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终点2015

剧情片美国2015

主演:杰森·席格尔,杰西·艾森伯格,安娜·克拉姆斯基,麦米·古默,琼·库萨克,朗·里维斯顿,米奇·萨姆纳,琳赛·伊丽莎白

导演:詹姆斯·庞索特

播放地址

 剧照

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1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2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3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4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5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6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13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14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15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16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17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18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19旅行终点201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5:20

详细剧情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畅销书《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杰森·席格尔 饰)和《滚石》杂志记者(杰西·艾森伯格 饰)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如果不能理解,请不要曲解

像这样子的话痨电影,刚刚打开的时候还是有些抗拒。可是当深夜来临,独自躺在床上,再打开时,三分钟过后,便舍不得漏掉一个字。

看完之后,总觉得心里有些五味杂陈。旅途的终点,到底是什么呢?

刚刚出版了一部上千页文字的作家戴维,红极一时。见面时,不过是一个不修边幅看起来蠢蠢的大个子,和两条狗住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小地方。他看起来只是一个极普通的人。

他所面对的也只是普通人所面对的问题。孤独。恶魔一般紧紧追逐的孤独。死亡是唯一可以摆脱的机会,同时也是真正臣服于孤独的时刻。那一刻,这个恶魔用天底下最鄙夷的神色注视着你,看着你缓缓走向死亡,你失败了,永远臣服在它的脚下。

卡夫卡曾说,我一生都在抗拒自杀的欲望中度过,忍耐疾病般忍耐着生存。活着的意义有很多,但那种渗透全身的孤独却令人对生存忘而却步。

作家戴维极喜欢看电视,无聊的节目与烂俗的大片都可以让他聚精会神,看得津津有味。但他家里却没有电视机,因为他怕自己深陷其中,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时光。

这是一个很悲哀的问题。正如我们大多数人都深陷网络的漩涡,一边讨厌着手机榨取了自己大好的年华,一边却在没有手机握在手心里时无所适从,焦虑不安。

戴维曾经酗酒,甚至有传言吸毒。他矢口否认自己是一个瘾君子。他不过是看到了自己生活的终点,生命在某一瞬间停滞了,不知该如何走下去。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换一种活法,让自己太过清醒的灵魂睡过去,以此来渡过生命的瓶颈。

而这扼住呼吸的瓶颈正是令人绝望的孤独。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欲言又止,渴望陪伴却宁愿选择独处,是退缩,明知向前不论多远,终归回到起点,是看透生命的苍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生是欲望。一旦一个人开始渴望爱,渴望名,渴望利,渴望一切与欲望沾边的东西,生的欲望便被点燃。

然而,戴维却一直拼着全力摆脱这些东西,他不愿成为瘾君子,不愿用电视机浪费时光,也不愿获得世人过度的关注。可是他却渴望得到认可。

戴维最终选择自杀。是他杀了自己,也是很多人杀了他。他是一个禁欲者,斩断了自己对生的所有欲望。而他唯一的渴望,被认可。这更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认可,有时候是理解,是赞赏。更多的时候,却是曲解,肆意的歪曲。

人是孤独的,自私的,自大的。所以彼此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解,总是不经意带入自己,偏执地信任自己,而猜忌别人。渴望被理解,却总是被曲解,这应该是最深的孤独。

 2 ) 旅行终点

真实事件改编

看这个电影之前期待着各种大的场景,偏偏小众的片子,不服务大众,导演同样选择了取悦自己。读你的书何尝不是一种与你相识的方式呢,观众亦然。写影评的如果愿意把80%对白原封不动搬出来,不做解释让他人感受,便是一篇不错的东西。

愿我们可以明白自己,不为难自己。

大卫:

记者与作家的双重身份

我那时不懂商业区,母亲把我们从美满的生活里一把拉了出来钉在这条阴森的混迹着她那些艺术届朋友的死巷子里,我感到格格不入。

一名刚加入滚石的敏锐新人记者,有着高情商且刚出版了《小说集市》,有着朝气。出于对《无尽的欢笑》敬仰及自己应该做这样的事去采访大卫。

30岁刚毕业

大卫:

作家

他们是有意识的不给我任何刻意的指导方向,尽管显然,你最终变成的只能是你。

记者作家这样评价他:鲜活的自我。

书评:浓稠、尖刻、且长达干

34岁:21岁开始写作且小有名气,25岁毕业,做过几个月的保安,并且享受那种简单不用想的状态。健身房服务员,遇旧人不等同价值的观念让他一度崩溃,28岁自杀观察,缺乏生活,居住在小镇。

他们都是大卫。

我有不少朋友经历过戒酒,他们总说别在他们面前喝酒,他们会不舒服,我是说出于尊重我跟你点一样的就行。

不管是戒酒戒毒戒什么,我都没啥发言权,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有限的认知是,那些老资格的人不在乎,你就是在他们面前吸白粉也没关系。

相互的尊重理解。

记者可能是出于30年生活成长锻炼出的高情商,作家觉得这默契,是他一直希望的,因此有所好感,著作之人与敬仰之人的彼此认可。

大卫对于自慰和婚姻的角度让内心心生震动。

大卫说他接受采访是为了给自己赚点钱还有名气。这是真实的。

他曾在28岁,自杀观察:害怕连自杀都做不好。渴望文学上的成功,将自己沉迷于写作中导致抑郁。写作者的自省力让自己缓和。

他选择远离城市,是因为:每次去纽约,都会被卷入那种。就像是自负与自谪,随各自的境遇而交错起伏,如风箱般发出巨大的嘶嘶声。

没有人能感我所感,非写作圈的朋友只会惊叹我的照片上了时代杂志。

我只知道这是1992-1995年间,我所能做的最好水平了。如果大家纷纷恶评,我不会兴奋激动也不会太气馁。如果你已经习惯写那些厚重的不怎么卖的动的纯文学,身为有自尊的人类动物,你就会自圆其说以适应现实。如果这书很畅销,很受瞩目,那一定写的很狗屎。最最讽刺的是如果你的作品开始畅销了,开始受瞩目,之前受冷漠时你用以保护自己的机制就不再有用了,你完全没有赢面。

他并非沉迷毒品,只因会受众,所以虚构。他沉迷于电视,因缺乏社交,不被认可。电视如壁炉存在式的影响。而他又不能被影响,他选择逃跑,却又挣不脱。

那不是因为体内微量元素不平衡什么的,也不是因为毒品或酒精,我觉得我活着太依据美式理想了,即那种如果我达成了X Y 和 Z,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理念。我书里写过一段是讲当一个人从燃烧的摩天大厦跃下时,不是说他们不在惧怕坠落了,只是另一种选择更糟糕。这就会令你思考什么样的情况是如此糟糕,以至于你的死亡都显的是种解脱。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但这比任何物理伤害都更糟糕,这大概就是以前所谓的心灵危机。

感觉你生命中每一句箴言都成了谬误,万事皆空,你亦无物,一切皆是虚幻。

你比旁人出色太多,因为你你已看穿这一切,均不过是幻梦。

你也比旁人糟糕太多,因你已经该死的无法正常生活。

那种感觉非常骇人。

我觉得人是不会变的,我确信那仍旧深埋我身体里,大概我只是非常努力地在想办法不被它牵着走。

大卫彼此嫉妒,同时又有着占有欲。嫉妒他的才华,内心所感,人格,真实的发生。嫉妒交际,三言俩语便能逗笑自己认识几十年的友人。

那种嫉妒又很像小孩的那种你怎么不跟我好了一般。很显然大孩子别样的嫉妒让大卫大卫关系降到了冰点。

电影如同生活,吵架是情绪的宣泄,让对方知道你真实所想,坦诚。1:10:24-1:21:47

大卫因自己的冒失感到后悔,内疚。

惺惺相惜

他有辆老思域,破旧但还能开,大卫却没有换掉它,因为它是我的朋友。

我有书给你

我不怎么确信你会想成为我

我们都如此年轻,他想要更甚于他已然拥有的而我想要恰就是他已然拥有的。

愿你我有趣知烟火。

 3 ) 伟大灵魂的碰撞还是一场令人怀疑的写作

看完电影后,我跟身边的朋友说,这个电影一定是个基佬片无误。他们之间一定是有伟大的爱情的,不然不会掉眼泪。作为一个直男,直觉告诉我,对另一个男人掉眼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后来在纽约地铁上讨论,越发觉得自己不够严谨,也怀疑是不是艾森伯格表现的太过于内敛。一是觉得如果仅仅是同性之间的爱情,导演大可不必大费周章安排那么多台词。二是觉得,既然是真实故事,那么两者之间在五天内擦出火花事后还没有进展,这太不符合逻辑了。

于是回家以后,放着采访不写,研究起了关于他们俩的故事。后来发现,之前的愚见实在是可笑,也希望把一些事实列出来,免得个别像我一样无知的人也有同样的怀疑。

1. Time杂志对David Lipsky的采访
    http://time.com/3986538/david-lipsky-david-foster-wallace-the-end-of-the-tour/

通篇读下来,David对电影一些细节处做了修正(如洗手间的药柜),但总体上是非常认可电影的处理的。他说他跟现实中一样,用一个鞋盒放磁带和草稿,并且每隔几年就拿出来听听。他说,DFW的话对他意味着许多。我的翻译为了避免各种基情的暗示,都显得很直白。而我对”matters a lot 的理解“ 则是:他的话对我的人生意义非凡。

这样就不难理解电影中为什么他仰躺着,仅仅听DFW诉说就掉下眼泪。因为他在乎。而他的在乎并非纯粹地出于感情,甚至于,很可能几乎没有感情掺杂。他的在乎是出于感同身受,这份感同身受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读了伟大作品,或者跟伟大的人聊天了,那种感同身受。而是真正地设身处地地,仰慕一个人从而进入他的生活,感受到了DFW与整个世界的那种孤独感。如果电影里,艾森伯格对DFW狗的感情变化可以再深刻点,无疑可以佐证他对DFW孤独感的理解。

至于他对自己的评价,“It’d be very interesting to talk to you in a few years. My own experience is that that’s not so—that the more people think that you’re really good, actually the stronger the fear of being a fraud is.”

2.http://www.onthemedia.org/story/end-tour-david-foster-wallace/
这里有一些当时磁带的原声。
你会发现电影的还原度非常高。

”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 A Road Trip with David Foster Wallace“ 这个则是后来真正讲述这个故事的书。电影里说是滚石杂志的记者,实际上,因为当时其他报道显得更为重要,因此David Lipsky并没有发表他的文章,而是在后来以书的形式发表了。下面是可以购买的链接,有kindle版本

http://www.amazon.com/Although-Course-You-Becoming-Yourself/dp/030759243X

3. 书籍出版的日期为2010年,而DFW是在2008年自杀身亡。DFW的父亲说,儿子饱受抑郁症长达20余年,是药物作用才让他坚持完成那些伟大的作品。
那么问题来了,David Lipsky必然知道是药物的作用,而电影这么强调这一点,甚至在最后不惜用长达5分钟的镜头来拍摄两人对于这一点采访的争吵。这很能解释整个故事,但我依然有理由怀疑,David Lipsky记忆的混淆。电影中,他是借着去厕所打开药柜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他说当时那个柜子就是敞开着的,他不过看了看。
导演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也没有必要篡改。唯一的理由就是,导演并不相信DFW家里没有抗抑郁症的药物,或者说,他希望观众来怀疑这一点。最后的争吵之所以给予那么多的时间,也是为了让观众从故事里抽离,在现实中阅读DFW的作品和故事,从而评价或者回顾这个伟大作者的一些碎片。

这也是我最后对电影的评价。非常深入,非常写实,同时也颇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被我看作是一些对David Lipsky在DFW死后出书这一行为的怀疑,也可以看作是佐证两人伟大友情、灵魂碰撞的证据。

 4 ) Depressed

“我看到David和我坐在前车座上,我们都是如此年轻。他想要比现在更好的东西,但我恰恰想拥有他现在的东西。我们都对生活感到迷茫,这种感觉就像闻到了烟草,汽水和香烟。和他的交谈是我这辈子有过最好的一次。David觉得书籍的存在是让他们从孤独中醒来。如果我可以,我想对David说,和他在一起的那段时光提醒了我真正生活是什么,而不是从生活中得到解脱。所以我得告诉他,意识到这一点让我感觉没那么孤单了。” ——David Lipsky

 5 ) 我要离开地球,去火星生活

“人们不会去看一个普通人写的1000页的书,他们想去看,因为他们知道作者是个天才。所以你他妈是在骗谁?”

“我几年后再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你不会想成为我。”

“未来的生活或许会变的很享受、很便利,只需要购买即可,但提供它们的人都是些不爱你的人。等到那一天,或许你还活着,但你真的已经死了。”

虽然所有人都视成功为终点,社会本体就是个奔向成功的巨大体系,它如此根深蒂固的植入于所有人的内心,以至于不可撼动。华莱士在《无尽的玩笑》之前,又何尝没写过成百上千页纸?那些不能给他换得一点名气,然而在有一天,他成为了真正所谓的名人,登上了山的顶峰,但顶峰的风景是什么样呢?其实什么也没有。

华莱士觉得社会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现实的成功无法解决一个人本质的问题和矛盾。在忙碌的发布会、签名会,一场场party,一次次恭维之后,还是一个三十四岁的单身汉,陪伴的只有一张空白的纸。

成功无法解决孤单,这或许听起来很厚颜无耻,华莱士说出口的时候,也是满脸尴尬。他何尝没有机会利用名气换取物质享受、sex,但那只会更加孤独,越是进入体系,就越是孤独。

但没有成功时呢?作家不会感到痛苦,自尊心受损吗?自然会。但那时你还在体系里,还视成功为一切,对畅销书、最棒的作品充满着幻想和憧憬。不知道自己花上多少年才能达到那个顶峰,然而等你一路攀爬,在商业运作下蓦然成为顶峰的人时,却发现自己以前劝说自己前进的原理不管用了,最棒的作品在哪里?

小黑屋里有的只是单身汉、社会的压力,和一张始终空白的纸页。

在这个社会上,提供给你一切便利的、给予你一切成就感的,都是些不爱你的人。成功与否,都无法摆脱这份强烈的孤独感。

生活的便利有什么用?我要离开地球,去火星生活。

 6 ) 《旅行终点》:从未是朋友

在第三次观看《The end of the tour(旅行终点)》的时候,我仍旧会把影片的中文名错记成《旅程尽头》,细微差别或许体现着对这部影片不一样的理解。

“The End”最常出现在影院大荧幕黯淡下来的那一刻,它代表着落幕,这部影片的开端也是一个人生命的落幕,David Foster Wallace——因长篇巨作《Infinite Jest(无尽的玩笑)》在文坛名声大噪的一位美国作家。

他的去世也是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David Lipsky开始创作《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的契机,十多年前Lipsky随Wallace宣传新书,短短5天的旅行中的对谈和采访成就了这本书,又在2015年改编成了这部电影。

可以想见,读者购买那本书多半是出于对Wallace的崇拜或者好奇。他们也许会将自己代入,幻想自己与Wallace在冰天雪地的伊利诺伊州,一同走进一家饮品店,点一支烟谈天说地。

这么说或许对于同样是作家的Lipsky不太公平,但这部影片的观众眼中,两个David是绝对的平等地位,即使带着仰望的目光,重要的是Lipsky自己已入画。

由此引出的是影片中的多重观察关系:Lipsky对Wallace的观察,Wallace对Lipsky的反击与反观,以及影片中其他配角对二人的观察。在复杂交错的互相凝视中,人会不自觉的开始扮演,和伪装不同,扮演似乎是类似“今天穿蓝衬衫”的一种选择,唤醒某一部分的自己,真实且可以共存.

没有人想一直默默无闻,Lipsky总是逐个字母的报出自己的姓氏,下意识与女孩们调情(compulsively flirtatious),或是又是忧心地对Wallace说“我的女友好像爱上你了…她更欣赏你的作品”,他显然隐藏着自己的焦虑。

Wallace似乎对被人关注这件事保持着警惕,但当他发现Lipsky在人群中更游刃有余,他渴望被关注的欲望已然浮出水面,幼稚地、近乎示威一般地与Lipsky的女友通话了近半个小时,他警惕着,更像是在与自己的欲望进行着斗争。

影片中关于中产阶级的虚无与荒诞的讨论,借由Wallace的自言自语、他的书和生活延伸着:即使拥有良好的教育、不错的工作,却为何在精神上陷入空虚,日复一日要与失落共处。

Wallace自是没有答案,否则也不会在12年后依然选择了自尽。但他擅长剖析自己的困惑,毫无保留的展示着自己的绝望。无论是滥交,还是沉迷酒精或者电视节目,都只是麻痹的手段,连他自己也知道这无法解决问题,甚至都不享受麻痹的过程,毕竟失控感本身就会带来痛苦。

那么努力工作和生活就会好吗?在飞机上,Lipsky提醒Wallace,看看你,现在正在给自己的新书做宣传,也不赖呀。可Wallace却回答“这是不错,但它不是真实的”,是的,因为迟早要结束,他最终要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再次迎面撞上自己的虚无与失落,继续手足无措着。

Lipsky理解他,但自己却没有陷入这个漩涡,可他意识到Wallace的困惑既是诅咒也是祝福,因此也引向了影片另一个精彩之处:Lipsky和Wallace的关系。

如果你曾“不幸”被一个你并不认为是同类的人称作知己,你便知道这样的关系有多么微妙。

毫无疑问Lipsky欣赏Wallace,但从质疑到欣赏,他有一个接受周围人对Wallace赞美的合理性的过程,这与他一开始就自发赞美Wallace有着本质不同,意味着他的欣赏尚存一丝理智,而这仅有的理智却又给了他“我们可以成为朋友”的错觉。

可二人精神世界的共鸣始终是单向的,Wallace的语言像尖锐的银针一般准确的刺进Lipsky思想的最深处——“他说出了我的想法”。但与此同时,Lipsky也不断地感受着在自己悄悄靠近时被轻轻推开,Wallace曾两次提及自己很难相处(hard to be around),于自己、于他人都是。Lipsky听着Wallace对着电话那头对自己的描述只是“Rolling Stone guy”,他临走前赠予Wallace自己写的书,期待着能收到些短评,可打开快递盒里面却只有自己遗落的一只鞋。

人的确可以在保持真诚的同时不倾注真心,自我表露的时刻都是肺腑之言,也十分享受对谈时刻的身心放松,可说到底,他们从未是朋友。

欢迎关注公众号“光影时分”

 短评

感觉可以作为“如何写机智而自然的人物对话”的教学材料。

4分钟前
  • \t^h/
  • 还行

那首big ship真是赞

7分钟前
  • 古怪因子
  • 还行

让人想到林克莱特的几部话唠片。两个作家絮絮叨叨的边走边聊,充满深度的对话就像时断时续的水流,既有尖锐试探又有理解包容。一直觉得卷毛是那种和男星对戏才更有火花的演员~

1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We are both so young. He wants something better than he has. I want precisely what he has already. Neither of us knows where our lives are going to go. It smells like chewing tobacco, soda and smoke."

11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片子以对白主导,两个男人的聊天大多数时间很随意,但你一不小心就会被一些小细节击中,比如暗示大卫·华莱士抑郁症的地方,比如人生的孤独,漫不经心的对话,仔细去听了,就很容易感同身受。有些人在生命中虽然只有短暂的交集,但在相交的那个点上,他们知道那一刻彼此不是孤独的。★★★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滚石记者和大卫·华莱士的公路之旅,这种纯话唠缺剧情的电影真需要倚仗对话的智慧,好在剧本好!相信不仅有原著的功劳,改编者也厉害,编剧好像是个教授... 本是两个作家的对话,却完全不掉书袋,从很普通人的角度入手,慢慢深入。不过华莱士在自杀前的心境,应该和当时有很大不同吧。

1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不错的话痨片,这样的片子只要遵循对白出色,能催发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并适当推动情节就能及格。卷毛演谁都还是卷毛,神经质语速快眼神闪烁表情尴尬,这让席格尔的表演有一种压倒性的出色和可信。说到David F Wallace,很久前想看oblivion和infinite jest,一直没动手,看完电影后是真的好奇了

18分钟前
  • headradio
  • 推荐

情节对话据说基本很忠实录音内容,鸡汤不鸡汤的作为一部大众名人电影做的已经足够好了,真实的Literary上的华莱士,就像Jesse片中女友说的得自个儿读才行。Wallace说电视机是他最大的addiction,但即便是这种高度简单化即时娱乐化的影像作品,晚场电影院里也只有四个人观看

19分钟前
  • Ziggy
  • 力荐

聚焦滚石记者对作家Wallace的跟踪采访。本以为会很闷,但通过两人对话,完成对Wallace的内心剖析到主角的自身映射,进而促成两人关系的微妙发展,竟颇有吸引力,每个对话每段冲突都值得细品。当然电影精彩的核心还是Jason Segel对自卑又自我,自闭又渴望陪伴的孤独作家的传神演绎,极具突破,深入人心

21分钟前
  • ballsirius
  • 推荐

you're so much better than everybody cause you can see how this is just a delusion and you're so much worse because you can't fucking function...it's really horrible.

23分钟前
  • 推荐

最让你恐惧的是,你感到你能听懂他说的每句话,你们确凿无疑是同类,经历过同样的痛苦,有过同样的希望。然而他却死了。死于自杀。你还要发现多少次这样失败的证明?你还剩多少次机会证明前无后路,后不见归途?

24分钟前
  • Touma
  • 力荐

话唠电影,米国文化人物,也许米国人挺喜欢,但无关人物与剧情,只有对一个米国作家的素描而已。闲的挠墙的人可以看,大家请躲。

25分钟前
  • burble
  • 很差

补标。wallace的孤独和坦白我深深理解,他对生活的悲观见解更是见微知著。毕竟站在长路终点回望,一切都只是无尽的玩笑。

28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3.5 整体不如前作,不过仍然有例如酗酒例如成功与失败等元素和主题,且仍然很善于给电影一个完整且动人的情绪,于是又感同身受了一回。下一部是导演自己编剧的科幻惊悚题材,很期待。

3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David说“You feel like you are so much better than everyone else because you see that all these are delusions. You feel you are so much worse than everyone because you can't fucking function.” 之后脑中一直在回放。再听到他说"I've exhausted all the ways of living." 哭了。

36分钟前
  • fugue
  • 力荐

让人很emotional的一部电影抽烟喝酒聊天写作阅读………但愿能够存在于自己的另一个平行宇宙里现实中 没有选择

39分钟前
  • 必胜
  • 力荐

纪德说:“你永远也不会了解,为了让自己对生活产生兴趣,我们付出了多大努力”。短暂的交集却奇妙地揭露出了福斯特的孤独,对人生虚无的恐惧,对生活的不安。对话漫长琐碎,但那些突然乍现的真诚是会让人感动深受而不禁黯然的。福斯特曾有演讲关于面对琐碎生活,关于面对人生,他最终选择另一条路。

42分钟前
  • 真是好大一张床
  • 推荐

这部电影有意思的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记者觉得自己也是个作家,一直表现出一种不同,而被采访者当然会忍不住的表演,这种关系某种时刻很和谐因为是虚假的。而真实的情况是:双方根本不可能平等。这种虚假被戳穿的时候,是这部电影最好看的一刻。

44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让我难过一会,"This idea that if i could just achieve X and Y and Z, that everything would be okay. "

49分钟前
  • Muli
  • 力荐

很喜欢这样的话唠片,不过很多句子翻译成中文也会失去那种会心一击的触动。我们总是说人生而孤独,但其实最深的孤独往往来自于永恒的社交。我们说话,只是没有真的说话;我们倾听,只是没有真的倾听;我们相信,只是没有真的相信。关掉影片的那一刻,忽然就想哭了。福斯特说,我感觉我的人生在28岁戛然而止。我的28岁有一半时间活在被疫情困住的愚人节玩笑里。

50分钟前
  • 某J。624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