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传

短剧大陆2024

主演:林平

导演:内详

 剧照

下山传 剧照 NO.1下山传 剧照 NO.2下山传 剧照 NO.3下山传 剧照 NO.4下山传 剧照 NO.5下山传 剧照 NO.6下山传 剧照 NO.13下山传 剧照 NO.14下山传 剧照 NO.15下山传 剧照 NO.16下山传 剧照 NO.17下山传 剧照 NO.18下山传 剧照 NO.19下山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2-18 00:33

详细剧情

林平他自幼修道于昆仑仙山,这天他正给师傅按摩,师傅却突然有礼物给他,说罢手指一弹虚空之中出现一道裂缝,四位古装打扮的美女悄然出现,而她们的来头也不一般,青龙使者掌管诸国财力,白虎使者掌管诸国兵力,朱雀使者掌管诸国医疗,玄武使者制定诸国规则,而她们全都要听命于小伙林平,只要林平一声令下四大护法将是颠覆世界般的存在,而这枚龙王令牌更是能呼风唤雨,原来师傅送他这么多宝贝是要他下山做一件事,帮他的七位师姐度过难关...

 长篇影评

 1 ) 浩然正气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有个电视台每天都有这部电影的片段预告,可是一次都没看过,今天算是把片子补了。 这部电影的美术画面非常牛,服装跟实体兵器不是很精致。但是特效兵器、法器的创意跟想象力都非常高级。 剧情方面不是特别戳我,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剧本,但特效加持,整体可跃升三个等级。 里面好多打酱油的熟面孔,章子怡在里面略显稚嫩,但那股倔强的牛犊子味我喜欢,这部电影要说仙也不是仙,毕竟也没飞升成仙,飞来飞去的灵动轻盈美感十足倒是真的。为什么要把坏人设计得那么丑,本体可以好看一点的。 台词有两个部分我蛮喜欢的,一个是英奇的重生小姑娘说的话:看那几座山飞来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不喜欢。 还有廉刑问:你们都说我什么时候开窍,那你们在干什么?答曰:等你开窍。 非常值得回味,大概就是剧本也不能写得太满。总之,这片不错不要错过。

 2 )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评《蜀山传》

      我常常会做一种梦,梦里我不再受物理规则的制约,飘入云端。天空上钉着一盘金黄耀眼的明月光。天空被月光照耀成深邃透亮的宝石蓝色,漫天繁星像是手握千万钻石的神明,朝天空中就那么随手一挥而形成的瑰丽奇观。

    我飞翔在天际,急速且随心所欲,就那么让清洌的风毫无阻挡地刺穿我躯壳,把自己完完全全沉醉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感受天地浩然之气。梦中这种场面颇有些类似获野千寻最终忆起白龙(赈早见琥珀川)的名字时,二人所处的那片明净之穹。沐浴其中,且凭风抚,且任月照,且披星辉。身下的大地一片郁郁葱葱。周围是亘古的宁静,只有透彻心扉的感动。

    然而有时,则是如鸿毛一般浮于云端,周遭或是迷雾轻绕,或是鹅毛纷飞。恰如《仙剑奇侠传4》开篇CG的开头,云雾缭绕的仙境中,拨开云雾,群山展现,灵气袭人。仙山之中,仙鹤群飞,仙人御剑乘风,何其洒脱,快哉!妙哉!

    梦中种种,似水无痕,如仙如幻。我自12岁接触了《仙剑奇侠传》便一直对仙妖神魔、飞升幻灭、御剑乘风之类奇事心驰神往。小时候父母管得严,直到我在03年才第一次在地方电视台上看了电影时段播放的《蜀山传》,便彻底沦陷在电影那迷彩绚烂的世界中了。《蜀山传》满足了我梦想中一切一切的神往:仙境、不死奇人、雄浑壮阔的仙宫神殿,还有令我懵懵懂懂不求甚解的仙道哲学。

    多年后的今日再回顾《蜀山传》,更多了一些感触。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蜀山传》,我带着对老徐(这是我对徐克导演的爱称)的敬仰心情拜阅了他的另一部作品——于1983年上映的《蜀山:新蜀山群侠传》。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老徐一定是带着对83版难以割舍的情怀和些许的遗憾,而再创作了《蜀山传》,并在此片中,将原作者还珠楼主“荒诞至极”的玄幻武侠风格——浅显来说就好比“只见他一运掌,啪~~~一道紫光,喜马拉雅山上的雪都融化了”,又好比“他长剑一挥,嗖~~~一道剑气,太平洋的海水都沸腾了”这种天马行空天纵奇才的气魄——做到了极传神的体现。

    曾经的紫郢剑与青索剑,由一真和尚跟西蜀探子耿明奇使用。正所谓日月定阴阳,阴阳相生相克,在片中双剑宿主均为男性的同时,还融合了第三位宿主,道姑李亦奇的元神,从而达到了阴阳调和。

    要对付血魔,必须双剑合璧,然而雌雄双剑不可相碰,轻则宿主死,重则天地崩。这是道姑李亦奇告诫二人的话语。最终,她与白眉参透了“碰不可,不碰亦不可”的悖论背后的答案,即若要双剑合璧成功,则用剑二人必须心意相通,合璧时在乎灵犀一点。

    后来,紫郢剑变成了天击剑,形态上更是极富柔美之态,蓝粉紫三束互相缠绕的烟云,出剑攻击的剑势恰如一道道柔美云霞,美则美矣,却一击必杀,剑剑中的,真不愧为一把绝世雌剑。青索剑也变成了雷炎剑,依旧散发着青绿色的幻彩。在廉刑开窍后重新激发雷炎剑威力之时,廉刑因几近无法抑制剑力而将其插入山头,引得雷炎剑力震出山中群剑,驭万剑纵横盘旋于蜀山之巅。万剑齐飞,巍然壮观,剑环剑阵,惊艳绝伦。不禁令我想起《仙剑奇侠传2》中的其中一段CG,已成为蜀山掌门人的1代主角儿李逍遥,施展蜀山绝学万剑诀,大破妖魔剑阵。一代传奇宗师的华彩乐章与雷炎剑此时此刻的作为颇为相似,这段场景的安排极尽所能地展示了雄剑的风华与威力。

    《蜀山传》中,雌雄双剑的宿体也进一步变为了一男一女二人。雌剑宿主名叫李英奇,与前代同双剑二位男性宿主合并的女性元神李亦奇姓名相差无几。影片较83版多了一次双剑合璧。第一次的合璧失败了。双剑相击导致风云变色,雄剑宿主长空无忌死亡。如此严重的后果比起单靠口说更加震撼和有说服力。长空无忌在合璧之际脑海中闪现英奇的脸“一千年,两千年,我们能不能一直都心灵相通?”正是这句话和那一抹笑颜纷乱了无忌的心智,使其临阵犹豫导致了灾难。曾年少的我,还莫名为这句话黯然感伤良久。也许我是对那一份未来不可知的畏惧,对时间流逝而人事浮尘变迁的悲情感怀,世间变数太多,此去经年,你我都不知人面桃花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蜀山传》的孤月大师仿佛是《新蜀山剑侠传》中仙堡堡主的重生,而由孤月死后元神再造的李英奇,发髻的造型又是曾经的堡主所梳的另一种发式。《新蜀山剑侠传》中身中血毒行将堕落的南海剑士丁引,在毒发前要求其伙伴万一毒不得解,必需杀死自己,这又在《蜀山传》中找到了一条平行线:丹辰子与玄天宗相约,一旦谁入了魔,另一方要毫不留情地将对方杀死。丹辰子堕落之后,在片刻的恢复神志之时,斩钉截铁地要求玄天宗“杀!”。此时,耳畔似乎同时回响着丁引对自己徒儿声嘶力竭的吼叫“杀!杀!杀!”

    为了维护天道纲常,人间正义,英雄侠士甘愿牺牲性命,哪怕落得形神俱灭。更加痛苦的是他们做为行刑者的挚友,原来,行侠仗义、匡扶正义已不再是简单的降妖伏魔,有时,甚至需要亲手毁灭自己心中无法割舍至真至诚的情感。

    影片中,有两次出现了相似的场景设定。玄天宗孤身一人漂浮于天际,四周无所依傍。镜头由大全景迅速拉为远景,天宗漂浮的身影更显渺小、孤独、不安定,仿佛是一片随风飘零的枯叶,亦或是浮于阴郁汪洋之上的一片羽毛。他在虚空中独自一人面对苍茫大地,背影尽是寂寥……

    这样的场景一次出现在他的爱人也是师父孤月大师死时,一次是在挚友丹辰子元神消散的时刻。此情此景,令我重新回味开篇语“山峦迂回起伏,云海飞卷奔腾,天地间的灵气汇集于川岳之间,相传山中有不死奇人,能吸取山中灵气,突破凡人之躯,御剑飞行,追风逐月,星海飞驰。他们在这里修炼仙术,目的是希望能参透天地间永恒的奥秘,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玄天宗此时已然突破了凡人之躯,却不能参透自己的内心,掌握不了感情。他获得了永恒,但身边所爱一一离去,唯有自己独望天地。

    蓦地想起《仙剑奇侠传4》。结局中,曾经那位“瞳凝秋水剑流星,裁诗为骨玉为神,翩翩白衣云端客,生死为谁一掷轻”的慕容紫英,在百年之后,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当年随妖界离去,依旧容颜不改的妖族女子梦璃,在百年之后归来看望故人,轻声问候“紫英,这些年来过得可好……”

    “…无所谓好不好,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随后御剑离去。梦璃随后伏在早已身故的菱纱之墓前独自感伤。

    那么对于得到了永恒的天宗来说,身边故人远去,物是人非,物也尽改……最终是否也会产生“我不过是又做了一场梦”的错觉?那些爱与痛,情与悲,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一幕幕终将会醒的梦。那么醒来之后呢?无边无际的虚无。我仿佛曾经有过,我仿佛从未有过。

    人生已如枕梁一梦,我们所以为的梦境,说不定仅是梦中之梦,生死则是一场更大的梦。

    然而人活着,还分什么真的假的?现实梦境?朋友、亲人、爱人离去,内心的悲痛酸楚,一定是真的,怎么会有假?还有接下来要去做的很多事……如果这些都是梦,为什么还要做?

    正当梦璃抚碑长叹之际,身后一扇木门打开,同样得到了永恒,却双目已盲的天河缓缓走出,在微风轻拂中像梦璃伸出手,面容上的微笑,似乎他已经触摸到了风中传来梦璃的香气。二人相对而立,画面定格,成就传说……

    回望往事,当年梦璃离去之际,曾对天河说“谢谢你…给我留下了那么多开心的回忆…我们一起御剑而飞,一起跋山涉水,一起在即墨看美丽的花灯…这些事情,我永远、永远不会忘记…今生有缘无分,若有来生……虽然你我寿命相差甚远,你比我先入轮回,但是我会努力找到你的转世,我们来生再见,到那时,我们再像以前一样,跋山涉水,游历天下……”

    孤月大师的来生——李英奇弥留之际,对天宗说“我现在有孤月的感觉了,天宗,我终于找到你了”,随后离世。英奇前世的记忆刚刚找回,又再度面临死亡,但是这次影片中并没有出现天宗前两次失去身边之人类似的场景,而是英奇与天宗二人交替浮游于碧蓝苍穹之中的画面,似乎暗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

    影片结尾,玄天宗用李英奇所御天击剑中残存的元神再造了一个“李英奇”,不知道天宗听见她说“几座大山飞来飞去有什么特别?我对这玩意没兴趣!”时是什么感想。他笑了。因为峨眉已经度过灾劫,正在重建,处处呈现着生机与希望,他知道,逝去的终将会获得重生,他也准备履行对师父孤月大师的诺言,重建昆仑。

    无论是李英奇还是孤月,都会如天雷双剑一样,万劫重生。正如慕容紫英所说“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有道是“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让我用一首诗,来为此文做个结尾:
                            逍遥游
                意气凌霄不知愁,愿上玉京十二楼。
                挥剑破云迎星落,举酒高歌引凤游。
                千载太虚无非梦,一段衷情不肯休。
                梦醒人间看微雨,江山还似旧温柔。

 3 ) 重入蜀山

  几年前这电影票房很惨,评价很烂。
  看了无数所谓大片后,回头发现,原来我是看错了徐克。
  演员不谈,当然大部分演得垃圾,我不好点名,我们只说导演想表达的东西。
  儿女的豪情,缥缈神幻的奇遇,其实这片子里都有。而且徐克对原著的把握是绝对一流的。
  我们当时不习惯太多的特技,视觉的感官冲击欺骗了我们。而我们受不起刺激和冲击,淡忘了平和欣赏的心情。
   现在特技无法震撼我们了,我才发现了本片的精神内涵。可惜错过的太久。

   还珠表达的更多是奇,情被冲淡在漫长的剧情里。而徐克拍了一部电影,表达的更多是情。友情,爱情,亲情,迷惘,软弱,浓缩在90分钟里。

   长空万里,剑气纵横。奇的也只是情而已。外在的包装,只是商业化的妥协。从这点来看,我个人是认为徐克的超越其实很成功,只是演员的表演太失败。
   所以,值得一看,为了徐克,无关他人。

 4 ) 轮回

飞鸟鲜花 万物众生都一样 共生共享 时间空气与阳光 年轮在流转 薪火代代相传 今天虽短暂 过去的就是永远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生老病死命运轮回 年月更替兴衰轮回 宇宙永恒青春却一去不回 去年的太阳今年仍挂在天上 前辈的歌谣后人依然高唱 有限的生命传递着无限荣光 变幻的世界总有些不变的信仰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生老病死命运轮回 年月更替兴衰轮回 宇宙永恒 青春却一去不回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生老病死命运轮回 年月更替兴衰轮回 宇宙永恒青春却一去不回

 5 ) 11年间看了《卫斯理》、看了金庸、拜读《蜀山剑侠》,才真正看懂了徐克

本来是给别人的回复,觉得不过瘾,就正式评论了,也算作表达自己的观点。 
       看了几篇点评,认为本部电影有BUG的同学,应该都没有看过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原著。我觉得本身徐克重拍蜀山,就是为了圆梦。
 《蜀山剑侠》这部经典之作诞生在1930年左右的中国,其中的幻想以该年代来说简直犹如瑰宝,可惜解放之风让经典也不得续完。还珠楼主死于1961.
 几大武侠小说名家,包括古龙、金庸,甚至写《卫斯理》的倪匡都深受该作影响,并且现在出现所有所谓修仙小说的鼻祖就是还珠楼主了,人家在1930年就设定了飞剑、修仙、渡劫、元神、转世的诸多规律哦……亲,早了80年哦……
 为什么说徐克是在圆梦呢?其实电影和小说一样,当你不再单纯为票房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你抒发情怀的一种工具,就跟我们平日写日记一样,有时候就是有感而发。
 我觉得徐克在剧中不单单表达的是情节或者特技,而是他自己对于释儒道三种哲学的诠释(这种对于哲学的诠释,在一些经典著作中常见),当然也只是我一家之言,诸位可看可不看:
 1、“浩然天地,正气长存。”是讲儒家入世思想,就跟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样。蜀山剑侠之所以不是单纯的神仙,而是被称之为剑仙剑侠,身上背负 除魔卫道的责任,就是这个道理。
 2、孤月转世,长空无忌转世,玄天宗复活,都是讲佛教的轮回和涅槃重生。不过《蜀山剑侠》原著里并无太多男女纠结,所有人物都有宿命和轮回,徐克在影片里加入了男女之间的感情,应该是属于他自己对轮回的理解。廉刑开窍,类似佛教里的顿悟,大师兄用剑打廉刑,类似当头棒喝,很有些佛教典故的影子。
 3、双剑合璧成功与否更多是在讲“道”,长眉在影片中也有些道的化身。什么叫人剑合一?就是符合了心,符合了逍遥,符合了道,有恐惧、有猜疑,所以会失败。丹辰子是入魔的象征,道家本就讲究神魔一线间,所以动情也会背弃了道,乃至为人所趁入了魔(《蜀山剑侠》中的一些反派剑侠奸淫掳掠)。
 至于徐克自己对这部电影站在凡人角度的理解,我觉得是从章子怡的口中高喊出的那段大道理:“曾经有种正义的力量XXXX,我XXXXX,XXXX。”(记不清了)本身《蜀山剑侠》小说中极少出现官兵的,在老版和新版电影中都出现了官兵,徐克应该是想从凡人的角度来评价(或者向往)一下剑仙吧,所以章子怡的存在也是有意义的,而且她表现出了凡人对世间名利的执,所以章子怡还是回去打仗,成不了仙……包括老版里的元彪在电影初期也表达了凡人视角,只不过元彪戏份重,是凡人修仙的主线而已。
      我觉得这部电影看起来很过瘾的地方在于,所有的台词、所有的镜头、所有的人物,都有存在的意义,徐克故事讲得不错啦,除了他,中国好像还没有导演能够拍摄出“那一代武侠小说”的真谛。
 11年前我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才18岁,也只知道看其中的情节。11年后再看,却有很多东西重新看懂了。
 所以有人说《蜀山传》拍早了10年。
 另外,我同意一些人的观点,像是蜘蛛侠、蝙蝠侠,都是国外的电影哲学道理——邪不胜正,英雄主义。 国内的电影要想走世界级大片,就得学国外的,设定一个邪恶的代表,一个正义的代表,杀,就行了,简单之极。
 反倒是像徐克这种,牵涉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电影,却极少人看得懂,是因为我们早已忘记了儒释道的哲学,中了现代化的毒而已。
 而且哦,我觉得香港那边的人信黄大仙,信关帝,信风水,反倒是在某些方面继承了儒释道的思想,可惜放在内地,早已没人看儒家历史、道家典籍、佛教典故了。
      最后强烈推荐,爱看武侠小说的同学,《蜀山剑侠》非看不可,否则后悔终生。

 6 ) 心动而魔生?真的是这样吗?

当看到丹辰子救了那个“蝴蝶仙子”,但是“蝴蝶仙子”的下半身已经开始溶化,看着痛苦的“蝴蝶仙子”,丹辰子的眼中闪着泪光。可是随即他便被这个赤尸所化的“蝴蝶仙子”乘虚而入,控制了元神,沦入魔道……

想一想,我也曾经在看的时候问:“为什么一定要让丹辰子入魔?为什么不是玄天宗或别的人?”

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有爱的人却要受到这样的待遇?是不是因为这是一部有关神道的电影,而在我们一贯的以为中,神是不可以有情的,一旦有情就是罪孽,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就算剧中的丹辰子还不是神,却因为他动了心而受到沦为魔道的惩罚?

心动而魔生?真的是这样吗?

可是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会环相生啊!

 7 ) 唯有寂寞是那难以言说的伤痛

忘了什么时候看过的《蜀山传》,或者应该说只是某些不完整的片段,直至多年后张柏芝单手扶额坐在群山之巅的影像始终挥之不去。除了那完美的侧脸,还有那华丽浓艳的服饰,以及孤单身影之后的无尽空虚寂寞。

      或者,应该叫孤月大师吧。

      200年,又200年,孤月大师不知花了多少个百年,却依然无法忘怀自己的师傅,而玄天宗,又该花几个百年来遗忘孤月呢?

      爱情,友情,师徒之情,天地浩瀚,对于拥有漫长生命的修真者而言,又是什么才是永恒?

       孤月大师诉说分离的时候,玄天宗神色冷静,唯有眼底弥漫着绝望忧伤。丹辰子绝别的时候,玄天宗淡笑着附和“虽有百年之交,却也終須一别。”,唯有眼中写着不舍落寞。李英奇不是孤月,重生的小女孩子甚至连李英奇都不是,虽有渊源,却早已物是人非了罢。

      血魔被打败了,峨眉可以重新开始了,玄天宗也将孤身回到昆仑,万籁俱静的昆仑,只有他一个人的昆仑。

     仿佛可以预见这样的轮回,新的徒弟,新的邪魔,新的传奇,新的求而不得,新的纠缠。

      百年百年,对于凡人而言的一生,不过是玄天宗的百年孤独百年思念百年弹指。什么是永恒呢?在漫长的修行里,什么是究极呢?爱情?也许不是那么重要,你爱她,她爱他,不过是人走茶凉。友情?也不是那么重要,相识百年终有一别,不过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天地正义?江山代有人才出,一正一邪,无非也是无始无终的时光里,某个浮光掠影。

     某天,玄天宗是否也会问他的女弟子,你在我门下,多少时间了?

     一百年,还是两百年,时间已经模糊,记忆中孤月的脸也模糊了吧,当年,唯一的冲动,抱住的却是美丽容颜在虚空中片片破碎的虚无。朋友,丹辰子已不知经历几番万物轮回。

     天地灵秀,繁华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寂寞是那难以言说的伤痛啊。

 8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打碎自己获得超越

《蜀山传》根据古今第一奇书《蜀山剑侠传》改编而来,《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的惊天巨著,洋洋500万言,给后来的梁羽生、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中国后现代神怪,仙侠等类型的小说,游戏(如仙剑奇侠传等)以及诸多作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蜀山剑侠传》开始写于上世纪三十代,至四十年代末仍没有完成。现在看到的这本小说,是四百余万字的鸿篇巨构,近六本《红楼梦》的厚度,亦可抵得上金庸的五部长篇武侠。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拍早了10年甚至更多,因为它是一部按照商业片模式来拍摄的非商业电影,通俗的说,它是大制作高投资的“文艺片”,一般这样的电影会产生于电影商业化的鼎盛时期,例如说2001年的香港。它寄托导演的个人理想多于电影带来的眼前物质收益。这部电影在当年的票房惨淡,和《大话西游》一样。

电影叙事十分抽象,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情节,故事在哪里开始在哪结束并不清晰。可以看见的完整主线是邪恶力量侵犯正派,最后正义战胜邪恶的简单故事,但是徐克想讲的东西却远远比这个要多。一般的好莱坞英雄电影,会讲一个完整的关于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但是《蜀山传》讲的更多的是人而不是英雄,人如何打败自己,得到重生以及升华,这个邪恶的来源,是自己而不是外部力量,只有自己是自己唯一的敌人。



情与修仙
电影中关于情感讲述的比较多,因为情感是修仙的障碍。昆仑山的传统是日月定阴阳,昆仑就是一日一月,所以一直都是一师一徒。阴阳理论来自道家太极:无极(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一师一徒也就是一阴一阳,阴阳相成天地生。修阴阳也就是修道,道的特点是独立而成,道可以生成万物但万物不可改变道,因为它孤独悬于世,“独立而不改”。老子《道德经》对道的定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徒弟玄天宗爱上掌门孤月大师,就像孤月大师爱上前任掌门,这样的感情纠葛使他们无法得道。为什么有感情就无法得道?因为道是孤独的,不能受外物影响,人受到另一个人感情的影响,自然无法成道,一阴一阳的配置看似阴阳相交雌雄相配,但是道的阴阳是不掺杂感情的,阴与阳互相配合却又互不干涉,互相转化却又互相独立,虽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但阴阳只是客观赋予的特征,阴阳之所以可以互相转化,在于他们“没有性别”,就像太阳和月亮,看似夫妻,实则是孤立的,只有孤立才能绝对存在,一旦有了情感,日不成日,月不成月。


孤月大师:我怎么都过不了感情这关,所以我的境界停滞不前。天宗,我不能让你步我后尘,你一定要离开我。

邪魔入侵昆仑山,玄天宗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师傅死去,肉身化成碎片飘散融入空中。过了两百年,他依然无法忘情。



你如何能过自己这一关
邪魔再次入侵,玄天宗与峨眉派大弟子丹辰子一起对抗血魔,血魔给他们设置了两个对手:分别是和他们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他们打在敌人身上其实伤的是自己。此处暗示他们的弱点就是自己的心魔,邪魔即心魔。两个人遍体鳞伤僵持不下,最后峨嵋真人用皓天镜救了他们。开篇的这场打斗就已经暗示全片的重点:你如何能过自己这一关?打碎自己获得超越。




儒释道合一救世
峨眉山是最后一关,一旦被邪魔攻破,人世间必遭荼毒,峨眉真人说拯救世人必须三种力量合一:精神的力量(儒),宇宙的力量(道),重生的力量(释)。



精神的力量指的是儒家(山下),从程乐天的凡人角度讲述,人间混乱昏聩,连年战乱,天降神兵拯救世人,程乐天勇攀峨眉追寻天道,峨眉弟子带她游览仙境之后,她看到仙境邪魔入侵,与人间战乱并无二样,决定下山,峨眉弟子送她宝剑,说可以引领她下山的方向,程乐天回到人间,拔出自己的佩剑,此时她的剑已光芒万丈,高喊道:“浩然天地,正气长存!”。这一段隐喻的是儒家的入世观,要用正道来匡正人间世道,而不是去修仙去获得个人超越。道是中国哲学的根,不是只有道家讲道,儒家也讲道,只是用法和理解不一样而已,一个是天道一个是人道。


宇宙的力量指的是道家(山上),峨眉真人飞升上天闭关修道,成仙之道,修得宇宙力量。

重生的力量指的是佛家(山中),肉身轮回与精神不灭,在死去与重生中打碎自己,才能获得超越的力量。这部分是影片的重点内容。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只在一念之间。
一念成魔,丹辰子的心魔:丹辰子守血口,却对邪魔幻化的蝴蝶精动情,导致邪魔入侵,精神被邪恶力量控制。邪魔即心魔,他最终没有过自己这关,被自我吞噬。


一念成魔,玄天宗的心魔:玄天宗看到自己师傅孤月转世的李英奇,两人长相一样,他动了情,但此时的孤月已经失去对前世的记忆,玄天宗的回忆会激起李英奇的一个闪念,导致她与廉邢练双剑合璧时险些丧命,因为双剑合璧必须人剑合一,心无杂念,才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以达到无穷的力量。玄天宗救下李英奇,告诉她前尘往事,却因拿天雷剑时无法心灵相通而被烧死,他无法忘掉过去,无法成为另一个人来拥有新的武器。李英奇并不是孤月,玄天宗也不是廉邢。李英奇在玄天宗的尸体旁痛哭:我怎样能成为孤月?我怎样才能救你!



一念成佛:重生的廉邢已不会用天雷剑,神兵器只认主人,他的重生是要记起自己才能救世,但是修行需要长时间的参悟,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气急之下的峨眉子弟用剑打他,当头棒喝,顿悟成佛。竺道生首倡“阐提有性,顿悟成佛”,到唐代禅宗六祖慧能阐扬“明心见性,即心即佛”,顿悟成佛成了中国佛教修养学说的主流。



重生:打碎自己获得超越
峨眉真人修得宇宙力量,将玄天宗起死回生,玄天宗去血穴找到入魔的丹辰子,将他的魔念逼出体外,可是丹辰子却求玄天宗杀死自己,因为肉身被困,灵魂已经无法超脱: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无论是谁入了魔,我们都要把他杀死,绝不留情。丹辰子灵魂幻灭。



廉邢与李英奇双剑合璧打败血魔,李英奇也与邪魔一起牺牲,死前她终于拥有了孤月大师的回忆,在回忆中她死去,肉身化成碎片飘散融入空中。



影片开头孤月对玄天宗说:我的命运就在于你的成败。

玄天宗看着再次转世,失去记忆的孤月大师,飞走了,因为他明白只有忘情才能让她重生,让她拥有自己的命运,面对爱人一次又一次的转世,忘情才能超越。我的命运就在于你的成败,只有孤月才能修得正道。



玄天宗的有情,无情,忘情,这是《东邪西毒》,玄天宗对孤月超越千年的爱恋,戴上紧箍咒走上西游路,这是《大话西游》的爱你一万年。
转世后的孤月:山后面还是山,一点都不好玩!
转世后的紫霞:你看那个人,像不像一条狗啊!

 短评

有魔幻大片的气质,很喜欢这种充满东方神幻色彩的构架设定,虽然特技还略显粗糙,但十多年之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真的很让人赞叹了…对于徐克的电影美学总是怀着很矛盾的心理,有的细节巧思总是美伦美幻别出心裁,但有些地方却异常夸张,太过了!显得傻里傻气…不过不管怎样他的镜头剪接节奏绝对没话说…

6分钟前
  • 20个小明≯
  • 还行

华语电影唯一的玄幻大片。

10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也是特效先河了……

1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旧影迟观。新蜀山拍在1983,新希望反而归星战后传?本片与指环王1同年上映,某些关键元素确也很像:白袍师尊离场搬兵、一号男主起死回生或王者归来、奇袭蜀山血滴子造型像强兽兵;视觉上特技远远压倒动作。不过蜀山飞仙本该如此,老版在当年就算武侠异类;表演稍差人意。郑伊健可以再热情点,古天乐缺乏邪派因子,谭耀文更据黑化特质,张柏芝很像李赛凤,吴京顽皮较违和,章子怡的角色纯属硬塞挂名,毫无功能性可言;师尊塑像脸皮剥落与满山群僧木鱼念经,属于徐氏视觉母题复用。差别在于,八年前青蛇借它表达佛道传统势力之迂腐保守,罔顾人情公理,于是脸面无存偶像坍塌。而本片却急转升腾在强敌入侵威胁下的信仰坚贞忘我牺牲(舍身救徒与捍卫肉身)。可见视觉母题与故事题材组合调配之后可构成宏观叙事层面的“库里肖夫效应”:景象依旧,含义迥然。

18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重看一遍,觉得好很多,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古装片都太烂了,对比一下,这部简直堪称经典了了!

19分钟前
  • 猫语猫寻
  • 还行

卖特技视效的片子何必把人物关系和主题(重生)搞的如此复杂,显得过分机械冰冷而失去了人味与趣味,当然某些段落里体现出的徐氏想象力还是值得一看的蜀山传 徐克 国粤双语The.Legend.of.Zu.2001 2g

21分钟前
  • 南团
  • 还行

近十年以来...中国电影特技最高峰...

24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

多看很多遍之后才发现当年完全没有看懂,但的确不是青壮年时期的片子那样锋芒毕露了。这部电影至少还要看10年。

27分钟前
  • 推荐

奇技淫巧、光怪炫奇、胡抡八砍、看不下去

30分钟前
  • boks
  • 很差

疯了疯了...从武侠到仙侠,徐克从此掉进技术坑里无法自拔

31分钟前
  • 吴邪
  • 还行

特效太牛逼,中国电影的视觉效果唯徐克才能超越徐克。故事在同款电影里,竟也不显得太幼稚。

3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叙事不流畅,比较差。但也不至于那么差的口碑吧?比现在大多的所谓大片要好!画面美轮美奂,01年就出现了哈雷路亚山。还有绝色佳人张柏芝。徐克镜头下的女子非常脱俗啊!

36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还行

剧情真是稀烂.....咦,有剧情么???但是特效实在太棒了,老怪太强了!!!嗯,柏芝那时候真是美艳不可方物,还有章娘娘您是来......打酱油的???

38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较差

换个剧本,或许可以接近神作

41分钟前
  • ░▒▓██
  • 还行

与1983版的蜀山比较起来,觉得导演已太醉心于技术了,当然是跟导演自己比。张柏芝形象上的致敬也很好,破碎时让人心惊。只是我实在不能适应这次新技术的刷刷刷,与心中的武侠修仙不太贴合。

45分钟前
  • 瓶子不能倒
  • 还行

本来觉得是大烂片,今天重看才发现 万里长空,剑气纵横。

46分钟前
  • 狸狸
  • 力荐

又名: Shu shan zheng zhuan导演: 徐克 (Hark Tsui)主演: 郑伊健 / 张柏芝 / 古天乐 / 林熙蕾上映年度: 2001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 香港语言: 粤语imdb链接: tt0286098

49分钟前
  • 传说
  • 还行

不明白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看到更华丽的。

54分钟前
  • Out Man
  • 推荐

这是中国我觉得唯一还能看的科幻电影

56分钟前
  • happy
  • 还行

其中的特效成分让偶敬重 因为在中国这是很珍惜的 尤其在2001年甚至魔戒都还未开始 只是其中的故事结构不太合理 角色层次不够鲜明

57分钟前
  • 绛黎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