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

剧情片美国2016

主演:詹姆斯·麦卡沃伊,安雅·泰勒-乔伊,贝蒂·巴克利,海莉·露·理查森,杰西卡·苏拉,丽兹·科菲,布拉德·威廉姆·亨克,塞巴斯蒂安·阿塞勒斯,尼尔·哈夫,尤基·华盛顿,M·奈特·沙马兰,罗丝玛丽·霍华德,琳·勒内,布鲁斯·威南特,罗伯特·比齐克,玛丽亚·布雷曼,杰夫·巴克纳,大卫·尼尔里姆,金·迪莱克特,老约翰·吉拉德,迈克尔·J·克雷西克,乔恩·道格拉斯·雷尼,莎伊娜·瑞恩,布鲁斯·威利斯

导演:M·奈特·沙马兰

播放地址

 剧照

分裂 剧照 NO.1分裂 剧照 NO.2分裂 剧照 NO.3分裂 剧照 NO.4分裂 剧照 NO.5分裂 剧照 NO.6分裂 剧照 NO.13分裂 剧照 NO.14分裂 剧照 NO.15分裂 剧照 NO.16分裂 剧照 NO.17分裂 剧照 NO.18分裂 剧照 NO.19分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6 04:33

详细剧情

  凯西(安雅·泰勒-乔伊 Anya Taylor-Joy 饰)是一个显得和同龄人格格不入的怪女孩,某日,她和同学克莱尔(海莉·路·理查森 Haley Lu Richardson 饰)、玛西亚(杰西卡·苏拉 Jessica Sula 饰)一起准备坐车回家,哪知道遭到了一神秘男子的袭击和绑架,三人被囚禁在灰暗阴冷的地下室中,面临着未知的凶险命运。  绑架三个女孩的,是一个名叫凯文(詹姆斯·麦卡沃伊 James McAvoy 饰)的男人,实际上,他是一位多重人格患者,支配着他的身体的人格,竟有23种之多。弗莱彻(贝蒂·巴克利 Betty Buckley 饰)是凯文的主治医生,她发现,凯文体内的人格之间产生了分歧,更糟糕的是,第24种人格正在慢慢形成,这个人格强壮、邪恶、残忍,一旦他获得了凯文身体的主导权,不仅三个女孩要遭殃,就连凯文本身都将性命不保。

 长篇影评

 1 ) 敬游走在人性边缘的McAvoy先生

James McAvoy总是被和Professor X联系在一起,他还会让人想起《赎罪》里用手去碰浮萍的少年,和《通缉令》里让子弹拐弯的可爱杀手。我也不能免俗地是这样看他的表演,看他在人性中心那些好的坏的里游走,看他将人诠释得更好。

然而《分裂》探索的是人性的边界,什么是人性的,什么是非人的,什么是人的潜能,人如何了解人、了解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不同的人格以同一身体为载体,他们是同样的个体还是不同的?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又是什么?这部片子没能给出答案,但试图从一些层面回答这些问题。


被绑架的几个小女孩中,Casey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开始她们见到Dennis,然后是Patricia,再然后是Hedwig,一个声称自己九岁、说话口齿不清、走路要在地上鸭子步的“小男孩”。

绑架她们的Dennis

Patricia端着早餐——她出场时穿着高跟鞋

“你叫什么?”“Hedwig.”“几岁了?”“九岁。”

Casey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大概是因为她比较孤僻。影片开头一股脑交代了几乎全部信息,非常有效而精彩,而后面的剧情则像是信息交织后的有机体,剧情就如此自然地发生了。三个人格很快随剧情推进粉墨登场,而剧情的有效性正依赖于James表演的说服力。

恐怖片突出的是气氛。沙马兰导演在本片中运用大量特写捕捉人物面部表情,气氛渲染尽在一颦一笑和一呼一吸的喘气声中。三个人格的区别被这样的特写放大:Dennis总是蹙眉撅嘴,对一切都求尽善尽美;Patricia笑得很温柔,可抹不好面包上的酱料却会砸刀子;Hedwig则是两眼空空,仿佛一切都有最容易的答案。

James对于Hedwig的诠释令我难以将角色的特点归于对演员本人任何特质的放大。有些大舌头的说话方式并不足以呈现Hedwig的全部特点。他对于面部肌肉的控制让Hedwig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无法自控——控制和无法自控是很矛盾的说法,我知道。这种无法自控的样子加在一个大人脸上一定是违和的,但若仔细回想自己所见过的儿童,确实都有这样的特性。

不同人格的边界逐渐在表演中被打破。第一次打破边界是Dennis在心理医生Dr. Fletcher面前“假装”Barry(另一个人格),第二次则是在影片最后处,一个剧情元素让不同人格抢夺起了Kevin(主人格)的身体。

Dennis“假装”自己是乖巧可爱的Barry

Dennis的“假装”可以说是戏中戏。也就是说,James要(单纯地)演一个角色,这个角色要目的不纯地演另一个角色。专业上的表演和生活层面的表演十分不同,因为如果演员只能演得像,那么戏中戏便没有意义了。James在表演层面上对入戏与出戏的精准考量演活了一个心怀鬼胎的Dennis。

第二次变身前的Beast

而最后,一些因素催生出了预告片里那个吓人的Beast。他是保护人格,被激发了全部的潜能,影片描述了他失去人性拥抱兽性的样子,而兽与人的区别在于,兽为实现自己目的不会有任何顾忌。我惊叹于James的力量和失心疯的样子,那一刻作为观众我非常想给这家伙来一针麻醉枪。


《分裂》不是那种突然吓人的片子,然而不得不说说它其中的暴力。被绑架的姑娘们浑身颤抖,可Dennis逼迫她们脱下衣服以憎恶她们的完美身体。暴力是对完美的破坏,而Kevin的人格们执着于这一点。Casey正是因此才逃过一劫。

而对暴力的经历可能让Casey更能够理解Kevin。她说,自己会故意在学校搞事被禁闭以远离所有人。这其实也是兽性的一种体现,为了自己的目的“牺牲”本可不牺牲的、符合人类社会规程的东西。她能够和Hedwig谈话以致他说出许多秘密也自不奇怪。

暴力在本片中的视觉体现是以恼人为目的的,我就不举例了,可能会引起部分观众的不适。令我印象深刻的暴力有两处,第一处是Patricia抹不好面包突然丢掉刀子,发出一声巨响,第二处是另一个姑娘想要用椅子砸Patricia。这其中的“以暴制暴”体现了暴力的一个特点,叫做暴力只能将人和人性之间的距离推远。你的力量终归还是文明人的力量,你做不出任何保护自己的事情来。

而片中的不同人格都在人性边缘游走,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例如用喷雾喷小姑娘的Dennis,看着地下室手绘窗户的Hedwig,还有把人“生吞活剥”的Beast。

Kevin在动物园工作。最后,Casey被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带出来,我们才在片中勉强看到些阳光。他是如何发掘自己兽性的?是和动物相处得太多,还是物以类聚的人生选择?我们不得而知,因为猎枪响了。 剧情可以说是在写实和荒诞之间。电影语言精妙捕捉了许多人性层面的反应,尤其是女孩子们,但兽性的存在究其根本是荒诞的。人类社会在发现孩子走丢以后为何没有及时寻找,这个问题只有“剧情需要”能够回答。而为何Dennis在变身前要买一束花,为何他要在Amtrak的轨道上奔跑,我还没有看明白。也许是Philly情节,也许是生活常态和浪漫美学的结合,我只更加不理解,就像我不理解兽性、也并不尽然明白人性和兽性的边缘一样。

而我只能举起里面是水的酒杯,敬用表演游走在人性边缘的McAvoy先生。沙马兰说得对,没有他就没有这部电影。

 2 ) 不想让任何人活着

电影总体是不坏的,演员的演技也没有问题。但你不会爱上任何一个角色。谁死了你都不在乎。 比如女主的性格有着十分能说服人的讨厌。即使在反转后,透露她被叔叔性侵长达十多年也没有对她产生一丝怜悯。 心理惊悚片最怕的就是把一秒钟的惊悚拍成了三分钟的痴呆,演员的任何临时反应都在大荧幕显得更蠢。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惊悚片更喜欢用音效和突然出现的物体来吓唬观众,而不是用慢动作特写来表达主角惊恐的脸。 本部电影一直在使用后者,三个女孩被抓到的时候颤抖的喘息听三秒还可以,喘多了只会想让她们快点闭嘴。另外还有大量的、毫不必要的特写镜头。很少有导演能把这样的特写镜头拍出高级感,大多数只有做作。由于时间太长,女主精心的妆容,无可挑剔的凄美的哭泣,实在是显得过分出戏了。 对于电影中所提到的精神分裂的一些说法,是有一定的启蒙意义,可是结局的兽化又使得本部片变成了科学幻想片,前面的理论实在很难真的说服观众。同时电影又想表现被伤害的孩子是更“纯洁”的。这也令人无法认同。站在主角的视角传达出一个这样的价值观,令人不可思议。真正的精神病患者或者家属亲友,一定会觉得被冒犯了。 从故事逻辑上来说,女主的表现也过于幼稚。作为一个被常年性侵的受害者,一开始消极抵抗可以理解,但能说出“尿在身上”这种话,讲不通。 老医生的形象我很喜欢,不过念咒语那一段实在太离谱。字幕翻译有一句特别好笑:你这个人格太魔性了! 在电影院当场笑出声。 总之,这部电影的野心非常大,心理惊悚、人格分裂、恋童性侵、科幻变异。但每个方面都没能讲好,虚抓一把,乱七八糟。 论惊悚和反转比不过《科洛弗档案》《屏住呼吸》《电锯惊魂》,论心理学深度比不过《捉迷藏》,论性侵案的教育性、警示性比不过《聚焦》。 对于粉丝来说,詹姆斯麦卡沃伊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亮点,但是还不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好的演员远远不够。

 3 ) 一部文艺片

看下来,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一美演技真是棒棒的!整部片子略显压抑,到最后并不觉得恐怖或惊悚,倒是觉得有些悲凉。片子最后留白很多,最后女主会怎么样,成为可以想象的部分。
加芬从小受尽虐待,于是诞生了丹尼斯应对妈妈过于苛刻的要求,慢慢他身上出现了23种人格,每一种人格都不相同,但目的都只有一个,保护加芬,而怪兽的诞生则是因为以丹尼斯为部落的三个人相信怪兽可以将所有人格保护,保护加芬。加芬的人格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设计师为首偏于合作、理性的人格,而另外一边则是以丹尼斯为主趋于反抗的人格,这些人格都不分善恶。在未被两个少女戏弄前,趋于反抗的人格是不见光的。在此以后,人格混乱,那些偏于理性合作的人格看来似乎无法保护加芬,所以这时候趋于反抗的人格出现了,他们听过怪兽的故事,他们需要怪兽来将自己保护。最后怪兽诞生,将少女啃食。
未经玷污的纯洁的少女,她们从小受尽关爱,不知世上的无尽苦难和悲伤,当怪兽看到拿着枪的女主身上的伤时,知道女主和加芬一样有着不堪的童年和记忆,他说你和她们不一样,你的心是纯洁的。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悲哀,大概在怪兽的心里只有受之苦之人,才能感之心之痛,在怪兽心里,那些纯洁的少女是残忍的,因为无知的玩笑成为了让人格们受伤,混乱而不安,他大概相信因为女主所遭受的一切,会让她变得对痛苦更为感知,更能去理解相同处境之人,怪兽走了,怪兽的诞生是为了保护加芬,所以他不会伤害和加芬有着相同遭遇的人,他厌恶的是伤害她的无知的少女,所以他只是杀了给予他帮助但会阻碍他的医生奶奶。当加芬告诉女主可以用猎枪杀死他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良,正直,勇敢的加芬,可是在反抗人格们看来就是这样一个加芬从小受尽虐待,是可怜的,软弱的,脆弱的,一重一重人格建立就是为了保护纯洁,善良的自己。
依稀穿插的回忆,我们知道女主从小就非常不幸,父亲的过失,让伯伯更加肆无忌惮。她冷静,孤僻,希望逃离人群,在三个女生之中她是最具有观察能力,最聪明的女孩子,而给予她这些品质的代价很多都是源于她自身的不幸,她告诉黑发女孩尿脏自己(因为发现屋里的一层不染)保护自己,她发现了加芬的多重人格求助于小孩的人格,在朋友(也许只是同学)需要她时她也能够挺身而出,她在遇见危险时仍能保持冷静,但她和加芬一样,不被世人所接受,背负着不幸。
老奶奶所做的一切,希望世人接受多重人格的存在,接受加芬以及他的人格。而女孩子则是因为自己不幸而导致的孤僻,而被当做奇怪的存在。
到最后,我在想,女主和是不是和加芬一样,已经有了重重防御的人格.,做好转换去面对伯伯............

 4 ) McAvoy——从女主粉碎机到全能精神病

这不是James McAvoy第一次惊艳到我。我从X-Men系列粉上他,补了十几部他的片子,但《Filth》让我头一回产生折服这种感觉,那时我就猜想,这个曾经的“女主粉碎机”在“分裂式演技”的道路上怕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了。果然。

Anyway,回到这部电影,两条故事线穿插构成,一条是男主的自我挣扎,另一条是女主的悲剧童年。

男主的人设是23+1重人格,其实呈现得比较完整的只有6个。但对其他人格的设定并不是纯粹的噱头,我认为导演甚至在见缝插针地反复强调,让人始终对人物和故事走向有种猜不透的不安定感,也为最终所有人格的豪华登场做了个相当扎实的铺垫。

见一见六位男主:

一、Dennis和糖果盘

Dennis是出场最早也是最多的,衬衫、眼镜、手帕、冷静、决绝、强迫症……他在劫人的时候就充分显示出一副斯文败类的样子,事实证明这个喜欢看裸女跳舞的帅哥性格确实很有问题。之后他伪装成外向开朗的领导型人格——设计师Barry前往女医师家,却总忍不住把椅子、糖果盘之类的东西“随手”摆正,可以说是个相当到位的细节。

但真正让我震撼的是他和女医师“正面交锋”并且最终承认身份的场景,当女医师掏心掏肺的说辞开始打动他,几乎要让他卸下防备,他通过不断翕动睫毛来掩饰眼睛里转瞬即逝的水光,并且马上变换眼神和坐姿进入Dennis的身份,真心是绝了。

二、Patricia夫人的项链

尽管看片前就对多重人格设定有了心理准备,但当Patricia夫人与Dennis争执并踩着高跟鞋推门而入时,三个女孩儿无法掩饰的惊恐还是让人后背发凉。更别说镜头一切,McAvoy就这么顶着圆寸,姿态优雅地站在门口,酒红色的高领针织裹着一身肌肉,甚至精心搭配了一条项链,开始轻声轻气地安慰几个姑娘,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微微皱起的眉头,嘴角的小动作,还有言谈间对Dennis无可奈何又不忍苛责的情绪,让人深深相信这真的是“另一个人”。

我觉得此处应该有张照片

此外还有个小细节,Patricia夫人第二次出现时不仅换了件披肩,甚至连搭配的项链都随之换掉了,这一笔真的精彩,考究的熟女形象瞬间立体起来。

三、Hedwig的窗户

Hedwig,一个说话奶声奶气小动作不断的九岁男孩,这是第四个出场的人格,但严格来说是第三个,因为第一个出场的Barry其实是Dennis扮演的。这是一个眼里有光的角色,天真但不无邪,热爱音乐、跳舞,有自己的小世界,但又不免孤独。所以这也是和女主Casey交流最多的一个角色——因为他还是个抱有幻想孩子,以为自己真的会有朋友。

他带Casey去了自己精心布置的房间,那里有他画在墙上的窗户,藏着他对墙外世界的隐秘渴望,他甚至小心翼翼地询问新朋友是否喜欢这个小天地。不同于其他人格,他喜怒形于色,察觉被骗的时候会紧紧蹙起眉头,嘴唇不自觉地颤抖,不知道从哪个大人那儿学来的口头禅“etc”也会因为激动而变调。比起跟别人置气,他更像是为自己的软弱和轻信而绝望,这让他最终甘愿服从于强硬狠辣的Dennis,期待他和那个所谓的Beast能拯救“所有人”,不再受人欺负。这让我想起,当我们学着收起笑容和泪水,是不是也向心里的另一个声音求救?它指导我们关紧窗户,奖赏是脆弱的安全感,代价是笑容从此蒙尘。

四、Barry的求救信

Barry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女医师的表述来塑造的,一个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人,娘man娘man的,他应该是最早决定接受治疗的一个人格,并且一度效果喜人,甚至能在一个地方稳定工作十年。他是Beast的反对派代表,或者说是男主心中阴暗面的对抗者,当Dennis和Patricia一行占据主导权后,他依然试图通过邮件向女医师求救,可惜最终没能得到救赎。

五、Kevin Wendell Crumb

男主真正的本体。母亲的身心虐待给他的童年蒙上了很深的阴影,导致他软弱、孤独、挫败,并且催生了Dennis这种强迫症人格来保护自己。我甚至觉得,Patricia这个人格恐怕多少混合了他心目中的温柔母亲和实际上暴躁乖戾的更年期妇女的影子(Patricia给两个女孩子做三明治的时候,因为一刀下去切歪了就立马怒摔面包刀,并且当场重新做了一个,那场面还真挺突然的……)。

但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他凄惨的经历始终没有洗去他的善良,导致自己在2014年9月被其他人格压制陷入沉睡,被唤醒时第一件事就是问自己都干了些什么,甚至愿意牺牲自己来阻止身体里的兽性爆发。说起来,唤醒初始人格的咒语竟然是他的全名,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小时候一听到亲妈喊自己全名就意味着暴风雨要来了,那是相当深刻。

六、地铁里诞生的Beast

这就是那个+1了,在地铁站开发出来的第24个人格,是多重猛兽的组合体,貌似有一个人格和他们藏身的动物园有什么交集,至少也是热衷看动物世界之类的。至于为什么是在地铁站催生的,好像有什么特别的梗,但我没太看明白。总之此人性情残暴、力大无穷、刀枪不入,可以徒手攀墙,也能手撕铁栅栏,相当玄幻。女孩们刚被绑来时Dennis说她们只是“食物”,我还以为是什么精神食粮,结果居然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食物,是Beast的人肉刺身……

进化以后的Beast已经不受Kevin全名诅咒的控制,可见他不再迷茫和挣扎,他和另外22个人格一样是被创造出来以保护Kevin的,只不过他的方式是彻底抛弃这个混沌复杂的灵魂,把所有的软弱和善良永远锁起来,用獠牙和利爪去和世界对话。他看到女主浑身的伤疤并决定放走她时,能听出来他把苦难当作一种净化,对另外那两个娇生惯养式的姑娘则是十分嫌弃,相当简单粗暴的物竞天择法则,大概应了那句“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其他人格的首次集中出现是在Casey自救时查看的视频中,不同的服装风格、不同的语速、不同的表情,竟然还夹着一个怀疑人生的糖尿病患者。但在Kevin醒来试图让Casey杀了自己,其余的人格都本着强烈的求生欲窜出来,没有服化道的帮衬,人格的切换几乎全靠眼神和额头时隐时现的青筋。Barry的一声“Baby girl”;Hedwig出现时青筋瞬退,脖子不再涨红,还是那个赌气的孩子,叨逼叨地向曾经的“朋友”宣告自己即将到来的强大;Patricia出现时第一件事则是拢了拢身上的披肩遮住自己半裸的上身……总之这一幕真可以说是豪华午餐了。更不用说每次Beast出场,通红的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每块绷紧的鸡肉和每条突起的青筋都在演戏。

我觉得此处又应该有张照片

女主的副线相比起来就很简单了。幼年懵懂遭到大伯野战性侵,试图枪杀这个油腻中年男但最终难以战胜自己,亲爹又早早去世(是真的心脏病发作还是被人为做掉都很难说),结果监护人成了这位大伯,还有比这更让一个小姑娘绝望的事情么。值得欣赏的是这个人物没有被塑造成顶着主角光环的救世英雄(事实上除了自己也确实没再救下来谁...),尽管她不时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机敏、冷静、果敢,但她的恐惧绝望和另两个女孩一样真实可信,她看过经历过之后尚未泯灭的善良虽然是见缝插针的但也十分自然。

导演M. Night Shyamalan,据说是个非常擅长惊悚题材和结局反转的导演,我真不太清楚,因为我不是非常爱看惊悚这一类的。这个电影里血腥、暴力、恐怖的镜头其实不多,真正惊悚源于未知,三个女孩一次又一次努力逃亡却屡战屡败的绝望,女医师自责与害怕交织却又无力挽回的哭泣,甚至还有副线里那个让旁观者只能眼睁睁任其发生的娈童悲剧,这是渗透在毛孔里的惊悚,可以察觉,不可逃脱。

此外,我补了彩蛋里暗示的电影《Unbreakable》(2000年的片子,也是这个导演,主演是Bruce Willis和Samuel L. Jackson),结局反转这一招我是服了。今天也看到了《Glass》的预告片,不得不说还是有点期待的,毕竟这个系列竟然从2000年就开始埋梗,到2019年三个主演才终于汇合,也算得上是十年磨一剑了。

 5 ) 终究是吹詹大法好

在香港拍的海报

前几天在香港两刷Split,终于有时间来返个repo。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首先印象最深的就是詹老师演得超!级!棒!之前看到影评说他一个人撑起整部电影,这个说法真的不为过。如果没有他真实而让人完全信服的表演,这部电影毫无疑问会大失所色。跟我同行观看的亲友不是詹粉,对他了解也不深,看完后赞不绝口。第二天兴致勃勃地跟我二刷。与有荣焉[手捧爱心.jpg]
CAST表

詹老师戏份非常重,同时演出八个人格对他来说即是挑战也是重担。但是看的过程中完全没感觉到他的表演有任何吃力的地方,顺畅自然又不流于平庸。一刷还没察觉,二刷才发现甚至无需言语,他的面部肌肉微微一动,观众就能清晰地分辨出此刻处于灯光下的是哪个人格。每个人格的本质都被他细致而彻底地挖掘出来,让人不得不为之惊叹。詹老师的台词功底也无需赘述,不懂英文的人也能轻易地感受到不同人格间口音、语气、情绪的差别,并能将之恰到好处地与这一人格相匹配。真正是专业演员的素养。有图为证↓



难以想象他是如何通过细微地调整面部肌肉来呈现出每一个截然不同的人格个体的。詹老师人格变换的微表情表现得恰到好处地诡异,成功地为片子增添了几分惊悚片气氛。很多表情相当复杂微妙,我想他一定在镜子前做过大量的练习。此外,个人最喜欢的镜头是最后Kevin被唤醒后,人格不断转换着与Casey对话的部分,詹老师的演绎简直绝了!诡谲又合理,看得我目瞪口呆,兴奋到汗毛直竖,感觉这是我能想象出的同类表演的极致。真不是粉丝滤镜,大概。

颜的话没什么好说的,以前吹太多就不多提了,反正在我从来没发现他不苏不帅的画面[摊手]

Anya妹子演得很棒,颜要美哭我,受伤跑动的样子像小鹿,举枪射击动作也是帅。医生婆婆演技也杠杠的,有被影片中临死前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惊艳到。

影片整体个人觉得能打7-8分,当然有詹老师的演技加成,五星是脑残粉滤镜分。氛围营造不错,不算很惊悚但有几个地方真被吓到了,有很多巧妙的细节与布置,Kevin和Casey儿时创伤的相互印照是个人认为影片最出彩的一个安排。等之后DVD出了我应该会再多看几遍想想细节,再来这边补充一下。一些逻辑细节bug就不提了(其实是自己也忘了,哭),最大的缺陷我觉得是很多明明可以再深入挖掘的部分都只是浅藏辄止吧,影片探讨的内容始终有些浮于表面,可惜。

我觉得大家应该看出来了,这篇影评的真正目的就是吹詹,其他都可以略过不看[哈士奇微笑.jpg]

总之片子还是很棒的,值得去影院多刷几次。不过话说回来,且不提影片本身,买张票能一次性看够八个詹老师还有精心锻炼的肉体,简直不要太值回票价啊!

 6 ) 女医生也是人格分裂

难道没有人发现女医生也是人格分裂的么? 在一开始男主离开她家后出现了另一个性格不同的老奶奶 她们一起看电视交流 但是最后警察发现医生尸体的时候却说还在尽力寻找家人 如果真的有那个老奶奶绝对不会还找不到 看医生和她亲切交流的样子 应该也是知道自己有人格分裂 所以才努力的做研究吧 用另外一个角色才体现 可能是隐藏得比较深的伏笔 如果是医生自己表演的话一开始不了解可能看不出来 或者是太明显的揭露了 但是最后警察说的还找不到家人真的不会是找不到她

 短评

exo me乱七八糟的啥也没讲清楚还能有8.5分这部片除了一美的演技还有啥吗

7分钟前
  • dino.
  • 还行

我不剧透。教授是金刚狼。

9分钟前
  • 比岁月含蓄
  • 推荐

超自然?心理?精分?这种现实和超自然的结合设定很符合个人口味,整体有起伏,暗示很多。“Monster is real…” 男女主的童年遭遇直射童年阴影的危害,所以说是动物可怕还是成年人可怕呢。女主是女巫里的女主…一星给一美那魔性的表演…一大波表情包正在来袭…搞不懂现场妹子看到“孩子一美”就狂笑。

12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一美个人变脸秀,x教授前传(误)。

17分钟前
  • 盆花盆花
  • 力荐

一美演技叹为观止 一分钟之内不靠任何外在化妆演出几个人格互相对话分别谁是谁还能分得一清二楚而且丝毫不做作 叹为观止 故事情节也很紧张 结尾略弱

22分钟前
  • ys
  • 推荐

我终会认清自己,我终会与你相遇,我们都能比梦想走得更远,看哭了,预定年度最佳

27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3.5 剧本问题很多,但胜在故事的构思和创意很好,沙马兰的执导也很有效,后半段更是多次看得目瞪口呆,《拜访惊魂》幽默诡异的混搭也成功延续了下来,一美九个人格自由转换的表演非常精彩抓人。最后一幕挺犯规,但的确不可能有人猜得到。

2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23重人格果然只是噱头,最无语的是人格都没拍透就去拍兽格了。结尾是想说什么?童年阴影可组队、变异总在家暴后?一美演得不错~

3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詹姆斯·麦卡沃伊的表现还是很突出的,以及,真正感动我的还是结尾某人的客串,导致与沙马兰另一部电影的呼应,真是太好玩了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剧本的创意很赞,慢慢的变成超自然伪科学,很喜欢这种神棍片,等着沙马兰招牌式的反转,结果最后剧本还是单薄了点,反转也没等来什么,倒是最后的彩蛋很有意思。沙马兰之前屡屡失手,不过导演功力还是有的,遇到了好东西依旧还会发光,等着之后他把不死劫的人格分裂宇宙构建同一起来了。

3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1.年度之作,浸染着悲凉之意的反类型惊悚片,一美演技卓绝,安雅亦不逊色。2.剪辑与配乐极佳,浅景深滑动变焦开场定调。3.野兽与凯西的隔笼对视,尼采式的超人终于殒灭。4.结尾的凄然眼神,仿若所有的苦难与孤独都呼啸而过。5.细想来,这才是我心中人格分裂题材该有的样子,无愧于手册十佳。(9.0/10)

3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这其实是个stop child abuse公益题材,不是恐怖片。结尾感想:我知道这是个彩蛋,但是我没看过前作,又能怎么办啊。

43分钟前
  • \t^h/
  • 还行

一美在这部片子里刷新了我对他的认知,我觉得“精湛”这词都配不上他的演技了。看完完全没其他想法,只想对他说句:老哥,稳

47分钟前
  • 桑下
  • 力荐

如揽镜自照,如垂影自怜,分明是两个饱受创伤的人/野兽在时空的正反面,呈现「进化」的过程;闪回部分尤其棒,如漫游「分裂」之形成,与过去的对峙恰如观众凝视野兽的视角;你必唤我的名,在血光中见证每一道刀疤的存在,才不会被无穷黑暗吞噬,简直泪目;结尾野心真大啊!

4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分裂到最后都变种了。这真的不是X教授的儿子大群?

54分钟前
  • 席德
  • 还行

一美的演技撑起一整部戏,每个人格的塑造都有特征性。一张票看八个一美啊,基佬异装OCD智障应有尽有,看不了吃亏,看不了上当

56分钟前
  • 三七
  • 推荐

除了詹一美多变人格的演技,这电影真的是太自命清高了。割裂又叙事不清的剧本就不说什么了;连伏笔也要靠后来自行搜索才能明白,是不是只要我没看过导演以前的电影,就不配理解电影里面隐藏的段子?

60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看到一美不同人格附身自言自语对话时还是惊了一下:卧槽这特么不就是我的日常吗。可惜结局编剧就开始瞎写了。

1小时前
  • 本觉明
  • 还行

感觉如果改一下beast这个人格,拍成更单纯一点的心理剧会更好看

1小时前
  • 眯着眼睛的狐狸
  • 还行

后来多重人格齐心协力开发了一美大脑的全部潜能,开办了Xavier's School for Pure Youngsters。

1小时前
  • ANN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