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欧美剧德国2017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丽芙·丽莎·弗赖斯

导演:汤姆·提克威,亨德里克·汉德罗厄格滕,阿希姆·冯·博里斯

 剧照

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2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3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4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5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6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3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4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5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6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7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8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19巴比伦柏林 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31 20:39

详细剧情

犯罪年代剧《巴比伦柏林》由汤姆·提克威自编自导,背景设置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柏林,故事聚焦社会大环境下的生活百态。

 长篇影评

 1 ) 跟着德剧学历史——1929年的柏林与世界

(一)剧中讲到托派团体计划以柏林为中转站,将从苏联偷运出来的黄金转运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段故事的历史背景是苏共重要领袖之一托洛茨基在1927年因与斯大林权力斗争失败,被开除出联共,随后被流放到中亚阿拉木图(今哈萨克斯坦),1929年1月干脆被逐出苏联。因此托氏只得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避难,生活颇为清苦。
因此剧中托派小团体“红色堡垒”才要将黄金送往伊斯坦布尔资助托氏“不断革命”,对黄金的争夺是片中一条主线。
片中有”红色堡垒“成员振臂高呼“打倒斯大林”并向斯大林画像上投掷飞刀的桥段,正是为了刻画托派与斯派的极度仇恨,所谓“同行是冤家”嘛。
但片中高喊“第四国际万岁”,是不大符合历史的,因为1929年托氏尚未放弃对“第三国际”领导权的争取。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托洛茨基才组织了第四国际。
主人公之一阿列克谢·卡达克夫之所以在“红色堡垒”遭到重创后也不去联系实力雄厚的德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这个小团体完全是个“异端”。早在四年前德共就已把德国托派团体“马斯洛夫——路特.费舍集团”开除出党选举了新的领导人,并全面倒向斯派。因此卡达克夫根本不敢借助德共的力量转运黄金。被德共发现等于被苏联发现,照样被特工打成马蜂窝,因此卡达克夫只能像老鼠一般东躲西藏,甚至和黑道联盟,试图复仇。



(二)剧中讲到德国WORKER阶级在5月1日惨遭屠杀,这一事件就是严重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血腥五月”事件。把时间再往回倒一倒,我们看到在1929年的柏林WORKER阶级的势力异常庞大,甚至颇为革命。
但这一切又是如何落幕并走向反面的呢?
这就要聊一聊魏玛共和国当时的政治环境了。随着德国工业的崛起,德国工人阶级成为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其主要代表者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德共,而这两个党在一战前其实是一个党,那就是186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这个党的部分思想源流来自马恩,长期以来还是比较追求正义与进步、关注底层人民疾苦兼有一定民族主义色彩。
该党是第二国际中的重要党派,但在围绕是否应该支持德国GOV打一战这个问题上,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发生了大分裂,中右翼支持打一战,左翼反对。最后结果是德国社民党选择支持一战,直接造成第二国际解体。同时该党左翼(斯巴达克斯派)自行分裂,于1919年成立德共。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社民党是第一大党,甚至是执政党,但其一般只有30%左右的选票,属于弱势党,为此其频频与其他政党组成联合GOV。又因其与德共关系尴尬,所以两党总是若即若离。造成33名平民死亡198人受伤,1200余人被捕,警方也有47人受伤的“血腥五月”发生时,恰逢社民党成员赫尔曼.穆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共对政府的表现大为不满,两党关系降至冰点。德共中极度亲苏的武装组织“红色阵线”也因此被禁(事实上德共并不像片中那么人畜无害),关于这个组织嘛,可以把“红色阵线”和“冲锋队”看做光谱的两端。“血腥五月”事件导致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分化,一个不入流的政党趁机崛起,虽然现在他还很不起眼,在1928年的大选中他仅仅获得了2.6%的选票,但在一年后他们将爆炸式增长,并将社民党和德共通通消灭,他的名字就是——纳粹党!
PS:在波兰下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和前些年的德国总理施罗德都是社民党成员,该党延续至今,依然是德国政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该党自认为150年来行的端走得正,大节无亏,因此一直没改过名字。是德国政党中唯一一个从没改过名的老党派。



(三)剧中第二集阿列克谢·卡达克夫的情人斯维塔就叛变了。她为了独吞黄金,向苏联大使管告密,引来格勒乌(?)的杀手将“红色堡垒”的成员通通打成马蜂窝。
其实这一段也是和历史不符的,因为1929年4月,斯大林派虽然早已和托洛茨基派势同水火,但是肉体消灭这一条还没有搞。双方尚把对方视为“党内矛盾”,主要靠思想斗争、开除左籍这种方式分出高下。在德国对托派的捕杀是从1930年代才开始的。虽然斯大林于1931年就说过“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早已不再是GC主义的一个派别了。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是反对GC主义、反对苏W埃政权、反对苏联SH主义建设的反G命ZC阶级的先锋队”但第三国际、苏联对欧洲托派依然没有采取肉体消灭的方式加以解决。但随着斯大林地位的日益稳固,到了1934年借由基洛夫(联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遇刺事件,斯大林展开了大肃反。并开始对托派进行肉体处决。在德国捕杀托派残党的工作由格勒乌负责。
说起“红色堡垒”成员的掩护职业“乐队”也有点可说之处。其实后来德国的确有一个红色情报机构叫“红色乐团”其活动时间为1938-1942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发出过“巴巴罗萨”行动即将开始的重要情报,1942年其领导人犹太人特雷珀被捕当了双面间谍,后逃至法国,二战结束后被苏联人关到卢比扬卡监狱待了几年,不知道片中是否算借用了这个典故。
至于托洛茨基本人那就更有意思了,从土耳其出来后他又辗转法国和挪威,期间试图进入美国但罗斯福死活不让。
最后只好在墨西哥安身,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斯大林派出的杀手敲死,一代风云人物就这么窝窝囊囊的死掉了。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讲述国防军的故事,这可是全剧中一根威力无比的暗线呢。


(四)在剧中的国防军将领及一战老兵喊出了“是谁背叛了我们?社会民主党!”的口号。
咱们前面知道德共和社民党因为理念之争和“血腥五月”事件貌合神离,为什么国防军也对这个执政党如此不满呢?
一切的源头还是在一战。
1917年底俄国爆发革命局势动荡。国防军认为只要和俄国达成停战,趁美国还没全面投入战争,把东线部队及时调往西线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而国防军的这一梦想真的部分实现了,1918年3月列宁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宣布退出一战。
德国国防军看到了一战胜利的曙光,但是由于长期战争对德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创伤,后方的人民已经无法忍受,遂揭竿而起。以社会民主党斯巴达克斯派为首,联合海军、工人举行“十一月革命”宣布推翻德皇威廉统治,成立了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民主共和国。
由于后方政府宣布投降,正在与英法美浴血奋战的德国国防军不得不放下武器停止作战。
但国防军中高层对停战极为不满,他们认为德国还有很大的获胜可能,毕竟停战时整个德军的建制仍然保持完整,德军还保有大量的部队可以作战。协约国甚至都还没有打入德国境内。
国防军认为是社会民主党这帮叛徒摧毁了即将到手的胜利——即传说中的“刀刺在背”。
同时根据被迫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德国部队要从1000多万削减到10万,军官从5.6万削减到4000人,且不得拥有重型火炮、坦克这种进攻性武器,甚至不能生产重机枪,这一条约让国防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大量军官失业后的怒气也无处散发。
国防军很快得出了结论“是谁背叛了我们?社会民主党!”

 2 ) 1929年的柏林

难得看次德剧,还是很特别的。人设都好彪悍啊!1929年柏林,经济大萧条扑面而来,普通老百姓食不果腹,以至于女主还得兼职卖春…… 整个柏林都显得阴暗潮湿。社会矛盾重重,工人阶级受苏联的影响,gcd思潮涌动,警察滥用职权,暴力镇压,整个社会都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相信很快希特勒就要上台了吧

女主的刻画好成功,尽管在兼职卖春,仍然走路带风,心有阳光。自己却没有自怨自艾,竟然试着想考刑警,还是谋杀科。身材小小的,却做事沉稳老练。对家庭也是尽心尽力,和她的姐姐吵架的时候,姐姐说了一句,她们以前关系多好啊,睡一个被窝,当天晚上她就躺在姐姐的旁边睡着了,还帮她整理下被子,这些细节真好啊

 3 ) 巴比伦柏林:一个现代的神话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和各样污秽之灵的巢穴。”(《启示录》18∶1-2)

德剧《巴比伦柏林》改编自同名小说,到目前已播出三季。尽管难以逃脱影视工业和消费市场的痕迹,但这部作品仍是少见的佳作。故事发生于魏玛共和国的后期1929年4月,到第三季结束,时间也只停留在当年10月。就在短暂的时间里,各种思潮和势力在涌动和冲突:按照时间顺序,托派、苏共、民主派(魏玛联盟)、德共、黑帮、保守派、保皇党、国防军以及纳粹相继登场。

和众多影视作品一样,《巴比伦柏林》也采取了散点叙事的方式,它截取了1929年的历史剖面,然后多线展开。在德国历史上,这一年并不像魏玛共和国成立的1918年、希特勒上台的1933年和二战爆发的1939年那样关键,但通过这个横截面,观者能够很好地勾连起二三十年代德国前后历史的痕迹。剧中的1929年,托派和苏共在柏林暗斗;国防军和保守派对《凡尔塞和约》日益不满;魏玛当局血腥镇压工人运动;经济危机席卷欧美;纳粹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虽然部分剧情带有“演义”的性质,但这部剧作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陷入琐碎的支线,线索交错且富有层次感:从情节上看,第一季到第二季线索比较清晰,围绕着苏共、托派、国防军、黑帮对一车黄金的争夺展开。第二季到第三季线索稍显分散,围绕着民主派对国防军与保守派“阴谋”的角斗、女明星死亡案、女佣格雷塔以及经济危机展开。由1929年的横截面出发,众多线索逐渐汇入一条清晰的主线。到第三季结束时,纳粹上台的情景已经呼之欲出;而从人物上看,这部剧作也可以被视为故事主角格里安和夏洛特的精神历程。

《巴比伦柏林》不是在客观叙述这些历史,它让主人公遭遇它们。宏大历史下的个体经历,也许是现代人进入历史的最直接和切身的途径。因为我们作为生存在世界上的单个个体,必定会亲身经历某些重要时刻——如果身处时代的漩涡,则更无法避免。但如果不能认识到这种视角的局限,那么历史也可能飘渺如烟。这也是《巴比伦柏林》存在的问题,以广度代替深度,呈现历史但又逃离历史。所有体验者,也都因而获得一种虚假的、属于现代人的安全。

故事的男主角格里安来自科隆的警察,天主教徒,不过他和嫂子赫尔嘉保持多年的暧昧关系。曾参加一战。当时他因为怕死,离开了倒在阵地的哥哥并撤回后方。也因此患有战斗应激反应。他受父亲委托到柏林调查并销毁一卷秘密录像。故事的女主角夏洛特家庭贫穷,家中老小姐妹共住一间出租房,母亲患病。她经常出入夜店赚钱,偶然的机会让她进入警察局工作。

男女主角明显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无根者。夏洛特的处境让我们很好理解,让她的肉身感受到真实存在的夜店/舞厅/酒吧就是现代社会的无根之地。而格里安情况不同,他背离手足同时也背离教义,再加上战争的创伤,他在精神上是被放逐的状态。

第一季剧末最戏剧性的一刻:格里安终于拿到秘密录像并开始播放。配乐平缓忧伤,到播放最后一部时转强。谜底揭开,宣告着他精神的完全放逐

再看几位配角,他们出场时间不长,但在形象塑造上可圈可点。民主派议员本达和警察局长崔贝斯基,他们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去回应魏玛民主的敌人,保卫魏玛宪政:一个试图揭发军方的阴谋,另一个迅速镇压工人游行。另外两位保守派人物也值得提及,同为一战退役军人的警察沃特,和兴登堡的助理温特议员。这两位保守主义者曾分别在某个时刻,短暂地向格里安露出自己的思想锋刃:

“你不是英雄,你是叛徒。毫无价值,毫无道德,毫无胆量。我们是为了其它的目标,而你呢?你就只会照章办事,和其他懦夫一样……”(沃特)

沃特没说完,因为他耳朵马上被格里安开了一枪……

“私人利益对我来说不值一提。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清理行动中受益的是我们的国家。我肩上担有任务,这项任务要为重建德国的未来指明方向,但我不指望你也有这样的远见。你不过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警察罢了。”(温特)

温特说完走了,格里安也收起藏好的录音机,顺利收集完证据和队友会合……

这两次交锋并没有形成思想上的真正对话。由于“对手”的思想过于鲜明和有力,反倒让主角显得有些怪异:格里安只有被动的“行动”,但没有任何主动的“回应”,或者说没有同等分量的直接回应。问题和回答发生了错位,他的“回答”符合逻辑,但回避了问题的核心:在格里安看来,沃特身为警察勾结国防军违宪,并杀死同事;温特借纳粹之手杀死民主派议员本达,并嫁祸于一个女佣。也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魏玛民主制度并有非人道的行为,所以站在格里安的对立面。但他们也正是以某种肉眼可见的极端,向魏玛民主的合理性发问,以“例外状态”(卡尔·施米特语)的方式,质疑规则/规范/法规不可逾越的充足理由。

相较于他的保守主义对手,格里安并不作为一个具备足够强度的思想个体存在,在这些时刻他甚至没有思想的波澜,悬置了自我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他反倒是独断和拒绝交流的一方。所以他的行动坚决而又空洞,始终在行动但缺乏足够的张力和内涵。

无法回应的格里安是一个现代的“神话”(罗兰·巴特语)。这个神话的内容就是人永远以孤独、被抛弃、感伤忧郁、易受损害、反抗绝望又难以逃脱的形象存在。这个神话在世界的盛行始于“奥斯维辛之后”。因为主角“过于”现代,而我们正是作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存在的现代人,所以这就是《巴比伦柏林》让观者感受到某种切身性和亲和力的原因。只有无根者才会对无根者的故事产生共鸣。

至于这个现代神话的对手,1933年后的德国历史已经雄辩地使保守主义者的一切言论丧失合理性。尽管我认为剧中没有实现主人公与保守主义者的思想对话,但毫无疑问他们的某些思想得到了呈现。这段历史在这样的叙事中很容易变得空洞,易于排解。剧中对保守派的刻画是直观而简陋的。几次温特出场的镜头,庄园、森林、跑马场,很好地表明保守派与“大地”的关系,但并没有体现出二者潜藏的矛盾,某种根源性的问题。传统的保守主义者是世俗秩序的捍卫者,而到现代,冲突愈演愈烈,大地已丧失其原有的亲和力,不再承受传统的价值和道德。

世界越现代,才越会产生无根者,才越会发生冲突。不过至少在二三十年代社会思潮整体右转的德国,这些无根者显得过于现代,过于突兀。他们的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时代的洪流,只能让自己清醒而痛苦,这也是在现代社会无数次上演的悲情故事。例如,加缪的《鼠疫》同样营造了现代个体面对耶和华降灾(瘟疫/战争)的情景。这是一个在现代发生的形而上学的抉择时刻,但加缪选择了一个安全的出路——通过个体反抗生存痛苦的方式,就能抵抗沉重的虚无。在这个意义上,并且在2020年“瘟疫”再次降临之际,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在其《重返中世纪?》(Regreso al Medioevo)一文中称《鼠疫》是一部“糟糕的、平庸的小说”。

剧中温特在一次国防军的聚会上说道:“如今,保守不仅仅意味着保卫,保守更是意味着去创造那些值得保护的东西。”此前他曾提及云格尔(Ernst Jünger,1895-1998)的一段话,让人眼前一亮:“政治是一个命运问题。从政如同在生活中一样,本能比知识更重要”。而作为坚定的保守主义革命者,云格尔即使到了晚年也没有改变在他德国后代看来的争议思想。他在其书《在大理石悬崖上》(1939)中预感到战争即将到来,但他并不信奉和平主义,因为和平是现代社会麻醉自身的幻梦。他在书中形象地描绘文明在现代的失控:

“那些人原本自命聪明睿智,足以与陈腐的祖先崇拜一刀两段,到头来,却纷纷屈从于蛮族偶像的魔力。这等人蒙昧的面目,比中午烂醉的酒鬼更加可憎。他们自以为翱翔云霄,还以此夸耀,其实却在尘埃里蝇营狗苟。”

《巴比伦柏林》是一部用心之作,它试图细致地呈现当时德国社会的断裂和冲突,尽管在某些关键处难以见到真正的思考与回应,并使我们又一次目睹一个现代神话的诞生。或许我们不应停留于此,停留于用一种现代而安全的方式去理解那个时代。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们的声音并没有消失。

 4 ) 魏玛时代与看似大人物的小人物

只是观后感,长度和深度都不足以作为“评论”。本来想发到讨论中的,但是不喜欢小组的形式,姑且先借用一下影评的地方吧。

魏玛时代是我最喜欢的德国历史阶段。诚然,这个时代的矛盾被颓废青年的锋芒溶解在酒精、性爱与舞蹈里,但是那的确是一个表面上开放、包容的时代。我仅说表面上。剧中Greta便是与主角团格格不入般蜷缩在时代的角落,在经历欺骗与创伤后,一份朴实的恋爱就足够令她幸福不已,这也是魏玛共和国千千万万人们的命运。 Gereon的隐藏任务,寻找电影胶片,其内容也是很有那个年代的特征。大人物们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的私人生活却复杂无比。父亲对他说这是关于阿登纳的胶片,最后Gereon却发现电影中的不是阿登纳,而是父亲。想必观看电影时的Gereon心中五味杂陈吧,首先是父亲的威权形象崩塌,其次在完成任务之后却对努力的目的产生迷茫感。

想说几句关于Wolter。这个人物在我看来是第一季中最为复杂的人物,也是最为真实的人物。他作为警长,手中有些小权(却不足以叱咤风云);他利用职权敲诈妓女,以此牟取金钱——看起来是个自私无比的市民角色。而且从他如何对待König和Krajewski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在权力范围内几乎为所欲为的人。然而他在真实的悲剧面前又表现出悲悯的模样:两名妇女被警察射杀时,还有女房东在丈夫忌日上流泪时。Wolter对于女性的悲剧似乎有一些同情,但他本身同时也榨取着女性(尤其是弱势女性)的价值。总结的话应该是看似大人物的小人物。这个人物刻画得太真实了……

 5 ) 巴比伦,一束光

看见本剧的标题很难不想到另一个城市的巴比伦(正好也是男男相爱相杀XD)。 如果我借用另一作品对巴比伦的解读,这里的标题应该是暗指本剧讲述的柏林,一个如同古巴比伦般耀眼的城市,从金碧辉煌逐渐跌落至混乱深渊的故事吧。
    可能是因为本剧讲德语,也可能因为不熟悉德国导演整体风格,我感觉本剧的节奏稍稍与众不同。大概三集以后本片到底在讲什么才渐渐浮出水面。
———————————————————严重剧透分割线——————————————————————
    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从科隆去柏林的探员Gereon Rath发展。作为侦探剧一共有三件案子在同时进行。第一件是Gereon替他当政客的老爸去销毁他爸玩SM的时候不小心留下的录影带。这些录影带被柏林本地的一个黑帮控制用来日后敲诈勒索政客。Gereon拿到片子后在销毁之前自己当然也看了看。然后他非常震惊地发现自己老爸原来还玩这么重口味的东西。
    第二件第三件案子都是围绕着同一列火车。一战后一群德国军官不满魏玛共和国对内对外的软弱手段,暗中利用钢铁大亨Nyssen家的运货火车从苏联走私军火,准备叛乱推翻民主政府。这一次他们从苏联运来了一火车的化学武器,结果在Gereon和女主Charlotte Ritter一帮人的搅和下被柏林警察局扣押了。
    而另一伙在德国的俄国革命组织, Red Fortress 恰好在那辆火车上暗中加了一个车厢,用以运输黄金去伊斯坦布尔来推翻斯大林的布尔什维克政权。不要问我为什么是伊斯坦布尔,我和剧中人物一样没搞懂这一点。结果革命党人被一个歌女 Svetlana Sorokina出卖,惨遭灭门,只有首领Alexej Kardakov逃出。他跑去本地黑帮那里说这辆火车有黄金,帮忙者有份。导致黑帮,军队还有Svetlana大姐都在抢火车。场面一度混乱。大家都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对方在这里。

    三线共进的形式的确挺有野心,能吊起悬疑剧爱好者的胃口。不过本剧还在三线进行的描写了众多剧中人物的小故事,所以在开场的时候一度让我不知道打的发生了什么,感觉导演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这样的结构导致分到每一条线上的精力也相对较少。所以对侦探剧观众来讲,本剧侦探水平其实不怎么高。Gereon扫黄片那条线基本靠殴打小混混解决。至于俄国黄金的谜团,Gereon去找Svetlana,自己还没有开口,Svetlana什么都全招了。相比之下,还是德军叛变的故事着墨较多。毕竟前两条线更是关于个人的命运而军队叛变关乎到时代和国家的走向,更有空间阐述剧作者的看法。中间穿插的各种人物的小故事,除了男女主以外其他个人都是短小精干的描写。故事虽然精彩,但总令我觉得有些散乱。不过倘若我对巴比伦的解读正确的话,这应该是个描写城市兴衰,而不只是一个描写孤胆英雄的剧集。由此来讲,对芸芸众生稍有着墨又点到为止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对于剧情主线的印象也就到此,若说起剧中人物,让我印象深刻的反而不是铁面男主或者他亦敌亦友的搭档,而是小女生Charlotte。当今在国产剧中,各种苦命贫贱女性发现人生最终的救赎就是嫁个好男人,人生最终的失败也不外乎嫁错了个男人。相比之下Charlotte确实非常不同。她过得苦不苦逼?看着她脏兮兮,衣不遮体的全家和没日没夜工作的生活状态,不需要女主流自怨自艾的眼泪我也知道她活的挺苦逼。然而,她有哭天抢地吗?她有觉得自己低贱这也不配那也不配嘛?人家照样潇洒的夜夜跳着舞,人家照样同时可以和三个男生来电,人家照样抽时间学着怎么去做法医,人家照样为了自己要当柏林第一个女警察不弃不舍地奋斗。当看到她拿到警察徽章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若说一个社会的平等是机会的平等的话,她真的就是这样思想的体现。贫穷小妓女依旧可以在满是男人和家庭主妇的世界里面,理所以当挺胸抬头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职业。换成国产剧,估计有个娘娘或者嬷嬷一巴掌就甩过来,附带一句:“贱人,你不配。” 巴比伦的阴暗处的确是丑恶不堪,但起码这个城市依旧给下水道的老鼠机会做那里的一束光。

标题太难想了,凑合一下吧……

PS:感谢楼下诸位指教,原来运黄金去伊斯坦布尔的原因是帮助流亡土耳其的苏俄党内反对派托洛茨基打倒斯大林。

 6 ) 剧中人物、历史背景和魏玛文化

文章内容来自豆友分享的国外影评//movie.douban.com/review/12342083/,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了增删。顺便把原文中的一些英文单词也标注了出来,可能会影响阅读,介意可以直接从链接前往原文,原影评写得真的很好(除了太长hhh)。

Henrik Handloegten, co-writer and co-director of the TV series put it most succinctly in a recent interview,“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o make Babylon Berlin was to show how all these Nazis did not just fall from the sky. They were human beings who reacted to German society’s changes and made their decisions accordingly.这部电视连续剧的联合编剧兼联合导演Henrik Handloegten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最简明扼要地说:“制作巴比伦柏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要展示这些纳粹分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是对德国社会变化作出反应并被时代推着走的人。”

剧中人物


✳Rath

被父亲调往柏林的亚历山广场警察总部(Alexanderplatz police HQ)【这里因其红墙而被称为Rote Burg(红色城堡)】,以秘密(a clandestine mission)追捕(hunt down)政客们的色情录像尤其是科隆市长(the Lord Mayor of Cologne/Köln)阿登纳的(the victims of the extortionists),然后销毁(destroy the incriminating film)以防被人勒索(the underworld pornographers who are blackmailing politicians with surreptitiously shot film of them engaged in sadomasochistic acts)。 服用的药物可能是当时由德国化学制药(pharmaceutical)公司拜耳(Bayer)生产的含海洛因的止咳糖浆( the cough syrup containing heroin)。当时完全合法,海洛因类药物(heroine based medicinals)被广泛用作止痛药(painkiller)在全国各地。

✳Konrad Adenauer

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devout Catholic),他不仅在魏玛共和国时期(during the Weimar years)担任科隆市长,而且在二战结束时(at the close of WWII)还是中右翼政党(the center-right party)——基督教民主联盟(the 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CDU,即联盟党)的联合创始人和领导人。阿登纳还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BRD)的第一任(1949-1963)总理(Chancellor)。 节目播出之前,制片人就向《图片报》(Bild Zeitung)解释了这一情节。但是小报(tabloid)还是发表了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sensationalist piece),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让联邦共和国之父成为虐待狂真的有必要吗?不用说,真正的阿登纳从来没有因为是虐待狂而被勒索过。

Mayor Konrad Adenauer in 1929 with a map of Cologne.

✳Ritter

她和家人住在柏林东南部的工人阶级自治区新克尔恩区(五月事件的部分会提到)。Charlotte Ritter生活悲惨,但性格乐观(irrepressible optimism)。晚上,她在Moka Efti俱乐部做一名暗妓。夏洛特受雇于红堡警察总部,为刑事调查部门整理谋杀案受害者的照片,该部门的负责人是根纳特。

历史记载新克尔恩区是KPD的重要据点(stronghold)。1926年,戈培尔作为纳粹党的地区指挥官,策划(stage)了一场进军新克尔恩区的游行,最终与共产主义激进分子(militants)发生了流血冲突(skirmish)。1926年,柏林只有几百名纳粹分子,戈培尔称之为“除莫斯科外欧洲最红的城市”。

莫卡·埃夫蒂夜总会(Moka Efti nightclub),柏林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咖啡馆。名字来自其乔万尼·埃夫蒂米亚德斯(Giovanni Eftimiades,(Greek-Italian))。它以浓烈的咖啡和“埃及音乐沙龙”吸引(entice)着柏林人。真正的莫卡·埃夫蒂的地下室里并没有妓院(brothel),但它确实拥有一种当时的新技术——电梯(Paternoster),夏洛特和拉塔第一次见面就是从这种电梯出来(disembark)撞到了一起。

This historic photo is an interior shot of the real Moka Efti, showing the nightclub's Egyptian Music Salon in 1930.

电视剧里莫卡·埃夫蒂的取景是在柏林一家名叫德尔菲的老无声电影院进行的。大厅于1929年开放,有一个舞台、一个乐队席(orchestra pit)和900个座位。它于1959年关闭,作为一个储藏室,直到巴比伦柏林的制作人员在其内部重建了莫卡埃夫蒂舞厅。从那时起,大厅进行了翻修(renovate),今天的德尔菲是一个演艺馆。

Bryan Ferry makes a guest appearance as a jazz singer performing Reason or Rhyme at the Moka Efti.

✳Edgar

亚美尼亚人埃德加拥有并经营(owns and runs)着莫卡·埃夫蒂俱乐部,他沉默寡言又风流倜傥(debonair)。埃德加在莫卡埃夫蒂夜的办公室里有些引人注目的(compelling)东西,墙上挂着亚美尼亚亲戚或朋友的照片,而在1915-1917年土耳其境内发生了针对亚美尼亚基督徒的大屠杀(the ArmenianGenocide)年4月24日,亚美尼亚人都会在洛杉矶街头举行大规模游行,纪念(commemorate/mark)1915年4月开始的种族灭绝。

✳Schmidt

非传统心理学家,通过催眠(hypnosis)和药物治疗一战后患上战斗疲劳症(shell shocked )的老兵(vets)。施密特的角色贯穿了(woventhrough)整个剧,在第二集灾难性的(calamitous)结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Helga

20世纪20年代的女性形象似乎是剪着齐短发(bob)的随意女郎(flappers),但是正如剧中嫂子怀孕后显示的那样,魏玛宪法第218段规定了堕胎禁令(an abortion ban was enshrined)。

Acrylic spray-painting. 1931. "A blasphemous condemnation of the abortion prohibition that treated abortion as a punishable offense."

画家兼摄影蒙太奇创作者爱丽丝·莱克斯·内林格(Alice Lex-Nerlinger)作为当时的柏林左翼成员,在1931年创作了“paragraph 218”来反对第218段法令。1928年,她加入了KPD和革命视觉艺术家协会。1933年,纳粹禁止莱克斯·内林格制作或展示她的艺术作品。她销毁了自己的作品,以避免被捕和迫害。

✳Bruno Wolter

刑警队(vice squad)头头,剧中曾去探望被关押的同伙们(conspirators/cohort)齐格斯少将(Major General)等人并和其密谋“圣血日行动”(Prangertag Putsch,pranger“耻辱柱”putsch“政变”)。在这之后,他哼着歌回家。他吹的是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三便士歌剧》(Die Dreigroschenoper)中的一首曲子,它指出了当时柏林左翼文化的影响。

布鲁诺等人潜入(infiltrate)了柏林米特区的Schiffbauerdamm (schiff船,schiffbau造船 damm地区)剧院举行的庆祝活动(gala),市长Gustav Böß、法国外长白里安和德国外长施特雷泽曼将在剧院观看《三便士歌剧》。布鲁诺·沃尔特拿着一支狙击步枪(sniperrifle),藏在剧院巨大的水晶吊灯(chandelier)里等待着,但任务失败(go awry),政变流产(the coupis aborted)。

柏林市长Gustav Böß在历史上曾卷入(embroil)了“斯卡莱克丑闻”(Sklarek scandal),即犹太人斯卡莱克兄弟对柏林市银行的诈骗(defraud)案。

✳Greta

夏洛特帮助她穷困潦倒(destitute)的朋友格雷塔在本达家找到了一份全职女佣的工作(land a job)。格雷塔不关心政治(apolitical),而且非常天真。她和夏洛特一起在柏林的万湖(Lake Wannsee)游泳,遇到了弗里茨和奥托,这两个年轻人喜欢侮辱有钱人(fat cats)和银行家。

这场万湖边的聚会显然是仿效(model after)了《星期天的人们》(Menschen am Sonntag)里的画面,这是1930年由柯特(Curt)和罗伯特·西德马克(Robert Siodmak)创作的黑白无声电影(a black and white silent film)。

格蕾塔在看到安装的炸弹爆炸(detonate)后去往火车站,打算就此离开。但在带着万字符臂章(armband)的暴徒(thug)中(就是抗议柏林市长的丑闻)她看到了弗里茨,发现自己被利用了。

Gennat

在历史上,恩斯特·根纳特(Ernst Gennat)是柏林刑事调查局的局长。他是一位杰出的犯罪学专家,创造(coin)了serienmorder(连环杀手)这个词,引入了资料搜查(profiling)的方法,并且是第一个坚持犯罪现场不能被篡改(be tampered with)的人之一。他还提出对谋杀受害者的照片进行编目,以建立一个暴力死亡国家登记册。因为他体重300磅,同事们称他为“亚历山大广场的佛陀”。

✳Benda

本达是魏玛政府的热心(ardent)支持者。既仁慈善良(charitable and kind-hearted),又有着无情的一面,怀疑某些人企图(be out to)推翻共和国。

本达的饰演者马蒂亚斯·布兰特(Matthias Brandt)是冷战时期政治家威利·布兰特(Willy Brandt)的小儿子。威利·布兰特于1964年至1987年任社会民主党领袖,1969年至1974年任西德总理。威利·布兰特也是越南战争的支持者,他和奥古斯特·本达的虚构角色一样反共。

✳Katelbach

一位蓬头垢面的(disheveled)奥地利独立记者,对时局洞若观火(konw the score)。剧中卡特尔巴赫曾递给拉塔一份左倾杂志——《世界舞台》(Die Weltbühne) 。

Cover of "Die Weltbühne" (The World Stage), March 12, 1929.

德国讽刺作家库尔特·图乔斯基(Kurt Tucholsky)是魏玛共和国最具影响力的(consequential)记者之一,他曾写道:“什么都不要指望。今天:这就是你的生活。” 图乔斯基是社会民主党的犹太党员,1926年他暂时担任《世界舞台》的发行人。

1927年,在《世界舞台》上发表了“空中的秘密交易”一文,揭露了德国国防军在苏联利佩茨克( Lipetsk)经营一个巨大的秘密空军基地,违反了《凡尔赛条约》。德国与苏联签订了合同,德国飞行员以及苏联飞行员将在该基地共同接受战斗训练。德国国防军想要重建德国空军(Luftwaffe),而苏联想要德国的技术诀窍。

1931年,魏玛政府以揭露利佩茨克空军基地的罪名,指控《世界报》的出版商卡尔·冯·奥西茨基( Carl von Ossietzky)犯有叛国罪和间谍(espionage)罪。他在监狱服刑18个月后,于1932年获得大赦(amnesty)。1933年纳粹掌权后,奥西茨基再次被逮捕,并被送到埃斯特韦根(Esterwegen)集中营,在那里他遭到了残酷的折磨。他于193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纳粹禁止德国报纸刊登他获奖的消息。1936年柏林奥运会前夕,他在盖世太保(Gestapo)的监视下被转移到医院。卡尔·冯·奥西茨基于1938年死于酷刑。

Carl von Ossietzky, political prisoner #562,. Photo taken in 1934 at Esterwegen concentration camp.

✳Nyssen

尼森的原型(stand-in)是历史人物弗里茨·蒂森(Fritz Thyssen),他和其他实业家弗里德里希·弗利克(Friedrich Flick)、Günther Quandt、古斯塔夫(Gustav)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Alfried Krupp)等人一起密谋反对魏玛共和国,他们后来成为希特勒政权的财政支柱(backbone)。

This 1933 John Heartfield photomontage for Arbeiter-Illustriete Zeitung (AIZ, or "Worker's Illustrated Paper") attacks Fritz Thyssen

Friedrich Flick:主要经营钢铁企业,弗利克财团创始人。大战期间,下属军火工厂使用集中营内4.8万名犹太人从事奴隶劳动,其中80%劳累致死。1947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7年徒刑。1951年获释后重整其企业,逐渐成为联邦德国头号巨富,但一直拒为战争期间使用的劳动力支付赔款。

Günther Quandt:前妻玛格达·戈培尔,两人育有一子。玛格达后来嫁给戈培尔,她宣称虽然爱自己的丈夫,但愿意为Hitler献出生命,所以她将六个孩子都以H打头取名。德国战败后她拒绝了很多人的请求而执意全家为Hitler殉葬。1945年5月,她亲手杀死自己的六个孩子后和戈培尔一起自杀,仅写了封诀别信留给与前夫所生的儿子。Gunther Quandt后来还是德国巨富,她的儿子Harald是家族继承人之一。拥有包括BMW在内众多产业的Quandt家族今天的总资产超过150亿欧。

Gustav(Gustav Krupp von Bohlen und Halbach,1870年8月7日荷兰海牙—1950年1月16日奥地利萨尔斯堡):克虏伯家族继承人贝尔塔·克虏伯(Bertha Krupp)的丈夫。贝尔塔是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86年)的孙女,由于缺乏男性继承人,由贝尔塔在1902年继承了克虏伯。威廉二世为了不使克虏伯家族企业掌握在敌对者的手中,在1906年安排“火炮王后”贝尔塔与外交官古斯塔夫结婚,威廉二世甚至准许古斯塔夫在他的姓名中加上克虏伯这个尊贵的姓。古斯塔夫没有克虏伯血脉却管理克虏伯长达三十多年。一战后他积极鼓吹德国重整军备,曾对纳粹党持保留态度。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成为纳粹政权的狂热拥护者。曾任德国经济界捐助希特勒基金委员会主席,通过纳粹德国的扩军备战和发动战争,攫取暴利。1943 年将产业权转交其子掌管。二战后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被控为主要战犯之一,但以“中风和年老昏聩”始终未出庭受审。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Alfried Krupp,1906-1967):古斯塔夫和贝尔塔的儿子。1948年被纽伦堡法庭判处12年徒刑,后因冷战抗衡苏联恢复德国地位需要,1951年他和另外60来名犯人一起被提前释放。克虏伯公司复兴迅速,但1967年将公司变为股份公司成为几年后克虏伯帝国彻底垮台的序曲。只是阿尔弗雷德没有看到这一结局,他1967年7月30日死于埃森。

Fritz Thyssen:蒂森财团的第二代。其父奥古斯特·蒂森(1842—1926)十九世纪末经营钢铁业发家,被称为“鲁尔之王”。他仇恨共产主义,自二十年代初即资助纳粹党,1931 年正式加入该党。纳粹党掌权后,曾为希姆莱之友会成员和普鲁士邦政府顾问。 三十年代后期,同希特勒发生分歧。1939 年逃往瑞士,翌年移居法国。1941 年被法国维希政府逮捕,引渡到德国,投入达豪集中营。战后被德国非纳粹化法匠审讯,判其交出百分之十五的财产,作为纳粹受害者的赔偿基金。1950 年移居阿根廷,著有《我资助了希特勒》。20世纪末,克虏伯股份公司和蒂森钢铁公司合并,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现为世界500强之一。

✳Sorokina

Sorokina是Nikoros的倒拼,是女伯爵(countess)的化名(alias),甚至不知道神秘的Sorokina是否真的是伯爵夫人。

剧中Sorokina穿着中性的(androgynous)黑色皮衣,在舞台上由一群穿着香蕉裙的异国舞者陪伴,唱了一首《Zu Asche,zu Staub》。人群一起唱着(sing along)这首歌,在醉醺醺的狂欢(revelry)中摇摇晃晃(sway and gyrate),显示出一幅滑稽可笑的局面(pantomime)。

在现实生活中,美国舞蹈家约瑟芬·贝克(Josephine Baker)1925年从美国来到法国巴黎。19岁时,当她在美国黑人音乐剧(revue)《La revue Nègre》中首次亮相时,她的异域舞蹈引起了轰动。同年的另一场舞蹈中,她只穿了“16根香蕉串成裙子的服装” 。1926年,贝克在柏林表演了她的节目,虽然(nonetheless)巴比伦柏林没有提到她,但在莫卡埃夫蒂的舞者是对她致敬(tribute)。当纳粹掌权时,贝克被禁止在德国舞台上表演,她搬回巴黎。当纳粹入侵巴黎时,她加入了法国地下组织。约瑟芬·贝克于1975年4月12日在巴黎逝世,享年68岁。

The American dancer Josephine Baker in her Banana Skirt at the Folies Bergère in Paris, 1927. Photo by Lucien Waléry.

✳Trochin

事实上,1923年至1930年的苏联驻德国大使是尼古拉·克雷斯汀斯基(Nikolay Krestinsky),他因崇拜托洛茨基而与约瑟夫·斯大林发生冲突。斯大林为将他从权力中心排挤出去,而派他去柏林担任大使。后来,克里斯蒂斯基回到莫斯科被捕,在斯大林大清洗期间(the Stalinist Great Purge)接受了虚假的(sham)审判,并于1938年被处决。

✳Trotsky

十月革命后不久,托洛茨基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兼陆海军人民委员(即苏俄军队总司令),负责创建红军,故而又被称为“红军之父”。1929年苏联政府决定将其驱逐出境,1932年2月又剥夺了其苏联公民权。被驱逐出国后,先后流亡土耳其的普林基波岛(Prinkipoin)、法国和挪威等地。1937年和妻子前往墨西哥,结识了迭戈·里维拉(墨西哥著名画家)和弗里达·卡洛(墨西哥女画家)。1940年6月7日,一名斯大林主义者手持冰镐袭击了在墨西哥的家中托洛茨基;第二天,托洛茨基因伤势过重死亡。

anachronisms(年代错误)


“Art is a lie that makes us realize truth—at least the truth that is given us to understand.”Pablo Picasso

1.《三便士歌剧》:实际于1928年8月31日在Schiffbauerdamm 剧院首演。由布莱希特和伊丽莎白·霍普特曼(Elisabeth Hauptmann)创作,库尔特·威尔(Kurt Weill)负责音乐。这是一个带有马克思主义色彩的戏剧,标题表达了布莱希特的梦想,即戏剧只需要一个工人花三便士就可以参加。

布莱希特1923年的戏剧《城市丛林》( Im Dickichtder Städte)被纳粹分子在舞台上向演员投掷臭气弹(stink bomb)打乱了,1930年他的歌剧《马哈贡尼城的兴衰》(Rise and Fall of the City of Mahagonny )首映(premiere)时也遭到了同样的攻击。1933年纳粹上台后剧院衰落并于1944年关闭。二战后重新开放,1949年布莱希特和妻子海琳·威格尔(Helene Weigel)在那里成立了柏林剧团(Berliner Ensembletheatre company)。

"Portrait of Bertolt Brecht" Rudolf Schlichter. Oil on canvas, 1926-27.

2.Alexanderplatz:场景中有两座建筑尚未建成。亚历山大大厦(Alexanderhaus)将于1930年建成,乔纳斯公司(Jonass & CO)将于1934年建成。

The digital recreation of Berlin's Alexanderplatz from Babylon Berlin.

3.拉塔和摄影师前往拍摄利佩茨克德国空军秘密基地,但他们乘坐的Junkers JU52运输机直到1931年才生产。

4.1938年,托洛茨基才成立第四国际。

5.“忧郁的星期天”:在第二季的最后一集中,Sorokina在巴黎一家夜总会以俄罗斯表演者的身份重新露面(resurface)。当老情人(paramour)走进俱乐部时,她用俄语唱了一首悲伤的(mournful)歌。在这首歌的结尾,为了配合悲痛欲绝的(grief-stricken,stricken“受...之困的”)歌词,她用道具刀(proptheatrical knife)割喉。

Sorokina唱的歌名为“忧郁的星期天”(俄文名Vaskresenje)。最初由匈牙利钢琴家和作曲家Rezso在1933年创作和表演,在匈牙利名为Szomorú vasárnap。1936年,保罗·罗伯森录制了这首歌;1941年,比莉·霍利德也进行录制。从那以后,无数的表演者唱起了“忧郁的星期天”。

6.被劫持的火车(The hijackedtrain):德国DRB Class 52蒸汽机车,直到1942年才出现。

7.人工呼吸(mouth-to-mouth resusciation)是1950年代引入的救生技术。

魏玛历史


魏玛联合政府(The Weimar coalition government)成立于1919年2月6日

1919年6月23日签署《凡尔赛条约》,正式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国防军(Reichswehr)拥有装甲车(armored vehicles)、重炮(heavyartillery)、潜艇和任何类型的军用飞机。国防军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禁止制造和大量储存(stockpile)化学武器。

社民党政府为了镇压KPD起义,纵容极右翼分子笼络一战退伍德军,收集重武器组织“钢盔队”、“自由军团”,并投放于德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和波兰。正是自由军团(Freikorps )虐杀了罗莎·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到1919年,共有103个自由军团;到1923年,估计有150万人参加了这些编队。 1921年,OC(Die Organisation Consul暗杀了魏玛政府财政部长Matthias Erzberger,1922年6月暗杀了外长拉特瑙(4月参加热那亚会议并同苏联签订《拉巴洛条约》)。在公开违反凡尔赛条约的情况下,到1930年,仅钢盔队(Der Stahlhelm)就有50万人被武装起来。这些准军事部队(paramilitaries)最终加入纳粹党的新生(fledgling)战斗组织SA(Sturmabteilung,即冲锋队 “sturm”storm,“teil”“份”,abteilung“部分;分队”)。

Freikorps paramilitary unit on the streets of Berlin, 1919.
Official logo of the Der Stahlhelm (Steel Helmet).

剧中拉塔和沃尔特上门搜查收缴(confiscate)枪支(firearms)的背景是1928年魏玛政府通过的枪支管理法,要求公民登记或将枪支上交,否则将面临牢狱之灾(jail time)。希特勒1933年掌权时,德国人民已经基本解除了武装。

血腥五月(Blutmai)事件爆发的背景是1928年魏玛政府解除希特勒公开演讲的禁令,随后希特勒在柏林发表演讲并引发暴乱。政府因此禁止所有公开的政治演讲和集会,包括KPD计划好的国际劳动节(May Day)示威。这次暴乱导致33名平民被魏玛政府多达13000名武装警察的安全部队开枪打死,另有200人受伤,1200多人被捕。新克尔恩区(Neukölln)和威丁区(Wedding)的工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社民党和极左翼(the hardleft)之间隔阂(chasm)加深。KPD决心(resolve)打击社会民主党的“社会法西斯”,左翼的分裂最终给了法西斯右翼在1933年掌权(marchinto power)的机会。

May 1, 1929. Bloody May. Historic photo of Berlin police with bolt-action Mauser 98 rifles patrolling the streets.
John Heartfield,this photomontage showing himscissoring off the head of Berlin Police Commissioner Karl Zörgiebel. Published in AIZ in 1929.

剧中警察局长、市长和本达议员召开紧急会议时,局长把《晚报》(Der Abend)扔到桌子上,声称:“我们党自己的机关说有200人死了!”使用的正是1929年《晚报》的复制品。1929年4月29日,社会民主党党报《Der Abend》(曾用名为《Vorwärts/Forward》)刊登了一条标题为(featureda headline thatread, )“5月1日200人死亡?共产党人准备犯罪。”这既是为了阻止人们参加五一示威,也是诽谤(slander)KPD的一种方式。

"200 dead on May 1?" Front cover propaganda headline of Der Abend, April 29, 1929.

1930年时,社民党(SPD)仍然是国会(Reichstag)中拥有143个席位的最大政党,但共产党赢得77个席位,纳粹赢得107个席位。

"Clear the Way for List 1 Social Democrats." Anonymous artist. 1930. Propaganda poster for the German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SPD).
"Die antifaschistische Jugend" (The antifascist Youth). Carl Lauterbach. Oil painting, 1932.

1932年卡尔·劳特巴赫( Carl Lauterbach)的油画《反法西斯青年》(Die antifaschistische Jugend)描绘了当时德国的分裂状况。这很可能是一幅描绘德国红色阵线战士同盟(Roter Frontkämpferbund)的年轻成员的画像(portrait),红色阵线是KPD为打击敌对政治对手而成立的民兵组织(militia)。大约在这个时候,劳特巴赫开始专门(exclusively)用黑白颜料作画,因为用他的话来说,纳粹夺走了欢乐的色彩。劳特巴赫是KPD革命视觉艺术家协会( Assoziation revolutionärer bildender Künstler Deutschlands)的成员,战后他声称纳粹禁止他的艺术,并宣布他为“堕落的艺术家”。劳特巴赫在他的家乡杜塞尔多夫市享有盛名,杜塞尔多夫市博物馆每年颁发一次卡尔·劳特巴赫社会图象奖(Carl Lauterbach Prize for Social Graphics)然而,历史并不善待骗子。2012年,杜塞尔多夫市博物馆发布了以下信息: “与他后来自诩为持不同政见者(dissident)和抵抗艺术家相反,劳特巴赫在德国和1933年至1943年期间被德国占领的领土参加了大约40个展览,包括德国国防军(Wehrmacht)在巴黎为德国士兵举办的艺术展。劳特巴赫没有职业禁令,他的画也不被认为是“堕落的”。自1934年以来,他是帝国艺术协会(RKK,Reichskulturkammer,由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创建。它的使命是控制德国的文化生活。无论你的创作领域,电影、戏剧、绘画、文学等,你必须加入RKK才能工作。但加入RKK首先必须有一个官方的证明(Ariernachweis),证明你是“雅利安种族”。)的成员。

魏玛文化


1.动画电影

每集的片尾(closing credits)实际上是20世纪20年代初鲁特曼(Walter Ruttmann)创作的无声动画电影(silent animated films)的摘录(excerpts)

Animated films made by Walter Ruttmann in the early 1920s were used in the credits of Babylon Berlin.

鲁特曼在创作时,用画笔(brush)直接在一个设置在动画相机下的玻璃面板上涂上油画。画、拍摄、修改、再次拍摄,一帧一帧(frame by frame)地重复整个过程,直到作品(opus)完成。鲁特曼显然是第一个用这种方式创作动画的人。

他还拍摄了纪录片《柏林:城市交响曲》(1927)。

Walter Ruttmann circa 1927

与许多艺术界同胞(compatriots)不同,鲁特曼在纳粹掌权时并没有离开德国,尽管他工作的电影制片厂(film studios)已经被纳粹接管。他作为蕾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的助手,参与拍摄了《意志的胜利》(1935 ,The Triumph of the Will)。

1944年,当他在俄德交战前线制作一部类似的电影时受了重伤,死于柏林一家医院。他的职业生涯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begs an question):一个前卫的(avant-garde)艺术家怎么会和残暴的极权主义者(totalitarians)共事?

2.德国绘画

1926年鲁道夫·施利希特创作的水彩《Hausvogteiplatz》是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Hausvogteiplatz(没找到中译名,不过vogtei是总督府的意思)是柏林米特市中心(in the central localityof Mitte)的一个地下火车站】。施利希特在他的画中放置了一个绞架(gallows),这是对这座注定要毁灭的城市的先见之明(prescient)。1937年纳粹宣布施利希特为“堕落”(“degenerate” )艺术家,1939年禁止他绘画。

"Hausvogteiplatz" Rudolf Schlichter, watercolor 1926.

1928年珍妮·玛蒙创作的《Sie Repräsentiert》(she represents)描绘了女同夜总会(lesbian night spot)的女性,发表在名为《Simplicismus》(德语的“帝国主义”是“imperialismus”,-smus应该是xx主义的后缀吧)的讽刺(satirical)杂志上,实际上是编辑们给这幅画起了标题。他们附上(attach)以下文字:“爸爸是州检察官(state prosecutor),妈妈是州议会议员,我是家里唯一一个有私生活的人!”玛蒙以铅笔、钢笔、墨水和水彩画描绘女性闻名于世,回想起来(inretrospect),她在柏林咖啡馆包括女同夜总会描绘的放荡不羁的女性似乎最为人们所铭记。

"Sie Repräsentiert" (She represents) Jeanne Mammen. Watercolor & pencil, 1928.

珍妮·玛蒙参与了“新客观”运动(Neue Sachlichkeit /New Objectivity movement) ,当时很多德国艺术家都是其中一员。这是对表现主义理想化(Expressionist idealism)的拒绝,是对社会和政治参与的转向。1933年她最后一次公开展览后,玛蒙读到了纳粹关于她的严厉谴责(scathing denunciations),做出了一个选择——她把自己孤立起来,德国人称之为“internal exile”。她退到自己的工作室(studio),在那里绝对保密地工作,从不展示、出版或谈论她的艺术。不可思议的是(miraculously),纳粹没有迫害玛蒙。她在战争中幸存下来,1976年去世,享年86岁。

1928-1929年霍斯特·诺曼(Horst Naumann,1908-1990)创作《魏玛嘉年华》(Weimarer Fasching),这幅画反映了魏玛时代的纷繁万象(kaleidoscopic)。头戴高帽的卡巴莱(Kabarett/cabaret)舞者们、即将成为世界重量级拳王的马克斯·施梅林(Max Schmeling,迄今为止德国惟一一位世界重量级拳王)、1925年当选总统的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兴登堡周围的墓地、齐柏林飞艇(Zeppelin airship)和无底深渊般的银行金库(gaping mawof a bank vault);左上角一队法国双翼飞机(a fleet of French biplanes),画底部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在布满( strewn)坦克的战场上艰难行进(slogs across),中心最引人注目(commands one's attention)的一个身穿红色夹克、戴着单片眼镜(monocle)和万字符(swastika)装饰(embellish)钢盔的士兵。

"Weimarer Fasching" (Weimar Carnival). Horst Naumann, 1928-29. Oil on canvas.

诺曼是一名画家和平面设计师(graphicdesigner),1927年以前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奥托·迪克斯(Otto Dix)是他的教授之一。1927年,诺曼加入了KPD;1929年,他加入了KPD的革命视觉艺术家协会。1931年,他在一家商业印刷公司工作,设计广告牌(billboards)、明信片(postcards)、宣传册(brochures)和海报(posters)。1934年,纳粹逮捕了他,并把他送到一个左翼政治犯拘留中心(detentioncenter)。1939年,他被强迫(press-gang)加入纳粹军队,在一个劳工营(labor battalion)工作。战后,霍斯特·诺曼以其众多的邮票和海报设计而闻名,他为德国动物园设计的海报最为人们所铭记。

3.爵士乐

美国爵士乐在20世纪20年代横扫德国并在那里扎根。人们通过广播收听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的音乐,查尔斯顿舞(Charleston)风靡一时。

艺术家们也注意到了爵士乐。奥托·迪克斯创作了两幅展示爵士音乐家的画作,一幅1922年的自画像,名为《美》(die Schonheit);一幅1928年的三联画(triptych),名为《大都会》(Metropolis),该画中心位置的精英们陶醉于爵士乐组合(jazz combo)演奏的音乐。

Central panel of the triptych "Metropolis" by Otto Dix. Oil and tempera painting on wood. 1928.

尽管现在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爵士乐已经过时(out of vogue)了,但我们中的一些人仍然认为它是一种不可或缺(indispensable)的音乐形式。但是爵士乐是如何产生政治和社会影响(implications)的呢?部分答案可以在德国历史上找到。

1933年,爵士乐因为与非裔美国人的联系被纳粹攻击。1935年,为了制止“种族污染”,他们禁止在德国电台播放爵士乐。1938年,他们组织了“堕落音乐”(Entartete Musik)展览,诋毁(denigrate)爵士乐以及古斯塔夫·马勒(Gustave Mahler)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等犹太古典音乐作曲家。许多德国年轻人把在地下俱乐部演奏爵士乐作为对纳粹禁止爵士乐的挑衅,从1941年开始,纳粹开始大规模逮捕摇摆青年(Swingjugend),把他们送到集中营(concentration camps)。

 7 ) 巴比伦一样的柏林及其身后的魏玛共和国

——《魏玛文化》摘录(我或许也会将此评论的内容同样放在这本书的书评里)

“...,难怪有许多“好的德国人”,比如像海德格尔,会把柏林看成是现代的巴比伦而不愿去住在那里。”

1.关于柏林

1)作者说:

哈斯出生在布拉格,最后却完全认同柏林,他在那里以写电影评论成名,同时编辑《文学世界》(Die literarische Welt)杂志,然后“我发现我所认识的柏林人很少是真正在柏林出生的”。不过,“只要好好用力呼吸柏林的空气,很快就可以成为柏林人”。哈斯深爱柏林,这个城市让他变得多愁善感:“我特别喜爱柏林女人机灵快速的说话样子,也喜欢剧场、酒馆、街上以及咖啡馆里人们那种敏捷反应的样子——那种凡事无所谓却又认真专注的姿态,整个气氛是那么可爱迷人,冷静却不冷淡,一种说不出的机动性感觉,他们热爱工作,随时准备接受重大打击——然后再继续生活”

2)茨威格记载了通货膨胀时期的柏林:

“柏林,”他写道,“已经转变成为全世界混乱离谱的中心,酒馆和许多游乐场全都在一夕之间关门大吉,我们在奥地利所见和这里相较,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这说明德国人是如何爱搞怪和多么变态,许多弄成柳腰细身的男孩子,乔装成女人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每一位高中学生都想在外面赚外快,在阴暗的酒吧里,我们可以看见高级公务员及高级财务官员和一些喝醉酒的税收肆无忌惮地打情骂俏。及时古罗马时代秀多尼奥斯(Suetonius)时期的众酒徒狂欢清洁,都比不上这里化妆舞台的嚣张淫乱,许多男人穿着女人的衣服,女人穿着男人的衣服,在警察的仁慈目光下,若无其事般滑着舞步。这真是价值崩溃的时代,连许多想来号称秩序最稳固的中产阶级亦难幸免,一样跟着一起疯狂。许多年轻女子都骄傲选成自己是性倒错,在柏林的学校里,一个16岁的姑娘如果被怀疑仍保有童贞,会觉得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2.关于青年及传媒

青年(右翼青年),......,结果都会是他们牺牲自己的青春并把自己束缚在政治冒险和狂乱的意识形态上面,或是伪装成新形势的老式工业和军事官僚机器上面。

“年轻人导出乱闯,追随错误的神和领导者,但还是坚持像追寻清明和精神的律则。”

“然而,这些年轻人身处杂音、冲突的诉求方针、纳粹的血腥集会以及共和的病态环境当中,他们如何寻找到清明和精神的律则呢?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电影,只是徒然引发混乱。”

作者接着举出《大都会》的例子,并认为其只能算是一部“缺乏想象力的狂想影片”,“只讲究画面构图,内容却十分贫乏空洞”。“父亲的复仇和全能的母亲,可以说是魏玛共和时代最常见的两大重要主题,而此两者对年轻人而言都是深具破坏性的”

作者提到著名的宣传家和出版家苏尔坎普(Peter Suhrkamp)描绘并指出了父亲复仇的必然结果:

“这些年轻人的思想都是一些经过伪装的本能冲动,在他们的讨论之中,把个人的观念引申成为世界观”。然后,他们努力攀附于英雄崇拜,“没有英雄他们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所适从,但是他们从来不了解什么是困难,什么是危险,以及什么是现实的冷酷法则”。总之,他们根本还未真正长大,现在,由于精神和经济的需要,他们就投向反知性的行列,把思想看成是无能的象征,所以对自由主义的党派不屑一顾,然后聚集在平凡而可靠的保护伞地下,他们喜欢“被训练、然后随时准备为命令他们的人效命”。他们欠缺的是一种“真正的革命观念”。

然后作者写道:“这是1932年魏玛共和的真实处境:清明的视野和政治的无能、恐惧、怀疑以及非理性希望的时刻。表面看来中产阶级的政治人物仍在运作他们的政治,但对其他人而言,危机实在已经迫在眉睫”

3.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章最后一段

几个月之后,希特勒成为德国的总理,魏玛人开始四处逃窜,身上带着魏玛精神,逃向伊索寓言式的放逐,逃向死亡的终结阵地,有的自杀——在柏林的公寓里听到敲门声后的自我了结,或是在西班牙的边境上,或是在巴黎租来的公寓里,或是在瑞典小村庄里,或是在巴西的某个镇上,或是在纽约的旅馆房间里。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人带着魏玛精神继续活着,活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有的在实验室,有的在医院,有的投向新闻事业,有的在剧场上,有的走入大学的学术园地,在各自放逐的他乡异国,让魏玛精神真正开花结果。

本书遗憾的是:

目录对应章节处有一段文字那段没在正文中找到。那是:

创伤需要时间去治愈,并不是摇旗呐喊就能治疗创伤。真正的进步依赖“木匠按部就班地工作,铁匠拿着铁锤不停敲打,还有商人仔细算计等等”。

这一段写的亲切朴实,又谦卑。

书后附录有魏玛共和的政治简史。

如果想了解相关时期一些内容,此书可略作浏览用。

 8 ) 原来真正的·巴比伦·在柏林

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还记得那个曾经带给你无数视觉体验却因为太烧钱而被迫砍掉的大尺度神剧《超感猎杀》吗?

还记得被砍时粉丝们苦苦哀求片方奈何开销太大无力继续拍摄的悲恸吗?

不过,超感的粉丝们不用再继续苦等遥遥无期的第三季了,我们超会花钱的导演汤姆·提克威已经提着他的才华继续出来烧钱啦!(不知道这次能烧多久?

其实本人看德国电视剧不太多,我个人第一部德国电影应该是1998年的《罗拉快跑》,应该有很多人的第一部和我相同吧。而这部奔跑中的《罗拉快跑》的导演即是这位德国人汤姆·提克威,也是这部《巴比伦柏林》的导演兼编剧。

据悉《巴比伦柏林》是迄今为止德国电视剧中最昂贵的一部,制作费高达400万欧元,想想那些投资破亿却婆婆妈妈各种植入弱智广告的国产电视剧,这部德剧真的堪称良心之作,分分钟花的都是真金白银,钱都花在刀刃上了,能不出好作品吗?(当然不能!

与电影比肩的色调及画面

所有的打光、焦点、画面的结构,乃至人物的服饰都进行了电影化的处理,比如下图中女主孔雀绿的帽子,在一众灰黑棕中鹤立鸡群,让观众一下子就能发现谁才是重要角色。

又比如这一幕的烟雾缭绕,为主角的出场染上了神秘色彩。

看剧必备历史宝典

整部剧的背景设置在上世纪20年代的柏林,一战失利后的魏玛共和国,幻想中的君主制被弱小的民主制取代,沉重的赔款和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继续压迫着底层人民,所有的一切就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摧毁了西方上百年的价值观与宗教信仰。

人们对现代化狂热膜拜,整个国家就如同《巴比伦柏林》中所展现的一般,到处蒸汽飞扬,机械鸣笛,人们就像是一个个迷失在巨大锅炉房中的行尸走肉,看不见蓝天,没有阳光的普照,终日沦陷于纸醉金迷之中继续彷徨与迷惘。

1927年德国影史标杆之作《大都会》,即为当时那个年代里的人们对摩天大楼的无限憧憬与对未来无知的幻想。

人们一方面消极地逃避一战战败的耻辱,一方面又在积极地在经济危机时期挥霍那些不值钱的货币。迷失与盲目,过度的放纵与最终的极权,所有的一切终究酿成了最后的悲剧,魏玛毕竟只是块历史的垫脚石

[The City, George Grosz]

欲望的十字路口,你奔流向前,却不知哪里是天堂、哪里又是地狱。

在这样混乱的历史背景下的故事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很黄很暴力了。

魏玛共和国的形形色色

男主格里安是一位患有严重战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探长,从科隆调到柏林,表面上是一位风纪组警官,实际上是在调查一起高官不雅视频的案件。

女主洛特,身处贫民窟,白天在警局做着文职工作,晚上做高级应召女贴补家用。

拿着不雅视频敲诈勒索的黑社会老大

还有为了民主为了德国崭新的明天,第四国际“红色堡垒”骨干小提琴手,以及假意支持第四国际实则在转移黄金的俄国女伯爵等等。

几乎所有人物的登场都是从后脑勺开始或者先声夺人,每个角色在导演的设计中或多或少带着点朦胧的面纱,令人无法看清他背后的真面目,让观众怀揣着无数个问号在剧集的深海中找寻答案。 在悬疑这一点上,导演可谓下足了功夫不让你轻易看懂。

其实这部德剧,你只需要用45分钟的时间看完第一集就够了。因为从一上来回忆与现实的镜头切换,到导演对于光影的把控,以及方方面面的调度,就已经注定了它的不平凡与导演无处安放的野心

在男主不断成长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中,向世人展现德国当时的世间百态,当你真正了解看懂了格里安时,或许你就能够明白历史中的德国和人性的狂欢与丧失了。

个人公众号,分享一部电影,一点小感悟。

 短评

史上投资最大的德剧,被称为“十年来全球最佳剧集”,果然牛逼的一塌糊涂,即便是最好的国产剧,跟人家也差着好几条长安街。

7分钟前
  • 白脸
  • 力荐

看了两集以后,竟然在柏林街头遇到了男主,于是继续看了下去。

12分钟前
  • 最后的12码
  • 推荐

我这人完全没法抗拒Raymond Chandler-esque风格的东西

16分钟前
  • Madeoan_
  • 力荐

史上最贵德剧,烧钱烧出了一幅华丽丽的魏玛德国浮世绘,格局大(试图描绘纳粹上台前的德国社会众生相),着眼小(由一列火车引发的系列案件),画面养眼,摄影音乐奇佳,各国的电视剧都奔着电影的制作水准去了。目前已预定三季,这样的剧集请多拍几季好嘛!

20分钟前
  • momo
  • 力荐

Christopher Isherwood鬼混过的柏林就是这样吧

22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神剧先mark下。谢谢鱼哥推荐

24分钟前
  • lisnooker
  • 力荐

怀旧神剧 细节大赞 有几场拍得很飞

27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那个年代蹦迪还有套路的啊。。。。。。。。动作统一得像广播体操,还有人在台上领操。。。。。。

31分钟前
  • 铁人拿大梨
  • 推荐

山雨欲来,时代变革前,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殊不知早已是历史的齿轮。官商勾结,黑色交易,政治权力,错综复杂的多线叙事描绘出一幅当时德国社会的全景图。色情场所的奢华迷离拼凑仅有的华丽,剧中的打光和摄影极为精致。第二集最后枪战的太棒,就像用《歌厅》的手法剪辑了《无耻混蛋》。

32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铁路迷就问一个问题,火车是怎么从用宽轨的苏联开到用标准轨的德国的🤔?

33分钟前
  • 水田英松
  • 力荐

汤姆大叔转剧之后真惊艳。有生之年能不能等到一部巴比伦上海呢。

36分钟前
  • 库库尔坎
  • 力荐

可与《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对照,相同的社会背景——一战战后创伤对个体与民众心理的影响,各方势力与国内外诸政党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利益制掣关系;汤姆·提克威拿手的多线叙事倾力运用,描摹政治狂潮风雨欲来前夕的全景图,群像相当考验脑力与剧本,各条线索悬疑感并进,合力拼凑细节。配乐佳。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片子的主线很明确,就是为了给科隆市议员销毁不雅录像带,但这一条主线放在纸醉金迷,暗藏危机的魏玛共和国的背景下就很有意思,各种真实历史事件构成的支线是本剧最大的亮点,托洛茨基的黄金,德国共产党在5月1的流血事件,军国主义的黑色国防军的复仇,对德国社民党的敌视,魏玛建制派对黑色国防军的提防和遏制,每一条支线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再加上本剧对于战后的ptsd的士兵,失业的工人,没有生活保障的底层人民,夜店里奢靡的德国人,种种魔幻场景的叠加描绘了一副魏玛共和国的浮世绘。不管是书还是影视作品,市面上都少有对魏玛共和国的详细研究,所以像巴比伦柏林这样的德剧与其说是娱乐作品,不如说是一个文献,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在希特勒上台前魏玛共和国的样子,也给希特勒为什么上台留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38分钟前
  • 含笑半步颠
  • 力荐

女猪是妥妥的斜杠青年,白天警局文员,晚上pub不可描述 咳咳咳。。

40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力荐

神剧,尺度堪比HBO,但又带着德剧制造的严肃正剧范儿,一桩桃色丑闻背后的政治角力,非常引人入胜的设定,尤其是光影和构图非常惊艳, 暗黑又复古,刺激又香艳。

43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第一次看德语的剧,看了两集就很喜欢。毕竟被奶飞HBO养得口味很高的自己,找到一部对胃口的剧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部剧的优点是剧情紧凑,角色众多,各势力和利益方都值得去回味和深入解读,最重要的还是时代感的还原,真的非常入戏。继续追,希望不会烂尾~

46分钟前
  • 乜個
  • 力荐

(9/10)魏玛共和国末期百态。第一集街上几百人全是群众演员,并非电脑特效。和以往魏玛题材只能和纳粹挂勾不同,这部的主角是共产党、保皇派、黑帮、还有维护即将倒塌大厦的魏玛官员。德国曾距离全面赤化如此之近,也受到复辟的威胁,而议员则为保护来之不易的共和成果不择手段。珍惜共和成果的人很多,但执意倒退搞领袖崇拜的亦不少,在一系列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最后却是纳粹的上台。(这是第一季,准备撸第二季去了。)

4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犯罪+悬疑+时代。多线叙事,精致场景,迷幻配乐。一切还只是开始。

51分钟前
  • 终结者
  • 推荐

儿子给爸爸找性爱录像带的故事?

55分钟前
  • RayLee
  • 推荐

第三季结束后,男主角又上了战场无缝续接《我们的父辈》……

59分钟前
  • 叶孤城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