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动漫日本2019

主演:梶裕贵,石川由依,井上麻里奈,神谷浩史,小野

导演:内详

 剧照

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1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2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3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4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5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6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13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14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15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16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17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18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19进击的巨人第三季 Part.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33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那些豆瓣上的“进击的巨人”(条目整理、观看顺序)

《进击的巨人》改编自谏山创原作的同名漫画作品,漫画于2009年在讲谈社旗下的漫画杂志《别册少年Magazine》上开始连载,至2021年4月9日完结,全139话。2013年4月6日,同名电视动画正式开始放送。

本贴对豆瓣上所有《进击的巨人》的相关影视条目进行梳理,所有片名均以豆瓣条目为准。

TV动画版

2013 进击的巨人 第一季

2013 进击的巨人OAD:伊尔泽的笔记

2014 进击的巨人OAD2:突然的来访者

2014 进击的巨人OAD3:困难

2014 进击的巨人外传:无悔的选择

2017 进击的巨人 第二季

2017 进击的巨人 LOST GIRLS

2018 进击的巨人 第三季

2019 进击的巨人 第三季 Part.2

2020 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2022 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Part.2

PS:只看这些其实就够了。

2023年 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 完结篇 前篇

动画剧场版

动画剧场版是TV动画总集篇,对TV动画进行了剪辑,保留精华。

2014 进击的巨人剧场版:前篇·红莲之箭(涵盖第1话至第13话剧情)

2015 进击的巨人剧场版:后篇·自由之翼(涵盖第14话至第25话剧情)

2018 进击的巨人剧场版:觉醒的咆哮(涵盖第26话至第37话剧情)

2020 进击的巨人:编年史(前三季共59话精华,为便于在最终季上映前复习早先剧情而出)

PS:如果看完全部TV版,动画剧场版全都可以不用看!!!

真人版

真人剧场版: 2015 进击的巨人真人版:前篇

2015 进击的巨人真人版:后篇·世界终结

(两部真人剧场版在原著基础进行改编,加入大量原创内容,当然和动画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真人电视版:2015 进击的巨人:反击的狼烟(共三集,由真人电影派生的电视剧)

PS:以上三部都非常垃圾,建议千万不要看!!!

好莱坞真人电影版

华纳与讲谈社已达成合作,由《小丑回魂》导演安德斯·穆斯切蒂指导真人版《进击的巨人》,预计2025年上映。

PS:好莱坞翻拍日本动漫真人版就没成功过,但还是勉强可以期待。

Q版(BD&DVD各卷收录的特典动画短片)

2013 进击的巨人特典:飞翔吧!训练兵团

2018 进击的巨人特典:飞翔吧!新生利威尔班

2019 进击的巨人特典:飞翔吧!新生利威尔班Part.2

PS:萌萌的衍生品。

官方同人短剧

2015 进击!巨人中学

PS:官方玩梗,解闷适宜。

关西腔版

《进击的巨人》漫画第17卷在发行时加入整整一卷关西腔限定版,封面和台词都被译成“关西话”,随之这卷关西腔也动画化成为一部特别版剧场。 内容并无变化,只是配音不同。

PS:这部看过都说好玩,但想看也找不到资源,不懂日语找到资源也听不懂方言梗。

附:

豆瓣上存在的这一条目,是日本环球影城在2016年通过特效技术再现等身大小的15m巨人化艾伦和14m的女巨人而进行的表演性质的节目,(可能类似舞台剧吧?)。

 2 ) 论《进击的巨人》中“自由”内涵的展开

(之前曾将我的一篇论文拆开,分成了七篇讨论《巨人》中关于“自由”的问题,但那种方式过于零散,不成系统。本文是论文经过必要删减后的完整版,读起来会更成系统,特发于此)

1.主体视角的自由

1.1抽象否定

“抽象否定”的内涵是:我所希望的自由是为所欲为,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而不受约束。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这种“自由”有所阐释,他把这种“自由”作为最初级的自由理解。这种自由的本质是对一切事物的抽象否定,持有这种自由观的人只有在对他物的否定中才能感受到自由。

这种“自由”的内涵在《进击的巨人》中可以说贯穿始终,最能象征对这种“自由”的理解的艺术形象是故事主角艾伦·耶格尔。

艾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其性格中充满了矛盾之处,甚至有时判若两人,但“抽象否定”的自由观可以看作是理解其行为的一条主线。

艾伦的极端性格在他幼时就已体现。艾伦从小对被高墙围住的生活不满,有着否定墙内生活、探索墙外世界的渴望。他看不起安居于墙内、安于现状的人,并轻蔑地把他们称为“家畜”;而对于被墙内人嘲笑、勇于探索墙外世界,却死伤惨重的调查兵团,他十分仰慕。此时,对现实的不满、追求自由的渴望已经在他的思想内生根发芽,也成了后面故事的契机。

但是,艾伦渴望自由并不意味着艾伦希求什么,他只是想否定现状,想排除自己不能接受的现实,至于他希望的自由是怎样的,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表面上看起来,艾伦好像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在不断追求“自由”,但实际上他始终对“自由”没有具体的理解,也不期望“自由”能具体化、特殊化。在故事开始,艾伦对前往墙外世界的“自由”并无过多的向往,直到好友阿尔敏向他讲述墙外丰富壮阔的景色,他才有了追求在墙外自由生活的目标。但当这种自由达成后,艾伦发现自己期望的又不是这种“自由”——他对墙外还有其他人类感到失望。后来,他转而走向对墙外自然与人类的毁灭,在破坏与毁灭中,他又感受到了自由。这就如黑格尔所说,“这种意志以为自己是希求某种肯定的状态,例如普遍平等或普遍宗教生活的状态,但事实上他并不想望这种状态成为肯定的现实。”艾伦极端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世界的真相与现实和他对“自由”的抽象信念不相符,一旦他发现现实世界并非自己所期待,他又不愿意放弃对抽象“自由”的追求,在破坏中找寻“自由”就不可避免,“否定的自由所想望的其本身不外是抽象的观念,至于这种观念实现的只能是破坏性的怒涛。”在故事的最后,艾伦发动了“地鸣”,想要踏平墙外的世界,在否定一切现实存在中追求抽象的“自由”,最终走向了恶。“抽象否定”的自由固然成了艾伦追随调查兵团探索外面世界的契机,但也成了后面悲剧的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艾伦的这种特性也存在于故事中的极端民族主义者身上,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抽象否定”自由的象征。不论是在墙内世界还是墙外世界,都存在着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他们通过否定其他民族来获得自身的自由感,以把其他民族认定为“恶魔”或者低劣民族的方式来为自身发动侵略战争、对其他民族人民进行杀戮的罪恶行为辩护。这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本质上也不过是在希求“抽象否定”的自由,他们并不真正想达到什么具体的、有建设性的目的,只是想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获得一种自由感,从而走向杀戮与恶的深渊。

这种“抽象否定”的自由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味地否定很容易导致灾难,同时“自由”也可能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变成“不自由”。不论是艾伦还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他们的自由是容易陷于人的感性冲动的。这些感性冲动是人的本能,是不由人自己决定的,人陷入其中时是不自由的;或者,在这些感性冲动的驱使下,人会被直接剥夺一切自由成立的前提——即人的生命,从而使自由不可能。

艾伦从小向往自由,他最开始的目标是让巨人从这个世界消失,从而让人类能够在墙外自由地生活,不必担惊受怕;但他却常常受制于自己的感性冲动,最终自己卷入仇恨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并且导致无数人丧命,剥夺了无数人的自由。故事中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也与此类似,他们在情绪与冲动中鼓舞发动侵略战争,高呼“献出我们的心脏吧!”,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自由,而最终的结果是在战争中无数无辜的人死去,失去了获得自由的可能;而活着的人要么在战争的狂热中无法自拔,要么只能做一个“不自由”的沉默者,被动地接受着一切的发生。

“抽象否定”的自由在故事中常以“恶”的形式展示出来,但毕竟“抽象否定”的自由是“自由”内涵的萌芽,它可以朝着下一个环节“自由选择”前进。

1.2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的内涵是:自由就是选择,选择就是人的宿命,因此人生来自由,人的本质在选择中生成。最能说明这种自由观的是萨特提出的存在主义第一原理——“存在先于本质”,本节所论述的自由观理论来源也主要是萨特。萨特认为,人降生于世界时,人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人什么都不是,人的存在就是虚无。但是,从降生那一刻起,“选择”的自由也成了人的宿命。人总是要不停地选择,不选择也是选择,“这种选择是无条件的,绝对自由的,人能够自由地选择自我的本质,塑造自己,成就自身所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自由选择”的自由观看似容易理解,实则需要分成几个层次进行理解,在《进击的巨人》中也可以找到象征这些不同层次的人物或者情节。

“自由选择”的第一个层次是对本质的否定,即要否定“人必须是什么”的规定性,创造“人可以选择是什么”的规定性。在玛利亚之墙夺还战中,调查兵团与以野兽巨人为首的马莱军进行了恶战。在野兽巨人的飞石攻击下,调查兵团死伤惨重,一度陷入绝境,全军上下充满了悲观的气氛。调查兵团团长埃尔文在绝境中想到了最后一个办法:全军迎着野兽巨人投掷的飞石发动冲锋,并用信号弹干扰野兽巨人,从而吸引野兽巨人的注意力,让兵长利威尔有机会绕到野兽巨人后方发动偷袭。但在这个计划中,发动冲锋的战士大概率会全军覆没,战士们很有可能拒绝作战。为了让计划实现出来,埃尔文决定身先士卒,并发表了最后的演讲。

在演讲中,士兵弗洛克问了最为关键的问题:无论如何都是死,战斗也是死,等死也是死,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前者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自由选择”的前提——人的虚无。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人意识到了自己虚无的本性,人死后无论怎样都是无意义的,一切本质性的规定也就失去了束缚力。在面对死亡的虚无时,士兵先定的“义务”已经无法说服战士们拼命一搏,因为无论如何挣扎都难逃一死,挣扎是无意义的。

毫无疑问,如果只是到这一层,那么“自由选择”的结果只能是消极悲观的,“选择”的意义与价值也无法彰显。埃尔文给弗洛克的回答则将“自由选择”带到了第二层次。

埃尔文承认弗洛克的说法是对的,他认同不论是过着幸福生活的人,还是过着可悲生活的人,死后都是一样归于虚无。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人生毫无意义,因为人生的意义是在选择中生成的,即意义不是此刻的,而是未来的,人只能在未来给过去的人赋予本质和意义。所以,现在调查兵团战士的死亡看似都毫无意义,但意义是由未来的生者赋予的,此刻做出的不同选择将在未来的人们那里获得意义。由此,人在选择中获得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而不仅是沉溺于本性的虚无。

最后,埃尔文和调查兵团大多数成员死在了野兽巨人的飞石之下,但他的战术获得了成功,利威尔击退了野兽巨人,玛丽亚之墙被成功夺回,艾伦一行人也在地下室了解到了世界的真相,士兵们的牺牲被后来者证明为有意义的。

“自由选择”的自由是紧接着上一个环节的,二者存在一种辩证关系:“选择”存在,人才有“否定”的可能;同时,人意识到了“否定”的能力,“选择”才得以凸显。人只有先在思维中抽象否定现实,才有可能达到在“现实”与“可能”之间进行自主选择的自由。并且,选择的自由意味着自由并不完全是消极意义上和破坏性的了,人可以在自由选择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做出正面的建设,这就比“抽象否定”的自由更具积极意义,是对前者的超越。但是“自由选择”的自由只是在“选择”与“不选择”之间,“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为所欲为的自由,而强调的是面临选择时,选择的自由和不选择的自由,不论人处在什么样的处境下,人的思想永远能够自由的选择,人的意识一直是按照自己本身的意志进行把握的”。这也就是说,“自由选择”的自由与“抽象否定”的自由相比,可选项变得更少了,我所能欲求的只是在主观的“选择”与“不选择”之间。

以上分析的两种“自由”都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二者很少考虑如何与“非我”的现实相处、如何面对不以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体。面对“非我”的客体,这两种自由要么会走向灾难,要么走向个人的无力。主体视角的“自由”面对客体时的局限性将会成为“自由”从主体视角走向客体视角的契机,“实践理性”的自由是主、客视角“自由”之间的过渡环节。

1.3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的自由内涵是:人的道德反思与道德行为能力彰显着人的自由。这种自由观的理论来源是康德的自由观。

在《进击的巨人》中,“仇恨”的问题贯穿始终。不论是故事开始墙内各方势力的相互猜疑、仇恨,还是后来的墙内与墙外世界的相互敌视,都凸显着“仇恨”的问题。这种“仇恨”是不自由的,因为它基于一种“如果我不去战斗或者侵害他人,我就会死亡或者受到侵害”的考虑。马莱帝国的人是出于这种考量,他们惧怕着能够变身成巨人的艾尔迪亚人,惧怕艾尔迪亚人再一次对世界发动侵略,这种惧怕变成了对艾尔迪亚人的仇恨;而帕拉迪岛的艾尔迪亚人同样也是如此,他们也恐惧着和仇恨着马莱人的恐惧和仇恨。仇恨的逻辑不断延伸,形成了因果循环。

这点可以看成是康德某些思想的象征。康德认为在现实中我们很多情况下是不自由的,因为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由我们自己的意志决定,而是由外界感性因素决定。外界感性因素的因果链一环紧扣一环,我们不能成为最开始的那个原因,我们只不过是被迫跟着外在的原因行动。这种观点可以看成是对马莱人和艾尔迪亚人之间仇恨的一种描述:或许很多艾尔迪亚人和马莱人一开始并不想仇恨对方,但当仇恨开始时,因果链也开始,他们只能不得不去仇恨,成了不自由的人。但是在康德看来,人还是可能有自由的,这个自由就是人的道德。

首先,我们必须对“道德”与“伦理”两个概念进行区分。“道德”是更强调内在的,它并非外在强制的产物,“道德的意志是他人所不能过问的,人的价值应按它的内部行为予以评估。”、道德是“自己跟自己相处的一种孤独。”而“伦理”则带有强制性,更强调外在规范。伦理行为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社会的习俗等因素,伦理行为原因通常不取决于我们自身。

康德认为纯粹的道德行为、即纯粹实践理性,是不受外界影响的,是为义务而义务的。这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要践行自己的道德意志,并非是为了达到外在的某种目的或者利益,这也就意味着意志不会被外在的东西所决定。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因为人自己的自由意志践行着纯粹实践理性法则。这样,人行为的原因就不是外界的无限因果循环,人的自由意志成了人行为的初始因,因而人是自由的。

在康德看来,道德正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展现。道德意味着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之事是不被现实原因决定的,现实的因果性中不讨论“应该”,甚至“应该”常常是对现实的否定。因此,作为“自己为自己立法”的道德行为便展现了人类不被外在原因所决定的自由。

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有三种表达式,其中纯粹实践理性的第二种表达式是:“你要这样行动,把不论是你人格中的人性,还是任何其他的人的人格中的人性,任何时候都同时用作目的,而决不只是用作手段。”在《进击的巨人》中,这一纯粹实践理性表达式的象征人物是阿尔敏。

面对现实中无法解决的民族仇恨,阿尔敏的想法是理想化的。他总是希望以和谈的方式、非暴力的手段解决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尽可能减少双方的死伤,以致于他的现实立场常常看起来不坚定。作为艾尔迪亚人,阿尔敏希望艾尔迪亚人能够获得自由与独立,能够得到外界的承认与尊重,平等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对外界的敌意,面对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冲突,阿尔敏始终是最冷静的那个人,并没有陷入仇恨的逻辑闭环之中。他渴望艾尔迪亚的复兴,但他并不希望通过对马莱帝国发动战争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虽然后来出于友情和民族利益的考量,阿尔敏不得不加入对马莱帝国的战争,但他始终审视着自己的行为,明白自己的“恶”。

在《进击的巨人》中,有一个情节似乎令人费解:在艾伦发动“地鸣”屠杀墙外世界的民族时,作为艾尔迪亚人和艾伦好友、屠杀最大受益者之一的阿尔敏选择了站在艾伦的对立面,成了艾尔迪亚人的“叛徒”,最后试图杀死艾尔迪亚“大英雄”、昔日的好友艾伦。这看似令人感到困惑的行为背后,恰好藏着“纯粹实践理性”的逻辑。

面对艾伦对其他民族的屠杀,多数人持支持或者沉默的态度,特别是以弗洛克为首的极端派更是为屠杀行为鼓吹。但弗洛克等人的行为无疑是不理性的、从“实践理性”的自由来看也是不自由的。他们支持屠杀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是艾尔迪亚人、是屠杀的受益者,他们的想法没有对人的普遍尊重、无法成为普遍法则。一旦种族立场改变,他们自身的虚伪与弱小就会被揭示得一览无余。这就是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是被“出身”、“种族”之类的偶然的感性因素决定的,思想和行为并非自身自由意志的产物。

与此相比,阿尔敏的行为具有更多的“自由”。它能够针对被偶然感性因素的人生进行反思,意识到了被这些因素影响下人的不自由性。在这些偶然感性因素影响下,人不过是外界的奴隶或者工具;只有反思自身行为,把人提升为目的,才能从这些不由人决定的“不自由”中挣脱出来。把人当作目的的结果必然是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那么一种反对屠杀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超越了偶然感性的阿尔敏追求的是把人当作目的的“纯粹实践理性”法则,那么他放弃自身艾尔迪亚人立场、拯救被屠杀的马莱人的行为也就是合乎情理的。

阿尔敏的想法放在现实之中无疑是脆弱的,仇恨和拒绝理解的闭环难以打破。即使是康德也承认,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是难以到达的,我们只能不断去接近。阿尔敏在整个故事中对“和谈”尝试的一次一次的失败证明了“纯粹实践理性”实现出来的困难性,它一直在追逐着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不论如何,此时的“自由”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出现了全新的理解。

在相互的仇恨和厮杀之中,身处其中的人都是不自由的。他们行动的原因都来自外界感性因素,持续仇恨和厮杀的原因是恐惧和否定外界的仇恨与厮杀;而“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是与外在感性因素无关的,向着“纯粹实践理性”靠近的人凭借着自己的意志为自己立法而把其他人的人性当作目的,从而拒绝非道德的行为、维持着自身理性的一致性,即他的行动的原因并非来源于外界,而是自己的自由意志。

同时,与前两种对“自由”的理解相比,这种自由已经开始了从主体向客体的过渡。前两种自由是不考虑外在客体的,自由的内涵仍然不过只是在主体的范围内徘徊不前。但是,实践理性的自由需要把人当做目的,这就将他人考虑了进来,实际上开始向客体视角的自由过渡,自由的内涵将会进入客体的视角。

在本章的最后,笔者对《进击的巨人》中主体视角下的“自由”进行大致的总结。“抽象否定”的自由对自由作“为所欲为”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否定的自由。在故事中,这种自由走向了一种极端之恶;但同时,这种自由也是下一个环节的契机。“自由选择”是一种相对更加具体的自由,他以前一种“自由”对现状的否定为契机而产生,通过对现实的否定,人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可能性,明白自己的自由在“选择”之中。“实践理性”的自由又是一种更高阶的自由,它意味着人在选择之中可以选择人“应该”做的事情,从而让自己行为的原因不再是被动地由外界感性因素决定,而是自身自由意志的决定,从而实现了“为我所欲为”与“自由选择”两个环节的统一。在“实践理性”的自由中,主体开始把客体包含进来,逐渐向客体视角的“自由”过渡。

2.客体视角的自由

2.1共和主义

当自由进入“实践理性”的层面时,自由就不仅仅只与自己(主体)相关,而是会与外在的客体发生联系,其中最直接的客体便是“他人”。对于每一个主体而言,他人都是异己的。我们会把自己当成主体,把他人当成客体;同样的,他人也会把他们自己当做主体,把我们当成客体。“他人”是我们践行自己自由的障碍,一旦我们的自由落在了现实的具体层面,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便不可避免。萨特就曾说:他人即地狱。

当主体视角的“自由”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自由的视角就必须转移到“客体”层面,以此让自己从抽象的变成具体的,从思维的变成存在的。在《进击的巨人》中,客体视角下“自由”的第一个环节是“共和主义”,“共和主义”的内涵是:我的自由将在每一个人的自由中得到实现,实现人类的自由将给予我自己自由。

如果每一个人都只注重自己的自由,那么就会像《进击的巨人》整个故事所揭示的那样:仇恨不会停止,人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进行厮杀、发动战争,其结果是“自由”可能会被否定或者走向自己的毁灭,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共和主义”的自由对这种局面进行了回应,它强调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所有人的自由而努力,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将在为所有人的自由而努力之中让自由回到我们自身。这就使“自由”在现实中落脚成为可能。

共和主义的“自由”的代表形象是调查兵团。调查兵团在故事中是作为人类追求“自由”的象征出现的。他们的标志是一对交叉的翅膀,被称为“自由之翼”,其理念是为了人类的自由而战斗乃至牺牲。

在故事的前期,调查兵团所认识的人类只不过是墙内的艾尔迪亚人,因为墙内初代王消除了所有人的记忆,所以他们不知道墙外还有大量的人类存在。此时,他们与巨人进行厮杀,从巨人的手中夺回人类安居的乐园,让人类的自由能够在更大的土地上实现。

到了故事后期,调查兵团认识到了世界的真相,调查兵团内部也因此产生了分裂。其中以弗洛克为首的新进的团员认为调查兵团的使命应当是保护帕拉迪岛、与墙外世界的人类开战,即使对墙外世界的人类进行屠杀也在所不惜。而作为调查兵团正统的团长韩吉则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她一直在尝试沟通与对话、避免战争,她并不想为了墙内人的自由而去剥夺其他人的自由,她想达到一种双边都能够达成的自由。

正因为如此,当艾伦·耶格尔发动“地鸣”对墙外世界进行屠杀时,韩吉立刻召集阿尔敏等人阻止艾伦的行动,并表示:“我觉得当初为了人类自由而献出心脏的那些同伴都在看着我……”“它们应该没有人会说出:‘只要让这座岛上的人得到自由就够了。’如此心胸狭窄的话吧。”在韩吉因阻止艾伦而战死后,作者特意安排了一个韩吉见到以前死去的所有调查兵团成员的情节,并且借前任调查兵团团长埃尔文之口认同韩吉:“韩吉,你干得不错。”

这也就表明,真正的调查兵团是“共和主义”式自由的象征,他们代表着为了人类的自由而奋斗的理想,他们不仅仅只是在主体的狭隘范围内思考着自由,他们自身的“自由”恰好是通过每一个人的自由来得到实现,不会因为某些人、某个种族特定的自由而就此满足。从此开始,“自由”已经主要从客体的视角进行考量了。

“共和主义”式的自由是伟大的,这可以说是人类前进的一个方向,但要把它实现出来并非易事,甚至可能是一个只能不断接近的目标。就像调查兵团不断失败一样,这种自由虽然努力把自己变成现实,但也总会被现实击败。就如“实践理性”的自由,“共和主义”的自由面对现实也常陷入无力。而在失望之中,人的自由可能走向衰落,一种客体压倒主体的对“自由”的理解将会在失望者心中浮现。

2.2遵从必然

“必然”常指一种人类对其无能为力的客体力量。人类无法改变必然,对抗必然只能不断地受到挫折与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对“自由”内涵的新的理解:“遵从必然”。“遵从必然”的内涵是:人在认识到无力改变必然的情况下,主动去认识必然、接受必然,按照必然行事,如果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遵从不可违抗的必然,那也是一种自由。

斯宾诺莎是这种自由观的代表人物。斯宾诺莎就曾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一个无知的人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连自己的行动是被外因决定的都不知道,他只不过是在浑浑噩噩、自以为是地行动。而了解到了这个世界必然性、了解了自己本性的人,则是最自由的。因为他了解到的比别人更多,从而可以遵从必然性、本性来行事,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遵从必然,达到自己的自由。

“遵从必然”的自由的象征是艾伦·耶格尔的另一面。在玛丽亚之墙夺还战后的授勋仪式上,艾伦通过“进击的巨人”的力量看到了未来,知晓在未来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仇恨的延续是必然的。为了改变自己所看见的未来,艾伦曾与调查兵团共同前往马莱帝国调查,寻找和谈的契机。但现实就如他曾预见的那般残酷,和谈之路处处受阻,墙外艾尔迪亚人竭尽所能和墙内同胞撇清关系的行为更是让艾伦对未来心灰意冷。这种残酷的现实是对他那种“抽象否定”式的自由的否定——不用说为所欲为,即使是阻止战争他都做不到,只能看着仇恨的延续、战争的爆发。因此,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既然必然性不可更改,那就主动顺应必然,争取让战争朝着有利于墙内艾尔迪亚人的方向发展。在潜入马莱帝国的医院时,他曾与马莱帝国少年法尔科谈话,他认为:“‘某种东西’在背后推着大家前进,让我们一脚踏进了地狱。而那个‘某种东西’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被他人与环境所迫。”“自己主动踏进去的家伙所看到的地狱又不太一样。”“有可能是希望、也有可能是更悲惨的地狱。”在听到马莱帝国掌权人威利对帕拉迪岛的宣战宣言后,艾伦露出了无奈的苦笑。这代表着他放弃了对必然性的抵抗,决定顺从必然性,成为主动发起战争的那个人,开启后面的一系列悲剧。

“遵从必然”虽然不妨作为对“自由”的一种理解,“当理智认识了客观的必然性,人就能依据自身的本性必然性而行动,把这种外在的必然性变成了自身本性的必然性,奴役人的外在力量就变成了自身的理智力量,从而摆脱了盲目性,获得了自由。”但在这种“自由”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客观必然性,人能做的只不过是跟着必然性走,主体已经屈从于客体了。这对于艾伦来说构成了一种讽刺:艾伦曾经拒绝被外在束缚、对现实充满了不满,但最终却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意志,成为了主动顺从必然性的妥协者。

在“遵从必然”的自由中,客体的力量压倒了主体的力量,本质上主体不过是客体的奴仆,只能改变自己的意志来顺从必然。

逐渐走向失落的“自由”是否还有别的可能呢?

3.主客视角外的自由

3.1取消意志

当客体的力量彻底压过主体时,个人的意志在必然的命运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到了极端便是主体对自身意志的取消,这便是“取消意志”的自由。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对这种自由观有所谈及。

“取消意志”的自由的内涵是:当人无法改变苦难的必然现实时,人可以通过取消自身意志的方式来消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痛苦、获得解脱,得到“自由”。这种自由的象征是艾伦同父异母的哥哥吉克·耶格尔。

吉克和艾伦虽同为格里沙·耶戈尔的儿子,但两兄弟的命运大不相同。格里沙以前生活在马莱帝国收容区,收容区的艾尔迪亚人地位低下,过着被马莱帝国歧视与奴役的生活。因为妹妹被马莱帝国警察虐杀、父母为了活命还不得不谄媚警察,格里沙开始憎恨马莱帝国,希望让曾经的艾尔迪亚帝国复兴。

他把复兴艾尔迪亚帝国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吉克身上,让吉克接受马莱帝国官方的教育,打入马莱军方的内部;同时,格里沙也在私下教导吉克与马莱帝国所宣扬的截然相反的历史。吉克在格里沙眼中只是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后来,格里沙的行动被马莱官方察觉,为了换取爷爷和奶奶活命,吉克提前举报了自己的父亲。此后,吉克厌倦了人类间的仇恨,因而想出了“安乐死计划”:即通过“地鸣”的威慑来保证艾尔迪亚人五十余年的和平生活,同时通过始祖巨人的力量让所有艾尔迪亚人断绝生育能力。在他看来,这样所有艾尔迪亚人就可以享受五十余年的快乐人生,而五十年之后艾尔迪亚人和其他民族的仇恨也会随着艾尔迪亚人的灭绝而消散。在最后的战斗中,吉克直接对被囚禁在“路”中束手无策的阿尔敏道出了他的想法:人们都生活在被繁衍本能和恐惧的支配中,人生不过是被操纵着,毫无意义,而生命的结束反而是一种自由与解脱。因此,他认为他的“安乐死计划”是对艾尔迪亚人与世界的拯救。

吉克对“自由”的理解是一种虚无主义的理解。在他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没有价值的,一切都只不过是无意义的重复,所有人在本能与恐惧导致的杀戮循环中做着无意的挣扎。因此,他希望通过让整个种族“自杀”的方式来跳出循环,让所有人获得解脱的自由。艾尔迪亚人的意志从世界上彻底取消,仇恨的闭环也将因此消散。

这种“自由”是一种在主客对立视角外的自由,取消了意志,由意识所导致的“区别”也就不再可能或者再无意义。因此与前两个大环节相比,这种自由是一种主客之外的视角。从表面上看,这种自由看似能够摆脱人生中的一切苦难,“我能摆脱一切,放弃一切目的,从一切东西中抽象出来。”达到超越于现实之外的解脱。但一旦这种“自由”像吉克所理解的那样走上抛弃一切的极端之路,“只有人能抛弃一切,甚至包括他的生命在内,因为人能自杀。”那么结果就是“自杀”。“自杀”固然可以取消主客矛盾,但也只是在思维中抽象取消;而且失去了生命,更丰满的自由的也就不可能了。自由必然是意志的自由,不存在无意志的自由,一旦一个自由没有意志的承载者,那么自由便会走向自己的末路、走向终结。

在这一环节中,“自由”与“生命”的关系被展现了出来。不论是主体视角的自由,还是客体视角的自由,都是“生命”视角的自由,主客在生命之中获得了统一。但是,“取消意志”的自由仍然与“生命”处在对立层面,只有在下一个环节中“自由”与“生命”才会获得统一,达到整个作品中对“自由”的最高理解。

3.2生命创造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所展示出来的最高阶段的“自由”便是生命的自由,即生命的创造。

“生命创造”的自由内涵是:生命就是创造,具有无限的可能,这就是自由。“取消意志”的自由已经触及到了生命的冲动,但在那种观点看来,生命的冲动是无意义的,身在其中的人是被控制的、不自由的。“生命创造”的自由承认上一种自由的部分观点,但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扬弃。这种自由观的理论基础来自柏格森。

生命当中确实充满着“物质”的惰性与重复性。这种重复性与惰性阻碍着人类向前探寻的脚步,让人固守着即有的繁衍本能和对死的恐惧,由此而生的战争与杀戮也在一直进行着,身处其中的人不过是进入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但是,生命的冲动是比繁衍和恐惧更丰富的存在,它包含着“物质”所没有的创造,“生命的冲动总是力图冲破或抵挡物质的阻碍和诱惑,实现生命的创造,实现自己的自由。”

在《进击的巨人》中,艾尔迪亚与马莱之间的仇恨延续了两千余年。故事最后,“地鸣”造成了墙外世界八成人口的死亡,墙外世界对帕拉迪岛的仇恨有增无减;而墙内世界则失去了强大的“巨人之力”,出于对报复的恐惧,帕拉迪岛的军国主义迅速兴起。这看起来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所有人仍然处在不自由的轮回中,甚至更加糟糕。但是,故事的最后曾经相互敌对的艾尔迪亚人阿尔敏、让、科尼和马莱人莱纳、皮克成为了联合国大使,前往帕拉迪岛寻求和平之路,这却又是一个转机。

柏格森认为人类社会有两种形态:封闭的社会与开放的社会。封闭的社会就像故事开始时的马莱、故事结束时的帕拉迪岛,“它的成员凝聚成团,对本社会外的人漠不关心,总是时刻准备侵犯和自卫,最终被迫陷入一种时刻准备战斗的态度。”在这种封闭社会中,“人类为了自己团体的生存而进行的对生的利益的争夺。”人的生命冲动遭到了“物质”的束缚,并败给了“物质”。人固守自我保存的本能,放弃对未来可能的追求,因此陷入无生机的轮回。而在开放的社会,生命的冲动可以冲破“物质”的阻碍,创造出爱和希望,人的创造力和自由将会得到实现。

在故事的结局,谋求和平者与军国主义者同在,希望者与绝望者共存,开放的社会与封闭的社会的斗争仍然持续,生命在创造与重复、尝试与惰性中不断前行。想要打破后者绝非易事,走向自由的开放社会也困难重重,但是生命创造的自由终究还是存在着。人类的未来不会只是在封闭的自保与敌视中徘徊不前,生命的未来依然充满着无限的可能,“自由正在于这双重运动的冲突中”。正是因为如此,阿尔敏等人能从敌人变成共同谋求和平的战友,并期待用他们的故事向所有人传递人类创造和平共存的可能。

生命在绵延中创造着未来无限的可能,这就是生命的真正自由之所在。

参考文献

著作:

[1]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6

[2]徐向东.理解自由意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3]邓晓芒.黑格尔哲学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6

[4]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

[5]迈克尔·桑德尔著;朱慧玲译.公正:该如何是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2

[6]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

[7]邓晓芒著.邓晓芒讲黑格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8]威廉·F·劳黑德著;郭立东,丁三东译.哲学的历程:西方哲学历史导论:第四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3

期刊论文:

[1] 李夏. 萨特自由观研究[D].长安大学,2017.

[2] 权麟春. 论康德的自由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7.

[3] 范霄鲲. 斯宾诺莎理性自由观探析[D].吉林大学,2004.

[4] 陈利娟. 柏格森的自由观[D].湘潭大学,2012.

[5] 陆子怡.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为例[J].公关世界,2020(14):178-180.

 3 ) 巨人没烂尾!!分析了每个人的立场和动机之后就发现这个结局是必然走向(超长解读建议收藏)

故事中主要人物和团体的的立场和动机

因为谏山创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采用先是倒叙,再顺序,中间还有缺失的时间线拼图,而且动画的前三季动画一直在抛出问题,最后一季开始才算是开始解开谜题。

而这样的叙事手法,恰恰把剧情从一部看似简单的热血少年漫逐渐上升到了更高的高度,这个故事不仅仅讲的是复仇的故事,讲的国家和国家的政治立场,还有人与人之间因为立场而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很多人说烂尾我只能说你理解能力太差),漫画虽然已经完结,最终结局我们在表面上看似是艾伦冷酷无情的灭世,但如果换成另一种结局,这部作品反而不会成为一部被众人翻来覆去解说的经典,更因为漫画只有139话(谏山创在开始就说了不要画长篇),而仅仅是这139话就能把故事讲得这么深刻,足以见得他讲故事的功力了得。

所以有没有烂尾,我希望大家看完这篇解析之后你再得出结论。

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谏山创一直在不断的把看似不重要的线索隐藏在剧情之中,而且用尽了各种对称和埋包袱的手法,我感觉解析巨人故事的叫“巨人学”都不为过。

这一幕是不是很像帕拉迪版本的尤弥尔和大地恶魔签订契约呢?

对称的故事描述手法,谏山创用了不止一次,我会在后面人物立场分析上慢慢写。

尽管故事中的角色和人物众多,但是到最品来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符合其人物性格的,其实决定一个人物的命运走向往往是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性格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千差万别的,谏山创曾经在采访中这样说过,故事画到后面已经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而是角色自己去控制的,这个结局就是我认为的完美的结局。

巨人发生的世界(在分析每个主要角色的行为动机之前,分析一些故事背景还是有必要的)

背景设定

故事发生在架空的世界,在故事发生的阶段,世界上很多地区已经发展出了工业,近于现今第二次工业革命水平,但因为岛内人被王族抹去了记忆以及阻挠,所以科技发展滞缓。现如今利用巨人之力的国家只有马莱国和帕拉迪岛。

调查兵团、宪兵团、驻扎兵团、训练兵团

训练兵团:

训练兵团是尚未正式入团的新兵在正式配属前的训练生所待的兵团。毕业后可以选择进入其他不同的兵团,但只有成绩前十名的人才可以选择进入宪兵团。在巨人入侵城墙时,也会有和其他兵(军)团互相合作展开作战行动的状况。

训练课程包括立体机动装置的训练、格斗的训练,实际对战的测验等,如果成绩太差,就会被要求退出,无法成为军团成员。刚进入时,除了已经面对过巨人的人之外,会施以心理上的震撼教育。没有训练兵团,其余三大兵团就不可能存在。

宪兵团:

宪兵团在国王身边管理人民维持秩序。因为拥有在内地生活的权利,而且只有在训练兵团 的期末考试综合成绩前十名的新兵才能加入宪兵团,所以是几乎所有新兵的终极目标。总人数大约2000名左右,如果加上归“宪兵团”指挥的 驻扎兵团,实际可动员兵力大约有5000名。在性质上跟当初以民主方式成立的“调查兵团”很容易产生对立。

兵团标志为一匹侧脸的墨绿色白鬃

故事中马莱三人组阿尼加入的就是宪兵团。

驻扎兵团:

内军团部门所属的“驻屯兵团”,负责守护壁,与进攻城墙的巨人们战斗,是人类军团人数最多的主力军团。负责强化城墙、墙内地区驻守任务的部队。在巨人出现以前,主要工作是墙的修理与维护。总兵力约有4万人,为全兵团中最多。纹章是盾与两朵蔷薇。

考不上宪兵团,又不想加入调查兵团的新兵的最终去处。在两次巨人攻城战中贡献巨大,但是进入驻扎兵团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士兵在驻扎兵团有一定贡献和权威时,在司令的认可下可以转入 宪兵团。

兵团标志为两朵带着荆棘的蔷薇花

调查兵团:

拥有其他兵团不可比拟的超强战斗力,长期在墙外进行巡逻调查捕杀巨人,但每次出巡都会造成惨重的伤亡,也为人类未来与探知付出了重要的贡献。正面挑战巨人的部队。死亡率最高,但因为长期和巨人作战,战斗经验也最为丰富。

总兵力约有1000人,为全兵团中最少。每年大约有将近60名新兵加入,4年间共死亡了超过六成的士兵,原本人数有1000人但在与女巨人和兽之巨人战斗后,精锐兵力尽损,再加上墙内宪兵团的追杀与镇压已造成大批人员伤亡。但艾尔文团长所策划的政变成功总兵力大约300余人。在漫画84话中在玛利亚之墙经历作战以后已经全军覆没总兵力只剩下9人。

主角团基本上都在调查兵团,漫画中的历任团长是埃尔文、韩吉、阿尔敏。

——以上词条部分资料引自百度百科

冰爆石

帕拉迪岛独有资源,可为立体机动装置提供动能,很多国家包括马莱都觊觎帕拉迪岛的冰爆石资源。

始祖尤弥尔

在故事中艾伦还没解开最终始祖真实的秘密之时,所有在墙内的人所了解的事实其实是被串改的记忆:始祖尤弥尔和大地恶魔签订了契约,墙外只有巨人,没有人类。基本上所有墙内的人都对这段历史深信不疑(极个别的人除外,比如埃尔文兵长和他的老师,以及部分知道真相的阿卡曼人)。

但实际上的真实的历史是:尤弥尔是被初代弗里茨王奴役的奴隶,成为奴隶的那一刻就被割掉了舌头不能说话,而她成为始祖巨人的契机更是因为她放跑了猪圈里的猪。

在漫画中,艾尔迪亚当时还仅仅是个部落,几乎还过着原始社会的农耕和掠夺的生活。正是因为这次“不小心”放跑猪的事件,弗里茨王嘴上说着给她自由,但确是放出了猎狗跟士兵追杀她。。

尤弥尔在偶然躲避追赶的情况下不小心掉进了树洞中和怪诞虫结合成了始祖巨人。

成为了巨人之后的尤弥尔被弗里茨当做“最终兵器”利用,开山架桥、建造国家。因为原始社会这种巨人力量无疑是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所以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里,其他国家一直被艾尔迪亚人奴役跟压迫。

而故事中和帕拉迪岛对立的马莱国更是差点被艾尔迪亚的侵略和扩张灭国,直到艾尔迪亚人第145代王厌倦了这种生活,和戴巴家族以及其它几个家族联合演了一出戏,签订不战之约自愿带领部分人去帕拉迪岛生活,这种近两千年的战争状态才结束,至此之后世界上就有两拨艾尔迪亚人,一波知晓【部分】真正的历史留在墙外,一部分被抹除记忆被植入新的记忆留在墙内。

而自从尤弥尔和怪诞虫结合那一刻开始,尤弥尔的子民其实就是“被诅咒的人”,即便不是艾尔迪亚人和艾尔迪亚人结合,生下来的孩子也是尤弥尔的子民。

尤弥尔的子民永远存在着被巨人化的可能,即便是休战协议签订之后,留在岛外的艾尔迪亚人被集中容留在马莱国部分区域,并且随时可以接受马莱人的盘问,没有出行的自由而“犯了错”的艾尔迪亚人则会被注射巨人脊髓液变成无垢巨人。

为什么变成无垢巨人这么可怕?

因为简直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终日如行尸走肉一般。

变成无垢巨人之后,如果本身在生前有强烈的执念,就可能会成奇行种,行动极其迅速,在剧情前期中,外出墙壁的调查兵团基本上都是被奇行种杀死的。

除此以外,始祖巨人还可以利用坐标之力把所有艾尔迪亚人的记忆抹除,甚至可以改写艾尔迪亚人的基因(吉克想借由始祖巨人的坐标之力抹除所有艾尔迪亚人的生育能力,以达到艾尔迪亚人人灭种的目的)。

另外,所有艾尔迪亚人的记忆都可以在【坐标空间】中被留存,可以把所有艾尔迪亚人召唤到道路里。而后期智慧巨人巨人化的身体其实都是尤弥尔在空间中用沙子塑成了他们的身体,在坐标空间中不存在时间的问题,可以说时间是之前也是之后,是永恒的存在。

所以在马莱的能变成巨人的人也都是艾尔迪亚人。

这也是为什么马莱人用“荣誉马莱人”来洗脑留在墙外的艾尔迪亚人,其实就是让他们自愿牺牲自己来继承智慧巨人而已。

巨人历990年

初代弗里茨王遭人暗杀,尤弥尔舍身挡住了暗杀的枪口,但这个时候弗里茨却说;你生来的意义便是此,这点小伤怎么会杀死你?

尤弥尔此时已经为弗里茨生下了三个孩子,也就是帕拉迪岛三座巨人之墙的名字:罗塞、希娜、玛利亚。

弗里茨命令尤弥尔的三个女儿吃掉尤弥尔的尸体以此来获得巨人之力。

但继承了巨人之力后寿命便会受到诅咒,从继承之日开始,生命就只有13年,至于为何是十三年这个数字?

大家看看上面指证尤弥尔放跑猪的手有几个,还有本身和尤弥尔继承巨人之力那年十三岁有关系,我觉得谏山创是这样设定的。

尤弥尔的三个女儿死后,尸体又再次被分食,自此产生了九大智慧巨人。

九大智慧巨人

  1. 只有有智慧巨人之力才可以随意控制自己变成巨人或人类;
  2. 拥有坐标之力的始祖巨人可以控制其它巨人,进击的巨人除外,除此以外始祖巨人还可以改写艾尔迪亚人的记忆甚至改写艾尔迪亚人基因,而且可以进入坐标中,控制或者和尤弥尔接触;
  3. 继承巨人后只有13年寿命,如果13年后没被继承(被人吃掉人类本体)就会在艾尔迪亚人出生中的孩子随机继承,继承巨人的时候会忘记继承时的记忆,智慧巨人们的记忆会可能会受到前任继承者记忆的影响;
  4. 巨人变身条件必须是身体受伤或者本身有强烈的变变意志力;
  5. 变身巨人后人类本体在巨人后脖颈处(战锤巨人除外),智慧巨人在变成巨人时即便本体受伤也可以自我修复,但是需要强烈的意志力,如果本次变身身体多次受伤,修复力也会变差(参考莱纳脑壳都被炸没了也没死);
  6. 一个人身体可以继承多个巨人之力——艾伦继承了进击的巨人、战锤巨人、始祖巨人。

前方高能

进击的巨人:

继承者会受到前后继承者记忆的影响(枭当时就是受到了艾伦记忆的影响,而叫出了三笠和阿尔敏的名字),而格里沙这杀墙内王族一家的时候也是受到了未来艾伦记忆的影响,而也是因为这吃了始祖巨人,所以格里沙在继承救人之力后才看到了时空中的吉克。

进击的巨人不会受到始祖巨人控制,动画中继承者分别是枭(艾伦•库鲁加)、格里沙•耶格尔、艾伦•耶格尔,艾伦之所以被取名叫艾伦,是因为格里沙为了纪念枭。

进击的巨人乍看之下和其他巨人比起来反而没有长处,但他的能力恰恰是最重要的,可以不受始祖巨人影响,另外因为继承者之间的记忆可以相互影响,在巨人的闭环故事结构中——进击的巨人最大的能力就是预测未来。

超大型巨人

体型超过60米的超大型巨人,漫画中继承者先后分别是贝尔托特•胡佛和阿尔敏•阿诺德,巨人的身高可能跟继承者有关,阿尔敏变身后并没有像贝尔托特那么巨大),没有皮肤,全身可以通过消耗肌肉来放出高温蒸汽(当初阿尔敏就是作战中分析出了它的这个特性才指定作战计划打败了贝尔托特的超大型巨人)。

兽之巨人

漫画中的继承者为吉克·耶格尔

兽之巨人可以通过向他人注射或食用脊髓液,使用吼叫激活艾尔迪亚人变成无垢巨人进行操控(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吉克是王氏的原因,其他人不能)。

兽之巨人巨人形态也可能讲话。

现存的继承者是艾伦同父异母的哥哥吉克。吉克投掷能力非常强,因为这一特性导致兽之巨人的投掷能力也非常强,破坏力堪比炮弹。但是兽之巨人的上限和下限也很高,变成巨人之后的能力完全看继承者本人能力,而且兽之巨人的动物形态不仅仅只是猴子一种,可根据人本身特性进行改变。

女巨人

动画中出现的继承者为阿尼·利昂纳德,没有皮肤包裹,阿尼因从小训练格斗所以有着超强的格斗技巧,可以让皮肤局部硬化,后被104期队员发现是马莱卧底后将自己硬质化,在帕岛地下。

地鸣战争开始后,被阿尔敏众人救出。

鄂之巨人

历任继承者:马赛‧贝利库·加里亚德、尤弥尔、波尔克·加里亚德、法尔克·格莱斯。

马赛‧贝利库·加里亚德本来是马莱故乡四人组的队长,但是当四人组刚想要潜入帕拉迪岛的时候就遇见了变成无垢巨人的尤弥尔,为了就莱纳,他推开了他,于是尤弥尔吃掉了马塞继承了鄂之巨人,后来在进击巨人夺回战之时,尤弥尔回到马莱而后被波尔克·加里亚德吞噬,后者继承鄂之巨人,后地鸣战争开始之时被法尔克·格莱斯吞噬而继承巨人之力。法尔克因喝了吉克的脊髓液,加上继承了鄂之巨人而进化出了飞行的能力(也是没想到)。

鄂之巨人的巨额是可以咬碎铠甲巨人的铠甲和硬质化外壳的存在,所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艾伦的进击的巨人才得以利用鄂之巨人的像夹核桃那样夹碎了战锤巨人本体的硬质外壳而得以吞下战锤巨人。

马赛‧贝利库·加里亚德和波尔克·加里亚德是兄弟,所以二人巨人化后长相非常相似。

铠之巨人(破门巨)

铠之巨人身形魁梧变身者为莱纳,浑身上下被铠甲包裹着,在进攻和防守上铠之巨人都能凭借一身铠甲游刃有余,当初撞开玛利亚之墙引进大量巨人屠城就是他的杰作,但铠甲硬度低于巨人硬质化外壳,低于鄂之巨人的鄂力。

车力巨人

车力巨人战斗能力不强,但耐力极佳,起着运输的重要作用,它四脚着地速度极快。皮克是车夫巨人的变身者,她能够维持巨人的样子长达两个月之久 ,大家都在吐槽明明皮克长着最好看的脸,巨人化后却长的最丑,车力巨人形态也能讲话。

战锤巨人

战锤巨人能快速制造出武器,实力极其强大,但是因为作战经验不足,所以登场即被艾伦吞噬。

战锤巨人本体不在巨人后颈里,是在体外通过一条线连接着这种形态,这种形态是巨人中唯一的。

始祖巨人

其已知的继承者有:尤弥尔、初代雷伊斯王卡尔·弗里茨(后改姓雷伊斯)、罗德·雷伊斯之父、乌利·雷伊斯、弗丽达·雷伊斯、格里沙·耶格尔(艾伦父亲)、艾伦·耶格尔。这7位继承者中只有4位在剧中进入过始祖巨人形态。

当初弗丽达·雷伊斯没完全发挥出始祖的威力才被艾伦的爸爸吃掉。同时祖巨人还拥有着篡改他人记忆的能力和坐标之力的能力控制除了进巨之外的所有巨人。

正确的巨人时间线,以及中间空空白三年时间剧情都发生了什么?

想谈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先说一说谏山创讲故事时候的叙事结构。

截图来自b站upLilin Z 白做出的进击巨人结局分析截图。

谏山创是一个喜欢不停的埋包袱,并且不完全用顺序时间线去叙事剧情的一个作者,而且当巨人第四季也就是漫画91话才开启了马莱篇。

本身前三季是让人们站在阿尔迪亚人视角里去看待问题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会自动带入墙壁外的人为仇人的视角,但当马莱篇开启之后,谏山创又让读者以马来人为视角来看待整个故事,所以这就让人们造成了一个非常不愉快并且痛苦的观感,你以为的坏人其实并不是坏人,你以为的好人也不是好人,他们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场以及视角来相互仇视罢了。

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前三季动画的主要视角是艾伦仰视巨人,那第四季是莱纳去仰视巨人整个故事的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和反面角色完全进行了调换,从第四季海报就能看出,右边样式视角的人是莱纳。

当我不知道第四季剧情的时候,我的心是非常站在艾伦这边的,我会毫不犹豫的希望艾伦将墙外的敌人全部消灭,但当最后一季播出的时候,我却发现其实剧中的角色都是被剧情奴役的人。

巨人中已知死去的角色(红色)。

其实从这一点上,谏山创就已经超越了大多日本漫画家作者,他完完全全站立在上帝视角去创造整个故事内容,很多人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故事中最主要传达的理念都在有意识的去进行一种反战的思想的传播,因为在战争中没有一个人能无一幸免。

另外,在讲故事时间线之前要明确一个故事中的一个世界观——它是一个线性闭环性的世界,角色的发展发展方向是可以前后影响的,所以每件事情发生触发的线索,都是以已经发生或没有发生为前提。

而当艾伦接触希斯特利亚(王室血统)之后,他看到了整个艾尔迪亚人2000年发生的历史,但这些历史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给艾伦的,他只知道一些事情的结果,并不知道是怎样前进到这个地步,所以他才在第三季结束的时候说出了如下内容:

这也就造成了他后期的故事中读者看起来有一种错乱的感觉,而且第四季马莱篇开始,直接跳过了中间三年的故事情节,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艾伦的心态到底是怎样变成“艾主席”的,其他的伙伴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些悬疑都没有交代,这可能本身和谏山创一定要画139话的故事情节有关系,没有那么多篇幅去完整的展开。

巨人的故事乍看之下很简单,特别是动画前三季(漫画90集以前),简单的概括来说就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墙内人一开始不知道外面外面为什么有巨人在,只知道不能去墙外,因为出去会被巨人吃掉。

墙壁被墙外三人组破坏掉,以墙内主角104期兵团的视角墙外的几次巨人讨伐战为主,最后以艾伦回到家乡地下室打开了密室了解到了真正的秘密。

由此,从第四季动画开始(漫画91话开始)逐渐揭开了世界的真相。从故事开启的那一刻,就预示了结局,第122话解开谜底之时和第一话直两千年前的你完整契合。

第一话和第一百二十二话都叫《致2000年后的你》

因为我后面写的人物立场会具体讲剧情,所以我这里不做完全梳理,梳理的话三万字也写不完,大家可以去知乎直接搜故事时间线,很多人总结的比我好。

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立场和行为动机

艾伦的立场:

要分析人物,就要先分析人物的性格,性格才是决定这个人在之后故事中怎样向前推进的行为动机。

特别是第四季开始之后,动画的op和ed帮助故事补完了主角艾伦的行为和动机,这也是为啥B站up那么多人都开始做巨人动画主题曲的解析了。

我们要清楚,艾伦在发动地鸣的时候也仅仅只有19岁,可以说还处在青年时,而且因为在短时间内知道了他身上即将发生的结果(和王族希斯特利亚接触之时的表情那么震惊就是这个原因),但这些结果只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必然会让艾伦的行为动机发生一些变化。

艾伦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

冲动、偏执、容易愤怒、渴望力量、重视朋友(特别是对三笠的爱和阿尔敏的友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一切手段,这些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些剧情可以表现出他性格中的特点:

首先对于三笠的保护他可以拼命,大家还记得第一季开始的时候,三笠因为自己的东洋人血统而被人贩子拐卖,艾伦是怎样将三笠救回来的么?

偷袭、用小刀毫不犹疑的将两个人贩子杀了,并且杀完之后还要补两刀,边补刀边说你们这种人就是该死之类的(是的,谏山创就是这么严谨)。

可以说艾伦非常勇敢,但是也非常的冲动,也非常的“心狠手辣”,因为当时只有9岁的他要面对的是两个拥有绝对力量的大人 ,一旦对方有还手的机会,艾伦肯定死,但是艾伦根本没考虑这么多,他心目中的绝对目标是救回三笠,为了三笠死都行。我还记得艾尔敏第一次迫不得已杀人的时候,艾尔敏多自责(虽然自责,但是因为要达成目的还是毫不犹豫的杀了),艾伦在这方面就不像艾尔敏,如果你想夺取我的自由,那么我就要提前夺取你的自由。

谏山创在故事开始初期就将主角刻画成这样的性格了,而这种性格为后期艾伦的所有做事行为都埋下了伏笔——他就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动用一切手段的人。

截图来自《进击的巨人第四季 part.2》第四集,这里是吉克和艾伦接触以第三人称视角进入了格里沙的记忆中,吉克一直以为是格里沙不断的给艾伦埋下仇恨的种子,但当他走了艾伦童年才发现,这一切其实都是艾伦自己的选择,所以吉克在第一张截图一脸惊呆。

也是因为这件事,当艾伦跟家人说想参加调查兵团的时候,格里沙·耶格尔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这孩子是留不住了。

艾伦的为了同伴不怕死还体现在,他在第一季动画第五集为了救艾尔敏,可以将已经到了巨人嘴里的艾尔敏拉出去,而自己被巨人吃掉也毫不畏惧。写到这我又老泪纵横了,艾伦真的是可以为了朋友两肋插刀。

艾伦是真的单纯,做事一根筋,假如继承始祖之力的不是艾伦而是阿尔敏,那么可能故事肯定不会走向地鸣,如果是阿尔敏他肯定先说“我们谈谈吧。

以及,因为巨人的力量可以相互影响,枭在临死之前嘱咐格里沙说到:到了墙内一定要保护三笠和阿尔敏,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艾伦的执念影响到了枭的记忆,但为什么说的是保护三笠和阿尔敏,而不是别人,是因为他们对艾伦足够重要。

艾伦的狠不但可以对别人,也可以对自己,为了潜伏进马莱伪装自己,他亲手锯掉了自己的一条腿戳、瞎了自己的一只眼睛,就是为了不想让人看出破绽(他潜入马莱伪装成伤员),更别说他每次变成巨人之前都要狠狠的对自己的虎口咬上一口而触发巨人之力了。

纵观前面四个故事情节可以看出——艾伦自始至终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保护同伴。

但前面我也说了,知道他发动地鸣的时候他也只是19岁的三观还没有完全成型的人,你让这么一个人承担了这么多,他能不崩溃么?

漫画最终话和阿尔敏的谈话

所以在艾伦临死之际和阿尔敏谈话的那一段剧情有很多人觉得突兀,但如果你再重新把巨人的剧情重新看一遍的话,你就会发现这种突兀感是谏山创故意在91话开始营造的,因为在这之后的剧情很少有描述艾伦心里活动的情节,而前三季动画也就是91集前面的部分有很多描述艾伦心里活动的场景,但是这点也完全没问题,因为这之后是马莱篇的开始,主角视角从艾伦变成了莱纳,反而莱纳的内心戏多了。

漫画最终话和阿尔敏的谈话

但如果你联系实际分析一下——艾伦还是那个艾伦,他还是那个当只会塔塔开向前冲,只为了同伴的那个人。

为了完成“命运”交付给他的命运,他宁可背负全世界的仇恨,也可以为了这些亳不手软。

为了让关键时刻犹豫的父亲继承始祖之力,艾伦甚至可以回到过去给格里沙增加仇恨的发码以此完成

也只想为伙伴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生活空间——“我可以让全世界恨我,但是一旦我成了众矢之的,大家就团结了”。

而艾伦在临死之前对阿尔敏说,她根本就不是像之前对三笠说话的那样讨厌三笠,而是深深的爱着三笠。

所以这也是我觉得这个人有血有肉的原因,我是真的很讨厌主角有那种一定要顾全大局但是却牺牲小我的人设,这样抛开一切世俗的根本就不是人,艾伦只是在一切的命运发展中背负了这些,但抛开这些主角的技能光环加持,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莱纳曾经说过艾伦做不应该继承巨人之力,但是他却继承了。

关于艾伦这个人的心理活动,最后漫画地鸣部分中没有体现出来,但是我们在第四季动画part.two部分的ED《恶魔之子》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艾伦从岁开始手握小刀的那个少年,逐渐长成了地名的那个恶魔,这一分半的时间就把艾伦的一生讲完了,而这短短的一分半钟也给帮关着解答了艾伦一系列心理活动,这首歌就是艾伦的心声。

子弹由钢铁铸成,击倒敌人便可以成为英雄,但如果抛开偏见,所谓的恶魔也是同样流着鲜血的人,明明只有一墙之隔,为何仇恨滋生于你我?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命运,因为你和我都是自由的人(点明主题,艾伦一直向往自由),此时艾伦的红色围巾(这条围巾就是三笠一直戴着的),变成了一只猎鸥,这里的要点——猎鸥的英文是Jaeger艾伦的姓名就是Jaeger的直译,而这也象征着自由。

但自由是有条件的,如果没有约束和自己的家园自由便没有意义(片尾动画猎鸥碰到了天空中生出的网格便消失了),而最后这两句话“这世界无比残酷,但我却依然爱着你;无论牺牲一切,我依然想要守护你”,我本来不觉得是对三笠说的,但是这张动画原声还有第二首三笠视角的讲述,那么这一首的确就是艾伦写给三笠的歌。

所以,即便是于世界做对我也想要保护你,无论如何我会把这个目的达到。

这里艾伦想做的是地鸣灭世,而吉克想做的是艾尔迪亚种族灭绝。

在通常的日本动画和漫画角色中,大多数主角都是绝对正面的,但进击的巨人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动画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立场不同,所以艾伦在后半段被塑造成了“反面角色”。

十九岁的艾伦

十四岁的艾伦

谏山创有意把主角塑造成一个坏人,因为所有的人物是为了服从情节的,即便是主角谏也毫不手软,艾伦就像一个完成剧情的工具人,虽然我们很心疼他,但是他一定得死,而且一定要成为一个反派,但这也是我觉得巨人之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伟大漫画的原因,因为它跳脱了普通的剧情模式,而且在整部动画完结之后,会让人产生深深的反思,这一点就足够证明了他的优秀。

而最理解艾伦的人无疑是阿尔敏。

阿尔敏的立场:

最开始阿尔敏出场就被人欺负,还是艾伦为他解围(但其实这个时候艾伦也很菜),大家可能觉得他很懦弱,但是像艾伦这样不顾后果就硬干的小孩儿能有几个呢?所以阿尔敏不是懦弱,他是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后得出结论——对面硬刚也刚不动,所以这已经体现出了阿尔敏头脑聪明的一面,他不会做没有准备之战。

这在后期的玛利亚墙壁夺回战就能体现出——阿尔敏抱着牺牲的决心吸引贝尔托特的的超大巨人以此为艾伦硬质化奇袭来争取时间。

他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动画中主角团无数次把关键时刻的决定权交给了阿尔敏,就是在认可他的头脑。

其实这里阿尔敏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了,这一次他对阿伦撒了谎

而且阿尔敏在战争不利于我方的情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制定了作战计划,充分说明了他判断力和信息分析能力非常了得,在战争中可以说是一个军师的角色。

谏山创蛮残忍的,让阿尔敏以这种方式“死亡”(幸亏后期继承超巨复活了)。

另外,阿尔敏也是有些腹黑的,可能乍看之下阿尔敏就是小天使,但是他性格中的确隐藏着腹黑的一面。同样也是墙壁争夺战,阿尔敏隔空喊话贝尔托特耳边:当时就击垮了贝尔托特的心理防线,因为阿尔敏知道他喜欢阿尼。而后来作为贝尔托特超大巨人的继承者,艾尔敏总是能梦见他的哭泣。阿尔敏其实也不忍心自己是以这样的方式继承了超大巨。

这部分我在后面说马来三人组立场再说

另外阿尔敏对墙外世界的好奇和艾伦有着根本的区别,阿尔敏对墙外的向往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动画中无数次对墙外的描述都是这个场景——阿尔敏和艾伦看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大海,还有喷火的熔岩和冰冻的荒原,这都是他们在墙内看不到的世界,他的立场更像阿尔文,是想要知道世界的真相而去探索的。

从性格上来看,阿尔敏是非常理智的人,他并没有完全站在战争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而是来思考战争的本质。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不希望用任何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很多重大事件之前他总是想通过“谈一谈”的方式来避免暴力,这也是很多人吐槽他的原因。

133话这之前二人没有任何沟通,阿尔敏也是最能懂得艾伦的(虽然地鸣结束后他想起了艾伦执之前对他说的话。

最后为什么艾伦要将阿尔敏叫到道路里和他说前后因后果,是因为这个世界最懂他的人只有阿尔敏,可以说他们两个象征着两种极端,艾伦是最不理智的极端,而阿尔敏是最理智的极端。

三笠立场:

在说三笠之前,我要说一句——三笠很强!!!

她是104期训练兵最强的!!曾被当时的训练官称赞是可以以一敌百的存在,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几次大战几乎毫发无伤,还能把敌人全部斩杀。

来看下面这张截图:

谏山创之所以在日本很受女性欢迎,就是因为他在男女角色塑造上并没有因为女性是女性而故意弱化能力,并没有因为男性是男性而加强能力,更是没有因为调查兵团的危险性而故意减少女性角色的可话,也没有任何把女性角色的故事塑造成“擦边球”角色,就连巨人也是有女性存在的,更别提最后一代墙内王族的继承人都是女性了。

女性在这部漫画里很强!!!!

不过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三笠的阿卡曼血统。

阿卡曼一族是巨人科学的副产品,虽然他们被注射了脊髓液,但是却依然可以保持人的形态而且也有清晰的意识,所以也被称为没有巨人化的巨人,这就很强了,但是阿卡曼的血统是需要被觉醒的,并不是每一个阿卡曼人都能觉醒,三笠的父亲就是阿卡曼一族,但是即便人贩子来了他的能力也没觉醒,加上三笠本身又是东洋人和阿卡曼人的混血,所以就这么被盯上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阿卡曼一族在墙外基本上都是王族护卫队,剩下的一部分人追随王族到了墙内。但因为阿卡曼不会被王族清除记忆,另外也反对王族对种族清除记忆的行为,所以是王族非常忌惮的存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阿卡曼一族因为遭到迫害人越来越少,部分人为了自保都去到偏僻的乡下生活,本身三笠一家就是在玛利亚之墙的西甘希娜区生活的。

这也是利威尔为什么讨厌王族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也是阿卡曼人,如果不是阿曼尼一族遭遇迫害他妈妈也不会死。

另外因为阿卡曼一族本身是王族利用巨人之力gaizao的用来保护王族的,所以原则上是阿卡曼人只要觉醒了力量就会因为这一特性而默认某人成为自己的宿主。

而三笠力量觉醒的时候就是在小时候自己被绑架,艾伦救她时就觉醒了这股力量——她一定要保护艾伦,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个bug,原则上来说他们觉醒力量应该是只能默认把拥有王血的人当做宿主,但是艾伦并没有王族血统,我个人认为这个bug是最后艾伦想要完成地鸣,而故意告诉了三笠不是真相的真相(这一点推测后来被阿尔敏证实了),以此让三笠完成最后对自己的斩杀任务,而且他还利用了三笠头痛的来进一步强化自己所说的阿卡曼血统论。

故事中艾伦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且想要把自己打造成坏人的角色,这部分我在前面讲艾伦的立场时就已经说了。

而且三笠最后为砍杀了艾伦,结束了地鸣,从另一方面也她打破了阿卡拉曼宿主论这个现实。

那么三笠为何还会头痛?为什么在情节中,只要是艾伦遇险三笠就会暴走?

三笠第一次头痛是吃妈巨出现。

在玛利亚墙壁争夺战艾伦被莱纳抓走也头痛过。

玛利亚争夺战结束,看到阿尔敏快死了头也痛过。

后来得知用用巨人之力的人仅仅只有十三年寿命,而当时艾伦已经继承巨人之力五年,只有8年寿命时,也头痛过。

最后地名之战也曾头痛过,可以说,三笠的每次头痛基本上都伴随着她感情强烈波动的和剧情关键发展的时刻。

而这个伏笔,在最后谏山创也没有明示,但根据漫画120-122集艾伦因为获得了坐标之力以及最后一话艾伦展现给吉克展现他的能力——他可以借由坐标之力来影响过去和未来。

艾伦每次通过能力影响时间线的时候,三笠就会头疼,这和她的阿卡曼之力有关,因为在觉醒之前,面对父母在自己面前惨死的场景,她的头也没有痛过。

而最后艾伦说到整件事情结束的关键和尤弥尔等待的人就是三笠,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作为剧中绝对女主角,可能有人觉得三笠一切都是以艾伦的立场为存在的,有些过于依附艾伦的存在而存在了,如果说阿尔敏是艾伦友情的寄托和依靠,那么三笠其实就是艾伦中理想爱情的女主角。

但偏偏这个剧情在前期一直没捅破,直到最后一话才点名,但这个时候确实艾伦亲手死在了三笠的手上,但也证明了一件事儿,阿卡曼血统并没有“奴役”三笠,她也真的不是因为宿命而一定要保护艾伦。

至于为何尤弥尔此时出现在他们身后,在后面将讲始祖尤弥尔的时候再说。

希斯特利亚立场:

对于希斯特利亚笔墨的刻画,特别是第三季,几乎比第一女主三笠都要多,而且三季ed的主要主角也是希斯特利亚,在前期隐藏真正角色的情况下的假名克里斯塔一直是她前期的名字,在训练兵团104期中排名第十名,能进前十名也很不容易了!

谏山创很少在漫画中描述女性的美貌,但是却侧面的说了希斯特利亚的美——莱纳曾经直接说过想跟她结婚,而且温柔善良的性格,就连发狂的动物接近她都会平静起来,可以算是同期生中的“女神”了。

而后期当艾伦知道了越来越多的知道了世界的真相,在第三次接触希斯特利亚的时候,互相瞬间接触对方的记忆看到了过去和将来。

但这件事,艾伦没有跟任何人说明,因为这样的后果可能就是——墙内可能会牺牲希斯特利亚让其成为巨人与艾伦接触而达到威慑岛外的作用。

伙伴对艾伦很重要,何况是在这之前艾伦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被希斯特利亚吞噬其身上的巨人之力,她拒绝了。

之前的她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尽管每一次佛里达见到她都会给她洗掉记忆,但潜意识里希斯特丽亚的确是这么做的。。

富利达给希斯特丽亚看的这本书主角其实就是始祖尤弥尔,但真相是善良帮他人就有好结果么?

谏山创真是对称狂魔。

希斯特丽亚就像尤弥尔在现实中的分身,不同的是她并没有选择当一个好孩子。

在成为坏人的道路上,艾伦都出现了,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预示着尤弥尔的子民其实一直困在轮回当中。

注:艾伦需要和和王族接触的同时对方还需要有巨人之力才能开启坐标之力。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艾伦需要和和王族接触的同时对方还需要有巨人之力才能打开道路见到尤弥尔其实希斯特利亚早就知道自己王血的能力了。

在尤弥尔在在艾伦争夺战后选择了回到马莱之前曾经给希斯特利亚写过一封信,这封信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尤弥尔变成巨人之后获得的情报,当希斯特利亚碰触到信件的时候瞬间出现的黄色电流,让她读到了暗藏的消息——尤弥尔一生的记忆,也包括尤弥尔对巨人之力和坐标的理解。

所以这里雷伊斯忽悠希斯特利亚继承始祖之力的时候她犹豫了——变成始祖就意味着负担了墙内的命运。

希斯特利亚从小到大就一直扮演一个乖女孩,一个听话的女孩,她从没有为自己活过,而这一次她又要听从父亲之命吃掉艾伦,这里她犹豫了,

特当她问父亲,既然墙内的王族有能力消除巨人,让艾尔迪亚人自由,那么为什么在这一百多年内,他们不去这么做呢?她再次犹豫了。

于是这一次,她不想当好孩子了,于是有了下面这段经典的“坏小孩宣言”

拒绝成为始祖,拯救世界这种事交给别人吧,我才不想呢!

这一次她终于能为自己活一次了。

关于希斯特丽亚的和艾伦之间的感情 我更倾向于因为背负了同样沉重的命运和苦命相连的人。

吉克和墙内王族的立场:

说吉克的立场,我们就要先讲一讲吉克的身世,父母是秘密组织艾尔迪亚复权派的领袖,格里沙·耶格尔和戴娜·弗里茨,所以吉克弗里茨王室后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艾伦触碰到吉克也可以发动地鸣之力。

小时候的吉克,发色像他妈妈戴娜

在吉克童年时代,格里沙和戴娜两个人一直在马萊国密谋组织艾尔迪亚的复权,这一派的最终目的是去墙内夺取始祖之力,并带领艾尔迪亚人打倒马萊。

上一任兽之巨人库瓦沙

格里沙和戴娜从小就给吉克灌输复权思想,而忽略了一个非常主观的因素,就是吉克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他是一个人而不是毫无思想的机器。父母对他的这种期待和期望,让他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而且他非常渴望父亲的认可,这直接导致了吉克思想的变化——向外求得这种关爱。

因为投掷球的游戏,吉克认识了当时的兽之巨人库瓦沙,渴望父爱的吉克,也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父亲般的爱,而同时也继承了库瓦沙的思想——灭绝艾尔迪亚人。

与艾伦的激进以地鸣方式来解决这2000年的争端方式不同,吉克是对内消极解决问题方式,他希望艾伦在道路上控制始祖尤弥尔而让艾尔迪亚无法生育以此达到解决纷争的目的。

艾伦潜入马莱之时便和吉克接触过,但从吉克丢出棒球而艾伦没有接住棒球的那一刻起,吉克其实就知道,这个弟弟可能之时假意同意艾尔迪亚灭种的目的,而最后在道路中和艾伦交谈之后艾伦也的确不想这样做。

吉克和库瓦沙的思想,无疑和墙内的真正王族相一致——他们是真的彻底认为艾尔迪

亚人要为之前祖先所犯下的错误而承担后果,要承担来自墙外人的憎恨,可这对本身活着的艾尔迪亚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呢?

马莱故乡三人组立场:

贯穿三人组的关键词其实就是——矛盾,立场的矛盾,对面调查兵团的矛盾,对墙内人的矛盾。

莱纳·布朗

谏山创曾经说过,他最喜欢的角色不是艾伦,而是莱纳。在故事后半段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这个人是莱纳?

莱纳的矛盾命运应该从他的出身就能看出来了,母亲是艾尔迪亚人,父亲是马莱人,因为身份问题,他永远不会被父亲承认。十岁就继承了恺之巨人,这样算来他只能活到23岁。

如果不是战争,莱纳应该是那种很受大家喜欢的憨厚大哥,看起来傻傻的,但是关键时刻总是能出手,而且作为104期战士第二名,身材高大憨厚看起来就有实力和安全感(参考阿尼变成女巨人逮到莱纳,莱纳直接逃出来了,虽然是演戏但是这一段也的确是惊了众人)。对伙伴重情义,可以说谁都能是卧底唯独莱纳不应该是卧底,然后谏山创就让他当了卧底。

其实谏山在这部分已经给出了很多暗示,每次大家在讨论铠巨和超大巨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给过莱纳和贝尔托特画面,另外,在玛利亚夺回战的时候,面对下面那么多无垢巨人,贝尔托特甚至想咬手变巨人了

莱纳是谏山创塑造的最成功的悲剧色彩的人物。鉴于他曾经说过只有悲剧才跟给人留下最强烈的印象和共鸣这一点,谏山创能这么喜欢莱纳也有不为过了。

他和贾碧是表兄妹关系,通过漫画就能窥出为啥这俩人也最执迷于成为“荣誉马莱人”成为“马莱英雄”这件事了。父母给脑子洗的好,如果说动画中谁最像那种大多数的养孩子是因为想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的父母——莱纳她妈绝对是。

她没想过莱纳成为巨人之后的寿命只剩下13年,她是觉得莱纳获得巨人之力能给家里带来好处,才不管自己这个儿子的死活。

从艾尔迪亚归国后的莱纳也一直被当做大英雄,是家族的荣耀,贾碧一想到自己之后能继承莱纳成为铠巨就两眼放光。可这背后是什么呢?

他们不过是马莱人的战争工具罢了,如果说莱纳在去帕岛之前和贾碧是一样的——想成为英雄,想为家族争得荣誉,想名留青史(脑子洗的好好的),但是自从他去了帕岛之后发现岛上的都是和自己一样的艾尔迪亚人,以及和104期训练班的成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之后,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摧毁莱纳精神的开始——莱纳“演戏”演的太好了,以至于自己都信自己就是岛上的人了。

于是——他精神分裂了,对,不是开玩笑是真的得了精神病了。

从玛利亚墙壁夺回站开始,莱纳的那种精分就让大家看不懂了,莱纳一直在马莱战士和岛上士兵的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这也是为啥第三季玛利亚墙壁夺回战,莱纳直接在墙上跟艾伦坦白——没错我跟贝尔托特就是卧底,我俩就是铠巨跟超大巨,艾伦你是始祖巨,你还是进巨,别挣扎了你跟我们回去啥事儿没有,咱们也别干架了,我不想跟你们打架,不想让这帮人死(阁楼用通俗易懂的东北话讲完了)。

 4 ) 《进击的巨人》里的“自由”到底是什么?(一)

写在前面的话

看过《进击的巨人》的朋友都知道《巨人》的一个主题是“自由”,但是作品当中其实没有对“自由”的直接阐释——这也是无必要的,因为在一个文艺作品(在此我暂且跳过争议,将《巨人》看成文艺作品)中讲道理大概率会败人胃口,讲道理的工作不该苛责文艺作品来做。

但作品里不直接阐释“自由”不代表“‘自由’在作品里到底是什么?”是个可以忽略的问题,我认为这是读者的任务——如果读者想深入理解这部作品的话。因此我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写一系列评论来分析《巨人》中可能存在的自由观,以此深度剖析《巨人》这部作品,而我剖析的基础是整个《巨人》的故事和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对“自由”的理解,也就是他们的自由观。

我的这个工作并非是为了发掘作者是在了解了哪些哲学家的自由观后将这些自由观融入了作品,我所做的工作只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做一种事后的可能性分析,即根据《巨人》中的情节和人物来分析他们可以被理解为展现了怎样的自由观,由此为巨人的解读提供新的角度。 如果你认同我的上述观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正题了。

(下文可能会有剧透,没有看完漫画的朋友慎入。)

一、艾伦:“抽象否定”的自由的一种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首先阐释了一种自由观,这种自由观的本质是对一切事物的抽象否定,持有这种自由观的人只有在对他人或他物的否定中才能感受到自由。黑格尔把这种“自由”作为对自由最初级的理解。

这种“自由”的内涵在《进击的巨人》中可以说贯穿始终,最能象征这种“自由”的艺术形象是故事主角艾伦·耶格尔。

艾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其性格中充满了矛盾之处,甚至有时判若两人,在我看来他身上承载了多种对自由的理解。但“抽象否定”的自由观可以看作是理解其行为的一条主线。

艾伦的性格在他幼时就已形成。艾伦从小就有着反抗的信念,他对被高墙围住的生活不满,有着反抗墙内生活、探索墙外世界的渴望。他看不起安居于墙内、安于现状的人,并轻蔑地把他们称为“家畜”;而对于探索墙外世界却死伤惨重的调查兵团,他十分仰慕,渴望成为其中一员。此时,对否定已有的现实、追求自由的渴望已经在他的思想内生根发芽,也成了后面故事的契机。

但是,艾伦渴望自由并不意味着艾伦希求什么,他只是想否定现状,想排除自己不能接受的现实,至于他希望的自由是怎样的,他最终想得到什么,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

我相信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感觉,看着艾伦追求了一辈子的自由,但他追求的自由是什么我们最后依然一无所知。这是因为表面上看起来艾伦好像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在不断追求“自由”,但实际上他始终对“自由”没有具体的理解,也不期望“自由”能具体化、特殊化。

在故事开始,艾伦对前往墙外世界的“自由”并无过多的向往,直到好友阿尔敏向他讲述墙外丰富壮阔的景色,他才有了追求在墙外自由生活的目标。但当这种自由达成后,艾伦发现自己期望的又不是这种“自由”——他对墙外还有其他人类感到失望。后来,他转而走向对墙外自然与人类的毁灭,在破坏与毁灭中,他又感受到了自由。这就如黑格尔所说,“这种意志以为自己是希求某种肯定的状态,例如普遍平等或普遍宗教生活的状态,但事实上他并不想望这种状态成为肯定的现实。”艾伦极端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世界的真相与现实和他对“自由”的抽象信念不相符,一旦他发现现实世界并非自己所期待,他又不愿意放弃对抽象“自由”的追求,在破坏中找寻“自由”就不可避免,“否定的自由所想望的其本身不外是抽象的观念,至于这种观念实现的只能是破坏性的怒涛。”在故事的最后,艾伦发动了“地鸣”,想要踏平墙外的世界,在否定一切现实存在中追求抽象的“自由”,最终走向了恶。“抽象否定”的自由固然成了艾伦追随调查兵团探索外面世界的契机,但也成了后面悲剧的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艾伦的这种特性也存在于故事中的某些极端民族主义者身上,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抽象否定”自由的象征。不论是在墙内世界还是墙外世界,都存在着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他们通过否定其他民族来获得自身的自由感,以把其他民族认定为“恶魔”或者低劣民族的方式来为自身发动侵略战争、对其他民族人民进行杀戮的罪恶行为辩解。这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本质上也不过是在希求“抽象否定”的自由,他们并不真正想达到什么具体的、有建设性的目的,只是想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获得一种自由感,从而走向杀戮与恶的深渊。

这种“抽象否定”的自由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味地否定很容易导致灾难,同时“自由”也可能走向对自身的否定,变成“不自由”。不论是艾伦还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他们的自由是容易陷于人的感性冲动的。这些感性冲动是人的本能,是不由人自己决定的,人陷入其中时是不自由的;或者,在这些感性冲动的驱使下,人会被直接剥夺一切自由成立的前提——即人的生命,从而使自由不可能。

艾伦从小向往自由,他最开始的目标是让巨人从这个世界消失,从而让人类能够在墙外自由地生活,不必担惊受怕;但他却常常受制于自己的感性冲动,最终自己卷入仇恨的漩涡中无法自拔,并且导致无数人丧命,剥夺了无数人的自由。故事中的极端民族主义者也与此类似,他们在情绪与冲动中鼓舞发动侵略战争,高呼“献出我们的心脏吧!”,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自由,而最终的结果是在战争中无数无辜的人死去,失去了获得自由的可能;而活着的人要么在战争的狂热中无法自拔,要么只能做一个“不自由”的沉默者,被动地接受着一切的发生。

 5 ) 永远爱追逐自由的少年

去他妈的烂尾 去他妈的结局。

进击的巨人是立体装置划破蓝天的哀鸣、是墙内人追求世界的执着、是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是理想与现实的对抗。

命运总是在和人开玩笑,米卡莎想跟艾伦在一起却只能手刃艾伦,艾伦想得到自由却论为自由的奴隶,人类最强的利威尔也会受伤、韩吉的调查最终没有做完,阿尼想回到父亲身边却亲眼看着父亲变成了巨人,团长永远停止在地下室门口无法得知世界真相,萨沙再也吃不到美食,康尼成为人类精英战士却再也看不到父母骄傲的眼神,莱纳永远不放弃战斗却总是打不赢,调查兵团想要拯救人类却只能无力地看着人类灭亡。

从调查兵团、再到三人看海,最后一个人在道路里,只有真的毁灭才能够消除偏见与歧视。

意义即虚无,自由即束缚,战争即和平,因是果、果是因,谁能破除这个循环呢,没有人能逃得掉。

"这世界无比残酷,但我却依然爱着你。

无论牺牲一切,我依然想要守护你。

即便踏上错误的道理,我依然坚信不疑。

所谓正确,便为坚信自我。"

我永远为艾伦耶格流泪。

 6 ) 叛徒!叛徒!叛徒!

救世小队”?一群叛徒罢了,杀起自己人可是毫不手软呐,阿克曼一族真是人型牲畜杀人机器!杀起自己的同胞一点不犹豫真是比杀马莱人还顺手。染着同胞的献血踩着同胞的尸体去拯救世界是吧。 当岛内被韩吉阿尔敏这种右派机会主义占领实权时,没有一个应对危机的办法。当前的世界局势就是帕岛与世界对立,不把别人打倒别人是不会和你谈的,难道让每个人都来个帕岛三日游?马莱要杀艾伦时,你们保艾伦,艾伦发动地鸣的时候,你们又要杀艾伦。右派你们到底要干嘛,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方针政策。吉克的安乐死?你们不同意也不信任他,也明知道艾伦要发动地鸣。此时的艾伦已经和帕岛和艾尔迪亚人深度绑定,如果在地鸣前杀掉艾伦,那帕岛就完了,外界可以在帕岛进行种族屠杀了。艾伦如果只发动部分地鸣呢?这种方法像是即给了世界惩罚又解放了帕岛,但是这并不符合艾伦的中心思想——自由。 艾伦追求的自由是什么,吉克的安乐死剥夺了艾尔迪亚人的生育自由并且目的是使艾尔迪亚人灭亡和雷斯王一样承认了艾尔迪亚人有罪。而发动部分地鸣也无法保证在艾伦死后帕岛的绝对安全,也很容易在巨人之力交接之时引发世界对帕岛的围殴。所以艾伦选择的是第三张——绝对的自由。即帕岛的敌人都消失了,那艾尔迪亚人就自由了。帕岛的敌人是谁 是这个世界,也就是把世界毁灭了,帕岛就自由了。这是一种及其狭隘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造成的,甚至就是民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他的这种做法无异于会使岛内产生一大群耶格尔派其实就是新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会产生大艾尔迪亚人这种狭隘的种族概念。艾伦是为数不多的不是拯救世界而是要毁灭世界的日漫男主。 最为关键的是不知道韩吉阿尔敏他们要干嘛,他们要阻止地鸣,但是阻止了地鸣杀了艾伦之后呢,世界不会痛恨艾尔迪亚人吗,他们会感谢你们阻止了地鸣?帕岛80%的耶格尔派会怎么样?没了艾伦和地鸣的帕岛如果被韩吉这种右派份子统治不久就会灭国,反而不如被极端的耶派带领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这样还有一线生机。韩吉,阿尔敏,三笠,让,科尼,利威尔你们是世界的拯救者,但你们是帕拉迪岛的叛徒!是艾尔迪亚人的罪人!有时我甚至会想那一天如果继承超大型巨人的不是阿尔敏而是艾尔文团长会不会改变很多……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 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7 ) 巨人的终章简直是烂到家了

全员傻叉,全员无脑。只有艾伦一人坚持自己。什么玩意儿,前面几季的铺垫彻底浪费,画风拉垮,剧情就是一坨狗屎,当看着这帮当初少年调查军团在空中华丽地毫不留情地手刃作为同胞的战友,我真想破口大骂,你要转变也可以,但别这么被几句煽情讲大义的话给忽悠了,我不理解,我并没有因主角光环被前几季影响而站艾尔迪亚,只是觉得人类大爱这种所谓的虚幻想象在这种仇恨矛盾中无解。我也没有认为艾伦就是正确,起码他是有脑子的,思考过的,哪怕为此付出代价。其他人,真是看似为了所有人,却又杀害了所有人,自私到了极致,愚蠢到了极致。每次看着全员惊恐的表情,一脸黑线,我只觉得可笑,而当看着他们彼此道歉,我更加无语。看到马莱司令炸船牺牲,早已上船的“同盟”一脸心痛悲伤时,我真被震惊了。到底想表达什么?反战吗?人类固有的偏见和愚蠢吗?不是,什么都没有,一地鸡毛,满地狗血而已。

 短评

850年,面对兽之巨人的弗洛克。854年,弗洛克大战两位阿克曼、铠之巨人、女巨人、颚之巨人、车力巨人、超大型巨人、调查兵团团长、马莱元帅!老角色全员圣母崩坏,跟正在执行侵略任务的马莱军人合作,老角色也就利威尔没崩,因为他大部分时间躺着。五星全给弗洛克与吉克,他们俩是最终季角色塑造最好的人。弗洛克的变化合情合理,他身上承载着当初死亡冲锋200人的意义,他比那个杀母且死前大喊三笠再爱自己十年的艾伦,比那个基本没有人物塑造的木头人三笠,比那个被阿尼迷住心智的谈谈巨人阿尔敏,比那些动机撑不起行动的苟罕见韩派救世小队,更有资格继承艾尔文团长!谏人一直在尽可能不顾逻辑地强行丑化削弱弗洛克耶格尔派那批人,洗白强化救世小队那批人,但弗洛克依旧是黑色之翼,救世小队依旧让人难以代入。

8分钟前
  • 爱笑男孩杰乌索
  • 力荐

洗白,都可以洗白!撞破城门的莱纳可以洗白,屠杀调查兵团的阿尼可以洗白,杀死军港无数平民的阿明可以洗白,军国主义分子贾币可以洗白,最后全都摇身一变成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拿到马莱绿卡,成为荣誉马莱人😅

9分钟前
  • 回答
  • 很差

谈反战的前提是有平等的谈判资本,抛开物质力量谈精神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恶魔之子,所有坚硬的铠甲都会被破除,所有的路都会被踏平。就算有翅膀也只能在禁锢中飞翔,若想守护归处(自由)便只能不断前进!ED出来脑海突然浮现那句话,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

10分钟前
  • 南極貓頭鷹
  • 力荐

漫画结局不是好结局,但就因为一个结局就硬要把这部剧往现实历史中代入,硬要扯反战败的多多少少沾点那个。。。而且part2也没有讲到结局,刚开播就打一星的人,说真的,有点像🐒

13分钟前
  • X
  • 推荐

塔塔开塔塔开塔塔开!tv烂尾什么的不要啊,要烂也留给剧场版!剧场版烂尾关我TV继续封神什么事!

15分钟前
  • son沐风
  • 力荐

在明明知道结局的情况下还在追这个番的人,只能用飞蛾扑火这个行为艺术来评价了。

16分钟前
  • 夏日终年
  • 力荐

我以前还在朋友圈里安利过进击的巨人,也曾经把它视为神作。直到看到烂尾的漫画结局和作者无法自圆其说的政治隐喻,以及夹带私货的男主人设,无论动画制作有多精良,我也只能打一星了。

21分钟前
  • 雅咪
  • 很差

立场才是无法逾越的高墙,戏内戏外都一个样。

25分钟前
  • 苏勒
  • 力荐

五星观望,虽然结局不太和我心意,但巨人还是巨人。

28分钟前
  • 力荐

“疯子”选择了朋友,朋友选择了世界。

32分钟前
  • 大劈叉
  • 力荐

对漫画结尾的失望可以去漫画条目下评论,动画是一个综合作品,它的优秀不能无视。

34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推荐

知道结局又何妨。最后一集我就当他永远不存在,就算日日揶揄你创最后一话完全是对读者浇大粪,但是批评容易创作难,还是感谢创作者。

37分钟前
  • 么么酱
  • 力荐

这哪里烂尾了!简直神作到不能再神作了!尤其大家说的艾伦躺水里撒娇的名场面才更凸显了谏山创不仅会讲故事,更会塑造人物。当过去与未来失去界限,当爱与恨融合,当自由与奴役同源,当守护与杀戮变成同义词……那是意义化为虚无之后唯一真实的存在。进击吧!巨人!

40分钟前
  • 桃花剑仙
  • 力荐

一堆人可以想出更好的结局,但没人可以想出前面的剧情

41分钟前
  • 夜王宝宝
  • 推荐

命运总是在和人开玩笑,三笠想跟艾伦在一起却只能手刃艾伦,艾伦想得到自由却沦为自由的奴隶,阿尼想回到父亲身边却亲眼看着父亲变成了巨人,团长永远无法得知世界真相,萨沙再也吃不到美食,康尼成为人类精英战士却再也看不到父母骄傲的眼神,莱纳永远不放弃战斗却总是打不赢,调查兵团想要拯救人类却只能无力地看着人类灭亡……我依旧清楚记得初看巨人狰狞面孔时的恐惧,初识立体机动时的震撼,说出为“人类献出心脏”这句话时沸腾的热血!还有佩托拉、欧鲁、君达、艾尔德、托马斯、米娜、汉娜、法兰兹、伊恩、米塔比、涅特、希斯、伊尔泽、三毛、汉尼斯、纳拿巴、吉尔伽、妮法、马尔洛、莫布里特、团长、萨沙、夏迪斯教官……还有数不清的无名战士牺牲时的悲壮,无论最终结局如何,我都会追下去,感谢这些年的陪伴!

42分钟前
  • 女武神的骑行
  • 力荐

关于是否原创结局已经不重要了。于我而言,关于进击的巨人重要的是立体机动装置划破长空时的哀鸣,是勇敢的人们一次次追逐自由时的呐喊,是尤弥尔苏醒之后在星空下的一眼,更是我们与知晓自由的少年的永别!这个冬季,进击的巨人,最后的陪伴!

47分钟前
  • 拉撒路
  • 力荐

记得当初从动画追到动漫,从震撼的剧情到遗憾的结局,不可否认巨人始终是在营造宏大世界观下的悲惨戏剧和相互对立的战争发展史。下半季依旧保持了跟上半季精良的制作,也不知道马趴会不会改结局,但从目前来看,依然能看出大方向是艾伦一个人的孤独战争,更是结局的ed打动了我,少有的一个人的片尾曲,注定了这场战争中他的“背叛众离”,他的独自战斗,与三笠阿尔敏的牵扯,和岛上的命运共处。毁灭不是必要,但没有毁灭,仇恨和歧视永远存在,那个少年,也只是燃烧了自己为了最后的机会,血肉里的传承永远不会被打破,也只有战争,才是唯一的解法这一季绝对封神!全程高能和震惊,最后的地鸣压迫感十足,评分这么“低”只能说是太多被漫画结局所误导,可这才只是地鸣篇最精彩的开始啊!!

48分钟前
  • Fly Away
  • 力荐

地鸣将至,闪避!先五星锁定,看能不能对谏人有所突破。

53分钟前
  • 淇梁狐
  • 力荐

利威尔受伤是如此安静。没有配乐,只有雨声。镜头从韩吉怀里上移到他的脸时,雨声也密集地加强。下一个画面是动画加的分镜,从天空中砸下的雨点,也许是落在心灰意冷地望天的韩吉的镜片上,或是落在利威尔快要失去焦距的瞳孔上。后面和弗爷对峙,韩吉全程背影,紧迫感也很足。mappa这一段音效,分镜,节奏处理得确实好,获得了我这具尸体的肯定。

58分钟前
  • 月下的伊鲁席尔
  • 力荐

再不会有第五季了

1小时前
  • Lanit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