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本·拉登

惊悚片美国2012

主演:杰西卡·查斯坦  杰森·克拉克  乔尔·埃哲顿  詹妮弗·艾莉  马克·斯特朗  凯尔·钱德勒  埃德加·拉米雷兹  詹姆斯·甘多菲尼  克里斯·帕拉特  卡兰·马尔韦  泰勒·金尼  弗兰克·格里罗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播放地址

 剧照

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2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3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4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5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6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3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4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5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6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7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8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9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8:55

详细剧情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 美国发动追捕和猎杀行动,目标是基地组织头号人物——奥萨马·本·拉登。玛雅(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饰)是美国中情局一位干练坚韧的女探员,她被派赴美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工作,唯一的任务就是寻找到本·拉登。尽管对当时局内使用酷刑审讯恐怖分子感到不忍,但她坚信获得重要信息的前提高于一切。她将人生的10年锲而不舍的投入到一件事上:从浩如烟海的反恐情报中寻找到一根稻草,然后用它压死一只叫做本·拉登的骆驼。最终她的努力获得回报——2011年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根据她的情报潜入巴基斯坦展开斩首行动,成功击毙奥萨马·本·拉登。而在这一切结束后的玛雅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由影史唯一一位奥斯卡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猎杀本·拉登》汇集前作《拆弹部队》的原班底,聚焦美国反恐十年,讲述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

 长篇影评

 1 ) “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

“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


(12/19/2012 AMC Century City 15早10:30am映场)

毕格罗的电影,无论是《猎杀本拉登》还是《拆弹部队》,都很难看出导演对战争和复仇的态度,她更像是试图用一种与己毫无关系的镜头描述发生的事件:支持或者抗议战争,认同或者反对复仇,都只是每个人看过电影后的私人体验,而观众通过导演镜头下看得见的,是人的状态:无论是《猎杀本拉登》里心力憔悴的CIA分析员,或者是《拆弹部队》里对拆弹几乎病态迷恋的士兵。

电影中一个情节:CIA的分析员Maya和他的上司Joseph向时任中情局局长帕内塔部长汇报进展,说我们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发现一个白色连体寓所,可能是本拉登的住所,但不确定。帕内塔显然并不满意这个回答。他说“下次开会的时候,你们必须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寓所里住户的情况”。会议结束,帕内塔问Joseph:“这位女士是谁?”,不等上司说话,憋屈已久的Maya脱口而出:“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I'm the motherfucker who found this place)”

片头出现September 11, 2001时,随后出现的并不是已经被播放了无数遍的被劫持的客机撞向大楼的画面,而是一片漆黑,只有背景音里无数遇难者遇难前打给亲人或者急救的电话录音片段。3000多个挣扎求生的声音,面对一片漆黑,就这样持续了接近2分钟。随后便是CIA的某处black site,“Abu Ahmed到底是谁?我知道你认识他!”CIA的审讯人员怒吼,女主角Maya就站在一边。其后就是包括水刑、饥饿、噪音、扒下裤子、剥夺睡眠、狗链、锁箱子等一系列酷刑毫无顾忌地大银幕展示。

片中杰西卡查斯坦非常成功地饰演了CIA的一位高效却被工作折磨得异常疲惫的情报分析员Maya,在CIA工作12年基本毫无建树却看着身边的女同事被恐怖分子袭击而死、上司迫于压力被调任、甚至连自己也遭遇了袭击。而当认定了本拉登就在阿伯塔巴德之后,她却在所有领导都说“大约60%可能性他在那里”的会议上毫无顾忌地说“我100%肯定他在那里,当然也可以说是95%肯定”。片尾的时候,任务完成的Maya走进运输机的货舱,靠着椅子坐下,没有复仇的快慰,就那么木然地哭了。

观影者很难接受的是:很难说911袭击中3000人的死亡让CIA所有不人道和羞辱的逼供变得合情合理,但事实是,在正义和邪恶之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所有正义的实现都变成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信仰这种东西有点儿像“不能解决的问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贸易赤字,债务赔偿,成本核算,劳资纠纷,这都不是问题,都是能坐下来或拧巴或扯皮或丑陋恶心或虚与委蛇能谈的问题,谈论无非数字大小,条件多少罢了。唯独说到“信仰”这个事情,没法说,原教旨主义者们就是觉得自己从事了高尚的“圣战”,能够为理想而牺牲是无上的光荣,既便是恐怖袭击,既便是纽约世贸大厦3000无辜平民;或者是马德里火车上的200无辜平民;还是伦敦交通早高峰爆炸的公交车上的52名无辜平民,一切在所不惜。绝无责怪谩骂之意,只是觉得人类进化也有百万年;文明演进也逾6000年,多年之后“宽容”还是一个难以根植心中的理念,即便多年战火血流有声硝烟不散,即便一次又一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心难易。信仰可贵,也很可怕。

话说回来,能组织恐怖团伙发动袭击的也得是家产万贯衣食无虑的人(比如本拉登就和沙特王室有密切关系)。为了追查线人的号码,男主角CIA部门主管Dan飞到科威特去拜见一位石油商人。这位身着传统阿拉伯服装的纨绔子弟在脱衣舞厅会见Dan说:“你们这些人不是我的朋友,平时打电话根本都联系不到,现在有求于我了才飞过来找我”;Dan说“那一辆V10的兰博基尼如何?够朋友了吧?”就这样:一辆兰博基尼,一个监听的电话号码。就让“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的人找到了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本拉登。

无关正义或者邪恶。

 2 ) 转:如何找到本拉登

 就当两架载着美国特种部队的武装直升机飞过没有月色的夜空朝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藏身老巢进发之际,此次行动的策划者还无法确定他们的目标就住在那儿。

  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距巴基斯坦首都60多公里外被击毙,在未来几天内,安全形势趋紧。《华尔街日报》的Jake Lee、Carlos Tejada以及John Bussey对此进行了讨论。一些情报分析师认为此次行动成功的概率只有60%。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选择了一个充满风险的攻击策略:直接袭击这座深处巴基斯坦的房子,而不是利用隐形战机来轰炸。这可能让美国战斗人员在这个像迷宫一般的建筑物内与对方发生面对面的交锋。

  从阿富汗南部的洞穴到巴基斯坦东部没有法律约束的省份,这十年来追寻本拉登的历程让美国倍受挫折。这一次美国官员决定冒险。对美国此次决策的评估显示,它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数月以来不屈不挠的策划之上的,但最终做出采取行动的决策靠的是直觉。

  基地组织领袖、一手策划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恐怖袭击的本·拉登于当地时间周日在巴基斯坦身亡。美国总统奥巴马周日晚证实了这一消息。一位美国官员说,大家都认为除了本拉登,不可能会是其他人躲在那幢房子里。一些人猜测,另一种可能是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藏身于此。

  去年1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以筹措上千万美元的资金,展开一项为期五个月的特别行动。周日击毙拉登的突袭为此次行动画上完美句号。在对白宫、情报机构、五角大楼和国会的近12位官员进行采访并听取相关情况介绍之后,记者撰写了这份报道。

  很显然,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这座壁垒森严的综合体建筑是为隐蔽某位不希望外人看到自己的人所建的,它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兴趣焦点。到去年秋天,美国已经知道这幢建筑内的22位居民大都是本拉登最信任的一位信使的亲属。“信使”是本拉登的心腹,专门负责在基地组织领袖和基地组织的全球“朋友”间传递信息。

  但在这幢三层高的建筑里也住着另外一家人,其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情报官员知道楼里住着一个成年男性,但始终无法见到他的身影,因为他从不露面。

  多年来行踪诡秘的基地组织领袖本·拉登上周日被美军击毙。他最后的藏身地是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约64公里处的一幢住宅。十几年来美国一直在搜寻本拉登,并有六次错失了良机。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为周日的行动洒下了种子。

  2002年,就在本拉登在阿富汗密布洞穴的托拉搏拉(Tora Bora)山区逃脱追捕一年后,通过审讯被中情局扣留的基地组织成员,美国得知了本拉登一名信使的假名。这名信使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的门徒,也是此前被捕获的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法拉杰利比(Abu Faraj al-Libbi)的忠实助手。美国官员还未公布这名信使的名字。

  此后又花了数年时间美国才知道这名信使的真名。2007年,中情局的分析人员终于知道了此人的名字,并开始寻找他。尽管如此,此人却踪迹难寻。2009年2月,帕内塔就任中情局局长以后首次关于本拉登的情况通报会令人失望。在那段时间,美国情报人员已经瞥见了这位和其兄弟一起工作的信使。但这两人非常小心,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行踪。

  一年多之后才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8月下旬,中情局得以跟踪这位信使径直到达了他的居住地,也就是位于阿伯塔巴德的那处建筑群。

  美国对这处建筑群展开密集调查。来自中情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和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团队利用卫星和其他监视设备对它进行了研究。帕内塔每周收到一次最新情况报告。

  建筑物建于2005年,位于市郊一条狭窄的土路末端。主体结构是一栋三层高的楼房,临街的窗户很少。三楼有一个平台,还有一堵七英尺(约2。1米)高的墙,以防其他人看到内部。

  一位美国官员说,情报人员一看到它,就知道其中有问题。

  间谍们甚至无法通过翻捡垃圾寻找线索。和几乎所有邻居们不一样的是,居住在这处建筑群内的人们都是自行焚烧处理垃圾。

  2010年9月,奥巴马听说了这处建筑群,并得知里面可能住着反恐战争的重要目标──那位信使及其家人,以及他的兄弟一家。

  一位美国官员说,除此以外,住在里面的还有第三个神秘家庭。这位官员说,有一名成年男性,情报人员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但知道他住在里面,还有一名可能是其妻子的女性以及不止一名孩子;这个家庭与乌萨马本拉登可能有的家庭相符。第三个家庭的成员从未离开这处居所。

  2010年11月,帕内塔下令全国反恐中心(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给出10个方案,以更好地了解住在这处建筑群内的到底是什么人。反恐中心递交了38个方案,但只有少数可行。一位美国官员说,这当中要注意权衡,越是深入,打草惊蛇的风险也越高。

  关于这次行动还有一个同样紧迫的担心:美国可能会让巴基斯坦人得到消息,而巴基斯坦人被认为不能够承担保密重托。一位美国官员说,巴基斯坦方面曾向美国提供有关那位信使的部分情报,但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美国部分官员曾长期怀疑巴基斯坦政府或军队中有人在为本拉登提供帮助。

  证据仍不充分,但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在2010年12月认定,已掌握的情报已经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采取行动。他和国会议员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希望获得数千万美元的资金来实施一个对那处建筑群展开大规模情报搜集的宏大计划。

  帕内塔于2010年12月从国会拿到钱后,中情局分析师对于本拉登住在那里的可能性仍然没有统一意见。一些人认为可能性有60%,其他人说是80%。一位官员说,这种不确定性让帕内塔很为难,但他认定,即使本拉登住在那里的可能性只有一半,美国民众也会对展开行动持支持态度。

  2011年2月,帕内塔相信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到了。他和美军特种部队司令部负责人威廉麦克雷文(William McRaven)中将会面,要求派出一支小团队来制定行动方案。

 3 ) 发现本拉登的详细过程

最新长篇详细报告终于来了:发现本拉登的详细过程

就当两架载着美国特种部队的武装直升机飞过没有月色的夜空朝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藏身老巢进发之际,此次行动的策划者还无法确定他们的目标就住在那儿。

一些情报分析师认为此次行动成功的概率只有60%。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选择了一个充满风险的攻击策略:直接袭击这座深处巴基斯坦的房子,而不是利用隐形战机来轰炸。这可能让美国战斗人员在这个像迷宫一般的建筑物内与对方发生面对面的交锋。

从阿富汗南部的洞穴到巴基斯坦东部没有法律约束的省份,这十年来追寻本•拉登的历程让美国倍受挫折。这一次美国官员决定冒险。对美国此次决策的评估显示,它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数月以来不屈不挠的策划之上的,但最终做出采取行动的决策靠的是直觉。

一位美国官员说,大家都认为除了本•拉登,不可能会是其他人躲在那幢房子里。一些人猜测,另一种可能是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藏身于此。

去年1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以筹措上千万美元的资金,展开一项为期五个月的特别行动。周日击毙拉登的突袭为此次行动画上完美句号。在对白宫、情报机构、五角大楼和国会的近12位官员进行采访并听取相关情况介绍之后,记者撰写了这份报道。

很显然,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这座壁垒森严的综合体建筑是为隐蔽某位不希望外人看到自己的人所建的,它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兴趣焦点。到去年秋天,美国已经知道这幢建筑内的22位居民大都是本•拉登最信任的一位信使的亲属。“信使”是本•拉登的心腹,专门负责在基地组织领袖和基地组织的全球“朋友”间传递信息。

但在这幢三层高的建筑里也住着另外一家人,其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情报官员知道楼里住着一个成年男性,但始终无法见到他的身影,因为他从不露面。

十几年来美国一直在搜寻本•拉登,并有六次错失了良机。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为周日的行动洒下了种子。

2002年,就在本•拉登在阿富汗密布洞穴的托拉搏拉(Tora Bora)山区逃脱追捕一年后,通过审讯被中情局扣留的基地组织成员,美国得知了本•拉登一名信使的假名。这名信使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的门徒,也是此前被捕获的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法拉杰•利比(Abu Faraj al-Libbi)的忠实助手。美国官员还未公布这名信使的名字。

此后又花了数年时间美国才知道这名信使的真名。2007年,中情局的分析人员终于知道了此人的名字,并开始寻找他。尽管如此,此人却踪迹难寻。2009年2月,帕内塔就任中情局局长以后首次关于本•拉登的情况通报会令人失望。在那段时间,美国情报人员已经瞥见了这位和其兄弟一起工作的信使。但这两人非常小心,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行踪。

一年多之后才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8月下旬,中情局得以跟踪这位信使径直到达了他的居住地,也就是位于阿伯塔巴德的那处建筑群。

美国对这处建筑群展开密集调查。来自中情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和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团队利用卫星和其他监视设备对它进行了研究。帕内塔每周收到一次最新情况报告。

建筑物建于2005年,位于市郊一条狭窄的土路末端。主体结构是一栋三层高的楼房,临街的窗户很少。三楼有一个平台,还有一堵七英尺(约2.1米)高的墙,以防其他人看到内部。

一位美国官员说,情报人员一看到它,就知道其中有问题。

间谍们甚至无法通过翻捡垃圾寻找线索。和几乎所有邻居们不一样的是,居住在这处建筑群内的人们都是自行焚烧处理垃圾。

2010年9月,奥巴马听说了这处建筑群,并得知里面可能住着反恐战争的重要目标──那位信使及其家人,以及他的兄弟一家。

一位美国官员说,除此以外,住在里面的还有第三个神秘家庭。这位官员说,有一名成年男性,情报人员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但知道他住在里面,还有一名可能是其妻子的女性以及不止一名孩子;这个家庭与乌萨马•本•拉登可能有的家庭相符。第三个家庭的成员从未离开这处居所。

2010年11月,帕内塔下令全国反恐中心(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给出10个方案,以更好地了解住在这处建筑群内的到底是什么人。反恐中心递交了38个方案,但只有少数可行。一位美国官员说,这当中要注意权衡,越是深入,打草惊蛇的风险也越高。

关于这次行动还有一个同样紧迫的担心:美国可能会让巴基斯坦人得到消息,而巴基斯坦人被认为不能够承担保密重托。一位美国官员说,巴基斯坦方面曾向美国提供有关那位信使的部分情报,但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美国部分官员曾长期怀疑巴基斯坦政府或军队中有人在为本•拉登提供帮助。

证据仍不充分,但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在2010年12月认定,已掌握的情报已经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采取行动。他和国会议员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希望获得数千万美元的资金来实施一个对那处建筑群展开大规模情报搜集的宏大计划。

帕内塔于2010年12月从国会拿到钱后,中情局分析师对于本•拉登住在那里的可能性仍然没有统一意见。一些人认为可能性有60%,其他人说是80%。一位官员说,这种不确定性让帕内塔很为难,但他认定,即使本•拉登住在那里的可能性只有一半,美国民众也会对展开行动持支持态度。

2011年2月,帕内塔相信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到了。他和美军特种部队司令部负责人威廉•麦克雷文(William McRaven)中将会面,要求派出一支小团队来制定行动方案。

开始时,美国偏爱的行动方案是轰炸。这种方式会让美军的风险降到最小,最有可能击毙居住在这座综合体建筑里的所有居民,但同时也可能摧毁证明本•拉登潜伏在这座建筑里的任何证据。

如动用直升机发起突袭,情况会更复杂,但更有可能拿到本•拉登确实藏身在这座建筑里的证据。一些美国官员生怕再重复美军在索马里的军事惨败“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当时美军对索马里军阀展开了拙劣的袭击,造成多名美军士兵阵亡。

白宫首席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说,由于上述这些风险,以及缺乏直接证据,并且无法全部确定这座建筑物内居民的真实身份,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顾问们在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高国家安全顾问们曾于3月14日在美国“战情室”(Situation Room)向奥巴马介绍了这一情况。他们说,这座综合体建筑里有一个重要目标,极有可能是本•拉登。

奥巴马对这些顾问说,机会来了。

两周后,奥巴马对其国家安全顾问团队说,希望他们开始进行对这座建筑的袭击演习。该顾问团队在阿富汗建造了一个该建筑物的实体模型,以充分考察袭击演习的成效。

4月份,帕内塔每天都要召开会议。一次他在会上说,这是我们得到的最佳线索,我们必须查明这座建筑里到底有些什么人。

4月19日,帕内塔对奥巴马说,美国中情局认为本•拉登在那里。其他顾问向奥巴马介绍了袭击行动的准备工作,包括演习的情况。一位政府官员说,奥巴马让这些顾问假定这是实现计划目标的一个良机,并说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也是在4月19日同一天,尽管风险增加,奥巴马还是对突击式直升机攻击行动给予了临时批准。美国高级官员说,要能正确识别本•拉登的身份,这已成了决定性因素。

4月29日周五早上八点,奥巴马在白宫外事接待室(Diplomatic Room)召集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Tom Donilan)、白宫幕僚长戴利(William Daley)和白宫反恐首席顾问布伦南开会,对行动进行了授权。

帕内塔给美国海军上将麦克雷文(Adm. McRaven)打电话说,朋友,一切由你掌握,给你献上我最衷心的祝福,而我能做的就是为你祈祷。

周日上午,奥巴马给这次军事行动下达了最后命令,此前由于天气原因,行动被推迟了24小时。帕内塔去了教堂。奥巴马打了九洞高尔夫。

据巴基斯坦官员看过的情报显示,本•拉登至少从自去年8月就一直占据着这座庞大建筑,它占地超过一英亩(约合0.405公顷),建在种满了尤加利树的绿色农田里。居民说,这座建筑自2005年就一直有人居住。

建筑的中心位置是一座三层高的楼房,建筑物四周被大约14英尺(约合4.2米)高的混凝土墙围起,围墙上方有带刺铁丝网,还有监控摄像头。有些附近居民说,这座建筑还有地下区域。

周日夜幕降临后,几架美国直升机将特种作战部队一支分队从阿富汗贾拉拉巴德空军基地带到此处。由于建筑物高墙造成的“涡旋”,一架直升机重重撞向地面后严重受损,这堪称美国此次军事行动最令人揪心的时刻。

帕内塔在七楼由会议室改成的作战指挥室里监控此次行动。奥巴马和他的高级助手们在白宫战情室实时关注行动的进展。布伦南说,当时感觉像是度秒如日。

突击队员意识到可能必须放弃一架直升机,他们用了40分钟时间边开火边搜查这座建筑的每一个部分。最后搜查到主楼时,在二层和三层找到了本•拉登及其家人。美国官员说,本•拉登在被击毙前试图用枪自卫。

本•拉登的尸体起初得到了突击队队员的确认,该处建筑内一个被确认是他妻子的女人也指认这是本•拉登的尸体。

突击队还接到命令要拿走具有情报价值的物品。一位美国情报官员说,他们拿走了所有能找到的东西,包括电脑硬盘;情报人员正在仔细检查这些物品,不放过任何可能从中获得的信息。

袭击结束后当地电视台获得的一段录像显示,在据报本•拉登被击毙的那间屋子里,有一张血迹斑斑的床。

美国国防部一位高官说,本•拉登是被“美国子弹”打死的,这就排除了他是被自己的卫兵打死以防被活捉的可能。美国突击队打出的子弹至少有一枚击中了本•拉登的左眼。

另有三名成年男子在突袭中被打死,包括上述两名信使和本•拉登的一个成年儿子。一名妇女被其中一名男子用作“盾牌”,结果被打死。另有两名妇女受伤。突击队离开前,机组人员毁掉了受损的那架美国直升机。

美东时间周日下午3点50分,奥巴马首次得知本•拉登的尸体得到了初步确认。晚上7点01分,奥巴马获知这具尸体“很有可能”是本•拉登。

据一位高级情报官员说,本•拉登的尸体不仅得到了突击队的确认,也得到了他一个妻子的确认。中央情报局专家对比了尸体图片和公开的本•拉登照片,以95%的把握确定这就是他。周一上午,初步DNA分析表明,尸体的DNA和本•拉登多名家庭成员的DNA“差不多100%”相符。

按照死后24小时之内必须安葬的伊斯兰传统,本•拉登的尸体已在周一被海葬。美国一位高级国防官员说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举行了宗教仪式。遗体被装在一个负重的袋子内。一位军事官员宣读了准备好的宗教致辞。

一位高级国防官员说,致辞结束后,遗体被置于一个准备好的平板上,然后平板缓缓倾斜,遗体随之滑入海中。

华尔街日报 Siobhan Gorman / Adam Entous / Zahid Hussain

 4 ) 塔利班的影子

👫第98部电影。

最近对中东局势比较关注,再加上B站多个up主详细分析了伊拉克当年海湾战争的盛况,并推荐了这部猎杀本拉登,所以慕名前来。

电影高度还原了本拉登被补的前因后果。一个有钱人,始终无法与一个又当又立的国家抗衡,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始终无法与金钱的魔力相抗衡。更何况阿富汗宗教林立,翻开可兰经任意解读几段,便可形成某类派系的教义。这种经不起的推敲的极端恐怖主义,注定了是要失败的。

 5 ) 真实客观的女性主义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刺杀本·拉登》的高潮重头,毫无疑问应该落到最后一章节{金丝雀}的抓捕戏之上,这段或许可以被称赞为“极度纪实的戏剧性”桥段,是为整片乃至片名中的“猎杀”的母题在视觉形式和叙事目的上的一个总结收束,探究分析这段抓捕戏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特征要素可以直接摆出:极低的照度,在真实夜晚的状态中拍摄;夜晚中尽量自然的打光,详见与飞行器械内与别墅内景;主客镜头的缝合性代入,各种夜视仪的视点镜头与环境;俯瞰式的全景镜头,务必需要的大空间交待等等......

这些可以被看出来的元素与看不太出来的“元素”共同组成的这段抓捕戏,什么时候可以在语法上说是“能够”“适配”纪录片性质呢?这就好比说:一个号称5号规格形制的螺丝,什么时候能判断正好“适配”一个号称5号规格形制的螺母呢?其答案当然是当那个螺丝能正好拧进那个螺母的时候才能正好“适配”了。对于这段戏来说,是要在上述所说的照度、打光、夜视仪主客观镜头 和 俯瞰全景镜头这些“螺丝”都可以正好对得上纪录片应该有的性质的所谓“螺母”本质之中时,才能说是:这是一段纪录片呈现的抓捕戏吗?其答案肯定比螺丝与螺母适配的答案要复杂得多,可以说,这些元素所定义的记录性,这些元素与在借助这些元素来定义记录性的应用,比我们倾向于认为的要复杂的多,至于想要断言这些元素不足以或不可定义所谓记录性,则更显得是一种不足取的回避说辞。

而回看评论界对这段戏的解释,大体上都用到了伪·纪录片这一发明概念来概括,这里面当然有影像历来就一直存在的假定性和真实性的问题,就像在说:“我当然知道这不是纪录片了,要不然最后被击毙的应该是真本·拉登才对,这里面明显是个演员” 同 “这当然很纪录片,因为你看那些元素所构成的情节桥段,真的实在是太逼真、太有代入感了”意指的是同样的还是不同的影像呢?我们可以说,在某种情况下,或者说在《刺杀本·拉登》这部电影的整体环境下,这俩句形容具有相同的意思,但也可以说,一般来讲,这两句形容是断然不会具有相同的意思的。我们的确能说“这不是纪录片,充其量只是伪·纪录片,是在指这段戏很多打光、镜头和调度是一望即知的特意排演”,也可以说“这不是纪录片,充其量只是伪·纪录片,是指这段戏虽然很“真实”、很“代入”,但其中扮演美军特种部队的演员都是我耳熟能详的好莱坞明星”,也就意味着,这其实是在把伪·纪录片这一条件同其他条件进行对照。

那么是什么让观者突然意识到这段戏是“伪·纪录”的了呢?观者也许会讲,那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就仿佛这种意识在电影之前的桥段中一直是在演戏,而这一抓捕情节一开始的时候一下子就在那了。但是接下来的环境代入一下子或许也会让观者想到这是否是真实记录呢?但是观者难道不能肯定在某个时刻确切地知道了伪·记录吗?某种意义上,这想法到底还是在那的,但是是在什么意义上呢?观者也许会讲,他/她从别人的评论那里听来、从新闻报道上看来、从我历来看其他电影的经验而来、从电影一开始就感觉而来等等.......我就知道这个想法一直在那,那么,这种“肯定”这种“知晓”,就在那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呈现在了观者心中,这就是对“这种伪·记录意识突然一下子就被意识到了”这个表达的定义了。

而即认为存在着每一个与伪·记录与非真·记录相符合的条件的总体,且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就简直就可以说,这段戏是一定会不得不向“伪·纪录片”的“伪”的虚假性 和 “纪录片”的真实性方向靠拢了,而作为“伪·纪录片”的悬置性就不再存在了。这样看来,在意指一出现的同时,观者的精神就可以说早已飞向了遥远的未来并在自己亲眼目睹影像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所有关于看真为假的构建。

如此的非悬置属性,或许也是《刺杀本·拉登》的症结,毕竟毕格罗作为一名女导演,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个极度硬核的、比很多粗暴写实的男导演更粗暴写实的女导演,其问题首先就表现在硬核写实的强逻辑和强程序性上,这样强切分的工具理性一定会削减各种对追捕过程或持存或象征的比喻,这虽然符合毕格罗一贯追求的纪实美学,却势必会在追捕本·拉登这件事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魅,说白了,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极其机械意义且演化论的,这里面断然没有我们劳模姐作为一名高中毕业即加入CIA,全心为抓捕本·拉登耗费数十年精力、苦心孤诣的特工的位置亦或是其主观能动性的。再者,在叙事结构上,《刺杀本·拉登》也体现出了不能忽视的问题,即作为单线核心的劳模姐,并非一个直接去前线直接上阵的特工,这样情节一定会在单线聚焦女主角而不可能的情况下,必然分成两线甚至多线,而难以达成一个劳模姐为核心的线性叙事所追求的连贯,从而导致一个更深层的喜忧参半问题,好的一方面是情节不断变化带来的戏剧张力,与毕格罗作为女权主义者的女性细腻一面把控节奏的把控得当,而坏的一面则是会导致毕格罗一致致力于瓦解穆尔维老师所说的女性被凝视的视角的瓦解,继而变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客观视角 与 只要随时一聚焦到劳模姐就不得不再次凝视女性的穆尔维式构建视角上去。

所有的偏斜集合起来,终究会汇聚为了一个存粹笛卡尔式的观察者问题,这样观察者的客观形式当然不与真实发生所谓关系,产生的美学也是语意的、比喻的、编造修辞的、乃至浪漫主义的,如此无目的的框架其中的理解即蕴含、也符合着毕格罗作为一名可能并没有亲临过潜艇现场、阿富汗前线、伊拉克作战区等等实地的导演理所应当的观察者角色,仅是展示所谓“真实”的好莱坞式想象完全可以保全这种影像游戏的“客观”感觉。

但是,毕格罗作为一名女性导演,总是会忍不住问出从一名应该“敏感细腻”的女性角度出发而来指涉问题,进一步去过度地理解“真实客观”,而试问为什么一名可以是敏感细腻的女性导演就一定在某种生物决定论上比同样敏感细腻的男性导演更细腻敏感呢?如果表现和传达“客观真实”在女性主义视角下是更敏感细腻的,那当然是在某种环境之中的一种更完备的外现,那么一种只有女性拥有的对“客观真实”的想象还原对于女性导演来说的独特外现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讲毕格罗和劳模姐要拍这样一部反映反恐战争成果的电影就一定要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前线去实地体验,他们可以边拍、边演、边调度设计,场景摆在那好像这三者是一起行进不能分开是独特的外现吗?然而在另一方面毕格罗和劳模姐也可以说在这种一边一边的拍摄中,某个想法就像电流般一下穿过他们的头脑,指导了他们接下来的拍摄,这里所谓“突然理解”的表达式标记又是什么呢?是在前文中所谓伪·记录性所构成元素的机械降神般的运用,还是一种立刻行动无法对拍摄人员们进一步说明的神秘动作?关于“密不可分”和“突然理解”等诸如此类的表达不能以如此的描述来回答,这种方式会让我们误认为理解是某种不可定义的经验,而忘记了我们应该怎么比较这些经验和判断这样的经验。

所以,就好像在突然获得某种独特外现和特殊经验的条件下,真实、客观会在某种方式下呈现出来的确定性,仿佛应该是建立在我们看了许多新闻报道、纪录片、故事片等等,和习得了许多真实的故事、经历过很多见闻的过往之上归纳的,这样的经验能否产生确定性当然要取决于我们假设的系统、身处的自然、如何生活。那么我可以确定这种归纳的正确,正如我可以确定我不是毕格罗或劳模姐,和毕格罗与劳模姐不是抓捕本拉登的美军士兵一样,观者的我们绝对不会有和毕格罗与劳模姐有一样的生活形式,就像毕格罗和劳模姐必然也不会有和阿富汗战争前线士兵有一样的生活形式一样,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我们和他们能理解士兵和特工的生活,也完全不必得靠什么经验的完全重合或共同经历,而是知识、环境,和其进一步构成的图画,理由之链在此终结,理解也就在此终止了。

之前所问的具有女性导演特质内核的“客观真实”的独特外现这样问题的答案当然也是不存在的,也明显如前文那样的过度的语法追问才导致女性主义下的“客观真实”的自我诉说成为一句完完全全无意义的空描述。“客观真实”停在所谓女性就应该“细腻敏感”的生理还原论上都说不上确证与否,而是毫无意义,于是越是去强调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根本的构建,强调其特殊性,当然也就越脱离生活形式,越符合一名存粹的观察者角色,这样的视角下,只有女性导演才能知晓的图画的外现无法被他人看见,也就因为其特殊而会被约分掉。

想保留私有性的女性主义“客观真实”丧失了其女性主义的私有性,或许我们也就可以说,对真实客观的真正把握应该是整体的,而断然不是可以要素拆分的,拆解一段戏为伪·纪录形式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意义,而即便有真正的女性主义“客观真实”,也不会属于一个切分出来的女性主义导演或者可以拆分的伪纪录片元素,而是属于电影整体和作为导演的导演而言,女性主义的“客观真实”是完全错误的理解

但这并不结束影像的语言游戏,却是开始。

而毕格罗意图的自然表达,并不需要「女性主义客观真实」等等让人乐此不疲的过度理论指趣,或许其自然表达之处,就在于客观真实地展现阿富汗战争背后抓捕本·拉登细腻敏感之上,就像一只猫耗费心力静悄悄地靠近一只金丝雀我们都知道它要干什么,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这种决心,不但是客观真实的女性主义的旨趣,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种国家态度和女性对待战争的思考流露。

 6 ) 「如果不是0%就是100%」的女性直覺

  剛花了將近三個小時把這部電影看完,關於九一一還有CIA跟刺殺賓拉登,作為一個外國人我什麼都不了解。我想說的還是畢格羅這部電影裡的「女兒強情節」;Chastain 飾演的Maya在凌晨密令中飾演一個從對於審訊囚犯尤抱怯生生的女探員到能夠大聲在長官面前爆粗口並掌控大局,乃至最後指揮了刺殺行動的長官,過程極漫長,不經感嘆這女人的青春年華都獻給國家了。

  片中有這麼一段對話,男長官問她,你來這裡多久了?「十二年。」,那你生活中除了賓拉登還有什麼嗎?「沒有。」她的生活環境是既壓抑又被壓迫的,任務有如一淌渾水一旦踏進就回不了頭,我相信這樣的因素使得Maya最後在做出選擇時幾乎毫不猶豫。

  在00:30可以感受片中大部分男性都比女人還顯得多疑;男人講求證據,女人相信自己的直覺,然而也因為這樣造成了兩場戲和片中唯一兩個女主角截然不同的下場和結局:

一是Maya的同事兼好友Jessica相信錯誤情報被自殺炸彈客襲擊身亡,二是Maya用100%的肯定說服部隊攻擊賓拉登的住所並成功完成任務。

  這樣的對比讓女性直覺看來就像是是「如果不是0%就是100%」的兩極化。

  不禁把凌晨密令中的Maya跟沉默羔羊Clarice的成長歷程聯想到一起,只不過這個時刻面臨生命危險又同時經歷過隊友被炸死的Maya顯得更崩潰、更強勢。
這兩天分別看了今年兩位影后的作品,說實話我比喜歡Jessica Chastain的演出,尤其幾場爆發和崩潰的戲實得我心。

 短评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没被提名,反而是最佳影片提名了?看完了觉得如果一定要二选一的话,应该是反过来才合理……

5分钟前
  • tintin76
  • 推荐

也许本·拉登死了确实让很多美国人很解恨,奥巴马都没好意思说自己今年最爱的电影是这片子,美国媒体就有点自恋了,看着一手资料改编就把持不住那份公民自豪感了。导演放弃了类型片结构,把惊悚片当成纪录片拍了,很多行话术语,叙事结构也有着明显的割裂,好在有细节有独家内幕还有劳模姐。★★★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电影的的技术毋庸置疑,还是立场的问题。这样有争议性的题材,又何必采取完全中立的态度。你能想象拍少年派却把宗教那段儿拿掉,仅留漂流与历险吗?刻意的忽视“究竟什么是恐怖主义什么是救世主”这样的核心问题,而始终聚焦在女主心力交瘁的十年追捕路上,乃本片一大败笔。

1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毕格罗这两年是一个被高估的导演。

14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一点不觉得主旋律。这片子非常冷酷的展现了the way this world works,现实的残酷,让人有一种无力感,所谓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你看不到这种仇恨瓦解的希望。导演也没有野心去提出一种解决之道,她只是用女性的视角展现了一种冷酷与人性交织的痛苦,一种宿命般的悖论

17分钟前
  • 尖头叉子
  • 力荐

每个镜头每句台词都很干净利落 到底哪里臭长了

20分钟前
  • 文淇
  • 推荐

到最后略似《拆弹部队》,仍有战争对人的异化。杰西卡查斯坦在影片结尾面对的问题仍是将往何处去?从学校即进入CIA,从事的唯一一件工作就是抓捕本拉登,并坚持了十多年。结尾几十分钟的突袭事件拍得确实紧张,真实且压抑。对这个事件本身,始终不知如何评价。三星半。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三小时几乎没有任何多余镜头。这片子最让人激赏的是让观众完全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这场十年的行动,不会被已经知道的结局牵着鼻子走,反而会有新的认知。最后一个小时的猎杀全程记录太棒了,收尾也利落。查斯坦的表演冷静大气,毕格罗为了等她空出档期还推迟了拍摄进度,当然事实证明“她是值得等待的”

2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这八年,除了抓本拉登,我什么都没做。" 要么2星、要么4星。本不感冒的政治题材+冗长无趣,但是震撼的真实背景与结尾半小时的无声胜有声,毕哥罗这个天杀的女人拍的电影比男人还man,活该奥斯卡遗弃你,因为提名你就等于别的男性导演都得死。

2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下了个好字幕版本重看一遍,果然大有改观。胜过《Argo》多多,也胜过《拆弹部队》多多。Jessica Chastain的角色随便换个脸部线条刚毅些,漂亮得不那么打眼的女星来演,都能发挥得不错。我爱的是Mark Strong这位叔,从同类型反恐片《谎言之躯》起就看好他了。

3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原来那一刻要喊的不是we beat him,而是it IS him。女主偏执狂押对宝,时刻脸上要写着"我很屌"星人,没被打动到。劳模的演技也只是一般,只能说是谁演都不会差的角色,小细节的灵性比不了JLaw。前妻甩前夫几条街+1

36分钟前
  • 左儿
  • 推荐

4.5。严重被低估的现代军事片杰作。毕格罗深知人物从未大于事件,却能为事件的再现供应无限的生命力,仅凭对这一点的洞察与实现就值得激赏。几无可谓高光的佳句,却用每一个时刻彰显”呈现”本质力量的镜头,谱写了足以代言后911时代的反恐佳章。作品、女主和导演仿佛达成了气质统一,大爱结尾。

39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猎杀”比“刺杀”更准确地传达出本片冷酷的纪实风格,这是一部“相当难看”的电影,同时,它又是一部无比高级的电影。刑讯逼供中囚徒面对食物和水的眼泪,和完成任务后女特工心态复杂的泪水,互为涟漪。这部电影没有丝毫娱乐性,但却会对你形成巨大震撼。

42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毕格罗一定是某类男人十分痛恨的那种女人。。。。。。

45分钟前
  • 张熊熊
  • 还行

闭着眼睛都能想出的套路,总算给了美国人民一个交代,奥湿卡最佳影片直接颁给它也不会稀奇,这是美国人的感情,中国人无感。几个演员倒是演的都还行。

49分钟前
  • scaryzion
  • 较差

12/19/2012 CenturyCity:1、非常赞3小时毫无感觉;2、片头是911当天记录,黑屏和遇难者遇难前的电话记录非常震撼;2、CIA各种重口味酷刑,谁说主旋律来着?;3、毕格罗自《拆弹部队》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后这片子也是一个路数;4、I'm the motherfucker who found this place苦逼CIA女职员演技很赞

51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之前吹的那么狠,看完了反而有点失望。这电影剧本其实很一般,节奏不好对话一般。和最后那让人看的手心出汗的二十分钟比,前面显得尤其拖沓,尤其马里奥特酒店那段安排很刻意太cheesy。最后很精彩,但我有个问题,你都把直升机停人家楼顶了还用炸药炸人家大门,进去之后你们还用的着压低声音说话吗??

52分钟前
  • Iberian
  • 推荐

相形之下,逃离德黑兰假得像个玩具。

56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siff15 看电影不重要,关键是和杰西卡·查斯坦本人相谈甚欢,人很NICE,令人难忘

5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太!好!看!比《拆弹部队》更值得奥斯卡,让Argo瞬间变成了《变形金刚》。整个追寻侦破过程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理性思考冷静旁观却又不失感性刻画,最后的突袭更如伪纪录片般让人窒息紧张。Jess就像克制冷静版Homeland的Carrie,收敛自如控制得当的表演比J.Law更出色。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