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灭

大陆剧大陆1996

主演:姜永波  孙悦  张延平  王晓燕  张士会  徐红梅  石坚  翟储  杨桂平  于才发  张扬  孙琳  尹祥  段立才  孙国志  

导演:邓迎海

 剧照

泯灭 剧照 NO.1泯灭 剧照 NO.2泯灭 剧照 NO.3泯灭 剧照 NO.4泯灭 剧照 NO.5泯灭 剧照 NO.6泯灭 剧照 NO.13泯灭 剧照 NO.14泯灭 剧照 NO.15泯灭 剧照 NO.16泯灭 剧照 NO.17泯灭 剧照 NO.18泯灭 剧照 NO.19泯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2 00:35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罗杰·艾伯特评《泯灭天使》(自译)

1997年5月11日 《芝加哥太阳报》

晚宴的宾客鱼贯而入。他们沿着台阶走进宽阔的门廊......接着,又来了一波人——同样的客人,不过这次是从一个更高的机位。观众很快就发现这个玩笑的绝妙之处:客人们接连到场,然后无法离去。

路易斯·布努埃尔的《泯灭天使》(1962)是一部惊悚喜剧,以一种审视人性的辛辣视角揭示了我们这些“衣冠野人”的残暴本性和难以示人的秘密。他提出,将一群成功人士引入晚宴然后囚禁起来,在这场人口过剩的实验里,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像叛徒一样互相检举。

布努埃尔以一个细微而警示的预言开场:晚宴开始之际,厨师和一群佣人突然携衣而逃。女主人震怒;她在宴后安排了一场两羊一熊的表演节目,现在则不得已而取消——这个典型的布努埃尔式的超现实笔触,就这样不明所以、不言而喻地发生了。

晚宴圆满举行。客人们则互相造谣中伤,用贪婪、情欲而嫉恨的眼神打量着彼此。晚宴后,他们来到客厅,观众看到了一个女人装满了鸡羽毛和鸡爪的钱包。医生则预言一位妇人将在一周内秃顶......但从宏观的概况来看,这场宴会似乎无有端倪: 肴核既尽,琴声渐起,所有人衣衫优雅、举止得体。

接着,在经历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后,一个问题开始变得显而易见:没人可以出得去。客人们摩拳擦掌,在走廊四处游荡。尽管毫无阻拦,但终究无人逃脱。他们没有认识到一个事实:当他们慵懒地在沙发地毯上恣意享受时,就已对现状产生了一种无言又可悲的妥协。

这是一个如此阴险的电影中天才般的开场。尽管基调很低沉,但这些不祥征兆在客人们安顿过夜时层层堆积——布努埃尔也把观众困进了他的咒语。

布努埃尔是最为先锋、最为独特的导演之一——一个在巴黎投身超现实主义者阵营的西班牙人;他常年为好莱坞电影做西语配音;他最好的作品大都在他60到77岁之间完成。他与萨尔瓦多·达利联合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一条安达鲁狗》(1928)就在当时引起了一片哗然(他在自传中写道:自己在口袋里装满了石头,当有观众攻击他时,自己便可以用来反击)。这部电影诞生了影史经典的一幕:当一片云掠过月亮表面时,一片剃刀划过眼球。

这部电影之后,他在西班牙最为贫困的地区拍摄了极度压抑、令人反感的《黄金时代》(1930)和粗粝的纪录片《无粮的土地》(1933)。布努埃尔自此一直到他于1940年代晚期流亡墨西哥时,再也没有拍摄一部电影。在墨西哥,他拍摄了兼具商业性和作者性的作品,几乎全部展现了他的个人情结:作为一个弗朗哥治下的西班牙公敌,他是一个反法西斯者,反教会者和反资产阶级者。他还有轻微的恋足癖倾向(Pauline Kael曾说,那是一个美妙的下午,小路易斯在他妈妈衣柜地板上愉快度过,他从此便不停地和我们分享这个故事)。

他坚信多数人都是假装圣洁、贪图享受的伪君子。他还有虚无主义的倾向:在一部电影中,一个基督的角色被眼前一只拴在马车上疲惫不堪的狗所触动,于是出钱买下并放走了这条狗。他离开时,没有注意到后景里又出现了狗,同样拴在马车上,疲惫不堪。

布努埃尔在1962年拍摄《泯灭天使》时,他的事业正处在瓶颈期。他在1960年拍出了国际瞩目的《维莉蒂安娜》【实为1961年】,并赢得了很多电影节奖项,也昭示着他在流亡海外多年后的回归。但这部电影的点睛之幕:一幅令人厌恶的重演“最后的晚餐的”场景,冒犯到了西班牙当局的审查机构,于是他重返墨西哥,准备筹拍他的讽刺剧《泯灭天使》。

很明显,晚宴宾客代表了弗朗哥治下西班牙王国的统治阶级,他们在西班牙内战中打败了工人阶级,并为自己筹备晚宴。而当他们坐定后,才后知后觉这场内战不会结束。他们被围困在资产阶级的死角,在与世隔绝的困境下越来越难以忍耐。他们变得刻薄而焦虑,人性之恶逐渐显现。

当然,布努埃尔不会明目张胆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泯灭天使》更像是一部关于晚宴宾客的奇妙冒险的冷峻喜剧。时以作日,他们的困境呈现出某种仪式感——似乎是事物原应有的状态。角色们朝着敞开的大门前进,前方似乎有一根无法逾越的透明的线。一个客人曾对另外一人说:“如果我偷偷溜到你身后推你一把,会不会是个好主意?”另一人说:“试试看,我会杀了你。”士兵领命进入房子,却一筹莫展;一个小孩大胆地跑向房子,却又逃窜而走。困住客人的东西,同样困住了前来解救的人们。

境况逐渐恶化。客人们在墙壁里摸出了一把斧子,砍开石膏去喝水管里的水;一对情人自杀,尸体堆在衣橱里;有人开始吹气,施起黑魔法;人们把溜达到客厅的羊羔杀掉充饥,把家具拆毁做柴火......文明之邻即是洞穴。

布努埃尔属于那种孜孜不倦重复自己所迷恋母题的伟大导演。小津、希区柯克、赫尔佐格、伯格曼、法斯宾德和布努埃尔看似在风格上毫无关联,但都有一条相通的线索:他们的毕生所作都是为了治愈或满足儿时的深层创伤或需求。布努埃尔出生于1900年,他的电影创作时期则契合了他的人生经历。他的大器晚成在整个电影史中也极为罕见。他在1940年代至50年代创作出了才华横溢的墨西哥电影——尤以《被遗忘的人们》(1950)、《犯罪生涯》(1955)和《他》(1955)【《他》上映于1953年,此处为作者误记】为甚。《维莉蒂安娜》是他的回归国际之作,紧接着他拍了《泯灭天使》,并宣称这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然而他的伟大电影帷幕才刚刚拉开。他最负盛名之作《白日美人》(1967)在威尼斯电影节斩获大奖(金狮奖)。凯瑟琳·德纳芙在本片饰演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巴黎主妇。她逐渐被一家妓院迷住,并每周有两三天会在那里工作。

在威尼斯领奖的布努埃尔再次宣布了他的退休——不完全地。1970年,他再次起用凯瑟琳·德纳芙,拍摄了《特丽丝塔娜》,讲述了一个上了年纪的鸡奸者和他收养的女子夹杂着虐待和迷失的畸形浪漫故事:当他的腿被截肢后,女子回到他身边照顾并伺机复仇。

在布努埃尔喷涌不息的恶毒讽刺和欣喜迷恋之洪流下,还有三部伟大作品在他的才华中问世:《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1972),这部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是《泯灭天使》的反面。这一次晚宴的宾客们则永远地坐在餐桌前,但始终无法顺利进食。然后是《自由的幻影》(1974),这部形式散漫的电影以一轮接着一轮的角色展开。他最后一部电影是《朦胧的欲望》(1977),讲述了一个年迈的男人坚信只有一个女人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布努埃尔让两位女演员交替扮演这个独特的女人。

布努埃尔在1983年去世。在死前的自传里,他写道:死亡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再也看不到明天的报纸。他的电影世界是如此独特,观众不可能在观看他的电影许久还不知道导演是谁。《泯灭天使》以这样一种宗旨开篇:“这部电影最好的阐释就是,从纯粹的人的视角开始,就没有了阐释。”他或许还会补充道:“那些试图找到动机或阐释的人,都走错了影院。”

 2 ) 撕掉面纱

布努埃尔的电影犹如影史长河中的行为艺术,不拘一格,自我而晦涩。此片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众上流社会达官显贵在别墅里吃晚宴,吃饭前、吃饭时、吃饭后大家在彬彬有礼的同时又暗潮汹涌。女主人背着男主人与来宾偷情,客人们各自暗地里嘲讽他人等等。随后,他们就被房子困住了。有意思的是在晚餐开始前,所有的佣人都离开了房子,显然,布努埃尔是要明确告诉观众,这部电影是要通过制造困境来撕掉资产阶级上流社会伪善的面纱。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些来宾在困境中从彬彬有礼逐渐走向互相伤害,回归野蛮,释放本我的状态。其中一位女来宾的钱包里有两个鸡爪,另一个女来宾产生了一只手往身上爬的幻觉,然后一刀砍向那只手结果差点砍中了另一个来宾。这些超现实主义段落都表明了他们在困顿紧张的状态下无法继续控制自己逐渐走向兽性的状态。羊与熊的隐喻也值得玩味。熬了几日后,在一番争执,打斗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走出房子的办法。他们重新演绎了之前吃完晚宴后各自所处的位置和说过的话,然后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束伪善而友好的谈话说:回家!结果他们就可以离开了,甚是讽刺。

最后他们一群人来到教堂作祷告,结果又和其他人包括神父一起被困在了教堂里。这时,一群温顺的绵羊跑向教堂。教堂外是警察用枪驱赶聚集的市民。我想,布努埃尔是想开始批判和撕掉宗教伪善的面纱了。

 3 ) 太晦涩了!

  Luis Buñuel的这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实在是太过晦涩了,直至影片结束前的一刻,(一批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大街上肆意抓人时)我才自认为理清了这部电影的所有头绪。
  影片实际上是影射了西班牙内战之后,弗朗哥独裁时期的政治生活状况,人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把自己封闭在肉体和精神的牢狱中,(象征:影片中那些“屋子里的人”)不然的话,就会像影片结尾处那群在街头示威与反抗的人士一样,受到逮捕或滥杀。
  但是,这些反抗弗朗哥独裁统治的中左派人士(共产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并不是一股团结的力量,(象征:屋子里的人时不时就要互掐一顿)他们时不时的还要互相争斗。
   当然,在当时的西班牙,仿佛还是有一些能够过着平静生活,与国家政治生活无关的普通民众。但是他们所作的呢?就是像影片中的那些“屋子”外的看客那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结局:“屋子里的人”最后似乎想明白了什么(想起了自己被“关押”前的生活),仿佛一下子一切都豁然开朗了,纷纷勾肩搭背的结伴走出了屋子。回到了平静如水的生活中去。( 可以看做是这些“社会精英分子”,“中产阶级”最终放弃了对独裁统治的反抗)。
  最后再谈影片中的两个隐喻:
  仆人们早早离开了“屋子”:社会中下层阶级显然对于社会变革与动乱,不像那些所谓“社会精英份子”那样麻木与迟钝。
  宗教:在这部电影中,它是受赞美的,也是受批判的。它既保护了民众,却又无法领导民众反抗独裁统治。(象征:“屋子”里的大量“宗教画”与电影结尾处的才出现的一些有关教堂的镜头)。
  
  
                     
        
        
        
        
   

    

 4 ) 幸存者:在生活之流被斩断后,仍必须生活的人

《泯灭天使》(the exterminating angel)是西班牙导演Luis Buñuel拍摄于1962年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电影大致上有关一众被困在房间里上流社会人士,具体剧情贴在文末。这项设定很容易令人想起海难题材,例如《奥德赛》、《鲁宾逊漂流记》、《蝇王》等。在孤岛上生存的海难幸存者,面临着世界与参考系的缺失,由这类孤岛绝境激发出的伦理学、社会学讨论恐怕是很多的。在“survive”这个单词里,“sur”意味着“超过”,“vive”等同于“life”。也许可以说,幸存者指的就是那些在生活之流被斩断后,仍必须生活的人。

后末日幻想题材的作品总是与末日审判息息相关,片名本身就点明了这一点(《圣经·启示录》末日审判一段,有天使带来毁灭性灾难的描述)。“末日”,即是终结。在《泯灭天使》这部电影中,既有空间的终结,也有时间的终结。前者以房间内的四壁为标记,后者以派对的结束作为截止。假如我们将宗教性的“末日审判”,视为最后的希望,海难幸存者的对岸,那么问题之一便在于:对岸真的有人吗?在封闭房间的四壁之外,世界是否更值得期待?电影中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大街上逮捕民主的场景似乎是对这一点的否认,之前读到从弗朗哥独裁时期政治状况角度作出的解读,在此不详述。

在讨论“末日之后”时,需要注意的是,导演Luis Buñuel的时间观更倾向于循环论。片首,宾客初至台阶前的片段重复了两次,一名宾客的致辞重复了两次……片中有不下二十次的重复,闭合的时间与空间,把宾客困在了重复发生的事件中。比起“末日审判”,更接近于末日的重复。博尔赫斯在《神学家》一文中写道:“轮子在十字架前面倒下了。”神学家们首先要面对的异端,就是主张时间循环的“环形”派。永恒轮回思想将时间进程描述为环形;而基督教则以它单向、线性、通向最终审判的时间观念为标志。可见,时间循环说与基督教神学,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正因如此,奥古斯丁才会在《上帝之城》第十二卷中说:“耶稣是把不敬神的人从环形迷宫里引出来的一条笔直的路”。(不过,Luis Buñuel认同循环论并不奇怪,毕竟他自己曾坦言:“感谢上帝!我是无神论者。”)电影中显而易见的宗教指涉,还包含反复出现的羊/羊群。《圣经》里多次将耶和华称为“牧羊人”,例如,“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篇23:1-3)。影片中自由行走的羊群,以及被环形时间所困的人,是否也是导演对于宗教的另一则质疑?

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学解读方式是:此片如同Luis Buñuel的《黄金时代》(1930)、《中产阶级拘谨的魅力》(1972)等另外几部作品一样,是对于布尔乔亚的讽刺。即是说,“富有的人上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片中的上流社会妇女在讨论穷人的苦难时,所得出的结论:“穷人对于痛苦的知觉就是比较迟钝”,据说就口出自于Buñuel的好友达利,Buñuel借以挖苦,这似乎也是他们绝交的原因之一。

马克思认为,“历史总是在重复自己,第一次是悲剧,再一次就变成了笑剧”。在他看来,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发动机”,资本主义世界的终结意味着自然历史的结束,接着,人类历史拉开帷幕。然而,Buñuel的电影中却没有革命,代表无产阶级的仆人一开始便纷纷离去,只留下所谓的资产阶级。在没有无产阶级的“房间”里,资产阶级的社会惯例、道德价值、审美与伪饰逐渐崩毁。一个较有隐喻性质的镜头是:房间内的人砸毁墙面,从管道里取水喝。末了,用一个精致的雕花容器装落下的石块,并将碎石向外丢去。一个在贵族社会中被赋予权力意义、规定了具体功能,且拥有审美价值的容器,在社会体系崩塌的某种末日处境下,丧失了原本的意义。这也与超现实主义运动对于理性控制下的现实观念的反叛有关。

因此,与其说《泯灭天使》介绍了世界末日,不如说它介绍了一个世界的末日。当房间中的人们在社会秩序与人性的毁灭中走向某种终结,羊群与黑熊却仍能自由穿梭。影片中,人类与动物的距离,建立在一层看似牢固实则薄弱的幻象之上。房间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堪、肮脏的秘密;以“人类最后的尊严”为由,阻止宾客杀害主人的医生,一并遭到众人的威胁,社会规则意识与道德感一触即碎。威廉·高丁的《蝇王》同样在处理“世界及参考系消失后,人类如何生活”这一问题。被困在荒岛上的儿童,在完全没有成人的引导下,建立起一个脆弱的文明体系。最终由于人类内心的阴暗面,这个体系无可避免地被野蛮与暴力所代替。由衣装笔挺到一丝不挂,见证了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从文明向野蛮堕落的过程,《泯灭天使》中也采用了相似的手法。

假如将“走不出去的房间”视为一个封闭社会的模型,一个柏格森所述,静止且隔绝的法律宗教体制;又如卡尔·波普尔的补充,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完成政权更替。那么,结尾处人们从屋子里逃脱,却又被关在教堂里便能够解释了。被困于封闭的、宗教化意识形态的宾客难以踏出房门一步;站在不同壁垒中的屋外人,也面对着难以跨越的障碍。“走不出”和“走不进”不过是以不同形式呈现的囚禁。只有一个举着气球的小孩,以精神的半空白状态向“院内”迈出了几步。

唯有身处精神坍塌的绝境,几近互相残杀,封闭社会的壁垒才得以破除。这一进程接近于一个开放社会的模型:波普尔将开放社会视为一种历史连续体。宾客通过对于过去的重复逃脱了房间,成为所谓“幸存者”;成为“在生活之流被斩断后,仍必须生活的人”;成为从小房间出来,又踏入大房间的人。这些幸存者最终聚集在钟声荡漾的教堂,直至重复的声波在铜钟表面叩出一块凹陷。在某种意义上,教堂也象征着资产阶级社会体制的重建,象征另一轮的封闭与循环。毁灭天使将矛头又指向了同样虚伪的天主教会,一个新的封闭社会建成了。假若“房间”是对于“教堂”的戏仿,那么“教堂”便是对于“世界”的戏仿。当然,另一种解读方式是:被扩大的封闭空间,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另一环,它终将被再度扩大。这或许是一种并不严格,但较为乐观的循环论。

事实上,这些缺乏根据的论述不足以表明Luis Buñuel对于“后末日”的看法,孤岛的对岸是否空无一人?末日之后又是否仍有遗存或重生?

那些固步自封于屋内的人们,在他们营造的时空终结中,竟找不到任何一个离开派对的理由。可是不要忘记:他们最初也没有任何一个来到这场派对的理由。

【剧情】诺比尔夫妇在家款待朋友。正当二十名客人到来之时,厨师和仆人却纷纷无故离去,只留下管家。宴席过后,众宾客在起居室欣赏来宾之一演奏钢琴,但结束后竟无人打算离去。众人在屋中睡下,清早醒来发现依然无人能够离开,只要一走到门口,便心生留意。一行人被困数天,屋外的人也无法进入。被饥饿、干渴、疲乏和恐惧笼罩的这些上层社会男女,开始不顾身份地位地争吵、哭泣,甚至威胁要杀掉主人。

 5 ) 【布努艾尔谈电影中的重复手法】

【布努艾尔谈电影中的重复手法】 我想我是第一个在电影里运用这种方法的人。《毁灭天使》里客人们走进诺维莱家奢华的住宅和登上通往顶楼的楼梯这两个动作,我在之后又重复了两遍,第一次重复改用了俯拍镜头,第二次则是仰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变化。 拷贝制作完成之后,摄影师加夫列尔·菲格罗亚来找我:“拷贝做得差极了。有重复的地方,肯定是剪辑的人弄错了。”我回答说:“加夫列尔,我总是亲自做剪辑。当时是你和我一起拍的,你知道第二次我们换了一个度,这是故意的重复。”“哦,原来如此。”但他之前真的是吓坏了。

后来,我看到伯格曼在《假面》中也使用了同样的重复技法。两个女人,一个是护士,另一个是病人。摄影机是固定的,护士背对镜头讲故事,几分钟后,她讲完了,镜头一转:护士面对镜头,而女病人则背对着,同样的故事又讲了一遍。

我喜欢重复,它可以制造出一种催眠的效果。我在《黄金时代》之后的影片中就使用过重复。《毁灭的天使》中则大量使用。……整部影片中大约有二十处重复,有一些没那么明显而已。 影片本身的结构就构建在重复上。结构是一个循环的情境,重复钢琴演奏期间做过的动作,这是之前设计好的。但穿插子在影片中的那些重复是拍摄过程中的即兴发挥。

直到影片结束,剧中人也没有获得自由。自由只是瞬间的,围困将不断出现,直到永远。他们又将回到最初的状态,重复同样的动作。他们从诺维莱家逃了出来,但又被困在了教堂里。

 6 ) 泯灭天使

无敌神作,整个构想以及布努埃尔去拍这片的方式都太牛逼。
当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里借布努埃尔之口说“我就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出去?”时,正是看这部电影时我们的想法,也正是在此处,我们与电影里的人物产生了类似“互文本”一样的交叉关系,如果我们不能跳出“房子”、不能跳出“到底是什么原因把他们困在了里面”这样的问题,那我们其实也就被锁在了电影的最浅层。
摘选来自“吞火海峡”的热评一条:为了逃避了人生苦痛和对自然的恐惧,人类遁入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的领区。我们本可支配天然赋予的灵活手脚,却在社会规范的皮革中变成了僵死的鸡脚。想要破茧而出的唯一方法,是反思生命本原的追求和意义。

 短评

布努埃尔的电影,有多晦涩就有多有趣,超现实主义设定非常吸引人。起初以为是荒诞讽刺小品,鞭笞贵族的伪善,直到结尾才看出,更深刻的宗教隐喻蕴含其中,整个文本具备很广阔的解读空间。“他们为什么就是走不出去?”当观众纠结于这个简单的问题时,其自身也是被困在了电影文本的表层。

7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1.错失了时机的离去,身为宾馆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导致所有人都陷入了生活的困境,离不开,只能坐以待毙,人性的本质和弱点开始暴露;2.对布努埃尔的荒诞已经戒不掉了...

1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当人类长期处于某种固步自封的精神攀篱中时,冲破牢笼就会变得特别艰难.

14分钟前
  • 力荐

我不太喜欢这电影,尽管我知道它有趣有价值的地方,这种不喜欢就像我不太喜欢吃荔枝一样,有时还是吃的。电影结构跟“开水白菜”制作过程很像,以前我也想过类似的安排,比如一部电影几乎所有的时间在讲一群小学生的故事,室内戏偏多,最后突然来个1分钟的大人故事,以此达到戏剧效果。但想想这样的片子做短片更合适,或者说也可以让前面大段更有趣,但仔细想想,双讽刺递进,有趣+讽刺对比强化,容易搞偏,陷入戏弄观众的困境,当然了,可以说布努埃尔对小资的挖苦讥讽和《泯灭天使》搞观众在体验上是相通的,但我还是更喜欢他和观众一起边玩耍边嘲笑小资,而不是只顾自己。对了,开头重复的场景不是片子问题,布努埃尔故意这么做的,提醒观众,超现实开始了。

18分钟前
  • 柳三行
  • 还行

放映事故连连制造了不少神奇笑点,但最欢乐的时候是退场的时候门突然开不开了,旁边一大叔说,Oh, may be we should wait til everyone else get out?

21分钟前
  • \t^h/
  • 还行

超现实总要有现实的落点,本片表面上是在封闭环境中剥离中产阶级的面具,实际上描述了一种普遍的困境:人的存在就是对自身的限制,人的交集加深了限制,而要想摆脱就会难免强化自我意识和社会性,陷入作茧自缚的恶性循环。最后问题解决的太草率了,他们的做法本质上还是强调个人意志,然后由导演网开一面,但并不能称作对前期矛盾的正面回答,这种困境本来就是无解的。布努艾尔可能也觉得不够劲,于是又加入了宗教和政治的元素,但反而冲突了之前呈现的普适性,至少我在看到结尾时并没有感到豁然开朗,而是觉得:就这?

25分钟前
  • 我还很小
  • 还行

走不出的房间是一群资产阶级,还有宗教信仰的人,别人也难以靠近,好像很有喻意的样子,可惜自己还看不懂。不知道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人,有些分不清,每个人都有什么含义吗?确实是挺有意思的电影,可惜自己没什么知识,所以理解不了。

26分钟前
  • 欧文九碗
  • 还行

文明既野蛮,无形之墙禁锢你我。

3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宴会过后莫名其妙走不出房子,这个创意简直是神来之笔;结果令一群衣冠楚楚的“贵人”原形毕露,讽刺的效果堪称绝妙。布努埃尔,如得神助。

3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为了逃避了人生苦痛和对自然的恐惧,人类遁入意识形态与宗教信仰的领区。我们本可支配天然赋予的灵活手脚,却在社会规范的皮革中变成了僵死的鸡脚。想要破茧而出的唯一方法,是反思生命本原的追求和意义。【10】

36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形式上,它与布努埃尔后期著名的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互为反向关系,无法完成的晚餐与无法离开的房间,而内容上却相似,‘房间“成为闭塞保守内心的象征,结尾教堂形成了反复:强权政治与基督教文化于此顺水推船首当其冲。封闭环境下人在社会上冠冕堂皇的的伪装表象被剥离只剩下原始的生存欲望。

37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哈哈哈有点意思 基本上是类似萨特no exit的某种影像化思维实验:如果一群中产阶级被困在一个房间中会怎样?类似于有时候好困就是怎么都没法坚持下去的那种身不由己。在实现上比较乏味 这种乏味倒是让观众也略感疲乏 在这点上类似于凉宫春日的无尽八月 都是日常本身之非日常的突显,就像片末羊群与牧羊教的隐喻蒙太奇所表达的 日常惯习的‘自由’乃是意识形态的幻象 盲目于常态的我们从来都没法走出这个房间 而在暴露之时所感到的焦虑和不安照见的恰恰是某种无法逃脱的状况 即no exit的房间如何找到exit背后依然是对回到日常安定的渴求。这片子恰好并非仅仅讽刺中产 而是所有人 只是中产的惯习力量往往很大 因为那东西维护的不仅是秩序更是自己在秩序中的位置(面子)

41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4.5。1、仆人离去,中产到来,两个阶级自然地分道扬镳;2、出不去的“魔咒”,源于带着阶级属性的生存状态,真正离不开的是资产阶级的礼节、姿态、享受以及地位,哪怕这种状态伴随着精神上的饥渴与分歧;3、进不去是阶级壁垒的难以打破,更加是旁观者淡漠的审视;4、即便走出了这间屋子,暂时打破了惯有的状态,也终将进入下一间屋子;5、屋子之外的街道上,是枪火鸣响,有死亡在等待。

44分钟前
  • 洛伦兹不变换
  • 推荐

真想不到,“从一个房间走出来”这么简单一个动作也能被拧出花来,怎么就这么难了呢?而且就算走出来了,接下来也是进到另一个屋子里去。照例黑中产阶级,这次段子还要凶。。并且还好,片子的结尾算是讲得很明白的

4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1.[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前奏(有饭吃不上vs吃完走不了),然电影化与自由度稍逊。2.不仅讥讽中产者与天主教,自我囚禁乃至作茧自缚,是凡人难以冲破的魔障。3.以两次赴宴与重复介绍作为超现实预兆。4.手袋中的鸡爪,断手爬行梦魇,砸破水管抢水,熊与被宰羔羊。5.教堂复困与军警扫射收尾。(8.5/10)

5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布努埃尔墨西哥时期作品。相对他NBSS的剧作而言,视听语言在前一个小时内是相当匮乏和生硬的。直到临近结尾的某个“神启”的时刻那一段很花哨的各人主观镜的剪辑才扳回来。他的问题是,如果不拍所谓超现实的段落是满足不了观众期待的。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里致敬的正是这一部电影。

54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足够多的过剩自我意识被囚禁在一起会彼此消解,直到剩下最纯粹的理由时才有方向。很多接连或前后出现两遍的有趣意象让电影自己呈现出互文性,而给嘲弄只想走出困境却不想知道答案的人是件有意思的乐事找个理由的话,大概就是,文明与艺术的山洞中,得有一个布努埃尔.

59分钟前
  • 给艾德林的诗
  • 推荐

与《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成镜面对称。代表着西班牙统治阶级的他们为庆祝自己打败了工人阶级而大摆筵席,却发现这场盛宴永远也不会结束。这些人被囚禁在自己资产阶级的死胡同里。当然,布努埃尔从来不会大张旗鼓地表现他的政治象征,本片只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冷幽默喜剧,对之最好的解释就是它没有解释。

1小时前
  • 康报虹
  • 推荐

9。最牛逼的密室电影!教堂处结尾又是一贯的布努埃尔式经典。

1小时前
  • Mannialanck
  • 力荐

炸天!与《变形记》与《等待戈多》同能量级。(不知是否启发了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但两者显然不在同一级别:《泯灭天使》以一个回响(Echo)到升华是《失明症漫记》中平庸的“复明”无可企及的。)

1小时前
  • 把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