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之战1920

战争片其它2011

主演: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娜塔莎·厄本斯卡,波利斯·席克,Jerzy Bończak,Adam Ferency,Bogusław Linda,Ewa Wiśniewska,Aleksandr Domogarow,Olga Kabo,Andrzej Strzelecki

导演:耶尔齐·霍夫曼

 剧照

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1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2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3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4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5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6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13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14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15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16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17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18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19华沙之战192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波兰首部3D片《华沙保卫战》将于9月23日上映。该片反映了1920年波兰人民抵抗苏联红军入侵的著名战役,造价约830万美元,是波兰史上投入最高的影片之一。夹在世界上两个最好战的大国德国与俄罗斯中间的波兰俗称欧洲“垫脚布”——谁出门都要踩上一脚。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对历史有种特殊的偏好,广从电影票房上来看,波兰史上最为卖座的四部影片《剑与火》、《塔杜斯先生》、《你往何处去》以及《卡廷惨案》全都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片。波兰人民的大国理想也只有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才能得到伸张和舒展。而这部《华沙保卫战》虽然没什么出奇之处,但从气势恢宏的预告片看到波兰的诗人、歌女、神父统统揭竿而起,对苏联两位领导人描绘也是“举重若轻”,倒流露一丝浑不吝的气魄。

 长篇影评

 1 ) 我对色彩着迷

不要探究一部成功电影的微言大义,只要有一点让你感动就是成功。因为对1920年左右的苏联和波兰了解不太深,大概有点这两家是世仇的印象,波兰的老祖宗——什么神圣罗马帝国、什么奥匈帝国、什么哈布斯堡家族统统和俄罗斯有深仇大恨,历史是最烦人的东西,不扯他。。。。。。。影片的色彩运用的太好了,总体感觉就是希施金的油画一般,质感很强,好漂亮啊。。。。。一个人词汇贫乏是总会说“好漂亮啊。。。。。。”还有《日瓦戈医生》的色彩可与其相提并论。。。。。

 2 ) 《华沙之战1920》

这些天,俄罗斯和乌克兰打的很热闹。一般阐述的原因无非是乌克兰的领土主权遭到侵犯或因为北约东扩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安全。然而深层次的原因远非那么简单。有历史纠葛、民族纷争、意识形态不同以及地缘政治各种因素的综合。为了闹清楚,我搜罗了些资料,包括这个电影,力求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多的了解些个中缘由。

影片是波兰在2011年拍摄的。从编导的叙述看,整体表现感觉还算公正,对苏联和波兰都是有褒有贬。

讲的是1920年,波兰青年约翰和奥拉新婚初始,战争就爆发了。约翰走向战场。随着军队攻入乌克兰。无意中捡了一张苏联的宣传单,捡就捡吧,还把它念出来,这不是找事儿吗?结果被指为蛊惑军心判决死刑。还没等执行呢,苏军突破波兰阵地,约翰成了俘虏。没承想那张死刑判决书救了他,苏军的契卡大叔认定他是布尔什维克,引为同志。在后来的混战当中,偶遇哥萨克骑兵,这伙子强人打死了押解约翰的苏军,救了约翰。约翰很疑惑:哥萨克不是和苏军一伙的吗?那位队长告诉他:“如果布尔什维克打败了你们,我们也会失去我们的自由。”约翰最终回到了自己国家,并参加了华沙保卫战。他的新婚妻子奥拉久等丈夫不归,参加了救护队,影片结尾,战争结束。重伤的约翰和奥拉终于在伤兵医院中相见了。

影片中,战场上的镜头很多,也很惨烈。以前听革命老前辈讲:“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听了这话,却总也不能想象出那时的惨象。而在这部影片中,展现的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侥幸活下来的奥拉站起身来,踉跄一步就差点倒在死人身上。英国艾克双翼轰炸机手动投炸弹,士兵们端起步枪或手枪去射击肆无忌惮的飞机。法国FT-17薄壳坦克,伴随着昂首挺胸步伐整齐的步兵队形去送死。冲锋的步兵们靠的是刺刀见红,个个都像是催命鬼,冷热兵器一起上。看着真是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很残酷也很养眼。

纵观整个战争,波兰和苏联方面,双方都有侵略和防守。攻防的转换不过在瞬息之间。我们在其间看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当这支军队入侵别国的领土时,大都士气不震,军心涣散。可一到了需要保卫自己的国家时,立马群情激愤,争先恐后的上战场。例如影片中在征兵处的那个孩子就是如此。当时波兰的元首毕苏斯基在苏军大兵压境焦头烂额之时,全国人心惶惶,他只得找了个老农民维托斯担任国家总理。而维托斯在接受这个职务之前的唯一请求就是“在收割季节回家忙庄稼”。毕苏斯基接受他的请求之后问他:“你打算怎样开始?”这位朴实的农民回答:“从对波兰人民的动员开始。”

通常人们谈论战争,都是不厌其烦的探讨双方的兵力、战争部署、武器装备等等各种条件,认为这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只有毛主席早就深刻的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从历史发展和这部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充分印证了毛主席的这个判断。民心,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却左右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影片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桥段。当约翰到教堂中去为死去的女友祈祷时,里面有一个忙着做棺材的士兵劝他不要祈祷了:“上帝已经安排好,哪只苍蝇停在哪堆屎上,它不会因为某人的祷告改变它的计划,否则我们会陷入很大的混乱。”这个奇葩的言论,乍一听实在是对上帝的大不敬,仔细想来,却也有几分道理。照这个逻辑,既然上帝是造物主,它创造了宇宙间的万物,它自然会事先安排好万物的命运,包括他们生命中的所有历程。对人类也是这样,你生,你死,你欢乐,你忧伤,你努力,你偷懒,都是早就安排好的。影片中那个女人临死前哀叹道:“我的灵魂有罪,但我非常想活下去。”但是上帝早就安排你去死了。这样的哀求有用吗?既然如此,别说做祷告了,就连我现在看电影写观感也是他老人家早就安排好的。那么,为什么不给人类一个和谐的世界,为什么要“安排”那么多的战争?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所幸我是个无神论者,相信人类自身的努力,相信人类的理性,相信社会在进步,相信未来会越来越美好。要不然,面对这个上帝制造的这个丑陋世界,早就该自杀了。

在一战结束时,英国外交大臣寇松曾经提出过一条乌克兰和波兰的边境线,称为“寇松线”。不过波苏双方都没搭理这个建议,都以为凭自己的实力可以得到更多。波兰的元首毕苏斯基在战争之初,曾经判断西面的德国和奥地利已经战败,东面的苏联忙于内战,此时正是他扩张的好时机,他一面策划“海间联盟”,一面大举进犯乌克兰。而此时的苏联也在琢磨着向西,将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插遍全欧洲。于是整个战争成了一场混战。最后在华沙危急时刻,毕苏斯基急中生智,调了不到两千人的骑兵突袭苏军,把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近两万人打的落荒而逃,苏联战败。这才有了停战,才有了波兰占领了包括现在利沃夫在内的大片西乌克兰领土。二战开始时,德军1939年9月1日进攻波兰,9月17日波兰战败,在伦敦成立流亡政府。在这种态势下,苏联9月23日出兵,夺回了苏波战争中被波兰划去的领土。基本按照“寇松线”划定了波兰和乌克兰的边境。这就是历史事实。现在有些人不顾这些显而易见的历史,说什么“德国和苏联共同发动了二次大战,共同瓜分了波兰”。这完全就是一种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了。很无聊也很可笑。

影片中,波兰这边涉及了哈勒的蓝军团和彼得留拉的白军。苏联这边,有一个镜头,苏军战败后,列宁到斯大林那里发了顿脾气。临走时,陪同列宁的托洛斯基回过头,冷冷的瞪了斯大林一眼,斯大林则是用更加冷酷的目光一直目送着他们出门。观众都明白了。

本人评分:7.0。

 3 ) 生活,有什么错?

标题中的“生活”二字应该替换成自由或是爱国,作为一直不擅取名的人,我没什么须在标题表达的,唯图做到平实。
关于电影我随便吐槽几句吧。
前一小时我简直没搞懂该电影要说啥,没错,是要反映波兰普通民众的生活啊,问题在于,电影有没有做到让人为历史的厚重所感染呢?在两个小时内做到,太难了。所以说,节奏是乱的,确实有似《建国大业》,尤其是涉及毕苏斯基在政坛的部分。
于是,至少在初期,人物的表现太过轻飘飘,看到后来对两个主角本身丝毫无感。
塑造那布尔什维克的特务时,弄得太像小丑和流氓,虽然布尔什维克是很丑,但那副地痞样简直太刻意,真正的批判性是没有的,让左棍主角清醒的理由也同样如此。
无论如何,背景铺垫是含混不清的,可以说是太差了。
后一小时不用多说,小范围的战争场面不错,较为真实,也足够燃。

关于电影以外我随便多吐槽几句吧。
网上对波兰的鄙夷大抵要追溯到08年,和“ANTI-CNN”之类的破事有关,自然,很快传到了军坛又很快传到了死宅圈,然后就有“平独镇露大波波”这句令人深受启发的俗语。在这里我要提示一下,在日文里,独国就是我们所说的德国,露西亚便是俄罗斯,我觉得,后者比中国给的译称更好听呢。——日本大概也是为他们所厌恶的,但在同时他们中的有些人对日本却有某种认同感。
请不要理解说,我在扣帽子、贴标签。我们知道,纳粹和苏联总有拥护者存在,由于后者似乎在邪恶排名里稍逊——没有侵略那么多国家,也就没那么时髦了;而纵是如美国,只要玩儿“霸权”,未免不会在引起痛恨之余,也激发出死宅的几分向往。而日本……是啊,褒扬该国民众的所谓牺牲精神的人士不曾少过,他们加的那些“法西斯”、“疯狂”之类修饰词毫不真诚,只是应景的废话,因为他们喧嚷着:学习日本鬼子的爱国精神、神风敢死队多么疯狂又忘我(鬼子在这里被奚落的原因是纵令是兽类,也还需要嗑药才能为“国”献身)、集体主义把日本搞成世界第二……
这绝非偶然,有的人眼中的爱国是——在不考虑自己的国家的情况下,爱些强大的、践踏自由与人道的国家,并想方设法使本国也成为它们中的一个。
不幸的是,波兰从未成为这类国家。当然不是它未强盛过,一切都是际遇使然,当绝对主义时代的黎明来临时,它刚刚以封建的形式兴起于东欧,在中世纪晚期该国主要做了三件事情,安茹王朝(卡佩王朝的安茹——安茹的那不勒斯——匈牙利——波兰这支)的波兰的末代女王与雅盖隆的立陶宛大公联姻;不时和波希米亚国王对抗哈布斯堡家族;艰难战胜条顿骑士团。而条顿骑士团成为波兰的属国普鲁士公国之时,15世纪已经结束二十年了。
然后,它又兴盛了数百年,东欧(不算波希米亚)第一座大学应该是在克拉科夫。当波兰-立陶宛衰落了时,因为它总在对抗俄国,又额外赶上了希特勒入侵,于是就成为前述的那些人攻击的焦点了。至于攻击有多恶毒,看看随便哪里吧,——比如此电影的短评栏。
嘲笑助长无知。起初,死宅诸君只不过是拿一个“又弱又自大”的国家(正如韩国)找乐子,可他们严肃了起来,不由自主开始捍卫他们的嘲笑,滑稽得就像拿《黑塔利亚》(日本“国拟人”漫画)来聊惨无人道、群魔乱舞、哀鸿遍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许是俄国、普鲁士之类的大国(Great power)具有什么扩张美感,抑或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之类太不时髦,热中于谋逆、作乱的波兰人终不讨喜,他们竟胆敢没大没小,真可谓活该灭亡啊。这些“猖狂”的波兰人还爱支援国外,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法国的拉法叶侯爵被称作两个世界的英雄,其一是在革命时期的美国,其二是在1791年的法国。这样的人,波兰有好几个,他们在法国、意大利活跃,最有名的要数科希丘什科,他参加美国革命并成为杰斐逊的朋友;他是波兰的捍卫者,还有波尼亚托夫斯基,拿破仑追封的元帅;数次在波兰革命;死于莱比锡战役。此外,知道萧邦的人也一定会意识到,西欧有多少来自波兰的激进派吧。
当然,有些人因为自由什么的反而减波兰的分是挺无所谓的,就像他们认同强权其实无足轻重一样。
他们真的很像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从来是道德虚无主义者,深信正义取决于民族的胜败,由此,私德的败坏简直不是问题,个人,是依附着所谓集体的。
所以,他们鄙夷着所谓弱国,就像日本愤青至今还辱骂着韩国而毫无悔意(我对韩国的气氛很不喜欢,但是我可不会随着一些日本爱好者和什么创世谣言骂一群从未妨害过我的人,韩国人至少知道何谓自由),他们莫名其妙地辱骂着不同国籍的普通人,有如日本还在被极权主义的灵魂附体。说真的,难怪日本有意于政治的青年,除了共产分子就剩法西斯了。
另外,一个真诚的民族主义者,必定是承认每个民族的独立性的,因为它是新时代的、19世纪的,而非梅特涅式的封建秩序拥护者。可这些人,无非是集体主义官能症下的沙文主义者。
这些人难道会喜欢自由么?
可是自由、生活、爱国,有什么错?
恰恰是波兰人,每每追求着自由。

最后说一下历史,说波兰先入侵俄罗斯简直是可笑,谁告诉你那时候乌克兰人喜欢布尔什维克的?你至少得知道,那时候有什么国家。其实不奇怪,说苏联“收复”芬兰、爱沙尼亚的有一大堆,我已经说了,他们不算民族主义者,只是帝国崇拜而已。
另外,波兰在立陶宛一相情愿的扩张之类才是喷点,包括破坏小协约国的一连串错误。
在当时,英、法、美对世界局势的控制几乎是没有的,其实是盘死棋,我就不用马后炮了。

 4 ) 一部噱头电影。

       和托洛茨基的自传结合着看看有点意思。当然,这部电影其实很滑,避开了谈波兰陷入保卫战的原因,起因还是自己进攻苏联,抢夺别人的领土。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战后,其对德国的态度,导致希特勒上台后对波兰痛下杀手。这个欧陆小国总是站错队,而且对落魄的大国打家劫舍,所以其痛苦的历史一定程度上也是自找的。在欧洲的历史上,虚妄的大国心态常常会诞生在这些实际的小国身上,导致悲剧,意大利一定程度上的一战后至二战经历也是这样。自诩为大国,但却没有被承认,这就促成了墨索里尼的上台。老实讲,接受从大国到小国,民族心态能够更平和的国家,反而没有这种灾难,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等。
         电影的失败还在于对于波兰发起战争的国家元首进行任何,哪怕象征意义上的检讨,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战争,死去的都只是普通人。

 5 ) 纯属波兰的《建国大业》

看的是3D的imax版本,花了老子150RMB。片头就是列宁同志说要让社会主义之光照耀全世界。之后女主角就出现跳舞,勾搭上了男主角,然后结婚,期间女主不断出现老公被刺的画面,估计有预知能力,男主角入伍去反击苏联。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有人骂男主角的老婆,也就是女主角,男主角一愤青,打起来。结果男主角就成了苏联的人了(狗血的编剧)。反正全片叙事流水,战争场面就是最好一场有一点不错,其余的就是怀疑没有买烟火的钱,动作很拖沓。另外说一句,女主角是神人,什么事情都会干,打枪,跳舞,护士,还有抓色狼~~男主角就是永远不死,被苏联人救了,被葛克萨人救了,刺刀杀不死。神人~

 6 ) 狂霸酷拽大B神

力挽狂澜,拯救世界,和上次在维也纳城下力挫土耳其一样拯救了文明。倘无B帅,以罗刹之人力,合德国之工业,横扫欧陆不过浮云。

与黄俄没啥可说的。

电影总得有倾向性,有个度就行。至少人家承认起初是波兰先出兵乌克兰(乌克兰和波兰,罗刹的历史恩怨请自行百度,不要上来就说乌克兰是苏联的一部分,谢谢),不过黑契卡真是黑的够犀利,太任性了!

罗刹方面,有革命导师和他的地球仪,老爹和他的烟斗,托托和他的小胡子,波波方面,男主是英雄,女主是美女,有信仰坚定殉教的神父,有学成报国的无线电专家,有称雄几个世纪的骑兵,当然还有狂霸酷拽的大B神。

狂霸酷拽啊!

 短评

我怎么这么厌恶苏联人?

7分钟前
  • 萬和生
  • 推荐

垃圾主旋律骗子。好像是波兰先去打的苏联吧?公认的事实也去胡编?

12分钟前
  • 大卫
  • 很差

(2012.02.20)在今天,没有什么比消灭亵渎上帝,毁坏教堂的红色瘟疫让我高兴的事了。哪怕只是在荧屏上。

15分钟前
  • Samuel Yuan
  • 还行

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赢家总是正视强大的对手,弱者总能找到意淫的借口。

19分钟前
  • 还行

对苏联来说是解放波兰,而对波兰人民来说,任何形式的解放都是侵略。#20120605

23分钟前
  • huyouyou
  • 推荐

1、布主义只有穷人喜欢。2、1920华沙之战的历史意义:阻挡布主义向西扩散。3、片终,斯大林说:“比苏斯基和他的波兰军队给我们的全球革命事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列宁接着说:“我们不得不在其它地方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的理想实现了,我们这里就是其它地方。

27分钟前
  • 路兮
  • 推荐

节奏比较乱,打仗比较燃。自由波兰万岁!

31分钟前
  • Irreversus
  • 还行

色彩很艳,特效很假

34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还行

人类文明能持续多久,波兰的功勋就将被铭记多久

36分钟前
  • Raavea Rast
  • 力荐

西进失败,苏联的全球革命计划受挫。于是在电影末尾,列宁同志撂下一句狠话:“我们不得不在其他地方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0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適合路上看的娛樂片, 為了用好三維效果,構圖略單調,3。5

43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这片子唯一亮点就是把那头奶牛摁倒在草垛里

46分钟前
  • 墙角的木偶
  • 较差

这部电影以史诗的风格再现了那段被隐藏多年的历史。任何政治推行战争都是血腥残酷的,平民百姓终是最大的受害者。

49分钟前
  • 傲慢与偏见
  • 推荐

把人类史上最邪恶的一个政quan和意识形态的丑陋和丑恶,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这层面的戏份不算太多,但由上至下的刻画,细节已经很丰满。

52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波兰人有资格说,要不是因为他们的奋斗,欧洲联盟本来会成为欧洲社会主义联盟。

56分钟前
  • Biomass
  • 力荐

畢蘇斯基、西科爾斯基以及其他無名波蘭人的戰鬥擊退了東方蝗蟲,不幸的是另一端的東方苦難又開始了。

59分钟前
  • John Coey
  • 推荐

只是因为时间安排原因randomly看了这个电影,感觉波兰是个很不幸的国家,夹在苏联和德国中间。单靠弯刀骑兵、格林机枪和火炮在1920年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然而20年后面对另一边机械化的纳粹德国,这样的奇迹显然不可能再度上演。片中电报员的场景很不错

1小时前
  • Jason
  • 推荐

这是今年我看过最搞笑的片子了,波兰首部3D电影,拍的是毛线啊。导演是看多了≪布达佩斯之恋≫类的片子吧,开头套路都一样:一位烫发女子大唱复古歌曲,一位之后会成为军官的金发男子爱上她,并疯狂求婚,这是他们最后的狂欢。波兰人太可怜了,也就只能拍1920年,YY自己也是有过血性的。

1小时前
  • Irgendwann
  • 还行

波兰从来就是一杆枪,可惜扳机都被别人捏在手里,结果就是谁也不待见

1小时前
  • acoasm
  • 较差

最新反俄宣传力作

1小时前
  • ivorldn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