评分还挺高的,难怪他们习惯丹凤眼...

22分钟前
  • christann
  • 还行

9.0/10 分。2017.08.03,初看。40 周年纪念版蓝光,修复得挺好的。超级搞笑的西部片,颠覆了我的三观,特别是刚看完镖客三部曲啥的后。。。本片的特别之处是开创了许多颠覆性的拍摄手法。。。简直就是无厘头喜剧的先驱。。。另外,市长的女秘书让我好久都没挪开眼睛。。。

27分钟前
  • Lonely
  • 力荐

完全get不到任何笑点 与英国人的无厘头简直是云泥之别。应该一颗星。

31分钟前
  • 我就看看
  • 较差

梅尔布鲁克斯,粗俗并犀利着。粗俗当然是指他的笑话难逃腰部以下膝盖以上。犀利却是他的讽批视角往往别出心裁直戳要害,就像制片人通过钻商业规则漏洞以劣质戏剧骗财,本片中那位与好莱坞天才女科学家混名的流氓大亨也为了能赶走铁路沿线的村民,阴险献计州长把一位黑人警长派往种歧严重的南方小镇!“有人斥我太粗俗,我笑他们看不穿!……坏品味只是真相被戳破之前的叫法。”

34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Mel Brooks is definitely one of the best directors I've ever known!!!!

38分钟前
  • 招财猫
  • 力荐

Gene Wilder戏份太少,结尾赞一下

39分钟前
  • Arcadia
  • 推荐

Gene Wilder完全没发挥失望 不过那时候拍成这样很不错了

43分钟前
  • 番茄杀人狂
  • 推荐

结尾牛逼

4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梅尔·布鲁克斯著名喜剧片,据说是无厘头电影的先祖,特别是最后十分钟,比较具有颠覆性,但不觉得很可笑。

46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Madeline Kahn凭借她在片中对Marlene Dietrich “惟妙惟肖”的模仿被《首映》杂志评进“影史上最了不起的100个表演”

51分钟前
  • 好奇心
  • 推荐

真的是笑到哭,这部电影集西部片、讽刺好莱坞、反映种族问题、劳工问题于一身已经超级不可思议了,关键是它还巨搞笑,非常多offensive到极点的笑话在今天真是完全没法想象的,唉我好爱70年代,大家都有啥说啥似的。梅尔布鲁克斯是天才这毫无疑问了!

5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break the fourth wall的地方都玩得不错啊!“杀得人比Cecil B. DeMille还多”这类的台词对现代观众太不友好了。Madeline Kahn的La Dietrich拿提名这事真要承认当年奥斯卡也挺有品味的。

58分钟前
  • \t^h/
  • 还行

借着西部片的驱壳进行种族和政治的反讽,可惜对于类型元素的挖掘流于表面,没有以假乱真的趣味。布鲁克斯在影像与声音上依旧是毫无克制的信马由缰,然而本片的剧作远不及制作人来得微妙细腻,甚至不断诉诸人物的愚蠢与意外,影片策马加鞭走向臃肿的坏品味。【4/10】

1小时前
  • [已注销]
  • 较差

几十年前的无厘头颠覆恶搞片,大多数笑料今时今日来看都偏冷了些。印象最深刻的可能还是招募恶人团伙的那慕和蠢蛋州长与他的性感女秘书罢。

1小时前
  • 无趣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