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的13年

剧情片日本2017

主演:高桥一生,中川雅也,神野三铃,大西利空,松冈茉优,伊藤沙莉,村上淳,佐藤二朗,榊英雄,福士诚治,波冈一喜,蛭子能收,川濑阳太,金子统昭,斋藤工

导演:斋藤工

 剧照

空白的13年 剧照 NO.1空白的13年 剧照 NO.2空白的13年 剧照 NO.3空白的13年 剧照 NO.4空白的13年 剧照 NO.5空白的13年 剧照 NO.6空白的13年 剧照 NO.13空白的13年 剧照 NO.14空白的13年 剧照 NO.15空白的13年 剧照 NO.16空白的13年 剧照 NO.17空白的13年 剧照 NO.18空白的13年 剧照 NO.19空白的13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12:33

详细剧情

  好赌的父亲欠下一屁股债说买烟一去就是13年,13年后父亲现身,“我”却被哥哥告知父亲得了癌症,余命3个月...父亲的告别仪式上,从前来祭拜父亲的人们口中了解了真实的父亲,填补了13年的空白

 长篇影评

 1 ) 原谅,真的这么轻易吗?

今年的上海电影节,选择了斋藤工的处女长篇 《空白十三年》作为开端,不得不说,是有些失望的。

片子本身值三星,镜头是美的,配角们的演技也是十分强大,最后一个镜头,母亲拿出13年前父亲留在家里的香烟,颤抖的吸了起来,十分惊艳。也是在这一刻,我准备了很久的泪水才有了些许想要落下的势头。失望的地方大约是在于,整个片子节奏有些凌乱,前面的铺陈有些长而略失重点,以至于后半段的群戏,显得有些突兀与张力不够。也许是受限于片子的时长,父亲的洗白,儿子们的悲伤,显得有些牵强而廉价。

而我最想讨论的也是这个部分,原谅这件事情,真的是这么轻易就能做到的吗?

父亲从小烂赌,欠下巨额债务,最终在一个深夜不告而别,消失于茫茫人海,于是母亲一人担负起所有生活的重量,送报做小手工,还有隐晦的站街女,被车撞倒了也不敢休息,扑上厚厚的粉依旧推开深夜的家门去赚钱。然后13年后,在父亲的葬礼上,一些陌生人说,其实父亲是个好人,他之所以欠债,是为了不计回报的帮助他人,他珍藏着小儿子获奖的作文,他其实深爱着他的家人,然后,就大团圆结局了!天哪,那母亲这十三年来吃的苦,算什么?既然是个好人,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的赚钱还债,而选择避走天涯,留下一滩烂泥给到家人呢?这种空有善心却无能力的自以为是的个人英雄主义,到底哪里值得歌颂了呢?又凭什么要得到原谅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就是父子亲情,是无法割舍的爱。但难道不正是因为有爱,所以才无法原谅吗?无法原谅那个会和我一起打棒球的父亲的不告而别,无法原谅那个宁愿漂泊在外帮助陌生人也不愿支撑家庭的父亲,无法原谅本来应该是最大安全感来源的父亲的背叛啊!如果原谅真的这么轻易而浅薄,那,深深的爱,意义又在哪里呢?人类的情感没有这么简单,爱也好,恨也罢,统统都没那么容易非左即右,非黑即白。所以,我更愿意选择母亲最后的态度,算了吧,反正都逝去了,原不原谅,了不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终究是自己选择的艰难的人生之路,抽一口烟,看看窗外的天空,一切都会过去。

PS:金子统昭的配乐及片尾曲为片子加了半颗星,高桥小哥的颜,温柔又软弱,再加半颗星。最终,四颗星。

再PS: 看完电影后,我独自一人跑去吃了一碗兰州牛肉拉面,清汤,细面,加一小份牛肉,半勺辣椒,半勺醋,一如小时候,父亲日日清晨带我去吃的那样。大约是在我的生命中也曾有那么空白的几年,只是我足够幸运,他回来了,并且还会陪伴我很久很久,而更加幸运的是,我从来都不曾怀疑,他是那么一个再好不过的人了。

 2 ) 略显生涩

鹅竟然买了这部。看点是斋藤工自导自演,演父亲的是利利·弗兰克——亲情名作《东京塔》的原著作者,以及主题曲我已经单曲循环过了。 画面色调偏黄,自带lomo。 开篇漫长的殡仪馆和火葬场场景,比较……晦气。 母亲以及小儿子回忆部分塑造了好赌成性,欠债不还的父亲。但是仍然有打棒球的美好回忆,小儿子反复打棒球铭记父亲。 大儿子台词都很少。好吧,他忙着在导演。 叙事顺序是插叙。主线是追悼会,开头插妻儿的回忆,影片演到43分钟才开始仪式。然后是宾客回忆父亲出走13年之间的故事——这才进入主题。 开始反转,宾客们都表示父亲这个人很好很好,列举他做的众多好事。这期间儿子儿媳三人几乎不说话,只做表情。佐藤二朗演的宾客充当追悼活动主持人。 最后两个儿子总结陈词,重新认识父亲。父亲遗体火化,儿子重新开始生活。 本来这个结构还挺讨巧,亲子故事也很容易拍得感人。但是这故事没打动我,我觉得过于刻意。 父亲是个大好人这个反转不合理。曾经朝夕相处多于13年的母亲和大儿子不可能不知道父亲实际上是什么人。如果父亲是出走期间转变的话,本来应该重回家庭扛起重任。 比起小儿子对父亲怀念又怨恨,大儿子逃避,母亲的态度多少有点诡异。好吧,难道一个大好人抛妻弃子13年很合理? 或许原著会顺畅点,还有不错的叙事技巧。作为70分钟的影片,令人疑惑的内容太多了,这个故事站不住脚。

 3 ) 分你一半爆米花 |《空白的13年》影片欣赏

“我还是喜欢,人和人刚认识的时候,虚伪又热情,新鲜又浪漫。”——我觉得用这句话给这篇影评作为开头太适合不过了。

《空白的13年》,我是冲着喜剧去看的,结果把自己看得半死不活,太气人了。

一场葬礼,前来悼念的人寥寥无几,不过倒也不冷清,你一言,我一句的,讲述着他们与这个父亲的交集往事。总结起来,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这个父亲实在是一个好人,甚至,往夸张了讲,就是当代活雷锋的存在。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感动日本”的父亲,抛家弃子十三年。当初,这个父亲因为赌博欠下了一大笔钱,后来高利贷上门追债的时候,他找了一个出门买烟的借口就离家出走了。他丢下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整整十三年。

他倒是救别人于水火之中了,但是在这十三年间,他有曾对被抚养的责任和债务重担折磨的妻子产生过任何的怜爱之心吗?

他倒是常常拿出小儿子的获奖作文来读读,来看看,作为想念,但是如果这份想念是出于爱,那么狠心地让自己的孩子只有妈妈可以依靠,这又是什么呢?

他倒是借着对外人的过度负责来为自己对家人的不负责任赎罪,可是,这难道不是在妻子、儿子们原本就难以愈合的伤口上撒盐吗?为什么自己的父亲对他们这么好,却仍由我们自生自灭呢?

所以说,这是不是很气人?

但是,往小了讲,反观我们自己,我们何尝又不是把最爆的脾气给了我们最亲近的人呢?就像开头的那句话,我们确实是把最有礼貌,最仁义,最热乎的言行举止给了最远,最外的人。

既然是说自己,那好像也没那么气人了,哈哈。

在一个访谈节目里,我听过一个人发出这么一个探讨论点——现代人,对附近是没有关心的,他们只关心自己和遥远宏大的世界。

也就是说,许多人的关注点,都在自己力不能及的宏观世界,而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视而不见。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有人帮妈妈洗碗。

也就是说,好多人都在逃避现实的生活以及真实的自己。

也就是说,标榜勤奋的人们其实暗地里还偷着懒。

出逃的父亲,如果留下,那他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才能还清债款,维持家庭开支,供养两个儿子的学业吃住?但是他拍拍屁股走人了,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扶弱济贫,还能被别人尊重款待,这不是偷懒吗?

外人面前,我们彬彬有礼,谈笑大方,自己人面前,我们呵斥责骂,高高在上;外人面前,我们洗碗洗地仔细又起劲,自己人面前,能逃掉一次洗碗都要高喊声哈利路亚了。这,不是在逃避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自己吗?

但是,偷得了吗?逃得了吗?

那个父亲常常抽烟,他抽的烟里多少是在抒发他的愧疚与亏欠?他难道不知道,这个世界也只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容许他这么任性吗?

为什么一场香甜睡眠的开关不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因为我们甚至都没有勇气面对明天的太阳,我们又怎么敢入睡?

新的一年了,也该落地了,也该把性子往回收收了,也该帮妈妈洗洗碗了,也该睡个好觉了。

影片《空白的13年》(2017日本)

 4 ) 是如何做到阴郁又清新的

其看了10多分钟之后才发现原来大哥是斋藤桑演的,头发太长了,看不清脸。

然后看到最后才知道,啊咧,导演是斋藤工诶,意外でした!

电影整体是阴暗的调调,但是有些镜头却很清新是怎么回事,阴郁里的明亮色度。

以在灵堂里的父亲朋友们的回忆叙述,来重温失联13年关于父亲的种种。

日本丧礼是有友人叙述这个环节?

开篇葬礼受け付け的场面,就被松冈茉优的美颜暴击。

看到这里我一直以为松冈茉优演的是小女儿,全程没有交代主要人物关系,全靠自己去体会,甚至连松岗角色的名字也没有提到?

浩二在里面的职业是银行运钞车司机,日剧日影很喜欢这种平平无奇却又不可或缺的角色,想起了《最完美的离婚》里男主是贩卖机职员。

有一幕是男主送钞去银行,松岗穿着柜台制服的画面,所以他们是在职场认识的吧。

接下来是下班回两个人换回私服,一起回家的场面,其实带这我还以为他俩是兄妹的…

但是有隐约感觉到氛围一些奇妙,从这里猜他俩是去情侣了…

从这里两幕里的用词,我才能断定他们不是兄妹关系,真是服了我自己。

看望浩二父亲的时候,女生说了一句:お大事になさってください。

这里用了这么尊敬的语言,如果是家里人的话,不会用到这么客气的语气。

还有后面女生告诉浩二有宝宝了那一幕,浩二那沉默的表情是怎么回事?不想负责了?

后面也没有交代,所以这条线有什么作用?

男主小时候扮演者真好看,秀气。

送报纸的时候哥哥对弟弟说了句,再不快点就送不完了。

弟弟回了句分かってるよ。

哥哥在做两人便当的时候,弟弟对哥哥说还不快点我就赶不上学校的远足了。

哥哥回了句分かってるよ。

这两处呼应很有意思。

丧礼上这三位朋友有意思。

因为要求黑白着装而穿了工作制服的酒吧妹妹;被骗光了钱的异装癖大叔;有强迫症的不知道要弄几下的大叔。

这个窗台可真是太好看了,从暗处望过去,这个角落是那般明亮。

没有出席丧礼的妈妈,在家里却换起了丧服。点了一根烟,坐在窗台的镜头太帅了。

高桥一生演技也是一直在线,各种微妙的表情真的太到位了,爱了爱了。

日本有很多关于丧礼关于死亡的电影,像入殓师之类的。

他们最死亡真的看得很平常。之前和同事聊天的时候,他说他最近买了一套出席丧礼用的西装。

我问他买来干嘛。

他说“有备无患”,以后有需要用到的场合就不用慌忙的去准备了。

真的能如此从容面对死亡的观念,又一次深切感受到,日影日剧就是来源于生活。

 5 ) 人生角色

很少有人,能扮演好父亲、丈夫、好朋友三个身份。比如片中,朋友们都说他是好人,给无家可归的人住宿,帮没钱的人筹钱。可对于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他无疑是他们人生中最深的痛。欠下赌债消失多年,妻子含辛茹苦打工,孩子们过分早熟帮这个家庭挣钱,承担家务。最后孩子们大了,他们和母亲却也不亲近,对父亲更是恨。大儿子怕重蹈覆辙努力工作赚钱出人头地,小儿子找不回父亲的爱,在面对自己要当父亲的时候更多的是拒绝和慌张。

幸福的家庭其实不多,孩子和父母的血亲关系,都是牵扯的爱。多少被遗弃的孩子长大寻亲,多少对父母恨意满满的孩子却是因为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爱。在一段父母子女关系中,孩子的地位太弱势。

人没有至恶至善,片中的父亲在选择角色时,放弃了家庭角色。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结婚生子,空白十三年之后来一句,谢谢你们给我十三年的自由让我做我自己,真的很难想象这是朋友们口中那个好人说出来的,这么自私的话。

人生一场到头来什么都不剩,选择做好什么角色,就是做个有责任的人,不要辜负不要伤害别人,再去做想做的事儿。人生没有自由,所谓的自由,不过只是选择由自己还是他人承担相应的代价而已。

 6 ) “谢谢你们,让我活得任性”

为了主题去看的,音乐配的真好。旁边断断续续可以听见抽泣声 但我全程只是感受自己钝生生的气愤。原谅没办法靠了解完成,而要靠时间。 什么叫好人?对家人不负责任是最大的坏事。“谢谢你们,让我活得任性”,遗书里的话一定是真心的,但听到这里我也是真心想骂一句,狗屁。有时候会憎恨亲情的不讲道理。即使我爱你,我也并没忘记我恨你。 电影里不会有救赎,我也没得到想要的答案。

 短评

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松冈茉优,激动万分,mayu出演必有孩子的定律继续有效。大影迷工桑监督处女作习作气息明显,但制作考究,选角满分,情绪节制,卡司彰显强大的社交网络,前途可期。

4分钟前
  • 到里斯本看海
  • 推荐

意外地好。用人极准,金子统昭的音乐好,用得精确更好,笹川美和是神来之笔。细微情绪传递地非常舒服,作为强迫症观众看得舒服的舒服。演员真的太好。作为新人导演小成本处女作能够用到这种水准的人恐怕真的都是靠好人缘请来的帮衬。按照隔壁某伪纪录片的标准,汇集了莉莉神野村上的本片该目指戛纳啊。

9分钟前
  • 深津奈留
  • 推荐

是一个简单套路有点做作的故事,可导演的衣服很好看

14分钟前
  • 祎佐
  • 还行

永远缺席的父亲,一直奔波的母亲,始终背负着原壳爬行的孩子,从此无人知晓的生前死后。

15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工桑导演处女作完成度尚可,叙事有点平平淡淡没啥重点,但好在被他坑来的熟人卡司引人注目,何况镜头每一帧都还挺好看。中川雅也和高桥一生无论在样貌还是气质上都如出一辙的丧,这对银幕父子档可以。配角方面金子不仅打了酱油还包办全片音乐制作,佛祖亲佐藤二郎也超级有存在感且贡献了不少笑点。

17分钟前
  • 烨明
  • 还行

松冈茉优,让你在屏幕前有如沐爱河之感。

22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真的是惊喜,没想到工桑的处女长篇如此成熟而完整,构图剪辑与配乐的精准表达,目不暇接的精彩群戏,而观众的感情在酝酿沉浸后被无法料想的喜剧场面打破和转移,最后慢慢回归直到舒泄一气呵成。大赞。丨松田家的孩子都是文笔好手,又后半程佛祖carry全场。笑吧,哭吧。

25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期待的180转折未出现

27分钟前
  • 较差

在看的过程一直觉得导演应该是拍广告出身的,后来才发现之前是演员。先是碎片化呈现一家人早前的艰苦生活和父亲在家庭中的不及格表现,之后通过父亲认识的人的回忆来拼凑父亲的另一面。以此来让两个儿子完整地了解他们的父亲。用画面表现渣的一面,用语言表现善良的一面,整体零零散散、支离破碎,正如人的一生在他人眼里就是如此。

3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很主观地写下此短评。感谢你们让我拥有了随心所欲13年的自由...抛弃妻子的人这是要多自私才能坦然地说出口?对不起,我不太能接受这种废柴鸡汤。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就请负责。愿意做路人眼中的好人,就不要去开始一个家庭。选择了牺牲家庭去享受别人的赞誉,就不要玩珍藏孩子作文的烂梗。又当又立真心接受不来。

35分钟前
  • 锦灰
  • 还行

处女作还行吧。剧本切口很好,但叙事功力还是很弱。上半段还行,后半段靠演员演技弥补剧情冲突无力。密闭空间里的剧情太需要导演的掌握能力和大局观了。

37分钟前
  • 香槟塔
  • 还行

去掉火葬描述,去掉重现闪回,电影就是一个短片的体量,而且,内容集中在了葬礼追悼会的花样反转,并且,这种为赌徒废柴诉心声的编剧套路,尤其是把黑色喜剧,做成人生鸡汤,始终有点顶mu顺。你对别人豪爽的行为,不是妻儿为你买单的借口啊。

38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人明明躲在房间,却装作没人;烟明明还在桌上,却借口买烟。长子靠工作去遗忘,次子打棒球去铭记,父亲消失的十三年,竟然在一场追悼会上被填补。他会在弹珠室剪掉色情版块,在居酒屋唱起邓丽君,落魄却不失慷慨,贫瘠仍不失宽宏。千度的焚化炉带走后槽牙和所有抱歉,留下香烟作文和没来得及变的魔术。

4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高桥一生可以弄个“深夜灵堂”

46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隔壁真的拍了太多这种帮废材垃圾洗白的片子,一个不负责的父亲,不找工作整天吓混,打麻将,玩弹珠,老婆拼死拼活工作养家,借了钱还不出就跑路,最后硬凑些料证明这人不坏,拜托,这世上做恶的人毕竟不多,那些事但凡是个普通人都会如此,不负责的废物就是废物,没什么好洗的。

49分钟前
  • 提篮桥夜未眠
  • 还行

抛弃了孩子和妻子的父亲,在其他人眼里是个好人,这难道不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吗?这是可以被原谅的点吗?

51分钟前
  • windywinky
  • 很差

工桑是怎么拿到上海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请专业人士分析下不然我看不懂…

56分钟前
  • InvincibleMe
  • 较差

总以为死亡才能和父母达成谅解,但其实有些父母到最后都无法沟通,这是人世最困惑的事。整体流于平淡闲散,兄弟俩和父亲有着不同的羁绊,但表现得中规中矩而意味不足;父亲形象的感动点更多是灵堂内众人的述说而传达的,这一段的剪辑比较古怪而有趣。

5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打卡 夕张国际电影节主体部分中规中矩 后半的葬礼像是混搭 而且是不太成功的混搭 神野三铃最后的抽烟镜头 像是成濑和多兰的完美结合体 全篇最满意这个镜头 非常惊艳 导演本人似乎太过执着于下町文化了 以及制作班底如果更专业点会不会好一点

1小时前
  • 被子
  • 还行

散场后还在位子上痛哭的那个傻逼就是我

1小时前
  • NekO想杀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