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骆驼

记录片其它2003

主演:Janchiv Ayurzana  Amgaabazar Gonson  

导演:Byambasuren Davaa  Luigi Falorni  

播放地址

 剧照

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1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2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3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4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5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6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13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14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15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16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17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18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19哭泣的骆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37

详细剧情

  外蒙古,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辽阔深远。牧民们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习惯,逐水草而居,对上天充满着敬畏。生活虽然清贫,他们却自足、快乐,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与宇宙洪荒融为一体。  某户人家饲养的的母骆驼产下一头罕见的白色幼崽,母亲拒绝为孩子哺乳。在风沙强劲、气候恶劣的戈壁滩上 ,幼崽的生命受大极大威胁。为了让母骆驼接受孩子,这户人家决定采用蒙古古老的方法——音乐仪式来感化母骆驼……

 长篇影评

 1 ) 天地人



蒙古大草原,一个更靠自然的地方。自然在那儿就是与天接壤的土地、狂舞的风沙、自由自在的牧群。

美丽的小白骆驼因为在出生时给它的妈妈带去痛苦而遭抛弃。
古老的神奇在此时再次显灵——如法术般的马头琴奏起,母骆驼不再倔强,小骆驼终于舔上了母亲的乳汁。一切是那么出乎“人”的意料,却又在“自然”的情理之中。

关于纪录片本身
没有额外的采访,没有额外的旁白,没有额外的背景音乐。这种被称为“零角度介入”的拍摄手法,像是冷静的旁观者,却不经意挖掘到了最触动灵魂的东西。

孩子与母亲
主人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小男孩儿,一个小女孩儿,忙碌的父母也是将孩子绑在了柱子上,防止他到处乱走,就像小骆驼一样。与其说这是一种束缚,更不如说是一种牵挂。当风沙来临,小女孩儿得到了母亲的拥抱,而小骆驼却一次又一次的被母亲拒绝,独自面对。
纪录片向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展示母亲像孩子喂食的天职,不断强化母亲的天性,来告诉我们这天性那只母骆驼也有,只是被苦难暂时埋没了,需要被唤醒。
有什么要比同为母亲的歌声更适合的呢?

相信自然
曾几何时,人已经不再相信自然的力量,笃信于自己创造出来“有凭有据”的科技,将那些可能美好的东西归咎于某种同样是人造的理论,并以此为荣。我们开始不相信那些感情化的东西。就像我们不相信骆驼的眼泪,着手寻找“理性的解释”,妄图剥离它的情感权利。
但幸好,那群与自然仍然亲近的人们,并没有忘记她给与人们最原始的震撼,坚信着她,同时将自己奉献于她、与之呼应。

电视机
祖辈的神话故事讲完了。孩子见识了那个极富变化的盒子,盒子里是外面的世界,充满诱惑。
“只会盯着屏幕了。”是的,有太多时间,我们被吸引,从而脱离了自身,背弃了原本。被不停地带向“更高”的地方,而远离“大地”,渐渐忘记自己最初的感激。
当然,既然自然赋予了人类智慧,就没有理由反对进步。偶尔的回首或许让我们不会偏离自己的初衷。“这个星球上不只有我们一个生物。”
最后,接收器被安上,电视还是进了那个能抵御狂沙但不能抵御“文明”的蒙古包。生活会有所改变、人会有所改变、不变的是天与地。

 2 ) 草原壮丽的牧歌

记录片,在我的印象中像是在记载一个历史时刻、或是战争的片子。可能我所接触到的都是这样的例子吧。但是,《哭泣的骆驼》却带领我进入了一个奇特的民族之旅。随着草原的风沙,我仿佛闻到了蒙古凛冽的空气,进入到温暖的蒙古包之中。《哭泣的骆驼》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我们感受这个与大自然最贴近的民族原始的生活方式。

人类最亲近的朋友
对于草原人民来说,骆驼不仅是生存的来源,更是值得依赖的朋友。所以,在《哭泣的骆驼》中,我们看到蒙古人民对待骆驼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照顾他们,甚至它们的繁殖期是整个家庭中的大事。
整个片子的内容不过是简单的骆驼难产最后产下罕见的白骆驼,但是却拒绝养育自己的小骆驼。但是,导演却却用纪录片的形式,让整个故事的情节看起来更加的起伏,简单中探出蒙古牧家的善良。
对于一头小骆驼的关爱,与是全家开展了“拯救小白驼”的行动,甚至不远万里的去请乐师。让我惊叹的是,蒙古牧人竟然为了一头骆驼动员全家的人员,可见,对于蒙古人来说,骆驼不仅是他们生活的密友,更是他们崇拜赖以生存的寄托。

纯朴的民风
导演通过没有什么修饰的镜头,展现出蒙古牧人最自然、质朴的民风,突出蒙古人民的勤劳,可见,导演对这块土地和自己的人民深深的眷恋之情,否则也不会拍出这么感情饱满的记录片。牧人的能歌善舞、善良纯朴的个性,通过导演的镜头呈现给世人眼前,让大洋彼岸的外国人直视亚洲蒙古这块靠天吃饭的人民最直白的情感表达。毫不做作,甚至不添加任何的音效,但却能融化人心。
电影最后牧人女子悠扬的歌声配上悲怆的马头琴声,感动了骆驼也融化了观众。那是原始的亲情带来的呼唤也是人与动物心灵相通而产生的感情。蒙古有个古老的传说里骆驼的眼角像永远带泪 。但相信在牧人的照顾下,骆驼定会幸福的生活。

 3 ) 昨天才淘到,迫不及待的看完了影片,真的很美,很好。

影片由德国和蒙古合作拍摄,首映日期是2003年9月6日在加拿大。影片描述的是一只母骆驼产下了一只罕见的白骆驼哦,但她拒绝为自己的孩子分享奶水和母爱。为了救助弱小的骆驼,牧羊人派出了自己的年轻的孩子穿越沙漠去寻找据说只有他悠扬的马头琴乐声才能打动母骆驼。最后随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和一名妇女充满爰的歌声,这只母骆驼逐渐被感化。幼小的骆驼再次带到他身边的时候,他流出了泪水。用自己的乳汁成就了这只平民死亡的幼小的骆驼。电影很感人,也很唯美。确实是一部很好的影。

 4 ) 我们还有救吗?

若干年前曾经与一群小学生看这部影片。最令我吃惊的是,当我的已经被好莱坞大片几乎彻底破坏了的欣赏胃口感觉有一点点沉闷的时候,当我觉得需要拿出一点点耐心来继续看下去的时候,孩子们却看得津津有味……他们距离自然、人性比成人近得多,当人类正在无可挽回堕落下去的时候,孩子们比成人得救的机会要大得多。
所有的都市人,所有的时尚人,所有的人都应当来看看这部影片。
如果你被感动了,说明你还没有被物质文明彻底污染,还有救……

 5 ) 音乐治好骆驼妈妈的产后忧郁症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哭泣的骆驼。不是三毛的小说,而是一部蒙古和德国合拍的电影。今天是我们系主办的所谓国际影展的最后一晚,以这部电影划上句号。
 
影片应该算是有“预谋”的记录片。一个骆驼妈妈难产,生下小骆驼后就不愿喂它奶。于是主人只好跑到远方去找来一个琴师,对着骆驼妈妈拉起马头琴。。。在悠扬的乐声中,骆驼妈妈流下了眼泪,从此不再拒绝自己的孩子了。
 
动物比人有灵性,能够更容易的接受音乐中的感情,所以产后忧郁症也比人好治。
 
今晚看电影的时候,感觉老美可能会觉得这片子比较闷,因为总是听到有人打呵欠,或者是在座位上动来动去。但是我却一直被这片子深深的吸引着。看到大锅里的奶茶,小孩子玩的羊拐,还有大漠风烟,都觉得万分亲切。那些蒙古人的面容也是我所熟悉的。霎时间觉得外蒙真不应该分出去。
 
骆驼儿子是一只白色的小骆驼,不止可爱,而是漂亮极了。里面看到另一只没被母亲遗弃的小骆驼在妈妈的肚子底下轻轻咬妈妈的腿,那种感动和读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一样的。影片里也有母骆驼生产的镜头,虽然没有《罗曼史》中人类生产镜头那么让人受刺激,但也相当震撼了。不过最难忘的还是母骆驼最终留下眼泪的镜头:乐声一遍一遍重复着,大家都在想,这真的会有用吗?然后,一颗很大的泪珠“吧哒”一下从母骆驼美丽的眼中坠落。再然后,就有汹涌的泪水从她的眼中流了出来。看到这里感觉就是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迹。
 
那马头琴的乐声是个十分简单的调子,母爱也是一种十分直接的情感。而且,你不用做母亲就可以明白。
 
 

 6 ) 《哭泣的骆驼》影评

整个电影从夫妇的日常生活切入,比如从搅煮奶茶的镜头到给孩子洗澡。慢慢自然地切入跟骆驼相关的生活情景,如用骆驼毛给小骆驼编织装饰绳给它撒奶希望它健康长大。前半部分没有任何旁白和介绍,只有特写镜头、远景、跟随人物移动的镜头等,镜头的语言及与其嵌合的时间感,给予了观众凝视感、安适感和生活感,慢慢地代入到蒙古传统与现代过渡期的游牧生活里。 影片的标题是《哭泣的骆驼》,前半却也没有渲染骆驼的特殊或灵性,很自然地开始了母骆驼生出了白色的小骆驼。另一边镜头里,妻子在给白羊唱歌,此处多少暗示着当地人可能的解决方式。夜里,正式老夫妇夜里点蜡烛打着扑克牌唠嗑,和小辈们聊到黄道十二宫和骆驼,聊着生活与传说与灵性。 又是白天,骆驼母亲不愿给白色小骆驼喂奶的样子终于正面出现在画面中和对话中,主人尝试用绳子绑住她的双腿以让她可以给她的孩子喂奶,不过失败了。 他们尝试去某个城镇中心寻找音乐家来做霍斯仪式。在悠扬凄哀的歌声中,骆驼母亲留下了眼泪。 上面这句文本看上去,似乎这篇小影评里对它没什么情景的描写。但实际上,笔者影片前半都看得迷迷糊糊心不在焉,而女歌手悠扬的嗓子带着蒙古调子伴着琴声响起的时候,似乎整个注意力都被歌声夺去了,身体被声音包围着,情绪也开始共情,也如骆驼一般,眼眶含起了泪水。画面中的骆驼母亲从一开始被抓来和小白骆驼见面的暴躁和嘶吼,变得宁静和安定,眼神也慢慢悲伤起来,开始留下眼泪。最终慢慢地接受了小白骆驼。 这部影片的价值可以有许多,可以是介绍了一个人与动物动情的故事,可以是万物有灵的一个案例,可以是为蒙古国游牧人的生活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和记录,可以是逝去的仪式最后回光返照般的“神迹”的留存。但对笔者而言,这部片子的震撼感来源于音乐。 音乐是一种听觉,听觉是所有感官里唯一一个被动性最强的,人能最受直接影响的感官信息。视觉是人选择去“看”,嗅觉是人选择去“想”,只有听觉,人是被动地用耳朵去收集当时时空的声音。人听到节奏快的音乐就可能不自觉地就动起来,听到抒情的音乐就能放松神经,听到悲伤的音乐就会被勾起一种难过的情绪,这些感情通常是即时的、难以控制的。 原来在我们传统社会中,可能有这么一种使用音乐的方式,是将它真切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从前看过音乐剧,看过聊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的文章和电视上联欢晚会的节目,却还没有见过如此生活化的一种臻至艺术的音乐。音乐能成为万物的“汤”与“药”,宇宙之“弦”,波形之“灵”。音乐起的那一瞬间,就已忘记了时长。

 短评

太~好~看

2分钟前
  • ᠴᠣᠭᠲᠤ🔒
  • 力荐

有影评人曾建议:如果奥斯卡真的创造出一个“最佳动物表演奖”,毫无疑问,Ingen Temee和她的孩子Botok应该成为第一批获奖者。=========靠,你和你娘来表演表演试试看??

3分钟前
  • Charles Rosen
  • 还行

资料馆2014.4.3.7pm 神乎其技的母幼骆驼弥合仪式,琴在风中鸣、人音传天地。小男孩驾驭骆驼的娴熟真是奇观。对前现代和现代的碰触时刻把握(选择)的很准。苍茫天地间的蒙古包多了一个卫星锅。

5分钟前
  • xīn
  • 还行

【like mother like son;while your heart gently weeps】magnet:?xt=urn:btih:FE039E02693A9FB52E18F75D233B6C6F4D494786&dn=The-Story-Of-The-Weeping-Camel-2003-720p-BluRay-x264-MySiLU-PublicHD-中字延迟5秒http://www.subom.net/sinfo/64300

8分钟前
  • Eden's Curve
  • 推荐

真不可思议

11分钟前
  • 托腮
  • 推荐

到底是神秘还是现代化对生活的影响?摆拍/猎奇都有

12分钟前
  • 我要复仇
  • 还行

神奇的蒙古文化

1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白色的小骆驼真漂亮,动物、人、音乐好像所有界线都不存在了,只有生命和美。

18分钟前
  • 合纥
  • 力荐

摆拍痕迹严重。尤其现代文明。骆驼真心萌,总体来说淳朴还是很动人的。摄影赞,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总之,骆驼上升到草泥马以下的第二位置。此片看完之后有一种top5的感觉,想了想后来变成top10,再后来……总之是个值得看的好片子。

22分钟前
  • 夜游
  • 力荐

戴娃目前的三部作品里私心最爱的居然是这部她与人合导的处女作,除了骆驼和小孩子实在太萌之外,与之后的两部相比更Organic,更贴近纪录片的拍摄方式显然提升了景别与细节的丰富程度,同时16mm胶片也意味着更加不受束缚的运镜和取景。剪辑一如既往的无可挑剔,完美联系了牧民与骆驼之间的平行,而若没有发生在动物身上的小插曲,这个关于家庭的寓言恐怕也不会拥有如此的感染力。影片不仅结构和工作方式看得出深受Flaherty的影响,中间的风暴戏更是与纳努克的结尾一模一样。

26分钟前
  • BLTEmpanada
  • 推荐

邱叔课上看的,那曲子叫什么,这么狠。一唱爱就诞生了,奔放了

27分钟前
  • 2B钢笔
  • 力荐

[资料馆]

31分钟前
  • 毛毛怪
  • 推荐

音乐治愈系,骆驼泪腺失调,乖乖喂宝宝

35分钟前
  • 心有猛虎
  • 推荐

做蒙古的骆驼好开心哒

36分钟前
  • 茉琉
  • 推荐

神迹啊,自然充满了神迹,令人敬畏

41分钟前
  • chrissy
  • 力荐

说实在的开始并不明白哭泣的含义,看到后来感动了.

44分钟前
  • 波雅
  • 力荐

琴声呜咽,骆驼眼泪直流。

46分钟前
  • 即兴表演艺术家
  • 力荐

音乐拯救世界啊 骆驼们萌萌哒~蒙古长调好听到流泪 生活在戈壁滩且已有三个孩子的妈妈竟然像个少女 2014/4/3@电影资料馆

49分钟前
  • O
  • 力荐

哭了

52分钟前
  • 加班的猫
  • 力荐

课上

57分钟前
  • 米开朗鸡肋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