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大陆剧大陆2014

主演: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

导演:李伦

 剧照

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1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2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3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4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5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6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13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14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15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16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17客从何处来第一季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4-06-12 16:33

详细剧情

  由央视制作,讲述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五位嘉宾的寻根之旅的真人秀类历史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被誉为开创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先河,备受期待。4月27日晚间,CCTV-1将携手优酷同步播出这部“并不是很严肃的”历史题材纪录片。  近日,《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纪录片的关注。而同样由央视制作,讲述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五位嘉宾的寻根之旅的真人秀类历史纪录片《客从何处来》,被誉为开创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先河,备受期待。4月27日晚间,CCTV-1将携手优酷同步播出这部“并不是很严肃的”历史题材纪录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国人自古对于“家乡”都有着一种特别的眷恋,而《客从何处来》的这个题目也正式来自这首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档真人秀类纪录片分七集,易中天、马未都、陈冲、曾宝仪、阿丘五位嘉宾踏上未知的旅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历史。他们将寻访海内外数十个地方,探究自己家族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私家历史”,在历史中认识自我、思考未来。  一份足有253个人的死亡名单,绝大多数人都姓易,他们的生命都结束在1939年9月23日,最大的71岁,最小的只有1岁。这是易中天在去往岳阳市营田镇家族老宅的前夜,通过传真发给他的。对于这桩发生在75年前的家族惨案,易中天早有耳闻,但却不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在这场灭顶之灾中自己家这一支能幸免遇难。带着对这段历史的不解与好奇,易中天踏上了《客从何处来》的寻根之旅。而陈冲希望了解作为中国著名药理学家的外公自杀的真相,马未都最想知道生前是空军总医院政委的父亲的故事,阿丘想知道他外婆是怎么去世的,曾宝仪则是带着浓浓的乡愁寻找外公的故土。  每个人背后都有段深埋的家史,《客从何处来》中每集片子仅讲述一位嘉宾的故事,通过阐释个体与家庭、宗族、民族之间的关系,复原我们的故土牵挂、追思念旧、家国情怀的精神线索。多集拍摄下来后就不断的接近“我们是谁”、“我们的民族是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部有趣的纪录片,更是可以撰写出真正具体的,真切的,无法被篡改的,关于我们自己的家国史、民族史。  2014年4月27日起,让我们与五位嘉宾一同奔波万里百年,去认领属于他们尚未启封的血脉遗产,一同观看《客从何处来》。

 长篇影评

 1 ) 我的战争观,我们的战争观

看完古尔齐亚写的战争观后我立刻想起了这部电视剧,想起了这前三集里易中天的起起伏伏的家族史和战争观。
第一集里,易家祖屋在抗日战争里被侵华日军的轰炸机夷为平地。全家人在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而后赋闲在家的二爷爷易甲鹇的带领下在轰炸前夜逃离祖屋(这位二爷爷据说是电视剧《红色》男主角原型),走上同千千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一样的流亡之路。
而第三集里,在讲完易家民国前后的历史之后,随着视角的拉远,我们也被易中天带到了越南河内。易家十八代祖先易先在得不到朝廷撤兵的消息的前提下死守越南谅山,后城被越南独立反抗军所破,易先自缢而亡。
时间与地理的跨度,把这两段除了血缘外毫无关联的故事汇聚在了易中天身上。彼时,他和他引领的视角是一个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侥幸存活的难民后代。追寻的也是在轰炸中死去的先祖和二爷爷之所以能够对轰炸未仆先知的家族史。此刻,身处越南、面对十八代先祖时,视角则转化为了镇压越南人民独立的侵略者后代。
这种视角的转换应该是导演有意为之。从侵略者后代到战争难民,易中天的家族史正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起起伏伏的战争史;而这种转换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更是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根本无法选择你祖先参与的战争是否正义,更无法选择是否参与战争。作为后人,你只能接纳。接纳所有战争带来的的骂名与泪水,接纳所有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折磨。
电影《我的战争》的宣传片里,一群老人坐在一个去韩国首尔旅游的大巴上,韩国导游小姐说,欢迎你们第一次来到首尔,老家伙们说,哈哈,你错了,我们当年就来过,那时候不叫首尔,叫汉城,我们当年是胜利者,是开进城的!
是的,今天你可以在韩国人面前趾高气昂的讲你昔日开进汉城,因为长津湖冻死饿死的不是你、因为上甘岭上被炮轰的更不是你。这种话里传递出的扭曲的战争观让我觉得胆寒,本应为和平的来之不易而珍惜生活的人却在趾高气昂的渴望战争,是真的看不到那些被战争搅碎的人与家庭么?还是真的因为屠龙勇士在恶龙死后会化为另一条恶龙继续盘踞在龙巢?

你所能做的只是在奔跑中保护好你自己

你想要感受到他爱你 愿他别去伤害你

 2 ) 老一辈的记忆

第一集:
我看到传真的镜头时,还觉得有些矫情。不过是知乎上偶然看到的一个问题里截图提到这部纪录片,今天无事就找来看。后半段,整个人都哭得不能自已,我本身也是十分容易受到触动的人。
言馨堂在炮火中不复存在,一百多人的家也没了。世事无常,当时未出生的幼童也成为了外公,更不消说上一代上上代,早就融入黄土,散入风里。那些名人他们做了一些实事,姓名事迹都得以保存。不是名人的呢,都在我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闲聊里。生活烦闷匆忙,大多数人们都是偶尔想一想。记忆一点点说出来,一点点被言语磨损,又沉淀在下一辈的同年回忆中,就这样慢慢的流传下来——这是我家的记忆方式。

 3 ) 真实的生活,远比文学创造更悲情一万倍

看一部记录片,看到泪流满面,悲伤不能自已。

阿丘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也许行内小有名气,此前对他却一无所知,也没看过他的节目。

阿丘小时候就有一个疑惑,母亲在马来西亚出生,却极力回避这一点,阿丘隐约知道,外公外婆是中国下南洋务工的普通穷人,以割胶为生。然而天道无常,外公外婆一夜之间双双被杀,因为是母亲当时只有5岁心智不全,就记得是被所谓的红毛鬼所杀,就和阿丘的舅舅一起被姑婆从带回国。阿丘小时候,还有种声音,说外公外婆是叛徒,所以被游击队所惩治杀害。

马来西亚,外公外婆,这些事在家里不能说,不许问,不能提。有时候实在好奇追着母亲询问,看见的是母亲哀伤的表情,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沉默。阿丘的寻根之旅,是希望知道外公外婆究竟是怎样的人,那段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母亲那段从不提起的童年又是什么样的。

阿丘第一站赶往马来西亚,见到了母亲姐姐他的姨妈一家,姨妈已经年老事发当年也很小,有价值的线索不多,据姨妈家的表哥讲,姨妈也从不讲小时候的事情,甚至非常排斥提起那段记忆。对阿丘的到访,表哥觉得自己也有义务,去了解自己母亲的过去,于是和阿丘一起上路,共同去探寻家族的秘密。

小时候的那种声音,说外公外婆是共产党,因为出卖同志,所以被惩害。查找马来西亚的历史资料中,确实有个叛徒,名字和外公一模一样。通过马来西亚中国大使馆,和双方历史学家追巡探究,认为两人的籍贯和活动轨迹不同,名字只是巧合,至于母亲记忆中的红毛鬼,应该是英国驻马来的殖民者,当时的局势动荡不安,马来的游击队对抗殖民者,时常需要躲在当地老百姓家补养,殖民者就惩罚这些庇护游击队的老百姓,不需要审判不需要核实,只要是认为你是,立即开枪打死这些手无寸铁的无辜劳动者。阿丘的外公外婆应该就是其中一员。

画面向前推进,老一辈的故事,尘封的历史画面一页一页打开,外公家是中国南方农村寻常一家,土地贫瘠只能靠天吃饭,孩子多没别的出路,外公外婆成亲一个月,就一起下南洋讨出路,在马来西亚做最苦最累的割胶工作,每天凌晨就要起床,顶着蚊虫叮咬,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需要连续作业16个小时,当地人都不愿意干,外公外婆就靠这个活计,支撑自己的小家和国内的大家。阿丘和表哥还在橡胶园体验了一下割胶的工作,仅仅一会两个四十岁男人都不再说话。

这时节目组收到外公老家寄来的一组照片,是外公外婆当年成亲的祖屋,还有叔公一家写来的一封信,原来十几年间外公外婆在马来赚的钱,除了最基本家用,全部寄回国,帮助父母去养育一家老小,外公家里的几个弟弟结婚,翻盖新房,老人生老病死,都是用的外公寄回的钱,甚至叔公家现在住的房子,都是用外公寄回的钱盖的。阿丘和表哥翻看着照片和信件,抑制不住悲从中来,阿丘静默,然后哽咽,表哥转过身去,摘下眼镜,捂着眼睛挡住泪水。

历史过于浩瀚局势风起云涌,而外公外婆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沧海一粟,渺小得不能再渺小。寻访到这些轨迹已经实属不易,阿丘已无甚遗憾,叛徒也好无辜受害者也好,只想帮助母亲打开心结,她拒绝回忆的过去,也是疑惑丛丛的过去。阿丘说:其实母亲拒绝讲,甚至不许我们提,怕打开以后是一个更不好的真相,宁愿在生活中回避它,绕开它,但夜深独处时,相信母亲也一定会去想,却宁愿一个人慢慢消化这种复杂情绪。我想找到事情的真相,哪怕它是不堪的,我希望母亲打开心结,我的外公外婆到底怎么了,不要母亲背着这个包袱到走,这是一个做儿女的心愿。

寻根之旅到这基本已经结束了,阿丘也准备回国,在酒店回各自房间前,表哥叫住了阿丘,递给他一封信,尽量自然的说没什么事情,只是一些话,嘱咐他回房间再看。在独处的房间里,阿丘打开了表哥的亲笔信,一个一直被忽略的亲人,却又最最悲情的一生由此浮出水面:

亲爱的远方的表弟阿丘:

很高兴能和你一起,完成这次“寻找”外公的旅行,要感谢外公,让我们有机会有一段时间相处和了解彼此。找到了那段属于我们家族共同的历史,也是完成了我一个多年的心愿。

我想我们之所以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好奇,更因为我们的母亲们,他们的命运也都被这段历史而改变。所以,在你即将回去的时候,作为你的哥哥我很想告诉你另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关于我的母亲,你的姨妈,在我们的外公外婆去世之后她的一些遭遇。

那又是一段并不轻松的历史,我甚至担心自己无法清晰地当面说明,这么多年后现在来告诉你这些事情的意义,所以思前想后决定写这封信。

先从信中夹着的这张小照片说起吧,你能认出上面的人吗?你的妈妈、姑婆、还有舅舅们。唯独,没有我的母亲……我想告诉你,这张照片是六十年前,姑婆带着姨妈舅舅们刚刚回中国时寄给我母亲的。好多年后,我母亲还在背面写下了那行字——“我的姑母和我的弟妹们合影的像片”。

或许你会好奇,大家都回国的时候为什么我的母亲会留下?那是个今天已不能想象的原因。当时,姑婆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带回中国,路费不够,姑婆只好和他们中间最大的孩子,也就是我的母亲商量办法。最终的办法是,姑婆把我的母亲卖掉,用这笔钱,带着你的妈妈和舅舅们回到中国。卖掉自己换路费,为了弟弟妹妹们,我的母亲独自一人留在了马来西亚,那年她只有11岁。

或许在国内的亲人眼中,我的母亲后来在马来西亚的生活过得还不错,有个很爱她的老公,经营着一家不错的油站。但在遇到我父亲前,她一个人留在马来西亚的20年,真是吃了很多苦。

当时,母亲被卖去一家做生意的华人,是家中的佣人,还要干商店里所有的杂务。不幸发生在后来,主人家里发生一起完全跟我母亲扯不上关系的意外,但那家人却全归咎于母亲的头上,无缘无故地责骂她,侮辱她,说母亲是扫把星,甚至说以前外公外婆也都是被她尅死的……那年母亲才17岁,这样的指责给了她极大的心理压力,她开始自责,怀疑真的是自己害死了爹妈?她活着,是不是个就是个错误?她忍受不了这样精神上的折磨,甚至选择自杀……

万幸的是,母亲被救了下来,后来被送到了福利部门监护,这听上去似乎不错的安排却开启了她人生最伤痛的经历,那个福利部门的一位高级官员,霸占了我母亲,我想你懂我的意思。

两年后,母亲19岁,那官员娶了她。但当母亲走进那个家时才发现,她是被当做“女佣”介绍给全家——所谓“娶”,只是那个男人为了在掩盖自己的罪行、避免处罚的手段……而她的那个所谓的官员丈夫,不久就秘密逃往了英国。这个家庭有钱、有权、有社会地位,接下来的8年,我母亲的工作就是伺候他全家十几口人。

27岁,是母亲人生的转折点。那年,经人介绍母亲认识了父亲,他们一见钟情并很快结了婚,这或许是我的母亲一生最幸运的事情!

那是一个新的生活,对母亲来说太重要了,但面对我的父亲,因为自己种种不堪回首的遭遇,母亲陷入了自卑和不安,她甚至花钱想通过极其迷信的方法,去乞求神灵保佑,让父亲能留在她身边。作为子女我们无权去评价这么做对不对,但真的很让人心疼,你能体会到那时候她是多么不安和无助,多么渴望把握住她的幸福……不过幸好,母亲和父亲一直很幸福。

我后来慢慢了解到,在母亲生活最糟糕的那些年,她没钱买邮票、纸笔,完全断了和国内的联系。不过,自始至终她都保留着那张小照片,可以想象她内心的那份牵挂……和我父亲结婚之后,妈妈开始重新写信给国内的弟弟妹妹们,靠一个二十年前的地址,历经周折,又是因为她的坚持才找到亲人们。
 
在母亲房间里有一个旧盒子,那里面都是她的宝贝,除了那张小照片,她还几乎保留了所有国内寄来的信,最早的一封应该是80年代初的了。其实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想来对你也并不陌生。自从妈妈和国内重新联络上,我和妹妹就常常替母亲在信封上的写地址,就是你家的地址,而姨妈,你妈妈,寄来信里也常常会提到你,这封上说“孟煌上中学了,要住校了”,过几年,又会提到“孟煌上大学了”,接下去是“孟煌结婚了,有女儿了”。

母亲一直很牵挂大家,对亲戚们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但或许大家并不清楚,那时候母亲也不并不富裕,她给人家帮佣,父亲是油站工人,直到后来全家努力顶下了油站,家境才渐渐好转,这些母亲可能从未跟大家说过。

啰啰嗦嗦写了很多,但其实,今天告诉你这些,并不是希望亲人们感谢母亲,因为母亲她觉得作为姐姐这些也都是应该做的。而说出这些,正如我前面写的,我甚至无法清晰的说明,这么做的意义,我只是觉得,我们是亲人,就像我们这次的旅行的意义一样,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

这些年,母亲和姨妈都老了,尤其是母亲现在的身体,可能很难再有机会回国和姨妈们团聚了,但这一次你能来,我知道母亲还是很开心的,期待保持联络,期待有机会再见面。

代问姨妈好!

祝好!
兄梁业秀

看到这里,即使隔着电脑屏幕,泪水都能模糊双眼,真实生活的跌宕起伏,远比文学创造更波澜壮阔,更感天动地动人肺腑,姨妈为弟妹牺牲的这种情怀,草木都为之动容。

在中国的传统中,家中的老大,从小就天经地义谦让弟妹,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弟妹,穿最破的衣服吃最差的饭,稍微长大一点,对上要照顾父母,对下要养育弟妹,犹如家中的第二个家长,关键时刻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甚至用一生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去支撑起整个家,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父母的位置,俨然成为家中所有人的大家长。而且这一切,他们本身都觉得是自己应该做的,再正常不过。

对照下南洋邮寄全部血汗钱供养家族的外公外婆,卖掉自己筹路费供弟妹回国避难自己一人留在异乡的姨妈,半生缘中下海当舞女尝尽艰辛养育弟妹供之读书的曼璐,到香港影星黎姿少年拍戏养家,青年拍戏供弟弟读书,弟弟开诊所比弟弟还高兴,弟弟出车祸息影一年去照顾,并第二年火速下嫁年长10多岁的残障富豪,简直令人心疼到不行。他们在做这些事时,都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就像表哥的信上说的,外人看起来好像伟大,他们却觉得再正常不过,是自己应该做的,也不希望弟妹的感激,因为我们是亲人。

是的,因为是亲人,因为是老大,所以义无反顾的承担起父母弟妹的生活,有谁知道她的艰辛不易,当年她的稚嫩肩膀是怎么支撑起重担,她现在的生活是否幸福富足呢?

片子最后,时隔拍摄后半年,阿丘陪同母亲来到马来西亚,和姨妈一家一起回到当年外公外婆生活的村庄,两个风烛残年的姐妹跨越半个世纪再见,没有涕泪纵横没有跪地感恩,只是手搭着手默默无语看着六十年前共同生活的地方。

这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比所有影视作品更跌宕起伏,比所有文学创造更真挚感人,比所有台词文句更质朴无华,却是最动人肺腑直击胸臆。

阿丘的故事,是最普通的人的故事,却最打动人心,我们这些小人物在历史的舞台,渺小的不能再渺小,却也是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份子,大环境碾压下的生活状态,折射着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对家人的爱,对父母弟妹的责任,胜过自己的一切。

不求回报不求感恩,无怨无悔。

这就是生活吧。

大爱无言。

 4 ) 不能说的秘密

本来,追寻一个先人的旅程不会是这么一个侦探片一样的故事。中国人对于血缘传承和家族势力的执念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战胜着改朝换代的战火离乱。
你家有家谱,你村里有祠堂,你看见小伙伴们两个字的名里头一个字跟你一样,所以你知道你们是一辈的人。但是现在,你得靠着躺在善本室里好多年没人看过的,因为拍电视的噱头才拿出来的只字片语来确认你爷爷奶奶甚至爹妈的事迹。
中国人对于历史的尊重,用孔子的话说,是“慎终追远”,对于过去的学习和尊重,最早来自于祭祀时候对于祖先故事的恭敬了解。
在这个古老的农业文明里,家族不仅代表着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也是荣耀,身份和信誉,它更是一种最终成为政治势力的家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成为一种历史发展中与朝代更迭时而并行又时而分开的隐形实力。除非被另一种政治力量专门针对,否则,它具有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活力。举个例子,除了没有军事力量自我防备之外,易老师家的言馨堂里有书斋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这很像魏晋时候的坞壁——可以在乱世里自我供给自我保存。
而现在,需要后人这么费力去探究家族历史的原因不外乎不问和不说。
不问的原因很简单:忙,没兴趣,或者反正时间还长,以后慢慢说。然而何至于一无所知,恐怕是因为“不说”。
易老师虽然演技一般又有表现欲,所以看起来总有点违和。但是易老师也时而说点真话:比如说听到他的继外婆是燕京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但他从来没听她说过一句外语的时候,找来捧哏的专家糊弄说,那是因为你挖掘不够深。然而易老师说,那时候谁敢说外语啊,那不是美国特务嘛。易老师的表现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他几次的转头叹息。大家可以留意留意。
“不能说”还是“不愿说”才是这么多长辈对于家族故事讳莫如深的原因。它隐藏着历次政治势力对于“家族”这个概念的清洗,某些希望打破社会结构的政治力量首先需要打破的是家族这样一个稳定的层层叠叠的忠诚的构架。
请别误会,不独我朝,从娜拉出走、涓生子君私奔就开始了。战争和改朝换代都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着,而后我们这个自古最重血统的民族走到了这一步——你爹妈的事迹成了一个谜。
需要向天要答案。
这节目原先只想搏人眼球,嘉宾的选择,故事的裁剪都简直如同春晚一样照顾到了方方面面: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季当红,国际知名人士,还要有文化人。于是有了易老师版的《走进科学》,硬凹的侦探式的“死亡名单”开局。然而这个故事的内容让制作方不得不正视这个节目里相似外国节目永远不会有的沉重——这个国家在这一百年间经历的战火和离乱,被屠戮的生命,被践踏的尊严。
但是欲言又止。
所以所有的宣传都往煽情的方向狂奔不止——我们要去了解过去,要去抚平伤疤。然而,这伤疤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受伤的人如此讳莫如深?
或许是节目的定位,或者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些问题浮浮沉沉,欲言又止。然而,作为观者,你不去想这些问题,其实永远也不能真正知道,客到底从何处来。

Ps,其实易老师的三集放到最后会比较好。他那个家族变迁其实是很庞大的近代史,应用来作结。从阿丘的故事入手可以更“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节目还有个有趣的地方,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本朝建国之后的阶层升降的原因。 阿丘那集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把他爹的背景给忽略了,所以我很期待马未都那集,看看挖军队能够挖到什么程度。

 5 ) 大历史裹挟的小人物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钟磬音(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649371525/

看的最后一期是曾宝仪的那一期,看的我好感动,尤其是曾宝仪会外公老家淮安和亲戚们见面的场景,和四外婆聊天的场景,看哭了。外公王悦善十七岁离家(1992年62岁才回家)去南京谋生活,在当时的总统府印刷厂当印刷工,印刷当时的党政机关报纸,在1949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在本应该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晚上,被迫收拾行李乘坐火车南下广州,然后乘坐了一艘运输香蕉的小货船(三百多箱货物外加三百多逃亡的人)两天两夜漂洋过海到台湾,开始了只身一人的异乡漂泊。而此时在老家定下的娃娃亲的女娃还在家等王悦善回来,因为当时的封建思想浓厚,被定亲的女娃也不好找其他婆家,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二十一岁时怕闲言碎语多,就住到了婆家,一等就是三年,还是没有等到王悦善的归来。然后被定亲的女娃应该是在老家也待不下去了,便离开老家去了王悦善曾经谋生过的南京当保姆,也是是想再打听打听王的下落吧,最后遇到了现任的丈夫,才成立了自己的家庭。觉得那个女娃娃被耽误了好久。
王悦善离开大陆后,他的兄弟相继去世,只剩下四弟和弟妹与父母相依为命。曾宝仪回到淮安后,外公那辈只有四外婆还在世,四外婆提到了一些当年的往事,听了让人泪目。说当年还出去讨饭,因为曾宝仪的曾祖母裹小脚走路不方便,四叔又没出息(当年四叔留在家里陪父母就是因为没出息不能外出做事),四外婆就只身出去讨饭养一家子。听到这段时,突然想到杨显惠写的《定西孤儿院》提到的那三年饥荒的故事,知道那段时间四外婆是有多不容易。最后四外婆还嘱咐曾宝仪回去不要和外公提起这些,不然外公会伤心。好感人,写到这我又不禁满眶泪。
易中天,陈冲,马未都的祖上就很有本事。易中天的祖上建了言馨堂,外婆是接受新式教育的,但是因为时代的原因,没有听过外婆说英语曾爷爷是两湖书院第一批学生,二爷爷是第一批公费留日的......陈冲的外公张昌绍好优秀,有智慧有情怀,成绩非常优秀,能思善辩,还是共青团成员(那时的共青团是很危险的)公费留学,两年拿到两个博士学位,毅然拒绝美国来到抗日前线,给中国的医学发展做贡献。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文革前期受不了污蔑选择了自杀。陈冲的祖父也非常优秀,和哥哥一起考上了湘雅医学院(这所学校是非常难考的),后因为热血青年比较激进,无法继续升学,跟着哥哥来到抗战一线救死扶伤。陈冲知道这些历史后都不敢相信,跟自己认识的外公完全不一样。马未都的父亲是长孙,全家供他上学,是全家的希望,在1944年自己偷偷跑出来当兵,母亲祖上是盐商,出身富贵。
令我感动的还有阿丘的大姨妈。当年阿丘的外公外婆下南洋谋生,在马来西亚割胶为生,当时政治时局混乱,外公外婆都被误杀,丢下四个待哺的孩子。当时阿丘的姑奶奶把三个孩子带回了中国,为什么只有三个?因为路费不够,阿丘11岁的大姨把自己卖给别人做佣人,卖身的钱才够弟弟妹妹回中国。大姨一个人在被雇佣的家庭受尽欺负,没受过好脸色,后来被当地的福利院监护,期间被高级官员占有,有七年的时间都是在时候高级官员的一家(就像书中的故事一样),因为身世太惨,得过抑郁症。后来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两个人努力工作,供子女出国读书,才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幸福的家庭。看到那些照片,大姨年轻的时候真的挺漂亮的。
第二季从谢娜的那期就停播了,好可惜,好想看,好希望有资源流出来......

 6 ) 客从何处来,真相何处去

直到此刻我仍感到心悸,这种生理感受构成我必须表达的驱力。如昨天微博中所言,当Youtube向我推荐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以为是一档随大溜新出的明星真人秀。从节目名称推断,这是一档展现明星家庭往事的节目,让我联想起《熟悉的味道》,做件微小的好事还要当着观众面儿可劲折腾,明明私下里跟对方是讲方言的面对镜头却憋起了普通话。

趁着吃饭我就看起了萧敬腾的寻根之旅。这一期做得很平,但是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当爸爸和叔叔告诉他,爷爷晚年是遭贩毒的亲戚陷害而坐牢时,由于缺乏其他证据的支持,萧表达了对这一说法的存疑。而我们可以合理地怀疑,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习惯了为尊者讳、美化先人的后辈编造的。当时我就在想,嗯,这个节目的编导不错,前期试图寻找过其他证据,而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选择了最理性的表述。换言之,如果按照国内真人秀的套路,此处大可以直接取信长辈的说法,或者,做点修辞之后情愿认为说法不虚。不然,堂堂大明星竟然有个犯过事的爷爷,家丑哇。

接下来我陆续看了撒贝宁篇和谢娜的半篇,这才意识到了节目的尺度之大和某种雄心,然后我发现这节目其实是一年多前就播出了,而从谢娜的后半篇起遭到停播(详见昨天微博)。这显然是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节目,打着寻根的幌子在做口述历史。而即便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个体的口述历史,它也不可能不与那些大历史交织。于是乎,在一个个看似微小的历史里,整个中国近现代史里头的重大事件,一片又一片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终足以铺陈出一个轮廓较为完整的大历史,甚至有可能重写大历史。然而,它竟无疾而终。

我们这个民族在这一百多年来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其中许多如今竟然成了“不可描述”的。即使出于中国人一贯的包容与隐忍,那些苦难在个体和家族层面可以得到描述,然而它们在集体和国家层面仍然失语。是的,当一段小历史足以震撼观众心灵时,真的无法想象,由一段段小历史汇成的那段大历史,一旦揭开全部面目,将是多么地骇人。那好咯,就索性连小历史也不要描述为妙,免得以小见大,窥斑见豹啊。

于是在我往下看到的曾宝仪篇里就出现了这样的编排:节目前半段,曾宝仪有处旁白说,外公1992年回大陆探亲,而在此之前33年,外公父亲去世;第二年,外公大哥去世。她并没有交待死因,一般观众也不会多作停留。直到节目最后,唯一健在的外公小弟媳平静地讲起她年轻时为了撑起全家出门讨饭。这时我恍然大悟,哦,编导小心翼翼地绕过了与之对应的大历史,而前后一合则委婉地托出了“三年困难时期”的农村惨象。这让我想起《甜蜜蜜》里,陈可辛借黎小军前后两次写给大陆女友的信,隐喻了某段“不可描述”的大历史。可这样隐晦的笔法,也只能是看得懂的观众才看得懂啊。对于那些正处在三热爱中的少年,他们从中顶多也就是读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样的大词。即便是对于那些真的经历过这段大历史的父辈们,他们中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把它归罪于苏联老大哥背信弃义的宣传中。

这样一种小心翼翼在阿丘篇里得到了明显的对比。其他名人篇涉及的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史,唯有阿丘篇几乎与中国史没有关联。于是,在其他篇里往往语焉不详甚至略去不讲的大历史背景,在阿丘篇里详细到底裤都要抖出来了。这里固然考虑到观众对马来西亚近代史的无知,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让观众有数,至于讲到那么详细的程度吗?我想不至于。或许,编导在这一集想示范的,就是如果中国近现代史全都是可以描述的,他们能把节目深度挖掘到何种地步。这种处理是合适的,正如阿丘篇的观感高出以上各篇。

终于说到了让我心悸的易中天篇。说实话,之前有在豆瓣看网友评论,大家普遍反映易中天篇做得太工整刻意,加上易先生如今的明星学者身份,我本来没对这一篇抱期待。但看完,甚至是只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认为它是最棒的,而作为整个系列播出的第一集,不难体会编导的视野与格局、用心和期许。

易中天篇工整刻意在哪儿呢?就是它的剧本显得太精确,易中天的寻根之旅是在一位又一位历史学者或家人的引导下完成的,整个过程有如剥丝抽茧的探案。我甚至一度怀疑,作为主角的易中天,在其中有多少扮演的成分。只是易中天在与每一位引路人交流过程中言语表现出的那种实时的真切,让我打消了疑虑。这一点,从后来我找到的编导手记中得到了印证,探案设定是有意为之的,而易中天确实一无所知,他对中国大历史的了解要远多过他对家族小历史的认知。

较之于之前看过的各位名人那毫不显赫的家族史,易中天篇倒符合了我一开始看到节目名时产生的刻板印象(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这种节目要出效果,应该得去扒那些名人背后的名门往事啊。我家祖上阔过才有得根寻嘛,不然寻出个叫花子太爷爷或者卖国贼曾祖父是要黑我吗?而我说这一篇最棒,第一点恰恰在于,它无意通过挖掘主角背后显赫的家族史来显摆什么,与其他各篇一样,它仍然忠于初心,通过小历史来反映大历史,只是当小历史本身更具戏剧性时,它能带给观众更大的心灵冲击。

易中天篇的体量超过其他各篇,单是从前后请到了约十位学者引路人就可以推测编导在前期做了多深的功课(编导手记显示本篇制作周期是:“调查5个月,拍摄18天,后期5个月,成片1个小时46分钟。”)。不仅如此,其他各篇主要是寻一个根,而易中天篇既寻了父系也寻了母系,甚至寻到了祖宗十八代(不是骂人)。其实当节目后三分之一开始去寻祖宗十八代时,我是皱眉的,本来都夸你是个口述历史的良心节目了,这一搞,不就回到了拜炎帝黄帝那种庸俗的寻根烂梗了吗?事实上,居然连这一茬,编导的立意也相当深刻。我再一次要用到昨天微博提到的那个词,这是一个具备现代性的节目。嗯,现代性,是我赞美人或事的最高级别用词。

易中天篇全面反映了编导的立意和雄心。

比如,节目揭示出这样一幅图景:由冈村宁次率领的日军正在对湖南营田进行狂轰滥炸时,不远处就有一个大户人家正在仓惶逃离此地,为首者用箩筐挑着两个娃娃,他是易中天的二爷爷,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冈村宁次应该喊他学长。早已解甲归田的他,正是得益于当年的军事教育,敏锐地从渔民情报中判断出日军偷袭在即,旋即决定举家逃难,若不是他,整个大家庭会跟其他几百位易姓族人一同死于非命。——这样的细节与巧合,及其叙事手法,让人如何不唏嘘?(此处吐个槽,片子讲到这里时突然用了段《断背山》的原声音乐,好跳戏!)

比如,在讲到易中天母亲与继外祖母的故事时,编导挖出了关系图,母亲家有个亲戚是周大烈,按辈分和易中天是同辈,而周大烈和梁启超是朋友,跟陈寅恪是师生,这时,易中天兴奋地说,这么说来我应该喊梁启超“启超兄”啊,真牛逼,逼字一出口,他还不安地瞟了一眼镜头。——老实说我不喜欢论辈分和强行扯关系这些做法,但是此处作为一个八卦和表现主角的真实反应,没毛病。毕竟编导没去进一步把左宗棠、许地山等一众名人都拿来“贴金”。(另外,越南语《品三国》和越南版本的三国演义这个八卦也设置得挺好。)

比如,还是在讲母系故事时,引出了抗战期间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他的继外祖母只是其中一个保育院的院长,而母亲是院里的工作人员,平凡的小历史,但编导由此详细介绍战时儿童保育会的来龙去脉,甚至由易中天来念了理事长宋美龄发表在报纸上的一份呼吁书,言辞恳切中透露出的是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辉的第一夫人形象,一如我昨天微博提到撒贝宁篇对国军抗日的正面刻画。编导还借由当时在保育院生活的易中天小舅舅的光头老照片,点到了战时生活之不易,结合那些天真无邪战争孤儿们的老镜头,让人如何不动容?编导还特地找到几位当年从这个保育院长大的孩子,垂垂老矣的他们对着镜头向老院长和他母亲表示感谢。这段历史如果不讲,我们都会忘掉;他们如果不再发声,他们都会死掉。是谁在教会我们遗忘?

比如,在讲到易中天的祖宗十八代易先时,大历史涉及明朝对越南的侵略战争。按照如今很多人从教育和宣传中习得的对越南那种“尔等小国”的轻视心态,这个故事怎么讲得观众能听进去又不失守编导的现代性立场,不容易。而他们做到了。全片以易中天面对镜头的一段话结尾:“五百多年前,太初公易先是因为殉职而死的,这是一个悲剧,什么是悲剧呢?黑格尔说,悲剧就是善的冲突。就这场战争而言,越南方面追求独立、自由,是正义的。就我的先祖太初公易先来说,他身为大明王朝朝廷命官,被朝廷派到了朝廷认为是自己国土的这个地方担任知府,他守土有责,他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自尽殉职,他也是正义的。而我们全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种善的冲突的二律背反中悲剧性地往前走。”这一语,不禁暴露了编导之所以会去挖祖宗十八代的“心机”,也暗示了整个系列的高度与态度。如若我们真的能做到以这样开放的心态来对待本国之一切历史,还有什么禁区和雷区是“不可描述”的呢?

可是我们做不到,不仅是这个节目停播背后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做不到,我们这些看得见的人很多也做不到,就如同好几位名人主角在节目中提到祖辈父辈是否愿意去自揭伤疤的顾虑。当我被易中天篇击中心脏,想着去了解一下这个节目的编导是怎样的人物时,我读到了更多的信息。原来节目团队就是《看见》团队。从《南方人物周刊》所做报道和刊出的编导手记可知,关于易中天的家族故事也做了文革的部分,但是这在成片中毫无踪迹。除了审查方面的考量,也因为一些当事人(比如易中天的小姨)拒绝公开那段历史:“跟王映潼打电话说父亲的事时,会一直往门口看,看门到底关上没,怕人听见。她知道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了,已经没事了,但她依然习惯性地不安。”我无意指责这些个体,这首先并不是他们的问题,是谁在阻碍他们倾诉?

此外,我顺带还要赞美易中天篇的一个小点,这也是我昨天微博会讲这个节目的缘起。在我看来,通常中国人所热衷的寻根,是一种腐朽的文化基因,其重点不在于本节目所做的,去知晓自己究竟是怎么来的,而在于知道自己祖上也阔过,在于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的双重表达。即便是在具备现代性的本节目中,也不可能避免烧香烧纸钱跪拜磕头这些构成祖宗崇拜重要元素的场面,事实上大部分名人主角都做了这些,但是,易中天没有。他只是在节目的最后,一个人,捧着一束菊花来到双亲的墓前,轻轻放下。我欣赏这种现代的扫墓方式。而且我想,这一举动,是易中天有意识的选择,不愧为历史学家。

最后,我由衷地对本节目编导表示敬意。这样优质的严肃真人秀节目,却只播出了不到十篇就遭腰斩,它真的应该做上一百篇一千篇一万篇。其实我们应该都来为自己做出一篇。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像这个节目这般精细地去探寻自己的家族历史,那一定可以读到许许多多与官方教科书截然不同的叙事来。不过,这种呼吁是虚伪的,连我自己都做不到。父亲曾多次主动给我长谈过他那(经过自我美化和择取的)小历史,但我却一次都没能鼓起勇气,去询问他在饥荒中,在文革中,又或者是在二十八年前的那个夏天,看到过什么,做过什么,又在想什么。我们给自己设置了很多本不应该存在的禁忌。请允许我再一次赞美本节目编导的良心与勇气。

 短评

在现今这么一个亲情寡淡的年代,这种纪录片其实还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更多的都是名人富贵命(细查易中天族谱,那也是牛逼的很,起码书香望族),难免让人感觉“富贵有命,将相有种”。易中天和陈冲那几集,摆拍的很刻意,按剧本的痕迹太重,反不如阿丘曾宝仪亲情流露来的自然,真情人性最动人。8.5

4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好像是去年看的,我咋记得有六集?看完忽然就觉得,现在的中国跟过去的中国之间,有个巨大的断崖

5分钟前
  • 小野猴子
  • 力荐

易中天一期就赚了我五滴眼泪。人是有根的。

8分钟前
  • Ocap
  • 力荐

家庭家族,血缘亲情,以及根,这是大多数国人难以割舍的牵绊。虽然知道这是节目,流程有编排,演员有表演,剪辑有后期,但还是频频让人飙泪啊。。。

13分钟前
  • 一贫
  • 力荐

让我明白了,我站着的土地,我身处的国家的厚度。有大家,有小家,有各种悲欢离合。如果我们可以站在历史,站在身后人的角度看,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多出了许多内容。和母亲重看,果然易中天的故事的起起伏伏悬念设置最受欢迎。如果有海外华人的部分就更好了,流落在外的很多当时的历史制造者。

15分钟前
  • 严措
  • 力荐

看完易中天弃

17分钟前
  • gash
  • 力荐

话说我还真想回到自己名字上在族谱的那天,在这个血脉亲情渐渐冷淡的社会,乡间那种依靠乡党宗族的联系不知道会不会走向消亡。五百年前是一家?未来也许发现共有同一个祖先的人们依旧漠然。在老家虽然是“外姓”,但是看见村里的祠堂(别姓)倒塌荒芜十余年难免伤怀。乡音未改,只恨鬓白。

18分钟前
  • 橙泥小火炉
  • 还行

找寻到自己的根基,知道了自己从何处来,就不会再感觉自己是飘荡在宇宙中的孤零零个体。而是千百年来血液和精神力量融合汇聚在一起的集合。每一个人身上都肩负着希望。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人生?就像马未都说的那样:我们的先人不知道我们,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们。

23分钟前
  • muran
  • 力荐

"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 哭了一晚上。

25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必须给五星,虽不完美,还遭腰斩。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的发问真的很好。个体家族的命运容纳了上下几百年的国家群体历史。

30分钟前
  • 小银酱
  • 力荐

喜欢阿丘那集

34分钟前
  • TM1001
  • 力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回乡偶书》,小时候不知道背了多少遍,却只有口无心。长大了,才渐渐明白它的涵义。

35分钟前
  • 回忆离开回不来|跳房子
  • 推荐

我更喜欢这个纪录片。

36分钟前
  • 闲人
  • 力荐

阿丘和曾宝仪那两集定义了血脉亲情才是国人寻根的意义,而非牛逼哄哄的族谱。铅字具象成了个人,事件变成了经历,家史构成了国史……虽然摄制组对流程编排严重,易中天和陈冲的演技多过真情,不过企划意义大于内容,些许的刻意依旧能可以原谅。

41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易中天的三集虽然历史庞大,但总感觉是端着架子在演戏。而阿丘的一集却是真情流露,当所有的疑虑和遭遇被公布时,我也和在橡胶林痛苦的表兄弟一样默默流泪了,期待后续寻根

42分钟前
  • 邻舍的老花猫
  • 推荐

我觉得这是微观史学与口述史学宣传的一次很好的实践,通过一些名人来挖掘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并将这些历史公之于众,让人民可以铭记,对于推动史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47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每个人都想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人生漂泊如蓬草,大历史是风,我们都活在风里。无论自己的祖先是籍籍无名,还是声名显赫,他们的人生都有情有痛有希冀怅惘。大风吹走他们的身影,我们在风里捕捉他们消散中的气息。

49分钟前
  • 人土土
  • 力荐

很多人的偶然,汇聚成民族的必然。悲剧,是善的冲突。真是泪点连连的好片。

50分钟前
  • 潜神嘿规
  • 力荐

看看嘉宾的成绩和他们的家族历史,不得不感慨“富贵有根,聪明有种”。

51分钟前
  • Roland_L
  • 推荐

以前我不懂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欢喜。直到我上大学时,在另一个地方的路上听到乡音,立即欣喜的上前询问。搬家之后一直不喜欢新家,因为离亲戚朋友太远。国人自古有寻根溯源的思想,它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不至于感觉孤零。

56分钟前
  • 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