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哥斯拉

科幻片日本2016

主演:长谷川博己,竹野内丰,石原里美,高良健吾,大杉涟,柄本明,余贵美子,市川实日子,国村隼,平泉成,松尾谕,渡边哲,中村育二,矢岛健一,津田宽治,冢本晋也,高桥一生,光石研,古田新太,松尾铃木,鹤见辰吾,泷正则,片桐入,小出惠介,斋藤工,前田敦子,手塚通,野间口彻,黑田大辅,桥本润,小林隆,诹访太朗,藤木孝,岛田久作,神尾佑,三浦贵大,茂吕师冈,犬童一心,原一男,绪方明,石垣佑磨,野村万斋

导演:庵野秀明,樋口真嗣

 剧照

新哥斯拉 剧照 NO.1新哥斯拉 剧照 NO.2新哥斯拉 剧照 NO.3新哥斯拉 剧照 NO.4新哥斯拉 剧照 NO.5新哥斯拉 剧照 NO.6新哥斯拉 剧照 NO.13新哥斯拉 剧照 NO.14新哥斯拉 剧照 NO.15新哥斯拉 剧照 NO.16新哥斯拉 剧照 NO.17新哥斯拉 剧照 NO.18新哥斯拉 剧照 NO.19新哥斯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5 12:33

详细剧情

  平静的东京湾突然发生海难,当人们还在猜想是否海底火山爆发时,一只巨大的怪兽冒出水面并登陆城区。日本政府主导成立了“巨大不明生物灾害部”,网罗了国家中的奇人异士加盟,研究发现怪兽是受到放射性污染而诞生出来的,命名为哥斯拉;尝试了各种办法均宣告失败的“灾害部”最后不得不决定对哥斯拉采取武装攻击。但是这个巨大的怪兽哥斯拉完成了更恐怖的进化,整个东京将要沦为一片人间地狱,一场人类与怪兽的最终决战即将到来……  该片是2017年日本票房突破80亿的日本真人电影,并横扫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七项大奖;片中的怪兽也被称为整个哥斯拉系列中“最大版本”。

 长篇影评

 1 ) 政治片?这是一部写实的哥斯拉

很多人非要从电影里看出什么政治隐喻和讽刺来,比如官僚主义的低效啦、日本人的战后焦虑啦、大国的欺压啦、核武器的阴影啦、导演的政治倾向啦……老哥佩服的五体投地,你是看电影来的还是来上思想政治课的?

上面说的这些元素有,但不是最主要的,因为这些元素根本就是现实社会存在的,既然这是一部写实的电影,出现这些情节是正常的,但是他不是电影的主题。

为什么我说是写实,可能很多人习惯了看怪兽打架、奥特曼拯救世界、好莱坞式个人英雄主义、少男少女最终兵器之类的片子,看到这样一部视角集中于政府,怪兽镜头还没首相多的电影,就不是很乐意了,说好的怪兽呢,垃圾!说好的奥特曼呢,垃圾!说好的美爹救世主呢,垃圾!光看一群老头开会吵架开会吵架了,什么垃圾电影,浪费时间!

其实我认为,这种向现实靠拢正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没有秘密武器,没有高达,没有奥特曼,人类武器威力从低到高,机炮到导弹到坦克炮到核弹,挨个往怪兽身上招呼,没用,怎么办?当怪兽现身,我看到了政府是如何面对,各个部门如何运作,部队如何战斗,联合国如何反应,美国中国俄罗斯如何作为,当灾难降临,现实的人类社会,如何动用一切现有科技手段正面硬抗哥斯拉。在我看来,这比任何秘密武器都有意思。

最后向片中那些牺牲的自卫队员和吊车卡车司机致敬,当灾害来临,总是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人默默无闻地牺牲,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2 ) 庵野秀明的浪漫

历代最佳哥斯拉。从第一阶段的死鱼眼设定到无人机诱导释放能量再用油罐车强制口内注射凝血剂,就连内阁开会我都觉得燃得飞起。矢口plan起初切入点错误,修正成分阶段出动铁胆火车侠(误)攻击太炫目了。当初第一次坐山手线的感动转变成了看山手线被炸掉的快感。后悔去看too young too die没有看这个,大屏幕看一定爽如吸毒。

余贵美子好适合演这种女政客,太帅了,想被她潜规则。长谷川不演高等游民开始演高级政客了,有种鬼畜帅。竹野内丰越来越性感了,时间对他来说可能是猪腰子吧。and各种出现几秒的新生代演技派,卡司简直日版建国大业了,这么多戏骨指挥起来想想痞子就很爽。

政治中心的霞关没了,内阁全员失踪也没人找,东京最贵地段的摩天大楼全部被炸成灰,估计马路对面的皇居也不能幸免——至此,痞子才让竹野内丰道出了他的心声:内阁就像这些大楼一样,早该重建了,这就是剧本。电影里影射(或者说是明说)的内阁官僚的低效,福岛核电站事件和日美安保条约,这都是民众们怨声载道的话题。仅仅是讽刺的话,其实还算得上是主旋律,但这就不是那个一边把妹一边打怪一边讲圣经一边讲哲学的痞子了。与哥斯拉不同,庵野秀明期待的根本不是温顺的进化,而是毁灭后的新生。把丸之内夷为平地,让这个腐坏的系统崩塌,它才会诞生出新的希望。这就是庵野的浪漫。

 3 ) 怪兽+政治=日奥最佳影片

几天之前,日本电影学院奖(也就是日本的奥斯卡,简称“日奥”)举行了颁奖典礼。与美奥不同,日奥没有用闹乌龙这种自掉身价的办法赚取收视率,因为最佳影片本身就已经极具话题性了——它就是《新哥斯拉》,一部怪兽片,一部怪兽片的完全体。事实上,上一部拿到日奥的怪兽片,已经是……其实,还从来没有过。要知道,在日本电影学院奖历史上,连动画片都已经拿过两次最佳影片(毫无争议的影史经典《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此次该片能够登顶,无疑为沉寂已久的怪兽片挣足了脸面,也给日本电影工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事实证明,《新哥斯拉》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而且在哥斯拉系列甚至整个怪兽片的发展历史上都足以占据一席之地,堪称“哥斯拉的顶配”。

总结起来,《新哥斯拉》最大的特点就是史无前例的全方位焦虑和不信任,这其中既包括哥斯拉系列一直以来传承下来的“核焦虑”,也包括全新的政治性指涉,而后者甚至比前者的表现更加强烈,成为了这一部哥斯拉讨论的主要话题。比如从影片一开始,日本政府就被描述得效率极其低下,面对突发事件,几十号人坐在一起完全没有解决办法的头绪,所能做的只是从一个房间蹿到另一个房间(讽刺日本政府在面临灾难时的无能)。接下来,日本自卫队开始对哥斯拉进行攻击,但没想到打了半天不能伤其分毫,最终只能求助美国进行支援(对日本国防的忧虑)。

好不容易等到美国钻地弹开始发挥效力,日本政府却开始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因为美国只关心哥斯拉死没死,根本不会顾及日本民众的性命安危,于是双方又展开了新的博弈,美国也一直扮演着亦敌亦友的角色,给人感觉随时有可能把日本退下火坑(对美日盟友关系的焦虑)。在此之中,一众政府最高层官员还被哥斯拉射出的光束扫了个死无全尸。更惨的是,没有常任理事国地位的日本被联合国一致裁定,要对哥斯拉进行绞杀,临时政府毫无办法,只能坐以待毙,英法美中蠢蠢欲动,大战一触即发(国际关系困境)。好在最后关头,出自民间的高手们用凝血剂冻住了哥斯拉,在无人机的帮助之下,灾难终于宣告结束。

可以看出,在整个过程中,唯一受到信任的就是日本本国的民间机构和生化技术,而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两种事物也确实是日本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的竞争力。为了增强对本国现状的指涉,导演庵野秀明(和樋口真嗣)还特意采用了一些纪实性手法来凸显现场感和真实感,影片危机意识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新哥斯拉》的焦虑指数确实史无前例,但哥斯拉系列并不是从2016年才开始焦虑的。从1954年本多猪四郎的第一部《哥斯拉》开始,核焦虑就已经是哥斯拉系列的一大母题——因为哥斯拉就是随意丢弃核废料造成的后果(与奉俊昊的“汉江怪物”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在超过六十年的时间里,哥斯拉系列的娱乐化和低龄化属性日益加深,焦虑逐渐被淡化,以至“神魔对战”日益成为了哥斯拉系列的固化模式。《哥斯拉之怪兽大战争》、《哥斯拉之机械哥斯拉的反击》、《哥斯拉之怪兽王复活》、《哥斯拉之魔龙复仇》……这些从题目上看完全没什么区别的电影,实际上铺满了日本整个二十世纪下半叶电影史。事实上,日本各大制片公司在五六十年代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推出了各具特色超长电影系列,比如东宝的怪兽-哥斯拉系列、大映的剑戟-座头市系列、松竹的家庭-寅次郎系列等等。这些系列中的每部影片虽然不一定都是一个导演、一拨人马拍摄的,但情节往往数十年一个套路不变,而且还能叫好又叫座, 堪称一大值得探讨的奇观。

及至1998年,哥斯拉首次登陆好莱坞,终究被纳入了西方电影制作体系,直到2014年,哥斯拉不仅挣起了美元、欧元,还赚起了人民币。登陆好莱坞之后的哥斯拉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1954年版《哥斯拉》,比如人类线索再次凸显,核反思意识重新出现;比如哥斯拉的“守护神”作用淡化,“破坏者”形象增强,变成了人类要消灭的对象。在这种趋势下,2014版《哥斯拉》就变得十分有趣了:一方面,哥斯拉以保护者身份出现,赶跑了“宿敌”(也不知道是哥斯拉的还是人类的)穆托;另一方面,人类当然也不希望哥斯拉在陆地上折腾(虽说狂奔的民众一直是哥斯拉系列最好的配角),于是想尽办法要把哥斯拉赶走。一来一去,哥斯拉不仅被还原成英雄,更成了“悲剧英雄”,走上了好莱坞电影一贯的“英雄之路”。

相比起来,这回东宝出品、作为正统的《新哥斯拉》出乎意料地作了一次“删繁就简”和“领异标新”,除掉了保护-破坏的内在矛盾,去掉了“神魔对战”的戏码,更专注于哥斯拉与人类的关系。导演庵野秀明在一些访谈中还提到自己对东宝制片人“各种要求”的不满,最终在多次博弈之后,完全删去了初稿中的“人间戏剧”部分——也就是“明快的恋爱还有家庭戏友情戏”(听着都觉得可怕)。结果表明,庵野秀明的选择是明智的,他不仅让《新哥斯拉》整个故事更加紧凑有力,找回了到哥斯拉系列的初衷,更将这一系列拉回了现实语境,借福岛核泄漏事件的“东风”把哥斯拉所代表的内涵进行扩充和完善,避免迎合东宝想象中观众的低级趣味,使之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从视觉上讲,《新哥斯拉》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在同一部影片里描绘了哥斯拉的四种形态。虽说哥斯拉初次登场时的模样确实不怎么霸气——大鱼眼略显违和,四只脚着地爬行,动起来也蠢得像提线木偶一样,但这些无疑都是对哥斯拉设定的进一步细化,而且,这种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也对人类进化史进行了隐喻,表明了人与哥斯拉、生物与自然之间的普遍联系。

至于哥斯拉为什么要上岸扰乱民生,《新哥斯拉》这部影片并没有给出解释。不过仔细想想,这样留白的设定也并非没有道理:作为一种半人造的力量,哥斯拉本就有其未知和不可控的一面,而在今后的几百上千年里,人类需要对抗的,无非就是人类自己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创造出来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正如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所昭示的那样——抑或可说,就是人类本身。

 4 ) 霓虹国教科书级别的爱国主义大片

【关于电影】
我觉得霓虹人是把这部搞基拉当国家形象宣传片来做的,不搞笑。
文戏如此之多,就是想给观众看他们的决策流程和危急时刻官民一心的工作态度。老官僚婆婆妈妈,层层传话耽误时间,那就炸死丫的,年轻的行动派上阵,圆桌会议百家争鸣,不眠不休,高喊口号,时时关心民生,胜利之后雄心勃勃重建更加皿煮更加合理的议会...
本片最大的植入广告,除了自卫队,就是写在制服后背上的各省厅了吧= =

不靠核武器,不靠美国爹,不靠奥特曼,不靠eva,不靠各种假面超人......仅以自卫队战力加上民间力量,消灭一只设定为史上最大号的搞基拉(118.5m),霓虹人居然实现了这样一个壮举。
美国的话,这种级别的敌人,一定会有航母,核弹,轨道炮,先秀一下实力再说。
日本由于宪法限制,只有一些武装直升机,F2战斗机,坦克,巡洋舰,光罗列出来就知道一定不够小怪兽吃的。
可是最开始的炮灰战,竟然是自卫队主演,还挺慷慨激昂的...美军完全在打酱油,甚至有一种“基地在这边不出场不合适”的强行加戏感。

关东圈叫得上名的军事基地,电影里几乎全标出来给大家看了,开始还有点怀疑真假,
片尾字幕一出,什么也不用解释了。
↓↓↓↓↓↓


然后工作人员中还隐藏着这位奥运闭幕式接旗子的太太
↓↓↓

就算日本人爱搞基拉主题爱的深,一个简单粗暴的怪兽电影这么多年还能这么有诚意,简直吓人。

要消灭势不可挡(一路冲向皇居企图一统天下)的搞基拉,光靠自卫队肯定是不够的,想解决战力不足的问题,竟然不是老牌军工企业X菱X崎掏出秘密仓库里研制多年的最终兵器,而是团结一切可团结的民间力量:比如东京最自豪的电车系统,爆了新干线又爆通勤电车炸瘸怪兽腿;比如调来各种挖掘机(误)爆破各种摩天楼砸趴搞基拉,比如往其嘴里灌凝血剂(我开始还以为是为了不让它内部核反应而灌的水泥= =)...总之就是要告诉你,就算没有神乎其技的黑科技和最终兵器少年少女,霓虹人也能保家卫国。

看惯了各种电影炸纽约炸华盛顿已不稀奇,不知这次东京的损毁程度是不是可以记录在册了。
在港区六本木看的电影,身边的摩天楼实景,远处复建没几年的漂亮东京站,电影里被踩的稀巴烂,比看远在天边的帝国大厦和自由女神被毁坏要震(you)撼(qu)的多。

【关于演员】
其实这里面我比较熟的就两位= =

最近火的一塌糊涂的大众情人石原姐姐......电车,商场,小报,网页,广告无处不在...本片美国特使这种纯御姐女王殿下的角色真的不适合她,高跟鞋脚背都垂直地面了仍然比长谷川矮那—么一大截...假装不会日语强拽英语配尴尬的pose就算了还打算竞选美国总统...看着她那永远外翻永远迷之油腻的嘴唇我该说什么好...不能怪她,只能说她塑造的形象是标准的“日本人眼里的美国女人”,我要多看看她的galbo巧克力豆广告洗眼= =

看了演员表才发现竟然有野村万斋老师,谷歌告诉我他演的就是搞基拉...所以现在这个时代是流行让吴彦祖演古尔丹,让万斋演搞基拉吗??


最后,东宝官方卖萌,搞基拉上映期间影院推出巨大桶爆米花不知为何戳中我萌点=v=....

 5 ) 为什么说这就是日本?(包含剧透)

依照故事的发生顺序——

漠视自杀的调查员们——来自于组织的压力使得自杀普遍化

首相到来前主角的强势——作为公务员的场所起的作用——日本第一流的人是公务员(东大法学部)

乱流般的路人——被组织压榨后极度需要个人空间的日本人或者是抛弃了日本的外国人

总理简报室开始的对话甚至不知道谁是总理——交给空气决定

总理简报室的讨论——权力中枢无责任的第一幕——缺乏调整能力

总理简报室——一切决定的作出不在正式会议上,早就决定好了的

移步主会议室——保留程序的外在形式

前辈的教诲——权力中枢无责任的第二幕——来自于组织的同调压力

回到总理简报室——没有决断力的上级

开始讨论未知生命体的结局——不分主次、不分轻重缓急的事项清单

那么该由哪个部门负责这件事呢——全世界都存在的官僚主义

似乎无用的生物学家们——严谨的学阀们

优秀的环保省公务员——并未脱离作为公务员的场,甚至比生物学家还高效

环保大臣——作为环保省社员对口出狂言同事造成各位的困扰万分抱歉。。。空气的流向——无用的学者大于第一流的公务员

新闻发布会——一切都是做完决定后的表演

发布虚假消息后气势汹汹的总理——我也是为了安抚民众——权力中枢无责任的第二幕——耻止于组织内

突发灾害控制中心成立——场的变换带来了决断力——并不是没有调整能力

最大限度的准备完成。为什么还没有避难指示?——未完成的完成——不容许任何改变的特定工作模式

居民不得不自行避难了——权力中枢无责任的第三幕——政府完全失能,原因是没有先例下的最优解

整齐排列的车群、人群——日本人的同调——常年培养出的文化性基因

积极行动的消防员——工作的完成度决定你是否光荣

家人的催促——家庭的场——家事的内容母亲担任,家庭的安全父亲承担

总理作出了决定——空气代替总理做了决定

进入紧急状态——继续做场的变换——继续提升决断力

收过美军训练的自卫队——到头来还是组织——高效但回避一切可能会威胁到组织的军事行动

没有详细作战计划的任务、鲜有人员报名——上级指令的虚无、逐渐崩毁的日本基因

总理的决定被第一线的队员阻止——权力中枢无责任的第四幕——下级的高度自主权上级无法控制

这就是《新哥斯拉》仅仅前二十分钟的故事!后续的内容更多地去和美国结合了,但这仍是日本。

列阵以待的直升机群(找找看)VS哥斯拉

 6 ) 华丽的政治演出

好久没去看电影,感觉对不住最近关注我的同学们。(我知道我想多了,你们不要打击我)
其实这篇影评想了一会要不要写。因为很难写。
我也想写成很有条理的分析文章,头头是道,让人看了不明觉厉的那种。
可是我对政治不了解,也不想贸然对比中日政治体系来招黑。
所以我只能以一个外行人的角度写写我的感受。
也许内容会很肤浅,但是,希望有人会和我有共鸣吧。

对怪兽电影不感兴趣,所以本来想去看pet的。
直到偶然看到十元和长谷川一直在上各种节目宣番,然后看了几个youtube的宣传片。
发现是庵野秀明!!!好了去看吧。
300(还是200?)多个演员的名字,除了3大主演以外都是浩浩荡荡的按照五十音顺序一列,被这个气势就震撼住了。
本电影的特点是早口加上台词量大。因为部分专有名词,可能本影评中部分理解会造成偏差。
有剧透。剧情没有记得很完整,但是有部分描述会很详细。
请勿介意。

---------------------------------------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部现实的对抗灾害时日本政府如何对应的电影。
虽然作为一个组织,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
加上对美国的依赖和屈服,也表现的非常写实。
可是因为有一些电影中主角们那样的政治家的存在,这个政府还是很可靠的。
这个国家还是有希望的。
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想传达这个吧。

哥斯拉是虚构的怪兽。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会带给看的人那么多思考,就是因为它显得无比真实和令人反思。
整部电影都是站在政府的角度在描述的。没有一般民众的催泪故事。这是一部冷静而理智的电影。
EVA其实我也看的断断续续的,我不知道剧情上是否相似。随便翻了翻大家的意见也并不一致。
这不重要。我也不想对此发表对比和评论。
anyway,电影的表现手法就是庵野秀明这个名字。字幕,镜头切换,拍摄角度,背景音乐。还有经常停顿的画面,没有任何声音的无声片刻。熟悉又感到震撼。
youtube上面的宣传特辑说,这部电影动用了自卫队防卫大臣等各个方面的援助和支持。就是为了展现真实性。街上群众混乱逃窜的画面甚至有导演用手机拍摄的部分。
看到有人说,看到自己平时居住的地区被摧毁,那感觉特别真实。
虽然我不住在大田区和武藏小衫,直到后面摧毁到新桥和东京站的时候才体会到了这种真实的可怕性。

东京湾的隧道事故的时候,政府的官员一致认为是海底火山喷发。
只有主角矢口说要考虑巨大不明生物的可能性。然后被直接54.
当哥斯拉的尾巴从海面冒出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还真的被矢口说中了。
然后各种专家在那里分析说它几乎不可能上陆。专家果然都是无国界的瞎无搞。
总理慌慌张张的为了安抚民心去电视发表。刚说完就打脸,哥斯拉爬上岸了。
这个怪物是什么,从哪里来的,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该如何对策。
一大群人又慌慌张张的讨论该捕获还是驱逐。
最后发现捕获无果,驱逐吧。
矢口对着一桌子人说,大家按照驱逐的目标,去分析行动起来。
安静一秒钟。一个人问,你这句话是对哪个部门说的?

好像组织就是这种感觉。民主主义的坏处就是什么事情都要民主。效率就会变差。
虽然这些人按照常识做出的反应都最后被打脸了,但是这也怪不了他们吧。
有人策划着东京重建的时候自己的仕途,有的人相信着一定有办法熬过眼前的危机。
但是几乎所有人没有改变的一点是,必须以民众的安危为第一。

第一个面临的问题是,使用武器。
战后首次主动攻击。
去年安保法案通过以后,这个问题也浮上水面了。
(话说东京都知事没有政府许可都不能自己决定的啊。。。)
然后跑出来几个法条,不太记得了。
一大群人不停的说说说,不停争辩,效率真的是差。哥斯拉都跑到品川去了- -。
但是最后还是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其实小哥啥都没做,就是走了走路。这句话好几个人都说了。。。)

哥斯拉有4段进化。难怪我总觉得一开始那个在地上爬的眼睛很大的家伙无比的丑- -。
我总觉得我一上来就看到了一扫而过的前田敦子,扶额。
真的是浪费演员啊。
然后它站起来了。叫了几声。又跑到东京湾里去了。
政府又开始各种预防对策。然后发现小哥造成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请求美国援助。十元妹子登场。装了一会逼。(不过我觉得她英文越说越好了。。。)
各种人里面我个人比较喜欢高桥一生(当然因为本来就喜欢他)哈哈哈。还有个板着脸的妹子。他们一直在飞快的讲一些我听不懂的话- -。好像是哥斯拉的体内元素分析之类的。
不是很理解高良健吾除了和记者交换信息以外起了啥作用。

然后小哥再次上路。这回是完全进化型。就是海报上我想象中的眯眯眼哥斯拉。
还是这样看着威风一点。恩。
自卫队发现攻击无效以后,请求了美军帮助。
日本和美国的关系还真是密切。。。
美国人的导弹果然厉害。然而受伤的小哥开始吼,开始吐火,开始吐射线。不仅吐,背上还能放。
绝对的猛。大片建筑被毁,美军的飞机被击坠。
各种官员开始避难。
总理开始不愿意,后来还是被说服了。然后包括总理的主要11名官员的直升机被小哥的射线击毁。
其实我还是蛮喜欢这个总理的。哎。
矢口等人因为逃下了地铁而幸免于难。

然后小哥能量耗尽,一时进入了休眠状态。
活下来的这些政治家组成了临时政府继续对策着。
这会专家组的计算没有错,15天以后它会再次行动。
然后美国人下达了核武器攻击的决定(我总觉得美国是想趁机把东京炸了是怎么回事)。
欧洲各国也开始了技术援助。这时候抒发了一下人间大爱。
不过也证明了国际援助的重要性。
然后矢口的分析计划有了眉目。他们找出了冷冻疗法- -,投放血液凝固剂封住小哥的行动。
2周后,反正日美合作开始执行了矢口的计划。

各种攻击非常的炫酷。无人驾驶新干线。
自卫队倾情赞助。坦克飞机一起上。小哥怒醒开始反击。开坦克的工哥阵亡。(工哥还给了几个大特写!!!)
大楼爆破压到政策。美军的无人驾驶战斗机。
往小哥嘴里灌血液凝固剂。几番队阵亡,然后继续上,终于,小哥被冻住了。

后面描述的比较简单。但是妹子发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的复兴之路。
但是小哥没有死,只是被冻住了。万一它再次动起来,只有核武器一条路了。
大概的剧情就是这样吧。
矢口说,他不关心10年后东京重建的时候自己在哪里。那时候,一定也会有有为的政治家在带领这个国家。
他说,就算这次的行动成功了,也牺牲了很多人。政治家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但是现在还不是辞职的时候。
矢口远远地看着它,任重而道远的表情。

虽然剧里面的很多决策都是通过了层层的转达而实施的。很多时候的确也因为国家制度的原因耽误了时间。但是作为一个组织,它有效的运作着。
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想说这个吧。相信还是有矢口这样的政治家,相信这个国家。
各种大臣,自卫队的官员,都是各种华丽的面孔。
鼓个掌谢幕。

 短评

美国人一本正经地对十元说“不然你四十岁当美国总统的梦想会瞬间化为泡影” 十元认真发愁脸。。。。。=口=

6分钟前
  • 伪会计
  • 还行

3.5 没想到能拍出如此深度,从未有过的一部哥斯拉。拼众生相的剧本,政治隐喻、宿命感、社会危机、311及核恐慌等议题一个都不少。很多时候能把人震住, “啊,原来想要说的是这个” 之类,最后一幕更是触目惊心。但整个看下来...又还是疲惫与无聊多一些。

10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真是服了,居然在一部讲政治、讲社会、讲国际关系的开会电影中完美的加入了一点打怪兽的元素……这很日本!剧本相当严谨扎实(除了美女政客的设定太戏剧了之外),唇枪舌战的部分剪辑精彩犹如在看《谍影重重》,很过瘾!

12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特摄魂,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日式特摄片,回忆中仍有趣味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年度日影最佳。庵野秀明再次走在了时代前面。灾难、核辐射、脆弱的首都圈、日本内阁、国际政治等一系列元素融合的背景,不是电影,正是当下日本现状。反思性和勇气远超当下同样反映311或反核题材作品。不是特效片就不用冲着特技来看了,根本就是一部主张立场的政治片。

19分钟前
  • Edward
  • 力荐

哥斯拉太塑料插鸡毛了,十分钟弃

21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还行

强烈资词石原里美成为米国大統領。想买哥斯拉小手办

24分钟前
  • elimu
  • 还行

看完觉得看了五集EVA,深切感受到了巨巨一辈子执着于“如何在城里打怪兽(顺便毁灭城市)”的思考。

25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还行

台译片名给哥戴的这顶正宗帽子戴得太对了。本片简直比正宗伍仁月饼还正宗。哥正宗不必说了,被它狂虐的日本人也又正宗又典型——都哥临城下了,阁议票拟还做得那么漂亮,恭请总理大臣画押。从前美国军官派驻日本之前必须读一遍菊与刀。与此同理,我建议以后每位哥斯拉登陆日本之前都应该好好看看本片。

29分钟前
  • Reader
  • 还行

可能是日本人对自己战后在世界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极端焦虑的产物了,虽然也很浅显,学山本萨夫拍一群西装男开会但没学到点,大部分竟参杂着卖拷贝的感觉,效果有点雷人。但整个也不讨厌吧,我是笑着看完的。。剧情不多吐槽了,就不是很懂放两个急着做总统但又那么做作的年轻人是什么意思…

34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不就是披着怪兽片的皮吗

35分钟前
  • 疑似ミルク
  • 还行

这部片子其实吧,有点像押井守的机动条子真人版,看的时候,对观众的要求相当高,需要对日本政治历史有一定了解,对日本特摄也需要一定了解,对于一个不看特摄,不关心政治,对痞子不了解的人来说,这部片子,的确,如上所说别花冤枉钱了,多买买吃的就好

39分钟前
  • hitman117
  • 推荐

个人感觉是远超2014年好莱坞版《哥斯拉》的作品,不同于好莱坞本作中哥斯拉的镜头足够多,各种现代兵器与怪兽作战的CG也和过瘾,不像好莱坞版那样给人故弄玄虚的感觉,不过在个别场面上CG有些瑕疵所以减掉一星给四星,作为怪兽电影整体素质很高。(EVA梗实在是太多了,连BGM都有EVA的。。。)

41分钟前
  • Tenheki
  • 推荐

從前哥斯拉是以怪物災難片包裝的政治片,現在庵野把它反過來赤裸的變成政治片。不厭其煩的呈現官僚迂迴的繁文縟節,對比哥斯拉純粹的直線步行。雖擺明要重演三一一的馴獸歷程,但要揭的瘡疤豈只於此,日本的傷在更深處。無法忍住淚水——矢口說日本還是有希望的,但這個希望是建築在人民的絕望之上。

46分钟前
  • 何倩彤
  • 推荐

7成是日本版的建国大业,大腕们西装革履地重复着开会-吓尿-再开会-再吓尿循环同时也用标准快速日本语考验观众听力上限。~剩下3成,还是不变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庵野老贼樋口大湿夹带私货5毛特效重现真人版使徒暴走来袭。至于片里各种政治隐喻,人家日本人都选择性无视,外人又何必自作多情。

47分钟前
  • RAKURAKU
  • 推荐

总觉得下一秒奥特曼要从天而降,或者十元和長谷川博己带个立体机动装置就飞上去砍哥斯拉的后头颈( ͡º - ͡º)

49分钟前
  • 阿V
  • 还行

这不是一般怪兽片,是一部严肃的政治电影。主人公不是哥吉拉,而是“官僚制国家日本”。编导的政治期许是希冀重大灾变能加速统治集团内部换血,让理想中的青年改革派早日上位。但姑不论灾变来不来,编导理想中的青年领袖存不存在也是大问题。

51分钟前
  • Chambord
  • 力荐

让东宝赢得世界的一是电影天皇黑泽明,一是怪兽中的怪兽哥斯拉。作为第二十九部,怪兽哥斯拉所赋予社会政治意义也不断被更新。包括植入了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宪法第九条等等。虚构的方式批判日本社会。全片由哥斯拉的出现,入侵,再出现入侵的时间顺序、直线叙事,结尾的三阶段轮番攻击超有快感~

53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我要看“奥特曼”,你给我上政治课;我要看打怪兽,你给我整主旋律。是我太肤浅,还是你太能zuo?!

55分钟前
  • 饮歌
  • 较差

“戰後”≈第二次衝擊後、哥斯拉≈水之使徒、哥斯拉體內的核反應堆≈S2機關、B-2轟炸機投放的貫穿彈≈N2炸藥、哥斯拉背脊的激光≈AT Field、凝固劑≈電木樹脂、硬膠后的哥斯拉尾部≈莉莉絲的下體等。EVA的OST之一——《DECISIVE BATTLE》響起之時無比激動。至於電影是什麼的隱喻實在好明顯。EVA廚向..

57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