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终结

科幻片大陆2017

主演:田多多,廖浠,李磊,邱睿,杨蓝,姜爱榕,傅凯伦,周优凯

导演:王人超

播放地址

 剧照

孤岛终结 剧照 NO.1孤岛终结 剧照 NO.2孤岛终结 剧照 NO.3孤岛终结 剧照 NO.4孤岛终结 剧照 NO.5孤岛终结 剧照 NO.6孤岛终结 剧照 NO.13孤岛终结 剧照 NO.14孤岛终结 剧照 NO.15孤岛终结 剧照 NO.16孤岛终结 剧照 NO.17孤岛终结 剧照 NO.18孤岛终结 剧照 NO.19孤岛终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0

详细剧情

  前往半人马座行星系统的“彼岸”工程是一次赌博般的探险,而这几乎已经失败的旅程最后却成为了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但是“彼岸”工程的成功与否,却全部系于林夏独自一人的孤岛之旅。这座充满回忆的孤岛,尾随而来的黑衣人,只有24个小时,疲惫的她如何拯救这个被超新星爆发定格的世界?

 长篇影评

 1 ) 《孤岛终结》花絮

本片剧本由导演从2013年开始开发,历经十几个版本调整,最终于2015年夏季注册著作权,并开始筹备制作。

由于预算限制和可调用资源限制(两个演员,普通家庭场地),本片剧本几乎属于命题作文式的量身定做,无法安排更多的角色出现和调度。并且预算只够拍摄短片长度的影片,因此剧本是以短篇方式写作,在后期拍摄制作时,逐步加长到一小时的中片门槛。导演原始构思有大场面及强烈冲突,留待未来机会成熟实现。

影片的全部投资用于差旅费用,由导演出资,共约7万人民币,后期购买音乐版权及参赛,花费大约1万人民币。(此投资当然未计入所有人员成本,此成本尚不及导演工作拍片时一天的拍摄预算)

除女主角从事表演相关行业工作以外,所有出镜人员均为非专业演员,由于影片并非纪实拍摄形式,表演难度较大。男主角为表演专业毕业,目前为瑜伽老师。其余群演均为朋友友情客串。

由于预算和制作时间要求的限制,TESS的配音只能由导演在自家自己录制完成。

影片所有太空画面均为Space engine实时演算录制。

影片开端两辆车的车牌为特制,“SZ20G”意为神州20GO,TES42意为TESS缩写+42(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终极问题的答案)

TESS劫持的卫星监控画面上显示USMC,表示卫星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本片隐晦指出超级大国在深空的角力。

美国的深空飞船名为“进取号”,来自《星际迷航》的Enterprise的国内经典翻译。

影片所有名牌道具均由导演自己设计制作。

影片透明手机及电脑,由透明亚克力板材定制,配上单独购买的显示器底座和LED灯带,同样由导演自制。

注射药剂的针筒,其实是给猪牛打针的针筒。

影片开端的海边道路是上海广告片拍摄常去地点,即使这是条少人的道路,都会被收取极高的拍摄费用。《孤岛》摄制组因为手持拍摄并且未使用三脚架,低调才得以未被收取费用。

开端林夏与同事的车内对话戏为夏天补拍,地点位于东华大学,时值下班,必须在行人通过间隔拍摄。

原本林夏在码头寻找能用的船只的戏因为无场地拍摄全部删除。海上停满渔船的镜头为勘景时拍摄的素材。

海上的镜头,为租用了一艘小渔船拍摄,因无法交给主演操作,故镜头被大幅缩减。出现合理性问题。

片名出现的镜头,远处的岛屿为特效添加,原镜头只有大海。

两人在船上的回忆镜头为抢拍,因为渡轮为公共摆渡船,必须找准无人空档。

两人在平台的回忆镜头拍摄了两次,第一次因为旅行团的到来占据了平台休息,拍摄不得不中止。

夜晚看星空场景为白天拍摄,后期通过特效替换天空加入星空。

影片手表界面,手机内容及电脑内容均为后期跟踪合成。

两人山路回忆镜头,均为手持拍摄。最有难度的是手持倒退拍摄,山路极其崎岖,镜头难以控制。

由于每个场景可拍摄时间极为有限,岛上的拍摄安排极为紧凑,导演身兼制片工作焦虑于进度及天气等不定因素,压力巨大。

12月拍摄岛上镜头时,岛上仍然蚊虫肆虐,只要有裸露的皮肤就有蚊子叮咬,摄影师拍摄时,裤腿上密密麻麻爬满蚊子。

12月岛上下雨频繁,影片中现在时间的场景,都必须抓紧在下雨间隔拍摄。

影片中黑衣人演员由摄影与录音客串,一共仅有2人。

因为12月的岛上拍摄被冬季季风打断,剩下的戏份在2月元宵以后继续拍摄,每次上岛的摄制组人员一共都只有6人。《孤岛终结》整片拍摄,摄制组包括主演在内最多仅有6人。

林夏与致远的海边分手场景,拍摄时旁边正在建造码头,所有的同期声均无法使用,全部后期重录。

片中神舟20飞船的模型,因为导演并不懂三维建模,是在space engine的飞船编辑器中设计制作,然后输出至三维软件里简单贴图渲染而成。

影片使用了康泰时CY口二手老镜头加上变形宽银幕适配器拍摄。变形宽银幕适配器拍摄第一天就损坏,严重影响了整片画质。另由于拍摄效率所迫,整片主要使用50镜头拍摄完成。

岛上拍摄林夏与黑衣人搏斗场景时,山脊风速极高,旁边就是悬崖,无法录音,只能由导演自己手持完成。制片上下山时,均为爬上爬下,不敢站直走路。导演认为,这种狂风的环境,恰能体现出当时的戏剧情境。

押送林夏的黑衣人,为本片摄像。

影片中出现的枪支,均为TB购买的极廉价儿童玩具。由导演重新喷上枪灰漆。

TESS控制装置为一台iphone4s加上了坚硬的防撞壳。影片末尾有林夏拆开一台iphone4s焊接的镜头。

岛上的信号发射天线为特效制作。

致远的飞船内镜头,为临时加入,在导演家白墙处拍摄后,特效处理得到。

全片共有约110个左右特效镜头,耗费了导演一个人将近半年时间准备和制作。

本片所有剪辑特效合成及音效均由导演一人独立完成。

原始构想的最后镜头,是致远从深空发来的星球的全息表面,像一堵墙一样展现在林夏面前,林夏在全息星球的表面,看到了一座城市的遗迹。因为拍摄制作的原因,取消了这个结尾。但是影片中仍然保留了全息技术的展示,就是林夏看到致远发来的很小的小行星的全息图像。

 2 ) 惊喜又伤感

阴差阳错的,我看到这部电影,前前后后看了一些关于这个片子的报道,好奇剧组是如何用八万块钱拍出一部科幻电影。据说(注意是据说),导演拿着剧本前前后后找了很多公司投资发片,但是科幻电影其实本来就不是电影市场的热门,尤其是网络电影,导演也不知名,剧本写的不错但是没有噱头,没有狗血,没有喜剧,谁他妈看啊,你这剧本前前后后的说了一大堆别人听不懂的话,导演是王人超,王人超?我还超人王呢?你以为你韩寒啊,随便一个烂剧本我就给你钱去拍。所以剧组或者说是导演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自己攒钱去拍,听说,中间有一次钱不够,还停了一下,又去赚钱了,哎。然后剧组没有设备,导演就手持摄影,没有灯光,没有特写。没有爆炸,什么都没有。就这样,一部片子算是完成了。

《孤岛终结》上映之后,在美国Raw Science Film Festival上荣获专业长片银奖,并且是电影节上评分排名第二的影片,星云奖雨果奖著名科幻作家David Brin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赞美和大力推荐;入围2017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Miscifi),该电影节被称为竞争最激烈的科幻电影节之一;作为第一部来自中国的独立科幻电影,入围第17届伦敦科幻电影节;荣获第五届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荣获加拿大CREATION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此外,影片还受到了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邀请,以片段形式参加夏天在巴比肯艺术中心举行的大型艺术展“Into the Unknown:A Journey through Science Fiction”。

今天我也不想聊剧本,我相信王人超用这么长时间去细心修改剧本,能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拍一部小众电影,至少感动我了。电影中可能真的情节逻辑有些不清楚,但是真的足够了。王人超用这几万块钱打了多少一线导演的脸。打了多少投资方的脸。最近几年电影市场多少热钱不断地滚进来。像他妈拉屎一般弄出一堆狗血的片子。所有人都觉得中国电影每况愈下的时候,是王人超这样的导演,让我们看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我们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大众审美会迅速提高,当那些商人导演还自认精明的热衷于狗血电影的时候。中国的电影市场终究会让这些投机取巧的人无路可走,

 3 ) (转载)在孤独中奋斗

《孤岛终结》,一部中国科幻独立影片,在12月美国加州福克斯片场颁奖的Raw Science电影节上获得了剧情长片银奖,并且是整个电影节评分第二高的影片,还得到了来自星云奖雨果奖得主,著名科幻作家David Brin(《邮差》、“提升”系列)的热情赞美。同时还传来了影片入围2017年度迈阿密国际科幻电影节和2017年度伦敦科幻电影节的好消息。

科幻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不敢想不敢碰的类型。每一部好莱坞的科幻大作,都像是不可攀登的高峰,以天文数字般的预算以及令人惊叹的概念,横扫全世界。也许在任何的电影类别里,好莱坞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挑战,唯独在科幻电影领域,至今独占鳌头。一谈到拍科幻电影,电影人就摇头抱怨没预算拍不了。事实是如此吗?几年前的《月球》就很好地证明科幻电影并不一定需要上亿的投资和豪华的特效。电影的本质还是故事本身,故事是否有趣,感情是否真切,才是电影成功的基石,而并非那些电脑特效和豪华的布景。归根到科幻电影上,故事是否足够地科学严谨,足够富有逻辑,非常重要。

《孤岛终结》讲述的是一个末日的故事,但是对于连1万美金都不到的预算,连一场群演戏都拍不了。于是导演用了很巧妙的方式避开了末世城市可能需要的大量特效,将主要的舞台搬到了一座小岛,而这座小岛恰恰是整部电影的缘起。导演在8年前来到这个岛屿旅行,到了夜晚,因为远离城市灯光,整个星空非常清晰。而那一晚,巨大的银河横贯天际,从天顶一直延续到海平面,当人在这样一幅震撼的场景面前,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到渺小,对宇宙充满敬畏。那时那刻,这座海中的孤岛恰恰就像孤独地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地球一样,被整个宇宙所包围。导演说,在那一刻,《孤岛终结》的故事就开始形成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向外探索和进取地脚步变得越来越受到预算和环境的制约。于是就如同无数科幻作家所担忧的那样,人类探索的动力变得越来越不迫切。讽刺的是,人类对于太空的大跃进,都发生在二战和冷战,也就是说,只有生死存亡才能激发出人类的潜能。于是《孤岛终结》就设计了这一种极端情境,让人选择究竟是维持现状视而不见,还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掷。

任何一个理念都需要一个情感故事作为载体。《孤岛终结》中就是林夏与方致远的感情。当我们进入宇宙,距离上的尺度让所有我们熟悉的沟通方式全部失效,我们将被迫重新去适应以月甚至以年来计算的交流,那个时候我们将真正意识到“时间”这个敌人。“时间”的存在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孤独。这与我们当今社会越来越快的节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于“时间”的认知,是阻碍大部分人理解真正科幻故事的障碍。《孤岛终结》相对还是做了妥协,设定的前往半人马座A的时间是8年左右,而以片中的科技水平,其实需要的远不止这些时间。但是8年的单程时间设定已经足够表达了,当你的爱人需要离开你将近20年时间去往遥远的彼岸,你将如何选择?而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又将如何面对这个已经跃进20年的世界?影片在很多方面其实都仅仅开了个头,比如人工智能博弈论,人性选择等等。预算限制下,导演必须要放弃很多野心,来讲清楚一个基本故事。更何况,《孤岛终结》原本是按照短片方向去写的脚本,只是有些东西必须讲清,才将时长最终拉到了60分钟,勉强达到了长片标准。因此,作为长片入围以及获奖,实在是无心插柳之举。

尽管将影片规模局限在一个小岛上,这个包括了演员才只有7个人的小剧组仍然面对着无数的困难。镜头是只有几百块钱的二手康泰时老镜头,使用的变形镜头在第一天就损坏了,以致影响了全片的画质。没有多余人手携带和操作辅助设备,同时为了节省时间,只能选择手持拍摄方式。没有任何辅助光源更是导致光线稍差便噪点爆棚。与这些技术问题相比,更大的困难来自自然环境。由于是在冬天进行拍摄,冬季海上恶劣的气候严重影响了拍摄进程,大风大雨,以及随时可能停航的渡船,无时无刻不在给拍摄进程添上不确定因素。山脊上的十级大风以及冬季成千上万的蚊子,给这个本来已经精疲力尽的小团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影片的画质音质也许无法与院线电影甚至是一般的独立电影相比。但是,的的确确感受到了这群人对于电影的热情,以及想要表达的冲动。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执掌百万千万预算的机会,当你还没有得到那个机会的时候,也许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创造一个自己表达的机会。

孤独是对这个小剧组这段拍摄旅程的最好诠释。就像影片的故事一样,林夏在这个小岛上,拼命地试图去拯救世界。这个小剧组,也在这个远离喧嚣城市,远离电影圈的地方,克服万难,用仅有的条件,去拼命地完成自己的电影梦想。

当你们努力创作出这样一个作品的时候,世界会看到的。《孤岛终结》获得的一项项入围和奖项,是对这群人努力的最好肯定。也许因为条件所限,你们只能表达出原有想象的10%,但是你们的努力和认真,连远在大洋彼岸的人们都感受到了,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而不断地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上坚持下去,相信你们能最终成为众多优秀中国电影人中一员,为我们带来不再被吐槽和谩骂的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

 4 ) 中国科幻片的曙光

我在豆瓣中为这部电影打四星(推荐)是因为我希望更多的国人能看到这部电影。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对这部片子非常不满,因为和好莱坞大片比起来,这部电影简直可以说是粗制滥造,演员也不够专业,特效场景也不够震撼,但另一些人了解了这部片子的制作成本后,又会认为还是很难能可贵的。可我不想讨论8万元的成本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仅从作为一个科幻迷审视一部科幻电影的角度,我认为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因为我们终于看到了一部不会让人笑出声的中国科幻电影了,在观看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电影中的科幻元素带给我的吸引力,并引发了我的无限思考,这些感觉在原来只有在观看欧美科幻片时才会出现,这让我对中国科幻电影也有了新的认识,也见到了曙光。

孤岛终结的故事很简单,地球附近的一颗超新星爆发引起的宇宙射线辐射导致人类即将灭绝,一些人希望用最新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上演算救命的疗法,但人工智能的发明者之一——也就是女主角在知道这已没有任何希望之后,不顾阻挠的私自将人工智能程序发送给了刚刚遭受深空探索失败的殖民者,让他们在人工智能程序的帮助下可以纠正错误,从而完成新的行星探索,给人类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超新星爆发、人工智能、宇宙探索,三个科幻元素通过上面的小故事被联系在一起,故事还是说得通的。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人类在末日之时被迫放弃自己的无奈和伤感,以及人性中独有的不怕牺牲的探索精神必将带给人类新的希望!

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得不放弃这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但我相信勇于探索的人们一定会在广袤的宇宙中找到一个新的家园,甚至更多的家园。即使付出无数人的心血和生命,也要让人类的文明之光照亮整个宇宙!

题外话,封面的女孩儿很好看,但那不是真正的女主角,应该只是为了海报宣传用的,真正的女主角没有这么好看。。。

 5 ) 《孤岛终结》——中国科幻的孤岛终结

永恒的终结


任何一种有永恒时空存在的系统,都会让人类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未来。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艾萨克·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

冲着影片第一幕出现了倒挂的海平面和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如没看过强烈建议去看一遍)台词,虽然镜头老晃,气氛沉闷阴郁,还是把总长一小时的《孤岛终结》看完了。经鉴定,这的确是一部科幻片,不是《星球大战》那种太空枪战,激光射来射去的哄小学生的伪科幻片。

看完以后回想上一次看国产科幻电影是什么时候,是什么片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好吧,这应该是首次看国产科幻电影。那就把第一次进电影院看国产科幻片留给大刘的《三体》吧。

由于科幻电影制作特效的成本太高,长久以来都被好莱坞霸屏,美式英雄拯救地球是一贯的套路,这次小成本制作的《孤岛终结》终于轮到中国人拯救世界了。本片据说制作成本仅有七万元人民币(《阿凡达》的制作成本是两亿多美元),内容却涵盖了人工智能、太空探索、基因工程、末日危机等众多科幻概念。令人惊喜的还有车牌号里面居然用上了《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42”。

一开始镜头老晃,还以为制作团队没钱买固定支架,女主角颜值不高长得有点神似王小波遗孀李银河,男主角笑起来有深深的鱼尾纹,好些演员都不是专职的。《孤岛终结》把观众送到一个这辈子都不想去的末日场景,阴惨惨的天空,没有帅哥美女的无人小岛,有一个刚刚成长起来的人工智能TESS陪伴着濒临灭亡的人类。24小时内,女主角必须独自爬上山顶向飞船远程发送数据,拯救世界。

地球是一个孤岛,我们还没能跟外星生命联系上,也还没有具备外星移民的能力。娱乐至死,是目前的状态。脆弱的孤岛物种——人类甚至经不起一颗流浪行星的撞击。我们要么寻找一颗类地行星,要么造一个“环形世界”,否则无法摆脱随地球消亡的命运。

如果说这部片子的成本主要花在了差旅费上,那如果把小岛去掉,那岂不是更省?设想这样一个剧本,名字叫做“You are being watched!” 只需要一个人物,一个房间和旁白,没有差旅费:主角坐在窗边的电脑面前,镜头只需要展示一个侧影,他发现屏幕上似乎有人影在晃动,用鼠标放大了以后,那人影转过身来,发现那正是自己的面孔。 主角背脊发凉,转过身去,疑惑地望向窗外,窗外有人也正注视着自己。

中国科幻电影才蹒跚起步,超低成本能拍成这样,也就不再苛求,希望《孤岛终结》也是中国科幻的孤岛终结。
科幻基地

 6 ) 可以再等等的电影

的确是小成本,小到出了一点旅行费用(上小岛),两个演员和几个群众演员的费用,演员是生面孔,女的不漂亮,男的不帅,表演也没有出彩的地方,感觉很生硬,所以演员费用也低。之后可能就是那点特效(手机),估计也不用花几毛钱的。

故事,也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关键的地方。其一是说人工智能TESS,为了防止对人类造成更大的损害,所以,伤害了成千上万的人;其二是宇宙飞船因为一点小失误,导致最终离开目的地,飘向无垠的宇宙。应该说,在逻辑上是对的,因为这两个说法都基于现实的科学观点(甚至哲学理论、宗教理论)也支持。一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而且越大的事,往往代价也越大。要保护地球人类,必须要付出代价。我们看到的只是有限的问题,但是要解决问题往往要看到更大范围的问题。二微乎其微的错误,可以造成巨大的损害。宇宙航行本身就是相当复杂的事情,变数很多,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这样的后果。但是,恰好因为大家都明白,所以这两个问题不至于被忽略。简单地说,人类评估人工智能,尤其是这种“会直接与人类对话”的智能,一问便知,一听就懂。至于宇宙航行,大家更明白,我们之所以不仅需要计算机来操作,也需要人来控制飞船,就是因为机器可以迅速处理数据,而人类可以应对突发状况。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航天对接问题,飞行器登陆等都没有问题,就可以找到这种技术问题,恰好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说飞船出故障失控还可能。

当然,影片还是成功的。因为首先,它恰好反应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核心: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两个科学发展的引擎:人工智能和航天技术(当然还是有第三个甚至第四个引擎的,比如生物工程,提升人类的能力;比如环境工程,改善地球生态;比如安全工程,防御外星入侵,星体袭击)。人类为了延续和发展,和个体的“人”一样,都想子子孙孙,千秋万世。人的智力和能力有限,所以其一必然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提升自身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智能体能,属于生物工程,需要基因改造处理科技。但是我们对基因知之甚少,而且控制基因的能力还没有触及皮毛),因为我们都知道,信息掌握越全面,处理速度越快,我们就越可能找到最佳处理方法。所以,必然要制造“TESS”这样的超级人工智能。但是超级的人工智能,也有问题,担心人工智能会不会“鄙视”“伤害”,甚至取代人类。而随着地球自身的环境危机,还有可能存在的外来威胁,人类必须 “狡兔三窟”,随时准备迁移。为了拓展人类的眼界和未来,我们也需要发展航天技术,去往更遥远的星空。

电影巧妙的地方在于,开始认为TESS背叛了人类,“彼岸”航天计划因为错误失败。都是失败。但是结果是发现TESS没有背叛人类,那么把TESS上传给“彼岸”航天飞机,这样就可以纠正错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地球文明虽然毁灭,但是人类的文明依然获得在外星球延续的机会。

感觉,故事还是太仓促点。可以拍得更好。也许导演没有资金,只能如此。但是,我认为这也显得太仓促,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学学卡梅隆,人家成功了,都可以为技术等上十年!

片中有些台词也有点意思,片中男主人公说了这样一句话:研究所里,研究过人类文明。样本数量越大,结果越有意思。历史上很多事情是注定发生,你会不会觉得我唯心主义。其实这就是“到了一定范围,更大的范围,结果会逆转”的哲学观念(和真理跨出去就错误了相似)。这种观念之所以被“肯定”,和科学家也会接受荒诞的理论和观念是有一致性的。当然,这种观念其实很危险。17.10.3

 短评

科幻片不是讲故事的意淫小说,没有经费就不要搞这个题材,更何况故事讲得也不好,最后虽然是致敬科学工作者,但在我看来,这个故事说的是世界末日地球毁灭,这是不是对科学工作者探寻宇宙的讽刺呢?!

6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很差

8万块投资,也可以有星辰大海,也可以有十几亿人命运的终结。

7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啪~(打脸)

10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较差

有一个喜剧冲突设置得很奇怪,必须要说一下:把TESS发送到飞船上,然后地球上就没有TESS了,这个也太牵强了吧?

13分钟前
  • 流浪忘川
  • 还行

3.5国产低成本科幻还是很鼓励的,故事很不错,拍摄还可以更好,期待下一部

15分钟前
  • 一小片
  • 还行

多少钱拍的没关系,而是对于电影技法的理解是笨拙和毫无想象力的,大段看似包含信息增加科幻干的台词和观众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18分钟前
  • 品客
  • 较差

我觉得大部分人被低成本这个事儿带偏了,有点逆反。首先它是国产科幻片,剧本没什么特点但呈现得很完整。其次它基本靠台词支撑,一部讲台词为主的国产科幻片能让人耐心看完,已经了不起了。第三它基本上算是学生或影迷自拍片的标杆了,投入产出比绝高。四是为不要颜不要钱但各种在线的女主打call!

1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问题还是挺多的,但是这个套路是没错,中国现在的市场,小成本科幻反而有前途。不过这部电影成本太少了,以至于影响了很多地方的水准,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唯一质疑的是男女主角身份的设置弱化了这剧对人性的探索,这个和资金没关系。

22分钟前
  • 梅勒斯
  • 还行

我目前看过的最好的大陆科幻电影,没有之一。即便它瑕疵许多,但也不能掩盖它在国产电影里对思想的探索。身处偏禺,心怀天下,在很多人眼中,这句话可能是一种悲哀。或许,未必的。国产低成本电影,必须增加两分推荐!

26分钟前
  • 伊恩
  • 推荐

推荐者说得没错——“特效不过是辅佐剧情的一种参考,真正科幻片哪个不是故事为王”

28分钟前
  • 曹雨田
  • 推荐

太简陋了,就像ppt剧情游戏。虽说故事还行,但只能这种程度的话还不如读小说来着体验好。不过话说回来,经费8万拍出这样也是蛮拼的了。

32分钟前
  • 苏民
  • 还行

这是电影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点:讲你想讲的故事。不要被预算或摄制组大小或外景的规模所限制。老是觉得科幻电影耗资很大而不去拍摄,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缺的只是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一点点的勇气而已。

35分钟前
  • 彩虹头
  • 推荐

气氛和悬念营得还不错,只不过真相太过简单了。作为科幻作品,亮点不多。作为7万元拍摄的低成本影片,还是值得鼓励的。三星半推荐。

37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这8万块打了多少人的脸。

41分钟前
  • ringo
  • 推荐

碍于资金的捉襟见肘,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显得稚嫩与不完善,但是无法想象如果资金不是8万,加一个零或是两个零,三个零,这部将会是一部更好的影片。目前来说做对了两件事情:1.末日气氛与影片基调打得不错;2.路子走的很对,方向很棒。最后甚至稍微被这种幼稚但认真的态度所打动,可以继续加油。

42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还行

三星鼓励。想想这不到八万块的成本资金,虽然瑕疵不少但也足够打脸院线上99%的制作了。期待导演以后的作品

45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还行

风格太像刘慈欣了,抛弃夺目的特效,靠理念震撼观众。缺点是演员独白太跳戏了,这剧本要是交给好莱坞拍应该会比《降临》好,

49分钟前
  • aaadzy
  • 力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星汉灿烂,山岛竦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末日来临,一片好景,千百万人,不过一坑,天下文明,不过一炬,朕的征途,星辰大海,童男童女,贯月槎中,地球毁灭,奔向宇宙,总局出品,怜我世人

5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受制于成本,实在太寒颤了,以至于很多问题都显得很尴尬,

55分钟前
  • 搬砖侠
  • 较差

理念不算特别独一无二,调子也有点沉闷,不过小岛的风光特别美,而且国内硬科幻电影真的很少,给一星奖励。好喜欢这种看起来很像普通人的女主角,虽然她演技还有些稚嫩。世界终结的时候,普通人该如何面对。如果成本能更高一些的话应该可以做更好吧

60分钟前
  • Anonymous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