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之歌

悬疑片加拿大2015

主演:泽维尔·多兰,凯瑟琳·基纳,布鲁斯·格林伍德,Bruce,Greenwood,凯瑞·安·莫斯

导演:Charles,Binamé

播放地址

 剧照

大象之歌 剧照 NO.1大象之歌 剧照 NO.2大象之歌 剧照 NO.3大象之歌 剧照 NO.4大象之歌 剧照 NO.5大象之歌 剧照 NO.6大象之歌 剧照 NO.13大象之歌 剧照 NO.14大象之歌 剧照 NO.15大象之歌 剧照 NO.16大象之歌 剧照 NO.17大象之歌 剧照 NO.18大象之歌 剧照 NO.19大象之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1 12:36

详细剧情

精神科医师劳伦斯意外失踪,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然而院里的精神病患麦克却似乎握有其失踪的线索。已为医院其他丑闻焦头烂额的主管格林医师,为了在消息曝光前了解失踪案件的来龙去脉,不惜牺牲圣诞假期、抛下家中妻女赶到医院,与麦克展开一场猫捉老鼠的密室解谜心战。\r\r改編自本片編劇尼可拉斯的同名舞台劇作〈ElephantSong〉,天才導演札維耶多藍放下導演身分,與同樣能演會編又導的導演查理斯畢南梅合作,於《憂傷大象之歌》飾演瘋狂卻聰穎的精神病患麥克,與布魯斯格林伍德精彩對峙。兩人在密室空間的來往詰問,隨著主導權的轉換游移,一層層揭露彼此不為人知的過去。

 长篇影评

 1 ) 像是鳄鱼的哭声,我爱你。

开场,文艺色调。
万人瞩目的歌唱者,人群中拉衣角的落寞小孩。
一半刷着蓝色墙面的屋子里,你起床走到窗前背手站立,你在想什么?
一个医生无故消失,而这个医生刚好和你很熟,所以你一定知道他去了哪里吧。
想要好好问你,可是你不好好的回答,嬉皮笑脸,说一些听不懂不搭调的话,来来回回都是大象这大象那。
你攻击护士,她太了解你,你也够了解她,戳的毫不留情。
你说的话,真真假假,甚至不堪,你在用你的方式讲述你的感情你的认真,你很清醒面对你自己。
他说你的智慧,很恐怖也很美丽。
一个小时,你玩了一轮游戏,中场休息,你在厕所里咬着指甲哼大象之歌,仿佛听到了她的歌声,泪没有落下。
然后满屏都是你的脸,双眼皮,翘嘴唇。
你说你刚才说的不对,他并没有很过分,他只是说爱你,可是你在他爱你之前就已经先爱他。
你只见过他一次,郊外大个子弹,大象轰然倒地,那一刻开始你就是那只大象,厚重的呻吟声久久回荡,泪涌出在皮肤上开出一朵花。
她是很有名的人,那些年给你的只有重复的不合适的礼物,然后她把安东尼送你,唱大象之歌给你,原来你也会做妈妈。
因为我是丑陋的。
在那个年纪我很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并没有去做什么,最后才知道她连死也不是因为你。
你说五年的重复生活,不能再忍,每天只给一颗巧克力,那你偏偏就要吃三颗,这是你讲真话的交换条件,你成功了。
你看说明书看的好认真,你大口大口的吞了四块,就好像你特别爱吃的样子。
你要去死,没有人能拦你。
最后你对着电话里的他说,像是鳄鱼的哭声,我爱你。

 2 ) 一刷理解记录

剧本真好,猜到了部分,但也有没想到的,还蛮惊喜的 需要知道了事实再倒回来看前面Michael的用意 列几个看出来的点吧

Michael和护士Susan,真诚的谈话开始违背预期,处处都管的妈妈和叛逆又时不时卖乖撒娇的儿子;而Greene医生有点像父亲的角色,包括傲慢自大一系列性格,而他们对待Michael这件事上的分歧也相当具有父母亲的典型。

而Michael和Greene医生防备角力,和护士Susan反而能坦诚相待推心置腹。至于最后Michael还给他们的,是和多年前他们的女儿Rachel出事如出一辙的情形。还是蛮典型的家庭,包括俄狄浦斯情节这样。

至于最后Greene和Susan和好,只能说是一种理想结局吧,再经历一次最坏的也可能是ptsd。

Lawrence医生不碰Michael,我目前的理解是医生是现实的,因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来访者和咨询师是不能有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如果是秘密相爱,柏拉图式的,留不下证据别人也没办法,但如果发生肉体的关系,被发现就很难收场了。Lawrence已经擦边越界了,但对正常的恋人来说肯定不够,所以Lawrence医生说“我用我的方式爱他,但不是他想要的方式”。咨询师的职业规定是有道理的,也没办法说什么,但真的发生了也无可奈何,也不能说是哪一方的问题,遗憾也是真的遗憾。 Michael讲他被医生性侵的故事,有一种“我宁可你是强奸我,也好过完全不碰我”;而第一个“我杀了他,尸体藏在储物间”的故事,发现储物间里的是大象🐘,也是Michael对Lawrence复杂的情感。 大象的意象,欺骗,爱,爱与决绝,爱与死。

Michael狼吞虎咽吃巧克力,在和Lawrence医生通话的时候故意说“我过得好极了。Greene医生奖励我三…四块巧克力,因为我的表现”,Lawrence医生是知道他对坚果过敏的,接着Michael说“鳄鱼的眼泪是吧,结果也没法改变。我爱你”,挂了电话。这一幕太到位了。

Michael对小女孩当然是善良的,他太知道小孩需要什么了。剧情到这里好像只有他们是完全平等的,不需要试探角力欺骗这些他很擅长的事,当然这很短暂,而且是被护士的爱打断(这里很像有了真正的小孩,护士也不管他这个“替代品”了)。

对于Michael在医院的感受,我因为经历感同身受。规律无聊的作息,鞋带充电线洗发水被各种防备,医生看过病历全都带着有色眼镜看病人,根本没有人和你在同一层面交谈,面对面地认识你是谁。

不过对于Michael过敏,医生护士手忙脚乱拿肾上腺素这件事,我觉得比起现实是理想化了的(现实里喊一声两个护工把你拉起来绑床上,那边估计就带着药剂来了,状态稳定下来送进手术室急救一条龙),当然对Michael来说,死亡也是一种逃脱,一种得偿所愿,这是剧里对他的仁慈。

一个脑洞,大象之歌里“大象的鼻子”又有“欺骗”之意,是否Michael讲的妈妈的故事也是假的,所以医生说“他个小混蛋”?不过真实与否对这个故事来说不那么重要了。

贯穿电影的歌剧选段是O mio babbino caro,我亲爱的爸爸。大致意思是“我亲爱的爸爸,我爱那个少年,你要是不答应,我就跳河自尽”,一方面是Michael妈妈任性的一夜情带来不想要的儿子;另一方面是Michael决绝的情感,我就是想离开这里,你不答应我就用别的方式达到。

我总感觉有一种相似性,在Michael和音乐剧《近乎正常》的Gabe身上,他们表面上都极具迷惑性,擅长诱导或欺骗,但本质都是善良的。

好像不正常的家庭里常年被忽视的聪明的孩子,从戏剧角度,似乎就会长成这样,渴求关心,擅长诱导把别人带进自己的节奏,用各种真真假假的故事包裹内心的情绪,希望别人听懂破译出来,同时做好最差的预期,也许用玩笑的语气说出来,需要做交易才会直白表达自己的诉求。

越写越破防,我也是这样的孩子。

 3 ) 我最终还是杀了我妈妈

——如果今天我死了,你会怎么样?
——那我明天也会死。

迈克14岁的时候看着自己的母亲死在自己面前,就像8岁那年他看着大象死在他面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死亡的窒息感太过于美丽,美得让人欲罢不能。于是他进了精神病院。于是他在19岁的时,巧克力过敏而不让他人施救。

这是第一部多兰没有参与执导而仅仅参演的电影。说实话,看这部电影前,真的颇有些小激动。很好奇是怎样一部电影,可以勾引多兰丢掉执筒,安心当演员呢?看过之后你一定不会意外,因为这部电影里有他百说不厌的“母子关系”,有他最想平淡化处理的“同性之爱”。这两大元素纠缠在一起,对他来讲不诱惑是不可能的。这孩子还真是一条道走到黑啊。就算在别人的电影里,还是要固执的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不知道导演是真的被多兰的脸征服了,还是多兰悄悄的“收买”了导演,整部电影总会时不时的给多兰脸部大特写。让别人陪着他自恋,真是丧心病狂。还有经常出现的慢镜头,都会让人有那么几刻的怀疑,怀疑这部电影的归属权。但是当你专心的看完电影,发现自己没有被突兀的有些不知所谓的背景音乐打扰的时候,你就会会心一笑:果然不是他的电影。他的电影里那种格格不入的bgm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格,每次被他的bgm搞得出戏的时候,总会笑着想:小孩就是小孩,不论成就、天赋,都还是带着小孩特有的任性——我才不管bgm合不合适,我喜欢,我就要用!我能说,有段时间我都要被《幻想之爱》里的“bang bang bang”洗脑了吗?不过,多兰啊,还是多看电影,少听歌吧。

其实这部电影可以叫做“一张字条引发的血案”——劳伦斯医生留下的字条。格林医生因为找不到字条,所以开始了和迈克长达几小时的对话。女护士因为找不到字条,所以打破了和格林长达三年不说话的僵局。迈克因为找到了字条,所以将之当做筹码,策划了一场游戏。

一直以来我都想知道,多兰如果专心当演员会是怎样的效果。这部电影算是给出了一个答案。如果你要问我,在他当演员和当导演之间只能选一个,我会选那个?我会忍着心痛选择导演。即便他的导演风格一再被人指责炫技,他的电影主题一再重复,但你无法忽视他电影里的美,你也无法否认他是个有才华的导演,他强烈的个人风格是无可替代的。但谈及当演员,承认他是个好演员,但也必须承认他所演的角色并非是非他不可,甚至有更好的选择。多兰演戏总给我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就像这部电影里迈克和格林医生的对手戏。他俩的对手戏,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你来我往,而多兰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情绪的处理都比较外在化,比如台词修饰,肢体动作等等。当然这样的处理能更容易让观众了解情节的进展,但同时也让人有一种不尽兴的感觉。就像是在电影中加入了无谓的旁白一样。反观与他搭戏的演员,那个经常被称为“黄金配角”的格林伍德。他对情绪的处理更倾向于将之转化为一种氛围或者说是气场。不管是起初两人的“剑拔弩张”还是之后的“逐渐信任”,格林伍德都明白情绪虽是个人的,但又是相互的,所以没有像多兰那样完全个人化。这就可见功力之差距。就像有人对詹姆斯弗兰克说:别想着当导演了,安安心心当演员吧,我们不嫌弃你。反之,对多兰。多兰曾说过,他演自己的电影是因为怕人们会忘记他。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也慢慢离开幕前。也许是因为他发现,无论荧幕前的男孩有多漂亮,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个荧幕后的漂亮男孩。所以别太执着演戏了,当你的导演才是正经事。

电影里,“大象”这个意象选的确实有些晦涩,如果不是劳伦斯医生结尾出来点题,我想我是明白不了的。“trompe”这个法语词是一个双关,意为“象鼻”也为“欺骗”(实际上,“欺骗”应该是“tromper”)。大象的鼻子挡在眼前,就像是人们为自己勾勒的幻象一样。活在幻象中而不自知,又或者自知而又不愿离开。幻想着自己生活幸福,幻想着自己忘记过去,幻想着自己拥有爱情。在这家精神病院里,没有医生没有护士,大家都是病人。格林医生幻想着自己家庭幸福,和现任妻子相亲相爱。实际上他无法从女儿的死中走出来,他依然留恋着三年前的生活。但再如何骗自己,他都清楚的知道就算是圣诞节他都不愿意回到现在的家。女护士幻想着自己忘记了过去,她折去了照片中格林医生的那个部分,用三年的沉默疏远曾经的丈夫。但再如何骗自己,她都无法不关注格林医生所有的细节,以至于在他无法打开办公室房门时,她会及时出现。迈克幻想着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他幻想着他的爱人是劳伦斯医生。但再如何骗自己,他都无法摆脱这个世界给他的孤单,没有父爱,没有母爱,只有一个人的爱情。结尾劳伦斯医生对格林说:“我爱他,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想要的那种爱。”
除了大象之外,电影里还隐藏着另一个意象,便是劳伦斯医生消失这件事本身。其实一个医生一天没有来上班,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但却被人幻想出了一出因性丑闻而畏罪潜逃的大戏。之前有医生因性丑闻被捕,没能找到的字条,迈克的无中生有,所有的幻象掩盖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劳伦斯医生只是因妹妹生病而请假一天。人多数情况下就是这样,被挡在眼前的鼻子模糊了视线。

这是我第一次听多兰说英语,一字一顿的感觉居然有点小性感。没有了魁北克法语的刺耳居然有些小小的不习惯。看完电影,给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英语版的《我杀了我妈妈》+《幻想之爱》

回到电影开头,回到古巴,回到迈克8岁,这是所有故事的起点。一个盛誉满载的女高音歌唱家的母亲,一个彷徨无措的男孩,在6年后他杀了他的妈妈,在7年后他爱上了他的医生,在11年后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4 ) 《大象之歌》观后感

刚看完《大象之歌》,有一种想提笔写几句的冲动。其实我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正如影片中主人公麦克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一样。

《大象之歌》是一部 2014年上映的加拿大电影。影片虽归类为悬疑,可是悬疑只是它的手段。导演用悬疑来抓住观众,让观众在探索与发现中慢慢体会影片所表达的那份社会人群的情感问题。

贯穿影片的大象是一种意象。一方面,主人公麦克在8岁那年去非洲见从未谋面的父亲时,目睹了父亲猎杀大象的情景,那头轰然倒地的庞然大物竟留下了眼泪,当那双哀怨至绝的眼神望向近在咫尺的麦克时,便在小麦克的心里刻上了永远都无法磨灭的映像。另一方面,法语“trompe”意为“象鼻”,也为“欺骗”。大象的鼻子挡在眼前,就像人们自己躲在幻象之中,幻想可以忘却烦恼,幻想能够拥有想要的幸福,如影片中格林医生试图忘却失女的伤痛,并改善与现任妻子的关系等。而关于“欺骗”,麦克有句经典的台词:她可以成为一个好妈妈,她知道该怎么做,她给了我希望,这是你给一个儿子最糟的东西,假如你不能做到的话。

麦克是身为歌唱家的母亲一夜纵情的产物,来到这个世界纯属偶然,没有一个人在期待他的到来,母亲除了给他找很多保姆以外,给不了别的。可以想象,他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缺爱的环境里,以至于14岁那年发现母亲自杀而不救,漠然地在旁边唱着数大象的儿歌,无动于衷地看着母亲死去,后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从来没有被爱过,所以,当一位医生用博爱的口气说出“我爱你”时,他立刻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医生长者,无所谓性别与年龄。在得知永远也不可能获得爱的回报时,他的幻想破灭了,再加上精神病人与正常人之间那面不可逾越的墙,使那个孤独的灵魂选择了一种特别的离开方式,一种层层推进的游戏方式,让与他谈话的格林医生和观众一起逐步了解他,在大家猝不及防的时刻,他实现了他的最终目的,自杀,19岁。

 在影片中,不仅精神病患者麦克有个可悲的人生,其他的角色也各有其伤痛之处,没有完美的幸福之人。生活在这个纷繁的社会里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面临困惑、欺骗、排挤、不堪等状况,学会排解与释放是一门学问。每个灵魂都是孤独的,当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里时,不仅要卸掉脸上的妆容,更要直面自己的内心,安抚因伪装而疲累的心脏,让灵魂舒适地度过夜晚。

这部电影是一部低成本高质量的代表作。整个影片的拍摄基本都在一个密室里完成,充分体现了导演与演员的功力。在如今大片泛滥的时代,那些动辄多少亿的投资,依靠主演的俊脸,华丽的服饰,拼凑的情节,肤浅幼稚的内涵,以及无脑水军的推动来完成的电影,《大象之歌》无疑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5 ) 我爱你,原谅我,大象

母亲死前对麦克说,“我爱你,原谅我”。这是母亲主动放弃他,而母亲本可以做到一个母亲可以做到的。

麦克死前对劳伦斯说“我爱你”,因为劳伦斯对他的爱不是他想要的爱,放弃自己的生命是解脱,可能也是对劳伦斯的成全。毕竟他俩一个是病人,一个是医生。

格林医生对那位女士说“原谅我”,既是因为自己没能及时发现麦克的异常之处,也是为了他和这位女士之间的其他事情,某种意义上达成一种和解。

草原上的大象是自由的。可是父亲猎杀了大象,麦克无忧自在的生活也结束了。

玩偶大象是被母亲给予的,母亲离他而去,但麦克仍然保留并珍惜着玩偶大象。麦克仍然有爱的能力。

玩偶大象也是被困住的,就像麦克,困在狭小的,精神病人的房间,也离不开这个精神病人住的地方。

劳伦斯医生拿走他的大象,麦克也交付他的爱。他被劳伦斯医生困住,最后自己走了。

 6 ) 我们才是有病的

近期看过的最让我哀伤的电影,哀伤的我看完片子又哭了好久,不是嘤嘤的,不是呜呜的,而是躲在卫生间大哭出声那种,好像真的是自己爱着的一个孩子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离开了我们。边写边模糊着双眼,不知道为什么,是不是给男主的特写太多,是不是男主深金色的头发太夺目,是不是慢镜头太多…… 有两种人,如果太聪明会让人提心吊胆,罪犯和精神病患,前者让狱警时刻担心他会越狱,后者让主治医生时刻小心不要被他戏耍。看这部片子时想起了凯文的《K星异客》,虽然要表达的主题不同,演员技巧上也有不同,但两个主演对那种神经质的状态,把握的收放自如,或许每一个好演员骨子里就带有这种神经质,而刚好演精神病患的时候,就把这一部分本色放大了。 人们一生中总有受伤的时候,总有想逃避的事情,成年后,经历的伤痛,也许能被时间治愈,童年时期遭遇重创,只依靠孩子自己的力量,真的无法痊愈。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片中的这个天使降生地球后,遇到了什么,进入医院之前,他再怎样难过和痛苦,也没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那时只有痛苦,没有绝望。

可是在医院里,麦克遇到了爱他的人,主治医生,和护士长。主治医生的爱,更多是对他的聪慧的欣赏;护士长的爱,更多是对自己失去女儿的一种情感上的弥补。不能否认,他们对麦克是与其他病患不同的,麦克也知道他们是爱他的,但都不是他想要的方式,因为他们的爱里还是带有对病患的偏见,甚至是监视,这种不纯粹的爱让他不舒服,他想得到的尊重平等自由,这里更没有。

既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不如得到信任,了结自己,这时的麦克不仅痛苦,还感到了绝望。所以他抢到了一个机会,为自己拿到了一个筹码,他一步步设计,得到了院长的信任,并于最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院长一句“forgive me”,治愈了院长与护士长几年的心结。院长的这句话不仅是对麦克说的,对前妻说的,对死去的女儿瑞秋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其实麦克真的不算什么精神病,他只是想逃避一些事情,却又无法安置自己。因为他的成长经历就不正常,妈妈认为他的存在就是个错误,爸爸又是个偷猎的;妈妈对他残忍,爸爸对整个世界都残忍,但麦克依然是个天使,只是他存在于一个扭曲的时空。他善良聪慧,脆弱敏感,与院长的对话中处处机锋,透着狡黠。

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探求不会终结,“正常”与“非正常”只是相对的,角色互换后,我们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医院里的病人才是正常的,医院外的我们,都病了~

 短评

▤「My job here is to be crazy. That’s why I get free bed and board Dr. Green. Giving you a straight answer does not fall within my mandate of lunacy.」「Forget about the truth, right? Who cares! Hmm? Ignorance is bliss.」

5分钟前
  • Q·ian·Sivan
  • 还行

原本以为的汉尼拔性质的悬疑完全被结尾他的简单与脆弱打破了 这情节单纯得太让人难受了

8分钟前
  • Island
  • 推荐

无耐心看不到用心

10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还行

不是我的菜,话唠片,对白堆砌,气氛一般,对话的代入感平平,平淡不惊。剧情牵强,以心理投射为主题出发,却难勾起窥探的欲望,密闭空间里的精神博弈,却总给人一种松散无度,漫不经心的挥霍感,而作赌注押码的结局所透露出来的绵软无力感也是片子的最大致命伤。而且多兰的演技还不足以撑起一整部电影

12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较差

紧张的气氛和两位演员出色的表演让我震撼,但是剧情光打雷不下雨也让人捉急。中规中矩刚刚及格。

15分钟前
  • 天亮说晚安
  • 还行

其实表现情绪高潮那段多兰的台词和表演都不是很到位,但是没办法就是爱看他这张脸呀!

19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孤独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23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大象就是Mike,大象的歌声就是Mike的心声:“O mio babbino caro, Mi piace è bello, bello… Mi struggo e mi tormento! O Dio, vorrei morir!”

25分钟前
  • 俊俊的朋友菐菐
  • 力荐

片名带“大象”的电影是不是都有种牛逼轰轰的质感

29分钟前
  • Alto
  • 力荐

多兰迄今为止表演最好的一部,可惜,导演不是他本人。

34分钟前
  • 赛珞璐
  • 还行

近乎全是室内戏,却分分钟满是机锋。PS:就让多兰一直这么美下去吧,我会一直这么爱着他。

39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好喜欢。多兰演这种边缘人物真是超神了。摄影很好看,色调和广角镜头都很好看。劳伦斯医生一个扎扎实实的麦格芬。室内戏张力很到位,警察谈话的设置也不错。一切都是围绕迈克尔展开。格林医生最后也伤害了一个孩子,验证m说的与susan很般配,最后两人重归于好。

44分钟前
  • Tardiolo
  • 力荐

做个不被抓起来的小小神经病吧(有点像cafe de flore)(好听的歌)

49分钟前
  • 洗狗
  • 力荐

多兰简直加拿大人民的心头肉 散场时前面一排老阿姨都在使劲夸

52分钟前
  • koala676
  • 推荐

穿越大半个北京就看了这玩意。也不是有多差,就是平庸。多兰还是别演戏了真的,一演戏只剩脸了。作为舞台剧应该很好,但电影是失败了。唯一有点意思的是时间空间的局限设定。虽然错过20分钟开头但想也没什么意思,有点像《副作用》的气氛,故弄玄虚大倒苦水,不真诚,没意思。

53分钟前
  • chillybuster
  • 还行

兰兰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他身上那种拿无礼和挑衅掩盖深度伤痛,敏感又脆弱的孤独伶俐男孩气质,让镜头外的人不由自主想要保护这个画中不被人理解,总在痛苦挣扎的易碎物

56分钟前
  • PepsiPussy
  • 还行

多兰的心理戏还是缺了点层次感,这个人物还不足以主导整个故事,这个人物不够成功,所以没能撑起整部电影,当初看预告片的时候,看到多兰的背景和肢体动作,还以为他的表演有意在模仿【沉默的羔羊】里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结果发现是我想多了,这样的故事想出彩,男主也只能像年轻的霍普金斯了。

6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我相信多兰口活应该不错。

1小时前
  • 坍塌
  • 还行

一部类似于密室心理博弈的影片,但是却有点虎头蛇尾的遗憾,感觉结尾的故事没有讲好,要不是冲着多兰,也就两颗星吧。不知怎的,看这部影片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象的失踪》......

1小时前
  • Y.Sir
  • 还行

完美的剧情,完美的人设,完美的无厘头神经病少年,完美的圣诞雪景,完美的多兰!爱本来就是无法说清楚的东西,有就好了,那么珍贵难得,就不要去苛求方式和方法了。

1小时前
  • 年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