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

剧情片美国2008

主演:杰瑞米·雷纳,安东尼·麦凯,布莱恩·格拉格提,克里斯托弗·沙耶,大卫·摩斯,拉尔夫·费因斯,盖·皮尔斯,克里斯蒂安·卡玛戈,伊万杰琳·莉莉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剧照

拆弹部队 剧照 NO.1拆弹部队 剧照 NO.2拆弹部队 剧照 NO.3拆弹部队 剧照 NO.4拆弹部队 剧照 NO.5拆弹部队 剧照 NO.6拆弹部队 剧照 NO.13拆弹部队 剧照 NO.14拆弹部队 剧照 NO.15拆弹部队 剧照 NO.16拆弹部队 剧照 NO.17拆弹部队 剧照 NO.18拆弹部队 剧照 NO.19拆弹部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0 12:46

详细剧情

  美军侵入伊拉克后,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杰瑞米•雷纳 Jeremy Renner 饰)被调入陆军亡命连拆弹组,接替刚在巴格达执行任务中牺牲的同事。拆弹组另两人,负责联络的士官桑波恩(安东尼•麦凯 Anthony Mackie 饰)和负责掩护的特种兵欧文(布莱恩•杰拉蒂 Brian Geraghty 饰)对意气用事的威廉姆斯相当反感。但在联合国大楼的拆弹行动中,抗拒命令强行拆弹的威廉姆斯却得到上校瑞德(大卫•莫尔斯 David Morse 饰)的赞赏。在一次仓库拆弹任务中,威廉姆斯认为被用作尸体炸弹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军营认识的卖盗版DVD的贝克汉姆(克里斯托佛•萨伊 Christopher Sayegh 饰)。小贝克汉姆的死让威廉姆斯更为疯狂,竟私离军营单枪匹马入城调查……  本片荣获2010年第8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等6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印象剧本-《拆弹部队》,如何将动作戏变成极具艺术化的“文戏”

本片是凯瑟琳毕格罗夺得奥斯卡大奖的作品,也是我看来她的导演生涯的一个超关键的节点,纵使我对本片并非痴狂,但也承认此片是一部极具艺术质感的独立电影。而且如果你只是觉得动作戏好的话,就低估了这部电影,因为本片的剧本,巧妙的在动作戏铺垫人物情感变化,叙事上事半功倍。

首先从大结构来看,本片除了最后近乎故意的将节奏变起伏来展现出本片对好莱坞叙事传统的不屑一顾(这也是很大程度上我不喜欢本片的原因),以及开头的定调过于商业化,其他的完全可以当做一部情感类影片来看,先是陌生人加入团体,与团体发生磨蹭,三番五次后被团体接受,然后再一起面对大事件,以及陌生人不为人知的情感软肋为观众所知晓,形象逐渐饱满的普遍结构。并且说到这里,在事件本身中,后半段报仇的“乌龙”也是很妙的设计,观众感到新颖和韵味悠长的同时,将好莱坞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通过整个事件再度留给观众去批判,实在是高明。

当然,刚才只是笼统的介绍一下本片剧本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可以慢慢看这几场戏里的不同,一开始的俩场拆弹戏中,虽然很明显在拆弹后编剧各设置了几个场景来表现由杰瑞米雷诺饰演的威廉与团队的隔膜,但仔细看着主角和团队的互动,第二场明显比第一场多,而动作戏本身的时长也在增加,这样一来,威廉拆弹这个时间就成了他个人戏组成第一部分,我们得以更贴切地看到他与团队距离的慢慢加深的同时,动作戏也更让人身临其境地进入电影所塑造的语境中。当然,紧接着荒漠的那段更长的动作戏后,团队的最主要塑造的仨人,威廉,桑伯恩和欧文才同框,这样,我们当然也就知道,主角真正的融入了这个团队之中。

后面的动作戏,之所以接踵而至,还不让大家感觉到混乱的原因,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此。在人肉炸弹拆解这段戏中,紧张感远没有之前那几段动作戏紧绷,却足够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已经说过,威廉拆炸弹是一种塑造人物的戏码,这里我们就看见了与开始的拆弹不同的,独立于“一个专家”之外的男人形象。而另一队友的死也使得欧文的戏份起到作用,即“男人的必经之路”与“战场的本质是莫测”。

当然,后面的戏份就主要是威廉的个人塑造与动作戏的再度升级了,这个时候,编剧的作用的确少了不少(当然,最后一场拆弹戏也是设置的很不错的)。导演的功力派上了极大地用场。油罐车爆炸后的调查,那段夜戏质感太棒了,真正的表达出所用人的状态,在危险的边缘行走。而回家前的那段剪辑,风筝,谈话时车外的孩子们,再日常的美国家庭生活,惆怅?不舍?只是男人味儿罢了。

(最后的题外话——吴宇森当年运气咋怎么好,同样的武戏处理方式被他在《喋血双雄》里用的流畅的多,而且后面他自己都没有再融合的那么好了。以及毕格罗对暴力的态度,还是老样子,只是换在这片里表达出来难免有点小家子气,还好被塑造出的真实感给抵消了不少,也是我为啥把分改成三星的原因之一。)

 2 ) 花3天时间看完,没花3分钟就忘了。(转一个影评,老JB真实了!)

奥斯卡电影颁奖礼还有一小时就开始,《拆弹部队》很可能击败《阿梵达》获得最佳电影奖项,不过,个人却对这电影不大感冒,很多真正了解情况的人都不看好,《拆弹部队》很多情节都是导演一厢情愿的想法,跟真正的现实相差太远,有些更是严重违背常识,作为一部战争电影的制作,肯定会有军事顾问把关,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还会出那么多的低级错误,可能是要遵循原著吧,不过我没读过原著不清楚是否真的这样写的。

看这部电影是去年4月,在战马营的伊斯兰商店买的翻版DVD,当时第一次看就觉得很一般,很假,中间部分还很累赘烦琐,其实驻伊美军没几个喜欢看《拆弹部队》,大部分人都觉得太假了,不过评奖的绝大部分的评委对这方面都是外行,他们或许会认为电影符合他们心中的固有概念。

电影的硬伤很多, 在这只是列出其中的一小部分:

一,美军几乎不可能单独一辆车离开基地执行任务,每次离开基地至少要三辆车以上;

二,真正的拆弹人员更象是科学家而不是一名牛仔,而且所有时间都是团队合作,包括从加入这个专业学校的第一天到平时训练到执行任务都是如此,部队绝不允许象片中男主角那样无视规定程序的随兴乱来,有这种行为的人连在拆弹专业毕业也难,就算可以毕业按这样的处理方法干上几天要不被炸死要不被踢出拆弹单位;

三,曾经在拆弹单位见过各种IED,虽然材料简单,但有不少是制作极为精巧细密的,其中有一个的触发装置是把平时喝饮料汽水的吸管剪成若干截大约3毫米象葱花状的小圈,两根极细的小铜线固定在小圈的两面内壁,每10公分一截铺在路上,小铜线被沙子覆盖,小圈半覆盖,谁不小心踩在小圈上,小圈内两壁的铜线一接触马上引爆附近的炸弹,试问象片中男主角那样粗旷硬拽强拉的拆弹方式,会有多少引爆的机会?

四,拆弹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用遥控机器人拆除炸弹引信,除非万不得以,极少会穿那身防护套装,用最快时间排除危险是首要任务,穿防护套装会浪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而电影则给人一种错觉拆弹人员一直要穿那玩意儿。

五,拆弹组的人只负责专心拆弹不需要负责附近环境的警戒,有专门的护卫队;

六,拆弹时周围都会有磁频干扰装置,对方就算按遥控也引爆不了,而且肯定是马上清场,不会有闲杂人员在附近看热闹;

七,在男主角出现第一次任务时,在巷子里找到8个155毫米炮弹改装的一组IED,而片中暗示控制炸弹的是旁边楼上一名男子,常理上,随便单独一个155都可以把半条街炸上天,8个一起的威力有多大?如果不是自杀袭击,若果不是打算把自己和家人一起炸死,恐怖份子总不会把炸弹放在自己家门口引爆吧,至少也要放远点呀。

八,在那么空旷偏僻的地方绝对不会跟敌人对狙,只需要通知一下直升机或者炮兵单位就可以了,直升机虽等久一点但也不需要耗上整天,而炮兵接到通知后最多只需等两分钟,一发155毫米就彻底轰掉解决了,炮兵单位非常乐意出手干掉这种不用担心误伤无辜的野外独立目标,而且现场有人员伤亡,不管是美军或友军甚至是敌方战士,行动指引都是马上通知医护救援和现场抢救,但片中他们居然连探一下对方的脉搏也没有;

九,巴雷特M82的弹夹绝不可能被血粘住动不了;

十,雇佣兵(赏金猎人)绝对不会这么傻,这么笨,他们大多是从特种部队退役的军人,比一般的正规军还要专业和有经验,就跟镖师会比一般的官兵厉害一样,肯定不会出现电影里面象傻子一样的冲上车顶用重机枪毫无目的的乱扫的弱智场面,而且凭什么赏金猎人被狙杀而趴在同样位置的主角平安无事?

十一,美军绝不会两个人进去一间不明建筑物搜查,至少4人或以上。
 
能引得专业人士如此认真的评论《拆弹部队》专业程度可见一般

 3 ) 好在哪里?

这个讲述了美国政治正确的电影,不管是故事还是结局都是一水的美国英雄拯救一切的俗套普世价值,为什么却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

电影主题是救人与杀人,拆弹俩字其实就是表明在救助人员面前拆除炸弹是第一任务,不论是受害的是平民或者军人,而男主那种大无畏精神其实恰好表现了这层含义,至于主旋律估计是需要军方支持否则去战争地点拍摄也是够危险,不过导演还是选取比较折中的方式嘲讽了美国,比如那个美国步兵连连长在炸弹面前也不得不要求撤退和看见闯进来的车惊恐的表情,而男主那句不情愿的“长官”估计是导演的现实写照,奥斯卡颁奖估计也有这点考虑吧。。。

 4 ) 奥斯卡的名字叫美国

【奥斯卡的名字叫美国】

当你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许你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心不在焉的浏览着另一个小窗口的网页
不时的在播放器上快进或回放,心里嘀咕着奥斯卡怎么选了这么一部最佳电影
既没有大片华丽震撼的音效,更没有煽情的爆点和美丽的主角
你没准还在想奥斯卡是不是装逼呢,是不是在用爆冷门和捧反战来招展自个儿的水平呢

但如果你是一个美国人,你的亲人曾踏上中东的战场
你曾密切的关注着战况,日夜记挂注他的安危,也许你不会把它仅仅当作是一部电影。
这是一段真实的生活,战场中,战场外,它不只是一段130分钟长的影像
而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不只是新闻中一组伤亡数字上的零头
因此这样的电影对美国人来说不是事不关己的娱乐,而是一场近在咫尺的记忆回归

但不可回避的是,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始终是侵略者的角色
因此导演在电影中所极力烘托出的人道主义的美国形象
无疑是充满了为侵略者涂脂抹粉的嫌疑
拆弹部队的美国大兵们很酷很英勇
在鸟不拉屎的穷山恶水跟一帮刁民周旋,跟小屁孩踢球
会流泪会思考会爱会感恩,而这帮刁民呢,就只会搞人肉炸弹
跟他们相比美国人简直太人道太仗义太高等动物了
都对这帮刁民仁至义尽了,怎么还那么不知好歹呢
面对如此和谐主旋律的“纪录片”,如此闪闪发光的“战斗英雄”
我只想说,从阿凡达到拆弹部队
美国都是在打着反战的旗帜来为侵略正名,打着道歉的名义来以退为进
所以很遗憾这本来应该可以是一部好电影
但我却看不到美国人一丝发自内心的勇敢剖白
和一句面对涂炭生灵们的真诚忏悔

回头再看奥斯卡的82年,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奖项
它是全球媒体和商业市场最具发言权的意见领袖
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利益共同体的喉舌工具
在奥巴马捧走诺贝尔和平奖的次年
奥斯卡以拆弹部队来为美国的“和平人道主义”来添一把火绝不偶然
它用这样的方式,把这样的一部美国电影送到了人们的眼前
不愧是美国又一个公共印象营销的成功案例

所以,今天你会看到这部最佳电影,因为奥斯卡的名字,叫美国。


【镜头下的真实】

真实,是这部电影极力想要营造出的氛围
不论是从胶片呈像的选择、摄影机轻微的摇晃
还是长、短、空各种镜头的灵活组接
都可以看出在导演娴熟技巧的运用,为我们虚构出的这个真实
如果你看这部电影时感到无聊和枯燥
那只能说生命就是如此,我们一分一秒的度过最为枯燥无聊的时光
生命不能快进,也不能切换频道,
没有什么紧凑的情节,没有什么分明的条理,更没有什么必然的结局
看一部好的电影,就是在参观别人的生命
你需要的是耐心,耐心,再耐心
让你被刺激的麻木了的神经松弛下来,从商业电影的节奏中慢下来
当你不求捷径,你才能用你的每一步去丈量沿途的风景
你会发现好电影中无数温暖的小细节和呓语如繁星般从黑暗中浮现
那些美会彻底浸透你的灵魂,你的心会重新变的像婴儿一样柔软鲜活

【战争是毒品】
曾经看过一个吸毒者的自述,他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反复的投身毒瘾中时
他说,如果你去过那个世界,你就会觉得你现在所在的这个世界是虚幻的
经历过战争的人,也许同样如此
战争把他们带到了那个世界,满目疮痍命如草芥的世界
每天都有战友在瞬间被炸成碎片,空气中满是硝烟浓烈刺鼻的味道
这种经历所带给他们的是身心无法挽回的创伤
甚至比毒品对精神系统的破坏更为剧烈
而这创伤,可能会转化为一种依赖
是的,人是会依赖痛苦的,痛苦有种悲剧的壮烈,诗意的美感
有时甚至只有痛苦,才能够证明我们的独特和存在
当那些人们从硝烟和尸体中回到太平盛世
他们怎么能不怀疑这和平温情的表象是幻觉
仿佛一伸手就会捅破的彩色图画纸
这种虚幻的感觉甚至比战争的恐惧更加令人无法忍受
詹姆斯在超市里恍惚的像个傻瓜,他已经被毁掉了,无法回头
只能回到战场,永无止境的战斗下去
无意识的愚蠢战争,国家利益的贪欲,爆腾起虚幻的蘑菇云
从此家园化为地狱,灵魂寸草不生

电影匆匆看了一遍,写的很零散,回头会继续补充整理一些没成型的想法。。。

 5 ) 小心翼翼的拆弹部队

虽然詹姆斯表现得很像一个拆弹狂人,但实际上那只是个姿态问题,当他动手拆弹的时候,他其实小心翼翼,因为无论是否穿着那身笨重的防护服,炸弹都是炸弹,必须小心对待。

其实,《拆弹部队》也是一部小心翼翼的电影,因为在伊拉克战争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个多重的“政治正确”。凯瑟琳·毕格罗面对这个题材,实际上跟詹姆斯面对炸弹没什么两样。

《拆弹部队》一举拿下了第82届奥斯卡的六项大奖,其中还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这样的重量级奖项,拿得不是没有道理。奥斯卡的评审有几千位,要赢得大多数的选票,这电影起码得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以《拆弹部队》的成绩单来看,它应该做到了这一点。

伊战题材的美国电影已经出了不少,我也看过几部,有新意的其实不多,大抵不出反思、战争对参战者的影响之类,虽然看的时候很热闹,但看完未免让人感到索然寡味,毕竟没出好莱坞的套路。伊战到了今天,其实已经是件麻烦事,对这场“现时战争”来说,支持者有之,反战者有之,奥巴马面对小布什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实际上也头疼。用电影反映伊战,如果不留神,要么跌进窠臼,要么变成炸弹。所以,《拆弹部队》的小心翼翼也就可以理解。

当然,《拆弹部队》仍然是一部美国角度的电影,有论者说这是一部“美国人拍、美国人看”的电影,这不是没有道理。但细看下来,其实也不尽然。在我看来,《拆弹部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它在题材处理上的平衡,也就是说,持不同观点的人在其中可以各取所需,所以,它也就赢得了大多数票。

伊战发展到今天,在电影里英雄化美军和妖魔化伊拉克其实都行不通。所以,詹姆斯面对的伊拉克炸弹,威胁的不仅仅是美军,也有伊拉克平民;所以,詹姆斯拆的其实不是弹,而是美国一脚踩进却不能自拔的伊拉克泥淖。所以,我很理解为什么詹姆斯最后会重返伊拉克拆弹,——道理很简单,因为毕格罗虽然小心翼翼地回避了“炸弹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但她所采的毕竟还是美国角度,希望解决伊拉克现实问题的是美国之手。说穿了,拆弹狂人詹姆斯其实无非是美国的化身。

拆弹本身是个技术活儿,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炸弹,问题在于曾经是伊拉克人民“解放者”的美军为什么今天会成为某种不受欢迎的人。毕格罗很显然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于是,詹姆斯只能拆弹,亦即中国古语所谓的“舍本逐末”。所以,毕格罗不惜牺牲影片的故事性而采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这不能不说是她的聪明之处。

然而,这样的聪明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虽然《拆弹部队》靠它小心翼翼的“政治正确”成了奥斯卡的大赢家,但市场却不买账,它上映以来以及获奖几周以来的那些票房榜单很说明问题。获奖、票房双丰收,看来已经不可能。由此可见,即便是老中医的偏方,也不是包治百病的。毕格罗拆了一个题材的弹,但票房的弹又出来了。她的前夫卡梅隆虽然在奥斯卡输了她一阵,但在票房上却是骑着大鸟扶摇直上九万里。看来票房这东西还是谁的鸟大谁说了算,就算拉尔夫·费因斯友情出演个小配角也不解决问题。

这是一部关于冲突和如何解决冲突的电影,但却并没有提出解决冲突的最终办法。当然,这也是《拆弹部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它只能记录风格,只能展示没有结论的冲突,也只能让詹姆斯昂起头挺起胸奔向战场继续当他的拆弹志愿兵去面对一个新的三百六十五天。

 6 ) 茫然的英雄

     这场战争的敌人到底是谁?文明之间的隔阂究竟如何消除?看过《拆弹部队》(Hurt Locker),人们心中可能有无尽的疑问。在伊拉克、阿富汗,无数的美国大兵大概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他们面对毫无踪影的敌人,打一场不知道该和谁打的战争,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丧命。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他们的故事,被很多英美影评人视作“为21世纪战争片下定义之作”。如果有一部电影能够为伊战代言,那可能就是这一部了。

  Hurt Locker本身指的是拆弹士兵们身上那层厚厚的防护服,当然从电影里来看,这层高科技的衣服并不一定能够帮助他们在炸弹爆炸时逃生。尽管《阿凡达》如今有着横扫一切的姿态,但卡梅隆前妻凯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导演的这部电影,在今年的各种电影节上与之形成了对峙之势,俨然是一段佳话。她摆脱了大多数女性导演只能拍摄浪漫爱情片或者文艺小众电影的桎梏,一出道就以拍摄各种动作片见长,算是一个异数。和卡梅隆的婚姻,也是在某次合作当中迸出的火花,即使分手以后,卡梅隆仍然对她有着“惺惺相惜”的推崇。

  影片一开始,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部以盖伊·皮尔斯(Guy Pearce)为主角的英雄片:美国大兵将伊拉克平民从炸弹的威胁当中解救出来。但没过几分钟,他就命归黄泉,凶手不知道究竟是谁——拆弹的紧急关口,附近有个伊拉克肉铺老板拨通了手机,手机信号引发了爆炸。但又没有任何的证据说明肉铺老板是故意的,同样美国大兵们也无法下定决心朝肉铺老板开枪,以此换取同伴的性命。 

  随后到来的拆弹小组新任组长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盖伊饰演的前任组长作风完全相反,不按程序来,更像一个独行侠,而且性格固执,认定了什么就一定不会放弃。这是一个理想的牛仔式好莱坞电影典型主角,《阿凡达》、《星际旅行》的男主角都是这种性格的拷贝。只不过从美国西部来到伊拉克街头,一切都不一样了,不再有那些黑白分明的布景,没有美丽的异族女性来帮助解决语言问题,只有陌生如同外星、不停有冷枪和炸弹的满目疮痍的街巷。而这大概也是美国士兵们在海外普遍面对的问题,《拆弹部队》只是坦白地表示了出来:他们不知道怎么跟本地人沟通,本地人也没有兴趣与他们沟通。  

  他们认为自己在给异国的人民带去福祉,但本地人并不领情。而他们又无法真正越过文化的鸿沟,去了解自己正在帮助的人。詹姆斯认为自己和军营门口能操几句英文卖盗版DVD的伊拉克小孩“贝克汉姆”交上了朋友,他看到工厂里“人体炸弹”小孩的尸体,认定那就是“贝克汉姆”。于是从军营里偷偷跑出来,逼迫本地人带他去“贝克汉姆”的家,结果他真的认错了人,“贝克汉姆”第二天又出现在军营门口。伊拉克街头被拍摄得如同外星球一般陌生,詹姆斯穿行其中,气氛紧张堪比拆弹场景。  

  拆弹的紧张气氛贯穿了全片,还有无法预料的遭遇战,一切都不可知。就是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这样的超级明星,也一样不占多少戏份,他扮演的赏金杀手,出场以后不到15分钟就被看不见的敌人远距离狙击,死掉了。和以往的好莱坞电影里,坏人总是有血有肉不一样,这部电影里的敌人全部是看不见的。有很多主观镜头,似乎在暗示你,他放了炸弹,还有狙击手的主观镜头,但最终这些人都面目模糊。这有点让人想起哈内克导演的欧洲片《隐藏摄影机》(Caché)。不同的是这终究是好莱坞产品,这个题材本身不停游走于生与死之间,让人肾上腺素分泌更旺盛。而且最重要的不一样,是美国有一场真实的战争要面对,尽管面对的敌人,正如电影里所表现的那样,是看不见的。 

  有人可能会把这部电影解读为为战争辩护,尤其詹姆斯这个孤胆英雄的形象,按照通常的好莱坞逻辑理解,应该是一个被讴歌的对象。但一切恐怕并没有这样简单,詹姆斯是一个被战争异化到无法融入家庭生活、只想去前线的“怪胎”。他甚至会保留每一次拆弹拆下来的引信做纪念,他的战友认为这个习惯实在是让人毛骨悚然。他只是一个茫然的英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做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事情,选择回到战场继续拆弹。而电影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敌人到底是谁?隔阂究竟如何消除?这大概也是导演提给美国的问题。

 短评

其实还是有很多可说的地方,可惜一直对这种题材无感

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电影对男主角JAMES的刻画从旁观者的主观视角渐变至深入其内心世界,整个过程不着痕迹毫不做作。很少配乐,却用战机声防空警报声等制造紧绷情绪。男主角的表演很棒。电影的摄影和剪辑也很出色。但个人觉得不值目前申奥的“大热”地位。

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几乎不到三星的主流反战片.正义不过是一种爱好,人物不过是几张纸牌.最后和孩子的对话以及超市、整理房顶的无所适从已经不妙,重开的一年新入勤彻底让剧情流入俗套.这样的剧本能获最佳原创?剪辑虽然到位,却没看到有任何的亮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得了,看来近几年奥斯卡评委学院化严重水准堪忧

11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凯瑟琳·毕格罗凭借这部满溢雄性激素的战争片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的女性导演。影片剧情较为松散琐碎,以一名对徒手拆弹迷上瘾的上士为视角,展现了深陷伊拉克战场中人残酷与荒谬的生存状态。大量纪录片式手持摄影、快节奏的剪辑和主观镜头营造出危机四伏的氛围。风筝和超市麦片架是出彩场景。(8.0/10)

1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无论如何,通过那些真真切切得到的东西,才是你的最爱” 这部电影能真切的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痛感和毁灭…不知道奥斯卡大叔是不是越来越怜香惜玉了?最近几年总喜欢送一些小片叱咤颁奖季,不由得让人怀念上世纪末专属于《阿甘》《勇敢的心》《泰坦尼克》的奥斯卡大片时代。那些经典,今天还会重现吗?

1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这部电影让我的眼泪喷了出来,没错,你说对了,就是那个爆炸的人弹。再有就是漫天的火光,人们的不安与哭泣,着实呈现了一片人间地狱。在地狱中,每个人都在面对着自己的恶果,有的人只是痛苦,但受够了痛苦的人会反思。

21分钟前
  • Quentin
  • 力荐

在毕格罗的眼中,卡梅隆恐怕和那个拆弹手没什么两样,他就剩下一种玩具了:拍电影烧钱。卡梅隆拍《铁达尼号》九死一生,他自己都以为不敢再这么干了,结果又弄出个《阿凡达》。《拆弹部队》的结尾说的不是别人,是前夫卡梅隆,这个冷酷的狂人抛下家庭,又回来了。他的借口是:观众像孩子一样需要他。

23分钟前
  • 叶子风
  • 推荐

单纯的讲娱乐性,这片子糟糕透了!但是结合现在伊拉克战争的背景,就有趣多了。记录片式手持拍摄的风格让人很深入的融进那个战乱阴霾下的城市,尽管是管中窥豹,但战争的残酷还是扑面而来,让我不禁想到和平的可贵。再有,Kathryn带此片和前夫的阿凡达角逐奥斯卡,让今年的评奖多了一份趣味。

25分钟前
  • tofubo
  • 推荐

国家大棒挥舞,士兵提着脑袋干。写实又紧张

28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两个大牌在里面当了炮灰...

30分钟前
  • 抠搜小怪物
  • 推荐

不乏精彩场面和震撼冲击力,但终归还是美国人用来自恋的。

3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真实的虚构,平静的残酷。

36分钟前
  • 细胞核桃仁波切
  • 推荐

这种水准的战争片 看10部和看1部感觉是一样的

3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睡着两次,入围奥斯卡的作品去年讨厌贫民窟百万富翁,今年不喜欢拆弹部队,他们分别最终获得最佳影片。

39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鹰眼与猎鹰》独立电影。

40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不知道是不是那段时间做久了新华社战地记者的专访,我看到毕格罗的每一帧画面都如同当时在看素材一般的感同身受,这种充斥着真实和震撼的影像,早已超过了它的载体-电影本身。PS:爱死JR,现在他竟然这么火了。

41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因此记住了一个男人的名字——Jeremy Renner

45分钟前
  • 曾经
  • 力荐

虽然你小成本了但还是没逃出美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同类题材不如去年的《止损》,某网友说的好,这种片子看十部和看一部是一样的

47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我一直在等这部片子的高潮。到了结尾我发现不是是沙漠里那场惊心动魄的小规模枪战,不是那个小孩子被做成了人体炸弹,不是最后那个惊心动魄的拆弹情节,而是最后在车里,他流着泪缓缓说话的那一段。虽然主旋律充斥着整部影片,虽然情节漏洞百出,但是我还是给它高分,因为军人里最平常的人性。

48分钟前
  • 你看起来很美味
  • 推荐

客串都得一场就死

51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