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

记录片美国2016

主演:Derek Hough  Clark Little  Kelly Slater  

导演:彼得·金

播放地址

 剧照

破浪 剧照 NO.1破浪 剧照 NO.2破浪 剧照 NO.3破浪 剧照 NO.4破浪 剧照 NO.5破浪 剧照 NO.6破浪 剧照 NO.13破浪 剧照 NO.14破浪 剧照 NO.15破浪 剧照 NO.16破浪 剧照 NO.17破浪 剧照 NO.18破浪 剧照 NO.19破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0:17

详细剧情

惊心动魄的破浪之旅。大海是蔚蓝的,神秘的,深邃的,但祥和宁静的海洋亦有其澎湃激昂的一面。悍不畏死的摄影师Clark一次次穿梭于滔天海浪之中,翻卷的巨浪,柔美的小卷,海浪翻滚卷起,构成一幅幅壮美的画面,圆的,椭的,桃心的海浪的中心竟然有如此瑰丽的画面,摄影师扛着摄像机,在汹涌之海上穿梭,为观众呈现一幅幅壮丽瑰美的自然画卷。

 长篇影评

 1 ) 爱情什么颜色

说起爱情和爱情电影,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西方银幕上的故事,《西雅图不眠夜》的浪漫,《人鬼情未了》的痴缠,《新桥恋人》的绚丽,以及《英国病人》的伤感,东方情调的也有《情书》的隽永淡雅,《胭脂扣》的人鬼殊途,这些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和爱情回忆中。无论哪个国家,无论结果如何,镜头下的爱情总是色彩绚烂,光影华美,能够激发人们心底最浪漫美好的想象,在虚拟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刻骨铭心、温馨动人的爱情,然后走回现实中来,投入自己已是发白的黑白相片般平凡的恋爱和婚姻围城之中。

世事沧桑,人潮汹涌,相信爱情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乏味庸常的现实生活和多姿多彩的银幕爱情,使爱情的信仰者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个悖论,桔红的温暖和粉色的浪漫究竟只存在于虚幻的光影世界,越多的美丽色泽和感人画面,越反衬出这种爱的虚拟性质,即便不虚伪,起码也遥不可及;如果身边有爱,那绝不是电影中的样子,在大多数情形下,它呈现的是电影不愿表现的苍白和平庸。

我们在电影中享受爱情,看见的只是爱的影子,自己正经历和彼此付出的爱,因为太平凡,却得不到承认和赞美,以致于真爱离我们愈来愈远,到头来我们真的只能在电影中寻找爱情了。

直到我看见了《破浪》。像劫后遍地瓦砾中一朵素净的小花,它的朴素散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一切矫饰的华丽爱情黯淡无光。

北欧滨海小镇,单纯的贝丝爱上了外乡人、海上石油钻井工简,得到当地长老们和教会的准许,他们结婚了。短暂而甜蜜的蜜月之后,简又去海上工作,陪伴他们的是连天淫雨般无尽的相思。然后,悲剧发生了,简被一场意外夺去了行动的能力,全身瘫痪,未来一片黑暗,回忆曾经的爱情生活只能给他带来更大的痛苦。为了让简重新站起来,获得生的勇气,贝丝找别的男人做爱,再将每个细节讲给病塌上的简。在这种虚拟性爱的刺激下,简的病情竟然开始好转。贝丝却被小镇上的人们所不齿,赶出教会,甚至不能进母亲的家门。简病情又一次恶化,心力交瘁的贝丝毅然走上了一艘虐待狂的船。简奇迹般恢复了,重新站了起来,贝丝却永远离开了她此生的最爱。

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1996年的这部电影并不属于后来著名的Dogme的作品,但他的影像风格和拍摄手法这时候已非常成熟,Dogme要求的手提摄影,自然光线,不用滤镜的真实色彩,同期录音,以及快速的摇移镜头,也是这部电影的标志。一个极端的爱情故事,同样极端的表现手法,使它大异于我们的爱情电影经验。苍白冷硬甚至到冷酷地步的色彩,大量的晃动镜头和不规则构图,使这个爱情回到了它发生的本来环境中,这样的结合本来应该让这种爱情获得真实感,可是因为发生在这里的感情前所未见地炽烈,故事又比任何好莱坞的奇异爱情还要骇人,我们的心灵反而难以接受了。平凡的人习惯了平凡的感情和平凡的表达,从生活以外寻找的只是一种可以理解和想象的浪漫,然后继续循规蹈矩的生活;一旦有一种感情强烈到为日常生活和经验所不能理解,我们也会变成那个冰冷小镇灰暗教堂上的一块砖,冷漠地拒绝,恐惧地厌恶。可是我们的心灵承受不了巨大的冲撞和燃烧,难道就意味着不会有别的心灵有更强烈的爱的力量吗?

看电影的时候,当我听到简向贝丝提出让她找个人做爱,开始也觉得有些荒唐,可看见贝丝为她的简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屈辱和内心的分裂,一步步走向现实世界的绝境时,我的心里也逐渐感到了这爱带来的巨大震撼。我想起了去年看《黑暗中的舞者》,当时也和有些人一样,对故事中一些令人感到愚蠢的生活细节和比约克那样过分的善良觉得不可理喻,因此并不喜欢它。现在我知道了,就像把贝丝的爱置于那样一个清教徒背景的小镇,世俗的狭碍使任何天真的幻想和善良举动都会显得惊世骇俗,反而变得不真实,也如同歌舞片的形式所造成的间离效果。真实的力量存在于伟大的情感之中,而不是其形式。导演其实是在讲爱的童话,面对它们,必须有一颗足够坚强和单纯的心灵,惟其坚强,才可以承受它残酷的力量;惟其单纯,才可以理解它绝然无私的付出。对于染尘已久的心灵,它们是不真实的;对于赤子之心,这种爱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比约克有天然的赤子情怀,埃米莉·沃森所扮演的贝丝也纯真到让人心痛。电影刚开始,她对着镜头自说自话般回答长老们的问话,描述着简,那毫不掩饰的天真的爱意流溢,使她纯然不像是个要结婚成家的成熟女子。婚后她对于简的挚爱和依恋,使整个镇子上的人甚至妈妈也看不顺眼,告诫她要学会忍耐,而她对于这种压抑的反应也是那么孩子气的一声撕心裂肺的长啸。她习惯一个人与上帝对话,感恩和祈求,表情、语调极其自然,对她来说,那已经不仅仅是相信,而是确确实实地就活在上帝的爱里,没有人比她肯定这爱的力量。所以,她才会信简的说法,哪怕那可能导致正常人的内心分裂,不容于社会和亲人,可她坚信,为了爱,没有堕落。驶向那艘可怕的大船时,她脸上迸发出纯洁的微笑,像个初生的婴儿求助于上帝,上帝已经在爱里原谅了她,或者,对于她的爱,根本没有人有权原谅,即使是上帝。

简偷走了贝丝的尸体,他不愿贝丝葬在无爱的土地上,要让她回归纯洁的大海。一直努力表现出真实感的影像突然一变,天堂的门为贝丝开了,人们听到久违的钟声响自遥远的天际。导演说,这是个童话;如果你相信,这也是真的。

 2 ) 小笔记:忠于自我表达的艺术家之路

因为懒惰没搜到合适的资源,一直没看齐拉斯冯提尔的电影,却等到了大屏幕观看《破浪》,何其幸运。可是看过《反基督者》和《女性瘾者》再来看《破浪》,简直气到七窍生烟。同样是强烈的性元素和宗教题材,在反基督者里彻底背弃基督的导演却在破浪里用刻意的钟声意象祈求神的宽恕。而强烈的性有罪化色彩,和女性瘾者的奔放也背道而驰。

但是对照了一下每部影片的拍摄时间,就释然了起来。

(以下涉及剧透)

《破浪》1996

天真善良愚蠢的女主为了满足瘫痪在床的丈夫的性幻想,给病痛中的丈夫提供生存下去的希望,主动去寻求放荡的性关系,最后死于变态暴力狂的水手手里。这个过程里,不管是女主本身对不忠之性的恶心感,还是家人邻居和教堂的鄙夷,都给性本身抹上了浓重的有罪感。可是导演却大张旗鼓地表现被宗教禁止的放荡的性,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然后导演套用了一个耶稣献祭的壳,将女主的死变成了牺牲,换来了神迹般的丈夫的康复,虽死后在教会的诅咒中卑微地下葬,却换来了本不存在的教堂钟声的响应。

此片中导演已经表现出对自身欲望的迷恋,愧疚和迷惑不解,但仍试图在已有的基督的理论框架里获得原谅和拨乱反正。

《狗镇》2003

和破浪一样的小镇环境,同样是看起来善良容易受欺负的女主,同样大部分重大决定在小镇教堂中进行。不是无关宗教,是个社会道德片。用讲道理摆事实,揭露人类道德的伪善。

《反基督者》2009

一开头也对性做了有罪化的描述,但用了历史上曾被基督教徒迫害的女巫作为反基督的主要反叛方。最后女巫力量获胜,背弃基督,而赞颂大自然的生命力。使用了大量女巫元素,和邪恶寓言象征,用你(基督)的理论的反面,彻底反叛你。

是反叛主题的作品里非常出色的作品。然而,反叛,不代表意义的构建。而意义的构建,又涉及不同的主题方向。

相比于破浪,导演可以说是完全抛弃了固有框架,彻底放飞自我了。

《忧郁症》2011

从一开头的末日预言到结尾末日确实来了,全灭结局,非常舒爽。是对日常生活的反叛和颠覆。

在这一年的戛纳电影节,拉斯冯提尔因发表纳粹相关的不当言论被戛纳驱逐。一件并不意外的事。

《女性瘾者》2013

放飞自我后,对自我欲望的拨乱反正和意义的探寻。虽然对性的探讨非常极致了,但结尾,只看到了空虚,缺乏意义感。

《此房是我造》2018

导演放飞自我后试图构建意义的作品。然而,从结局那个难看的尸体房子来看,也没找到确凿的意义,这个房子,盖的不怎么样。

拍《破浪》时,拉斯冯提尔40岁,到了《此房是我造》,62岁,这位如此忠于自我表达的艺术家,还未找寻到人生的意义。期待他晚年的作品吧~

 3 ) 破浪--一个人的宗教

对于这样一部深受好评的有深度的经典片子,我不能说我完全看懂了,也不能说多么有共鸣,甚至在看的时候一度感到不适和不解。
但就是这么奇怪,谈不上喜欢,但忍不住在看完后一遍遍去想它。

故事情节大致如下:单纯天真的Bess生活在70年代苏格兰的一个封闭小镇上,凯尔文教长老会的统治着这个镇子,这群穿黑衣的老头刻板压抑,自以为是,他们制定规则,排斥女性,可以随意在葬礼上诅咒一个看不顺眼的人下地狱。当地的教堂也缺少温馨,黑灰色的调调和乏味说教的布道让人无法想象上帝的慈爱。唯有北欧石油工人Jan的到来给Bess的生活增加亮色,Bess不顾众议和Jan结婚,沉浸在极度狂喜中。但是好景不长,新婚燕尔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Jan马上返回海上石油钻井船上工作。孤独的Bess拼命祈求上帝把Jan带回家,不管用什么方式。没过多久,Jan果然回来了,却是因为工伤而瘫痪。虔诚迷信的Bess深感内疚,隐约觉得Jan的负伤是自己的自私祈祷所致。Bess长期守在Jan身边,悉心照料他,但Jan忽然提出一个不可理喻的要求:他请求Bess去找别的男人寻欢,Bess不依,他于是骗她说,她这样做可以激发自己的生之欲。任何一个神智正常的人都不会理睬这样的请求,但偏执的Bess不是,她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下流的陌生人发生关系(因为正直的人不会接受她的请求),自然也招来了小镇上所有人的鄙视和不齿,她所依赖的教堂马上将她驱逐,连疼爱她的嫂嫂和爱她的医生都无计可施,只能把她的疯狂行为解释成受了巨大刺激后的精神错乱。在一个阴冷的早晨,披头散发衣冠不整的Bess被母亲赶出家门,在路上又被一群小孩扔石头,穷追猛打,最后昏倒在教堂门口,牧师冷漠不屑地瞥了她一眼,走开了。Bess的嫂嫂只能忍痛将Bess送去精神病院,可Bess竟然逃跑,最终死于流氓的凶残虐待。在Bess一案的法庭现场,长老和法官要求医生为Bess的行为作出医学解释,有所顿悟的医生说,Bess完全正常,她遭受这一切,只是因为她的Goodness(暂且翻译成善良吧)。镜头一转,Jan拄着拐棍,已经能够行走。按照镇上的规矩,Bess无权躺入教堂的墓地,只能被抛弃在乱坟岗,还要被长老们诅咒下地狱。Jan为了阻止这一切发生,将Bess的尸体偷出来,带到船上,在深夜放入海洋,清晨的时候,天堂的钟声响起,船上的人和镇上的人都能听到。

单看情节,你可以说它扭曲,荒唐,肮脏。可是我慢慢觉得,这是一个纯洁而虔诚的宗教故事,关于一个人的信仰。Bess生活在一种极端宗教的环境中,宗教是她身体灵魂的一部分,而单纯善良的性格使她比一般人更虔诚,但是另一方面,Bess又有着过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发的创造性,压抑的环境和不安分的性格造就了她精神分裂的气质,于是她创造出了自己的上帝。她扮演上帝和自己对话,一会儿抬起头,乖顺无助地,轻声祈求上帝,一会儿又低下头,发出严厉的责备或指示,那是在模仿想象中的上帝在自己对话。这种神经质的对话贯穿全片,这是Bess自己的宗教。Jan在瘫痪中对Bess的要求是最不可理喻的,外文评论中的一种解释是,Jan希望Bess可以抛开自己,享受正常的快乐,于是编出善意的谎言骗她,不料竟被她曲解;另一种解释是Jan极端自私,并且在瘫痪和药物的作用下心理变态。至于事实如何导演也不想说清楚,就像现实中人物的复杂。Bess由于深爱着Jan,又因为Jan的瘫痪感到内疚,认为可能自己自私的爱和对幸福的贪婪惹怒了上帝,于是相信接受惩罚和考验可以换来Jan的康复。她投入肮脏的怀抱,接受无情的摧残,像在用纯洁的身体反衬和洗刷人类的罪恶。就像童话《金心》里的那个小女孩,把身上的东西分给所有生灵,在走出森林的时候赤身裸体,一无所有――据说这是导演灵感的来源。当她坐着小船向流氓窝驶去时,眼中有分明的凄楚和恐惧,再一次和上帝对话之后,她坚定了信仰,整个人焕发着殉难的英勇和对Jan的康复的信心。这一刻让我想起受难的耶稣,任人鞭打,凌辱,用所有的苦难,为愚昧罪恶的人类寻求救赎。影片最后,Jan的康复和天堂的钟声都肯定了Bess的虔诚,导演要表现的Bess,绝对不是一个无谓牺牲的疯子,即使表面看上去是这样。影片要表现的信仰和宗教,绝不是凯尔文教长老的那种自以为是和冷血的教条。

影片的几个章节之间有着图书插画式的桥段,是苏格兰海边荒凉诡谲的风景(从北欧回来,看到这种风景很亲切),配以六七十年代温柔的老歌,静止的画面中只有一个运动的小物体,不仔细看发现不了,可以是Jan回来的那架直升机,深浅变幻的彩虹,载Bess去受难的小船,桥下的水流。我以为意境深远。

原罪,受难,救赎――这是我看到的《破浪》。

 4 ) 破浪而出

写在了解更多Emily Watson的事之前。
只是读过这部片子的部分情节,就想着应该是部运笔颇深的作品。然后看到女主角贝丝的脸,确定它值得花我N个两个半小时去看。“她比烟花寂寞”是我此前看过的唯一一部Emily Watson的电影。她不够出众的外表让我花了相当的时间去适应“她便是女主角”这一事实。(好的,我承认自己是个“可耻”的属于外貌协会的家伙。但是,我是真的喜欢这个女演员。)
贝丝穿着一身婚纱出现在镜头前。和Jan结婚。他和她抽了一个婚礼间隙,在洗手间站着完成第一次结合。有血落在贝丝的白色婚纱上。对的,不够浪漫。不过像是两个小孩玩的一个游戏。心心相印的,反正都无所谓众人的掌声或欢呼,两个人喜欢就好。
对于Jan,从头到尾都没有太强烈的喜爱或者憎恶(除了确实觉得这个男人有点胖,但文艺气质这么重的一部片,本来就不是为了取悦肤浅少男少女的,胖也就不作为评价男主角的一个尺标了)。喜欢看他们两个人一起的镜头,不管是甜蜜私语还是单纯的做爱,全部都建立在对Emily的敬仰之情上。说是敬仰,这个词有些太正式了以及官腔了,但是我还没有想到另一个词可以代替,就先用它补位。大概是这样一种情绪:完全佩服她的表演。如果她本身就是电影里的样子,吸收所有阳光的灿烂的笑还有被下了诅咒般的痛苦与歇斯底里,那么我以一整颗心去爱她。
贝丝是一个太虔诚的上帝的女儿,至少她自己深信。她会把自己所有的悲喜都与“父”分享。她感恩于“父”给她这么完美的丈夫还有满满的爱情(她心里不存在任何功利的指标,所以很容易就有得到“完美”的幸福感);Jan必须离开家去工作,贝丝便对“父”不断地祈祷,要他快回来,以至于Jan出了事之后,贝丝认定是自己的自私任性害到Jan;等到生活完全混乱,她来到看不见的“父”前说:“Dear father, what’s going on?”可是没有任何回应,她就像一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可是克制地呜咽,惊慌地挤出一声:“Father, where are you?”
等到她死了,Jan把她的遗体偷出来,跟自己的好友一起为她进行海藏。大概因为教堂的人审判贝丝之后,贝丝会下地狱。Jan怎么舍得她下地狱。海葬第二天,空中出现钟声,是他们常去的那个教堂一直缺失的圣音。
到现在我还没有想清楚Jan是为自己还是为贝丝而让她去和别的男人做爱的。因为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确定无误的是他们从头到尾都只深爱彼此,两个干净的人用干净的意念做别人眼里下流的事。其实简单归纳,只是一对小夫妻的房事,与众不同的是通过别的男人的身体。借用了别的介质而已。我想一开始Jan是心疼自己的小妻子再也不能跟自己做爱,会担心她寂寞难耐(我讨厌寂寞难耐这个词汇,有涤不干净的风尘气,但是确实是这个意思)。而他也是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自己告诉自己还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即没有生存的证明。悲剧衍生的关键,是Jan没有告诉贝丝其实该有一个正确的方式,找一个真的爱她的男人。而他没有做到,他是一个连眼球都充满药水全身瘫痪的病者,又怎么用理论指导贝丝实践?所以傻姑娘贝丝向医生理查德逊求欢失败后,开始乱找男人:在公车上对一位接近老年的男人实施性骚扰;一身豹纹打扮假装妓女混在男人里;最后碰到性虐狂,死于SM。理查德逊是爱贝丝的,自始至终的正人君子一枚,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是他和Jan一起把贝丝推向精神崩溃和被世人唾弃的境地。而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发展。假如他接受了贝丝,贝丝也终于喜欢上他,那么贝丝与Jan之间纯净的感情就面临瓦解,和世界上真实的婚外恋事件没有差别,这个故事也就失去了叙述的必要。
这部电影的美感正在于它的毁灭性。把最简单的贝丝毁成荡妇。迷人的地方是贝丝始终认为她只不过是在爱Jan。临死还坚信Jan会因为自己跟男人做过爱而变得好起来,因为这层喜悦而完全无视身上的伤痛。她是因这些伤势而死的。
最后Jan慢慢好转起来,可以拄着拐杖,指挥朋友们把贝丝的遗体送入海里。原本对于这个结局甚感愤怒。因为我本坚持Jan是必须死的。贝丝做了够沉重的牺牲,而他却没有以死呼应贝丝的牺牲。写到这里我突然想,用JAN的好转表现贝丝牺牲的意义重大也不失一个浪漫主义的好的方法。因为JAN没有死是一个miracle,是贝丝让奇迹出现的。好吧,我们都假装相信这件事。
中文译名是破浪而出。我在这里有一点点微词(不好意思,语意重叠,但是,不管)。破浪而出更接近歌颂男性坚持不懈最终取得胜利,而这部片子的主心骨全数落在贝丝身上,所以这个词显得太过雄性,失之娇柔。我更愿意它叫“蝶死”。蝴蝶死的时候身体会渐渐萎缩,失去原来的光鲜明媚。但至少,她一直是美的。加之“死”字,念死的时候,上齿与下齿相触,时间上持续加上力度的增强,整个人就歇斯底里起来。





 5 ) 如果你知道我有多爱你

Bessie & Jan,教堂里昏暗的灯光,男人们的黑衣,迟到的新郎,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这将是一场不被祝福的奇情。

疯狂降临在爱情里,生命都变得苍白。除了在一起的欢愉,所有的现实都被忘记了。寒冷的苏格兰北方,纯得如婴儿般的姑娘,来自海上油田的异教徒——高大的金发男人。

摄影机的视角是摇晃的、好奇的,仿佛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在观察这个世界。

“If you know how much I love you, you might get upset.”人们都说Bessie很脆弱,她需要时时被人呵护在掌心。当婚姻缔结以后,Jan就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生命的全部。他知道。可他不知道她会为他牺牲一切,哪怕是生命也无所谓。只有上帝,祂在注视着我们,怜悯我们为爱所犯的罪。

 6 ) 边缘人的谈资论价

  破浪作为道格玛95运动的典型电影,不仅仅在于良心三部曲中出色的一部,同时在这三部曲中表现的不用于此的表现手法但同时都契合一个主题,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脱节以及边缘化人物的死亡现状,不得不说的是“良心”这二字拷问更多的是观众。

  实际上,作为手持DV拍摄的方式拉斯冯提尔更多的是将观者置入到一个平行关注这一视角中,也就是所谓的限制叙事,他区别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更多的将镜头推近于人物的脸庞,即使这部电影细细数来还是存在着大量正反打的基本拍摄元素,那么在小景别加上大特写的手持拍摄上,更多的贴近实际拍摄现场的原貌,视为粗糙,道格玛认为这样的一种表现方式能贴近生活的侧面;在这样的状况下,导演会更加注重剧本的雕琢和演员运用表演的塑造能力,所幸在丹麦这两项基本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软实力,无论如何他们规避了和他者技术上的缺陷与此同时采取了取长补短策略,这实际上是道格玛“十诫”的实质意义,这些戒律基本只适用于于丹麦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若换到第一世界好莱坞和第二世界西作者电影的情境下,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格局。

  说到“十诫”,并不是每部获得道格玛称谓的电影就已然完全遵照了这些规则,现在到温特伯格最新的贴有道格玛标签的电影“狩猎”,采用人工光源;不说远的,就说说这部《破浪》,电影结尾展现天国之钟的镜头就是完全违背了“十诫”;但实际上,小组成员们并不会因此否定他,原因在于他们自己都做不到这样的规定,到头来只求“意蕴”到达而非“形式”一致,这也是被大多数影评人评价道格玛为“装逼”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到影片,破浪所关注的主角立足在于一个边缘人,边缘人的形态设置使得观众在进入情境之中是作为“普通旁观者”这样一种特殊的视点来关注故事叙述的,在见证了所有事情的发生的时候,在最后结尾之时,视点转成了上帝视角,实际上对于观众来说这样是一种自我身份的一种升华,而我们在观影过程也不由的处于道德至高点来批判剧中所有的人,经过伪装的视点“平起平坐”的诱发了自我的“怜爱”,但绝不是感同身受,电影在结尾后,观众更多的并不是对于“怜爱”的情感宣泄,而是上升为上帝视点后作为“上帝”的欢愉,和远离这样的环境而保持的“庆幸”,总结为观众的情绪并不是感同身受的,而是悲悯天人的。

  仅仅是这一点,对于温特伯格的电影拥有真正刺伤观众的痛感,即使他的作品并不多(奉劝一句温特伯格远离拉斯冯提尔,没有他的参合温特伯格拍出来的基本上都属于经典之作)无论是解构家庭的《家宴》,还是对于乌合之众的最佳注释的《狩猎》。温特伯格更善于将中心人物推向边缘,这实际上比单单展现边缘人来的更好,效果更棒。

  良心三部曲都是在于有心理问题女性走入深渊的故事,细细想来,非常刻意,而且实际上就像看家庭伦理苦情剧,但也就是拍摄手法新颖和技术上的成熟,当然还有剧本的严谨,掩盖了许多的不足,但仅仅在于“良心”这二字的剖析上,实际上完全不够。

  女性在这部电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在《反基督者》给提尔完全的找了回来,现在想来也挺有意思的,“良心”三部曲神女性的“神明”是被当做神经病对待,在《反基督者》中女巫的力量得以完全的展现,提尔在展现女性的力量的时候不仅仅在于精神的坚强和肉体的脆弱来进行二元对立,同时在“精神”这一层面提尔简单的复述为力量的由来仅仅是“女巫崇拜”在作祟,这在《反基督者》中有了很好的诠释,这样的诠释可以始终贯穿于提尔的所有电影的女性角色的设定,而BESS在进行“邪灵”祈求中也十分自然的得以回应。这模糊了人物精神和神经的界限。

  事实上,所谓独特的风格:章节分段基本上属于节奏调和的作用,得益于7张美轮美奂的画面和悦耳的歌曲,使人感觉再不那么的无聊,想想白痴把,为何这部电影比白痴有着更好的观影体验,章节分段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观众们都试图从这些章节导读中进行符号解读,别逗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隐喻只有一个作用:INTERMISSION

  提尔加油,即使你的出片量出奇的高,但和你的老相好温特伯格有着不小的差距,别再纠结那些杀手小偷强奸犯了,将视点立于普通人,做到去神经质,也许会更好。

 短评

丹麦导演的这三部曲其实让我后悔看过。。。女主角都带点神经质,然后一种怪异到偏执的念头促使她们去做导致最后的悲剧的事情。。。可是即便bess的丈夫活下能行走,selma的儿子可以治愈眼睛,失去了她们,那意义又何在?导演一直在讲一种类似变态的女性牺牲。。。

5分钟前
  • 蘭女
  • 还行

如不因前几天才正准备看狂恋大提琴 | 想搞重的 最后还是虚的 | 如真的恶 吐后怎会拿右手扶帽 | 佩服自己 两个半小时就这么坐下来 ARTE前 原来是解决块状化之方 | 其实想打4星 但那是"推荐" 念及已太神叨的 不能推 | 我是说怎么看的时候不禁想起黑暗中的舞者呢!

7分钟前
  • 不是方先生
  • 还行

别跟我说你善良。也别跟我说你喜欢善良的人。人们向来歌颂执念,是因为人们从心底不相信执念。其实拉斯冯提尔片中的人物都是异化的,却恰恰最贴近社会的教条。他质疑一切,如同在血液之中播撒一场瘟疫。

1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又是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人.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开一个神经质的女人的豆例了.

14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这样的电影,有点艰涩,需要一种定力来观摩,我不很感兴趣。

18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在森林里碰见一位白发老圣人。老人见查拉图斯特眼睛纯洁,口角上下却藏有一点邪恶,走起路来像舞蹈。查拉图斯特拉说他因为爱世人,所以要去往人世。老人宣称他只爱上帝,不爱世人。告别老人,查拉图斯特拉继续下山,心中惊诧老人竟不知上帝己死。

23分钟前
  • 花地
  • 推荐

It's all about how to prove your love...看到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

26分钟前
  • raisonneur
  • 还行

Emily Watson的演出是“一生一次”那种级别的。

29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拉斯冯特里尔自始至终是个疯子,难入法眼。

3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实在讨厌Emily Watson

32分钟前
  • hitchhiker
  • 还行

拉斯冯提尔的“痴情女苦情戏”,圣徒般的女人为爱痴狂献祭给了整个小镇,而结尾的圣钟敲响更像是耶稣受难后对世人精神的洗礼和训诫。冯提尔用宗教式的寓言故事来蔑视、讽刺宗教本身,想到《幸福的拉扎罗》则是用现代的寓言呼应圣徒的虔诚。冯提尔的偏执狂(疯子)属性带来的往往是毁灭,而毁灭本身充斥着变态的快感。

35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又一位holy fool。女性受害以满足男性幻想,女性死亡以换得男性重生。拉斯确实是宗教权威、封闭社会和男权社会最一以贯之的控诉者(至于这种控诉是否有深度和有效则是另一回事,个人非常不喜欢把“goodness“放入讨论之中)。| 35毫米胶片拍摄,扫描成数字文件,再把修改过的画面重新洗印成胶片,获得了水洗褪色的画面颜色。

40分钟前
  • Trillian
  • 推荐

昏黄的现实与灿烂的梦,冯·提尔一如既往地将他对男性女性的见解投射到银幕中,荒芜刮风的山坡和被宗教束缚的小镇,看似蠢笨的女孩看着路边野兔,心底是善良和可爱,而这座小镇则开始显现其恶毒的面目,在阴暗扭曲矛盾的山穷水尽后,我们在最后开始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因爱之名”的故事。

45分钟前
  • TWY
  • 推荐

油画绘片+部分动态划分章节,教堂钟的缺失与重回--女主新婚/犯教与死亡构成讽刺。以自我与上帝对话,虚构上帝。自我即神谕,充沛即他人。好像一个正反打都没有。

48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the deceased was suffering from being good. perhaps this is the psychological defect that led to her death."

53分钟前
  • 林檎
  • 还行

艾米丽真正小兽模样,圆眼时刻流露着不安,依赖性,楚楚可怜,但会在意外的地方变得狠厉坚强。她说,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天赋,我的是能够相信。只是她悲剧在分不清爱与信仰。粗粝的海风荒凉的镇,没有钟声的教堂以及被诅咒的葬礼。是被剧透了近十年才终于观看的电影,谈不上喜欢,但一定忘不掉。

54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深情既是一桩悲剧 必得已死来句读。 实在不喜欢这片,女主的太过依赖自私 让事情都走了样 爱情不应该是这么揪心的

57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还行

1.曾经看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厅要在2017年4月16日放映《破浪》就关注这部电影了,当时在天津的我没有特地赶去北京观影就打算后面独自找来看一下,结果一拖再拖,直到2022年8月10日才终于观影了;2.拉斯·冯·提尔那么爱英格玛·伯格曼,然而他导演电影的风格却感觉与伯格曼相差甚远,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他埋怨伯格曼与托马斯·温特伯格关系密切却没与他联系,我现在不禁怀疑伯格曼是不是不太喜欢他的电影?…… 3.影片中间的部分剧情台词不时让我联想到获得第77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2004年电影《深海长眠》: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觉得“痛苦地生活不如痛快地死去”;……

5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很遗憾,按照古老的习惯,任何一个人把爱情当作信仰,最终都会有悲剧的结局。

1小时前
  • X
  • 力荐

画面的镜头不停地摇晃,看得我晕晕乎乎的,是为了然大家感受到贝斯的痛苦,纠结吗?很不舒服。而且,我觉得应该让简和贝斯一起死去,想他那样瘫痪了这么久,忽然让他站起来,这是不是因为贝斯用她所谓的爱去拯救了简?那样,如果贝斯不死,那她会更加深信不移。不过,那样就没人取运贝斯的尸体。。。诶

1小时前
  • Hephaestus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